導航:首頁 > 文檔加密 > 生產與運作分析pdf

生產與運作分析pdf

發布時間:2023-06-04 08:48:43

㈠ 工業互聯網時代的風險管理:工業4.0與網路安全

2009年,惡意軟體曾操控某核濃縮工廠的離心機,導致所有離心機失控。該惡意軟體又稱「震網」,通過快閃記憶體驅動器入侵獨立網路系統,並在各生產網路中自動擴散。通過「震網」事件,我們看到將網路攻擊作為武器破壞聯網實體工廠的可能。這場戰爭顯然是失衡的:企業必須保護眾多的技術,而攻擊者只需找到一個最薄弱的環節。

但非常重要的一點是,企業不僅需要關注外部威脅,還需關注真實存在卻常被忽略的網路風險,而這些風險正是由企業在創新、轉型和現代化過程中越來越多地應用智能互聯技術所引致的。否則,企業制定的戰略商業決策將可能導致該等風險,企業應管控並降低該等新興風險。

工業4.0時代,智能機器之間的互聯性不斷增強,風險因素也隨之增多。工業4.0開啟了一個互聯互通、智能製造、響應式供應網路和定製產品與服務的時代。藉助智能、自動化技術,工業4.0旨在結合數字世界與物理操作,推動智能工廠和先進製造業的發展 。但在意圖提升整個製造與供應鏈流程的數字化能力並推動聯網設備革命性變革過程中,新產生的網路風險讓所有企業都感到措手不及。針對網路風險制定綜合戰略方案對製造業價值鏈至關重要,因為這些方案融合了工業4.0的重要驅動力:運營技術與信息技術。

隨著工業4.0時代的到來,威脅急劇增加,企業應當考慮並解決新產生的風險。簡而言之,在工業4.0時代制定具備安全性、警惕性和韌性的網路風險戰略將面臨不同的挑戰。當供應鏈、工廠、消費者以及企業運營實現聯網,網路威脅帶來的風險將達到前所未有的廣度和深度。

在戰略流程臨近結束時才考慮如何解決網路風險可能為時已晚。開始制定聯網的工業4.0計劃時,就應將網路安全視為與戰略、設計和運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本文將從現代聯網數字供應網路、智能工廠及聯網設備三大方面研究各自所面臨的網路風險。3在工業4.0時代,我們將探討在整個生產生命周期中(圖1)——從數字供應網路到智能工廠再到聯網物品——運營及信息安全主管可行的對策,以預測並有效應對網路風險,同時主動將網路安全納入企業戰略。

數字化製造企業與工業4.0

工業4.0技術讓數字化製造企業和數字供應網路整合不同來源和出處的數字化信息,推動製造與分銷行為。

信息技術與運營技術整合的標志是向實體-數字-實體的聯網轉變。工業4.0結合了物聯網以及相關的實體和數字技術,包括數據分析、增材製造、機器人技術、高性能計算機、人工智慧、認知技術、先進材料以及增強現實,以完善生產生命周期,實現數字化運營。

工業4.0的概念在物理世界的背景下融合並延伸了物聯網的范疇,一定程度上講,只有製造與供應鏈/供應網路流程會經歷實體-數字和數字-實體的跨越(圖2)。從數字回到實體的跨越——從互聯的數字技術到創造實體物品的過程——這是工業4.0的精髓所在,它支撐著數字化製造企業和數字供應網路。

即使在我們 探索 信息創造價值的方式時,從製造價值鏈的角度去理解價值創造也很重要。在整個製造與分銷價值網路中,通過工業4.0應用程序集成信息和運營技術可能會達到一定的商業成果。

不斷演變的供應鏈和網路風險

有關材料進入生產過程和半成品/成品對外分銷的供應鏈對於任何一家製造企業都非常重要。此外,供應鏈還與消費者需求聯系緊密。很多全球性企業根據需求預測確定所需原料的數量、生產線要求以及分銷渠道負荷。由於分析工具也變得更加先進,如今企業已經能夠利用數據和分析工具了解並預測消費者的購買模式。

通過向整個生態圈引入智能互聯的平台和設備,工業4.0技術有望推動傳統線性供應鏈結構的進一步發展,並形成能從價值鏈上獲得有用數據的數字供應網路,最終改進管理,加快原料和商品流通,提高資源利用率,並使供應品更合理地滿足消費者需求。

盡管工業4.0能帶來這些好處,但數字供應網路的互聯性增強將形成網路弱點。為了防止發生重大風險,應從設計到運營的每個階段,合理規劃並詳細說明網路弱點。

在數字化供應網路中共享數據的網路風險

隨著數字供應網路的發展,未來將出現根據購買者對可用供應品的需求,對原材料或商品進行實時動態定價的新型供應網路。5由於只有供應網路各參與方開放數據共享才可能形成一個響應迅速且靈活的網路,且很難在保證部分數據透明度的同時確保其他信息安全,因此形成新型供應網路並非易事。

因此,企業可能會設法避免信息被未授權網路用戶訪問。 此外,他們可能還需對所有支撐性流程實施統一的安全措施,如供應商驗收、信息共享和系統訪問。企業不僅對這些流程擁有專屬權利,它們也可以作為獲取其他內部信息的接入點。這也許會給第三方風險管理帶來更多壓力。在分析互聯數字供應網路的網路風險時,我們發現不斷提升的供應鏈互聯性對數據共享與供應商處理的影響最大(圖3)。

為了應對不斷增長的網路風險,我們將對上述兩大領域和應對戰略逐一展開討論。

數據共享:更多利益相關方將更多渠道獲得數據

企業將需要考慮什麼數據可以共享,如何保護私人所有或含有隱私風險的系統和基礎數據。比 如,數字供應網路中的某些供應商可能在其他領域互為競爭對手,因此不願意公開某些類型的數據,如定價或專利品信息。此外,供應商可能還須遵守某些限制共享信息類型的法律法規。因此,僅公開部分數據就可能讓不良企圖的人趁機獲得其他信息。

企業應當利用合適的技術,如網路分段和中介系統等,收集、保護和提供信息。此外,企業還應在未來生產的設備中應用可信的平台模塊或硬體安全模塊等技術,以提供強大的密碼邏輯支持、硬體授權和認證(即識別設備的未授權更改)。

將這種方法與強大的訪問控制措施結合,關鍵任務操作技術在應用點和端點的數據和流程安全將能得到保障。

在必須公開部分數據或數據非常敏感時,金融服務等其他行業能為信息保護提供範例。目前,企業紛紛開始對靜態和傳輸中的數據應用加密和標記等工具,以確保數據被截獲或系統受損情況下的通信安全。但隨著互聯性的逐步提升,金融服務企業意識到,不能僅從安全的角度解決數據隱私和保密性風險,而應結合數據管治等其他技術。事實上,企業應該對其所處環境實施風險評估,包括企業、數字供應網路、行業控制系統以及聯網產品等,並根據評估結果制定或更新網路風險戰略。總而言之,隨著互聯性的不斷增強,上述所有的方法都能找到應實施更高級預防措施的領域。

供應商處理:更廣闊市場中供應商驗收與付款

由於新夥伴的加入將使供應商體系變得更加復雜,核心供應商群體的擴張將可能擾亂當前的供應商驗收流程。因此,追蹤第三方驗收和風險的管治、風險與合規軟體需要更快、更自主地反應。此外,使用這些應用軟體的信息安全與風險管理團隊還需制定新的方針政策,確保不受虛假供應商、國際制裁的供應商以及不達標產品分銷商的影響。消費者市場有不少類似的經歷,易貝和亞馬遜就曾發生過假冒偽劣商品和虛假店面等事件。

區塊鏈技術已被認為能幫助解決上述擔憂並應對可能發生的付款流程變化。盡管比特幣是建立貨幣 歷史 記錄的經典案例,但其他企業仍在 探索 如何利用這個新工具來決定商品從生產線到各級購買者的流動。7創建團體共享 歷史 賬簿能建立信任和透明度,通過驗證商品真實性保護買方和賣方,追蹤商品物流狀態,並在處理退換貨時用詳細的產品分類替代批量分揀。如不能保證產品真實性,製造商可能會在引進產品前,進行產品測試和鑒定,以確保足夠的安全性。

信任是數據共享與供應商處理之間的關聯因素。企業從事信息或商品交易時,需要不斷更新其風險管理措施,確保真實性和安全性;加強監測能力和網路安全運營,保持警惕性;並在無法實施信任驗證時保護該等流程。

在這個過程中,數字供應網路成員可參考其他行業的網路風險管理方法。某些金融和能源企業所採用的自動交易模型與響應迅速且靈活的數字供應網路就有諸多相似之處。它包含具有競爭力的知識產權和企業賴以生存的重要資源,所有這些與數字供應網路一樣,一旦部署到雲端或與第三方建立聯系就容易遭到攻擊。金融服務行業已經意識到無論在內部或外部演算法都面臨著這樣的風險。因此,為了應對內部風險,包括顯性風險(企業間諜活動、蓄意破壞等)和意外風險(自滿、無知等),軟體編碼和內部威脅程序必須具備更高的安全性和警惕性。

事實上,警惕性對監測非常重要:由於製造商逐漸在數字供應網路以外的生產過程應用工業4.0技術,網路風險只會成倍增長。

智能生產時代的新型網路風險

隨著互聯性的不斷提高,數字供應網路將面臨新的風險,智能製造同樣也無法避免。不僅風險的數量和種類將增加,甚至還可能呈指數增長。不久前,美國國土安全部出版了《物聯網安全戰略原則》與《生命攸關的嵌入式系統安全原則》,強調應關注當下的問題,檢查製造商是否在生產過程中直接或間接地引入與生命攸關的嵌入式系統相關的風險。

「生命攸關的嵌入式系統」廣義上指幾乎所有的聯網設備,無論是車間自動化系統中的設備或是在第三方合約製造商遠程式控制制的設備,都應被視為風險——盡管有些設備幾乎與生產過程無關。

考慮到風險不斷增長,威脅面急劇擴張,工業4.0時代中的製造業必須徹底改變對安全的看法。

聯網生產帶來新型網路挑戰

隨著生產系統的互聯性越來越高,數字供應網路面臨的網路威脅不斷增長擴大。不難想像,不當或任意使用臨時生產線可能造成經濟損失、產品質量低下,甚至危及工人安全。此外,聯網工廠將難以承受倒閉或其他攻擊的後果。有證據表明,製造商仍未准備好應對其聯網智能系統可能引發的網路風險: 2016年德勤與美國生產力和創新製造商聯盟(MAPI)的研究發現,三分之一的製造商未對工廠車間使用的工業控制系統做過任何網路風險評估。

可以確定的是,自進入機械化生產時代,風險就一直伴隨著製造商,而且隨著技術的進步,網路風險不斷增強,物理威脅也越來越多。但工業4.0使網路風險實現了迄今為止最大的跨越。各階段的具體情況請參見圖4。

從運營的角度看,在保持高效率和實施資源控制時,工程師可在現代化的工業控制系統環境中部署無人站點。為此,他們使用了一系列聯網系統,如企業資源規劃、製造執行、監控和數據採集系統等。這些聯網系統能夠經常優化流程,使業務更加簡單高效。並且,隨著系統的不斷升級,系統的自動化程度和自主性也將不斷提高(圖5)。

從安全的角度看,鑒於工業控制系統中商業現貨產品的互聯性和使用率不斷提升,大量暴露點將可能遭到威脅。與一般的IT行業關注信息本身不同,工業控制系統安全更多關注工業流程。因此,與傳統網路風險一樣,智能工廠的主要目標是保證物理流程的可用性和完整性,而非信息的保密性。

但值得注意的是,盡管網路攻擊的基本要素未發生改變,但實施攻擊方式變得越來越先進(圖5)。事實上,由於工業4.0時代互聯性越來越高,並逐漸從數字化領域擴展到物理世界,網路攻擊將可能對生產、消費者、製造商以及產品本身產生更廣泛、更深遠的影響(圖6)。

結合信息技術與運營技術:

當數字化遇上實體製造商實施工業4.0 技術時必須考慮數字化流程和將受影響的機器和物品,我們通常稱之為信息技術與運營技術的結合。對於工業或製造流程中包含了信息技術與運營技術的公司,當我們探討推動重點運營和開發工作的因素時,可以確定多種戰略規劃、運營價值以及相應的網路安全措施(圖7)。

首先,製造商常受以下三項戰略規劃的影響:

健康 與安全: 員工和環境安全對任何站點都非常重要。隨著技術的發展,未來智能安全設備將實現升級。

生產與流程的韌性和效率: 任何時候保證連續生產都很重要。在實際工作中,一旦工廠停工就會損失金錢,但考慮到重建和重新開工所花費的時間,恢復關鍵流程可能將導致更大的損失。

檢測並主動解決問題: 企業品牌與聲譽在全球商業市場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在實際工作中,工廠的故障或生產問題對企業聲譽影響很大,因此,應採取措施改善環境,保護企業的品牌與聲譽。

第二,企業需要在日常的商業活動中秉持不同的運營價值理念:

系統的可操作性、可靠性與完整性: 為了降低擁有權成本,減緩零部件更換速度,站點應當采購支持多個供應商和軟體版本的、可互操作的系統。

效率與成本規避: 站點始終承受著減少運營成本的壓力。未來,企業可能增加現貨設備投入,加強遠程站點診斷和工程建設的靈活性。

監管與合規: 不同的監管機構對工業控制系統環境的安全與網路安全要求不同。未來企業可能需要投入更多,以改變環境,確保流程的可靠性。

工業4.0時代,網路風險已不僅僅存在於供應網路和製造業,同樣也存在於產品本身。 由於產品的互聯程度越來越高——包括產品之間,甚至產品與製造商和供應網路之間,因此企業應該明白一旦售出產品,網路風險就不會終止。

風險觸及實體物品

預計到2020年,全球將部署超過200億台物聯網設備。15其中很多設備可能會被安裝在製造設備和生產線上,而其他的很多設備將有望進入B2B或B2C市場,供消費者購買使用。

2016年德勤與美國生產力和創新製造商聯盟(MAPI)的研究結果顯示,近一半的製造商在聯網產品中採用移動應用軟體,四分之三的製造商使用Wi-Fi網路在聯網產品間傳輸數據。16基於上述網路途徑的物聯通常會形成很多漏洞。物聯網設備製造商應思考如何將更強大、更安全的軟體開發方法應用到當前的物聯網開發中,以應對設備常常遇到的重大網路風險。

盡管這很有挑戰性,但事實證明,企業不能期望消費者自己會更新安全設置,採取有效的安全應對措施,更新設備端固件或更改默認設備密碼。

比如,2016年10月,一次由Mirai惡意軟體引發的物聯網分布式拒絕服務攻擊,表明攻擊者可以利用這些弱點成功實施攻擊。在這次攻擊中,病毒通過感染消費者端物聯網設備如聯網的相機和電視,將其變成僵屍網路,並不斷沖擊伺服器直至伺服器崩潰,最終導致美國最受歡迎的幾家網站癱瘓大半天。17研究者發現,受分布式拒絕服務攻擊損害的設備大多使用供應商提供的默認密碼,且未獲得所需的安全補丁或升級程序。18需要注意的是,部分供應商所提供的密碼被硬編碼進了設備固件中,且供應商未告知用戶如何更改密碼。

當前的工業生產設備常缺乏先進的安全技術和基礎設施,一旦外圍保護被突破,便難以檢測和應對此類攻擊。

風險與生產相伴而行

由於生產設施越來越多地與物聯網設備結合,因此,考慮這些設備對製造、生產以及企業網路所帶來的安全風險變得越來越重要。受損物聯網設備所產生的安全影響包括:生產停工、設備或設施受損如災難性的設備故障,以及極端情況下的人員傷亡。此外,潛在的金錢損失並不僅限於生產停工和事故整改,還可能包括罰款、訴訟費用以及品牌受損所導致的收入減少(可能持續數月甚至數年,遠遠超過事件實際持續的時間)。下文列出了目前確保聯網物品安全的一些方法,但隨著物品和相應風險的激增,這些方法可能還不夠。

傳統漏洞管理

漏洞管理程序可通過掃描和補丁修復有效減少漏洞,但通常仍有多個攻擊面。攻擊面可以是一個開放式的TCP/IP或UDP埠或一項無保護的技術,雖然目前未發現漏洞,但攻擊者以後也許能發現新的漏洞。

減少攻擊面

簡單來說,減少攻擊面即指減少或消除攻擊,可以從物聯網設備製造商設計、建造並部署只含基礎服務的固化設備時便開始著手。安全所有權不應只由物聯網設備製造商或用戶單獨所有;而應與二者同樣共享。

更新悖論

生產設施所面臨的另一個挑戰被稱為「更新悖論」。很多工業生產網路很少更新升級,因為對製造商來說,停工升級花費巨大。對於某些連續加工設施來說,關閉和停工都將導致昂貴的生產原材料發生損失。

很多聯網設備可能還將使用十年到二十年,這使得更新悖論愈加嚴重。認為設備無須應用任何軟體補丁就能在整個生命周期安全運轉的想法完全不切實際。20 對於生產和製造設施,在縮短停工時間的同時,使生產資產利用率達到最高至關重要。物聯網設備製造商有責任生產更加安全的固化物聯網設備,這些設備只能存在最小的攻擊表面,並應利用默認的「開放」或不安全的安全配置規劃最安全的設置。

製造設施中聯網設備所面臨的挑戰通常也適用基於物聯網的消費產品。智能系統更新換代很快,而且可能使消費型物品更容易遭受網路威脅。對於一件物品來說,威脅可能微不足道,但如果涉及大量的聯網設備,影響將不可小覷——Mirai病毒攻擊就是一個例子。在應對威脅的過程中,資產管理和技術戰略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重要。

人才缺口

2016年德勤與美國生產力和創新製造商聯盟(MAPI)的研究表明,75%的受訪高管認為他們缺少能夠有效實施並維持安全聯網生產生態圈的技能型人才資源。21隨著攻擊的復雜性和先進程度不斷提升,將越來越難找到高技能的網路安全人才,來設計和實施具備安全性、警覺性和韌性的網路安全解決方案。

網路威脅不斷變化,技術復雜性越來越高。搭載零日攻擊的先進惡意軟體能夠自動找到易受攻擊的設備,並在幾乎無人為參與的情況下進行擴散,並可能擊敗已遭受攻擊的信息技術/運營技術安全人員。這一趨勢令人感到不安,物聯網設備製造商需要生產更加安全的固化設備。

多管齊下,保護設備

在工業應用中,承擔一些非常重要和敏感任務——包括控制發電與電力配送,水凈化、化學品生產和提純、製造以及自動裝配生產線——的物聯網設備通常最容易遭受網路攻擊。由於生產設施不斷減少人為干預,因此僅在網關或網路邊界採取保護措施的做法已經沒有用(圖8)。

從設計流程開始考慮網路安全

製造商也許會覺得越來越有責任部署固化的、接近軍用級別的聯網設備。很多物聯網設備製造商已經表示他們需要採用包含了規劃和設計的安全編碼方法,並在整個硬體和軟體開發生命周期內採用領先的網路安全措施。22這個安全軟體開發生命周期在整個開發過程中添加了安全網關(用於評估安全控制措施是否有效),採用領先的安全措施,並用安全的軟體代碼和軟體庫生產具備一定功能的安全設備。通過利用安全軟體開發生命周期的安全措施,很多物聯網產品安全評估所發現的漏洞能夠在設計過程中得到解決。但如果可能的話,在傳統開發生命周期結束時應用安全修補程序通常會更加費力費錢。

從聯網設備端保護數據

物聯網設備所產生的大量信息對工業4.0製造商非常重要。基於工業4.0的技術如高級分析和機器學習能夠處理和分析這些信息,並根據計算分析結果實時或近乎實時地做出關鍵決策。這些敏感信息並不僅限於感測器與流程信息,還包括製造商的知識產權或者與隱私條例相關的數據。事實上,德勤與美國生產力和創新製造商聯盟(MAPI)的調研發現,近70%的製造商使用聯網產品傳輸個人信息,但近55%的製造商會對傳輸的信息加密。

生產固化設備需要採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在整個數據生命周期間,敏感數據的安全同樣也需要得到保護。因此,物聯網設備製造商需要制定保護方案:不僅要安全地存放所有設備、本地以及雲端存儲的數據,還需要快速識別並報告任何可能危害這些數據安全的情況或活動。

保護雲端數據存儲和動態數據通常需要採用增強式加密、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解決方案,以形成強大的、響應迅速的威脅情報、入侵檢測以及入侵防護解決方案。

隨著越來越多的物聯網設備實現聯網,潛在威脅面以及受損設備所面臨的風險都將增多。現在這些攻擊面可能還不足以形成嚴重的漏洞,但僅數月或數年後就能輕易形成漏洞。因此,設備聯網時必須使用補丁。確保設備安全的責任不應僅由消費者或聯網設備部署方承擔,而應由最適合實施最有效安全措施的設備製造商共同分擔。

應用人工智慧檢測威脅

2016年8月,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舉辦了一場網路超級挑戰賽,最終排名靠前的七支隊伍在這場「全機器」的黑客競賽中提交了各自的人工智慧平台。網路超級挑戰賽發起於2013年,旨在找到一種能夠掃描網路、識別軟體漏洞並在無人為干預的情況下應用補丁的、人工智慧網路安全平台或技術。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希望藉助人工智慧平台大大縮短人類以實時或接近實時的方式識別漏洞、開發軟體安全補丁所用的時間,從而減少網路攻擊風險。

真正意義上警覺的威脅檢測能力可能需要運用人工智慧的力量進行大海撈針。在物聯網設備產生海量數據的過程中,當前基於特徵的威脅檢測技術可能會因為重新收集數據流和實施狀態封包檢查而被迫達到極限。盡管這些基於特徵的檢測技術能夠應對流量不斷攀升,但其檢測特徵資料庫活動的能力仍舊有限。

在工業4.0時代,結合減少攻擊面、安全軟體開發生命周期、數據保護、安全和固化設備的硬體與固件以及機器學習,並藉助人工智慧實時響應威脅,對以具備安全性、警惕性和韌性的方式開發設備至關重要。如果不能應對安全風險,如「震網」和Mirai惡意程序的漏洞攻擊,也不能生產固化、安全的物聯網設備,則可能導致一種不好的狀況:關鍵基礎設施和製造業將經常遭受嚴重攻擊。

攻擊不可避免時,保持韌性

恰當利用固化程度很高的目標設備的安全性和警惕性,能夠有效震懾絕大部分攻擊者。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企業可以減少網路攻擊風險,但沒有一家企業能夠完全避免網路攻擊。保持韌性的前提是,接受某一天企業將遭受網路攻擊這一事實,而後謹慎行事。

韌性的培養過程包含三個階段:准備、響應、恢復。

准備。企業應當准備好有效應對各方面事故,明確定義角色、職責與行為。審慎的准備如危機模擬、事故演練和戰爭演習,能夠幫助企業了解差異,並在真實事故發生時採取有效的補救措施。

響應。應仔細規劃並對全公司有效告知管理層的響應措施。實施效果不佳的響應方案將擴大事件的影響、延長停產時間、減少收入並損害企業聲譽。這些影響所持續的時間將遠遠長於事故實際持續的時間。

恢復。企業應當認真規劃並實施恢復正常運營和限制企業遭受影響所需的措施。應將從事後分析中汲取到的教訓用於制定之後的事件響應計劃。具備韌性的企業應在迅速恢復運營和安全的同時將事故影響降至最低。在准備應對攻擊,了解遭受攻擊時的應對之策並快速消除攻擊的影響時,企業應全力應對、仔細規劃、充分執行。

推動網路公司發展至今日的比特(0和1)讓製造業的整個價值鏈經歷了從供應網路到智能工廠再到聯網物品的巨大轉變。隨著聯網技術應用的不斷普及,網路風險可能增加並發生改變,也有可能在價值鏈的不同階段和每一家企業有不同的表現。每家企業應以最能滿足其需求的方式適應工業生態圈。

企業不能只用一種簡單的解決方法或產品或補丁解決工業4.0所帶來的網路風險和威脅。如今,聯網技術為關鍵商業流程提供支持,但隨著這些流程的關聯性提高,可能會更容易出現漏洞。因此,企業需要重新思考其業務連續性、災難恢復力和響應計劃,以適應愈加復雜和普遍的網路環境。

法規和行業標准常常是被動的,「合規」通常表示最低安全要求。企業面臨著一個特別的挑戰——當前所採用的技術並不能完全保證安全,因為干擾者只需找出一個最薄弱的點便能成功入侵企業系統。這項挑戰可能還會升級:不斷提高的互聯性和收集處理實時分析將引入大量需要保護的聯網設備和數據。

企業需要採用具備安全性、警惕性和韌性的方法,了解風險,消除威脅:

安全性。採取審慎的、基於風險的方法,明確什麼是安全的信息以及如何確保信息安全。貴公司的知識產權是否安全?貴公司的供應鏈或工業控制系統環境是否容易遭到攻擊?

警惕性。持續監控系統、網路、設備、人員和環境,發現可能存在的威脅。需要利用實時威脅情報和人工智慧,了解危險行為,並快速識別引進的大量聯網設備所帶來的威脅。

韌性。隨時都可能發生事故。貴公司將會如何應對?多久能恢復正常運營?貴公司將如何快速消除事故影響?

由於企業越來越重視工業4.0所帶來的商業價值,企業將比以往任何時候更需要提出具備安全性、警惕性和韌性的網路風險解決方案。

報告出品方:德勤中國

獲取本報告pdf版請登錄【遠瞻智庫官網】或點擊鏈接:「鏈接」

㈡ 《關於電視》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關於電視》([法]皮埃爾·布爾迪厄)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bRvpRNWx17lJYOfn2SiSjA

提取碼:gr6e

書名:關於電視

作者:[法]皮埃爾·布爾迪厄

譯者:許鈞

豆瓣評分:8.8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份:2020-9-1

頁數:190

內容簡介:

本書是布爾迪厄在法蘭西公學院講授的兩堂電視公開教學課的內容。

本書持批判的態度,應用社會學結構主義的方法,以「場域」的概念為線索,揭示了電視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的基本功能。

第一講「台前幕後」剖析了影響電視的運作的內部機制,揭露了電視形象與電視話語背後的運作秘密;第二講「無形的結構及其影響」揭示了電視如何通過引入收視率邏輯深刻地改變了不同場域的運作。

附錄部分是三篇整理後的論文,目的是啟發讀者進行更為深入的思考。

本書中提出的媒介場域理論對於我國的新聞實踐有著重要的啟示意義。

作者簡介:

作者皮埃爾·布爾迪厄(Pierre Bourdieu,1930—2002),法國當代著名社會學家、人類學家、思想家和文化理論批評家。他創立了建構主義的結構主義理論,致力於分析社會等級的再生產機制和再生產過程中的文化和象徵因素。他的思想對人文學科和社會科學,尤其是戰後法國社會學產生了很大影響。2000年,他被英國皇家人類學會授予國際人類學界最高榮譽赫胥黎獎章。他的主要著作有《區分》《實踐理論大綱》《學術人》《實踐感》等。

㈢ 沃爾瑪的物流與供應鏈管理

沃爾瑪的物流與供應鏈管理

引導語:蘋果公司總裁喬布斯曾經說過,如果全球的IT企業只剩下三家,那一定是微軟、Intel和戴爾,如果只剩下兩家,將只有戴爾和沃爾瑪。下面是我為你帶來的沃爾瑪的物流與供應鏈管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沃爾瑪對信息技術的執著追求卻是有目共睹,正是緣於此,沃爾瑪低成本戰略才得以屢試不爽。

一、降低成本系列方法在物流配送中心的應用

稍了解沃爾瑪的人都知道,低成本戰略使物流成本始終保持低位,是像沃爾瑪這種廉價商品零售商的看家本領。在物流運營過程中盡可能降低成本,把節省後的成本讓利於消費者,這是沃爾瑪一貫的經營宗旨。

沃爾瑪在整個物流過程當中,最昂貴的就是運輸部分,所以沃爾瑪在設置新賣場時,盡量以其現有配送中心為出發點,賣場一般都設在配送中心周圍,以縮短送貨時間,降低送貨成本。沃爾瑪在物流方面的投資,也非常集中地用於物流配送中心建設。

1、快速高效的物流配送中心

物流配送中心一般設立在100多家零售店的中央位置,也就是配送中心設立在銷售主市場。這使得一個配送中心可以滿足100多個附近周邊城市的銷售網點的需求;另外運輸的半徑既比較短又比較均勻,基本上是以320公里為一個商圈建立一個配送中心。

沃爾瑪各分店的訂單信息通過公司的高速通訊網路傳遞到配送中心,配送中心整合後正式向供應商訂貨。供應商可以把商品直接送到訂貨的商店,也可以送到配送中心。有人這樣形容沃爾瑪的配送中心:這些巨型建築的平均面積超過11萬平方米,相當於24個足球場那麼大;裡面裝著人們所能想像到的各種各樣的商品,從牙膏到電視機,從衛生巾到玩具,應有盡有,商品種類超過8萬種。沃爾瑪在美國擁有62個以上的配送中心,服務著4000多家商場。這些中心按照各地的貿易區域精心部署,通常情況下,從任何一個中心出發,汽車可在一天內到達它所服務的商店。

在配送中心,計算機掌管著一切。供應商將商品送到配送中心後,先經過核對采購計劃、商品檢驗等程序,分別送到貨架的不同位置存放。當每一樣商品儲存進去的時候,計算機都會把他們的方位和數量一一記錄下來;一旦商店提出要貨計劃,計算機就會查找出這些貨物的存放位置,並列印出印有商店代號的標簽,以供貼到商品上。整包裝的商品將被直接送上傳送帶,零散的商品由工作人員取出後,也會被送上傳送帶。商品在長達幾公里的傳送帶上進進出出,通過激光辨別上面的條形碼,把他們送到該送的地方去,傳送帶上一天輸出的貨物可達20萬箱。對於零散的商品,傳送帶上有一些信號燈,有紅的、有黃的、有綠的,員工可以根據信號燈的提示來確定商品應該被送往的商店,來取這些商品,並將取到的商品放到一個箱子當中,以避免浪費空間。

配送中心的一端是裝貨平台,可供130輛卡車同時裝貨,在另一端是卸貨平台,可同時停放135輛卡車。配送中心24小時不停地運轉,平均每天接待的裝卸貨物的卡車超過200輛。沃爾瑪用一種盡可能大的卡車運送貨物,大約可能有16米加長的貨櫃,比集裝箱運輸卡車還要更長或者更高。在美國的公路上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車隊,沃爾瑪的卡車都是自己的,司機也是沃爾瑪的員工,他們在美國的各個州之間的高速公路上運行,而且車中的每立方米都被填得滿滿的,這樣非常有助於節約成本。

公司6000多輛運輸卡車全部安裝了衛星定位系統,每輛車在什麼位置、裝載什麼貨物、目的地是什麼地方,總部都一目瞭然。因此,在任何時候,調度中心都可以知道這些車輛在什麼地方,離商店還有多遠,他們也可以了解到某個商品運輸到了什麼地方,還有多少時間才能運輸到商店。對此,沃爾瑪精確到小時。如果員工知道車隊由於天氣、修路等某種原因耽誤了到達時間,裝卸工人就可以不用再等待,而可以安排別的工作。

靈活高效的物流配送使得沃爾瑪在激烈的零售業競爭中技高一籌。沃爾瑪可以保證,商品從配送中心運到任何一家商店的時間不超過48小時,沃爾瑪的分店貨架平均一周可以補貨兩次,而其他同業商店平均兩周才能補一次貨;通過維持盡量少的存貨,沃爾瑪既節省了存貯空間又降低了庫存成本。

經濟學家斯通博士在對美國零售企業的研究中發現,在美國的三大零售企業中,商品物流成本占銷售額的比例在沃爾瑪是1.3%,在凱馬特是8.75%,在希爾斯則為5%。如果年銷售額都按照250億美元計算,沃爾瑪的物流成本要比凱馬特少18.625億美元,比希爾斯少4.25億美元,其差額大得驚人。

2、沃爾瑪配送中心採用的作業方式

配送中心的一端是裝貨的月台,另外一端是卸貨的月台,兩項作業分開。看似與裝卸一起的'方式沒有什麼區別,但是運作效率由此提高很多。配送中心就是一個大型的倉庫,但是概念上與倉庫有所區別。

交叉配送CD ( Cross Docking),交叉配送的作業方式非常獨特,而且效率極高,進貨時直接裝車出貨, 沒有入庫儲存與分揀作業, 降低了成本,加速了流通。

800名員工24小時倒班裝卸搬運配送,沃爾瑪的工人的工資並不高,因為這些工人基本上是初中生和高中生,只是經過了沃爾瑪的特別培訓。

商品在配送中心停留不超過48小時,沃爾瑪要賣的產品有幾萬個品種,吃、穿、住、用、行各方面都有。尤其像食品、快速消費品這些商品的停留時間直接影響到使用。

沃爾瑪如何不斷完善其配送中心的組織結構?

每家店每天送1次貨(競爭對手每5天1次),至少一天送貨一次意味著可以減少商店或者零售店裡的庫存。這就使得零售場地和人力管理成本都大大降低。要達到這樣的目標就要通過不斷的完善組織結構,使得建立一種運作模式能夠滿足這樣的需求。

1990年的時候在全球有14個配送中心,發展到2001年一共建立了70個配送中心。沃爾瑪作為世界500強企業,到現在為止它只在幾個國家運作,只在它看準有發展的地區經營,沃爾瑪在經營方面十分謹慎,在這樣的情況下發展到70個,說明它的物流配送中心的組織結構調整做得比較到位。

配送成本占銷售額2%, 是競爭對手的50%(而對手只有50%貨物是集中配送)。沃爾瑪的配送成本占它銷售額的2%,而一般來說物流成本占整個銷售額一般都要達到10%左右,有些食品行業甚至達到20%或者30%。沃爾瑪始終如一的思想就是要把最好的東西用最低的價格賣給消費者,這也是它成功的所在。另外競爭對手一般只有50%的貨物進行集中配送,而沃爾瑪百分之九十幾是進行集中配送的,只有少數可以從加工廠直接送到店裡去,這樣成本與對手就相差很多了。

二、物流信息技術的應用

沃爾瑪之所以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至少提前10年(較競爭對手)將尖端科技和物流系統進行了巧妙搭配。早在20世紀70年代,沃爾瑪就開始使用計算機進行管理;20世紀80年代初,他們又花費4億美元購買了商業衛星,實現了全球聯網;20世紀90年代,採用了全球領先的衛星定位系統(GPS),控制公司的物流,提高配送效率,以速度和質量贏得用戶的滿意度和忠誠度。

沃爾瑪所有的系統都是基於一個叫做UNIX的配送系統,並採用傳送帶和非常大的開放式平台,還採用產品代碼,以及自動補貨系統和激光識別系統,所有這些為沃爾瑪節省了相當多的成本。沃爾瑪一直崇尚採用最現代化、最先進的系統,進行合理的運輸安排,通過電腦系統和配送中心,獲得最終的成功。

1. 建立全球第一個物流數據的處理中心

20世紀70年代沃爾瑪建立了物流的管理信息系統(MIS),負責處理系統報表,加快了運作速度。20世紀80年代初,沃爾瑪與休斯公司合作發射物流通訊衛星,物流通信衛星使得沃爾瑪產生了跳躍性的發展;1983年的時候採用了POS機,全稱Point Of Sale,就是銷售始點數據系統。1985年建立了EDI,即電子數據交換系統,進行無紙化作業,所有信息全部在電腦上運作。1986年的時候它又建立了QR,稱為快速反應機制,對市場快速拉動需求。

沃爾瑪在全球第一個實現集團內部24小時計算機物流網路化監控,使采購庫存、訂貨、配送和銷售一體化。例如,顧客到沃爾瑪店裡購物,然後通過POS機列印發票,與此同時負責生產計劃、采購計劃的人員以及供應商的電腦上就會同時顯示信息,各個環節就會通過信息及時完成本職工作,從而減少了很多不必要的時間浪費,加快了物流的循環。

2.沃爾瑪物流應用的信息技術

射頻技術/RF(Radio Frequency),在日常的運作過程中可以跟條形碼結合起來應用。

攜帶型數據終端設備/PDF,傳統的方式到貨以後要打電話、發E-mail或者發報表,通過攜帶型數據終端設備可以直接查詢貨物情況。

物流條形碼/BC,利用物流條碼技術,能及時有效的對企業物流信息進行採集跟蹤。

射頻標識技術(RFID),是一種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它通過射頻信號自動識別目標對象並獲取相關數據,識別工作無須人工干預,可在各種惡劣環境中工作。

2004年,全球最大的零售商沃爾瑪公司要求其前100家供應商,在2005年1月之前向其配送中心發送貨盤和包裝箱時使用無線射頻識別(RFID)技術,2006年1月前在單件商品中投入使用。專家預測,2005年到2007年,沃爾瑪供應商每年將使用50億張電子標簽,沃爾瑪公司每年可節省83.5億美元。目前全世界已安裝了約5000個RFID系統,實際年銷售額約為9.64億美元。

憑借這些信息技術,沃爾瑪如虎添翼,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三、“無縫”供應鏈的運用

物流的涵義不僅包括了物資流動和存儲,還包含了上下游企業的配合程度。沃爾瑪之所以能夠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在於沃爾瑪採取了“無縫點對點”的物流系統。“無縫”的意思指的是,使整個供應鏈達到一種非常順暢的連結。沃爾瑪所指的供應鏈是說產品從工廠到商店的貨架,這個過程應盡可能平滑,就像一件外衣一樣是沒有縫的。在供應鏈中,每一個供應者都是這個鏈當中的一個環節,沃爾瑪使整個供應鏈成為一個非常平穩、光滑、順暢的過程。這樣,沃爾瑪的運輸、配送以及對於訂單與購買的處理等所有的過程,都是一個完整網路當中的一部分,這樣大大降低了物流成本。

在銜接上遊客戶上,沃爾瑪有一個非常好的系統,可以使供貨商們直接進入到沃爾瑪的系統,沃爾瑪稱之為“零售”。通過零售,供貨商們就可以隨時了解銷售情況,對將來貨物的需求量進行預測,以決定生產情況,這樣他們的產品成本也可以降低,從而使整個流程成為一個“無縫”的過程。

沃爾瑪真正的挑戰是能夠提供顧客所需要的服務。大家都知道,物流業務要求比較復雜,如有的時候可能會有一些產品出現破損,因此在包裝方面就需要有一些對產品特別的運銷能力。因此,對沃爾瑪來說,能夠提供的產品的種類與質量是非常重要的,在與沃爾瑪的合作

當中,沃爾瑪似乎已經能夠尋求到這種高質量與多品種結合,而且對於商場來說,它的成本也是最低的。

物流的循環沒有結束,也沒有開始,它實際上是循環的過程,在這個循環過程當中,任何一點都可以作為開始,而且循環涉及到每一點。沃爾瑪就從顧客這一點開始談,顧客到一個商店之中,他們買了一些產品,比如說給孩子買尿布,那麼在他買了之後,這與配送中心聯系在一起的系統就開始自動進行及時的補貨,配送中心可以從供貨商那裡直接拿到貨。配送中心實際上是一個中樞,有供貨方的產品,然後提供給商場。供貨商可以把貨物只提供給配送中心,減少很多成本。

沃爾瑪有的時候是採用空運,有的時候採用輪船運輸,還有一些採用卡車進行公路運輸。在中國,沃爾瑪百分之百採用公路運輸,就是卡車把產品運到商場,然後卸貨,然後自動放到商店的系統當中。在沃爾瑪的物流當中,非常重要的一點,沃爾瑪必須要確保商店所得到的產品是與發貨單上完全一致的產品,因此沃爾瑪整個的過程都要確保是精確的,沒有任何錯誤的。這樣,商店把整個卡車當中的貨品卸下來就可以了,而不用把每個產品檢查一遍。因為他們相信過來的產品是沒有任何失誤的,這樣就可以節省很多的時間。沃爾瑪在這方面已經形成了一種非常精確的傳統,這可以有助於降低成本,而這些商店在接受貨物以後就直接放到貨架上,來賣給消費者,這就是沃爾瑪物流的整個循環過程。

沃爾瑪進行物流業務的指導原則,不管是在美國還是世界上其它地方,都是百分之百一致和完整的物流體系。不管物流的項目是大項目還是小項目,沃爾瑪必須要把所有的物流過程集中到一個傘形結構之下。在供應鏈中,每一個供應者都是鏈當中的一個環節,沃爾瑪必須要使整個供應鏈是一個非常平穩、光滑的過程,一個順暢的過程。這樣,沃爾瑪的運輸、配送以及對於訂單與購買的處理等所有的過程,都是一個完整的網路當中的一部分。這樣的優勢就可以大大降低成本。在沃爾瑪的供應鏈當中,能夠做到這一點,就可以把所有環節上可以節省的錢都節省下來。這樣,整個鏈條、整個環節就可以節省不少錢。

沃爾瑪的物流部門進行全天候的運作,而且是每天24小時,每周7天的運作。沃爾瑪的產品賣得非常多,物流的支持是非常必要的,必須要確保這些產品是在不斷地流向沃爾瑪的商店,而沒有任何停止的過程。沃爾瑪採用一些包括零售技術在內的最尖端的技術,採用更加先進的、現代化的信息技術,這樣可以有效的提高效率,節省成本。

案例分析

分析:沃爾瑪的物流發展良好的原因。

答:原因1:沃爾瑪擁有快速高效的物流配送中心。沃爾瑪的配送中心一般都設在銷售主市場。普遍運輸半徑較短且較為均勻。

原因2:沃爾瑪的配送中心有強大的信息技術的支持。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對商品進行管理。

原因3:擁有強大的運輸資源。利用極可能大的卡車運送貨物。並且裝上了衛星定位系統。

原因4:沃爾瑪實行快速配送。運到任何一家店面不超過48小時。

原因5:積極利用了許多新科技。沃爾瑪一直崇尚採用最現代化、最先進的系統。如利用UNIX的配送系統,並採用傳送帶和非常大的開放式平台,還採用產品代碼,以及自動補貨系統和激光識別系統。

原因6:採用無縫點對點的物流系統。供應商可以進入沃爾瑪的系統查詢自己的銷售情況。利於供應鏈的發展。

分析:沃爾瑪的啟示。

1、建立一整套的先進高效的物流和供應鏈管理系統。

2、加緊信息化正迎來物流建設,我國正逐漸成為全球的製造中心,正在迎來一個物流管理與供應鏈管理發展的好機遇。要加強物流的信息化。

3、加強供應商的戰略合作。形成統一的有競爭力的供應鏈。

總結

沃爾瑪成功的秘訣在於:管理信息系統的投資強化了企業的核心價值。

沃爾瑪通過一系列的信息化投資,對企業的現貨和現金流量進行了實時的管理,其目標就是加快商品的周轉速度,減少存貨損失,進而提高利潤額。盡管信息化並不是沃爾瑪取得成功的充分條件,但它卻是沃爾瑪成功的必要條件。

隨著網路信息行業的迅速發展,我國各超市企業應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並結合沃爾瑪的成功經驗,適時地引入先進的信息技術。通過信息化管理配合物流配送中心,建立強大的數據處理系統和管理中心,建立完善的供銷貨物系統,企業物流全程式控制制系統及零售終端系統等。實現連鎖經營的信息化不僅可以解決成本管理的問題,實現目標成本控制,降低經營費用,而且可以使營銷管理、財務管理、庫存管理等均納入到統一的規范化管理中,最終增強企業對市場變化的敏捷反應能力和核心競爭力。

;

㈣ 如何實現企業的精細化管理,pdf

分析世界500強企業的成功之路,會發現500強的管理和經營細致入微,精益求精。老子雲:「治大國若烹小鮮」,精細的管理和營銷孕育出盡善盡美的產品和服務——這是企業做大做強的真諦。

細致量化的管理是企業成功的基因

在成熟的市場中不能指望暴利,善於經營的企業總是在低利潤空間中通過精細管理降低成本。運營良好的企業歷來主張從神經末梢衡量管理,從精細管理中獲得利潤,尤其在市場發展較充分、利潤空間逐漸縮小的情況下更是如此。競爭優勢歸根結底是管理的優勢,而管理的優勢則是通過點點滴滴匯集而成,並通過一招一式體現出來。德魯克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書中說:「管理好的企業總是單調無味,沒有任何激動人心的事件。那是因為凡是可能發生的危機早已被預見,並已將它們轉化為例行作業了。」大起大落必然會損傷企業的元氣,沒有激動人心的事發生,說明企業運行過程中時時處於正常狀態,而這只有通過幾十年如一日的嚴格訓練才能做到。無論多麼宏偉的工程,多麼龐大的企業,其管理最終都要落實到每一個具體環節上,從細微之處加以完善,才能形成勢不可擋的真正優勢。在戰略方向正確的前提下,細節決定成敗。

對細節的追求是無止境的,但可以標准化、數據化和信息化,也就是將重視細節的理念變成具有可操作性的程序。精細的管理是標准化的管理、是程序化的管理。科學管理就是力圖使每一個管理環節都數據化和信息化。沃爾瑪在全球4000多個店鋪都裝有衛星接收器,每一個消費者在其任何一個連鎖店進行交易時,購物品牌、數量、規格、消費總額等一系列數據都記錄下來,並迅速傳送到企業的信息動態分析系統。沃爾瑪的信息網路系統包括:客戶管理、配送中心管理、財務管理、商品管理、員工服務管理等。一切深入細致的管理是企業運行的基礎,也是企業查找問題、進一步提高的平台。

在營銷管理上,注重細節可形成高質量的產品和優質服務,而這一切都是企業最終獲勝的必要條件。在競爭環境明朗的情況下,對企業戰略進行細化可以促使企業集約化經營,對企業營銷環節進行微調,可以避免企業戰略的大調整而導致的風險,通過細節的完善可以化解大風大浪。在這類情況下脫穎而出的企業不必從策略上進行根本改變,只需通過產品或服務革新以及運作系統改進,從細節上進行細化就能夠確保企業的競爭優勢。注重細節的管理,企業能夠最大限度地降低運行風險和運行成本。在人力資源管理上,通過細節可以推知人的品德與能力,為選才用才提供參考。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專業化程度越來越高,社會分工越來越細,管理精細化時代已經到來。這要求員工養成認真、精細的作風,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作業,不能隨意變通。一架「波音747」飛機共有450萬個零部件,涉及的企業單位很多。只有每個工廠、每個人都按照專業化分工進行協作,按照程序認真做好本職工作,最終才能形成完善的產品和優質的服務。

細微之處見功夫

完善的市場沒有高低貴賤差別,競爭是公平的,成熟的經營者總將每一位顧客看作「重要顧客」並提供細致周到的服務。一個企業家要有明確的經營理念和對細節執著的追求,不要忽略每一個細節,也許影響全局的就是這一細微之處。世界500強企業的這類「服務創意」,本質上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更為精細的專業化分工,從而形成更強的競爭力,以立於不敗之地。世界500強企業既有明確的長遠規劃、超前的宏偉戰略和雄厚的技術創新儲備,也有具體落實的精細管理,而企業的利潤正是從一絲一毫的細節中積累起來的。

細節的准確、生動可以成就一件偉大的作品,細節的疏漏會毀壞一個宏偉的規劃。美國電信決策失誤,導致寬頻網進入居民家庭緩慢。美國是全球網際網路的領導者,但寬頻目前在居民家庭中的普及率並不高,據統計,在韓國近2/3的家庭擁有寬頻接入,而且寬頻網的平均速度達每秒3兆,是絕大多數美國寬頻系統的2倍左右;在日本有40%左右的家庭在2003年底也已採用寬頻上網,速度可快到每秒12兆。而在美國,接入寬頻的用戶只有15%,絕大多數網際網路用戶仍在撥號上網。造成美國在寬頻上發展緩慢的原因並不在於基礎設施不健全,其實,美國已有80%到90%的人口都已在寬頻接入的覆蓋范圍之內,只是寬頻接入卻在即將進入用戶的所謂「最後一英里」階段的決策中疏忽了細節,導致電信運營商不願投資而阻礙了寬頻網進入用戶。

比爾·蓋茨的神韻通過其公司的名字可略見一斑。微軟的管理理念也就像它的名字「微中見大,軟中寓剛」。「微」,即小中之小,但它又是大中之大,產品一出,風行全球。「軟」,與「硬」相對,但它以柔克剛,擊敗眾多競爭對手,成為業界老大。微軟每年都要投入幾十億美元加以改進其產品,就是要確保疏而不漏,縝密細致,保持競爭優勢。不是去擊敗對手,而是以自身的完美,不給競爭者以可乘之機。在執行環節,不僅要細致到位,而且要注重執行過程中的創新與突破。這種執行環節的創新雖然與整體方案的創新相比更加細微,但正是這細微之處更能顯現效果。500強企業不僅在於其產品質量上精益求精,也在於其以顧客需要為導向的無可挑剔、周到細致的服務。

豐田英二曾說:豐田汽車最為艱巨的工作不是汽車的研發與技術創新,而是生產流程中技術工人對每一根繩索不高不矮、不偏不倚、沒有任何偏差的擺放和操作。如果讓一個訓練有素的員工每天擦桌子六次,他會不折不扣地執行,每天都會堅持擦六次;可是如果讓一個沒有經過嚴格訓練的人去做,那麼他在第一天可能擦六遍,第二天可能擦六遍,但到第三天可能就會降為五次、四次、三次,到後來就不了了之。有鑒於此,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沃爾瑪是注重細節以贏得生意的典範。沃爾瑪的管理既細致又是量化的:當顧客走到距離你10英尺的范圍時,員工要溫和地看著顧客的眼睛,招呼並詢問是否需要幫助。對員工的微笑沃爾瑪有個量化標准:請對顧客露出你的8顆牙。推銷的要點是,並非推銷產品而是推銷自己。觀察身上所有細節,看看是否自己會買自己的賬。零售業是一個非常重視細節的行業,它要求每一個員工在工作中都能充分體現自己的主人翁精神,沒有主人翁精神,要做到細節化的管理是根本不可能的。因而,他們強調員工就是共同的合夥人,沃爾瑪是所有員工的沃爾瑪。

我國企業在細節上的差距

我國的500強企業與世界500強企業存在很大差距,包括:企業規模、經營收入水平、利潤及資金、技術、人才,甚至還有企業文化和品牌等。如果要找出其中有代表性的基因,細節上的差距最明顯。我們缺少精益求精的執行者,缺少的是對規章條款不折不扣的執行。為縮小直至趕上世界先進企業,我們必須要改變心浮氣躁、淺嘗輒止的毛病,提倡注重細節、把小事做得精益求精,我國企業總的說來缺少重視細節的意識,是因為我們長期處於物質匱乏的狀態,產品不論好壞總有人買,企業很容易滿足於粗線條的管理。在市場發育的早期利潤空間很大,不需在細枝末節上下功夫。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絕大部分商品處於相對過剩的狀態,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對產品和服務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種高要求歸根到底就是對細節的完美追求。企業要想成功,就要千方百計地重視細節的改進和完善。而細節改進的方向就是要以人為本,滿足人們對生活精緻化和個性化的多樣性要求,對顧客的購買要求的滿足真正做到無微不至。

我國企業的不良品率平均在10%左右,而工業發達國家僅為0。3%。我們不僅生產線上的次品率高,而且各種安全生產事故頻發,社會上違章犯法、不講原則的事情屢禁不止。根源是缺乏認真細致的科學態度,缺乏嚴格的責任意識和責任追究制度。市場競爭的真諦是流程決定成敗,沒有合理完善的程序,就沒有執行力和競爭力。確立一個企業文化概念並不難,而如何將企業的價值觀貫徹到每一個細節是很難的。企業管理靠扎扎實實的硬功夫,要拒絕浮躁,認真做事,踏實做人,讓每個細節都盡善盡美才能真正鑄造輝煌業績。

企業營銷處處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人性化是企業產品和服務追求的永恆目標。凡是不願改進、不願在細節上努力的企業,產品質量就難以保證,服務更難體現對顧客無微不至的關懷。榮華雞與肯德基大戰失利後,榮華雞的新亞集團領導層對經營方式、競爭優勢進行了反思。他們發現,競爭優勢的表面現象是產品,在產品背後還有許多深層次管理方面的文章,肯德基的真正優勢在於其產品背後的一套嚴格細致的管理制度,各方面流程都盡可能簡化成壓縮成本的細節。從品牌戰略、到多元化戰略的每一個細節,從提高質量到營造品牌而拚搏的每一滴汗水,肯德基和麥當勞等洋快餐就是把精細的管理體現在標准化中,並在營銷中進一步細化和完善,以確保產品和服務出類拔萃。世界500強企業在戰略規劃上是宏偉的,但這並不意味著管理和營銷是粗線條的,強調「細節」在管理中的重要性,意在提示企業和社會各界精細化管理時代的到來。

篇二:企業精細化管理的案例(1744字)

精細化管理就像一抹強光,從日本照射到中國製造業的各個角落。每個企業都希望通過精細化管理能給企業帶來立竿見影的質變。沒錯,實施精細化管理項目確實可以帶來多個指標的明顯改善。精細化管理的精、准、細、嚴,對制度、流程、效率、成本、周期等關鍵要素進行系統優化。幫助企業從粗放的管理模式,步步走上精細化的發展道路。谷唐咨詢輔導的東莞光電家族企業走精細化治企戰略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項目背景:

公司現正處快速成長期,技術處行業內領先地位,發展定位精準,屬國家十二五規劃重點扶持項目;

公司高層具有非常強的變革意識和決心,願意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推行精細化管理咨詢項目,為公司實現可持續化發展奠定基礎,邁出公司做強做大的第一步;

企業的生產方式以接單生產為主,自主開發銷售為次,訂單頻次高;

企業的目標管理系統欠缺;

企業的數據管理系統欠缺;

企業的各級流程與制度欠缺;

生產現場管理比較粗放,生產區域不合理,導致生產物流慢、效率低、在製品量多、搬運、等待、動作等浪費等產生;

大量的庫存,包材、原材料、在製品、成品,掩蓋了公司在市場、開發設計、品質、生產、物流等各運營系統的系列問題,各運營系統的基礎還比較薄弱,公司領導層堅信,通過持續不斷地改善,公司的整體運營系統會邁上一個新的台階,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與核心競爭力;

企業未構建完善的績效管理系統:只有針對一些瑣碎異常或問題的考核,而沒有針對KPI關鍵績效指標進行考核;

基層管理人員技能有待提升,管理方法比較簡單,人員培訓嚴重欠缺;

部分問題只是診斷小組用一周的時間採取抽樣的方式發現的,可能存在偏差和不全面,需結合內部經驗和財務數據做深層次確認;

通過診斷,顧問團隊和光電企業管理團隊完全有信心完成精細化管理咨詢大變革項目。

谷唐建議:

通過對東莞光電企業的全面綜合診斷,對企業運營系統的現狀有了一個基本的了解,雙方的立場是一致的。通過一系列改善來改變管理人員的思想意識,明確公司各級運營流程與制度,完善公司組織架構與部門/崗位職能規劃,提升生產及倉庫現場管理水平。建議如下:

企業藉助咨詢公司的力量,結合自身的資源,在繁忙的生產運營中,需投入合理的人力、物力和資金成本,獲取整體運作系統改善的快速實施;

成立企業內部精細化變革組織,由公司高層任一把手,確保項目順利推進落實;

精細化管理變革過程中,盡量減少對公司管理人員的調整變動;

項目的執行層有專人負責推進,企業與咨詢公司須保持緊密協同配合,並由咨詢公司培訓內部精細化管理人才,使企業盡快步入持續改善之路;

項目實施期間,應建立完善的項目績效考核機制,以激勵全員士氣,提升參與的熱情;

以規范項目小組成員的行為,從行為的改變提升習慣的改變,進而達成整體績效升級,最終提升全員士氣;

建立公司高層與全員對話的機制,首先從思想上改變員工,影響和規范員工的行為,進而達成員工的績效提升,最終實現企業整體績效的升級。

項目目標:

打造適合東莞光電企業的精細化管理系統:

意識改善:注重企業精細化管理理念的導入,讓員工與企業的目標達成共識;

管理變革:完善公司內部管理體制,以總經辦為核心完成公司各部門的流程改造;

制度完善:以人力資源部為核心完善公司各級管理制度,KPI關鍵績效指標的落實;

現場改善:車間、倉庫現場規劃與管理得到一目瞭然的可視化改善;

改善力:通過全公司推行提案改善和大課題改善實施,塑造企業精細化管理改善文化;

培訓:通過一系列精細化管理課程的培訓,提升管理人員的管理技能及員工的綜合素質。

項目周期:

8個月

項目規劃:

第一階段:精細化基礎建設

項目啟動和診斷

意識變革

項目宣傳

組織職能評估

6S活動開展

第二階段:精細化流程改造與制度建設

人力資源系統精細化改造

品質系統精細化改造

訂單處理精細化

物流系統精細化

生產系統精細化

第三階段:精細化運營與持續改善

新流程制度的運行完善

KPI績效指標統計分析與對策

改善活動的展開

成果發布和項目驗收

項目總結:

谷唐咨詢的顧問團隊,崇尚固本清源的輔導法則。憑借嫻熟的咨詢經驗和豐富的實操技能,稱對每個客戶都能量身定製輔導方案。沒有最好,只有最適合的。精細化管理,不僅是公司軟實力的展現,更是精益持續改善的保障。谷唐咨詢在本次項目中,注重短期改善和長期激活雙種管理體制共同推動企業轉型升級,致力於客戶管理服務能力提升。

閱讀全文

與生產與運作分析pdf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我的世界如何獲得伺服器服主 瀏覽:17
相冊本地加密 瀏覽:226
壓縮文件夾共享 瀏覽:752
梁一端箍筋加密長度設置 瀏覽:447
linux開啟路由 瀏覽:869
ping命令設置包大小和周期 瀏覽:673
Android怎麼找 瀏覽:363
cmd命令顯示中文 瀏覽:843
配置路由器默認路由的命令是 瀏覽:593
加密計算器是什麼 瀏覽:122
伺服器怎麼執行sql 瀏覽:974
小孩子命令 瀏覽:708
貸款申請系統源碼 瀏覽:268
windowsxp文件夾打開後怎麼返回 瀏覽:664
怎麼把pdf變成圖片 瀏覽:797
17年程序員事件 瀏覽:496
iishttp壓縮 瀏覽:31
公司文件加密後拷走能打開嗎 瀏覽:186
headfirstjava中文 瀏覽:894
騰訊雲伺服器怎麼放在電腦桌面 瀏覽: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