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求道教,《道法會元》電子書全卷。郵箱2328871694@qq。com
道法會元卷之一
正乙部
移一
清微道法樞紐
法序
雷法其來尚矣。未有如是至簡至易至驗者也。我祖師紫虛元君,敷弘道妙,發露玄微;陳乾坤造化之源,開雷霆機緘之妙;包羅萬匯,總統眾靈;泄八卦之幽微,顯五行之妙用;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夫天地以至虛中生神,至靜中生氣。人能虛其心則神見,靜其念則氣融。如陽燧取火,方諸召水,磁石吸鐵,琥珀拾芥。以氣相召,以類相輔,有如聲之應響,影之隨形,豈力為之哉。不疾而速,不行而至,不機而中,不神而靈者,誠也。凡氣之在彼,感之在我;應之在彼,行之在我。是以雷霆由我作,神明由我召。感名之機,在此不在彼。人皆神其神,惟聖人則不神所以神,故偈雲:莫問靈不靈,莫問驗不驗,信筆掃將去,莫起一切念。
道者,靈通之至真;法者,變化之玄微。道因法以濟人,人因法以會道,則變化無窮矣。當知法本真空,性源澄湛;了一心而通萬法,則萬法無不具於一心;返萬法而照一心,則一心無不定於萬法。如是,當知道乃法之體,法乃道之用。雷霆者,彰天之威,發道之用者也。明其體用,而究其動靜,靜也得太極之體;動也得太極之用。寂然不動,卽道之體,感而遂通,卽法之用。如有按圖索駿者,孰若不心其心,不跡其跡,無思無為,泰宇既定,真光自發。是故,天不言而善應。生生化化之機運於自然中,實常形體謂之天,主宰謂之帝,功用謂之鬼神。雷霆者,乃天之功用也。且夫人身與天地合其體,太極合其變。天地五雷,人本均有。是性無不備矣。
道法樞紐
師曰:有道中之道,有道中之法,有法中之法。道中之道者,一念不生,萬物俱寂。道中之法者,靜則交媾龍虎,動則叱吒雷霆。法中之法者,步罡、掐訣、念咒、書符,外此則皆術數。
師曰:大道無言,可以神會;妙法無傳,可以心受。善行持者,行道不行法;善求師者,師心不師人。又曰:先天而生,生而無形;後天而感,感而有情。寂而感,感而寂。非至人,孰能與於此哉。
或問:法有先天、後天之說者,何耶?師曰:若說先天一也無。道亦強名之耳,何有於法?況一念纔動,便屬後天,符圖咒訣,抑又末耳。
師曰:法無存想,存想非真法;無造作,造作為妖法;無叱喝,叱喝為狂法;無祝贊,祝贊為巫。妙合乎陰陽,動靜、方圓是也。道貫乎三才,天地人物是也。水、火、木、金、土,應之五行;東、南、中、西、北,運之以五方。天、地、水、火、風、雷、山、澤,配之以八卦。彼泥於術數者,凡書符時,以某事作用某竅,如是而按造化,如是而應生克,如此起筆,如此沖發,鬼神之機我得之矣。然不知太極未判之先,孰為陰陽?孰為三才?孰為五行?孰為五方?孰為八卦?故有道之士,撒手行持,不拘符篆。
師曰:古雲:畫符不知竅,反惹鬼神笑;畫符若知竅,驚得鬼神叫。今之行持者,不明道法之根源,妄於紙上作用,以為符竅。殊不知此竅非凡竅,乾坤共合成。名為神氣穴,內有坎離精。當於身中而求,不可求於他也。能知此竅,卽可與言道矣,豈徒法哉。
太上心法序要雲:收為胎息用為竅,道法之中真要妙。漏泄此語,子其味之。
師曰:符者,天地之真信,人皆假之以朱墨紙筆。吾獨謂:一點靈光,通天徹地,精神所寓,何者非符?可虛空,可水火,可瓦礫,可草木,可飲食,可有可無,可通可變。夫是謂之道法。
師曰:符者,陰陽契合也。唯天下至誠者能用之。誠苟不至,自然不靈矣。故曰:以我之精,合天地萬物之精;以我之神,合天地萬物之神。精精相附,神神相依。所以假尺寸之紙,號召鬼神,鬼神不得不對。
師曰:素問雲:虛無恬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生?人之有病,或寒或熱,或輕或重,皆失調攝,嗜欲不節,故六氣之邪得以乘之。治病以符。符,朱墨耳,豈能自靈?其所以靈者,我之真氣也。故曰:符無正形,以氣而靈。知此說者,物物可以寓氣,泥丸莎草,亦可濟人矣。
師曰:道貫三才為一氣耳,天以氣而運行,地以氣而發生,陰陽以氣而慘舒,風雷以氣而動湯,人身以氣而呼吸,道法以氣而感通。善行持者,知神由氣,氣由神,外想不入,內想不出,一氣沖和,歸根復命,行住坐卧,綿綿若存。所以養其浩然者,施之於法,則以我之真氣,合天地之造化。故噓為雲雨,嘻為雷霆;用將則元神自靈,制邪則鬼神自伏。通天徹地,出幽入明,千變萬化,何者非我。倘中無所主,氣散神昏,行持之際,徒以符咒為靈,僥幸於萬一,吾見其不得也矣。
或問:變神之道如何?師曰:元始祖劫,一氣分真。我卽元始,元始卽我。此卽謂之變神。
師曰:法有出於同門,其符同,其訣同,用之輒不驗者,誠不至也。誠不至,則自信不及;自信不及,則疑貳之心生;疑貳之心生,則中無所主矣。中旣無主,何以感通?故曰:法法皆心法,心通法亦通。
師曰:世有閉目存想某神自某方來,有按摩搐縮運內氣與外氣合者。噫!皆妄矣。若得神靈將、將靈神之說,則平居暇日,養神以靜,而神自靈。沖氣以和,而氣自真。用之行持,自然神合乎神,氣合乎氣,一舉目,一動念,則將吏洋洋在左右矣。
師曰:黃帝雲:宇宙在乎手,萬化小乎心。知此道者,我大天地,天地小我。莊子雲:屍居而龍見,淵默而雷聲。知此道者,可與言動靜之機。
師曰:雷神往來,倏如飛電。世俗紛拏,難以久淹。召至疾遣,毋事虛文。
師曰:附體、開光、降將、折指、照水、封臂、攝亡墜旛,其鬼不神,其事不應,皆術數也,非道法也。知此者,可明神道設教耳,知道者不為是也。
或問:制邪之道如何?師曰:但脩己以正,立可制矣。子不聞花月之妖不敢見狄梁公乎?正人君子,鬼神猶且知懼,況有道之士哉。
或問:鍊度之說如何?師曰:鍊亡者,先須自鍊;度亡者,先須自度,斯鍊度之說矣。夫人一性圓明,與天地一般長久,因貪因著,有死有生。及其四大分離,無形可戀,猶執妄心,不知解悟,故輪回於六道,出沒於三途。而我太上憫之,故垂教法,俾有道之士,以我之真,覺彼之妄;以我之陽,鍊彼之陰;以我之神,生彼之神;以我之氣,返彼之氣;以我之賢,化彼之愚。惟在乎澄心定慮,專志行持。一念有差,不成究竟。若夫符籙誥命,特科教之設耳。其文在是,其實不在是。
師曰:一氣之妙,萬道之宗。法靈須要我神靈,我神靈兮法通靈。祛禳禱祈憑神將,神將何曾有正形。道化靈,靈化精,精化氣,氣化神。所謂法行先天大道,將用自己元神。道體法用,道無法有,道微法顯。故用不出於用而出於體,有不出於有而生於無,顯不兆於顯而兆於微。
或問內外將之說。師曰:鬼神之情狀無窮,精神之變化有限。關尹子曰:有誦咒者,有事神者,有朱墨者,有變神者,皆可以役神馭氣,變化萬物。惟不誠之人,難以自信,而易於信物,故假此為之。苟知盡誠,有不期然而然者。有言習靜,若知是習,便不是靜;直至忘習,乃真靜矣。南台偈雲:南台靜坐一鑪香,終日疑然萬事忘。不是息心除妄想,都緣無事可思量。
清微大道秘旨
清微始祖元始天尊妙道上帝,乃清微法主也。自先天浮黎傳經之後,惟妙行真人得是心傳。乃至十方無極至真大神,無鞅數眾,俱入寶珠之中,同一段光明受用,是謂普殖神靈,萬道之祖。今法書符必先畫一圓,象其為造化,使可見矣。內圓外圓,發揮心上工夫。內外混融,與道合真。造此道者,毋親紙上虛文,當究箇中玄妙。豈不知真中有神,長生大君,一從溟涬,流傳於今;綿綿不絕,人人具足,凡聖同真,無欠無餘,不增不減。修之內,則遂成至寶,得為至人;施之外,則和天安地,福國裕民。至於呼沆瀣,吸風雲,役鬼神,驅雷電,此皆一真之妙用,出方寸之經綸。前人有雲:念頭未動,體合天心。意氣纔萌,便當下筆。是則是矣,玄之又玄,當知未生以前,未有此形,未有此念,當作麽生?寶珠懸處,無所不容,無所不通;說經十徧,眾真監度,以授於我。當此之時,是誰下筆?予敢咦曰:混元一物本無先,至道虛無理自然。若向未生前見得,阿誰不是大羅仙。
○金光妙用,道氣長存。
此一點子,無所不通。
體清微之體,允執厥中。
精守戒定,返照大空。
用默而識之,寶珠一顆。
出而用之,無施不可。
滿庭芳
一點陽精,配歸陰位,五行四象俱全。忽兮有象,晃耀照無邊。神水頻頻澆灌,三關內,文武烹煎。明知道,入門體用,心靜息綿綿。住行並坐卧,養吾浩氣,塞地充天。認取本來面目,月樣團圓。內有清微玉篆,驅雷雨,發在心田。君知否?神仙有準,功行滿三千。
五太圖
師曰:陰陽未變,恢漠太虛,無形無象,寂兮寥兮,是曰太易。太易者,未見氣也。太易變而為太初。太初,氣之始也。先天元氣,始見微芒。太初變而為太始。太始者,形之始也。漸有元氣之形矣。太始變而為太素。太素者,質之始也。元氣之形質而具也。太素變而為太極。太極者,混沌也。溟涬洪蒙,狀如雞子。其中有精,彌綸無外。元氣凝而清濁未分也。太極旣變,則混沌開而洪蒙裂。於是清陽之氣,升而為天;陰濁之氣,降而為地。易曰:太極生兩儀,兩儀生三才。卽非清非濁,中和之氣,結成人倫也。是謂道生一,一氣之混沌也。一生二,二儀之清濁也。二生三,三才之人倫也。然後三生萬物。萬物之始於天地,天地不能自有,有天地者,太極也。太極不能自生,生太極者,太素也。太素不能自育,育太素者,太始也。太始不能自孕,孕太始者,太初也。未有太初,先有太易。夫太極者,其本體函三為一,中具五十五數。雷霆得天地之中氣,在人身,則虛無一竅收在內。是以至人窮造化之源,握洪濛之柄,命二氣於無象之先,役萬神於已形之後,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
玄關一竅
精袞袞而運轉,氣默默而徘徊。
神混混而往來,心澄澄而不動。
師曰:規中者,如一規之中,不在中間,不在內外也,不著物也,不泥象也。在身中之中,意中之中,如大圓鏡中之一我。但正心誠意,為中心柱子。常萬慮俱泯之時,真人出現,如魚居深淵,浮游守規中矣。紫陽翁曰:身中一竅,名曰玄牝。此竅非心非腎,非口非鼻,非肝肺脾胃,非臍輪、尾閭,非膀胱、穀道,非兩腎中間一點,非臍下一寸三分,非明堂泥丸,非關元氣海。能知此竅,則冬至在此矣,葯物、火候、脫胎俱在此矣。蓋此竅亦無邊傍,更無內外。乃神氣之根,虛無之谷,造化之源。只在身中而求,不可求於他也。前真雲:此竅非凡竅,中中復一中。萬神從此出,真氣與天通。此卽雷霆之竅。得之,則雷霆樞機不必外求矣。至人用之,所以沖舉。
法行先天大道
昏昏默默。無欠無餘,圓同太虛。
杳杳冥冥。湛然常寂,清靜法樞。
有物先天地,名為大法王,見渠還寂寞,應用甚昭彰。眼耳俱無有,神通不可量。若人知這箇,何必篆天章。
道法九要序
瓊琯先生白玉蟾編
三教異門,源同一也。夫老氏之教者,清靜為真宗,長生為大道,悟之於象帝之先,達之於混元之始。不可得而名,強明曰道。自一化生,出法度人。法也者,可以盜天地之機,窮鬼神之理。可以助國安民,濟生度死。本出乎道。道不可離法,法不可離道。道法相符,可以濟世。近世學法之士,不究道源,只叅符咒,茲不得已。畧述九事,編成一帙,名曰九要,以警學道之士,證入玄妙之門,不墮昏迷之路。人人得道,箇箇成真,豈不美歟。瓊山道人白玉蟾序。
立身第一
學道之士,當先立身。自愧得生人道,每日焚香稽首,皈依太上大道三寶。首陳已往之愆,祈請自新之佑。披閱經典,廣覽玄文。屏除害人損物之心,克務好生濟人之念。孜孜向善,事事求真。精嚴香火,孝順父母,恭敬尊長。動止端莊,威儀整肅。勿生邪淫妄想,勿游花衢柳陌,勿臨誅戮之場,勿親屍穢之地。清靜身心,迷離惡黨。始宜尋師訪道,請問高人。此乃初真之士,當依此道行之。
求師第二
學道之士,須是得遇作家,方可明真悟道;得遇真師,方可皈向傳道受法。須是日前揣度其師,委有妙理;源流清切,然後親近;日積月深,恭敬信向。次宜具狀齎香,盟天誓地,歃血飲丹,傳授道書、隱訣、秘法、玄文,佩奉脩持。雖得其傳,不可便棄。常侍師門,參隨左右,求請口訣玄奧,庶無疑難,自然行之有靈。嘗聞高古祖師,徒弟皈向者紛紛然甚眾。師按察徒弟之心,中有心行不中者,不與之;不盡誠者,不與之;無骨相者,不與之;五逆者,不與之;及有疾者,不與之。吏曹獄卒,始勤終怠者,亦不與之。中有徒弟,若與師心契合,氣味相投,隨機應化得度者,常以愧心對之。忽遇師門試探,弟子難以難事相付勾幹,或中間不從所求,弟子切莫私起怒心。若生怨恨,以貽咎師之愆,陰過陽報,毫分無失,所得法中,神明將吏,亦不輔助。豈不聞漠張良事黃石公,三進圯橋之履,公見誠心,乃傳素書,後為君師。若求師者,當究是理。道法之師,始終心意如一,弟子始終亦如一。進道自然無魔。所謂弟子求師易,師求弟子難,誡哉是言也。
守分第三
人生天地之間,衣食自然分定,誠宜守之。常生慚愧之心,勿起貪戀之想。富者自富,貧者自貧,都緣夙世根基,不得心懷嫉妬。學道惟一,溫飽足矣。若不守分外求,則禍患必至。所謂顏子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顏回者賢人也。學道人若外取他求,則反招殃禍也,道不成而法不應。若依此修行,法在其中矣。
持戒第四
夫行持者,行之以道法,恃以禁戒。明其二字,端的方可以行持。先學守戒持齋,神明自然輔佐。薩真人雲:道法於身不等閑,思量戒行徹心寒。千年鐵樹開花易,一入酆都出世難。豈不聞真人燒獰神廟,其神暗隨左右,經一十二載,真人未嘗有纖毫犯戒,其神皈降為輔將。真人若一犯戒,其神報讎必矣。令人豈可不持戒。更當布德施仁,濟貧救苦。昔晉旌陽許真君一困者為患,其家抱狀投之於君。君問得疾之因,乃緣貧乏不得志而已。真君以錢封之於符牒,祝曰:此符付患者開之。回家患者開牒得錢,以周其急,其患頓愈。濟貧布施,則積陰德,行符之人,則建功皆出於無心,不可著相。著相為之,則不是矣。若功成果滿,升舉可期矣。
明道第五
夫道者,入聖超凡,福資九祖。逍遙無礙之鄉,逸樂有玄之境。聚則成形,散則為風。三清共論,玉帝同談。不屬五行,超離三界。此乃證虛無之妙道。欲證此道,先修人道。去除妄想,滅盡六識。明立玄牝根基,須分陰符陽火。如雞抱卵,出有入無。功成行滿,身外有身。仙丹妙寶,隨意自取。玉室金樓,隨心自化,呼風叱雨,坐役鬼神。噓氣可以治病,點石可以為金。不與凡同,奉膺天詔,證果真仙矣。
行法第六
夫法者,洞曉陰陽造化,明達鬼神機關。呼風召雷,祈晴請雨,行符咒水,治病驅邪,積行累功,與道合真,超凡入聖。必先明心知理,了了分明,不在狐疑。欲祈雨救旱,先擇龍潭江海,碧壑深淵,雲龍出沒之地,依法書篆鐵札投之。如不應,方動法部雷神,擇日限時,登壇發用。祈晴之事,在乎誠心靜念,運動暘神,召起馮夷風部之神,掃除雲霧,盪散陰霾,易歉為豐,救民疾苦。若德合天心,應之隨手。驅邪之道,先立正己之心,毋生妄想,審究真偽。古雲:若要降魔鬼,先降自己邪。當以誠心召將而驅之。若傳人不一,聞法避罪逃遁者,差雷神巡歷而馘之。若遣祟,切不可發送酆都。沒後恐有連累。戒之愼之。若治病之法,宜仔細察其病證,次常給以符水治之。蓋人之氣運於三焦五臟之間,順則平康,逆則成病。或嗜欲失節,或心意不足而成邪。故邪氣侵則成病。以我正真之氣,滌彼不正之邪;以我之真陽,敵彼之陰。若患者執迷邪道,可方便而化之,符水而治之。救人功滿,而證仙階,而為妙果歟。
守一第七
近觀行持者,間或不靈,呼召不應者何故?初真行法者,累驗非常,廣學者卻不如之。此非法之不應也,緣學者多博廣學,反使精神不能純一,分散元陽。登壇之際,神不歸一,法不靈應。豈不聞老子雲: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人得一以靈。今志於行持者,必當守一法,而自然通天徹地。不知抱玄守一為最上功夫,但躭於廣學,反不能純一矣。蓋上古祖師,雖有盈箱滿篋靈書,留之引導凡愚,開發後學,不知師心自有至一之妙,不教人見聞,鬼神亦不知其機,用之則有感通。且法印亦不可多,專以心主一印,專治一司,專用一將,仍立壇靖,晨夕香火崇奉,出入威儀,動止恭敬,誠信相孚,自然靈應。切不可疑惑有無,昧於靈台。須是先以誠敬守之,必獲靈驗。斯為守一之道矣。
濟度第八
學道之人,洞明心地,不樂奢華,不嫌貧賤,不著於塵累之鄉,不漂於愛河之內,恬淡自然,逍遙無礙,塵世和同。先當行符治病,濟物利人。次可拔贖沈淪,出離冥趣。先度祖宗,次及五道。以我之明,覺彼之滯;以我之真,化彼之妄;以我之陽,煉彼之陰;以我之飽,充彼之飢。超升出離,普度無窮。斯為濟度矣。
繼襲第九
學道之人,得遇明師傳授秘法,修之於身,行之於世,人天敬仰,末學皈依,愧非小事。當知感天地陰陽生育之恩,國王父母劬勞撫養之德,度師傳道度法之惠。則天地國王父母師友不可不敬,稍有違慢,則真道不成,神明不佑。道法旣得,於身道成法應,可擇人而付度之,不可斷絕道脈。須是平日揣磨,得其人可以付者付之。苟非其人,亦不可輕傳也,罪有所歸。若得人傳授,但依祖師源流,不可增損字訣。忠孝之心相契,切勿生人我之心。弟子若負師,天地神明昭然鑒察,毫分無失。師偽,弟子亦然。若無人可度,石匣藏於名山福地、海島龍宮,劫運流行,自然出世。予感天地父母生化之恩,諸師傅道教訓之德,將其所得,冊成九事,以警後學。若修身立己,積德累功,上體天心,下利人物,行道成真,超凡入聖,伏望見聞,咸希觀覽。瓊山道人白玉蟾述。
【以上缺圖】
【道法會元卷之一】
❷ 道家有什麼經典書籍
《道德經》、《道家易》、《太一生水》、《文子》、《莊子》、 《列子》、 《六韜》 、老子甲本卷後古佚書(《五行》、《九主》、《明君》、《德聖》)、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經法》、《十大經》、《稱經》、《道原經》)、《物則有形圖》、《湯處於湯丘》、《湯在啻門》、《易傳》、
《擊壤歌》、《金人銘》、《巾幾銘》、(《語叢四》說之道)、《鬻子》、《鬼穀子》、《恆先》、《彭祖》、《三德》、《用曰》、《伊尹書》、《太公》、《辛甲》、《周訓》、《凡物流形》、《尹文子》、《慎子》、《素書》、《孫子兵法》、《守白論》、《鶡冠子》、《屍子》、
《行氣玉佩銘》、《關尹子》、《子華子》、《呂氏春秋》、《淮南子》、《管子》 、《老子指歸》、《老子河上公章句》、《衡論》、《世說新語》、《苻子》、《無君論》、《劉子》、《元次山集》、《王無功文集》、《唐玄宗文集》、《天隨子》、《宗玄先生文集》、《化書》、
《玄真子》 、《無能子》、《伯牙琴》、《逍遙詠二百首》、《須溪先生全集》、《易龍圖序》、《東坡易傳》、《道家佚書輯本十七種》、《郁離子》、《庄元臣文集》、《傅山全書》、《老藏(《老子集成》)》、《各道家諸子典籍註疏》、《道藏》等等。
(2)pdf道法會元擴展閱讀:
《道德經》,春秋時期老子的哲學作品,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
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
《道德經》文本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內聖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被譽為萬經之王。
《道德經》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對傳統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刻影響。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道德經》是除了《聖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發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❸ 急求道法會元pdf,或者txt格式的全集。
您好!以下是道法會元PDF全集的下載地址,希望喜歡,謝謝!
❹ 求道藏下載
《道藏》不僅是古代道家名著和各種注釋以及道教經典、符籙、科儀、著述的總匯,還廣泛收錄了各種各樣的古籍(只是儒家的經典和著述被排除),例如它對於春秋、戰國到漢代的墨家、名家、法家、兵家、雜家的諸子著作,一概收輯在內,還有許多古代科學技術的著作。《中華道藏》是以《正統道藏》和《續道藏》為底本進行編修的,由於其採用現代字體輸入,印刷成冊,較為適合現代人閱讀。這三套藏書我都有影印版,《中華道藏》主要用於平時閱讀和學習,《正統道藏》和《續道藏》則用於寫學術論文時的引用資料依據。
目前我所能接觸到的紙質版,是《道藏集成》如果非要研究其內容之異,實際上意義不大,如非搞學術研究,則可以忽略。目前正在進行編修的《中華道藏續》,由於收錄了不少佚道書和明以後的道經,其與前代道藏的內容異同會較大。希望能早日完成編修出版。
幾種不同版本的《道藏》都可在圖中右下角獲得
《中華道藏》目錄
第一冊洞真上清部
第二冊洞真上清部
第三冊洞真上清部
第四冊洞玄靈寶部
第五冊三洞經教部
第六冊三洞經教部
第七冊太平經部
第八冊太平經部
第九冊太平經部
第十冊太平經部
第十一冊太平經部
第十二冊道德真經
第十三冊道德真經
第十四冊道德真經
第十五冊四子真經
第十六冊四子真經
第十七冊易學著作
第十八冊太清金丹經(外丹服食)
第十九冊太清金丹經(內丹經訣)
第二十冊太清金丹經(內丹經訣)
第二十一冊太清金丹經(內丹經訣)
第二十二冊太清金丹經(內丹經訣)
第二十三冊太清金丹經(內丹經訣)
第二十四冊太清金丹經(內丹經訣)
第二十五冊諸子文集
第二十六冊諸子文集
第二十七冊全真文集
第二十八冊道教類書
第二十九冊道教類書
第三十冊道教類書(洞淵派經咒齌儀、北帝派經咒齋儀、天心派經書齋儀、玄帝真武派經書、真元派經書)
第三十一冊道教類書(清微神霄派經書、孝道凈明派經書、徐仙派經書)
第三十二冊道教類書(真元派經書)
第三十三冊道教類書
第三十四冊道教類書
第三十五冊道教類書
第三十六冊道教類書(法海遺珠)
第三十七冊道教類書(道法會元上)
第三十八冊道教類書(道法會元下)
第三十九冊道教類書(靈寶領教濟度金書上)
第四十冊道教類書(靈寶領教濟度金書中)
第四十一冊道教類書(靈寶領教濟度金書下)
第四十二冊道門科戒
第四十三冊靈寶諸齋儀
第四十四冊齋儀章表 (燈儀法懺章表)
第四十五冊神仙高道傳記
第四十六冊神仙高道傳記
第四十七冊神仙高道傳記
第四十八冊仙境宮觀山志 (仙境名山)
第四十九冊目錄索引
《中華道藏》目錄
第一冊洞真上清部
第二冊洞真上清部
第三冊洞真上清部
第四冊洞玄靈寶部
第五冊三洞經教部
第六冊三洞經教部
第七冊太平經部
第八冊太平經部
第九冊太平經部
第十冊太平經部
第十一冊太平經部
第十二冊道德真經
第十三冊道德真經
第十四冊道德真經
第十五冊四子真經
第十六冊四子真經
第十七冊易學著作
第十八冊太清金丹經(外丹服食)
第十九冊太清金丹經(內丹經訣)
第二十冊太清金丹經(內丹經訣)
第二十一冊太清金丹經(內丹經訣)
第二十二冊太清金丹經(內丹經訣)
第二十三冊太清金丹經(內丹經訣)
第二十四冊太清金丹經(內丹經訣)
第二十五冊諸子文集
第二十六冊諸子文集
第二十七冊全真文集
第二十八冊道教類書
第二十九冊道教類書
第三十冊道教類書(洞淵派經咒齌儀、北帝派經咒齋儀、天心派經書齋儀、玄帝真武派經書、真元派經書)
第三十一冊道教類書(清微神霄派經書、孝道凈明派經書、徐仙派經書)
第三十二冊道教類書(真元派經書)
第三十三冊道教類書
第三十四冊道教類書
第三十五冊道教類書
第三十六冊道教類書(法海遺珠)
第三十七冊道教類書(道法會元上)
第三十八冊道教類書(道法會元下)
第三十九冊道教類書(靈寶領教濟度金書上)
第四十冊道教類書(靈寶領教濟度金書中)
第四十一冊道教類書(靈寶領教濟度金書下)
第四十二冊道門科戒
第四十三冊靈寶諸齋儀
第四十四冊齋儀章表 (燈儀法懺章表)
第四十五冊神仙高道傳記
第四十六冊神仙高道傳記
第四十七冊神仙高道傳記
第四十八冊仙境宮觀山志 (仙境名山)
第四十九冊目錄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