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檔加密 > 量子計算pdf

量子計算pdf

發布時間:2023-06-14 21:02:04

Ⅰ 春節在家不再無聊,這份2019 AI研究進展回顧陪伴你

2019 年可以說是「預訓練模型」流行起來的一年。自 BERT 引發潮流以來,相關方法的研究不僅獲得了 EMNLP 大會最佳論文等獎項,更是在 NLP、甚至圖像領域里引領了風潮。

去年也有很多 游戲 AI 取得了超越人類的水平。人工智慧不僅已經玩轉德州撲克、星際爭霸和 Dota2 這樣復雜的 游戲 ,還獲得了 Nature、Science 等頂級期刊的肯定。

機器之心整理了去年全年 在人工智慧、量子計算等領域里最為熱門的七項研究 。讓我們以時間的順序來看:

第一個重磅研究出現在 2 月,繼發布刷新 11 項 NLP 任務記錄的 3 億參數量語言模型 BERT 之後,谷歌 OpenAI 於 2019 年 2 月再次推出了一種更為強大的模型,而這次的模型參數量達到了 15 億。這是一種 大型無監督語言模型 ,能夠生產連貫的文本段落,在許多語言建模基準上取得了 SOTA 表現。此外,在沒有任務特定訓練的情況下,該模型能夠做到初步的閱讀理解、機器翻譯、問答和自動摘要。

該模型名為 GPT-2,它是基於 Transformer 的大型語言模型,包含 15 億參數、在一個 800 萬網頁數據集上訓練而成。訓練 GPT-2 有一個簡單的目標:給定一個文本中前面的所有單詞,預測下一個單詞。GPT-2 是對 GPT 模型的直接擴展,在超出 10 倍的數據量上進行訓練,參數量也多出了 10 倍。

GPT-2 展示了一系列普適而強大的能力,包括生成當前最佳質量的條件合成文本,其中我們可以將輸入饋送到模型並生成非常長的連貫文本。此外,GPT-2 優於在特定領域(如維基網路、新聞或書籍)上訓練的其它語言模型,而且還不需要使用這些特定領域的訓練數據。在 知識問答、閱讀理解、自動摘要和翻譯等任務 上,GPT-2 可以從原始文本開始學習,無需特定任務的訓練數據。雖然目前這些下游任務還遠不能達到當前最優水平,但 GPT-2 表明如果有足夠的(未標注)數據和計算力,各種下游任務都可以從無監督技術中獲益。

最後,基於大型通用語言模型可能會產生巨大的 社會 影響,也考慮到模型可能會被用於惡意目的,在發布 GPT-2 時,OpenAI 採取了以下策略: 僅發布 GPT-2 的較小版本和示例代碼,不發布數據集、訓練代碼和 GPT-2 模型權重

機器學習頂會的最佳論文,總會引起人們的廣泛討論。在今年 6 月於美國加州舉辦的 ICML 2019(國際機器學習大會)上,由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德國馬普所、谷歌大腦共同完成的《Challenging Common Assumptions in the Unsupervised Learning of Disentangled Representations》獲得了其中一篇最佳論文。研究者在論文中提出了一個與此前學界普遍預測相反的觀點:對於任意數據,擁有相互獨立表徵(解耦表徵)的無監督學習是不可能的。

論文鏈接:https://arxiv.org/abs/1811.12359

在這篇論文中,研究者冷靜地審視了該領域的最新進展,並對一些常見的假設提出了質疑。

首先,研究者表示從理論上來看,如果不對模型和數據進行歸納偏置,無監督學習解耦表徵基本是不可能的;然後他們在七個不同數據集進行了可復現的大規模實驗,並訓練了 12000 多個模型,包括一些主流方法和評估指標;最後,實驗結果表明,雖然不同的方法強制執行了相應損失「鼓勵」的屬性,但如果沒有監督,似乎無法識別完全解耦的模型。此外,增加的解耦似乎不會導致下游任務學習的樣本復雜度的下降。

研究者認為,基於這些理論,機器學習從業者對於超參數的選擇是沒有經驗法則可循的,而在已有大量已訓練模型的情況下, 無監督的模型選擇仍然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去年 6 月,來自德國波恩-萊茵-錫格應用技術大學和谷歌大腦的研究者發表了一篇名為《Weight Agnostic Neural Networks》的論文,進而引爆了機器學習圈。在該論文中,他們提出了一種神經網路架構搜索方法, 這些網路可以在不進行顯式權重訓練的情況下執行各種任務

論文鏈接:https://arxiv.org/pdf/1906.04358.pdf

通常情況下,權重被認為會被訓練成 MNIST 中邊角、圓弧這類直觀特徵,而如果論文中的演算法可以處理 MNIST,那麼它們就不是特徵,而是函數序列/組合。對於 AI 可解釋性來說,這可能是一個打擊。很容易理解,神經網路架構並非「生而平等」,對於特定任務一些網路架構的性能顯著優於其他模型。但是相比架構而言,神經網路權重參數的重要性到底有多少?

來自德國波恩-萊茵-錫格應用技術大學和谷歌大腦的一項新研究提出了一種神經網路架構搜索方法,這些網路可以在不進行顯式權重訓練的情況下執行各種任務。

為了評估這些網路,研究者使用從統一隨機分布中采樣的單個共享權重參數來連接網路層,並評估期望性能。結果顯示,該方法可以找到少量神經網路架構,這些架構可以在沒有權重訓練的情況下執行多個強化學習任務,或 MNIST 等監督學習任務。

BERT 帶來的影響還未平復,CMU 與谷歌大腦 6 月份提出的 XLNet 在 20 個任務上超過了 BERT 的表現,並在 18 個任務上取得了當前最佳效果。

來自卡耐基梅隆大學與谷歌大腦的研究者提出新型預訓練語言模型 XLNet,在 SQuAD、GLUE、RACE 等 20 個任務上全面超越 BERT。

作者表示, BERT 這樣基於去噪自編碼器的預訓練模型可以很好地建模雙向語境信息,性能優於基於自回歸語言模型的預訓練方法 。然而,由於需要 mask 一部分輸入,BERT 忽略了被 mask 位置之間的依賴關系,因此出現預訓練和微調效果的差異(pretrain-finetune discrepancy)。

基於這些優缺點,該研究提出了一種泛化的自回歸預訓練模型 XLNet。XLNet 可以:1)通過最大化所有可能的因式分解順序的對數似然,學習雙向語境信息;2)用自回歸本身的特點克服 BERT 的缺點。此外,XLNet 還融合了當前最優自回歸模型 Transformer-XL 的思路。

延伸閱讀:

2019 年 7 月,在無限制德州撲克六人對決的比賽中,德撲 AI Pluribus 成功戰勝了五名專家級人類玩家。Pluribus 由 Facebook 與卡耐基梅隆大學(CMU)共同開發,實現了前輩 Libratus(冷撲大師)未能完成的任務,該研究已經登上了當期《科學》雜志。

據介紹,Facebook 和卡內基梅隆大學設計的比賽分為兩種模式:1 個 AI+5 個人類玩家和 5 個 AI+1 個人類玩家,Pluribus 在這兩種模式中都取得了勝利。如果一個籌碼值 1 美元,Pluribus 平均每局能贏 5 美元,與 5 個人類玩家對戰一小時就能贏 1000 美元。職業撲克玩家認為這些結果是決定性的勝利優勢。 這是 AI 首次在玩家人數(或隊伍)大於 2 的大型基準 游戲 中擊敗頂級職業玩家

在論文中,Pluribus 整合了一種新的在線搜索演算法,可以通過搜索前面的幾步而不是只搜索到 游戲 結束來有效地評估其決策。此外,Pluribus 還利用了速度更快的新型 Self-Play 非完美信息 游戲 演算法。綜上所述,這些改進使得使用極少的處理能力和內存來訓練 Pluribus 成為可能。 訓練所用的雲計算資源總價值還不到 150 美元 。這種高效與最近其他人工智慧里程碑項目形成了鮮明對比,後者的訓練往往要花費數百萬美元的計算資源。

Pluribus 的自我博弈結果被稱為藍圖策略。在實際 游戲 中,Pluribus 使用搜索演算法提升這一藍圖策略。但是 Pluribus 不會根據從對手身上觀察到的傾向調整其策略。

在人工智慧之外的量子計算領域,去年也有重要的研究突破。2019 年 9 月,谷歌提交了一篇名為《Quantum supremacy using a programmable superconcting processor》的論文自 NASA 網站傳出,研究人員首次在實驗中證明了量子計算機對於傳統架構計算機的優越性:在世界第一超算 Summit 需要計算 1 萬年的實驗中,谷歌的量子計算機只用了 3 分 20 秒。因此,谷歌宣稱實現「量子優越性」。之後,該論文登上了《自然》雜志 150 周年版的封面。

這一成果源自科學家們不懈的努力。谷歌在量子計算方向上的研究已經過去了 13 年。2006 年,谷歌科學家 Hartmut Neven 就開始 探索 有關量子計算加速機器學習的方法。這項工作推動了 Google AI Quantum 團隊的成立。2014 年,John Martinis 和他在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UCSB)的團隊加入了谷歌的工作,開始構建量子計算機。兩年後,Sergio Boixo 等人的論文發表,谷歌開始將工作重點放在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任務上。

如今,該團隊已經構建起世界上第一個超越傳統架構超級計算機能力的量子系統,可以進行特定任務的計算。

量子優越性實驗是在一個名為 Sycamore 的 54 量子比特的完全可編程處理器上運行的。該處理器包含一個二維網格,網格中的每個量子比特與其他四個相連。量子優越性實驗的成功歸功於谷歌改進了具有增強並行性的雙量子比特門,即使同時操作多個門,也能可靠地實現記錄性能。谷歌使用一種新型的控制旋鈕來實現這一性能,該旋鈕能夠關閉相鄰量子比特之間的交互。此舉大大減少了這種多連通量子比特系統中的誤差。此外,通過優化晶元設計來降低串擾,以及開發避免量子比特缺陷的新控制校準,谷歌進一步提升了性能。

雖然 AI 沒有打敗最強人類玩家 Serral,但其研究的論文仍然登上了 Nature。2019 年 10 月底,DeepMind 有關 AlphaStar 的論文發表在了當期《Nature》雜志上,這是人工智慧演算法 AlphaStar 的最新研究進展,展示了 AI 在「沒有任何 游戲 限制的情況下」已經達到星際爭霸Ⅱ人類對戰天梯的頂級水平,在 Battle.net 上的排名已超越 99.8%的活躍玩家

回顧 AlphaStar 的發展歷程,DeepMind 於 2017 年宣布開始研究能進行即時戰略 游戲 星際爭霸Ⅱ的人工智慧——AlphaStar。2018 年 12 月 10 日,AlphaStar 擊敗 DeepMind 公司里的最強玩家 Dani Yogatama;12 月 12 日,AlphaStar 已經可以 5:0 擊敗職業玩家 TLO 了(TLO 是蟲族玩家,據 游戲 解說們認為,其在 游戲 中的表現大概能有 5000 分水平);又過了一個星期,12 月 19 日,AlphaStar 同樣以 5:0 的比分擊敗了職業玩家 MaNa。至此,AlphaStar 又往前走了一步,達到了主流電子競技 游戲 頂級水準。

根據《Nature》論文描述,DeepMind 使用通用機器學習技術(包括神經網路、藉助於強化學習的自我博弈、多智能體學習和模仿學習)直接從 游戲 數據中學習。AlphaStar 的 游戲 方式令人印象深刻——這個系統非常擅長評估自身的戰略地位,並且准確地知道什麼時候接近對手、什麼時候遠離。此外,論文的中心思想是將 游戲 環境中虛構的自我博弈擴展到一組智能體,即「聯盟」。

聯盟這一概念的核心思想是:僅僅只是為了贏是不夠的。相反,實驗需要主要的智能體能夠打贏所有玩家,而「壓榨(exploiter)」智能體的主要目的是幫助核心智能體暴露問題,從而變得更加強大。這不需要這些智能體去提高它們的勝率。通過使用這樣的訓練方法,整個智能體聯盟在一個端到端的、完全自動化的體系中學到了星際爭霸Ⅱ中所有的復雜策略。

2019 年在 AI 領域的各個方向上都出現了很多技術突破。新的一年,我們期待更多進展。

此外,機器之心於 2019 年 9 月底推出了自己的新產品 SOTA 模型,讀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尋找機器學習對應領域和任務下的 SOTA 論文,平台會提供論文、模型、數據集和 benchmark 的相關信息。

Ⅱ 量子計算機能有效計算蛋白質折疊問題嗎

優化經驗函數時,量子計算可以幫上的是quantum genetic algorithm,Grover algorithm,解線性方程做優化演算法或者量子退火其中Grover能把大小為N的搜索空間用根號N的計算難度找到最優解。但這有兩個問題,其一是原來非多項式的搜索空間根號後還是很大,其二是Grover復雜度和計算系統time evolution的精讀有關(根據quantum computing and quantum information那本書第六章),精度差一點就N的3/4方了,再差一點就線性了...解方程的HHL演算法(https://arxiv.org/pdf/0811.3171.pdf)可以把原來N的線性方程計算時間減到logN level,可惜prepare任意quantum state(AX=b中的b)目前沒有什麼好方法,可能又要花上N的時間,於是實際中沒有提高。再者就是蛋白能量函數是nonconvex,而且形狀很差,用convex方法不保證能找到minimum量子退火是個wild card,並非通用量子計算機,我了解得更少,主要原理是利用量子尺度下波函數擴散面積大可以穿過energy barrier的特性,可以幫助突破local minimum,對蛋白會有幫助,對RNA折疊估計幫助更大,因為RNA的energy landscape要陡峭的多。QGA演算法是個heuristic方法,利用量子比特能同時表達多個答案的特性,對答案們同時進行evaluation。這個演算法很多研究者來自於非洲阿爾及利亞的University Mentouri(Comparison of Genetic Algorithm and Quantum Genetic Algorithm和Multiple Sequence Alignment by Quantum Genetic Algorithm)。在這兩篇文章里,QGA的結果都優於先前方法(亦沒有好得太驚人...)。但是西班牙的Rafael Lahoz-Beltra在Quantum Genetic Algorithm for Computer Scientists中指出,由於QGA不同於Simple GA,各個答案間並非獨立(由同一串量子比特表達),於是進化篩選操作相當於將所有答案同時rotate向附近的最優解,所以會迅速收斂於local minimum,在他自己的benchmark上QGA表現和一些GA變種差不多,但是不如原始版的GA。所以Quantum heuristic能否在protein上好用要測試後才知道。之後,蛋白折疊精確度還受到energy function准確度的限制,就算目前最好的Rosetta,算得死去活來也經常給你一些完全就是直鏈的結構... 這點上,從原子物理性質出發的分(原)子模擬精確度會好得多。

Ⅲ 《理性的邊界人類思維和世界的復雜關系》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理性的邊界》(諾桑·亞諾夫斯基)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1KlZp7s20o-oJfReI6kxxg

提取碼:e2lm

書名:理性的邊界

作者:諾桑·亞諾夫斯基

譯者:王晨

豆瓣評分:8.2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

出版年份:2019-11-1

頁數:424

內容簡介:

我們對世界了解得越多,對自己所不知道的東西就越清楚,發現可能之局限的方式,就是比可能走得更遠!

一本比肩《世界觀》和《為什麼》的科學哲學通識,探索科學的極限,挑戰人類對宇宙、理性和自我的根深蒂固的信念。

歐洲數學學會、得克薩斯大學哲學系、麥吉爾大學計算機系、伯爾尼大學哲學研究所推薦閱讀!

從亞里士多德、牛頓到愛因斯坦、玻爾,科學的每一次進步,都源自科學家對人類知識極限的不斷探索,對客觀、理性和自我的深刻問題的一次次挑戰。

有許多書解釋了人類已知的科學,而這本書則聚焦於我們不知道的知識。研究領域橫跨數學、物理學和計算機科學的美國科學家諾桑·亞諾夫斯基,希神世望通過探索未知,指出人類知識邊界,並找到突破極限的方法。

亞諾夫斯基解讀了量子的奇異性、相對論的意義、混沌理論的誕生過程、無限大的不同層次、無法用正常方法解決的數學問題、正確但無法證明的事游李肢實,為我們展示了知識的極限,並找到了制約人類認知的核心原因——隱藏在思想、邏輯和語言中的矛盾性。亞諾夫斯基認為,總結這些矛盾的共性,就能更好地理解理性的結構,找到突破知識極限的方法。

讓我們閱讀《理性的邊界》,順著亞諾夫斯基的筆觸,遙望理性邊界之外的未知領域,跳脫現有的科學體系,重新思考世界,認識自身,理解人類思維與世界的復雜關系。

作者簡介:

諾桑·亞諾夫斯基,美國數學擾沖家、物理學家、計算機科學家,紐約城市大學計算機和信息科學教授。他繼承數學大師塞繆爾·艾倫伯格「范疇論」的衣缽,並在量子力學、哲學和語言學方面發表了大量研究論文,獲得了美國科學和數學界的多個獎項。他還著有《元范疇》和《計算機科學中的量子計算》等書。

閱讀全文

與量子計算pdf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pdf圖檔 瀏覽:775
華為平板app如何移入隱私空間 瀏覽:127
python怎麼列表去重 瀏覽:735
linux命令文件路徑 瀏覽:58
程序員的憤怒完整視頻 瀏覽:871
如何把iphoneapp變小 瀏覽:130
一個後端程序員的日常 瀏覽:416
51單片機歷史 瀏覽:890
怎樣減小pdf文件大小 瀏覽:31
和彩雲zip解壓 瀏覽:725
linux查看線程狀態 瀏覽:459
怎麼起文件夾名稱 瀏覽:49
北京交大編譯原理 瀏覽:982
linux執行java腳本 瀏覽:589
全能掃描加密文檔忘記密碼怎麼辦 瀏覽:75
極品飛車ol安卓版為什麼要關服 瀏覽:275
學生伺服器怎麼選 瀏覽:464
mac系統本身編譯器 瀏覽:151
頭條app如何設置橫屏模式 瀏覽:359
clion怎麼使用終端編譯 瀏覽: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