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追尋逝去的時光(第一卷)去斯萬家那邊》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追尋逝去的時光(第一卷)》([法] 馬塞爾·普魯斯特)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https://pan..com/s/1V4AJGzSJ5cd-I1m-fdmncA
書名:追尋逝去的時光(第一卷)
作者:[法] 馬塞爾·普魯斯特
譯者:周克希
豆瓣評分:9.2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4-05
頁數:486
內容簡介:
該書是上海譯文出版社在繼《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重譯更名為《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後名著重譯又一重彈。人們耳熟能詳的法語名著《追憶似水年華》在著名翻譯家周克希的筆下「搖身一變」,成為《追尋逝去的時光》。此書為第一卷:《去斯萬家那邊》。 任何事物只有以其永恆的面貌,亦即藝術的面貌,才能被真正領悟和保存:這就是《追尋逝去的時光》的寫作主旨。而在普魯斯特看來,這種偶合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因而「一旦那一切是經過有意識的觀察而得到的,詩意的再現就全部喪失了」。
鴻篇巨制《追尋逝去的時光》有如一部看似信手寫來、不講章法,實則結構嚴謹、氣勢恢弘的交響樂。
小說一開頭,敘述者醒來後躺在床上。童年時代的回憶,在貢布雷姑婆家的生活情景,清晰地重現了出來。然後小說的時間倒退了十多年,我們看到了他家的朋友斯萬與奧黛特之間的一段戀情。斯萬的女兒吉爾貝特,後來是敘述者在巴黎時單戀的對象(第一卷《去斯萬家那邊》)。他經常到斯萬家去,可是吉爾貝特對他時冷時熱,漸漸他也對她冷了下來。有一天,他在巴爾貝克海濱遇到一群少女,並結識了其中的阿爾貝蒂娜(第二卷《在少女花影下》)。回到巴黎後,他對蓋爾芒特公爵夫人產生了強烈的感情,並應邀去公爵夫人府上作客。外婆去世後,他與阿爾貝蒂娜關系親密起來,在對蒙著神秘面紗的貴族生活有所了解以後,他感到悵然和失望(第三卷《蓋爾芒特家那邊》)。重返巴爾貝克,他意外地發現了阿爾貝娜是同性戀者的隱情。他覺得到處者是罪孽和不幸(第四卷《所多瑪和蛾摩拉》)。阿爾貝蒂娜答應和他一起到巴黎同居。他感到自己負有文學使命,同時又無法擺脫由阿爾貝蒂娜引起的妒意(第五卷《女囚》)。他感覺到阿爾貝蒂娜似乎正從他身邊離去。不料有一天,她當真不見了。他得知她死於騎馬失事後,很想念她,想在別的少女身上找到她的影子(第六卷《失蹤的阿爾貝蒂娜》)。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他傷感地看到社會的變化,覺得自己在文學上的使命感似乎幻滅了。然而在一次社交性的晚會上,發生了一連串偶然的事情,使他驟然間產生了一個意想不到的靈感:通過一部作品來重現過去的時光。於是他又回到全書的開頭,成了那個醒著躺在床上的人(第七卷《尋回的時光》)。因而,這部作品既是小說本身,同時又是敘述者(作者)完成這部小說的心靈歷程的記錄。
作者簡介:
馬賽爾·普魯斯特,1871年出生於巴黎郊區,1912年完成《追憶逝水年華》初稿,但為眾出版社拒絕。1919年獲龔固爾獎,1922年過世,1927年《追憶逝水年華》共七冊出版完全。
B. 《福柯說權力與話語》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福柯說權力與話語》(福柯)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書名:福柯說權力與話語
豆瓣評分:5.9
作者:[法]福柯 著
出版社: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譯者:陳怡含 編譯
出版年:2017-10-10
頁數:312
內容簡介
"作為20世紀後半期的哲學家,福柯橫空出世,掀起了西方世界的驚濤駭浪。他畢生哲學研究圍繞著三個點,即知識—權力—主體。前期著重於「理性批判」、知識主體的「求真意志」以及「真理游戲」;中期因為政治運動的影響,由思考知識轉向知識與權力之間的關系,開始考慮彌漫於整個社會空間內人與人之間的權力關系、權力策略以及權力形態;而到了後期,當人陷入無所不在的權力牢籠時,主體的存在被消解、毫無意義,福柯轉向研究主體如何抵禦權力關系體系,號召主體的回歸。知識考古學和權力譜系學是他一生心血,本書重點集中於這兩部分,力求把握其思想精髓。
作者簡介
福柯,法國哲學家、社會思想家和「思想系統的歷史學家」。他對文學評論及其理論、哲學(尤其在法語國家中)、批評理論、歷史學、科學史(尤其醫學史)、批評教育學和知識社會學有很大的影響。
C. 《文字傳奇十一堂法國現代經典文學課》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文字傳奇十一堂法國現代經典文學課》(袁筱一)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ftENNHjxwk2A14Zo7JiqIw
書名:文字傳奇
豆瓣評分:8.4
作者:袁筱一
出版社: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出品方:群島圖書
副標題:十一堂法國現代經典文學課
出版年:2019-5
頁數:271
內容簡介
什麼樣的作家是法國現代經典作家?現代經典作品的定義是什麼?薩特、波伏瓦、加繆、杜拉斯、羅蘭•巴特、薩岡,羅布-格里耶、勒克萊齊奧,還有米蘭•昆德拉,這一批出生於二十世紀的作家,突破性地繼承了法國小說傳統,也用自己的方式完美地詮釋著福樓拜、普魯斯特和紀德所奠定的現代法國小 說傳統。他們開啟了法國文學史乃至思想史的一個重要時代,所謂薩特的時代。正是在這個時代,文字顯示出它最後炫目的力量,它在延續一種以性感對抗死感的法蘭西文學神話。他們,建立了屬於現代的文字傳奇。
作者簡介
袁筱一,華東師范大學外語學院院長,教授,多年從事法語文學及翻譯理論研究。主要譯作有《一個孤獨漫步者的遐想》《杜拉斯傳》《生活在別處》《阿涅絲的最後一個下午》《法蘭西組曲》等。譯作《溫柔之歌》獲第十屆傅雷翻譯出版獎文學類獎。
D. 《簡明法語教程(上)》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簡明法語教程(上)》(孫輝 編)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AFbRxUsOUKNbHSPbKyMRTA
書名:簡明法語教程(上)
作者:孫輝 編
豆瓣評分:8.4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出版年份:2006-11-1
頁數:481
內容簡介:
《簡明法語教程(上)(修訂版)》原是為高等院校第二外語教學而編寫的一套速成教材。這套教材以簡明、實用、便於自修為編寫原則,盡可能地將知識性、科學性、趣味性融為一體,並根據讀者大多掌握英語這一特點,採用了一些法語和英語的對比形式,以方便讀者入門和學習。
E. 《IAmaStrangeLoop》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I Am a Strange Loop》(Douglas R. Hofstadter)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umpqVMzdJdM2KBWmqx5UFw
書名:I Am a Strange Loop
作者:Douglas R. Hofstadter
出版社:Basic Books
出版年份:2008-7-8
頁數:436
內容簡介:Douglas R Hofstadter's long-awaited return to the themes of Godel, Escher, Bach - an original and controversial view of the nature of consciousness and identity.Can thought arise out of matter? Can self, a soul, a consciousness, an 'I' arise out of mere matter? If it cannot, then how can you or I be here?"I Am a Strange Loop" argues that the key to understanding selves and consciousness is the 'strange loop' - a special kind of abstract feedback loop inhabiting our brains. The most central and complex symbol in your brain or mine is the one called 'I'. The 'I' is the nexus in our brain, one of many symbols seeming to have free will and to have gained the paradoxical ability to push particles around, rather than the reverse.How can a mysterious abstraction be real - or is our 'I' merely a convenient fiction? Does an 'I' exert genuine power over the particles in our brain, or is it helplessly pushed around by the laws of physics?These are the mysteries tackled in "I Am a Strange Loop", Douglas R. Hofstadter's first book-length journey into philosophy since Godel, Escher, Bach. Compulsively readable and endlessly thought-provoking, this is the book Hofstadter's many readers have been waiting for.
作者簡介:侯世達
Douglas Richard Hofstadter,1945—
又名侯道仁,美國當代著名學者、認知科學家。侯世達生於學術世家,其父羅伯特·霍夫施塔特(Robert Hofstadter)是196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其父在斯坦福大學任教,侯世達在斯坦福大學長大,並於1965年畢業於該校數學系。1975年因發現了侯世達蝴蝶(Hofstadter butterfly.)取得俄勒岡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1977 年加入美國印第安納大學計算機科學系,80年代初他與輔導的研究生組成的「流動類比研究組」(Fluid Analogies Research Group, FARG) ,嘗試為人類心智過程建模,開發有Jumbo、Seek-Whence、Copycat、Tabletop、Numbo、Metacat、Phaeaco、Letter Spirit、SeqSee、George、Musicat等模型。1984年受聘於密歇根大學,任心理學教授,兼任沃爾格林人類理智研究中心的主席(Walgreen Chair for the Study of Human Understanding)。1988年回到印第安納大學,任文理學院教授,以認知科學和計算機科學研究為主,同時兼任科學史和科學哲學、哲學、比較文學副教授職務。
2009年被選為美國文理科學院院士,並成為美國哲學會會員。
2010年被選為瑞典皇家學院院士。
侯世達教授對不同語言著迷,除了母語英語外,可以流利的說法語與義大利語,對德語、俄語、西班牙語、瑞典語、中文、荷蘭語等語言也有了解。
1979年出版《哥德爾、艾舍爾、巴赫——集異璧之大成》(Gödel, Escher, Bach: an Eternal Golden Braid),次年獲得普利策獎(非虛構類)與美國國家圖書獎(科學類),全書通過對哥德爾的數理邏輯、艾舍爾的版畫和巴赫的音樂三者的綜合闡述, 探討了人類思維的層次、規律與應用,因其橫跨多個領域,內容深刻被譽為心智議題跨學科第一奇書。。
1995年出版《流體概念和創意類比:思想基本機制的計算機模型》(Fluid Concepts & Creative Analogies: Computer Models of the Fundamental Mechanisms of Thought)與幾位他的研究生合著,是有史以來第一本在亞馬遜出售的圖書。
1995年出版Le Ton beau de Marot: In Praise of the Music of Language 一書討論語言與翻譯,尤其是詩歌翻譯。
1999年,普希金誕辰200周年之際,翻譯出版詩體小說《歐根·奧涅金》
2007年出版第一部帶有自傳色彩作品《我是個怪圈》,繼續探討《哥德爾,埃舍爾,巴赫》的中心議題:什麼是人類的「自我」。他向我們展示自我指涉系統——在哥德爾不完備定理中得到了尤其充分的說明——是如何刻畫了我們的心智。本書獲得當年《洛杉磯時報》科學寫作圖書獎。
2013年與法國心理學家Emmanuel Sander合著《表象與本質:作為思維燃料的類比》(Surfaces and Essences: Analogy as the Fuel and Fire of Thinking)。
F. 《鮮花聖母》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鮮花聖母》((法)讓·熱內)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
書名:鮮花聖母
作者:(法)讓·熱內
譯者:余中先
豆瓣評分:7.6
出版社:浙江文藝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6-8
頁數:281
內容簡介:寫於獄中的《鮮花聖母》是法語文學中的奇葩,翻開本書,大部分人都忍不住會質疑起讓·熱奈——這個偷竊過、賣淫過、入獄過,沾染過任何離經叛道行徑的法國同性戀戲劇家、小說家、詩人。
寫作是一種考驗,閱讀更是一種考驗。「鮮花聖母」、「神女」、「寶貝」、「含羞草」……如果抱著神聖美麗的心情讀讓·熱奈的這本書,那麼從一開始,所有的東西都將轟然倒地。直白的同性戀描寫、毫無自製的暴力隨時出現、冒犯社會秩序的叛逆人格展露,他筆下的小說世界與一切崇高無關。
當年薩特的一次斡旋,讓因偷竊罪第十次被叛刑的讓·熱奈免遭流放。於是他追隨了薩特的存在主義警世恆言,三部名劇《陽台》、《黑奴》和《屏風》讓他成為法國荒誕派戲劇的代表作家之之一。可事實上,此前寫作的處女作小說《鮮花聖母》更類似於波行萊爾當年的「惡之花」,是他們與主流社會最為格格入不時撞擊出的燦爛火花。
作者簡介:讓·熱內(1910-1986)法國作家。他的生平頗為傳奇。幼時被父母遺棄,後淪落為小偷,青少年時期幾乎全是在流浪、行竅、監獄中度過的。熱內認為他的犯罪是社會環境造成的,但這個偽善的社會本身卻不受任何懲罰,所以他決定與這個社會勢不兩立。他發現寫作是一種更為有效的判逆方式,於是在監獄中創作了小說《鮮花聖母》、《玫瑰奇跡》。這兩部作品以及熱內的另一部小說《小偷日記》都帶有相當程度的自傳性。《鮮花聖母》、《玫瑰奇跡》是二十世紀法國文學中的奇葩,但在很長時間內被認為是一種「惡之花」。因為小說描寫的都是最為忌諱的問題,如同性戀和監獄生活等,並把罪孽的心態提示得淋漓盡致。而在作者絢麗多彩的文筆中不難看出試圖走向詩意的美麗的努力。薩特在讓·熱內的作品中發現了一種特別的,甚至可以說高尚的東西,即他對人的荒謬生活處境表示了毫無拘束的抗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