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產品經理培訓課程學什麼
產品經理P2系列課程 在線免費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Wnm9VlDoiBuTxWcGCLhO9g
產品經理P2系列課程|24❀ 畢業設計|23❀ 恭喜你:P2課程全部完成咯~|22十五、上線前後的產品運營進階|21十四、項目管理進階|20十三、原型設計進階|19十二、功能和流程進階|18❥· 課間交流:思考與收獲|17十一、產品調研進階|16十、需求挖掘進階|15九、用戶分析進階|14【P2】從產品經理到高級產品經理|產品經理進階:從產品助理成長為高級產品經理.pdf|1401P2課程學習指南|140104P2課程學習指南.png
⑵ 怎樣當一個好的研究生
研究生要結合自己的價值追求、興趣愛好、性格能力等特點高效利用時間,做到學思結合,勞逸結合,力爭在讀期間能夠發表出高質量的學術論文。並要志存高遠,高標准嚴格要求自己。向導師和師兄師姐學習查閱文獻的技巧、如何解決實驗中的瓶頸問題、怎樣形成創新性想法並付諸實踐,形成高水平科研論文。研究生們要針對學習工作中遇到的困惑積極向前輩請教。
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研究生學習的主要目的不再是掌握知識,而是要學習如何創造知識,即學習如何做學問、如何做研究(包括理論研究與實驗研究)。其次,研究生的主要學習方法不再是單純的讀書與聽課,而是在研究的過程中學習。當然,研究生仍然需要掌握新知識、仍然需要讀書與聽課;但這已不再是學習的主要目的與方法,而僅僅是研究的補充或為研究服務的手段。經常有同學說,為了給某項研究打好基礎、一定要先修完哪幾門課。這話聽起來並不錯,但一定不能走極端。正確的方法應該是,掌握一定的基礎知識後,一邊研究問題一邊補充相關知識。如果你非要等到將所有基礎知識都掌握了再著手研究某一問題,則恐怕你一輩子都開始不了真正的研究。還有同學會說,對於立志以科學研究為職業的同學確實應該好好學習如何做研究、並在研究的過程中學習,而我畢業後並不打算做研究、而會從事其它工作,所以並不需要如此。其實,這種想法是十分糊塗的。的確,研究生畢業後不一定會從事科學研究、更不一定會從事相同領域的研究,他們也許會從政、從商或成為企業家。但你如果能學會如何做研究、並在研究的過程中學習,你一定能為今後的成功奠定基礎、並積累豐富的營養。原因很簡單,無論你做哪方面的學問或研究,其過程不外乎是從千頭萬緒中找出最應該做或最值得做的課題,然後設計與實施解決有關課題的方案,最後從實驗或理論研究結果中分析總結出相關變化規律,分析出相關物理圖象,或進一步建立其相關數學模型。得出的相關變化規律、物理圖象或數學模型,或豐富與加深人們對自然與社會之認識,或為相關技術發展或社會問題的解決奠定基礎、指明方向。這樣看來,科學研究與社會問題或商業問題的處理,其基本方法其實有著驚人的相同之處。都需要從千頭萬緒中抓住核心問題,然後設計解決問題的方案並進行研究與分析,最後解決問題並總結出今後的行動指南。研究生階段的學習無疑是今後從事各類工作所需實力的最好基礎訓練,而該階段的研究課題無非是進行這一訓練的實例而已。盡快投入研究實踐,立刻著手學習如何做研究、在研究的過程中學習。
隨著新學年的開始,成千上萬的研究生新生朋友們正滿懷著理想、憧憬與難免的不安進入新的學習階段、踏入人生嶄新的一段旅途。大部分研究生新生都會從不同角度思考同樣一個問題:如何成為一名出色的研究生?對於這一問題,你可以有各種不同的思考,但卻沒有統一答案,而且誰都不敢說可以給出准確答案。只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即回答這一問題的大前提是弄清楚研究生與本科生的本質區別。
前些年,我們常常會碰到如下的情況。研究生入學後的前一年乃至一年半往往幾乎用於修課程(課程偏多甚至個別課程的重復設置也許是客觀原因)、而不能參與課題研究,每天重復著「寢室-食堂-教室(或圖書館)」這一恆久不變的三點一線式生活。與本科生唯一不同的,也許只有所修大部分課程前面加了一個「高等」之類的形容詞而已。而等到正式進入課題研究,則已是入學一年或一年半以後的事了。這樣一來,研究生也就幾乎成了「本科五年生」甚至「本科六年生」,難以得到真正的科學研究訓練,除了多念幾年課程外、與本科生並無本質區別,自然達不到研究生培養的真正目標。當然,隨著我國研究生教育的發展,上述情況已得到顯著改善,研究生一進校即投入科學研究已逐漸在大部分課題組形成風氣。但這並不意味著所有研究生已正確理解了研究生與本科生的本質區別,仍然不時有研究生習慣於當「本科五年生」,而遲遲進入不了研究生的角色。
那麼,研究生與本科生的本質區別究竟在哪兒呢?依我之見,其本質區別應體現在學習目的與方法兩方面。首先,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研究生學習的主要目的不再是掌握知識,而是要學習如何創造知識,即學習如何做學問、如何做研究(包括理論研究與實驗研究)。其次,研究生的主要學習方法不再是單純的讀書與聽課,而是在研究的過程中學習。當然,研究生仍然需要掌握新知識、仍然需要讀書與聽課;但這已不再是學習的主要目的與方法,而僅僅是研究的補充或為研究服務的手段。經常有同學說,為了給某項研究打好基礎、一定要先修完哪幾門課。這話聽起來並不錯,但一定不能走極端。正確的方法應該是,掌握一定的基礎知識後,一邊研究問題一邊補充相關知識。如果你非要等到將所有基礎知識都掌握了再著手研究某一問題,則恐怕你一輩子都開始不了真正的研究。還有同學會說,對於立志以科學研究為職業的同學確實應該好好學習如何做研究、並在研究的過程中學習,而我畢業後並不打算做研究、而會從事其它工作,所以並不需要如此。其實,這種想法是十分糊塗的。的確,研究生畢業後不一定會從事科學研究、更不一定會從事相同領域的研究,他們也許會從政、從商或成為企業家。但你如果能學會如何做研究、並在研究的過程中學習,你一定能為今後的成功奠定基礎、並積累豐富的營養。原因很簡單,無論你做哪方面的學問或研究,其過程不外乎是從千頭萬緒中找出最應該做或最值得做的課題,然後設計與實施解決有關課題的方案,最後從實驗或理論研究結果中分析總結出相關變化規律,分析出相關物理圖象,或進一步建立其相關數學模型。得出的相關變化規律、物理圖象或數學模型,或豐富與加深人們對自然與社會之認識,或為相關技術發展或社會問題的解決奠定基礎、指明方向。這樣看來,科學研究與社會問題或商業問題的處理,其基本方法其實有著驚人的相同之處。都需要從千頭萬緒中抓住核心問題,然後設計解決問題的方案並進行研究與分析,最後解決問題並總結出今後的行動指南。研究生階段的學習無疑是今後從事各類工作所需實力的最好基礎訓練,而該階段的研究課題無非是進行這一訓練的實例而已。
鑒於以上道理,我對研究生新生朋友們有一條始終如一的建議。那就是,千萬別當本科五年生,盡快投入研究實踐,立刻著手學習如何做研究、在研究的過程中學習。
研究生是我國高等教育的最高層次,是國家實現科技創新的一支主力軍。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改革,研究生進行了大規模的擴招,每年多達數十萬人,這些人將是未來社會上從事科研的中堅力量。因此.如何使研究生在學習階段打好基礎,努力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創新能力,是一個很值得探討的問題。
一、研究生應努力培養較高的科研素質
實踐證明科研工作是一項長期艱苦的探索工作它要求科研工作者必須具備一些特殊的基本素質和能力。首先,它要求科研工作者要具有敏銳的觀察力.善於從一些矛盾的事物現象中發現問題,正確提出問題並制定研究計劃。要養成這樣一種從事科研的人所特有的銳利眼光,就必須要培養一種懷疑精神和獨立思考、獨立判斷的能力,特別是不能迷信書本,不能迷信權威。科學研究往往從提出問題開始而問題總是與懷疑、好奇心、思索相伴而生.只有在懷疑、思索過程中抓住關鍵性的問題和探索解決這個問題的能力,才能培養起科研工作者所特有的那種富於激情和創造性的睿智眼光;其次,科研工作者必須具備堅強的意志和頑強的毅力.這是由科研工作的特點所決定的。愛迪生為了發明電燈,曾經經歷了上千次的試驗失敗,最終取得了實驗的成功。事實證明任何人在科研工作中都會經歷許多挫折和失敗,只有在遇到困難和挫折時不灰心、不氣餒始終保持良好的心態和持久旺盛的創造力,才能堅持到柳暗花明,堅持到最後的成功。科學家所具有的堅強的意志和頑強的毅力,一是來自於對自己所從事的科研工作的深刻理解和熱愛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事業心;二是來自於平時科學研究中長期艱苦的磨練,它需要平時一點一滴的積累。
二、選擇一位優秀的導師對於研究生非常重要
俗話說,「明師出高徒」。在科學史上,傑出科學家往往有傑出的導師。根據人才成長的師承效應,研究生選擇跟一位優秀的導師學習,往往能在不長的時間里使自己的科研能力有質的飛躍。首先,這是因為研究生從優秀導師身上能學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研究生不僅能夠從優秀導師身上學到知識,更重要的是能夠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本領,抓住那些最核心的重要問題,抓住重要問題就已經解決了問題的一半。其次,跟優秀導師學習還有助於培養研究生的科學精神和意志品格。它們往往是在導師日常言傳身教的影響下自發形成的。學生從導師身上可以學到敢於創新、追求真理的精神,可以學到嚴謹的科學態度和科學作風,而這些直接關繫到研究生今後作為科學研究者能否十年如一日的潛心鑽研,取得科研成果。總之,研究生不但能從優秀導師身上繼承其學術思想、科學方法及其研究風格,而且能夠學到科學的洞察力和科學精神,這對於有志於從事科研的研究生來說,必將受用終生。現有的研究生教育機制是導師和研究生雙向互選的制度。而現實情況是,優秀的導師較少,而研究生相對較多。因此,為了尋找一位優秀的導師,研究生應根據自己的專業特長,興趣愛好,再搜集相關優秀導師的介紹資料,然後主動找導師聯系溝通卜要敢於毛遂自薦,推薦自己。
三、研究生應努力學習科學選題
研究生在從事科研時,首先面臨的問題就是如何選擇一個好的研究課題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加重要。為此研究生必須要充分了解課題的種類,選題的原則、方法以及選題的過程從宏觀上看,課題的類型有很多種,但通常是兩類,有一類是老問題,這類問題有很多人研究過,討論過,但沒有解決或沒有完全解決。這類問題,往往各家各派的理論和意見已表達得比較充分這是研究這類問題的有利方面,但是如果想再深入一步,提出新觀點是比較困難的。要想在這類問題的研究上有所突破,則必須具備下列兩個條件:一是要有新的相關資料,二是要有新的研究方法。如果不具備這樣的條件,就不能貿然地選這類題目;另一類是新問題這類題目的不利條件是很少或者沒有前人的成果,資料需要自己去搜尋,但是這類問題比較容易提出新觀點,換句話說,就是比較容易出成果。研究生選題的一般原則是;要牢牢把握選題的重要性、可能性和實用性原則。研究課題的重要性體現在是否有科學思想和研究方法上的創新;可能性體現在所提出的課題在科學理論上的可行性和技術上的可行性,是否可能獲得有意義的結果;實用性則是指研究課題在社會上是否既需要又實用。選題常用的方法有:(1)針對現實中已經或將要遇到的理論或實際問題進行選題:(2)針對原有理論與新的實驗結果不盡相符的問題進行選題,往往可以得出新理論,取得有意義的新成果;(3)針對新理論的不盡完善之處進行選題,在此基礎上進行科技發明;(4)從社會需求與已有生產技術手段的差距上發現問題,進行選題;(5)選題要從簡單和具體入手。特別是對於研究生來說,剛開始從事課題研究,搞科技發明,應盡量從簡單開始,而作為課題,又必須要從具體細致的東西入手,這樣才能樹立信心,把課題做好;(6)選題要結合個人的專業特長、興趣學好和導師的研究方向等綜合考慮。選題的過程一般分為二步一是課題調研。主要是通過文獻檢索和實地調研來搜集資料,然後整理分析資料。二是確定題目。按選題的一般性原則和方法,利用調研的有關資料,確定課題題目,撰寫開題報告。開題報告通常包括:(1)為何選這個課題;(2)當前國內外的研究現狀和存在問題;(3)研究者對這一問題有何新見解、新思路;(4)研究者的課題應從哪些方面著手,思路是什麼;(5)列出參考資料。
四、研究生應學習發明創新理論來指導科研實踐
發明和創新設計是有規律的。國際設計理論界對此已進行了多年的研究,並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發明問題解決理論汀RIZ)是基於知識面向人的發明問題解決系統化的方法學。TRIZ認為,一個問題解決的困難程度取決於對該問題的描述或程式化方法。描述得越清楚,問題的解就越容易找到。發明問題求解的過程就是對問題的不斷描述,不斷程式化的過程,經過這一過程,初始問題最根本的沖突就清楚地暴露出來,能否求解已很清楚。如果已有的知識能用於該問題則有解,如果已有的知識不能解決該問題則無解,這需要等待自然科學或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創新設計理論主要依據設計哲學的研究成果及設計的實踐,建立分布的或細化的設計過程模型。按照這種模型,設計者可分步驟地按規定完成設計所需要的所有活動。現有的創新設計理論方法主要有以下五種:(1)系統化設計方法;(2)基於決策的設計方法,(3)基於AI理論的設計方法;(4)公理設計理論;(5)基於科學的設計理論。研究生如果能系統地學習並掌握上述理論和方法,將其應用到科研實踐中,則會使自己在科研工作中目標更加明確,條理更加清晰.思路更加開闊,可極大地提高科研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更快更好地取得科研成果。
研究生階段學習規劃指導隨筆
作為一名研究生,你也許已經感覺逐漸適應了研究生學習生活、你也許為研究生讀起來如此輕松和自由而高興,你也許正在為選擇方向、如何進入課題、如何開展研究工作而迷茫。但有一點得提醒你:三年的研究生學習階段並不像多數人想像的那麼長,而該階段又是多數同學人生和事業的關鍵時期,有許多重要的任務和目標需要奠定基礎或完成。所以,你需要制定好自己在本階段的人生和學業的整體計劃,並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和改進,盡可能好地完成計劃中的各項任務。研究生的學習與你以前的學習在內容和形式上都有大有區別,你也必須要充分意識。結合一些專家的認識和我們的一些體會,下面就該階段的學習內容和任務按學年作個簡單介紹,供同學們參考。根據不同的學校、不同的情況,在時間和內容上可能會有所不同,因此僅作參考。
碩士1年級
第1學期入學後按計劃填寫《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課程計劃》。本學年需完成學位課,部分必修課和選修課的學習,對部分跨專業的學生還應該補修現專業的部分專業基礎課程。本學期的主要任務應該是學好上述課程,拿到碩士研究生所必須的部分學分。
第2學期完成剩餘課程學習,專業課的學習以自學為主。你將逐步體會到,研究生的學習有越來越多的自由度。這既為你施展自己的才能提供了空間,同時也是對你學習能力的考驗。
第1學年,除了以課程學習為主外,還應該積極閱讀文獻,並開始嘗試寫出1-2篇文獻綜述報告;同時,一些基本的硬體開發環境、軟體開發平台、模擬工具、設計平台等工具也必須逐步學習、練習、熟悉,以便日後研究工作的需要時不至於還需要大量的時間去學習工具。
第2學期,對於部分基礎較好和能力突出的同學,可以考慮開始選擇研究方向,並在該方向上開始部分跟蹤型研究工作或為以後的研究課題奠定基礎。條件具備的情況下,可以考慮跟著課題組參與導師的課題,逐步了解課題研究內容、研究方法,以便逐步適應研究工作。
碩士2年級
採取定期學術研討會的形式,學術研討是訓練科研和教學能力、訓練表達能力的重要途徑,對此要有正確和充分的認識,不應無故缺席或遲到。在研討會上你會越來越明顯地感受到研究生學習與本科生學習的本質區別,要有意識地盡快適應這種新的學習形式。別人報告時應認真聽講並積極提問,更要特別珍惜自己每次報告的機會。如果你的志向是碩士畢業後繼續攻讀博士學位,請抓緊時間認真讀幾本經典專著。華羅庚先生「由薄到厚,由厚到薄」的讀書經驗對現階段的你是非常適合的。如果你的志向是畢業後走向社會,至少現在就要開始積累和儲備有關的知識和技能、養成嚴謹的工作作風和自己的工作思路。
這一年,你可能有了更多自由支配的時間,這是你感到輕松和愉快,這段時光因此稍縱即逝。你的主要學習任務是在導師指導下查閱本方向的新近文獻,研讀有關的論文。在此基礎上,撰寫1至2篇《文獻閱讀報告》,請導師審閱後在研討會上報告。對於論文的選擇,宜由易到難,切忌好高騖遠。盡管如此,你仍可能覺得多數論文像「天書」般難讀。此時也不要急躁,多半原因可能是你的知識儲備還不足,請補學相關的知識後再來讀這些論文。遇到讀不懂的論文可在同學之間討論討論,不應過多地依賴與請教老師,因為你讀的論文老師未必很認真地讀過。要做出有創新的研究工作,你首先要在某個專題上超越自己的導師。
按照通常的要求,這一年你必須要開題,且由於第三學年要找工作、考慮就業等可能讓你不能完全靜下心來的事情,加之還要撰寫論文,所以在本年度是您完成論文重要研究內容的一個關鍵階段,切勿放鬆。同時,應該將研究成果(進展)寫成paper,試著投稿。爭取能夠參加一些國內外的學術會議,認識和你從事相同或相關方向研究工作的研究生、學者、知名專家並與他們交流,這對開闊你的視野,改進你的研究思路非常有意義。當然,不是每個研究生都有機會,因此,你必須要做出讓導師肯定的研究進展或成果,你必須要有好的idea
or innovation
開題前,確認你已修夠了《研究生培養方案》中要求的學分,完成《學位論文開題報告》。大多導師提倡同學們發掘潛能自行選題,碩士階段的研究可從模仿別人的工作開始,並逐步深入下去。也可以選擇導師或本方向博士生研究中的某個子課題。這一年(或下一年度初),你還得接受中期檢查,填寫《研究生中期檢查表》。通過篩選的同學將正式繼續論文階段,未通過的同學將提前畢業(不授學位)。
碩士3年級
第1學期,工作重點應放在研究工作上,在選定得學位論文題目方向上,並取得相當的研究進展或成果,並發表論文。
第2學期初完成論文初稿。修改、潤飾論文,並於6月中旬以前完成學位論文答辯。碩士學位論文的主要結果應盡可能達到公開發表的水平,工科碩士論文的工作應該以應用或應用基礎研究為主,強調研究過程中對基本技能的訓練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訓練以及表達(書面和口頭)能力的訓練,因此這幾方面最好在論文里能夠有所體現。
因為這是碩士研究生學習的最後一年,你還要考慮好畢業後的去向,並做好相應的准備。不管是去工作還是考博,你通常都需要導師的推薦。對你在研究生階段的學習情況作出客觀真實的介紹是導師的職責和義務。為了使導師的推薦更為全面和准確,請准備一份詳實的個人情況介紹材料供參考。
通過研究生階段的學習和研究工作訓練後,已經掌握了學習和獨立思考的能力,為獨立分析解決問題奠定了一定基礎。但是Learning to
do,Learning together,Learning to
be--也就是學習如何去做、如何與人相處、如何認識自我,只有等你們進入社會後,才能慢慢地了解和掌握。不要指望一離開學校就有年薪百萬,不可希望用最少的勞動會獲得最大的成功,一切成功都源於堅持不懈的努力。「梅花香自苦寒來,寶劍鋒從磨礪出」。
人的一生能有幾個三年?拿出你們的干勁、拼勁來,作點有意義的事,看點有意義的書,努力學習和培養自己。
碩士生如何做課題
-----博士生給碩士生的建議
1. 先看綜述,後看論著.看綜述搞清概念,看論著掌握方法。
2. 早動手在師兄師姐離開之前學會關鍵技術。
3.
多數文章看摘要,少數文章看全文.掌握了一點查全文的技巧,往往會以搞到全文為樂,以至於沒有時間看文章的內容,更不屑於看摘要。真正有用的全文並不多,過分追求全文是浪費,不可走極端。當然只看摘要也是不對的。
4. 集中時間看文獻.看過總會遺忘。看文獻的時間越分散,浪費時間越多。集中時間看更容易聯系起來,形成整體印象。
5. 做好記錄和標記復印或列印的文獻,直接用筆標記或批註。pdf 或html
格式的文獻,可以用編輯器標亮或改變文字顏色。這是避免時間浪費的又一重要手段。否則等於沒看。
6. 准備引用的文章要親自看過。轉引造成的以訛傳訛不勝枚舉。
7.
注意文章的參考價值。刊物的影響因子、文章的被引次數能反映文章的參考價值。但要注意引用這篇文章的其它文章是如何評價這篇文章的:支持還是反對,補充還是糾錯。
8.
交流是最好的老師做實驗遇到困難是家常便飯。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反復嘗試?放棄?看書?這些做法都有道理,但首先應該想到的是交流。對有身份的人,私下的請教體現你對他的尊重;對同年資的人,公開的討論可以使大家暢所欲言,而且出言謹慎。千萬不能閉門造車。一個實驗折騰半年,後來別人告訴你那是死路,豈不冤大頭?
9.
最高層次的能力是表達能力再好的工作最終都要靠別人認可。表達能力,體現為寫和說的能力,是需要長期培養的素質。比如發現一個罕見病例,寫好了發一篇論著;寫不好只能發一個病例報道。比如做一個課題,寫好了發一篇或數篇論著;寫不好只能發一個論著摘要或被槍斃。一張圖,一張表,無不是表達能力的體現。寥寥幾百上千字的標書,可以贏得大筆基金;雖然關系很重要,但寫得太差也不行。有人說,我不學PCR,不學spss,只要學會ppt(powerpoint)就可以了。此話有一點道理,實驗室的boss
們表面上就是靠一串串ppt
行走江湖的。經常有研究生因思維敏捷條例清楚而令人肅然起敬。也經常有研究生不理解"為什麼我做了大部分工作而老闆卻讓另一個沒怎麼幹活的人寫了文章?讓他去大會發言?"你沒有看到人家有張口就來的本事嗎?
10.
學好英語,不學二外。如今不論去日本還是歐洲,學術交流早已是英語的天下。你不必為看不懂一篇法語的文章而遺憾,寫那篇文章的人正在為沒學好英語而犯愁。如果英文尚未精通,暫且不要去學二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