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跪求初中語文必知文學常識
《初中閱讀|圖片|名著閱讀《湘行散記》詳細知識整理》網路網盤資源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DolPsa7JNhB-ln9I4NSYgw
初中閱讀|圖片.jpg|名著閱讀《湘行散記》詳細知識整理.pdf|名著閱讀《世說新語》詳細知識整理.pdf|名著閱讀《儒林外史》詳細知識整理.pdf|名著閱讀《名人傳》詳細知識整理.pdf|名著閱讀《紅星照耀中國》詳細知識整理.pdf|名著閱讀《傅雷家書》詳細知識整理.pdf|名著閱讀《長征》詳細知識整理.pdf|名著閱讀《白洋淀紀事》詳細知識整理.pdf|名著閱讀《艾青詩選》詳細知識整理.pdf|名著閱讀 《鏡花緣》詳細知識整理.pdf|《蘇菲的世界》導讀.doc|《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常見知識點歸納.doc
㈡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pdf王力
1.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pdf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pdf 1.如何學習古代文化常識論文
這學期選了中國古代文化常識,原本選他是因為好奇,好奇到底會學些什麼,可上了幾節課後就深深的被他的魅力所迷住。通過這課,越發覺得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引人折服。中華上下五千年,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隨著歷史的發展中華文化蘊藏了他獨有的風格。且都具有各自的特點,成為中華民族的驕傲!我選擇幾點簡單談下我的認識。 文字:文字是用來記錄語言,表情達意的工具。中國文字的創造至少有五千年的歷史。傳說中的文字神是倉頡,《淮南子 本經訓》記載,「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栗,夜鬼哭」。迄今為止,一直流傳的最早的文字世上帶的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之後依序大致是金文、大篆、小篆、隸書、草書、楷書與行書。
(1)、金文,是住在銅器上的銘文。我國夏朝時期進入青銅時代,在出土的銅器中就鑄了文字稱為「金文」,又因這類文字在鍾鼎上字數最多,所以又稱其為「鍾鼎文」。
(2)、篆,專家都認為是戰國晚期秦國的文字,是官定的標准文字。戰國末期,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廢除了六國的文字,形成新的文字「小篆」。
(3)、隸書,因小篆整齊又是長方形,結構是由均勻圓滑,各組成不方便書寫。其特點是將圓滑轉變取得線條,寫成帶方折的字形。
(4)、草書,是一種特定的文字,是從民間隸書發端萌芽來的。草書不但筆畫勾連,字間勾連,而且形體高度簡化,後來又出現了草書的變體,稱「狂」。
2.關於中國古代文化常識的書籍
蒙學經典:《蒙求》 《百家姓》 《千字文》 《三字經》 《小學詩》《鑒略妥注》 《了凡四訓》 《聲律啟蒙》 《訓蒙駢句》 《顏氏家訓》《幼學瓊林》 《增廣賢文》《朱子家訓》 四書:《論語》、《孟子》、《大學》和《中庸》;而猜清首五經是指《詩經》、《尚書》、《禮記》、《周易》 諸子百家:《老子》、《莊子》、《管子》、《列子》、《墨子》、《荀子》、《屍子》、《孫子》、《孔子集語》、《晏子春秋》、《呂氏春秋》、《賈誼新書》、《春秋繁露》、《揚子法言》、《文子纘義》、《商君書》、《韓非子》、《淮南子》、《文中子中說》、《山海經》、《陰符經》、《關尹子》、《亢倉子》、《鬻子》、《公孫龍子》、《鬼穀子》、《子華子》、《尹文子》、《鶡冠子》、《穆天子傳》、《十洲記》、《列仙傳》、《抱朴子》、《握奇經》、《尉繚子》、《曾子全書》、《子思子全書》、《鹽鐵論》、《說苑》十、《獨斷》、《傅子》、《神異經》、《博物志》、《神仙傳》文、《六韜》、《司馬法》、《穗數吳子》、《鄧析子》、《慎子》本);、《孔子家語》、《孔叢子》、《周髀算經》、《九章算術》、《太玄經》、《新語》、《新序》、《白虎通德論》、《風俗通義》、《論衡》、《潛夫論》、《申鑒》、《中論》、《人物誌》 廿五史: 《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南史》、《北史》、《隋書》 、《舊唐書》 、《新唐書》、《舊五代史》、《新五代》、《宋書》、《遼史》、《金史》、《元史》、《明史》、《清史稿》 四大名著:《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 另外:《西廂記》、《牡丹亭》、《桃花扇》 三言二拍:《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醒世恆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等。
3.中國古代文化常識
最低0.27元/天開通網路文庫會員,可在文庫查看完整內容> 原發布者:chuixuezhui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匯總目錄:一、人的稱謂二、古代職官三、天文歷法四、古代地理五、科舉制度六、風俗禮儀七、飲食器用八、音樂文正敏娛九、文史典籍十、目錄辭書十一古代軍制 一、人的稱謂 【直稱姓名】大致有三種情況:(1)自稱姓名或名。
如「五步之內,相如請得以頸血濺大王矣」,「廬陵文天祥自序其詩」。(2)用於介紹或作傳。
如「遂與魯肅俱詣孫權」,「柳敬亭者,揚之泰州人」。(3)稱所厭惡、所輕視的人。
如「不幸呂師孟構惡於前,賈余慶獻諂於後」。 【稱字】古人幼時命名,成年(男20歲、女15歲)取字,字和名有意義上的聯系。
字是為了便於他人稱謂,對平輩或尊輩稱字出於禮貌和尊敬。如稱屈平為屈原,司馬遷為司馬子長,陶淵明為陶元亮,李白為李太白,杜甫為杜子美,韓愈為韓退之,柳宗元為柳子厚,歐陽修為歐陽永叔,司馬光為 【稱號】號又叫別號、表號。
名、字與號的根本區別是:前者由父親或尊長取定,後者由自己取定。號,一般只用於自稱,以顯示某種志趣或抒發某種情感;對人稱號也是一種敬稱。
如:陶潛號五 【稱謚號】古代王侯將相、高級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後被追加的稱號叫謚號。如稱陶淵明為靖節徵士,歐陽修為歐陽文忠公,王安石為王文公,范仲淹為範文正公,王翱為王忠肅公,左光斗為左忠毅公,史可法為史忠烈公,林則徐為林文忠公。
而稱奸臣秦檜為繆丑則是一種「惡謚」。 【稱齋名】指用齋號或室號來稱呼。
如南宋詩人楊萬里的齋名為誠齋,人們稱其為楊誠齋;姚。
4.王力先生的中國古代文化常識哪個版本好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作者: 王力 主編 出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年: 2012-3頁數: 116定價: 19.80元裝幀: 平裝叢書: 王力別集ISBN: 9787300152066《中國古代文化常識》是王力先生主持編寫的關於中國古代文化的一部通論性經典專著。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分天文、歷法、樂律、地理、職官、科舉、姓名、禮俗、宗法、宮室、車馬、飲食、衣飾、什物十四個主題論述,半個世紀以來,歷經多次重要編寫修訂,至今仍是認識中國古代文化面貌最重要、最全面的基礎參考書。
5.《中國古代文化常識》的作者馬漢麟在該書中寫道:「姓名、禮俗、宗
D 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准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姓名、禮俗、宗法」是社會文明的重要表現,作者強調要關注「反映時代真實面貌的卻是廣大民眾」即是側重研究普通人物的社會生活史,即社會史——關注社會文明的發展變遷,所以答案選D,A B C三項分別是經濟史,思想文化史和政治史關注的對象。
點評:從不同的史觀角度重新解讀歷史是當下高考考查的重點,也是難點所在。因為這首先涉及到對常見史觀內涵的理解,常見的六大史觀分別是:整體史觀,文明史觀,近代化史觀,階級斗爭史觀,生態史觀和社會史觀。
其次,從某種史觀剖析重大歷史現象和運動又涉及到歷史評價的問題,綜合性較強,建議學生們在平時多做相關的練習實踐以增強對該內涵的理解和把握。 。
6.中國古代文化常識大收集要注意什麼
【直稱姓名】大致有三種情況: (1)自稱姓名或名。
如「五步之內,相如請得以頸血濺大王矣」,「廬陵文天祥自序其詩」。 (2)用於介紹或作傳。
如「遂與魯肅俱詣孫權」,「柳敬亭者,揚之泰州人」。 (3)稱所厭惡、所輕視的人。
如「不幸呂師孟構惡於前,賈余慶獻諂於後」。 【稱字】古人幼時命名,成年(男20歲、女15歲)取字,字和名有意義上的聯系。
字是為了便於他人稱謂,對平輩或尊輩稱字出於禮貌和尊敬。如稱屈平為屈原,司馬遷為司馬子長,陶淵明為陶元亮,李白為李太白,杜甫為杜子美,韓愈為韓退之,柳宗元為柳子厚,歐陽修為歐陽永叔,司馬光為司馬君實,蘇軾為蘇子瞻,蘇轍為蘇子由等。
【稱號】號又叫別號、表號。名、字與號的根本區別是:前者由父親或尊長取定,後者由自己取定。
號,一般只用於自稱,以顯示某種志趣或抒發某種情感;對人稱號也是一種敬稱。如:陶潛號五柳先生,李白號青蓮居士,杜甫號少陵野老,白居易號香山居士,李商隱號玉溪生,賀知章晚年自號四明狂客,歐陽修號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士,王安石晚年號半山,蘇軾號東坡居士,陸游號放翁,文天祥號文山,辛棄疾號稼軒,李清照號易安居士,楊萬里號誠齋,羅貫中號湖海散人,關漢卿號已齋叟,吳承恩號射陽山人,方苞號望溪,吳趼人號我佛山人,袁枚號隨園老人,劉鶚號洪都百煉生。
【稱謚號】古代王侯將相、高級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後被追加的稱號叫謚號。如稱陶淵明為靖節徵士,歐陽修為歐陽文忠公,王安石為王文公,范仲淹為範文正公,王翱為王忠肅公,左光斗為左忠毅公,史可法為史忠烈公,林則徐為林文忠公。
而稱*臣秦檜為繆丑則是一種「惡謚」。 【稱齋名】指用齋號或室號來稱呼。
如南宋詩人楊萬里的齋名為誠齋,人們稱其為楊誠齋;姚鼐因齋名為惜抱軒而被稱為姚惜抱、惜抱先生。再如稱蒲松齡為聊齋先生,梁啟超為飲冰室主人,譚嗣同為譚壯飛(其齋名為壯飛樓)。
【稱籍貫】如唐代詩人孟浩然是襄陽人,故而人稱孟襄陽;張九齡是曲江人,故而人稱張曲江;柳宗元是河東(今山西永濟)人,故而人稱柳河東;北宋王安石是江西臨川人,故而人稱王臨川;明代戲曲家湯顯祖被稱為湯臨川(江西臨川人);清初學者顧炎武是江蘇崑山亭林鎮人,被稱為顧亭林;康有為是廣東南海人,人稱康南海;北洋軍閥首領袁世凱被稱為袁項城(河南項城人)。 清末有一副飽含譏刺的名聯:「宰相合肥天下瘦,司農常熟世間荒。」
上聯「合肥」指李鴻章(安徽合肥人),下聯「常熟」即指出生江蘇常熟的翁同解。 【稱郡望】韓愈雖系河內河陽(今河南孟縣)人,但因昌黎(今遼寧義縣)韓氏為唐代望族,故韓愈常以「昌黎韓愈」自稱,世人遂稱其為韓昌黎。
再如蘇軾本是四川眉州人,可他有時自己戲稱「趙郡蘇軾」、「蘇趙郡」,就因為蘇氏是趙郡的望族。 【稱官名】如「孫討虜聰明仁惠」,「孫討虜」即孫權,因他曾被授討虜將軍的官職,故稱。
《梅花嶺記》有「經略從北來」、「謂顏太師以兵解,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蟬脫」句,「經略」是洪承疇的官職,「太師」是顏真卿官職「太子太師」的省稱,「少保」則是文天祥的官職。 《與妻書》:「司馬春衫,吾不能學太上之忘情也。」
「司馬」指白居易,曾任江州司馬。把官名用作人的稱謂在古代相當普遍,如稱賈誼為賈太傅;「竹林七賢」之一的阮籍曾任步兵校尉,世稱阮步兵;嵇康曾拜中散大夫,世稱嵇中散;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官至右軍將軍,至今人們還稱其王右軍;王維曾任尚書右丞,世稱王右丞;杜甫曾任左拾遺,故而被稱為杜拾遺,又因任過檢校工部員外郎,故又被稱為杜工部;劉禹錫曾任太子賓客,被稱為劉賓客;柳永曾任屯田員外郎,被稱為柳屯田;蘇軾曾任端明殿翰林學士,被稱為蘇學士。
【稱爵名】《訓儉示康》「近世寇萊公豪侈冠一時」,寇準的爵號是萊國公,萊公是省稱。《梅花嶺記》「和碩豫親王以先生呼之」,清代多鐸被封為豫親王。
《柳敬亭傳》「寧南南下,皖帥欲結歡寧南,致敬亭於幕府」,寧南是明末左良玉爵號寧南侯的省稱。再如諸葛亮曾封爵武鄉侯,所以後人以武侯相稱;南北朝詩人謝靈運襲其祖謝玄的爵號康樂公,故世稱謝康樂;唐初名相魏徵曾封爵鄭國公,故世稱魏鄭公;名將郭子儀在平定「安史之亂」中因功封爵汾陽郡王,世稱郭汾陽;大書法家褚遂良封爵河南郡公,世稱褚河南;北宋王安石封爵荊國公,世稱王荊公;司馬光曾封爵溫國公,世稱司馬溫公;明初朱元璋的大臣劉基封爵誠意伯,人們以誠意伯相稱。
【稱官地】指用任官之地的地名來稱呼。如《赤壁之戰》:「豫州今欲何至?」因劉備曾任豫州刺史,故以官地稱之。
再如賈誼曾貶為長沙王太傅,世稱賈長沙;「建安七子」之一的孔融曾任北海相,世稱孔北海;陶淵明曾任彭澤縣令,世稱陶彭澤;駱賓王曾任臨海縣丞,世稱駱臨海;岑參曾任嘉州刺史,世稱岑嘉州;韋應物曾任蘇州刺史,世稱韋蘇州;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世稱柳柳州;賈島曾任長江縣主簿,世稱賈長江,他的詩集就叫《長江集》。 【兼稱】如《游褒禪山記》「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
㈢ 國學常識pdf
1.國學方面的書籍
《老子》 朱謙之 《老子校譯》 中華書局 比較深,適合專業研究 陳鼓應《老子今注今譯》商務印書館 譯注的是王弼的傳世本 有字詞解釋、整段翻譯 適合普通讀者 高明《帛書老子校注》 中華書局 非傳世本,是馬王堆出土的帛書老子版本的註解,漢朝埋進去的。
廖明春《郭店楚簡老子校釋》清華大學出版社 非傳世版本,郭店出土的,至今發現的最古老的老子版本。 《論語》 劉寶楠(清朝)《論語正義》中華書局 適合專業人士研究使用 程樹德(清朝)《論語集釋》中華書局 集成舊注,發表新見 適合專業人士研究使用 楊伯峻《論語譯注》中華書局 適合普通讀者閱讀,屬於此類書中經典力作 《孟子》 焦循《孟子正義》中華書局 適合專業人士閱讀 楊伯峻《孟子譯注》中華書局 此類書中經典力作,適合普通讀者 《周易》 對於周易的研究和闡述主要分為象數派和義理派。
周易此書的原本功能,啟旅檔也即占卜的功能,其實早就沒人懂了。現在所謂的用周易來算命,其實都是胡謅。
張善文 黃壽祺《周易譯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這是最好的版本,但是很難找 周振甫《周易譯注》 中華書局 《詩經》 對詩經的註解,自古以來分歧很大 程俊英 蔣見元《詩經譯注》 中華書局 比較淺顯,適合普通讀者,以白話詩翻譯詩經,朗朗上口 周振甫《詩經譯注》中華書局 《左傳》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中華書局 大部頭,四本書。 對於古代的制度、文化、風俗有詳細的解釋,來龍去脈說的很清楚,正本清源。
通讀此書,能夠對中國古代有一個系統的了解,大大提高你的底蘊。此書可謂同類書中最經典最值得閱讀的作品。
力薦!力薦!力薦之! 《國語》 徐元誥《國語集解》中華書局 很遺憾,此書尚沒有合適的版本供普通讀者進行通俗閱讀。 《逸周書》 這部書特別古,據說是編尚書時候剩下的東西,很有價值,學術地位很高,但不怎麼出名。
黃懷信 張懋鎔 田旭東《逸周書匯校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年 不適合大眾閱讀 《墨子》 《墨子》在很長一段時間是沒有是傳的,歷史上都找不到。 宋以後搞道藏,因為墨子中有科技和邏輯的東西,所以就把《墨子》收到道藏里了。
後來在道藏中發現了它。關於墨子的研究很不充分,分歧很大。
有些地方很難理解,里邊錯字也很多。 可以說《墨子》是古書中最難讀的。
輕易勿讀墨子。 吳毓江《墨子校注》中華書局 2006 譚家健《墨子今注今譯》商務印書館 2009 《莊子》 其難讀程度僅次於墨子。
本來《莊子》不是經,唐朝以後成經典了,悄亂叫《南華經》。大概因為唐皇帝也姓李,所以要弘揚其祖宗的名聲,以便光耀自己。
郭慶藩《莊子集釋》中華書局 以文言文寫成,適合研究使用 王先謙《莊子集解》中華書局 以文言文寫成,適合研究使用 陳鼓應《莊子今注今譯》中華書局,商務印書館 通俗讀本,適合普通讀者。 但陳鼓應有個毛病,就是如果他認為某個字是錯字,就徑自改掉了,也不說明一下。
按照慣例,是不能隨便改動原文的,如果認為某處有錯,應當註上「存疑」等字樣,以供後來者甄別。清朝人常說「明人刻書而書亡」,就是因為明朝人總是徑自改字。
《商君書》 此書雖很薄,但文采很好。 蔣禮鴻《商君書錐指》中華書局 比較深,非大眾閱讀版本。
《韓非子》 王先慎《韓非子集解》中華書局 《荀子》 荀子是大部頭,很難讀,其邏輯不連貫,並且大量使用齊魯方言,所以同一個字在《荀子》里的意思常常和別人的不同。總之就是研究起來很困難。
王先謙《荀子集解》中華書局 《管子》 稷下學派的論文集,基本上是法家和道家的東西。 郭沫若、聞一多、許維遹 《管子集校》科學出版社 1956年出版 戴望《管子校正》中華書局 1954年出版 系列套書: 中華書局的一套《新編諸子集成》質量很好 貴州人民出版社出過一套:《中國歷代名著全譯叢書》把中國幾乎所有的古籍都翻譯了一遍,工程很大,但是質量參差不齊,有些根本沒法看,也有好的,像《商君書》、《韓非子》等就很不錯。
2.國學知識
【四大名綉】蘇綉〖蘇州〗、湘綉〖湖南〗、蜀綉〖四川〗、廣綉〖廣東〗 【四大名扇】檀香扇〖江蘇〗、火畫扇〖廣東〗、竹絲鎮褲扇〖四川〗、綾絹扇〖浙江〗 【四大名花】牡丹〖山東菏澤〗、水仙〖福建漳州〗、菊花〖浙江杭州〗、山茶〖雲南昆明〗 【十大名茶】西湖龍井〖浙江杭州西湖區〗、碧螺春〖江蘇吳縣太湖的洞庭山碧螺峰〗、信陽毛尖〖河南信陽車雲山〗、君山銀針〖湖南嶽陽君山〗、六安瓜片〖安徽六安和金寨兩縣的齊雲山〗、黃山毛峰〖安徽歙縣黃山〗、祁門紅茶〖安徽祁門縣〗、都勻毛尖〖貴州都勻市〗、鐵觀音〖福建安溪縣〗、武夷岩茶〖福建崇安縣〗 【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四書】《論語》、《中庸》、《大學》、《孟子》 【五經】《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 【八股文】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 【六子全書】《老子》、《莊子》、《列子》、《荀子》、《揚子法言》、《文中子中說》 【漢字六書】象形、指事、形聲、會意、轉注、假借 【書法九勢】落筆、轉筆、藏峰、藏頭、護尾、疾勢、掠筆、澀勢、橫鱗豎勒 【竹林七賢】嵇康、劉伶、阮籍、山濤、阮咸、向秀、王戎 【飲中八仙】李白、賀知章、李適之、李琎、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 【蜀之八仙】容成公、李耳、董促舒、張道陵、嚴君平、李八百、范長生、爾朱先生 【揚州八怪】鄭板橋、汪士慎、李鱓、黃慎、金農、高翔、李方鷹、羅聘 【北宋四大家】黃庭堅、歐陽修、蘇軾、王安石 【唐宋古文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 【十三經】《易經》、《詩經》、《尚書》、《禮記》、《儀禮》、《公羊傳》、《榖梁傳》、《左傳》、《孝經》、《論語》、《爾雅》、《孟子》 【四大民間傳說】《牛郎織女》、《孟姜女》、《梁山伯與祝英台》、《白蛇與許仙》 【四大文化遺產】《明清檔案》、《殷墟甲骨》、《居延漢簡》、《敦煌經卷》 【元代四大戲劇】關漢卿《竇娥冤》、王實甫《西廂記》、湯顯祖《牡丹亭》、洪升《長生殿》 【晚清四大譴責小說】李寶嘉《官場現形記》、吳沃堯《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劉鶚《老殘游記》、曾樸《孽海花》 【六藝】禮、樂、射、御、書、數 【六義】風、賦、比、興、雅、頌 【五行】金、木、水、火、土 【八卦】乾〖天〗、坤〖地〗、震〖雷〗、巽〖風〗、坎〖水〗、離〖火〗、艮〖山〗、兌〖沼〗 【三從】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 【四德】婦德、婦言、婦容、婦工(婦女德品德、辭令、儀態、女工) 【三皇】伏羲、女媧、神農 【五帝】太皞、炎帝、黃帝、少皞、顓頊 【三教】儒教、道教、佛教 【三清】元始天尊〖清微天玉清境〗、靈寶天尊〖禹余天上清境〗、道德天尊〖大赤天太清境〗 【四御】昊天金闕無上至尊玉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極大帝、勾陳上宮天後皇大帝、承天效法土皇地祗 【八仙】鐵拐李、鍾離權、張果老、呂洞賓、何仙姑、藍采和、韓湘子、曹國舅 【十八羅漢】布袋羅漢、長眉羅漢、芭蕉羅漢、沉思羅漢、伏虎羅漢、過江羅漢、歡喜羅漢、降龍羅漢、 *** 羅漢、舉缽羅漢、開心羅漢、看門羅漢、騎象羅漢、探手羅漢、托塔羅漢、挖耳羅漢、笑獅羅漢、坐鹿羅漢。
3.國學知識
其實有一些是生僻的,有些是小節,不值得花大力氣,有一些太難找,這其實只是查看記性好壞,有否看過,不算真正學國學,當然賞玩一下是可以的。
至於學國學,還是一點點看,比如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元曲三百首,不用看那些文學史,那要等你了解之後看的,可當復習。國學許多是文言,所以一定要增長文言知識。
我推薦一些書吧,《文心》,這是夏丏尊和葉聖陶用故事給青少年介紹一些文學知識的,經史子集適當看看,選代表性的。《古文觀止》,我想不是因為選的都是好的,而是全面這本來就是給初選者看的,這類蒙學書也可看看,比如幼學瓊林這類的,書店很多。
近代的也有許多可看。其實可以從耳熟能詳的書籍看起,許多書都是從這些書延伸的。
學國學不一定要中國人的,西方的一些可供印證,比如修辭,有些是他們簡潔;日本人不可小看,有些東西很好,可當看故事。最後一步步來,希望你不要成為萬精油,可對感興趣的鑽深。
㈣ 漢魏戰亂時期社會背景
《漢魏六朝詩講錄》葉嘉瑩(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第2版)P441中有談遊仙詩的情況,我有PDF電子書,如想看,請留EMAI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淺析魏晉南北朝的遊仙詩
摘 要: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遊仙詩是中國詩歌史上的亮點,它產生的社會背景特殊,內容上構成宏大的遊仙系列,藝術形成獨特,對後世影響深遠。
關鍵詞:游 遊仙詩 漂泊者
作 者:任雪林
遊仙詩是中國詩歌史上的一種特殊現象。遊仙詩這種詩體雖然在詩歌這一大范疇之中比重較小,但是它卻是中國詩歌詩史上的亮點,意義深遠,從屈原的《離騷》算起,兩千多年來,借描述仙境以寄託作者情思的遊仙詩,一直綿延不絕、代有所見的。
魏晉時期,遊仙詩在特定的社會背景下廣泛盛行,遊仙主題變得更加濃厚。如曹操的《氣出唱》、《精列》;曹植的《遊仙》以及《仙人篇》;張華的《遊仙詩》,何劭的《遊仙詩》等,已構成了一個遊仙系列。特別是郭璞的多首《遊仙詩》,使遊仙主題成為魏晉南北朝文學中不可忽視的一個主題了。
一、遊仙詩產生的社會背景
人,從古至今,有漂泊者和固守者兩種類型,漂泊者即遊民,居無定所,不安居樂業,周遊天下,無固定身份,遊走社會各階層,過著無拘無束的生活。追求自由、不受拘束、於是乎就從這一類人中形成了「游」這種風氣。從先秦到漢魏,社會不安,戰亂頻繁,人民居無定所,過著流離逃亡的生活,那些有識之士便遊走諸侯、帝王之間獻計獻策,施展自己的抱負。如:《左傳·襄公二十一年》中說:「鄭人游於鄉校以論執政。」到了唐代,游發展成為了漫遊,而且已經成為一種風尚,特別體現在游士、文人階層。他們有開闊的胸襟,恢宏的氣度,積極進取的精神,游大山大川,游通都大邑,游邊塞便成了他們人生的嚮往。「此行不為鱸魚膾,自愛名山入剡中」這是李白《初下荊門》中嚮往大自然和親近大自然的詩句。唐代以後,有明朝的徐宏祖,他游歷祖國各地,以《徐霞客游記》見稱於世。
縱觀各朝各代,「游」都有特殊的形式存在。
文化的發展是緊跟政治發展之步伐的,一個時期的文化總能反映當時的政治面貌,不同的社會政治背景所產生的文化內容是不同的。
漢末的戰亂,三國紛爭,西晉統一不久發生的「八王之亂」,西晉的滅亡與晉室的東遷,接著北方十六國的混戰,南方東晉王敦,桓玄等人的作亂,北方北齊、北魏、北周等朝代的一次次更替帶來的斗爭,南方宋、齊、梁、陳幾個朝代的更迭帶來的斗爭,以及梁末的侯景之亂,加上東晉、南朝的北伐,北朝的南攻,在三百多年來,幾乎沒有安寧的時候。戰亂和分裂成為這個時期的特徵。戰爭使很多人喪生,伴隨著戰亂而來的飢饉、瘟疫以及人口大規模遷徙,更是奪走了很多人的生命。「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曹操《蒿里行》)從曹操的這首《蒿里行》中,我們可以看到這個時期荒涼景象,人口的銳減。「徘徊丘壟間,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遺處,桑竹殘朽株。借問採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沒無復餘。」(陶淵明《歸園田居》)。這首詩更寫出了當時社會政治的亂之下的慘狀,人煙滅絕。
文化是政治的喉舌,動亂的政治背景也只給文學添上悲劇性的基調。魏晉南北朝的亂世的社會政治背影註定了這時期的文學性質,即亂世文學。作家們既要適應戰機,又要適應朝代的更迭在當時,一個人同時經歷兩個甚至三個朝代的情況比比皆是,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文學創作很自然地形成了一些共同的主題,這就是生死主題、遊仙主題、隱逸主題。在這些主題中,遊仙主題便成了遊仙詩的表現對象,作家們面對亂世,於是想像神仙的世界,以此來表達自己對那個世界的嚮往以及企求長生的願望。「逸翮思拂霄,遠足羨遠游。清源無增瀾,安得運吞舟? 璋雖特達,明月難暗投。潛穎怨青陽,陵苕哀素秋。悲來惻丹心,零淚緣纓流。」(郭璞《遊仙詩》第五首)。
二、遊仙詩的內容傾向
早在先秦時期,《楚辭》中的《離騷》、《遠游》已開了遊仙主題的先河,雖然是以遊仙為主題;但是它的內容都比較單一,不過是一種懷才不遇的吶喊,即是一種政治寄託。「悲時俗之迫陀兮,願輕舉而遠游。」(屈原《楚辭·遠游》)就是「駕言出遊,以泄我憂」的模式。內容都是比較單一的。然而在魏晉以後,在特定的政治環境之中,遊仙詩的遊仙主題成了生死主題的補充,企求長生的意思也隨之變得更加濃厚。以曹操、曹植、張華、何劭、郭璞等人遊仙之作構成了這一時期的一個遊仙系列,已經不是那麼的單一,內容上比先秦時期更豐滿。
首先,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一般文人的遊仙之作和單純的表現神仙幻想或宣揚神仙的信仰的思想,政治寄託相區別。
無論是稽康、阮籍、還是郭璞,他們的遊仙之作在內容上都把士大夫階層的隱逸觀念、他們的行為同神仙追求及其幻想相結合,抒發自己的感慨,表達自己的心聲,把自己的內心世界融入他們的遊仙作品之中。如:「京華游,山林隱遁棲。朱門何足榮,未若托蓬萊。臨源挹清波,陵岡掇丹荑。靈溪可潛盤,安事登雲梯?漆園有傲妻。進則保龍見,退為融藩羝。高蹈風塵外,長揖謝夷齊。」(郭璞《遊仙詩》第一首)。從郭璞的這首詩中字里行問處處浮現出作者的心聲,詩寫仕宦之求不如高蹈隱逸,山林之樂有何樂能及?隱居高蹈,可以保持自己品德完好和自身的自由;退回塵世,涉足於幻想的仙境,從中也抒發了自己退加塵世,則地陷入進退維谷的境地的內心感慨!
其次,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遊仙之作在內容上集中體現了中國思想史和宗教史上影響深遠的神的觀念的新發展。
這時期的遊仙詩具有鮮明的特色,發揮獨特的「仙隱」主題,從新的角度,新的側面生動地展現出當時知識階層精神世界的矛盾和追求。難怪劉勰說:「江左篇制,溺乎去風,嗤笑徇務之志,崇盛之機之談,哀孫已下,雖各有雕采,而 趣一揆,莫與爭雄。所以景純仙篇挺拔而為人俊矣。」(劉勰《文心雕龍注釋》周振甫。
再次,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遊仙詩在內容上反映人民疾苦,表現愛國思想感情,揭露門閥制度的遊仙佳作也頻頻出現。
唯有經歷了社會現實中的大苦惱,才可能在藝術上大飛騰,也許言過於誇張,但是事實確實如此。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政治環境極不穩定,人民生活在水生火熱之中,流離失所的現象多如牛毛,門閥制度更是無理變成有理,作家們對現實的災難感受至深,所以,一腔憤慨都傾注到了詩的字里行間。
如:「顧瞻中字,一朝分崩。天綱既紊,浮鯢橫騰。」又說:「運首北眷,邈哉華恆。雖欲凌翥,矯融摩登。……庶唏河清,混焉未澄。」(郭璞《答賈九州愁詩》)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天崩地裂的亂世,為圖挽救國家危之而不可能的憤懣心境。
雖然魏晉南北朝的遊仙詩在內容上都比較隱晦,但是我們也不難從中領會到它的真意,所以,魏晉南北朝的遊仙詩在內容上不但豐滿而且也豐富當時文化。
三、遊仙詩的藝術形式
魏晉南北朝的遊仙詩不但在內容上是獨特的,而且在藝術形式的表現也是獨特的。
西晉後期至東晉初年,詩道不振,當然除遊仙詩以外,很多作家的詩玄理漸多,平淡寡味,比如孫楚、潘尼、曹 、棗腆諸人的詩都是如此,故錘嶸說其「理過其辭,淡乎寡味」。(《詩品序》)。然而在詩道沉淪的時候,這時期的遊仙詩卻似一顆燦爛的明珠,以它的文采富麗見稱於時,以獨特的藝術形式脫穎而出。
這時期的遊仙詩坎 詠懷。清美挺拔,並繼承了《詩》、《騷》的比興寄託傳統,文藻粲麗,無論是寫隱逸還是寫神仙,都無枯燥的說理,而是以華美的文字,將隱士境界,神仙境界及山川風物一切都寫得十分美好,具有形象性,這在這一時期是高出儕輩、獨領風騷的,故此,劉勰說「足冠中興」。
例如:郭璞的《京華游俠窟》他的這首詩是兼用此、興手法的賦體詩。
京華游俠窟,山林隱遁棲,朱門何足榮,示若托蓬萊。
臨源挹清坡,陵岡掇丹荑。靈 可潛盤,安事登雲梯?
漆園有傲吏,萊氏有逸妻。進則保龍見,退為角藩羝。
高蹈風塵外,長揖謝齊夷。
在這首詩中郭璞運用了惜墨如金,精警凝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之藝術手法,並以多種對比發人深恩,以用典,喻來擴大意境,因而使全詩顯得精警俊拔,感慨遙深,有效地表達了作品用理想來否定世俗的深刻主題。
「京華游俠窟,山林隱遁棲。朱門何足榮,未若托蓬萊。」為第一層次。「京華」與「山林」本是不帶感情色彩的普通名詞,以「游俠窟」、「隱遁棲」來限是與補充其內容,揭示其特徵,立即構成了兩幅對立的情趣迥異的生活圖畫。「京華游俠窟,山林隱遁棲」,畫面何等精警凝煉!而置於詩的開頭,又恰似兩峰對出,山迎人面,給人以起勢不凡之感。這里,既是賦體詩的直書其事,寓言寫物,又是兩種生活道路的形象概括與對舉。
「臨源」至「雲梯」為第二組畫面。按一般寫法,「未若托蓬萊」之後,應該進入隱境或仙境的重筆描寫,方可盡意,但這首詩卻作了另一安排。隱境僅用「臨源挹清波,陵岡掇丹荑」十字精警地托出。「陵」,經過、登上之意,與「臨」相對。「丹荑」,靈芝中赤幢的動苗,比普通的靈芝更顯得色澤鮮美,更為貴重,更帶「仙」氣。「掇丹荑」三字,不只用得具體鮮明,而且暗合深隱意味,易於激起縷縷遐思。
第三組畫面的特徵是由現實飛向歷史。前兩句用了莊周拒絕楚王重金招陋和老萊子隨妻逃入深山兩個典敵,後兩句進一步用比喻說明追求隱逸之應有進有退,堅定不移,因而使詩意在似乎行將結束中又盪起新的波瀾,層層推進,達成了對世俗中黑暗政治的否定,詩思也就自然落到對「高蹈風塵外,長揖謝齊夷」的贊美上了。
「京華游俠窟」與郭璞的其他詩一樣,由於坎 詠懷而感慨遙深,因為詩思奇特、辭章艷麗而清美挺拔(感慨遙深中可以映照出阮籍《詠懷詩》的影子,清美挺拔中又可瞥見曹植遊仙詩的風貌),正是這兩方面獨特的有機的結合,終於造成了郭璞遊仙詩在晉代詩壇上獨樹一幟的藝術光彩。
此種藝術形式是何等的巧妙!
情、景、事、理的深融也是這時期遊仙詩的又一特殊的藝術形式。這時期的遊仙詩在寫人人可見之物,普普通通之事的時候更重在寫心,寫那種與景物融而為一對人生了悟明徹的內心境界。寫法好似平淡樸素,但是我們細細的品味起來,才發現平淡中見警策、樸素中見綺麗,這一點也打破了枯燥說理的藝術形式,可謂是平中見奇!「質而實綺、癯而實腴」(蘇軾《與蘇轍書》)。
四、遊仙詩對後世的影響
魏晉南北朝的遊仙詩不足是作家們被葯、酒麻醉之後的消遣之作,特定的時代和特定的政治環境更使它意義深遠。
一代有一代之文學,遊仙詩是在亂世之中發展起來的,所以它便成了我們看魏晉南北朝社會背景的一面鏡子,從中我們能夠看到人民的精神世界,感受到當時文學的氛圍,領略當時文人的心聲。
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遊仙詩可以說是一種特殊現象,但是它的出現並不脫俗,從《楚辭》中的《離騷》、《遠游》到《京華游俠窟》,遊仙詩不斷發展成熟,尤其是在藝術形式上沿襲先秦的比興手法,更使我們從中感受到先秦文學的風貌。
詩史上賦體為主的詩歌,往往容易寫得浮淺平淡,一瀉無余,或蕪雜散亂。鍾嶸說:「若但用賦體,患在意浮,意浮則文散,嬉成流移,文無止泊,有蕪漫之累矣。」(《詩品》)。可以說遊仙詩在藝術形式上彌補了賦體詩的這一敝病,遊仙詩凝注了濃厚的社會生活內容和強烈的愛憎之情,詩中採取峰迴路轉、層層推進之法使賦體詩平中見奇。由此可見,這一時期的遊仙詩在藝術形式上對詩歌的改進可謂功不可滅。
遊仙詩大多屬於浪漫主義詩歌這一范疇,以幻想的仙境來寄託作者的情思,因此它對浪漫主義詩歌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這一時期的遊仙詩給浪漫主義詩歌體系注入新的活力,在後來浪漫主義詩歌發展中貢獻也是巨大的。
唐代的李白一生都為理想而漫遊,其非凡的自負和自信,狂傲的獨立人格,豪放灑脫的氣度和自由創作的浪漫情懷,在此我雖然不肯定李白這種人生境界完全來自於遊仙詩影響,但是遊仙詩對其的影響也不可忽視。李白只是其一,後世崛起的效法遊仙詩的何其之多,唐代文人直接用「遊仙」為題寫詩的人雖然不多,只有王績、竇鞏、劉夏等人,但是寫作相關題材的人就不少,其中曹唐數量最多,最具有代表性、相傳他有《大遊仙詩》五十首,又有七絕《小遊仙詩》九十八首。這些都是愛遊仙詩的影響。
由此可見,遊仙詩不只是在魏晉南北朝興盛一時,而且餘味無窮,對後世的影響是深遠的。
附錄:參考資料
1、龔鵬程《游的精神文化史論》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1年11月
2、袁行霈《中國文學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7月
3、劉勰《文心雕龍》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年5月
4、錘嶸《詩品》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年4月
5、《漢魏六朝詩歌鑒賞集》人民文學出版社,1985年7月
㈤ 一些簡單的文學常識
表現手法,也叫寫作方法。它是指在文學創作中塑造形象、反映生活所運用的各種具體方法和技巧。包括:對比、象徵、托物言志(托物喻人)、欲揚先抑、襯托(烘托)、誇張諷刺、借景抒情、前後照應等。像《白楊禮贊》一文借贊美白楊樹挺拔向上、不屈不撓的精神來贊美北方的農民,採用的是象徵的寫作方法。
常見的說明方法:
常見的說明方法有舉例子、分類別、列數據、作比較、畫圖表、下定義、作詮釋、打比方、摹狀貌、引資料等10種。寫說明文要根據說明對象的特點及寫作目的,選用最佳方法。下面分別加以說明。
(1)舉例子。舉出實際事例來說明事物,使所要說明的事物具體化,以便讀者理解,這種說明方法叫舉例法。
運用舉事例的說明方法說明事物或事理,一要注意例子的代表性,二要注意例子的適量性。
(2)引資料。為了使說明的內容更充實具體,可以引資料說明。引資料的范圍很廣,可以是經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諺語等。
(3)作比較。說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們比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體的或者大家已經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較,使讀者通過比較得到具體而鮮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徵也往往在比較中顯現出來。
在作比較的時候,可以是同類相比,也可以是異類相比,可以對事物進行「橫比」,也可以對事物進行「縱比」。
(4)列數據。為了使所要說明的事物具體化,還可以採用列數據的方法,以便讀者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數字,一定要准確無誤,不準確的數字絕對不能用,即使是估計的數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據,並力求近似。
(5)分類別。將被說明的對象,按照一定的標准劃分成不同的類別,一類一類地加以說明,這種說明方法,叫分類別。
分類別是將復雜的事物說清楚的重要方法。
(6)打比方。利用兩種不同事物之間的相似之處作比較,以突出事物的性狀特點,增強說明的形象性和生動性的說明方法叫做打比方。
說明文中的打比方的說明方法,同修辭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不同的是,比喻修辭有明喻、暗喻、和借喻,而說明多用明喻和暗喻,借喻則不宜使用。
(7)摹狀貌。為了使被說明對象更形象、具體,可以進行狀貌摹寫,這種說明方法叫摹狀貌。
(8)下定義。用簡明的語言對某一概念的本質特徵作規定性的說明叫下定義。下定義能准確揭示事物的本質,是科技說明文常用的方法。
下定義的時候,可以根據說明的目的需要,從不同的角度考慮。有的著重說明特性,如關於「人」的定義;有的著重說明作用,如關於「肥料」的定義;有的既說明特性又說明作用,如關於「統籌方法」和「應用科學」的定義。
(9)作詮釋。從一個側面,就事物的某一個特點做些解釋,這種方法叫詮釋法。
定義法和詮釋法常採用「某某是什麼」的語言形式。形式相同,如何區分呢?一般來說,「是」字兩邊的話能夠互換,就是定義;如果不能互換,就是詮釋。
例如,「人是能製造工具並使用工具進行勞動的高級動物」這句話,改成「能製造工具並使用工具進行勞動的高級動物是人」,意思不變。「雪是在雲中形成的一種固態降水物」這句話,如果改為「雲中形成的固態降水物是雪」就不成。由此可以辨別,前一句是定義說明,後一句是詮釋說明。
(10)畫圖表。為了把復雜的事物說清楚,還可以採用圖表法,來彌補單用文字表達的缺欠,對有些事物解說更直接、更具體。
修辭手法:
一、比喻
不直接說被描寫的對象甲,而用與它有相似性的乙來描寫它,以使被描寫的甲在形象、功能等特點上更加富有可接受性。比喻一般形式上需要有三個要素:本體(甲)、喻體(乙)和連接兩者的喻詞。根據這三個方面出現情況,將比喻分為:
(一)明喻 用「像、如、彷彿」等喻詞通俗明白地打比方。如:
(1)共產黨像太陽。
當然,如果前後句子叫長,且意義明白,明喻也可以省略喻詞。如:
(2)鐵不用就會生銹,水不流就會發臭,人的頭腦不用,功能就會萎縮。
(二)暗喻 用「是、成為」等喻詞直接將本體當做喻體的方法。如:
(3)大王莊這個陣地成為一顆銳利的鐵釘,牢牢地釘進了黃維兵團的腦門心。
(4)困難是彈簧,你軟它就強。
(三)借喻 不出現本體和喻詞,直接用喻體代指本體的方法。如:
(5)一旦把敵人消滅干凈,鮮紅的太陽照遍全球。
這里「鮮紅的太陽」喻指新生的社會制度。
二、比擬
直接將乙事物所具有的特徵、屬性加在甲事物對甲進行跨類式描寫的修辭格。有本體、擬體兩個部分組成,本體一般為名詞性事物,擬體則多為謂詞性成分。從語義特徵上說,擬體本不能與本體構成陳述關系。根據本體與擬體的關系,一般將比擬分為:
(一)擬人 將非人類的事物當做人來寫。如:
(1) 油蛉在這里低唱,蟋蟀們在這里彈琴。
(2) 硬幣正悄然「退休」。
(二)擬物 將人直接當做物,或將此物當彼物來寫。如:
(3)打得日本鬼子夾著尾巴逃跑了。
(4)月亮一露臉,滿天的星星驚散了。
三、借代 直接用與本體甲有相關關系的乙代替甲的修辭格。如:
(1)正義是殺不完的,因為真理永遠存在。
(2)凡是願意留下的,再不許拿人家一草一木。
(3)搞好菜園子,豐富菜籃子。
四、拈連 在用乙對甲進行陳述或描述後,再將甲轉移與本不能陳述或描述的丙進行組合的修辭手法,可用格式表述為:甲+乙→甲+丙。例如:
(1)你別看我耳朵聾,可我的心不聾。
(2)這一錘沒敲在鍾上,卻敲在俺的心上。
五、誇張 對事物或行為作超越事實的描述的修辭格。例如:
(1)毛色格外發亮,好象一根毛尖都冒出一桶油。
(2)莫誇財主豪富,財主心腸比蛇毒。塘邊洗手魚也死,路過青山樹也枯。
六、雙關 讓詞句具有表面上一個意義實則表達另外一個意義的修辭方式。比如:
(1)夜正長,路也正長,我不如忘卻,不說的好罷。
(2)旗桿上插雞毛,好的撣子(膽子)!
注意:雙關與歧義不同。雙關是一種表達技巧,是有意地在表面上表達一種意思的時候,暗地裡還有另外一種意思,而後者才是表達者的真正用意。不過不能理解後一層意思的人,不影響理解這句話的字面意義。但歧義不同,它是表達者無意產生的一種消極現象,它所表達的兩種意義存在於話語表面,而且這兩個意義會讓接受者無所適從。如果不是有特殊的目的(如欺騙等)的話,歧義是應該避免的。
七、映襯 將兩個相對或相反的事物,或同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放在一起,使它們互相襯托,相得益彰的修辭手法。例如:
(1)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
(2)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
八、移就 將描寫甲事物的詞語直接用來描寫乙事物的修辭方式。這種修辭格的最常見形式是體詞性偏正短語,如(1)、(2)
(1)我將深味這非人間的濃黑的悲涼。
(2)甜甜的聲音讓奶奶心裡樂開了花。
另外一種形式是謂詞性結構,如:
(3)秋天的黃昏,晚霞燒紅了西方的天空。
(4)建築也是新式,簡截不羅嗦,痛快之至。
九、對偶 用字數相同、意義相關、形式整齊的兩個句子並列表達所形成的修辭格。根據兩句之間的語義關系,將它分為三類:
(一)正對 上下句從不同的側面說明同一事理,意義上互相補充。
(1)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二)反對 上下句從正反兩個方面加以敘述,意義上相反相成。
(2)橫眉冷對千夫指,俯手首甘為孺子牛。
(二)串對,也叫流水對,上下句意義相承,表達因果、條件等關系。如:
(3)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
十、排比 用一組結構相似的語句,表達相關的內容的修辭手法。如:
(1)祖國是一座花園。北方就是圓中的臘梅,小興安嶺是一朵花,森林就是花中的蕊。
(2)理想是石,敲出了星星之火;理想是火,點燃熄滅的燈;理想是燈,照亮夜行的路。
十一、仿詞 更換現成詞中的某個語素,臨時造出新的詞,以表達風趣、幽默等效果的修辭手法。如:
(1)都江堰市拍賣超標「官宅」。
(2)搞四個現代化,不懂科學技術就要成為科盲。
表達方式:有五種
1、記敘
2、說明
3、議論
4、描寫
5、抒情
(1)記敘:敘述是寫作中最基本、最常見的一種表達方式,它是作者對人物的經歷和事件的發展變化過程以及場景、空間的轉換所作的敘說和交代。
(2)描寫:描寫是把描寫對象的狀貌、情態描繪出來,再現給讀者的一種表達方式。它是記敘文,特別是文學創作中的主要表達方式之一。在一般的抒情、議論、說明文中,有時也把它作為一種輔助手段。描寫的手法運用得好,能逼真傳神、生動形象,使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從中受到強烈的藝術感染。
(3)抒情:抒情就是抒發和表現作者的感情。它是抒情文體中的主要表達方式,在一般的文學作品和記敘文中,也常常把它作為重要的輔助表達手段。
(4)議論:議論就是作者對某個議論對象發表見解,以表明自己的觀點和態度。它的作用在於使文章鮮明、深刻,具有較強的哲理性和理論深度。在議論文中,它是主要表達方式;在一般記敘文、說明文或文學作品中,也常被當作輔助表達手段。
(5)說明:說明是用簡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狀、性質、特徵、成因、關系、功用等解說清楚的表達方式。這種被解說的對象,有的是實體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樹木、建築、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識、修養、觀點、概念、原理、技術等。
記敘順序:
記敘的順序一般可分為順敘、倒敘、插敘三種。
順敘是寫記敘文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一般是指按照事件發展的時間先後次序來敘述。採用這種方法,能使文章的層次同事件發展的過程基本一致,就容易把事件記敘得有頭有尾,脈絡清晰。順敘的方法可分為以下幾種:一是完全按時間順序記敘
二是以地點的轉換為序來敘述事件
三是以事情的內在邏輯聯系為序來敘述事件
倒敘,是根據表達的需要,把事件的結局或某個最突出的片斷提在前邊敘述,然後再從事件的開頭按原來的發展順序進行敘述。倒敘能增強文章的生動性,使文章引人入勝。
插敘,是在敘述中心事件的過程中,為了幫助展開情節或刻畫人物,暫時中斷敘述的線索,插入一段與主要情節相關的內容,然後再接著敘述原來的內容。
肖像描寫:文藝作品中通過對人物的容貌、衣飾、神情、姿態、音調等的描寫來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種方法。它能讓讀者直觀地認識作品中的人物,了解人物的外在的特徵。
描寫方法:
語言描寫:文學創作中通過人物語言來刻畫人物性格的一種方法。它能直接表現人物思想、品質和性格特點。
心理描寫:對人物在特定環境中的心理活動描寫。它能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表現人物的思想感情,刻畫人物的性格,深化作品主題。
動作描寫:文學作品中用人物自己的行動表現人物性格的一種手法。它可以顯示人物的內心世界,展示人物的性格及其發展。
景物描寫:景物描寫除要抓住景物的形狀、顏色、動態外,還要把各部分景物的方位交待清楚,這樣才能給人留下清晰的印象。可以襯托當時人物的心情。
感情描寫:可以寫出文學作品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為之後發生的事做伏筆。
正面描寫:又稱「直接描寫」。文章的描寫手法之一,與「側面描寫」相對。它主要是指對人物的肖像、心理、語言、行動以及對。
側面描寫:側面描寫也叫間接描寫,它是正面描寫的一種補充。側面描寫曲折含蓄,能喚起讀者的想像,豐富人物的形象,達到以此顯彼的效果。
故事情節(我覺得應該是記敘文6要素吧):
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要不就是小說的故事情節:開端、發展、高潮、結局。
好一點的網站:
http://mypage.zhyww.cn/page2.asp?pgid=61139&pid=55843
㈥ 《歐陽修傳》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歐陽修傳》(王水照, 崔銘 著)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yG6-UGX9kMeUmeWQ-_152A
書名:歐陽修傳
作者:王水照, 崔銘 著
豆瓣評分:7.0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9-5
頁數:476
內容簡介:
歐陽修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史學家。他出身孤寒,自畫荻識字起,便與文字結緣,又因傑出的文學才華而步入仕途,在政壇中跌宕起伏,最後成為令人仰慕的文壇領袖和朝廷重臣。他作為北宋文學巨擘的地位早已毋庸置疑, 1057年科舉考試的主考官,一手提拔了蘇軾、蘇轍、曾鞏、張載等人,成就了北宋文化最為輝煌的一代。在政壇上,他立朝蹇諤,不以個人得失而放棄原則和理想,在波詭雲譎的朝堂紛爭,他既收獲了贊譽,也蒙受了常人難以想像的羞辱;他既贏得朋友,也失去過友誼,甚至結下仇怨。這本傳記從他一生的主要經歷入手,以他的人生起落為經,詩文作品為緯,以詩詞文入傳,不僅全面展現他起起落落的一生,展現了一代文宗的高貴品格和精神。
作者簡介:
王水照,復旦大學文科特聘資深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宋代文學學會名譽會長,中國蘇軾研究學會名譽會長。主要代表作有《蘇軾選集》《唐宋文學論集》《蘇軾論稿》《蘇軾研究》《宋代文學通論》《王水照自選集》等,又著有《半肖居筆記》《鱗爪文輯》《走馬塘集》等學術隨筆,編有《宋人所撰三蘇年譜匯刊》《歷代文話》等古籍文獻,另外還主持編譯有《日本學者中國詞學論文集》《日本學者中國文章學論著選》《日本宋學研究六人集》(第一輯、第二輯)等書。所撰著作獲國家級、省部級優秀成果獎多項,2012年獲上海市學術貢獻獎,是當代宋代文學研究的奠基者與拓荒者之一。
崔銘,復旦大學文學博士,南京師范大學博士後,現任同濟大學中文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兼任中國歐陽修研究會常務理事、上海市古典文學學會理事。已出版《智者在苦難中的超越:蘇軾傳》《達者在紛爭中的堅持:歐陽修傳》《張耒年譜及作品編年》《大學語文》《唐代詩歌選》《宋代詩詞選》等。
㈦ 求國學數典論壇下載
呂不韋,戰國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衛國濮陽(今河南濮陽西南)人。呂不韋是陽翟(今河南省禹州市)的大商人,他往來各地,以低價買進,高價賣出,所以積累起千金的家產。他以「奇貨可居」聞名於世,曾輔佐秦始皇登上帝位,任秦朝相國,並組織門客編寫了著名的《呂氏春秋》,也是雜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呂不韋在趙都邯鄲見入質於趙的秦王孫公子異人(後改名子楚)」認為「奇貨可居」,遂予重金資助,並游說秦太子安國君寵姬華陽夫人,立子楚為嫡嗣。後子楚與呂不韋逃歸秦國。安國君繼立為孝文王,子楚遂為太子。次年,子楚即位(即庄襄王),任呂不韋為丞相,封為文信侯,食河南洛陽10萬戶。庄襄王卒,年幼的太子政立為王,尊呂不韋為相國,號稱「仲父」。門下有食客3000人,家僮萬人。命食客編著《呂氏春秋》,又名《呂覽》。有八覽、六論、十二紀共20餘萬言,匯合了先秦各派學說,「兼儒墨,合名法」,故史稱「雜家」。執政時曾攻取周、趙、衛的土地,立三川、太原、東郡,對秦王政兼並六國的事業有重大貢獻。後因叛亂事受牽連,被免除相國職務,出居河南封地。不久,秦王政復命其舉家遷蜀,呂不韋恐誅,乃飲鴆而死。(譯自《史記·呂不韋列傳》)
[編輯本段]二、呂不韋生平
秦昭王四十年(前267年),太子嬴悼死在魏國,運回國葬在芷陽。到了昭王四十二年(前265年),把他的第二個兒子安國君立為太子。而安國君有二十多個兒子。安國君有個非常寵愛的妃子,立她正夫人,稱之為華陽夫人。華陽夫人沒有兒子。安國君有個排行居中的兒子名叫子楚,子楚的母親叫夏姬,不受寵愛。子楚作為秦國的人質被派到趙國。秦國多次攻打趙國,趙國對子楚也不以禮相待。
子楚是秦王庶出的孫子,在趙國當人質,他乘的車馬和日常的財用都不富足,生活困窘,很不得意。呂不韋到邯鄲去做生意,見到子楚後非常喜歡,說:「子楚就像一件奇貨,可以囤積居奇。以待高價售出」(成語「奇貨可居」的出典)。於是他就前去拜訪子楚,對他游說道:「我能光大你的門庭。」子楚笑著說:「你姑且先光大自己的門庭,然後再來光大我的門庭吧!」呂不韋說:「你不懂啊,我的門庭要等待你的門庭光大了才能光大。」子楚心知呂不韋所言之意,就拉他坐在一起深談。呂不韋說:「秦王已經老了,安國君被立為太子。我私下聽說安國君非常寵愛華陽夫人,華陽夫人沒有兒子,能夠選立太子的只有華陽夫人一個。現在你的兄弟有二十多人,你又排行中間,不受秦王寵幸,長期被留在諸侯國當人質,即使是秦王死去,安國君繼位為王,你也不要指望同你長兄和早晚都在秦王身邊的其他兄弟們爭太子之位啦。」子楚說:「是這樣,但該怎麼辦呢?」呂不韋說:「你很貧窘,又客居在此,也拿不出什麼來獻給親長,結交賓客。我呂不韋雖然不富有,但願意拿出千金來為你西去秦國游說,侍奉安國君和華陽夫人,讓他們立你為太子。」子楚於是叩頭拜謝道:「如果實現了您的計劃,我願意分秦國的土地和您共享。」
呂不韋於是拿出五百金送給子楚,作為日常生活和交結賓客之用;又拿出五百金買珍奇玩物,自己帶著西去秦國游說,先拜見華陽夫人的弟弟陽泉君和姐姐,把帶來的東西統統獻給華陽夫人。順便談及子楚聰明賢能,所結交的諸侯賓客,遍及天下,常常說「我子楚把夫人看成天一般,日夜哭泣思念太子和夫人」。夫人非常高興。呂不韋乘機又讓華陽夫人姐姐勸說華陽夫人道:「我聽說用美色來侍奉別人的,一旦色衰,寵愛也就隨之減少。現在夫人您侍奉太子,甚被寵愛,卻沒有兒子,不趁這時早一點在太子的兒子中結交一個有才能而孝順的人,立他為繼承人而又像親生兒子一樣對待他,那麼,丈夫在世時受到尊重,丈夫死後,自己立的兒子繼位為王,最終也不會失勢,這就是人們所說的一句話能得到萬世的好處啊。不在容貌美麗之時樹立根本,假使等到容貌衰竭,寵愛失去後,雖然想和太子說上一句話,還有可能嗎?現在子楚賢能,而自己也知道排行居中,按次序是不能被立為繼承人的,而他的生母又不受寵愛,自己就會主動依附於夫人,夫人若真能在此時提拔他為繼承人,那麼夫人您一生在秦國都要受到尊寵啦。」華陽夫人聽了認為是這樣,就趁太子方便的時候,委婉地談到在趙國做人質的子楚非常有才能,來往的人都稱贊他。接著就哭著說:「我有幸能填充後宮,但非常遺憾的是沒有兒子,我希望能立子楚為繼承人,以便我日後有個依靠。」安國君答應了,就和夫人刻下玉符,決定立子楚為繼承人,安國君和華陽夫人都送好多禮物給子楚,而請呂不韋當他的老師,因此子楚的名聲在諸侯中越來越大。
呂不韋選取了一姿色非常漂亮而又善於跳舞的邯鄲女子一起同居,知道她懷了孕。子楚有一次和呂不韋一起飲酒,看到此女後非常喜歡,就站起身來向呂不韋祝酒,請求把此女賜給他。呂不韋很生氣,但轉念一想,已經為子楚破費了大量家產,為的藉以釣取奇貨,於是就獻出了這個女子。此女隱瞞了自己懷孕在身,到十二個月之後,生下兒子名政。子楚就立此姬為夫人。
秦昭王五十年(前257年),派王齮圍攻邯鄲,情況非常緊急,趙國想殺死子楚。子楚就和呂不韋密謀,拿出六百斤金子送給守城官吏,得以脫身,逃到秦軍大營,這才得以順利回國。趙國又想殺子楚的妻子和兒子,以子楚的夫人是趙國富豪人家的女兒,才得以隱藏起來,因此母子二人竟得活命。秦昭王五十六年(前251年),他去世了,太子安國君繼位為王,華陽夫人為王後,子楚為太子。趙國也護送子楚的夫人和兒子嬴政回到秦國。
安國君繼秦王位,守孝一年後,加冕才三天就突發疾病去世了,謚號為孝文王。太子子楚繼位,他就是秦莊襄王。庄襄王尊奉為母的華陽王後為華陽太後,生母夏姬被尊稱為夏太後。庄襄王元年(前249年),任命呂不韋為丞相,封為文信侯,河南洛陽十萬戶作為他的食邑。
庄襄王即位三年之後死去,太子嬴政繼立為王,尊奉呂不韋為相國,稱他為「仲父」。秦王年紀還小,太後常常和呂不韋私通。呂不韋家有奴僕萬人。
在那時,魏國有信陵君,楚國有春申君,趙國有平原君,齊國有孟嘗君,他們都禮賢下士,結交賓客。並在這方面要爭個高低上下。呂不韋認為秦國如此強大,把不如他們當成一件令人羞愧的事,所以他也招來了文人學士,給他們優厚的待遇,門下食客多達三千人。那時各諸侯國有許多才辯之士,像荀卿那班人,著書立說,流行天下。呂不韋就命他的食客各自將所見所聞記下,綜合在一起成為八覽、六論、十二紀,共二十多萬言。自己認為其中包括了天地萬物古往今來的事理,所以號稱《呂氏春秋》。並將之刊布在咸陽的城門,上面懸掛著一千金的賞金,遍請諸侯各國的游士賓客,若有人能增刪一字,就給予一千金的獎勵。
秦始皇越來越大了,但太後一直淫亂不止。呂不韋唯恐事情敗露,災禍降臨在自己頭上,就暗地尋求了一個陰莖特別大的人嫪毐(làoǎi,烙矮)作為門客,不時讓演員歌舞取樂,命嫪毐用他的陰莖穿在桐木車輪上,使之轉動而行,並想法讓太後知道此事,以此事引誘她。太後聽說之後,真的想在暗中佔有他。呂不韋就進獻嫪毐,假裝讓人告發他犯下了該受宮刑的罪。呂不韋又暗中對太後說:「你可以讓嫪毐假裝受了宮刑,就可以在供職宮中的人員中得到他。」太後就偷偷地送給主持宮刑的官吏許多東西,假裝處罰嫪毐,拔掉了他的胡須假充宦官,這就得以侍奉太後。太後暗和他通姦,特別喜愛他。後來太後懷孕在身,恐怕別人知道,假稱算卦不吉,需要換一個環境來躲避一下,就遷移到雍地的宮殿中居住。嫪毐一直跟著太後,得到的賞賜非常豐厚,而太後凡事也都由嫪毐決定。嫪毐的僕人有數千人,希望成為嫪毐的門客,而自願成為太監的,也有上千人。
秦始皇七年(前240年),庄襄王的生母夏太後去世。孝文王後叫華陽太後,和孝文王合葬在壽陵。夏太後的兒子庄襄王葬在芷陽,所以夏太後另外單獨埋葬在杜原之東,稱「向東可以看到我的兒子,向西可以看到我的丈夫。在百年之後,旁邊定會有個萬戶的城邑」。
秦始皇九年(前238年),有人告發嫪毐實際並不是宦官,常常和太後淫亂私通,並生下兩個兒子,都把他們隱藏起來,還和太後密謀說「若是秦王死去,就立這兒子繼位」。於是秦始皇命法官嚴查此事,把事情真相全部弄清,事情牽連到相國呂不韋。這年九月,把嫪毐家三族人眾全部殺死,又殺太後所生的兩個兒子,並把太後遷到雍地居住。秦始皇十年(前237年)十月,免去了呂不韋的相國職務。等到齊人茅焦勸說秦王,秦王這才到雍地迎接太後,使她又回歸咸陽,但把呂不韋遣出京城,前往河南的封地。
又過了一年多,各諸侯國的賓客使者絡繹不絕,前來問候呂不韋。秦王恐怕他發動叛亂,就寫信給呂不韋說:「你對秦國有何功勞?秦國封你在河南,食邑十萬戶。你對秦王有什麼血緣關系?而號稱仲父。你與家屬都一概遷到蜀地去居住!」呂不韋一想到自己已經逐漸被逼迫,害怕日後被殺,就喝下酖酒自殺而死。秦王所痛恨的呂不韋、嫪毐都已死去,就讓遷徙到蜀地的嫪毐門客都回到京城。
秦始皇十九年(前228年),太後去世,謚號為帝太後。與庄襄王合葬在芷陽。
賈誼(公元前200年--公元前168年),是西漢著名的大儒,人稱賈生、賈子、賈長沙。漢高帝七年(前200年),賈誼出生,這個時代正是西漢政權剛剛建立的年代,它既給賈誼帶來了施展才華的機遇,也給他的人生帶來了坎坷和痛苦。
賈誼的童年和少年時期,基本上生活在一個和平穩定的環境之中,他的生活也基本上是以讀書習文為主。18歲時,他便以能誦詩書擅寫文章而聞名於郡中。當時的名士河南守吳廷尉欣賞他的才學俱優,將他列置門下。
公元前180年,漢文帝劉恆即位。聽聞河南守吳公頗有學識,且政績卓著,便徵召吳公為廷尉。漢元帝元年(前179年),賈誼在老師吳廷尉的推薦下,被徵召入朝,立為博士。一年之中,又被破格晉升為太中大夫。從此,22歲的賈誼便踏上了仕途,成為西漢政治集團中的一員。
漢文帝對賈誼很器重,在把他破格提升為太中大夫,又與諸大臣商議,想把他升擢為公卿,但遭到群臣的反對。此後,漢文帝開始有意疏遠賈誼,並將他派去當長沙王的太傅。
在政治上受挫的賈誼辭別了京城,來到了地處偏遠的長沙。他聽說長沙地勢低,濕度大,自認為此去長沙將享壽不長,而且又因為是被貶謫,心情非常不好,常常拿自己與屈原作比。在這種情況下,他便寫下了千古流傳的《吊屈原賦》。
漢文帝七年(前173年),文帝思念遠在長沙的賈誼,於是將他召進皇宮。當文帝聽完賈誼的一番宏論後,十分感慨地說:「吾久不見賈生,自以為過之,今不及也」過不多久,漢文帝拜賈誼為梁懷王的太傅。在任梁懷王太傅期間,賈誼仍對政事十分關注,而且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寫下了如《治安策》、《論積貯疏》等名篇。
漢文帝十一年(前169年),梁懷王劉揖人朝,不幸墜馬而死。賈誼認為自己作為梁懷王的太傅而沒有盡到自己的責任,因此非常傷心。一年以後,由於傷感過度,賈誼也於漢文帝十二年(前168年),死時年僅33歲。
賈誼一生雖然短暫,但是,就在這短暫的一生中,他卻為中華文化寶庫留下了一份珍貴的文化遺產。他是騷體賦的代表作家,代表作是《吊屈原賦》、《鵩鳥賦》。在西漢政論散文的園地中,賈誼的散文也堪稱文采斐然。劉勰《文心雕龍.奏啟》稱其奏疏是「理既切至,辭亦通暢,可謂識大體矣。」其最為人稱道的政論作品是《過秦論》、《治安策》和《論積貯疏》。
董仲舒(前179—前104)漢代思想家,政治家。廣川人(今河北衡水),漢族。是西漢一位與時俱進的思想家,西漢時期著名的唯心主義哲學家和今文經學大師。景帝時任博士,講授《公羊春秋》。漢武帝元光元年(前134),董仲舒在著名的《舉賢良對策》中,提出其哲學體系的基本要點,並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為漢武帝所採納。其後,任江都易王劉非的國相10年;元朔四年(前125),任膠西王劉端的國相,4年後辭職回家。此後,居家著書,朝廷每有大議,令使者及廷尉就其家而問之,仍受武帝尊重。董仲舒以《公羊春秋》為依據,將周代以來的宗教天道觀和陰陽、五行學說結合起來,吸收法家、道家、陰陽家思想,建立了一個新的思想體系,成為漢代的官方統治哲學,對當時社會所提出的一系列哲學、政治、社會、歷史問題,給予了較為系統的回答。
公元前134年,漢武帝下詔徵求治國方略。儒生董仲舒在著名的《舉賢良對策》中系統地提出了「天人感應」、「大一統」學說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董仲舒認為,「道之大原出於天」,自然、人事都受制於天命,因此反映天命的政治秩序和政治思想都應該是統一的。他把儒家的倫理思想概括為「三綱五常」。漢武帝採納了董仲舒的建議,儒學開始成為官方哲學,並延續至今,從此,經學研究在漢代盛行。
劉安(公元前179--前122),漢高祖劉邦之孫,淮南厲王劉長之子。文帝8年(公元前172年),劉長驕縱跋扈,常與帝同車出獵;在封地不用漢法,自作法令。前174年,與匈奴、閩越首領聯絡,圖謀叛亂,事泄被拘。朝臣議以死罪,文帝赦之,廢王號,謫徙蜀郡嚴道邛郵,途中不食而死。文帝十六年(公元前164年),文帝把原來的淮南國一分為三封給劉安兄弟三人,劉安以長子身份襲封為淮南王,時年十六歲。他才思敏捷,好讀書,善文辭,樂於鼓琴。是西漢知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奉漢武帝之命所著《離騷體》是中國最早對屈原及其《離騷》作高度評價的著作。曾「招致賓客方術之士數千人」,集體編寫了《鴻烈》(後稱該書為《淮南鴻烈》或《淮南子》)一書,該書包羅萬象,既有史料價值,又有文學價值。劉安是世界上最早嘗試熱氣球升空的實踐者,他將雞蛋去汁,以艾燃燒取熱氣,使蛋殼浮升。劉安是我國豆腐的創始人。1992年9月15日,安徽淮南市舉辦首屆「中國豆腐文化節」,隆重紀念中國豆腐創始人——西漢淮南王劉安的誕辰和他發明豆腐2100年。
劉安好讀書鼓琴,不喜弋獵狗馬馳騁,潛心治國安邦,著書立說。劉安愛賢若渴,禮賢下士,淮南國都壽春成了文人薈萃的文化中心。劉安和眾門客著成《淮南子》(又名《淮南鴻烈》)。《淮南子》有《內篇》21篇、《外篇》33篇、《道訓》2篇,20餘萬字。又著詩歌《淮南王賦》82篇、《群臣賦》44篇、《淮南歌詩》4篇、《淮南雜星子》19卷、《淮南萬畢術》。內容涉及政治學、哲學、倫理學、史學、文學、經濟學、物理、化學、天文、地理、農業水利、醫學養生等領域,包羅萬象。這些著作中集中體現了道家思想。在《淮南萬畢術》中就有「曾青得鐵則化為銅」的記載,據考證「曾青」是指銅的化合物,有的科學工作者認為是銅綠,說法不一。。
劉安好黃白之術,召集道士、儒士、郎中以及江湖方術之士煉丹制葯,最著名的有蘇非、李尚、田由、雷被、伍被、晉昌、毛被、左吳,號稱「八公」,在壽春北山築爐煉丹,偶成豆腐。劉安因之被尊為豆腐鼻祖,八公山也因此而得名。
劉安的制國思想是「無為而制」,對道家思想加以改進,不循先法,不守舊章,遵循自然規律制定了一系列輕刑薄賦、鼓勵生產的政策,善用人才,體恤百姓,使淮南國出現了國泰民安的景象。
盡管劉安的治國政策得到百姓的擁護,可是在那獨尊儒術的時代,他所奉行的道家思想,屢遭讒言。漢武帝元狩年(公元前122年),武帝以劉安「陰結賓客,拊循百姓,為叛逆事」等罪名派兵入淮南,劉安被迫自殺。
漢武帝非常欣賞劉安的才情,但他強力推行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統治思想,卻和劉安推崇的「無為而治」的道家學說南轅北轍,而父親劉長之死更成了劉安心中的一個「死結」。因此,劉安在廣置門客進行「學術研討」的同時,也在不斷地積蓄力量,為有朝一日的謀反做著准備。
不過,和自己的父親一樣,劉安的謀反還沒有來得及實施,便由於門客雷被的告狀,以及門客伍被、孫子劉建的告密而劃上了句號。
在劉安招募的數千門客中,有8個人最具才華,他們分別是蘇非、李尚、左吳、陳由、伍被、毛周、雷被和晉昌,這8個人號稱是淮南王府上的「八公」。其中雷被是一位劍藝精湛的劍客,他在與淮南王太子劉遷的一次比試中,失手擊中了劉遷,從此惹怒太子,後來更是被逼得在淮南國里待不下去了。雷被於是向劉安請求:跟隨大將軍衛青去打匈奴。沒想到劉安聽後,反倒認為雷被起了叛心,並將其免了職。心懷怨恨的雷被索性逃出淮南王府,跑到長安城狀告起劉安來。根據漢律,凡阻撓執行天子詔令者,應被判棄市死罪。此時正忙著「削藩」的漢武帝,早已對劉安的所作所為有所耳聞,因此雷被這一狀正好告對了時候,漢武帝順水推舟,剝奪了劉安的封地。
「八公」中的另外一位門客伍被,在得知劉安准備謀反時,曾經多次進行勸阻,但劉安不僅不聽,還總是拿出秦末陳勝、吳廣起義成功的例子來反唇相譏。伍被見自己的諫言得不到採納,也決定反戈一擊,將劉安謀反一事密報給了朝廷。
俗話說「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就在劉安面臨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他的孫子劉建又跳了出來,朝自己爺爺的心窩上狠狠地「捅了一刀」。劉建的父親劉不害因為是庶出,很少得到劉安的寵愛,長期心存怨言。此時,他那個「沒長腦袋」的兒子劉建,竟然也跑到了長安城告起狀來。劉建的目的原本是想陷害太子劉遷,讓自己的父親當上淮南王的繼承人。只是他沒有想到,這一狀恰恰將自己的爺爺送上了黃泉路。
如此一來,雷被告狀在前,伍被、劉建告發在後,漢武帝遂派有名的酷吏張湯前來辦案,結果認定劉安謀反屬實。公元前122年(漢元狩元年),漢武帝以劉安「陰結賓客,拊循百姓,為叛逆事」等罪名,派兵進入淮南,從劉安家中搜出了准備用於謀反的攻戰器械,和用來行詐而偽造的玉璽金印,自知罪無可赦的劉安被迫自殺,而與他串通一氣的衡山王劉賜聞訊後,也自殺而亡。
光和4年 181年 1歲 公元一八一年農歷四月十四日諸葛亮誕生於琅邪陽都(今山東沂南縣)。
中平6年 189年 9歲 諸葛亮生母章氏去世。
初平3年 192年 12歲 諸葛亮父親諸葛珪去世。
興平元年 194年 14歲 諸葛亮與弟諸葛均及妹妹由叔父諸葛玄收養,其兄諸葛瑾同繼母赴江東。
興平2年 195年 15歲 諸葛亮叔父諸葛玄任豫章太守,他及弟妹隨叔父赴豫章(現南昌)。
建安2年 197年 17歲 諸葛玄病故。諸葛亮和弟妹移居襄陽(今湖北襄樊)。
建安4年 199年 19歲 諸葛亮與友人徐庶等從師水鏡先生司馬徽。
建安12年 207年 27歲 劉備前往襄陽(今湖北襄樊)三顧茅廬,諸葛亮對劉備陳說「隆中對」。隨即出山輔助劉備。
建安13年 208年 28歲 諸葛亮出使東吳,說服吳主孫權抗曹。
建安14年 209年 29歲 諸葛亮任軍師中郎將。
建安16年 211年 31歲 諸葛亮與關羽、張飛、趙雲鎮守荊州。
建安19年 214年 34歲 諸葛亮留關羽守荊州,與張飛、趙雲分兵與劉備會師。劉備攻佔成都,諸葛亮任軍師將軍,署左將軍府事。
建安20年 215年 35歲 諸葛亮整頓巴蜀內政。
建安23年 218年 38歲 諸葛亮留守巴蜀,供應在漢中作戰的劉備。
蜀章武元年 221年 41歲 劉備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漢或蜀。諸葛亮任丞相。
蜀建興元年 223年 43歲 劉備兵敗白帝城,永安託孤於諸葛亮。劉備死,劉禪即位,封諸葛亮為武鄉侯,領益州牧。
蜀建興2年 224年 44歲 諸葛亮調整巴蜀內政。
蜀建興3年 225 年 45歲 諸葛亮率軍南征,平定南蠻。
蜀建興5年 227年 47歲 諸葛亮上《出師表》,屯兵漢中,即日北伐。
蜀建興6年 228年 48歲 北伐失街亭,諸葛亮斬馬謖,自貶為右將軍,行丞相事。
蜀建興7年 229年 49歲 諸葛亮再次北伐,奪取武都、陰平,恢復丞相職位。
蜀建興8年 230年 50歲 諸葛亮再次北伐。
蜀建興9年 231年 51歲 諸葛亮北伐攻祁山,大敗魏軍,在木門伏殺魏名將張郃。
蜀建興11年 233年 53歲 諸葛亮在斜谷修造邸閣,屯集糧食。
蜀建興12年 234年 54歲 諸葛亮於再次北伐,因積勞成疾病故五丈原。
韓愈(768~824)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字退之,河陽(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漢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謚號「文」,又稱韓文公。他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散文語言,破駢為散,擴大文言文的表達功能。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韓愈還是一個語言巨匠。他善於使用前人詞語,又注重當代口語的提煉,得以創造出許多新的語句,其中有不少已成為成語流傳至今,如「落井下石」、「動輒得咎」、「雜亂無章」等。在思想上是中國「道統」觀念的確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歐陽修(1007~1072年)【注音】 ōu yáng xiū ,字永叔,自號醉翁,晚年號六一居士,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吉安永豐(今屬江西)人[自稱廬陵人],漢族,因吉州原屬廬陵郡,出生於綿州(今四川綿陽)北宋時期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和詩人。與唐韓愈,柳宗元,宋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仁宗時,累擢知制誥、翰林學士;英宗,官至樞密副使、參知政事;神宗朝,遷兵部尚書,以太子少師致仕。卒謚文忠。其於政治和文學方面都主張革新,既是范仲淹慶歷新政的支持者,也是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領導者。又喜獎掖後進,蘇軾父子及曾鞏、王安石皆出其門下。創作實績亦燦然可觀,詩、詞、散文均為一時之冠。散文說理暢達,抒情委婉,;詩風與散文近似,重氣勢而能流暢自然;其詞深婉清麗,承襲南唐余風。曾與宋祁合修《新唐書》,並獨撰《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編為《集古錄》。有《歐陽文忠公文集》。詩歌《踏莎行》。並著作著名的《醉翁亭記》。歐陽修死後葬於開封新鄭(今河南新鄭),新鄭市辛店鎮歐陽寺村現有歐陽修陵園,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另今綿陽南郊亦有其祠堂,名曰六一堂。本文選其《朋黨論》、《五代史伶官傳序》、《醉翁亭記》、《秋聲賦》、《祭石曼卿文》、《賣油翁》六篇;選其詞《採桑子(群芳過後西湖好)》、《訴衷情(清晨簾幕卷秋霜)》、《踏莎行(候館殘梅)》、《生杳子(去年元月時)》、《朝中措(平山欄檻倚晴空)》、《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六首;先其詩《戲答元珍》和《畫眉鳥》二首。
文天祥(1236—1283),南宋傑出民族英雄[1]和愛國詩人。漢族,廬陵(今屬江西吉安)人,原名雲孫,字宋瑞,又字履善,自號文山、浮休道人,著作有《文山全集》、《文山樂府》,名篇有《正氣歌》、《過零丁洋》等。宋理宗寶佑四年(1256年)進士第一名(狀元),與陸秀夫、張世傑被稱為"宋末三傑"。他晚年的詩詞,風格慷慨激昂,蒼涼悲壯,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反映了他堅貞的民族氣節和頑強的戰斗精神。1283年1月9日(農歷十二月九日)在北京柴市口慷慨就義,年僅四十七歲。文天祥在獄中寫作大量詩詞,《過零丁洋》、《正氣歌》等作品已成為千古絕唱,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