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關於天文類的書籍
中國古代天文學大系一套,目前我看過古代《天文學思想》《古代星占學》《古代歷法史》這三本。非醉心於此者繞道,非十年之功難見一隅。推薦《中國天文學史大系》,全十冊很不錯。《基礎天文學》《通俗天文學》《行星與恆星》《天文愛好者手冊》天文愛好者雜志,《天文學新概論》這些都強烈推薦
不過講真沒必要一下上那麼深的,《天文學史話》,入門很好用,用心看一天就能看完。
還有一些比較偏門的,《中國占星術的世界》橋本敬造。也是小冊子級別,但是對於系統了解肯定不夠。
學差不多了有精力再去讀什麼二十四史的天文內容。值得注意的是,其實歷書或者律歷志之類的內容含有很多天文內容。別光看天文志。天文志以記錄和占卜為主。後來加入儀器天象之類的……
有些古代天文類的的書籍在 古籍閣 差不多都能找到pdf格式電子版,還有很多國外圖書館藏的地天文書籍
還有些古代的天文書籍也非常不錯,非常值得參考
古代天文書籍推薦目錄如下:
《民歷鋪註解惑》《玉燭寶典》《甘石星經》《三垣七政二十八宿周天精鑒 -明》
《囂囂子歷鏡 (清)》《四時氣候集解【明】》《步天歌(影印版)》《清史天文志》
《地球圖說 (法)》《觀象玩占》《通雅·天文》《春秋日食辨正(清)》
《歷象本要 (清)》《古今推步諸術考 (清)》《古周髀算經 (漢)》
《全史日至源流 (清)》《歷算全書 (清) 》 《周髀算經 (漢)》
《三垣列舍入宿去極集》《六經天文編 (宋) 》《乙巳占 (唐)》
《周天星位經緯宿度考 》《周髀算經周髀算經音義 (宋)》《隋書·律歷志》
《宣西通 (清)》《恆星星座書》《授時歷議》《推春秋日食法 (清)》
《天文略》《晉書·律歷志》《三才實義天集 (清)》《唐月令注全一冊》
『貳』 推薦一本星象學的書
1、中國古代天文星象學的入門書:《步天歌》
步天歌
東方七宿:
角兩星南北正直著,中有平道上天田,總是黑星兩相連。別有一烏名進賢,平道右畔獨淵然。最上三星周鼎形,角下天門左平星,雙雙橫於庫樓上。庫樓十星屈曲明,樓中五柱十五星,三三相似如鼎形。其中四星別名衡,南門樓外兩星橫。
亢四星恰如彎弓狀,大角一星直上明,折威七子亢下橫。大角左右攝提星,三三相似如鼎形。折威下左頓頑星,兩個斜安黃色精。頑下二星號陽門,色若頓頑直下存。
氐四星似斗測量米,天乳氐上黑一星,世人不識稱無名。一個招搖梗河上,梗河橫列三星狀,帝席三黑河之西。亢池六星近攝提,氐下眾星騎官出,騎官之眾二十七,三三相連十欠一。陣車氐下騎官次,騎官下三車騎位。天輻兩星立陣旁,將軍陣里振威霜。
房四星直下主明堂,鍵閉一黃斜向上,鉤鈐兩個近其旁。罰有三星直鍵上,兩咸夾罰似房狀,房西一星號為日,從官兩個日下出。
心三星中央色最深,下有積卒共十二,三三相聚心下是。
尾九星如鉤蒼龍尾,下頭五點號龜星,尾上天江四橫是,尾東一個名傅說,傅說東畔一魚子,尾西一室是神宮,所以列在後妃中。
箕四星形狀如簸箕,箕下三星名木杵,其前一黑是糠皮。
北方七宿:
斗六星其狀似北斗,魁上建星三相對,天弁建上三三九。斗下圓安十四星,雖然名鱉貫索形。天雞建背雙黑星,天龠柄前八黃精,狗國四方雞下生,天淵十星鱉東邊,更有兩狗斗魁前,農家丈人斗下眠,天淵十黃狗色玄。
牛六星近在河岸頭,頭上雖然有兩角,腹下從來欠一腳。牛下九黑是天田,田下三三九坎連,牛上直建三河鼓,鼓上三星號織女。左旗右旗各九星,河鼓兩畔右邊明。更有四黃名天桴,河鼓直下如連珠。羅堰三烏牛東居,漸台四星似口形。輦道東足連五丁。輦道漸台在何許?欲得見時近織女。
女四星如箕主嫁娶,十二諸國在下陳。先從越國向東論,東西兩周次二秦,雍州南下雙雁門,代國向西一晉伸,韓魏各一晉北輪,楚之一國魏西屯,楚城南畔獨燕軍,燕西一郡是齊鄰,齊北兩邑平原君,欲知鄭在越下存,十六黃星細區分。五個離珠女上星,敗瓜珠上瓠瓜生,兩個各五瓠瓜明。天津九個彈弓形,兩星入牛河中橫。四個奚仲天津上,七個仲側扶筐星。
虛上下各一如連珠,命祿危非虛上呈,虛危之下哭泣星。哭泣雙雙下壘城,天壘團圓十三星。敗臼四星城下橫,臼西三個離瑜明。(註:命祿危非,即司命、司祿、司危、司非)
危三星不直舊先知,危上五黑號人星,人畔三四杵臼形,人上七烏號車府,府上天鉤九黃晶,鉤上五鴉字造父。危下四星號墳墓,墓下四星斜虛梁,十個天錢梁下黃。墓旁兩星能蓋屋,身著黑衣危下宿。
室兩星上有離宮出,繞室三雙有六星。下頭六個雷電形,壘壁陣次十二星,十二兩頭大似井,陣下分布羽林軍,四十五卒三為群。軍西西下多難論,仔細歷歷看區分:三粒黃金名鈇鋮,一顆真珠北落門,門東八魁九個子,門西一宿天綱是。電旁兩星土公吏,騰蛇室上二十二。
壁兩星下頭是霹靂,霹靂五星橫著行,雲雨次之口四方。壁上天廄十圓黃,鈇鑕五星羽林旁,土公兩黑壁下藏。
西方七宿:
奎
腰細頭尖似破鞋 一十六星繞鞋生 外屏七烏奎下橫 屏下七個天溷明
司空右畔土之精 奎上一宿軍南門 河中六個閣道形 附路一星道傍明
五個吐花王良星 良星近上一策名 天策天溷與天屏 一十五星皆不明
婁
三星不勻近一顆 左更右更烏夾婁 天倉六個樓下頭 天庾三星倉東腳
婁上十一將軍侯
胃
三星鼎足河之次 天廩胃下斜四星 天囷十三如乙形 河中八星名大陵
陵北九個天船名 陵中積屍一個星 積水船中一黑精
昴
七星一聚實不少 阿西月東各一星 月下五黃天陰名 陰下六烏芻槁營
營南十六天苑形 河裡六星名捲舌 舌中黑點天讒星 礪石舌旁斜四丁
畢
恰似爪叉八星出 附耳畢股一星光 天街兩星畢背旁 天節耳下八烏幢
畢上橫列六諸王 王下四皂天高星 節下團圓九州城 畢口斜對五車口
車有三柱任縱橫 車中五個天潢精 潢畔咸池三黑星 天關一星車腳邊
參旗九個參車間 旗下十三烏天園 九游天園參腳邊
觜
三星相近作參蕊 觜上座旗直指天 尊卑之位九相連 司怪曲立座旗邊
四鴉大近井鉞前
參
總有七星觜相侵 兩肩雙足三為心 伐星三小足里深 玉井四星右足陰
屏星兩扇井南襟 軍井四星屏上吟 左足下四天廁臨 廁下一物天屎沉
南方七宿:
井宿
八星橫列河中凈,一星名鉞井邊安,兩河各三南北正,
天樽三星井上頭。樽上橫列五諸侯,侯上北河西積水,
欲覓積薪東畔是,鉞下四星名水府,水位東邊四星序。
四瀆橫列南河裡,南河下頭是軍市,軍市團圓十三星,
中有一個野雞精。孫子丈人市下列,各立兩星從東說,
闕丘兩個南河東,邱下一狼光蓬茸。左畔九個彎弧弓,
一矢擬射頑狼胸,有個老人南極中,春秋出入壽無窮。
鬼宿
四星冊方似木櫃,中央白者積屍氣,鬼上四星是爟位,
天狗七星鬼下是,外廚六間柳星次,天社六個弧東倚,
社東一星名天紀。
柳宿
八星曲頭垂似柳,近上三星號為酒,宴享大酺五星守。
星宿
七星如鉤柳下生,星上十七軒轅形,軒轅東頭四內平,
平下三個名天相,相下稷星橫五靈。
張宿
六星似軫在星傍,張下只是有天廟,十四之星冊四方,
長垣少微雖向上,數星欹在太微傍,太尊一星直上黃。
翼宿
二十二星太難識,上五下五橫著行,中心六個恰似張,
更有六星在何許?三三相連張畔附,必若不能分處所,
更請向前看記取,五個黑星翼下頭,欲知名字是東甌。
軫宿
四星似張翼相近,中央一個長沙子,左轄右轄附兩星,
軍門兩黃近翼是。門下四個土司空,門東七烏青邱子,
青邱之下名器府,器府之星三十二。以上便為太微宮,
黃道向上看取是。
三垣
紫微宮
中元北極紫微宮 , 北 極 五 星 在 其 中 , 大 帝 之 座 第 二 珠 ,
第三之星庶子居 , 第 一 號 曰 為 太 子 , 四 為 後 宮 五 天 樞 ,
左右四星是四輔 , 天 乙 太 乙 當 門 路 。 左 樞 右 樞 夾 南 門 ,
兩面營衛一十五 , 東 藩 左 樞 連 上 宰 , 少 宰 上 輔 次 少 輔 ,
上衛少衛次上丞 , 後 門 東 邊 大 贊 府 。 西 藩 右 樞 次 少 尉 ,
上輔少輔四相視 , 上 衛 少 衛 七 少 丞 , 以 次 卻 向 前 門 數 。
陰德門星兩黃聚 , 尚 書 以 次 其 位 五 , 女 史 柱 史 各 一 戶 ,
御女四星五天柱 。 大 理 兩 星 陰 德 邊 , 勾 陳 尾 指 北 極 巔 ,
六甲六星勾陳前 , 天 皇 獨 在 勾 陳 里 , 五 帝 內 座 後 門 間 。
華蓋並杠十六星 , 杠 作 柄 象 華 蓋 形 , 蓋 上 連 連 九 個 星 ,
名曰傳舍如連丁 , 垣 外 左 右 各 六 珠 , 右 是 內 階 左 天 廚 ,
階前八星名八谷 , 廚 下 五 個 天 棓 宿 。 天 床 六 星 左 樞 右 ,
內廚兩星右樞對 , 文 昌 斗 上 半 月 形 , 稀 疏 分 明 六 個 星 。
文昌之下曰三公 , 太 尊 只 向 三 公 明 , 天 牢 六 星 太 尊 邊 ,
太陽之守四勢前 。 一 個 宰 相 太 陽 側 , 更 有 三 公 向 西 偏 ,
即是玄戈一星圓 , 天 理 四 星 斗 里 暗 , 輔 星 近 著 開 陽 淡 。
北斗之宿七星明 , 第 一 主 帝 名 樞 精 , 第 二 第 三 璇 璣 是 ,
第四名權第五衡 , 開 陽 搖 光 六 七 名 , 搖 光 左 三 天 槍 明 。
太 微 宮
上 元 天 庭 太 微 宮 , 昭 昭 列 象 布 蒼 穹 , 端 門 只 是 門 之 中 ,
左 右 執 法 門 西 東 。 門 左 皂 衣 一 謁 者 , 以 次 即 是 烏 三 公 ,
三 黑 九 卿 公 背 旁 , 五 黑 諸 侯 卿 後 行 。 四 個 門 西 主 軒 屏 ,
五 帝 內 座 於 中 正 , 幸 臣 太 子 並 從 官 , 烏 列 帝 後 從 東 定 。
郎 將 虎 賁 居 左 右 , 常 陳 郎 位 居 其 後 , 常 陳 七 星 不 相 誤 ,
郎 位 陳 東 一 十 五 。 兩 面 宮 垣 十 星 布 , 左 右 執 法 是 其 數 ,
宮 外 明 堂 布 政 宮 , 三 個 靈 台 候 雲 雨 。 少 微 四 星 西 北 隅 ,
長 垣 雙 雙 微 西 居 , 北 門 西 外 接 三 台 , 與 垣 相 對 無 兵 災 。
天 市 宮
下 元 一 宮 名 天 市 , 兩 扇 垣 牆 二 十 二 , 當 門 六 角 黑 市 樓 ,
門 左 兩 星 是 車 肆 , 兩 個 宗 正 四 宗 人 , 宗 星 一 雙 亦 依 次 ,
帛 度 兩 星 屠 肆 前 , 候 星 還 在 帝 座 邊 。 帝 座 一 星 常 光 明 ,
四 個 微 茫 宦 者 星 , 以 次 兩 星 名 列 肆 , 斗 斛 帝 前 依 其 次 ,
斗 是 五 星 斛 是 四 , 垣 北 九 個 貫 索 星 , 索 口 橫 者 七 公 成 ,
天 紀 恰 似 七 公 形 , 數 著 分 明 多 兩 星 。 紀 北 三 星 名 女 床 ,
此 坐 還 依 織 女 傍 , 三 元 之 像 無 相 侵 , 二 十 八 宿 隨 其 陰 ,
水 火 木 土 與 並 金 , 以 次 別 有 五 行 吟 。 河 中 河 間 晉 鄭 周 ,
秦 連 巴 蜀 細 搜 求 , 十 一 星 屬 十 一 國 , 梁 楚 韓 邦 在 盡 頭 ,
魏 趙 九 河 與 中 山 , 齊 越 吳 徐 東 海 間 , 燕 連 南 海 盡 屬 宋 ,
請 君 熟 記 有 何 難 。
2、開元占經(這本就比較深入一點了)
這是中國古代的一部天文學明著。本書的全名是《大唐開元占經》,作者是瞿曇悉達,成書時間約在718~726年之間。唐朝以後,《開元占經》一度失傳,所幸在明末又被人發現,才得以流傳。本書共120卷,保存了唐以前大量的天文、歷法資料和緯書,還介紹了16種歷法有關紀年、章率等基本數據。在書中,各種物異和天文星象等方面的術語很多。本書在天文史上很有研究價值。
《開元占經》,一名《大唐開元占經》,清人又或名《唐開元占經》,是唐代瞿曇悉達主編的一部天文學著作。
瞿曇悉達祖籍印度,其先世由印度遷居中國。關於他本人的生平史料傳世很少。在《開元占經》卷一中記載,唐睿宗景雲二年(711),瞿曇悉達奉敕作為主持人,參加修復北魏晁崇所造鐵渾儀的工作,並於唐玄宗先天二年(713)完成。在《舊唐書·天文志》中又記載有,瞿曇悉達於唐玄宗開元六年(718)奉敕翻譯印度歷法《九執歷》。這部歷法後來被錄入了《開元占經》,至於瞿曇悉達何時編撰《開元占經》,史無明文。但據今人薄樹人考證,瞿曇悉達大概在開元二年二月之後奉敕編撰《開元占經》的,至於編成時間,則不會早晚於開元十二年。
《開元占經》全書共一二�卷,其中前二卷是集錄中國古代天文學家關於宇宙理論的論述;卷三至卷九集錄了古代名家有關天體的狀況、運動、各種天文現象等等方面的論述,以及有關的星占術文獻;卷九十一至卷一�二集錄了有關各種氣象的星占術文獻;卷一�三主要抄錄了唐代李淳風撰的《麟德歷經》;卷一�四講演算法,《九執歷》就錄在這一卷內;卷一�五集錄了從先秦古六歷到唐代神龍歷為止共二十九種歷法的一些最基本的數據,卷一�六至卷一一�則是講星圖,不過書中並沒有圖象,而是用文字介紹今測恆星位置與舊星圖所載之不同;卷一一一至卷一二�是集錄古代各種有關草木鳥獸、人鬼器物等等的星占術文獻。
那麼,《開元占經》究竟有多少內容值得我們珍視呢?簡而言之,至少有如下幾個方面:(一)《開元占經》保存了中國最古老的關於恆星位置觀測的記錄。在卷六十至卷六十三有關二十八宿星占和卷六十五至卷六十八有關石氏中、外官星中總共給出了一百二十一顆恆星的赤道坐標位置(其中有六顆星的數據在今傳各本中已佚失)。這種赤道坐標和現代天文學上所使用的赤道坐標雖然形式不同,但本質上是一致的。這一百二十一顆星的坐標構成了一份我國最古老的星表,研究者名之為「石氏星表」。
(二)《開元占經》中保存了可能是世界最早木星衛星的肉眼觀測記錄。在卷二十三有關歲星(木星的古代名稱)佔中有一段甘氏的論述:「單於之歲,歲星在子。與虛、危晨出夕入。其狀甚大,有光,若有小赤星附於其側,是謂同盟。」意思是說,在單於歲那年,木星運動到了這一天區,早、晚和虛、危二宿共升共落。這時的木星看上去又大又亮,而在它的邊上彷彿有一顆小的紅色的星,這個現象稱之為「同盟」。甘氏的這個發現是在公元前364年,這比伽利略在1609年發明了天文望遠鏡之後,才發現木星衛星早了近兩千年。
(三)《開元占經》保存了石氏、甘氏和王咸三家星官的原來面目。星官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恆星命名形式。一個星官是一個恆星組合,其中的星數多寡不等,少到一顆,多到數十顆。一組星起一個名字,如北斗(七顆星)、牽牛(六顆星)、天官(一顆星)、羽林軍(四十五顆星)等等。中國古代的天文學家有許多流派,大部分流派都有自己的星官體系,彼此略有差異。三國時代時有吳國的一位太史令陳單曾把古代主要的三家官體系——石氏、甘氏和王鹹的,並同存異,組成一個二八三個星官包含一四**顆星的完整體系。這個體系被後世接受,成為中國傳統的恆星命名系統。由於陳單綜合的成功,反使原來的三家星官逐漸不為世人所知。全賴《開元占經》保存了原來三家各自的組成情況,才使後人得以知曉這三家星官的原貌,從而為中國星名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資料。
(四)《開元占經》中有很高科學水平的關於日蝕現象的論述。卷九中錄有西漢天文學家劉向的論斷:「日蝕者,月往蔽之。」這是我國天文學史上第一次科學地解釋了日食發生的原因。同卷中還引有與劉向同時代的一位星占家京房對古代日食觀測方法的記述:「日之將蝕,……置盆水庭中,平旦至暮視之。」這段記述表明,當時已發明了預報日食的方法,但在時刻計算上還比較粗疏,因此,耐心的天文學家藉助了一盆水使觀測者專注的目光從長時間向上仰視刺目的太陽光本身轉變為自然微俯觀測刺目程度較低的水中太陽像,從而可以大大減輕觀測者的痛苦和疲勞。這個觀測方法的發明大大提高了觀測日食的能力和質量。此外,《開元占經》還集錄了日全食時人們看到的太陽外層的一些有關現象,如日珥和日冕。
(五)《開元占經》記述了大量古代天文學家有關宇宙結構和運動的認識,而且其中有一些是僅見於此書的。如後秦天文學家姜岌訴《渾天論參難》,梁武帝在長春殿召集群臣討論天文、星象的記載,以及祖恆對姜岌的批評等等。這些論述在《開元占經》之外迄今尚未發現影跡。還有些論述在別的古書中雖也有所記載,但是《開元占經》所錄卻更為詳盡。如對祖恆的《渾天論》、陸績的《渾天象說》等的記載都較《晉書·天文志》、《隋書·天文志》等所記為詳。所以,集中記述宇宙理論的《開元占經》卷一、卷二,乃是研究中國古代宇宙觀史的學者所必讀之書。
(六)《開元占經》卷一�三主要介紹了《麟德歷經》。《麟德歷》是初唐天文學家李淳風所編。該歷繼承了隋代劉焯《皇極歷》的成就,並在天文數據和一些數學計算方面又有許多進步。它是我國歷法史上一部重要的著作。在《舊唐書》和《新唐書》中都有記述,但這二書所載錯訛特多,且互有差異。因此瞿曇悉達所錄的《麟德歷經》對於《麟德歷》的整理研究工作具有很大參考價值。(七)《開元占經》卷一�四中記錄了印度的數碼,提出了「�」的符號。這是中印數學交流史上的一段重要資料。
(八)《開元占經》卷一�四中還主要記載了《九執歷》術文。《九執歷》是一部印度歷法。九執是指日、月、五星這七個天體和羅�、計都二顆「隱星」,羅�、計都實際上並不是星,而是天球上月亮軌道與太陽軌道相交的兩個交點。印度天文學家中把它們看作「隱星」)。《九執歷》原來面目如何,已無可考。《開元占經》所載主要是有關日、月運動和日、月食預報的計算方法。印度天文學曾經受到希臘天文學的影響,在計算天體運動時採用了黃道坐標系和幾何學方法,和中國之採用赤道坐標系及代數方法大不相同。《九執歷》中的基本天文數據中有若干較之中國略有遜色,但其方法和概念也有許多長處。例如,中國古代歷法中一直沒有分辨出太陽運動的近地點和冬至點、遠地點和夏至點的區別,而《九執歷》則定出遠地點在夏至點之前十度,這是符合當時天文實際的。又如,中國古代歷法中不考慮日、月和地球之間直線距離的遠近變化問題,所以在日、月食的計算中是有局限,《九執歷》則有推算月亮視直徑大小變化的方法,較中國古代歷法有所進步。此外,《九執歷》中引進了三角學里的正弦函數演算法和正弦函數表,這在中國古代數學中也是一個新事物。總之,《九執歷》的傳入乃是中國與印度科學交流史上的一件大事,而這件大事的價值都只有《開元占經》才能為我們提供評價的具體依據。
(九)《開元占經》記錄的古代歷法基本數據對《二十四史》中的有關記載有所補充。《二十四史》中有多部史書辟有「歷志」或「律歷志」卷,記載有關時代所用歷法的種種情況,但由於各種原因,有些歷法留下來的記載很少,而《開元占經》卷一�五「古今歷積年及草率」中所記有不少可為史書資料作補充。例如,晉代北涼地方行用的趙匪攵《玄始歷》是一部重要的歷法。它首先改革了古代歷法中十九年裡安排七個閏月的規律,創立了六��年中安排二二一個閏月的新規律,由此促進了古代歷法中朔望月和回歸年時間長度數據的精確性的提高。可是這個歷法在古書中記載極少。只有《開元占經》中記述了這個歷法的一些基本天文數據,才使我們對它有所了解。又如漢代太初歷以前有所謂古六歷,後人只知它們都是一種四分歷,但它們的歷元是哪一年,卻僅見於《開元占經》。此外,還有隋代劉孝孫的歷法,張容的《開皇歷》等,在《開元占經》中都有可以補充《隋書·律歷志》中所載的資料。
(十)《開元占經》中保存了大量已失傳的古代文獻資料。據初步統計,《開元占經》中摘錄有現已失傳的古代天文學和星占學著作共約七十七種,緯書共約八十二種。這些佚書在其他古籍中間或已有記載,但完全不如《開元占經》豐富。如有關緯書,明代曾有一位學者孫珏從許多唐宋古籍中輯錄出一部緯書輯佚集,題為《古微書》。然而,自《開元占經》重新發現後,清朝人所輯的《玉函山房輯佚書》等所輯緯書篇幅超出了《古微書》好幾倍。至於天文學和星占學的著作,則還沒有人全面重新輯佚過。此外,《開元占經》中還摘有若干現已佚失的經學、史學和兵家著作。總之,可以說,《開元占經》作為保存古代文獻的著作來說,稱得上是一座寶庫。
除了以上十項之外,如果用不同科學學科來檢驗,肯定還可以發掘出新的令人驚異的科學內容。總之,《開元占經》的科學價值是不容低估的。
《開元占經》自撰成以後,傳世極少。這是因為書是一部以星占術為主的書,宣揚天命論的本身及篤信迷信的歷代封建統治者都把它視為高度的機密,生怕有人拿其中的話,結合天上的天象,來「妖言惑眾」,危及自己的統治,所以本書在唐、宋時代就流傳極少。宋以後即無記載,當已失傳。甚至連明代的皇家天文台也無藏本。直到明神萬曆四十四年(1616),安徽歙縣有叫程明善的學者,因給古佛像布施裝金,而在佛腹中發現了一部抄本。當今傳世較廣的是道光年間的恆德堂刻版巾箱本。近年來,台北出版了文淵閣藏本《四庫全書》影印本。中國書店也於一九八九年出版影印本。
3、與開元占經齊名的還有以下:
唐代學者李淳風在中國歷史上被視為占星大家,其著作《乙巳占》則是一部在中國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占星學典籍.但李淳風本人實際上是一位天文學家,在天文儀器製作、歷法修訂、天文著作編撰乃至數學、氣象學等方面都有突出貢獻,《乙巳占》本身對於中國古代科學的發展也具有極高價值.
《靈台秘苑》原是北周庾季才撰,據《隋書·經籍志》載,共有一百二十卷,現在見到的只有二十卷,北宋王安禮等人重修。書中有三百四十五顆恆星的赤道坐標值,是我國現存第二份星表,它的觀測年代是北宋仁宗皇佑年間(公元1049年到1053年),這對研究宋代的恆星觀測很有幫助。
『叄』 《中國天文學史》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中國天文學史》(陳遵媯)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Q2nsUghpI-4ivmiooPBCsA
書名:中國天文學史
作者:陳遵媯
豆瓣評分:9.2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6-7
頁數:1603
內容簡介:
《中國古代表文學簡史》於1955年出版之後,引起了國內外讀者的重視與關懷,提出了不少寶貴的意見和建議。其中很多人希望充實該書的內容,使它成為一部比較詳盡而又全面的中國天文學史的著作。《中國古代天文學簡史》的出版,距今已經二十多年,在這期間,中國古代天文學史方面出土的文物和研究的成果不少,原書若不經大的改寫,就難以反映這些新的成就。 原書在《序言》中,曾提到「特別為高等學樣的學生和教師的需要而編寫的」,同包括廣大知識青年。他們對於天文知識全般比較貧乏,因此,在介紹天文學史之前,應當使他們了解天文學究竟是怎樣的一門自然科學。
本書是在《中國古代天文學簡史》的基礎上充實而來,包括辛亥革命以來及解放以來我國天文學的概況內。由於中國近代和現代天文學是學習外國天文學成就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因此,本書雖然《中國天文學史》,而其內容實際包括一部分外國天文學史在內。
『肆』 《天文學史話馮時》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天文學史話馮時》網路網盤pdf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rrblUp8RM01VJfSPKTe8_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