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分!急求!《二程集》pdf格式電子書
理學叢書 二程集(一.二.三.四集)_0 39.6M ZIP
是不是pdf不敢保證,自己去下:
http://ftp2.book118.net//saga/中華書局/dpin/0000000278612308003/1236410095//理學叢書 二程集(一、二、三、四集)_0.zip
2. 文言文詳解pdf
詳細翻譯:
昔者魏王擁土千里(以前魏王擁有千萬里土地),帶甲三十六萬(帶領三十六萬士兵),其強而拔邯鄲(他的強勢攻破了邯鄲),西圍定陽(向西包圍了定陽),又從十二諸侯朝(朝見)天子,以西謀秦(藉助定陽打秦國的主意)。秦王恐之寢不安席(秦王對此很害怕,連睡覺都不踏實),食不甘味(吃東西也沒胃口),令於境內(在境內下令),盡(把…所有)堞中為(當做)戰具(兵器),竟為守備,為死士置將(找了些不怕死的當將領),以待(防禦)魏氏。衛鞅(商鞅)謀於(為…出主意)秦王曰:『夫(不譯)魏其功大(魏王以他巨大的功勞),而令行於天下(在天下施令),有十二諸侯而朝天子,其與必眾(他們勢必強大)。故以一秦而敵大魏,恐不如(因此以一個秦國抵抗強大的魏國,恐怕難以勝利)。王何不使臣見魏王(皇上何不讓我去見魏王),則臣請必北魏矣。』秦王許諾(答應)。衛鞅見魏(魏王)曰。'大王之功大矣(大王的功勞夠大),令(施令)行於天下矣。今(現在)大王之所從十二諸侯(跟從於大王的十二諸侯),非宋、衛也,則鄒、魯、陳、蔡,此固大王之所以鞭棰使也,不足以王(稱王)天下。大王不若北取燕(大王不如向北攻打燕國),東伐齊(向東討伐齊國),則趙必從矣(那麼趙國必然服從);西(向西)取秦,南(向南)伐楚,則韓必從矣。大王有伐齊、楚心(想法),而從天下之志(順從天下人的願望),則王業見矣。大王不如先行王服,然後圖(圖謀)齊、楚。'魏說於(被說服)衛鞅之言也,故(因此)身(住到)廣公宮,制(製造)丹衣柱,建(建造)九斿,從七星之旟。此天子之位也(這是天子的位置),而魏王處之(但是魏王佔用了)。於是齊、楚怒諸侯奔齊,齊人伐魏,殺其太子,覆(打敗)其(魏)十萬之軍。魏王大孔(恐?)跣行按兵於國(在國內按兵不動),而東次(不如、比不上、被打敗)於齊,然後天下乃舍(舍棄)之。當是時(就在這時),秦王垂拱受西河之外(秦王在西河外受朝拜),而不以德(恩惠)魏王。故曰衛鞅之始(因此說這一開始是…)與秦王計也,謀約(商量好)不下席,言於尊俎之間 謀成於堂上,而魏將以禽於齊矣;沖櫓未施,而西河之外入於秦矣(西河之外也被秦合並)。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歸取之。及反,市罷,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試之以足?」曰:「寧信度,無自信也。」 1。
翻譯句子。①鄭人有欲買履者:②先子度其足:③而置之其坐:3。
鄭人買履告訴我們什麼道理?4。文中的 之 字解釋。
①而置之其坐( ) ②至之市( ) ③而忘操之( ) ④反歸取之( ) ⑤何不試之以足( ) 王冕者,諸暨人。 七八歲時,父命牧牛隴上,竊入學舍,聽諸生誦書;聽已,輒默記。
暮歸,忘其牛,或牽牛來責蹊田,父怒撻之。已而復如初。
母曰: 「 兒痴如此,曷不聽其所為? 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潛出坐佛膝上,執策映長明燈讀之,琅琅達旦。
佛像多土偶,獰惡可怖,;冕小兒,恬若不知。 1。
解釋加點字①竊入學舍 竊:( )②輒默記 輒 ( )③兒痴如此 痴( )④恬若不見 恬 ⑤父怒撻之 撻( ) ⑥曷不聽其所為 曷( )2。 翻譯句子①王冕者,諸暨人( )②夜潛出坐佛膝上,執策映長明燈讀之( )3。
王冕能成為畫家的原因?( )北人生而不識菱者,仕於南方,席而啖菱,並角入口。 或曰:「啖菱須去殼。」
其人自護所短,曰:「我非不知,並殼者,欲以去熱也。」問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後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於水而曰土產,此坐強不知以為知也。
1。解釋加點字①席而啖菱 啖( ) ②欲以去熱也 去( )2。
翻譯句字。夫菱生於水而曰土產,此坐強不知以為知也。
( )閱讀本文,說說你對北人「強不知以為知」的看法( ) 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 」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1。解釋加點字。
其劍自舟中墜於水 自( )是吾劍之所從墜 是( )2。翻譯句子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從表達方式上看,選問中前兩句的是( ),最後一句是( )。
5。文中刻畫楚人運用了哪些描寫方法?突出了他什麼特點?( )6。
這寓言叫什麼?他說明了什麼道理?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 反歸取之。
及反,市罷,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試之以足?」曰:「寧信度,無自信也。」
1。翻譯句子。
①鄭人有欲買履者:②先子度其足:③而置之其坐:3。 鄭人買履告訴我們什麼道理?4。
文中的 之 字解釋。①而置之其坐( ) ②至之市( ) ③而忘操之( ) ④反歸取之( ) ⑤何不試之以足( ) 王冕者,諸暨人。
七八歲時,父命牧牛隴上,竊入學舍,聽諸生誦書;聽已,輒默記。暮歸,忘其牛,或牽牛來責蹊田,父怒撻之。
已而復如初。母曰: 「 兒痴如此,曷不聽其所為? 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夜潛出坐佛膝上,執策映長明燈讀之,琅琅達旦。佛像多土偶,獰惡可怖,;冕小兒,恬若不知。
1。解釋加點字①竊入學舍 竊:( )②輒默記 輒 ( )③兒痴如此 痴( )④恬若不見 恬 ⑤父怒撻之 撻( ) ⑥曷不聽其所為 曷( )2。
翻譯句子①王冕者,諸暨人( )②夜潛出坐佛膝上,執策映長明燈讀之( )3。王冕能成為畫家的原因?( )北人生而不識菱者,仕於南方,席而啖菱,並角入口。
或曰:「啖菱須去殼。」其人自護所短,曰:「我非不知,並殼者,欲以去熱也。」
問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後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於水而曰土產,此坐強不知以為知也。1。
解釋加點字①席而啖菱 啖( ) ②欲以去熱也 去( )2。 翻譯句字。
夫菱生於水而曰土產,此坐強不知以為知也。( )閱讀本文,說說你對北人「強不知以為知」的看法( ) 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
」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1。
解釋加點字。其劍自舟中墜於水 自( )是吾劍之所從墜 是( )2。
翻譯句子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從表達方式上看,選問中前兩句的是( ),最後一句是( )。 5。
文中刻畫楚人運用了哪些描寫方法?突出了他什麼特點?( )6。這寓言叫什麼?他說明了什麼道理?一、1 ①鄭國有一個想要買鞋的人。
②先自己測量自己的腳。 ③然後把尺子放在他的座位上。
3 不要墨守陳規,按教條辦事,要知道變通,擺脫腐朽思想的束縛。 4 ①代詞,指尺子; ②到……去; ③代詞,指尺子; ④代詞,指尺子; ⑤代詞,指鞋。
二、1 ①竊:偷偷地; ②輒:就; ③痴:形容極度迷戀某種事物; ④恬:坦然; ⑤撻:用鞭子打。 ⑥曷:同「何」,怎麼,為什麼。
2 ①王冕是諸暨縣人。 ②一到夜裡,王冕暗地走出來,坐在佛像的膝蓋上,拿著書就著佛像前長明燈的燈光讀書。
3 吃苦耐勞,勤奮學習。三、1 ①啖:吃。
②出:驅除。 2 菱是在水中生長,而他說是在土中生產,這是本來不知道的事情卻硬說自己知道。
3 自己不懂的事物,不虛心求教,反而自吹自己知道,結果鬧出笑話,充分反映出這個北方人的愚昧。 (其它答案合理均可)四、1 ①自:從。
②是:這。 2 船已經前進了,而劍不能前進。
像這樣尋找劍,不也太愚蠢了嗎? 3 記。
原文 風煙俱凈,天山共色。
從流飄盪,任意東西。 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 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 游魚細石,直視無礙。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 負勢競上,互相軒邈; 爭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響; 好鳥相鳴,嚶嚶成韻。 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
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 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 橫柯上蔽,在晝猶昏; 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吳均(469~520)南朝梁文學家。字叔庠。
吳興故鄣(今浙江安吉縣)人。好學有俊才,其詩文深受沈約的稱贊。
梁武帝天監初,為郡主簿。天監六年 (507)被建安王蕭偉引為記室。
後又被任為奉朝請。因私撰《齊春秋》,觸犯梁武帝,被免職。
不久奉旨撰寫《通史》,未及成書即去世。 《梁書·吳均傳》說他"文體清拔有古氣",在當時頗有影響,時稱"吳均體"。
其詩今存 140餘首,多為友人贈答、贈別之作。音韻和諧,風格清麗,屬於典型的齊梁風格;但語言明暢,用典貼切,無堆砌之弊。
吳均善於刻畫周圍景物來渲染離愁別緒。如《送柳吳興竹亭集》"夕魚汀下戲,幕雨□中息。
白雲時去來,青峰復負側。躑躅牛羊下,晦昧崦嵫色",朦朧暮色中的山野景象,更襯出離別時分的凄婉氣氛。
又如"輕雲紉遠岫,細雨沐山衣","白日遼川暗,黃塵隴坻驚",寫景都很細致。 吳均很注意向樂府民歌學習,擬作了不少樂府古詩,如《行路難》 5首、《胡無人行》、《從軍行》等,雖辭藻華美,但不失剛健清新的氣息,有鮑照余緒。
他的一些五言詩句,如"君隨綠波遠,我逐清風歸","折荷縫作蓋,落羽紡成絲"等,民歌風味也比較濃。吳均家世貧賤,終生不得意,他的一些作品中也往往表現出寒士的雄心和骨氣,如《贈王桂陽》"松生數寸時,遂為草所沒。
未見籠雲心,誰知負霜骨",借松樹來吐露懷才不遇的牢騷,其構思立意很象左思的"鬱郁澗底松"和陶淵明的"青松在東園"。再如《梅花落》、《行路難》、《贈別新林》等詩中,也含蓄地抒寫了渴望有所作為的心情。
此外,如《邊城將四首》,歌頌將士們"高旗入漢飛,長鞭歷地寫"的英雄氣概;《閨怨》寫徵人家屬相思之苦,都比較有現實內容,在當時詩歌中不多見。 吳均是史學家,他著有《齊春秋》三十卷、《廟記》十卷、《十二州記》十六卷、《錢塘先賢傳》五卷,注釋范曄《後漢書》九十卷等,惜皆已亡佚。
他是著名的文學家。《梁書》本傳說:「均文體清拔有古氣,好事者或學之,謂為『吳均體』。
」其「文集二十卷」。《隋書·經籍志》四著錄:「梁奉朝請《吳均集》二十卷。」
《舊唐書·經籍志》、《新唐書·藝文志》著錄皆為二十卷。《宋史·藝文志》著錄:「《吳均詩集》三卷。」
可見其文集宋時已大部分散失。明代的輯本有: 《吳朝請集》三卷附錄一卷明張燮輯《七十二家集》本。
《吳朝請集》一卷明張溥輯《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另有《吳朝請集選》一卷,清代吳汝綸評選《漢魏六朝百三家集選》本。
嚴可均《全梁文》卷六十輯錄其文有《與施從事》、《與朱元思書》、《與顧章書》等十三篇,逯欽立《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梁詩》卷十輯錄其詩有《贈王桂陽》、《山中雜詩》、《答柳惲詩》等一百四十七首,較為齊備。 梁武帝曾有「吳均不均,何遜不遜」的批評(見《南史》卷三十三《何遜傳》) 吳均善於以駢文寫書信,今存《與施從事書》、《與朱元思書》、《與顧章書》3篇,俱以寫景見長。
如"絕壁干天,孤峰入漢。綠嶂百重,青川萬轉","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盪,任意東西",皆文筆清麗,韻味雋永。
《隋書·經籍志》錄有《吳均集》20卷,已佚。明人張溥輯有《吳朝請集》,收在《漢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譯文 風塵煙靄全部散盡,天空與山峰顯露出同樣清澄的顏色。讓船隨著江流飄浮盪漾,任憑它或東或西。
從富陽到桐廬,一百來里水路,奇峭的山峰奇異的流水,天下獨一無二。江水全都呈現出一片青蒼之色,千丈深也能見到水底。
游動的魚和細細的卵石,都可以看得十分清楚。湍急的流水快於飛箭,洶涌的江浪勢如奔馬。
兩岸夾峙的高山上,全都生長著耐寒常青的樹木。山依恃地勢爭著向上,互相比高比遠。
爭著向高處筆直地指向天空,形成千百座峰巒。泉水沖擊著石塊,發出泠泠的聲響;好鳥彼此和鳴,織成嚶嚶的諧美旋律。
蟬兒則無休止地鳴叫不停,猿猴則千百遍地啼叫不絕。在仕途上鷹一般沖天直上的人,望一眼這么美的峰巒就會平息熱衷名利的心;整天忙於籌劃治理世俗事務的人,看一看如此幽美的山谷就會流連忘返。
橫斜的樹枝在上方遮蔽天日,即使白天也像黃昏那樣陰暗;稀疏的枝條交相掩映,有時也會漏下一些光斑。 《五柳先生傳》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
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簟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
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贊曰:「黔婁之妻有。
1 比 ①並列,靠近 ②比較,相比 2 鄙 鄙陋,目光短淺 3 兵 ①兵器,武器 ②兵士,軍隊 4 病 ①疾病,生病 ②疲勞,困苦不堪 5 察 觀察,明察,識別 6 徹 穿透 7 乘 ①坐,駕(戰車) ②趁著,引申為「冒著」 8 從 ①跟從,跟隨 ②順從,聽從 9 當 ①對著,面對 ②在,正在 ③當前 ④占著,把著 ⑤應當 ⑥(dàng)相抵,當作 10道 ①路,途 ②思想,道理,主張 ③說,談論 11得 ①得到,獲得,找到 (知道,了解)(看到) ②得當,合適 ③能夠,可以 12定 ①安定,穩定 ②平定 13伐 ①砍伐 ②進攻,征伐 14犯 ①侵犯 ②觸犯,冒犯 ③冒著 15方 ①方形 ②方圓,周圍 ③地域,區域 16負 背,以背載物 17賦 ①徵收,斂取 ②賦稅 18覆 ①覆蓋 ②顛覆,滅亡 19更 更換 20故 ①緣故,原因 ②故意,特意21顧 ①看望,拜訪 ②回頭看 22觀 ①看,觀賞 ②觀察,考察 23歸 ①返回,歸來 ②歸還 24好(hào)喜歡,喜好 25號 ①(háo)大叫,呼嘯 ②(háo)大聲哭 26還 ①返回 ②同「旋」,回轉,掉轉 27惠 恩惠,給人以好處 28及 ①趕得上 ②至,到 ③趁著,等到……時 29極 極點,盡頭 30計 ①計算,計量 ②統計,匯總 31加 超過,虛誇,以少報多 32假 借,借來 33間 ①間隙,中間,期間 ②(jiàn)隔開,間斷 ③(jiàn)參與 34簡 挑選,選擇 35見 ①看見 ②往見,拜見,參見 36節 氣節 37竭 ①竭盡,盡力做某事 ②枯竭,完 38盡 完,沒有了 (過完) (毫無保留) 39進 ①向前,前進,上進 ②進獻,獻上 40居 ①居住 ②處於 ③停留 ④在時間詞前,過了 ⑤相處41舉 ①提拔,舉薦 ②發動 ③全 42具 ①具備,具有 ②詳細 43俱 在一起,一起 44聚 徵集 45苦 愁苦,被某事物所苦 46類 類似,相象 47良 ①精良,美好 ②賢善,賢良 48臨 ①面對,對著 ②靠近 ③正當,將要 49慮 ①思想,心思 ②顧慮,擔心 50論 ①議論,述說 ②學說,觀點,論斷 ③判定,定罪51漫 ①滿,彌漫 ②不可辨認 52滅 ①暗,看不見 ②滅亡,消滅 53名 ①名稱,名字 ②有名氣,著名 54明 ①明亮,光明 ②照亮 ③明智,賢明 55命 ①命令 ②指派,差遣;吩咐 ③使命 56謀 ①咨詢,謀議,考慮 ②商量,謀劃,出主意 57難 ①不容易 ②(nàn)災難,禍殃 58平 ①平坦,無凹凸 ②鏟平,削平 ③公正,公平 59戚 悲傷,憂傷 60啟 開,打開61奇 ①奇特,特別 ②(jī)零數,余數 62強 ①壯健,強盛,強大 ②(qiǎng)勉強 63清 ①凄清,冷清 ②清爽 64請 請求,請允許(我) 65窮 極,盡,(走)完 66秋 日子,時期 67求 ①尋找,尋求 ②要求,謀求 68取 ①拿 ②索取 ③獲得,開出 69去 ①離開 ②除掉,去掉 ③損失,失去 70全 ①完整 ②保全71任 ①責任,職責 ②任用,委任 72入 ①進入,與「出」相對 ②交納,進獻 ③收入,收進 73塞 ①(sāi)充滿,塞滿 ②(sè)阻塞,堵塞 74善 ①好,好的,善良的 ②善於,擅長 75少 ①數量小,不多 ②(shào)年幼,年輕 76舍 ①放棄,離開 ②(shè)房屋,住宅 77身 自己,身體,生命 78生 ①草木生長,長出 ②使……活 ③生活,生計 ④對讀書人的稱呼 79勝 ①超過,勝過 ②忍得住,能承受 80師 軍隊 81施 ①施行,實施 ②設置,安放 82實 誠實,真實 83食 ①吃 ②食物 ③同「飼」,給吃,供養 84使 ①命令,派遣 ②出使 ③致使,讓 85屬 ①類,類屬,一類 ②同「囑」,囑托 86說 ①說,講,告訴 ②同「悅」,喜悅,高興 ③古代的一種文體 87素 白色的88湯 ①熱水,開水 ②同「燙」,用熱水焐 ③(shāng)湯湯:大水急流的樣子 89通 ①達,到達 ②通過,暢通 90痛 悲痛 91亡 ①滅亡,消亡 ②使……遭到滅亡 92望 ①遠看 ②對著 93為 ①替 ②做,作(雕刻)(寫)③任,擔任,充當 ④變為,成為 ⑤當作,作為,認為 ⑥是 94徙 遷移 95狹 窄,不寬闊 96鮮 鮮艷 97向 以前,原來 98效 ①見效,奏效,有成效 ②任務,重任 99信 ①言語真實,誠實 ②信用,守信用 ③相信,信任 100興①(xīng)起,興起 ②(xīng)興盛,復興101行①行走 ②做,實行,從事 ③品行 ④(háng)(軍隊)行列 102形①身體 ②形狀,樣子 ③表露,表現 103修①整治,修理,修建 ②長 104徐 緩慢,緩緩 105許①同意,答應,允許 ②表約數,上下,光景 106尋①找尋,尋求 ②頃刻,不久 107業①事業,功業 ②職業 108遺①遺留 ②(wèi)給予,贈送 109夷 平坦 110貽 贈送,送給111異①不同 ②奇特的,與眾不同的 ③其他的,別的 ④詫異 112易①變換 ②換,交換 113詣 往,到……去(見) 114益①增多,增加 ②益處,好處,得益 115陰 山之北,水之南 116引 引用 117應①理睬,響應 ②答應,回答 118盈①滿 ②充足,增長 119游①游水,在水中浮行 ②出遊,游覽 120餘①我,我的 ②遺留,剩下(的)③其他,此外 ④整數後表不定余數121語 說話,談論 122緣 沿著 123遠①遙遠,空間距離大 ②久遠,指時間漫長 ③深奧,深遠 ④不接近,疏遠 124雲①說 ②如此,這樣(常與「爾」連用) ③雲朵(「雲」的簡體字) 125閱①看,觀覽 ②經過,經歷 126責 責備,責罰 127章①印章 ②花紋 128知 知道,懂得 129止①停止,停留 ②阻止,勸阻 130治 懲治,治罪131致 取得,得到 132質 質地,本體 133眾①眾人 ②多,眾多 134專①專一,專心 ②獨有,獨占 135走 跑,逃跑 136。
3. 《中國篆書大字海第3冊》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中國篆書大字海第3冊》網路網盤pdf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l5rOyNeGDIfqLcPRDR6JgQ
4. 《論文學作品介於本體論、語言理論和文學哲學之間的研究》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論文學作品》([波蘭] 羅曼·英加登)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QbS8jkC034YZZKMjk5YbIA
書名:論文學作品
作者:[波蘭] 羅曼·英加登
譯者:張振輝
豆瓣評分:7.7
出版社:河南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8-12
頁數:369
內容簡介:《論文學作品》主要內容:要對埃德蒙德·胡塞爾以如此不一般的精確程度,並且考慮到了許多非常重要和難以把握的情況而構建起來的這種理論表示自己的看法,首先要說明的是意向性客體存在的方式。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明確,實在客體的結構和存在的方式和意向性客體在本質上是不是一樣的。為了說明這一點,我找到了一種毫無疑問是純意向性的客體,有了它便可不受考察實在客體後所得出的看法的影響,來對這個純意向性的客體的本質結構和存在的方式進行深入的研究。正是在這個時候,我覺得文學作品是特別適合於這種研究。
作者簡介:羅曼·英加登(Roman Ingarden 1893—1970),波蘭著名的哲學家和文藝理論家,20世紀西方現象學美學的主要代表。他出生在波蘭的故都和歷史名城克拉科大。年輕時曾先後在烏克蘭的利沃夫、德圍的格丁根和弗賴堡及奧地利的維也納的人學里攻讀哲學、數學和物理。1918年在弗賴饅大學獲博士學位,1924年在利沃大的揚·卡齊米日大學人文科學系升為副教授,1933年作為教授在該校講授哲學,1939年至1941年講授過文學理論。德國法西斯侵佔波蘭期間,他在波蘭一所秘密開辦的大學里教書。1946年以後,他一直在克拉科大雅蓋沃大學任教,是波蘭科學院院士和波蘭國內外許多科研團體和科學協會的成員,還擔仟過波蘭「哲學季刊」的豐編,著有《文學的藝術作品》(1931)、《對文學作品的認識》(1937)、《文學哲學簡論》(1947)、《關丁吐界存在的爭論》(1947-1948)以及三卷本《美學研究》(第一、二卷出版於1957年至1958年,第三卷出版於1970年)等,對20世紀西方文藝理論的研究和美學思想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的《文學的藝術作品》原是用德文寫作,波蘭文譯本叫《論義學作品》,初版於1960年,是他具有代表性的美學著作,為20世紀西方現象學美學的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