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杜甫詩全集電子書txt全集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SlDEqzi9xMQBb2ywiTTo5w
杜甫(公元712年2月12日~公元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出生於河南鞏縣,原籍湖北襄陽。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⑵ 杜甫的詩
杜甫《登高》原文及譯文
原文
風急天高猿嘯哀, 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 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獨登台。
艱難苦恨繁霜鬢, 潦倒新停濁酒杯。
譯文
風急天高猿猴啼叫顯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空鳥兒在盤旋。
無邊無際的樹木蕭蕭地飄下落葉,望不到頭的長江水滾滾奔騰而來。
悲對秋景感慨萬里漂泊常年為客,一生當中疾病纏身今日獨上高台。
歷盡了艱難苦恨白發長滿了雙鬢,窮困潦倒偏又暫停了澆愁的酒杯。
杜甫《兵車行》原文及譯文
原文
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
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干雲霄。
道旁過者問行人,行人但雲點行頻。
或從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營田。
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
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
君不聞漢家山東二百州,千村萬落生荊杞。
縱有健婦把鋤犁,禾生隴畝無東西。
況復秦兵耐苦戰,被驅不異犬與雞。
長者雖有問,役夫敢伸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
縣官急索租,租稅從何出?
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
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
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
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濕聲啾啾!
譯文
車輛隆隆響,戰馬蕭蕭鳴,出徵士兵弓箭各自佩在腰。爺娘妻子兒女奔跑來相送,塵埃飛揚不見咸陽橋。攔在路上牽著士兵衣服頓腳哭,哭聲直上天空沖雲霄。
路旁經過的人問出徵士兵怎麼樣,出徵士兵只是說按名冊徵兵很頻繁。有的人十五歲到黃河以北去戍守,有的人四十歲到西部邊疆去種田。去時里長給有的壯丁裹頭巾,他們回時已經白頭還要去守邊。邊疆無數士兵流血形成了海水,武皇開拓邊疆的念頭還沒停止。您沒聽說漢家華山以東兩百州,百千村落長滿了草木。即使有健壯的婦女手拿鋤犁耕種,田土裡的莊稼也長得沒有東西行列。況且秦地的士兵又能夠苦戰,被驅使去作戰與雞狗沒有分別。盡管長輩有疑問,服役的人們怎敢伸訴怨恨?就象今年冬天,還沒有停止征調函谷關以西的士兵。縣官緊急地催逼百姓交租稅,租稅從哪裡出?如果確實知道生男孩是壞事情,反而不如生女孩好。生下女孩還能夠嫁給近鄰,生下男孩死於沙場埋沒在荒草間。
您沒有看見,青海的邊上,自古以來戰死士兵的白骨沒人掩埋。新鬼煩惱地怨恨舊鬼哭泣,天陰雨濕時眾鬼啾啾地喊叫。
杜甫《望岳》原文與譯文
原文
岱宗②夫如何?齊魯③青④未了⑤。
造化⑥鍾神秀,陰陽⑦割昏曉。
盪胸生曾⑧雲,決⑨眥入歸鳥。
會當⑩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譯文
岳之首泰山的景象怎麼樣?在齊魯大地上聯綿不斷看不盡它的青色。
大自然把山嶽的奇異景象全都賦予了泰山,它使山南山北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
層層雲升騰,跳盪心胸,飛鳥歸山,映入眼簾。
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頂峰,那時眺望,四周重重山巒定會看起來顯得渺小。
杜甫《江南逢李龜年》原文與譯文
原文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譯文
在岐王的府中時常見到您的身影,在崔九堂前數次聽到你的歌聲。
而今正好是江南風景如畫的時節,在這百花凋謝的時節又遇見了您。
杜甫《蜀相》原文及譯文
原文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 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 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 長使英雄淚滿襟。
譯文
何處去尋找武侯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樹茂密的地方。
碧草照映台階呈現自然的春色,樹上的黃鸝隔枝空對婉囀鳴唱。
定奪天下先主曾三顧茅廬拜訪,輔佐兩朝開國與繼業忠誠滿腔。
可惜出師伐魏未捷而病亡軍中,長使歷代英雄們對此涕淚滿裳!
杜甫《登岳陽樓》原文及譯文
原文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①,乾坤②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③關山北④,憑軒⑤涕泗流。
譯文
很早聽過名揚海內的洞庭湖,今日有幸登上湖邊的岳陽樓。
大湖浩瀚象把吳楚東南隔開,天地象在湖面日夜盪漾漂浮。
漂泊江湖親朋故舊不寄一字,年老體弱生活在這一葉孤舟。
關山以北戰爭烽火仍未止息,憑窗遙望胸懷家國涕淚交流。
杜甫《旅夜書懷》原文及譯文
原文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譯文
微風吹拂著江岸的細草,那立著高高桅桿的小船在夜裡孤獨地停泊著。 星星垂在天邊,平野顯得寬闊;月光隨波涌動,大江滾滾東流。 我難道是因為文章而著名,年老病多也應該休官了。 自己到處漂泊像什麼呢?就像天地間的一隻孤零零的沙鷗。
杜甫《詠懷古跡》(其三)原文及譯文
原文
群山萬壑赴荊門, 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連朔漠, 獨留青冢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面, 環佩空歸月夜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 分明怨恨曲中論。
譯文
群山萬壑隨著險急的江流,奔赴荊門山,這里有生長明妃(王昭君)的村子。一旦離開漢宮,(命運)便與北方少數民族相連,獨留下青冢向著黃昏。 憑著畫工畫的畫像只能約略認識昭君美麗的面容,空有她那懷念故國的魂魄月夜歸來。 即使千年過後,琵琶彈奏的胡地樂曲,還分明訴說著她內心的怨恨之情。
杜甫《客至》原文及譯文
原文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
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
譯文
草堂的南北漲滿了春水,只見鷗群日日結隊飛來。 老夫不曾為客掃過花徑,這柴門今天才為您打開。 離市太遠盤中沒好餚菜,家底大薄只有陳酒招待。 若肯邀請鄰翁一同對飲,隔著籬笆喚來喝盡餘杯!
有TXT和pdf的 可以發給你
⑶ 《元好問傳》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元好問傳》(朱東潤 著)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書名:元好問傳
作者:朱東潤 著
豆瓣評分:7.8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6-10
頁數:155
內容簡介:
《元好問傳》是著名學者朱東潤先生漫長學術生涯的絕筆之作。經始於八四八五年,完稿於八七年,此傳不僅寫出元好問的一生,寫出他的追求和堅持、妥協和經營、委曲和痛苦,更寫出從靖康之變到崖山覆亡一百五十年間重大關鍵史事,以及在遼、金、夏、蒙古環伺惡斗中,金、宋王朝的最後失敗,中華民族經歷了史上慘烈的苦難。作者不迴避元好問為崔立撰碑、投書耶律楚材、依附嚴實、諛頌張柔等行為之可圈可議,更以同情立場對身處亂世之詩人無從主導命運有所理解,對元好問文學成就有充分揭示。
文稿毛筆手寫於毛邊紙上,字跡蒼勁,早年由朱先生弟子王羿群先生整理,由東方出版中心出版。考慮到原整理稿有刪節、不完整之處,如元好問早年經歷部分缺如,本傳的第二次整理本由復旦大學教授陳尚君先生主持出版,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稿的內容,較上一整理本增加萬余字。
作者簡介:
朱東潤(1896-1988),江蘇泰興人。1916年英國倫敦西南學院肄業。曾任武漢大學教授,上世紀50年代後任復旦大學中文系主任、全國寫作學會名譽會長。著有《中國文學批評史大綱》、《中國文學論集》、《史記考索》、《杜甫敘論》、《梅堯臣傳》、《陸游傳》、《張居正大傳》、《梅堯臣集編年校注》等。
陳尚君,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
⑷ 哪位能幫忙發一下《杜甫全集校注》對「游龍門奉先寺」這一首詩的註解,萬分感謝
作品原文已從招提游②,更宿招提境.
陰壑生虛籟③,月林散清影.
天窺象緯逼④,雲卧衣裳冷⑤.
欲覺聞晨鍾,令人發深省.[1]
編輯本段作品注釋①龍門奉先寺:龍門即伊闕,俗稱龍門山,在河南省洛陽市南.奉先寺是龍門石窟中一座石窟
②招提:梵語,譯義為四方,後省作拓提,誤為招提.四方之僧為招提僧,四方之僧的住處為招提房.此詩乃以招提名寺僧.
③虛籟:指風聲.
④天窺:即窺天.窺一作闕.象緯:天上星象錯列,如經緯一般.
⑤這兩句都是形容高寒.[2]
編輯本段作品賞析王嗣奭《杜臆》卷一評此詩雲:「此詩景趣泠然,不用禪語而得禪理,故妙.……蓋人在塵溷中,性真汩沒,一游招提,謝去塵氛,托足凈土,情趣自別.而更宿其境,聽靈籟,對月林,則耳目清曠;逼帝座,卧雲床,則神魂兢凜.夢將覺而觸發於鍾聲,故道心之微,忽然豁露,遂發深省.正與日夜息而旦氣清,剝復禪而天心見者同.余謂老杜聞道,而此其入道之機倪也.」這一論述,是有見之言.令我們感到饒有興味的是,作為杜集開篇第一首詩,這是否能夠代表杜詩的基本思想傾向呢?誠然,杜甫的某些作品,如《觀打魚歌》,「可當一篇戒殺文」(《杜詩詳注》卷十一引鍾惺語),《白小》對「天然二寸魚」的悲憫,也見出佛家眾生平等的思想.但正如劉熙載《藝概》所說:「老杜一生只在儒家界內.」不管是在順境還是在逆境,不管是在朝還是在野,都表現得很清楚.所以,佛家思想只是他的某種精神狀態的反映,而不佔主導地位.雖然如此,這首詩「不用禪語而得禪理」,仍是寫得比較成功的.
這首詩是杜甫開元二十四年(763)在洛陽時所作.龍門,俗稱龍門山,在今河南洛陽市南二十餘里,自六朝以來,這里就是佛教勝地,寺院眾多,佛事興盛.奉先寺唐上元二年(675)寺中有盧舍那大佛像及石刻群,雄偉壯觀,為龍門石窟之首.
四方之僧為招提僧,四方之僧的住處為招提房.詩人在僧人的陪伴下游賞,晚上就在寺中借宿.詩的題目雖說是游寺,實際上把游賞的過程一筆帶過,重點描寫夜宿時的所見、所聞、所感.接下來六句都承接一個「宿」字寫景抒懷.
「陰壑生虛籟,月林散清影.天闕象緯逼,雲卧衣裳冷」四句寫夜宿的景色.幽暗的山谷中生出陣陣冷風,月光下的林木被風吹得疏影搖動.詩人用一個「散」字描繪林木的動態,可以說是窮形盡相,妙不可言.象緯,指的是星象經緯,即日月五星,這里當指夜空中的星辰.詩人抬頭看,數量繁多的星辰高掛在晴朗明澈的夜空中,彷彿迎面而來.一個「逼」字,也是極富表現力的字眼,生動地展現了星辰直欲向人逼近的那種壓迫感.詩人夜卧,身上衣服單薄,蝕骨侵肌的清冷,令人不勝其寒,由此塑造了一個虛白高寒的環境.人在這樣的環境里,塵俗之念必然為之一洗,悉數忘卻世間的紛擾與喧囂,心靈從而得到凈化.
「欲覺聞晨鍾,令人發深省」兩句,含蓄而富有深意.詩人快要睡醒時突然聽到清晨的鍾聲,內心為之一驚,產生深刻的警悟,意有所得,直如禪家頓悟.
鍾是佛教禮儀中的重要法器,深沉宏亮的鍾聲更被賦予「驚醒世間名利客,喚回苦海夢迷人」的獨特含義,高大的鍾樓也為名剎古寺增加了神聖庄嚴.寺院的鍾依照用途分為梵鍾和半鍾兩種.梵鍾又稱大鍾、撞鍾、洪鍾、華鯨、華鍾等等,多為青銅製造,懸掛在鍾樓上,用來召集大眾或早晚報時.半鍾又稱喚鍾、小鍾,多用黃銅鑄造,通常高約六十至八十公分,吊在佛堂一角,用來通告法會等行事的開始,所以又叫做行事鍾.寺院召集僧人上殿誦經,乃至日常的起床、吃飯、睡覺,無不以鍾聲為號.清晨的鍾聲是先急後緩,警醒大家,長夜已過,要抓緊時間修持,別再放逸貪睡;夜晚的鍾聲是先緩後急,為修行人啟蒙發昧.寺院一天的作息,始於鍾聲,終於鍾聲.
唐代文化兼容並包,士人廣泛受到三教合一思想的影響,雖然老杜並非佛教信徒,然而對於佛教思想領悟既深,下筆雖然不用禪語,卻得禪理.[1][3]
⑸ 誰有《杜甫全集(一) 》PDF格式電子書百度雲網址
杜甫全集(一)
鏈接:
⑹ 《杜甫傳》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杜甫傳》(馮至)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書名:杜甫傳
作者:馮至
豆瓣評分:7.8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4-6
頁數:236
內容簡介:
馮至是繼聞一多之後的又一位致力於杜甫研究、致力於向文學界和全社會傳揚杜甫精神的著名詩人。《杜甫傳》於1952年11月初版後,引起廣泛的影響。1980年3月又出版了增訂版,附錄了三篇文章、一篇小說。本次重印,補入一些具有重要文獻價值的材料,包括馮至撰寫《杜甫傳》時所作的筆記、所繪的圖表等材料,馮至參加紀念杜甫活動的照片,一些著名學者有關《杜甫傳》的信箋,夏承燾《讀<愛國詩人杜甫傳>》書評一篇等。本次圖文版提供了豐富的資料,對於感受杜甫、理解馮至與《杜甫傳》都有很大的幫助。
作者簡介:
馮至(1905-1993),原名馮承植,字君培。詩人,翻譯家,教授。直隸涿州(今屬河北)人。著有詩集《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十四行集》等,被魯迅稱贊為「中國*秀的抒情詩人」。《杜甫傳》是一部融自己的人生經驗、創作體會和研究心得於一爐的著作,也由此馮至成為繼聞一多之後的又一位致力於杜甫研究、致力於向文學界和全社會傳揚杜甫精神的著名詩人。他是中國文學研究家,其治學嚴謹認真,與其詩歌風格一樣,抒情而不恣情,凝練而不怪異,《杜甫傳》即此一特點的具體體現。
該書於1952年11月初版後,引起廣泛的影響。1980年3月又出版了增訂版,附錄了三篇文章、一篇小說。本次重印,補入一些具有重要文獻價值的材料,包括馮至撰寫《杜甫傳》時所作的筆記、所繪的圖表等材料,馮至參加紀念杜甫活動的照片,一些著名學者有關《杜甫傳》的信箋,夏承燾《讀(愛國詩人杜甫傳)》書評一篇等。本次圖文版提供了豐富的資料,對於感受杜甫、理解馮至與《杜甫傳》都有很大的幫助。
⑺ 《杜甫傳》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杜甫傳》(馮至)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
書名:杜甫傳
作者:馮至
豆瓣評分:8.0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9-5
頁數:250
內容簡介:
杜甫是眾人皆知的大詩人,他的一生可謂歷盡坎坷。盡管生活困苦,但無論走到哪裡,身處何種境地,他都以一顆赤誠的心關切時政民瘼,發為感人肺腑的詩篇。他被人們尊稱為「詩聖」。馮至是當代著名的詩人,在戰火紛飛的年代,他以「攜妻抱女流離日,始信少陵字字真」的切身感受,在杜詩中找到了知己般的共鳴。於是,他以杜詩為根據,「用一個現代人的虔誠的心與虔誠的手描繪出一個唐代的杜甫」, 繹杜甫的人生和詩心,表彰「詩聖」的人格精神與藝術魅力,同時也藉以排遣自己家國之愛無處安放的苦悶。這是一部心與心交談的詩人傳記。
作者簡介:
馮至(1905-1993),原名馮承植,字君培,直隸涿州(今河北涿州)人。馮至先生是一位兼跨古今中外三大領域的作家、學者。在古典文學方面,他撰述的《杜甫傳》是一項開創性的研究,這是當代杜甫研究繞不過去的必讀書。在現代文學領域,他是現代文學「沉鍾」社的代表人物之一,在新詩創作方面,他有卓越的成就,代表性的作品有《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十四行集》等,他也因此曾被魯迅稱贊為「中國最優秀的抒情詩人」。他還是一位卓越的翻譯家,把海涅、里爾克、歌德等人的文學名著介紹到中國,為中德文學的交流與溝通做出過傑出的貢獻,他也因此瑞典、聯邦德國、奧地利等國聘為科學院外籍院士或通訊院士,獲得過德國「大十字勛章」等多項獎項。
⑻ 求《杜甫的五城》《坐火車游盛唐》《唐詩地圖》《旅行的意義》《尋路中國》電子書
微博搜索 沒有我找不到的電子書求助即可
⑼ 《張居正大傳》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張居正大傳》(朱東潤)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書名:張居正大傳
作者:朱東潤
豆瓣評分:8.5
出版社:陝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9-1
頁數:352
內容簡介:
張居正是明朝後期傑出的政治家,也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改革家之一。他從荊州的一個普通家庭起步,經過不懈努力,成為萬曆首輔、神宗皇帝老師,以及明朝中興的奠基人。
張居正對明朝的弊政做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取得了良好成效,在政治、經濟和軍事等方面都頗有建樹。但是,為了推行改革措施,張居正也曾經使用過不光彩的手段,其個人生活也難說檢點。生前,他位高權重,一言九鼎;死後,卻被剝奪謚號,查抄家產,禍及子孫。否定了張居正改革成果的大明帝國,也走向了滅亡之路。
閱讀本書,讀者會對張居正這位專制王朝的著名改革家有更深刻的理解與同情,對傳主所置身的那個時代有更清醒的認識與反思。本書不僅有相當突出的學術成就與研究價值,也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與實用價值。
作者簡介:
朱東潤(1896-1988),江蘇泰興人,著名學者,傳記作家,曾留學英國倫敦西南學院,對西方傳記文學有深入研究。l949年以前,他先後在武漢大學、中央大學和齊魯大學等高校任教。建國後,擔任復旦大學教授,是復旦第一批博士生導師之一。
朱東潤治學嚴謹,著作等身,主要包括有《張居正大傳》《陸游傳》《陳子龍及其時代》《杜甫敘論》等。代表作《張居正大傳》寫於1943年,與《朱元璋傳》《李鴻章傳》《蘇東坡傳》一起,被譽為「20世紀四大傳記」,成為中國傳記文學的不朽經典。
⑽ 【急】求葉嘉瑩《論杜甫<秋興八首>集說》電子版 誰有能發我郵箱嗎[email protected] 謝謝
如需此書電子版,加俺
《杜甫秋興八首集說》 作者:葉嘉瑩著 頁數:371 出版日期:2000 簡介:本書所集諸說,以歷代評注杜詩之專著為主,其他選本按語涉及之,共分為編年、解題、章法及大旨、分章集說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