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閻步克)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
書名: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
作者:閻步克
豆瓣評分:9.0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5-1-1
頁數:459
內容簡介:帝制中國的官僚政治由擁有人文教養的儒生文士承擔,「文人」和「官僚」一身二任,由此塑造出了一種「士大夫政治」。這是中國傳統政治體制的獨特性的一個重要體現。《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探討「士大夫政治」的演生過程和這種政治文化模式的特點、機制。作者採用結構性視角,把士大夫的最初形態追溯到周代的「士」與「大夫」,戰國以來他們分化為「學士」和「文吏」兩個群體,漢代又發生了儒生與文吏的合流、儒家與法家的合流,由此初步奠定了帝制中國「士大夫政治」的基礎。
作者簡介:閻步克,1954年11月生,歷史學博士,北京大學歷史系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主要專業方向為魏晉南北朝史、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史和中國古代政治文化史。主要著作有《察舉制度變遷史稿》《品位與職位——秦漢魏晉南北朝官階制度研究》《波峰與波谷——秦漢魏晉南北朝政治文明》《從爵本位到官本位——秦漢官僚品位結構研究》《服周之冕——〈周禮〉六冕禮制的興衰變異》《中國古代官階制度引論》,譯著《官僚制》《帝國的政治體系》,及史學論文90餘篇。
2. 關於人大外交學考研
國際關系學院外交學考研參考書目清單:
《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 李景治主編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國際政治學概論》 宋新寧、陳岳主編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政治學導論》楊光斌主編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4年版;
《國際關系史》(17世紀中葉――1945年) 王繩祖主編 法律出版社;
《2014中國人民大學政治學原理考研復習精編》(含真題與答案);
《2014中國人民大學政治學原理考研沖刺寶典》;
《2014人大政治學原理考研模擬五套卷與答案解析》;
資料參考:博優人大考研網。
3. 《社會學的意識》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社會學的意識》([英國] 史蒂夫·布魯斯)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6oyY6LkHDsOkZbScxQ9EgA
書名:社會學的意識
作者:[英簡殲國] 史蒂夫·布魯斯
譯者:蔣虹
豆瓣評分:7.8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0-11
頁數:103
內容簡介:本書的目的不在於向讀者提供一個社會學概述,而在於呈現一種社會學的意識。通過引入對社會階級、犯罪與反常、官僚制中的工作方式、宗教和政治組織的變遷等主題的研究,作者深入探究了人在社會中的角色與社會對個人的塑造之間的張力關系,並且展現了社會學作為滾州一種視角在理解現代世界方面的獨特價值。
與競選中的政客一樣,不同學派的支持者竭力在自身與對手之間劃出清楚的界線。然而,又跟掌權的政客一樣,當這些支持者轉過身來搞社會學研究大咐蔽(而不是僅僅宣傳主張)時,他們往往會退回到某個共同的中間立場上來。
——摘自本書
作者簡介:作者
史蒂夫·布魯斯 英國阿伯丁大學社會學教授。1954年生於愛丁堡。主要研究領域為現代社會中宗教的本質、宗教與政治的關系。主要作品包括《佩斯利渦旋紋:北愛爾蘭的宗教與政治》(2007)、《政治與宗教》(2003)、《上帝已死:西方的世俗化》(2002)、《基要主義》(2001)等。
序言作者
秦暉 清華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教授,在歷史、社會學、經濟學、政治學等學科均有深入研究。近年來關注社會與經濟轉型,強調社會公正與共同底線。著有《田園詩與狂想曲》、《農村公社、改革與革命》、《天平集》、《市場的昨天與今天》、《耕耘者言》、《傳統十論》、《實踐自由》、《問題與主義》、《變革之道》、《農民中國》、《政府與企業以外的現代化》等。
4. 《18世紀中國的官僚制度與荒政》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18世紀中國的官僚制度與荒政》([法] 魏丕信)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 https://pan..com/s/1ekSpFXJKMDJ_v4KX58XVoQ
書名:18世紀中國的官僚制度與荒政
作者:[法] 魏丕信
譯者:徐建青
豆瓣評分:8.0
出版社:江蘇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3年1月第1次印刷
頁數:364
內容簡介:
關於明清時期的國家及其對社會經濟的作用,至少在20世紀90年代以前,否定觀點占據學界主流。本書作者自20世紀70年代起,就以救荒為中心,對上述問題進行了重新審視。本書以1743-1744年直隸救災為實例,瞻前顧後,研究了國家的救荒制度、措施及其成效,所論延及官僚制度與管理、國家財政、地方社會、糧食安全、商業與市場、鄉村經濟和生活,等等,視野廣闊。作者所提出的18世紀國家所具有的積極精神,在管理經濟方面的高度組織能力、權威性和效率性,已為學界所肯定,由此也證明了本書的開創性學術地位。
目錄
前言
中文版序
導論
第一部分 有關中國飢荒的記錄
一 對自然災害的初步考察
二 流民問題
三 社會動盪
四 飢荒與地主制
第二部分 國家干預
五 官僚組織問題
六 堪災
七 賑濟
八 供給:1743-1744年的實例
九 價格調控
十 加強與恢復生產
第三部分 要點與結論
十一 引論
十二 國家經濟措施的演變
十三 賑災的地理分布
十四 要點和結語
附錄A 糧食發放的地區分布(A.1-A.10),直隸,1743-1744
附錄B 背景資料
注釋
參考書目
表格索引
地圖索引
作者簡介:
魏丕信(Pierre-Etienne Will),生於1944年,法國著名漢學家。早年攻讀歐洲古典文學(拉丁、希臘、法國)和中文,1975年獲巴黎大學博士學位,1969年入法國國家高等社會科學研究院任教至今,1991年當選法蘭西學院院士。研究范圍遍及人口史、災害史、水利史、荒政史、明清國家與經濟的關系、明清官僚制度等,有專著2部及論文50餘篇,成就卓著,在國際學界享有盛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