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萬曆十五年》講了什麼
作者從萬曆皇帝入手,從集權社會的中心向下輻射,分別選取兩位內閣首輔:張居正,申時行,另外選擇三位此朝的幾位代表人物:清官海瑞,名將戚繼光以及哲學家李贄。
皇帝、首輔、高級將領、文官和思想家,帝國上層階級的主要類別代表,折射了整個社會的陰陽兩面。而這五個對後世有影響的人物,要麼身敗,要麼名裂,要麼身敗名裂。
一個徹底腐敗的體制下,一切努力都是徒勞的,頂多隻能延長帝國走向窮途末路的時間。明朝政體中文官制度對皇權的壓制極大,皇權和文官制度的沖突在萬曆十五年(1587年)徹底爆發。
年僅24歲的萬曆皇帝在這一年徹底失去了勵精圖治的心志,採取消極應付的態度,躲入後宮不再上朝。五年後(萬曆二十年,公元1591年),隨著和稀泥本領超強的首輔申時行退休。
對大明朝有著深刻理解的人都死光了。此後東林黨崛起,誇誇其談之輩登世,大明王朝開始一步步走向滅亡的邊緣。
(1)死光pdf擴展閱讀:
1、萬曆皇帝:從勵精圖治轉向懶政
萬曆皇帝剛親政的時候,很想有所作為,但被張居正清算時間刷新三觀,雖身為天子,也不過是紫禁城中的一個囚徒,很難主動做自己想做的事。苦悶之下,他就乾脆就不和文官集團合作,就這么消極怠工直到去世。
2、首輔張居正:權傾天下到身敗名裂
萬曆年間,張居正被任命為首輔,權傾天下。他把持著國家行政、官員任命等大權。張居正在主持朝政期間,重點推行了一系列賦稅和官員考核制度改革,為的是加強行政效率,富國強兵。
張居正是個有抱負的人,但他忽略了當時復雜的情況。比如說稅收,這是個敏感問題。地方官向上交納稅金稅糧,總是保證自己口袋先裝夠,國家夠不夠是另一回事。
張居正責令各府各縣要繳足稅收,動了地方上所有人的乳酪。在人事方面,張居正企圖繞開效率低下的官員,組建一套完全聽從他自己的政府班子。
這種做法也觸怒了很多官員,一部分文官認為他片面追求效率,站在道德高地上攻擊張居正的改革措施。而另一部分官員因為張居正影響了他們的升遷仕途,所以也嫉恨張居正。
這些對他不滿的人一時奈何他不得,只能蓄積力量等待機會。這個機會,在1577年出現。當時張居正的父親去世,按慣例他應該要停職回家守制。
萬曆皇帝不允許張居正告假。很多官員藉此攻擊張居正違背了孝道,不配為首輔。在他去世後,人們依然不放過他。
第二次大規模的反張運動正式開始。張居正所主持的改革很快就被廢止,之前取得的所謂改革成果也基本被全部拋棄。
3、繼任申時行:欲彌合皇帝和群臣關系卻徒勞無功
和稜角分明的前任張居正不同,申時行完全是個和事佬。他深知道張居正身敗名裂的原因在於自信過度、不謙虛謹慎。在他眼中看來,一定要和文官集團合作,順應他們的意志來治國。
作為一個首輔,最重要的不是管理官員,而是用誠意感化他們,然後才能領導他們,讓各種人才發揮長處,讓全體文官精誠團結。夾在群臣和皇帝之間,申時行感覺自己左右為難。
到底是支持大臣們,還是支持皇帝,局勢逼迫他必須站隊。事實證明,他怎麼選都是錯。在巨大的壓力之下,申時行最終黯然辭職,調和皇帝和群臣的努力宣告失敗。
4、清官海瑞:不被朝廷重視遭群臣排擠
海瑞的成名作是向醉心於青詞神仙的嘉靖皇帝上書,指責皇帝虛榮、殘忍、自私、多疑和愚蠢。結果嘉靖皇帝將海瑞逮捕到東廠關押,一直關到舊皇帝駕崩、新皇帝登基,他才被釋放。
海瑞雖然是全國道德楷模,但缺乏實際管理技術,不願迎合官場風氣和潛規則。最終落得個被束之高閣、慘淡收場。
5、一代名將戚繼光:推行軍事改革的失敗
倭寇入侵東南沿海之後,暴露了明代軍制的落後。沿海經濟富庶地區被倭寇騷擾,威脅到整個王朝的經濟基礎。在情急之下,朝廷允許戚繼光另外在農村招募雇傭兵,來代替名存實亡的義務兵。
戚繼光給這些雇傭兵的獎賞非常高,但是帶兵也非常嚴格。他還改進了軍隊的戰法,排出注重團隊合作的「鴛鴦陣」,取代原先好勇鬥狠的單兵格鬥。
這些軍事改革措施,確保了戚家軍多次打敗倭寇的進犯,取得了保衛東南沿海的勝利。戚繼光的軍事整頓,受到了朝廷非常優厚的財政接濟。
可其他防區卻依然沿用原來那套軍事補給體制。戚繼光的防區和其他防區待遇不平等,這就惹來了非常多的非議和矛盾。
在張居正被清算之後,戚繼光被作為張居正的同黨,也慘遭清算。萬曆十五年,戚繼光黯然離世,朝中卻無人關注。一代將星隕落,政府檔案隻字未提,可悲可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