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日語文學與翻譯是什麼
涉及到文學知識,至少是要精通《文學史》《古代文學史》《近代文學史》《現代文學史》《當代文學史》
㈡ 誰有申丹的《文學文體學與小說翻譯》pdf, 能發一份不。感謝~~
中國文體學與文體史研究.pdf 資料大小:51.84MB
㈢ 《西方翻譯簡史增訂版》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西方翻譯簡史》(譚載喜)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z_TXN_S8lkTsmiWDKUBXrg
書名:西方翻譯簡史
作者:譚載喜
豆瓣評分:7.9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出版年份:2004-12
頁數:333
內容簡介:
《西方翻譯簡史(增訂版)》是教育部指定的「研究生教學用書」。內容包括古代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近代和現當代等各個歷史時期西方的翻譯實踐史和翻譯思想發展史,從古羅馬第一部有文字記載的翻譯作品,一直寫到21世紀歐美幾個國家翻譯理論領域的最新成果。此次作者在原書的基礎上,對全書進行了全面修訂,更新了附錄,並糾正了第一版的謬誤。同時增加了大量內容,代表吸收了西方翻譯研究的最新科研成果。作為我國乃至華文地區第一部系統研究西方翻譯史的專著,該書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且敘述簡潔,可讀性強。適於大專院校外語和翻譯專業的師生閱讀使用。
本次增訂保持了原書的基本框架。第一章概述西方翻譯實踐和理論的梗概、變遷和發展,對幾個主要發展階段的劃分及其性質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並從歷史的角度對西方翻譯史研究的意義和價值陳述了自己意見。在以後各章中,分時期、分階級對西方翻譯的發展作了簡要的回顧。全書注意吸收當代國內外的有關研究成果,力求突出重點,對各歷史時期尤其是對20世紀以來西方翻譯領域的代表人物、代表譯作、思想流派以及重要歷史事件等加以敘述與評論;對翻譯實踐和翻譯理論相互間的促進、演變和發展過程,作了深入淺出的剖析和討論;對於翻譯思想和理論發展的性質及方向,也闡述了自己的基本認識和見解。
作者簡介:
譚載喜,香港浸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本科畢業於湖南師范大學英語語言文學專業,碩士、博士畢業於英國埃克塞特大學(University of Exeter)翻譯學專業。2000年加入香港浸會大學,2003年獲薦入香港「輸入內地優秀人才計劃」,並有此一直就職於香港浸會大學至今。共出版著、譯作10多部、發表論文近200篇。代表性作品包括:《翻譯與翻譯研究概論——認知·視角·課題》、《西方翻譯簡史(增訂版)》(中國教育部推薦高校研究生教材)、《翻譯學》。《奈達論翻譯》(香港商務印書館門市部1985年冬季10大暢銷書第1名)、《翻譯研究詞典》(主譯)、《幸運的吉姆》(文學譯著);論文主要刊於《中國翻譯》。《外語教學與研究》、《外國語》、《外語與外語教學》、《東方翻譯》、Meta、Neohelicon、The Translator、Perspectives、Across Languages and Cultures、Babel等國際及中國內地和港台地區主要翻譯與外語研究期刊。
㈣ 文學翻譯和翻譯文學的區別
文學翻譯是指針對文學的翻譯,翻譯文學是翻譯中存在的文學意義,就好比現在的企業文化一樣!二者所修飾的主體不同,前者是文學,後者是翻譯!
我是這么理解的,希望能讓你明白!
㈤ 《翻譯研究》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翻譯研究》(思果)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
書名:翻譯研究
作者:思果
豆瓣評分:8.8
出版社:理想國 |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8-3
頁數:282
內容簡介:
★ 著名散文家、翻譯家的經驗之談,享譽港台四十餘年,文字工作者案頭必備
★ 譯者的「自診書」,讀者的「預防針」,專治劣譯和歐化中文,病例豐富,葯到即除
★ 餘光中撰寫長序推薦
【內容簡介】
本書是翻譯家思果先生關於英漢翻譯的心得。他有感於劣質譯文大行其道,甚至影響到中文的思維和創作,決心保衛他深愛的語言。全書貫穿的思想是,譯文一定要像中文。書中列舉了大量實例,將翻譯過程中遇到的難題一一解決,大至行文的修辭、節奏,小至參考書、標點符號的用法、新詞和專有名詞的譯法,像一本軍用地圖,可以告訴讀者哪裡有地雷,哪裡有險灘,哪裡有流沙。
詩人、散文家餘光中先生專文推薦,可以當成不可多得的翻譯教材,也能為一般作家和有心維護中文傳統的人士提供借鑒。
【名人推薦】
《翻譯研究》針對畸形歐化的種種病態,不但詳為診斷,而且細加治療,要說救人,真是救到了底。照說這種「臨床報告」註定是單調乏味的,可是一經散文家娓娓道來,竟然十分有趣。——餘光中
思果愛說他沒有上過正規學堂受過正規教育,一生靠自修,我半信半疑:他的中文和英文實在好,比名門高徒還要好。……我做翻譯的那些年,案頭長年供奉韓迪厚和思果的翻譯論著,「當」字「被」字「地」字時刻視為禁忌,深恐錯手一用,兩位前輩鼻孔朝天嗤笑一聲:「這是人話嗎?」——董橋
我讀思果先生的翻譯論著,不時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同時又感覺如針芒在背,因為書中談到的不少文字錯誤都是自己犯過的,有些雖已有所悟,但畢竟是犯了無數文字差錯才得到教訓。早讀思果先生的書,就會很大程度上為自己樹立標准,自覺控制筆下出「劣譯」。 我認識的譯者同行也無不稱贊思果先生的功績,這幾本書的確為欲從事文學翻譯者的必讀書。——孫仲旭
書里所講的是實際有過的困難,不是憑空捏造出來的。有些毛病因為劣譯充斥,大家看慣,而且目前許多作家寫中文也不知不覺犯了,所以見怪不怪,其實毛病總是毛病。中國近代的翻譯已經有了幾十年的歷史,雖然名家輩出,而寡不敵眾,究竟劣譯的勢力大,電訊和雜志上的文章多半是譯文,日積月累,幾乎破壞了中文。我深愛中國的文字,不免要婉言諷喻。——思果
作者簡介:
思果,原名蔡濯堂(1918—2004),著名散文家、翻譯家,多年擔任香港《讀者文摘》中文版編輯,香港中文大學翻譯中心研究員,教授高級翻譯。抗戰時期開始發表文章,出版散文集二十多種,曾獲1979年台灣中山文藝獎、1996年台灣文藝獎之翻譯獎。譯有《西泰子來華記》《大衛·考勃非爾》《力爭上游》等,並撰文專論翻譯,結集為《翻譯研究》《翻譯新究》《譯道探微》等,備受同行稱譽。
㈥ 《21世紀中國文學大系·2001年中國最佳翻譯文學》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21世紀中國文學大系·2001年中國最佳翻譯文學》(陳思和)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W6qWabzNSr8URp-RjvA_SA
書名:21世紀中國文學大系·2001年中國最佳翻譯文學
作者:陳思和
出版社:春風文藝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2-1-1
頁數:410
內容簡介:
《21世紀中國文學大系》是一套集專家視野、民間立場、權威選本、為世紀文學存檔於一體的優秀文學叢書。本書是其中一冊,分為三部分。
小說部分,中篇小說《馬爾科的使命》是國際著名比較文學家佛克馬以小說的形式溝通中西文化的一個嘗試。華裔美國作家梁志英的中篇小說《海珊》是作者根據20世紀90年代晚期美國一則揭露洛杉磯妓院的可怕情形的新聞報道而寫成的。《夏季之約》則是一部以當今西方發達國家社會中的「另
㈦ 《中外文學經典翻譯教程》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中外文學經典翻譯教程》(王宏印)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https://pan..com/s/1O0nE48U4F2ABYOmr0_GH2g
書名:中外文學經典翻譯教程
作者:王宏印
出版社:高等教育
出版年份:2007-3
頁數:488
內容簡介: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中外文學經典翻譯教程》作者數十年翻譯教學與研究之經驗,薈萃古今中外文學與文學翻譯經典之精華全書布局宏偉,文筆優美,按文類分為散文、小說、詩歌和戲劇四大部分,展示人類文學創造的多樣性與中國翻譯文學無限廣闊的領域構思精巧,選材廣泛,遠遠超過一般文學翻譯教材之容量,並深入到文學翻譯批評的理論層面詮釋詳盡,評析中肯,翻譯實習針對具體問題和特殊的文體要求指點迷津。
㈧ 《比較文學譯文集北京大學比較文學研究叢書》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比較文學譯文集》(張隆溪 選編)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4KlE3Is2LvpdpnbU95BfQQ
書名:比較文學譯文集
作者:張隆溪 選編
豆瓣評分:8.1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份:1982年
頁數:239
㈨ 《21世紀中國文學大系·2001年中國最佳翻譯文學》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21世紀中國文學大系2009年翻譯文學》(謝天振 編)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https://pan..com/s/1mn_CWBsFkE1P2FxltJbh2A
書名:21世紀中國文學大系2009年翻譯文學
作者:謝天振 編
出版社:春風文藝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0-1
頁數:459
內容簡介:
《21世紀中國文學大系:2009年翻譯文學》內容簡介:年末歲終,照例有不少人在翹首以待,等著今年世界文壇上最後一件大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名單的揭曉。記得去年這個時候,在獲悉當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是法國作家勒克萊齊奧時,我還在去年的「翻譯文學卷」的「序」里小小地自鳴得意了一番。因為早在十年前我在為廣東花城出版社主編「當代名家小說譯叢」時,就_已經收入了克氏的小說《流浪的星星》。
不僅如此。我還同時收入了另一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英國作家萊辛。其實收入克氏的小說並非因為我有眼光,那是得益於南京大學的法國文學專家許鈞教授的推薦。許鈞教授與克氏有直接往來,對克氏作品也有研究,且早就把克氏的名著《訴訟筆錄》譯成中文,還給過我一本。但收入萊辛的作品卻完全出於我的本意。我上世紀末在香港做訪問學者,偶然從台北的《聯合文學》雜志上讀到台灣翻譯家範文美女士翻譯的萊辛的小說《十九號房》,立刻被它深深地吸引。與此同時,我對能委婉細膩、恰如其分地傳遞出原作風格的譯文也極為欣賞和佩服,所以在開始主編「當代名家小說譯叢」時,我立即找到文美女士,懇請她一定為我主編的這套叢書翻譯一本萊辛的小說,這就是後來收入叢書的萊辛的中短篇小說選《一個男人和兩個女人的故事》。書名取得太俗了些,但不是我和譯者的意思。
㈩ 外國文學與中文翻譯
首先要看你在的環境,以我來說,我常住在英國,我喜歡看原著,因為我覺得原著本身比較貼切實際,很多翻譯的版本,丟掉了原著里的精髓。比如harry potter,原著里有很多作者用巧妙方式全議的場景,中文裡只能用詞彙來形容,就不大形象了。因為英文的詞和字可以用不同的字母組合來代表不同的口音和地域。中文在這點上就比較局限,譯文無法把這些翻譯出來。而這書其中最妙的部分也就消失了。
同樣有些精美的詩句也會變得無趣,在某種程度上會使人很難理解文章中所揭示的東西。
不過對於我來說已經習慣了這種思維方式,所以看時也會比較有趣。
你如果是在國內,沒有想要與老外交流,或鑽研外國文學的話,只是為了看故事,其實還是可以看中文的,我現在很少看譯本,是因為我覺得現在的譯文,不如原來翻譯的好,很多句子會翻譯的中不中,洋不洋。與其說是翻譯的不好,還不如說是他們的中文和英文功底不過關。
例:gone with the wind,亂世佳人,
我就喜歡隨風而逝,飄的翻譯,因為比較貼題,飄比隨風而逝還好。很美,很有意境,還隱射了故事女主人公最終也沒有歸宿的結尾。人飄在這個亂世內,當看透一切時,不禁悔之晚矣。
現在的都不會這么翻譯了,理解不夠。
但有些故事確實很難理解原文,尤其原文不是英文時,比如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天哪那英文我看得都費勁!因為它是從捷克語譯過來的,太難了。所以看著也沒興趣了。還不如看中文。
其實某中程度上是看你對英文的理解,如果你的英文不差,可以理解時就多看看原版是英文的書,可以提高你的語感,和英文水平。
這樣其實可以培養你的英文思維,你不需要沒句翻譯,如果能看懂就過,看不懂在翻譯。
TIPs:
讀英文書時,經常會遇到很復雜的句子,你就一個逗號一個逗號的看,然後再連起來所有的句子,就基本上能猜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