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剪力牆中間有加密區鋼筋怎麼設置
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輸入:
(排數)<級別<直徑<非加密區高度
+(排數)
<級別<直徑<加密區高度
剪力牆鋼筋的輸入方式如下:水平鋼筋格式1:【(排數)】<級別<直徑<間距【[布置范圍]】;
1、常規格式:(2)b12@100;
2、左右側不同配筋形式:(1)b14@100+(1)b12@100;
3、每排鋼筋中有多種鋼筋信息但配筋間距相同:(1)b12/(1)b14@100+(1)b12/b10@100;計算時按插空放置的方式排列,第二種鋼筋信息距邊的距離為起步距離加上1/2間距;
4、每排鋼筋中有多種鋼筋信息且各種配筋間距不同:(1)b12@200/(1)b14@100+(1)b12@100/b10@200;計算時第一種鋼筋信息距邊一個起步距離,第二種鋼筋信息距邊的距離為起步距離加上本鋼筋信息1/2間距;
5、每排各種配筋信息的布置范圍由設計指定:(1)b12@100[1500]/(1)b14@100[1300]+(1)b12@100[1500]/(1)b14@100[1300];說明1、排數沒有輸入時默認為2;不同排數的鋼筋信息用「+」連接;當用「+」連接時則表示水平鋼筋從左側到右側的順序布置。
2、同排存在不同的鋼筋信息用「/」隔開;此時當間距後面帶「[]」,且括弧內必須輸入數值,則表示鋼筋信息從下之上依次布置,括弧內的數值表示該水平筋布置的范圍高度;
3、加號之間輸入了不同的排數時,取第一個鋼筋信息的排數信息;垂直鋼筋格式1:【*】【(排數)】<級別<直徑<間距
1、常規格式:(2)b12@100;
或*(1)b12@200+(1)b14@200;輸入「*」時表示該排垂直筋在本層錨固計算,未輸入「*」時表示該排縱筋連續伸入上層。
2、左右側不同配筋形式:(1)b14@100+(1)b12@100;
3、每排鋼筋中有多種鋼筋信息但配筋間距相同:(1)b12/(1)b14@100+(1)b12/b10@100;計算時按插空放置的方式排列,第二種鋼筋信息距邊的距離為起步距離加上1/2間距;
4、每排鋼筋中有多種鋼筋信息且各種配筋間距不同:(1)b12@200/(1)b14@100+(1)b12@100/b10@200;計算時第一種鋼筋信息距邊一個起步距離,第二種鋼筋信息距邊的距離為起步距離加上本鋼筋信息1/2間距;說明1、排數沒有輸入時默認為2;不同排數的鋼筋信息用「+」連接;當用「+」連接時則表示垂直鋼筋從左側到右側的順序布置。拉筋格式1:<級別<直徑<水平間距<*<豎向間距;
例如:a6-600*600
格式2:<數量<級別<直徑
例如:500a6壓牆筋格式1:<數量<級別<直徑例如:2b25其它鋼筋水平加強筋格式1:<數量<級別<直徑
例如:28b14
格式2:【排數】<級別<直徑<間距;數量同水平鋼筋的計算。
例如:4b12@200垂直加強筋格式1:<數量<級別<直徑
例如:28b14
格式2:【排數】<級別<直徑<間距;數量同垂直鋼筋的計算。
Ⅱ 廣聯達中梁拉筋有兩種規格間隔怎麼布置
於11G101-1中 87頁右下角注角第四條:當梁寬≤350mm時,拉筋直徑為6mm;當梁寬≥350mm時,拉筋直徑為8mm;拉筋間距為非加密區箍筋間距的兩倍。當設有多排拉筋時,上下排拉筋豎向錯開布置。
Ⅲ 剪力牆拉筋加密區范圍
配筋構造縱筋縱筋直徑不宜小於12mm;一般縱筋間距不應小於50mm,一二三級及柱截面邊長大於400時縱筋間距不宜小於200mm,四級、非抗震一級截面小於400時不宜大於300。圓柱縱筋不宜少於8根,不應少於6根。3.1箍筋a)箍筋直徑 一級不小於10mm,二三級不小於8mm,四級不小於6mm,柱根(嵌固部位)處不小於8mm;不應小於d/4(d為最大縱筋);b)加密區箍筋最大間距一級不大於6d、100,二級不大於8d、100,三四級不大於8d、150、柱根100,框支柱和剪跨比不大於2的柱,不應大於100;一級框架的箍筋直徑大於12mm且肢距不大於150mm及二級框架柱的箍筋直徑不小於10mm且箍筋肢距不大於200mm時,除底層柱外,最大間距應允許採用150mm;四級框架柱剪跨比不大於2時,箍筋直徑不應小於8mm;c)非加密區箍筋間距:一二級框架柱不應大於10d,三四級框架柱不應大於15d(d為最小縱筋,此處規范中未說明是最大還是最小,判定為最小);另外非加密區箍筋體積配箍率不宜小於加密區的50%。註:當縱筋配筋率大於3%時,箍筋直徑不應小於8mm,間距不應大於10d且不應大於200mm,(d為最小縱筋直徑),此注意項判定為非加密區箍筋的要求。加密區箍筋肢距:一級不宜大於200mm,二三級不宜大於250mm和20倍箍筋直徑的較大值,四級不宜大於300mm,至少每隔一根縱筋宜在兩個方向有箍筋活拉筋約束;箍筋加密區范圍:柱端,取截面高度(圓柱直徑)、柱凈高1/6和500mm較大值;底層下端不小於柱凈高的1/3;剛性地面上下各500mm;剪跨比小於2的柱、框支柱、一二級角柱取全高,注意,三四級角柱沒有全高加密要求,但是計算的時候還是要按角柱計算的。
Ⅳ 廣聯達箍筋拉筋上下不一樣怎麼辦
這個邊緣構件(約束轉角牆)的詳圖缺少一個尺寸(猜測為300);
這個邊緣構件的詳圖畫的箍筋有兩個外箍、兩個內箍及兩肢短拉鉤,而表中的箍筋示意圖是兩個外箍、兩肢長拉鉤及兩肢短拉鉤,驢頭不對馬嘴!
這種事網友沒法,只能讓你及時去質疑畫圖人!
Ⅳ 廣聯達柱中的拉筋如何設置
1直接在柱的定義中輸入拉筋數據
2使用「單構件輸入」。
單構件輸入是鋼筋抽樣中不能用定義構件來配筋時,造價員自己算出鋼筋長度、數量在左側選項卡「單構件輸入」中列出,最後系統自動匯總到工程量。
拉筋主要是為提高鋼筋骨架的整體性而起拉結作用
長度推導公式:
(1)拉筋同時勾住主筋和箍筋時,其長
拉筋
拉筋
度計算公式如下:
拉筋長度=(h【梁寬】-保護層*2+2d1)+11.9【抗震彎鉤長】*d*2 d1為箍筋直徑
(2)拉筋只勾住主筋時,其長度計算公式如下:
拉筋長度=(h【梁寬】-保護層*2)+11.9【抗震彎鉤長】*d*2
排列:
當梁寬≤350 時,拉筋直徑為6mm;梁寬>350 時,拉筋直徑為8mm。拉筋間
距為非加密區箍筋間距的兩倍。當設有多排拉筋時,上下兩排拉筋豎向錯開設置。
即多排隔一拉一梅花形,單排隔一拉一(指非加密區)
拉筋間距為非加密區箍筋間距的兩倍。當設有多排拉筋時,上下兩排拉筋豎向錯開設置。在這里需要說明一下,上述的「拉筋間距為非加密區箍筋間距的兩倍」,只是給出一個計算拉筋間距的演算法。例如,梁箍筋的標注為φ8@100/200(2) ,可以看出,非加密區箍筋間距為200mm,則拉筋間距為200*2=400mm 。但是,有些人卻提出「拉筋在加密區按加密區箍筋間距的兩倍,在非加密區按非加密區箍筋間距的兩倍」,這是錯誤的理解。
不過,在前面的敘述中可以明確一點,那就是「拉筋的規格和間距」是施工圖紙上不給出的,需要施工人員自己來計算。
Ⅵ 剪力牆水平分布筋的加密區有規定嗎
對於分布鋼筋網的排數規定:
非抗震:當剪力牆厚度大於160時,應配置雙排;當其厚度不大於160時,宜配置雙排。
抗震:當剪力牆厚度不大於400時,應配置雙排;當剪力牆厚度大於400,但不大於700時,宜配置三排;當剪力牆厚度大於700時,宜配置四排。
各排水平分布鋼筋和豎向分布鋼筋的直徑於間距應保持一致。
當剪力牆配置的分布鋼筋多於兩排時,剪力牆拉筋兩端應同時鉤住外排水平縱筋和豎向縱筋,還應與剪力牆內排水平縱筋綁扎在一起。
Ⅶ 剪力牆拉筋1-3層加密
加密就加密唄,按圖紙要求加密就是,有什麼疑難值得詢問就直截了當說出來吧!何必捏捏藏藏,腋著捂著,要網友來猜謎?
Ⅷ 廣聯達剪力牆約束邊緣構件牆身拉筋加密怎麼畫
約束邊緣暗柱定義時直接包含陰影部分,陰影部分剪力牆豎向鋼筋直接在暗柱中定義,拉筋直接繪制即可;
Ⅸ 廣聯達剪力牆身拉筋加密要按牆的豎向鋼筋的排數3嗎
這個要按圖紙要求來布置的 和排數不一定有關。但一般要求是不超過600的。
Ⅹ 廣聯達高層建築剪力牆約束邊緣拉筋加密如何處理
1、非陰影區外設置封閉箍筋就是你的截圖11G101-71頁;
2、非陰影區外設置封閉箍筋可以在單構件中輸入箍筋;非陰影區繪制剪力牆,剪力牆的拉筋就是梅花設置(在剪力牆節點設置中直接選為梅花布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