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檔加密 > 蘇子pdf

蘇子pdf

發布時間:2022-03-06 23:02:22

A. 求《標准韓國語》和《新標准韓國語》的全套pdf電子書!

韓國語是一種拼音文字,也叫字母音節文字,韓國人創造的書寫體系主要基於自己對音韻學的研究。他們自己發明了三分法理論,將音節分成初聲、中聲和終聲。實際書寫文字的時候,將初聲、中聲和終聲從上到下從左至右合寫在一起,形成方塊字。
韓語共有40個字母,包括21個母音和19個輔音。
韓國語母音字母有21個,單母音10個,二重母音11個。母音創制原於宇宙間「天、地、人」為一體的思想,即天圓「ㆍ」、地平「ㅡ」、人直「ㅣ」。
ㅏ 太陽剛剛升起,陽氣十足,會發出響亮、清澈的陽性母音「ㅏ」。發音的時候口自然放開,下顎向下伸,舌尖也隨之向下,嘴唇自然的放鬆,就可以發出這個音了。
ㅓ 當太陽西下時,會發出低沉的陰性母音「ㅓ」。發音的時候,嘴要自然張開,舌面要稍微抬起來。發音的時候比發「ㅏ「的開口度小一些,嘴唇和牙根不能用力,嘴巴不能壓扁。
ㅗ 太陽升至地平線之上,便是白晝,充滿陽氣,會發出響亮的陽性母音「ㅗ」,發音的時候口稍微張開,雙唇向前攏成圓形,舌後部分自然抬起來。
ㅜ 日頭落山,藏於陰暗的地平線之下,會發出低沉、渾濁的陰性母音「ㅜ」。發音的時候,開口度比發「ㅗ」時張的更小一些,舌面和硬齶放平,雙唇向前攏成圓形,比「ㅗ」更向前突出,音從後舌面發出。
ㅡ 口稍微張開,舌身稍向後縮,舌前部分放平,舌後部略向軟齶抬起,嘴唇向兩邊拉開,氣流通過舌面擠出。
ㅣ發音的時候,口稍微張開,舌面抬起來貼近上鄂,嘴唇扁平,雙唇向左右自然放開。
ㅐ發 「ㅐ 」 音時,嘴的張開度跟「ㅏ」一樣,但舌位比「ㅏ」高一些,嘴唇向兩邊緊一點成扁平形,硬齶往下壓並把舌尖緊抵住下齒齦。
ㅔ發「ㅔ」音時,嘴張得不宜過大,要比「ㅐ」小一些,舌前部分比發「ㅐ」音抬得高一些。
ㅚ發「ㅚ」音時,口形大小及舌位與「ㅔ」基本相同,但發「ㅚ」的時候,舌面向軟齶抬起,雙唇一定要攏成圓形。
ㅟ嘴的張開度和舌頭的高度與「ㅣ」相近,但是發「ㅟ」時,嘴唇必須攏成圓形。
ㅑ發「ㅑ」音時,先發短而弱的「ㅣ」,然後迅速滑向「ㅏ」,要一口氣發好。
ㅕ先發短而弱的「ㅣ」,然後迅速滑向「ㅓ」,要一口氣發好。當謂詞詞乾的지、찌、치與어相連時,形成져、쪄、쳐,裡面的母音ㅕ要發成ㅓ。
ㅛ先發短而弱的「ㅣ」,然後迅速滑向「ㅗ」,要一口氣發好。
ㅠ先發短而弱的「ㅣ」,然後迅速滑向「ㅜ」,要一口氣發好。
ㅒ發「ㅒ」音時,先發短而弱的「ㅣ」音,然後緊接著滑向「ㅐ」音。注意發「ㅣ」音時又輕又短促,而發「ㅐ」音則要較重。這個音除了自成音節外,只與輔音「ㄱ」、「ㅈ」相拼。
ㅖ這個母音自成音節或與輔音ㄹ相拼時,先發短而弱的「ㅣ」音,然後緊接著滑向「ㅔ」音。注意發「ㅣ」音時又輕又短促,而發「ㅔ」音則要較重。在和別的輔音相拼時,發ㅔ音。
ㅘ 發「ㅘ」音時,先發「ㅜ」,然後緊接著滑向「ㅏ」音。注意發「ㅜ」音時又輕又短促,而發「ㅏ」音則要較重。
ㅝ發「ㅝ」音時,先發「ㅜ」,然後緊接著滑向「ㅓ」音。注意發「ㅜ」音時又輕又短促,而發「ㅓ」音則要較重。
ㅙ 發「ㅙ」音時,先發「ㅜ」,然後緊接著滑向「ㅐ」音。注意發「ㅜ」音時又輕又短促,而發「ㅐ」音則要較重。
ㅞ發「ㅞ」音時,先發「ㅜ」,然後緊接著滑向「ㅔ」音。注意發「ㅜ」音時又輕又短促,而發「ㅔ」音則要較重。
ㅢ 這個母音在單字的首音節時,先發短而弱的「ㅡ」,然後迅速滑向「ㅣ」,要一口氣發好。如果不在單字的首音節或與輔音相拼時,發 「이」,作為屬格助詞出現時,發「에」音。
韓國語輔音字母有19個,根據人發音時主要發音器官的形狀——口型、舌的形狀、喉頭形狀等而創制的。比如,「ㄱ」和「ㄴ」是模仿舌的形狀,「ㅁ」是模仿嘴唇的形狀,「ㅇ」是模仿喉頭的模樣而創制的。
ㄱ 象舌根閉喉之形,在發音時舌面後部抵住軟齶,阻止氣流,舌尖往下壓,使氣流通過舌根舌面沖出而成音。
ㄴ的形狀像舌尖頂住硬齶的樣子,發音時要注意舌尖頂住上齒齦,阻住氣流,然後打開鼻腔通道,並使氣流通過鼻腔中透出來,同時舌尖離開上齒齦,振動聲帶而成音。
ㄷ的形狀像舌尖貼住上齒齦的樣子。發音時,先用舌尖輕輕抵住上齒齦,阻止氣流,然後舌尖突然離開上齒齦,使氣流從舌尖沖出而成音。
ㄹ的形狀近似於舌尖音「ㄷ」,其發音部位在舌尖。發音時,先使舌尖向上靠近上齒齦,然後舌尖輕輕彈一下,使氣流從舌尖流出。
ㅁ的形狀像口,其發音部位在雙唇上。發音時,注意先把嘴閉緊,阻住氣流,同時硬齶下來,使氣流從鼻腔出來,同時震動聲帶,並使雙唇破裂成音。
ㅂ的形狀像口,其發音要領在雙唇。發音時,雙唇緊閉,阻止氣流,然後用氣流把雙唇沖開,爆發成音。
ㅅ的形狀像牙齒。發音時,上下齒靠近造成隙縫,舌尖抵住下齒背,舌面前部接近上齶,氣流在舌面流出的同時把舌身往前送,從舌前部和硬齶之間的空隙擠出來,摩擦成音。
ㅇ 位於母音之前,在首音位置時,不發音,只作為裝飾,使字形看起來整齊美觀。
ㅈ是舌面塞擦音,不送氣,聲帶不振動。發音時,舌尖抵住下齒背,舌面前部貼住上齒齦和硬齶,阻住氣流,使氣流沖破阻礙的同時,摩擦成聲。
ㅊ發音部位跟松音「ㅈ」相同,只是氣流更強一些,要送氣。
ㅋ發音部位跟松音「ㄱ」相同,只是氣流更強一些,要送氣。
ㅌ發音部位跟松音「ㄷ」相同,只是氣流更強一些,要送氣。
ㅍ發音部位跟松音「ㅂ」相同,只是氣流更強一些,要送氣。
ㅎ的發音部位在喉部。發音時,氣流不受阻塞,從聲門擠出,輕微摩擦而成音,聲帶不振動。
ㄲ、ㄸ、ㅃ、ㅆ、ㅉ五個音都是緊音,發音方法和相應的松音相同,但是發音器官要緊張起來,聲門緊閉,使氣流在喉腔受阻,然後沖破聲門而出,產生擠喉現象。
韓國語的十六個輔音均可以作韻尾使用,兩個不同的韻尾可以組合成雙韻尾,共有十一個雙韻尾,一共有二十七個韻尾。發音時,二十七個韻尾只發為ㄱ、ㄴ、ㄷ、ㄹ、ㅁ、ㅂ、ㅇ七個音,其餘的二十個韻尾要轉換為七個代表音之一後再發音(雙韻尾只發其中的一個代表音)。
ㄱ 舌根貼緊軟齶,阻止氣流,不讓其爆破成聲。
ㄴ 舌尖抵住上齒齦,使氣流通過鼻腔泄出。
ㄷ 舌尖抵住上齒齦,使氣流被舌尖阻塞。
ㄹ舌尖抵住上齒齦,使氣流擦過舌兩側泄出。、
ㅁ 雙唇緊閉,使氣流通過鼻腔泄出。
ㅂ 雙唇緊閉,阻住氣流。
ㅇ 將氣流堵在舌根和軟齶之間,使氣流通過鼻腔泄出。
其餘二十個韻尾需要與代表音進行一些轉換。
ㄱ、ㅋ、ㄲ發ㄱ的音。
ㄷ、ㅌ、ㅅ、ㅆ、ㅈ、ㅊ、ㅎ發ㄷ的音。
ㅂ、ㅍ發ㅂ的音。
雙韻尾ㄳ、ㅄ、ㄼ、ㄽ、ㄵ、ㄾ只發雙韻尾中左邊的一個代表音。
雙韻尾ㄼ例外,發右邊的ㅂ:밟소 踩 밟지 踩 밟게 踩吧 밟고 踩 넓죽하다 扁平,長而寬 넓둥글다 寬圓
雙韻尾ㄺ、ㄿ、ㄻ只發雙韻尾中右邊的一個代表音。
謂詞詞乾的雙韻尾ㄺ與輔音ㄱ相連時,發左邊的ㄹ:맑게 清地 묽고 稀 읽거나 無論讀……
雙韻尾ㄶ、ㅀ與輔音ㄱ、ㄷ、ㅈ相連時,只發左邊的一個代表音,右邊的ㅎ與ㄱ、ㄷ、ㅈ相結合發成送氣音:많고 多 않던 不……的(過去持續定語形)닳지 磨損
雙韻尾ㄶ、ㅀ與輔音ㅅ相連時,只發左邊的一個代表音,右邊的ㅎ不發音,輔音ㅅ發成緊音: 많소 多 싫소 不喜歡
雙韻尾ㄶ、ㅀ與輔音ㄴ相連時,右邊的ㅎ不發音:않네 不 않는다 不 뚫네 鑿 뚫는다 鑿
雙韻尾ㄶ、ㅀ與母音連音時,ㅎ脫落,ㄴ、ㄹ移到後面與母音連音。많아 多 않은 不……的,沒有……的(定語形)닳아 磨損싫어도 即使不喜歡
韓國語與美國英語一樣,也有一些音變現象,包括連音、輔音同化、送氣化現象、韻尾脫落、緊音化、添加音現象等。
連音。韓國語的韻尾(除ㅇ、ㅎ以外),在與後面的母音相連時,韻尾便移到後面的音節上,與之拼成一個音節,這一現象叫做連音現象,和美國英語的連音相似。如:
이것은 這個
무엇을 什麼
무엇이에요 是什麼
책이에요 是書
서울이에요 是首爾
넋이 靈魂
앉아 坐
닭을 雞
젊어 年輕
곬이 山谷
핥아 舔
읊어 吟
값을 價格
없어 無
韻尾與以母音開頭的語素相連時,先將韻尾轉化為韻尾的七個代表音之一後,再將代表音移到後面的音節上,與之拼成一個音節。
넋 없다 沒有靈魂
값 있니? 有價嗎?
韻尾ㄷ、ㅌ和母音이相連時,變為지和치,叫做齶化。
곧이듣는다 信以為真
밭이 地
輔音同化:韻尾與後面的輔音相連時,兩個不同或不相似的音連在一起念,變成相同或相似的音。
깎는다 切
긁는다 搔癢
닫는다 關閉
짓는다 做飯
있니? 有嗎?
맞는다 正確
쫓는다 追
붙는다 黏,附著
밟는다 踩
읊는다 吟
놓는다 放置
없니? 沒有嗎?
침략 侵略
난로 壁爐
닳는다 磨損
뚫는다 鑽孔
핥네 舔
십리 十里
送氣化現象:韻尾ㄱ、ㄷ、ㅂ、ㅈ在與ㅎ相連時,縮略成送氣音ㅋ、ㅌ、ㅍ、ㅊ。
놓고 放置
좋다 好
쌓지 堆
많고 多
않다 不
닳지 磨損
韻尾脫落:
韻尾ㅎ和母音、ㄴ、ㄹ、ㅁ、ㅅ相連時,脫落不發音。
낳은 生下的(過去時定語形)
놓아 放置
쌓인다 堆積
빨가니? 是紅色的嗎?
이럴까요? 這樣嗎?
저러면 如果那樣
어떠세요? 怎麼樣?
部分韻尾ㅅ和母音相連時,脫落不發音。
나았다 痊癒
부어라 斟上
그으세요 畫線
韻尾ㄹ和以ㄴ、ㅂ、ㅅ、 오為開頭音的詞尾相連時,脫落不發音。
엽니다 開
노십시오 玩吧
만든다 做
아오 知道吧
소나무 松樹
따님 令愛
緊音化:在前面韻尾的影響下,松音變成緊音的現象叫緊音化。
代表音為ㄱ、ㄷ、ㅂ的收音與輔音ㄱ、ㄷ、ㅂ、ㅅ、ㅈ相連時,ㄱ、ㄷ、ㅂ、ㅅ、ㅈ發成緊
音。
국법 國法
있다 有,在
넓직하다 寬敞
닿소 接觸
그렇습니다 那樣
收音ㄴ(ㄵ)、ㅁ(ㄻ)與以輔音ㄱ、ㄷ、 ㅈ開頭的詞尾(除了表示被動、使動的詞尾기外)相連時,ㄱ、ㄷ、 ㅈ發成緊音。
신고 穿
앉고 坐
젊다 年輕
삼지 編織
在漢字詞中,前面漢字的韻尾為ㄹ、ㅁ、ㅇ時,後面的松音變成緊音。
발동 發動
절도 節度
일시 一時
물질 物質
表示將來時的定語詞尾ㄹ/을與輔音ㄱ、ㄷ、ㅂ、ㅅ、ㅈ相連時,ㄱ、ㄷ、ㅂ、ㅅ、ㅈ發成緊
音。
할 것 要做的事
할 수 있다 能做
할걸 可能會做
할세라 擔心會做
할지라도 即使做
할수록 越做越
할지언정 寧願做……也
할진대 既然做
詞乾的收音ㄼ、ㄾ與以輔音ㄱ、ㄷ、ㅅ、 ㅈ開頭的詞尾相連時,ㄱ、ㄷ、ㅅ、 ㅈ發成緊音。
넓게 寬地
훑소 捋
떫지 澀
添加音現象:合成詞中,前面的語素以除了ㄹ以外的輔音結尾,後面的語素以母音이、야、여、 요、유開頭時,中間添加ㄴ音。
솜이불 棉被
내복약 內服葯
늑막염 肋膜炎
눈요기 眼福
국민윤리 公民學
合成字中,前面的語素以輔音ㄹ結尾,後面的語素添加ㄹ音。
들일 農活
물약 葯水
물엿 糖漿
合成字中間有韻尾ㅅ時發音方法如下:
兩個名詞合成為一個字時,前面的名詞起修飾後面一個名詞的作用,如果前面的名詞的末尾音節為開音節時,添加一個ㅅ作為韻尾。韻尾ㅅ與輔音ㄱ、ㄷ、ㅂ、ㅅ、ㅈ相連時,ㄱ、ㄷ、ㅂ、ㅅ、ㅈ發成緊音,韻尾ㅅ脫落。
냇가 川邊
콧등 鼻樑
햇살 陽光
고갯짓 點頭,搖頭
韻尾ㅅ與輔音ㄴ、ㅁ相連時,發成ㄴ音。
아랫니 下齒
툇마루 木榔台
韻尾ㅅ與母音이相連時,發成ㄴ加ㄴ音。
깻잎 蘇子葉
베갯잇 枕頭套
輔音字母名稱的韻尾在與母音連音時,ㄷ、ㅈ、ㅊ、ㅋ、ㅌ、ㅍ、ㅎ的發音特殊如下:
디귿이 字母ㄷ
지읒이 字母ㅈ
치읓이 字母ㅊ
키읔이 字母ㅋ
티읕이 字母ㅌ
피읖이 字母ㅍ
히읗이 字母ㅎ
韓國語的詞彙,從其意義、形態和在句子中的位置、作用大致可分為名詞、代詞(代名詞)、數詞、冠詞(冠形詞)、副詞、感嘆詞、助詞、助動詞、動詞、形容詞十大類;韓國語的詞彙普遍存在著固有詞和漢字詞的雙重系統。這些詞在具體使用時,有些能夠互換,有些則不能。此外,韓國語還有外來語,外來詞是指從別的語言吸收來的詞,約占總詞彙量的20%。隨著科技的發展及文化交流的加深,外來詞所佔的比重越來越大。
語法結構是主賓謂(SOV)結構,不同於美國英語的主謂賓(SVO)結構。包括韓語在內的阿爾泰語系語言,是粘著語類型,這種類型的語言是靠粘著在詞干後面的大量、豐富的詞尾的變化來表達語意的,例如:가다 ~~~갑니다 ~~~갑시다 ~~~가십시오 ~~~가요 等。與之相對的是,美國英語、俄語等屬於印歐語系,他們是屈折語類型,是靠著詞彙本身的屈折變化來表達語意,例如:picture~~pictures,go~~~went,come~~~coming等;而漢語則屬於漢藏語系,是孤立語類型,是靠詞序來表達語意的。
只要你用心學,一定能學好韓國語這門語言的,希望我能幫助到你。

B. 第八屆全國規范漢字書寫大賽什麼時候出結果

第八屆全國規范漢字書寫大賽獲獎名單
發布時間:2016-10-13 11:21:43 編輯:gfhz 瀏覽次數:562

個人.pdf
文件類型: .pdf .pdf (656.42 KB)

一等獎
初小毛筆

雷麗裙 斯欽羿 邵之怡 崔健坤 祝紫涵 汪郝宸 林思宏 王景浩 陳沛羽
初小硬筆
黃若琳 許宇凡 岑宜熹 李宛馨 姚予欣 朱偌萱 葉芊秀 陳曾昊 吳睿淵 吳睿博 王榛瑤 吳汶融
高小毛筆
朱彥傑 樓夢丹 叢玥穎 陳伊洋 黃淑釧 鄭煜琦 蔡曜徽 王東旭 鄭霄鵬 李雪 段明君 龐思怡 李鶴翔 劉澤胤 白曉凡 李妹謙 張欣湉 齊浩偉
高小硬筆筆
葉翛然 章博源 余耀 張榮今 謝明月 張婧雅 呂江濤 饒鐸 賈舒媛 馬明睿 崔君睿 桂梓涵 馮之瑗 龐思怡 李鑫碩 吳悠揚
中學中專毛筆
程夢永 王婷 唐麗梅 唐悅 謝光秀 李政軒 范逸寧 庄衍浩 闞世鈺 詹鳴宇
中學中專硬筆
張童鑫 韋靜遙 郭繼梟 肖幸子 曾敏 陳玲 雷思佳 蔣家卿 楊美娜 陳先琪 彭世瀅 吳思宇 王春曉
成人毛筆
余永南 袁化奎 陳勇 楊光躍 張志國 盧曉光 顏志斌 包志剛 黃首銘 鄭益民 鄧己振 莫春紅 郎麗霞 翟欣 崔學生 王俅勻 穆紹毅 楊鈺琦 劉鵬飛 陶生根 李小芳
成人硬筆
白紅光 高仁國 喬平 宋友朋 王安基 謝貴龍 舒旭強 羅興洪 姚仕佳 王永根 趙悅辰 陳義德 何房迪 林瑜潔 王壽文 王臣林 於艷 黃首銘 陳鳳鳴 王芳 錢寶成 於洪亮 郭琴 吳雙 李薇 李林楓 楊柳 寇衛鋒 蔣勇 程雷 夏建平 陳濤 陳傑 朱敏 劉瀚林 王家淮 趙碧軍 羅乃勝 趙丹 俞在柱 宋維武 李小芳 付成歡 張凱莉 劉冬

二等獎
初小毛筆
朱昱錫 黃子軒 范思雨 王煜威 蘇子軒 林鍩辰 張益豪 苑潤鉦 范致君 武蓉萱 劉懷瑾 王天翼 張續姝 溫涵棋 吳奧欣 朱斐凡 李昀擇 劉玉鎣 楊逢石 楊越 張宸碩 孫佳音 佟謠 柴文綺 孫藝 朱宵釗 肖佳芮 李詩宇 劉奕彤 董昀修 王文迪 李煒堯 單子悅
初小硬筆
李若宣 王翌淞 林心萍 朱科錸 朱昱錫 謝蕊伊 周凌靜 龍天琦 邢徐嘉 李墨涵 於浩 何鴻雁 李勝超 乾達民 岳爾 段冷睿 張可一 彭欣然 李欣諾 姚力元 李文軒 張韻晴 吳琦 成憶玲 侯雅馨 陳睿言 巢聖鴻 湯瑛碩 鍾添文 王粵錡 孫雅爍 王天潤 庄乃堯 吳依洋 嚴嘉睿 葛鎮滔 劉宇博鈞 滑思睿 張凱樂 於景鯤 鞠永敏 馬世傑 朱柏瑞 湯婧怡 章琳琳 陳芷琦 趙樂涵 黃辰雅 胥斯原 邱禹尊 李佳駿 楊佳娓 王勇傑 黃景爍 劉一諾 熊文麗 林嘉宇 葉政欣 馬亦萌 文敬茹 祝熙彤 王壵 何師成 俞辰穎 俞科丞 黃俊嘉 陳繼平 付丹丹 楊欣悅 林宗海 李一諾 周天禕 黃禎萱 黃笑語 侯賽男 葉陽 許瑩穎 劉昕睿 曾子涵 楊勇智 姚樂言 張宇含 王若嵐 羅竣 唐玥 錢星彤 王嘉洋 王紫涵 申麗霏函 韓卓琳 趙博暢 張冰琪 李家晴 周童欣 王一童 黃梓萌 林初航 陳雅圖 余心怡 李偉傑 丁紫涵 夏秀彬 羅守楊 孫遠康 李澤潤 朱睿晞 邵逸軒 章子晴 錢若晞 趙梓涵 鬍子奧 沈玉婷 溫宇琪 王琰嘉 劉毓敏 馬浩然 蘇芳菲 徐子辛 章雨澤 張悅 陳博志 杜志鵬 汪愛語 夏祥明 王培元 張晗 高盛嚴然 任虔蓉 郭嘉蓉 王芯怡 康宇洋 曹慶余 顧家雯 許賀銘 馮沐璇 李一諾 丁天翔 顏欣萍 程暉翔 馬喬楚 陳沐祺 李思璇 胡蘊倩 吳榛 馮靖原 郝梓珺 李常昱 江奕 丁子璨 吳佳琪 葛曉佳 葉錦豪 李奕瑤 韓湘琴 葉昱辰 李雨萌 寧鵬宇 王潤迪 季順超 毛成智 楊淇鈞 王稼曦 黃心琪 張筱雅 薛潤樂 李煜錕 陳若涵 朱筱冉 莫熙蕾 顧藝涵 黃欣悅 郝欣辰 安逸欣 陸墨謙 高銘玥 陳露怡 梁懿橙 李敏 王淑穎 祝雨涵 錢國亮 谷玙璠 田航瑋 薛然 趙璐悅 劉錦藍 張雯婕 丁政浩 董珈亦 陳境洋 薛李函 李陸宇蒙 洪徐蕾 章書賢 王晨宇 李佳凝 劉家忻 黃馨藝 丑怡文 郭晶潔 李佳昱 殷悅 李懷玉 初子凱 李文湛 王煜增 賈悅彤 袁夢達 牛瑞雪 焦鑠童 譚佳露 崔宸睿 楊璐玥 張馨月 李依凝 仲奕樊 譚繼婷 吳明軒 陶卓然 吳思琪 張善彥 李天悅 張子帥 王嘉瑞
高小毛筆
黃楚茵 陳可翹 呂鳴 何宛 鄒鑫淼 查麗琴 蔡淳博 盧希娜 徐小川 吳優 韓勁松 趙泊瑄 石岳松 滑浩 王一朝 李雨堯 謝以升 鄭霄 王雅萱 晁若希 何貴超 唐子涵 俞聞濤 徐涵林 丁嘉暉 劉姝均 王璟瑗 楊子豪 盧志恆 宋櫻珞 徐怡嘉 白欣悅 周一凡 馬志豪 王奉禹 白晨晞 徐樂軒 白佳沂 謝雨佳 張家彬 錢雅涵 李天然 王丁 畢瀟瑛 徐莉昕 韓明萱 鄭雅茹 朱桂嬋 李航 劉國涵 王藝軒 陳雨 王吉利 張淏臣 李斯羽 朱岩彬 杜澤宇 劉豐榕 寇鈺姍 湯宸
高小硬筆
江泓 楊心怡 陳棋濤 蔡明桂 張濮喬 栗瑞璠 黃豪 張楚童 王天宇 高渙群 賈耀傑 鄭楊潔 劉雅茹 孫語歌 楊絢 韓卓君 王康健 亓金泓 王冠喬 金殊菡 陳永鑫 黃錦揚 陳俠任 梁靜怡 孫鼎倫 邵勝濤 李蘇婉 劉瀅馳 郝勇 王趙一 唐嘉鴻 鍾臨風 高慧陽 夏雯雯 孫小偉 於灝 張文鈺 尹銘 張睿 張怡夢 劉佳 邢玥 於飛 溫家鈺 李欣瑞 牛明晨 張浩霖 笪運博 朱奇 劉昀烋 崔楚彤 董慕凡 吳瑞強 廖泓源 湯雯依 顧旭東 薛佳傑 黃心怡 王詩影 李聖鼎 周翰祺 陳雋璽 劉暢 劉翊羽 王沐臣 孫靜怡 王藝桐 呂行 雷心慧 吳昕雨 郝行桑 楊熠恆 蔡雯祺 王寶潼 宮暢岳 許林 劉昀烋 王若曦 趙贇恆 吳霞 王姝瑋 石昕怡 王克鳳 李軒如 鄭奕君 張一萌 李鑫宇 劉江裬 徐昊毅 史鏡莉 閆嘉毅 劉佳鑫 劉思怡 楊昱茗 董兆軒 邢淑穎 汪家文 吳紅蕊 李克勤 譚惠之 宋雨欣 宿廉國 蔡佳辰 李珊珊 張盈盈 劉思雨 謝聖迪 李源 陳欣悅 周芷羽 馬子馨 鄭聖琨 李雨軒 金思璇 崔榕榕 金子祺 鄭藻峻 陳姝貝 馮鈺珊 李泓穎 唐靖傑 馬一騰 張子琪 魏雨露 王紹葦 張曉東 張峻銘 陳婧壵 李雲天 劉雙鳴 梁中愷 相洋 龐尤 龐雨涵 周芸汀 王子軒 周程楠 黃文一 崔爍 孫浠然 盧秋怡 黃周儀 楊馥榕 趙冠達 楊祁鑫 張楚涵 張馨予 趙美杉 崔昭璇 李青霖 馬辰歆 胡馨之 王靖迪 范敏婕 范昊王 劉澤林 王昊鵬 程宇洋 張雨喧 李子豪 王妍睿 翁士瑾 邢藝 錢家彥 景俊豪 朱書涵 周樂怡
中學中專毛筆
劉其林 祝麗 吳逸凡 吳怡 隆婷 曾敏 高霄 蔣懌康 沈昂 易易 伍境境 童俊英 於曦茗 楊雨熹 劉子涵 張佩文 韓佳璐 蘇子純 馬貴亮 殷俊旺 楊茜麟 柳俊澤 張莉莉 汪靜靜 石逸璨 張曦聖 張佳麗 蔡榮傑 許晨陽 楊雨衡 龔千惠 劉學通 孫瀟宇 林小楠 孫瑞琨 孫佳意 王藝璇 王雨欣 陳炳然
中學中專硬筆
鄭燕玲 顏培玲 侯晨晨 朱琳婧 方義 李辛雨 李明婉 杜碧桂 粱澍 王婷 唐麗梅 劉露 陳思 王海燕 廖佳佳 隆婷 胡舒艷 王莉 陳運清 孫燕 肖春利 林楚瀚 陳麗敏 陳怡帆 鄔朵 蔣笑語 徐婷婷 房寶鳳 李丹 陳佳 曹丁仁 張佩文 李佳雪 王帆 姜君 何孔月 陳子成 江碧蓮 張燕 劉亦昂 閆嘉軒 陳梓涵 林毓蘋
成人毛筆
高埃飛 白紅光 謝貴龍 胡桂芳 朱守韋 王圓圓 李希順 陳為進 丁琦 金強 孟可凡 王永根 李卧勇 徐只柱 陳利民 楊修諮 孫菁 鈔依明 李仙蝶 周靜 張文 魏鈺林 劉立芳 張建國 石林 張露 黃振東 林丹萍 廖女萍 肖天華 高少春 竇碩棟 步宏章 劉莎莎 王令剛 裴宇鵬 王興中 王長青 孫希武 李倩男 李俊華 楊建新 周晗琪 陳曉瑜 王偉林 王家淮 魏蘭星
成人硬筆
張道雲 葛劍平 張彥平 廖海梅 李波 劉忠 王新祥 王錫源 楊火冰 高埃飛 楊英武 張晉萍 周軍 初秀玲 李琦莎 龔禮鵬 曾雅麟 楊廣秀 余冰倩 黃嘯 孫金花 黃陸堯 吳偉東 陳勇 周文濤 苗子江 胡寶生 雍梅 任娜莉 陳琦 章西 靳文麗 孫俊霞 曹錦濤 劉澤 王文英 鄒冉 王尹 汪學君 楊鳴劍 肖一杉 韓昌鋒 張曉冬 丁玉娟 劉顯紅 劉振南 牛姍杉 謝明輝 王一名 劉穎 甘瓊瓊 趙娜 朱靖 鄭凱 趙岱平 尹志茹 袁靜 王樹配 楊奕銘 張慧 陳亞瓊 要麗萍 李惠文 黃代明 劉蘭蘭 王亞娟 陳宏富 張英濤 魏家永 馮國棟 陳林 王玉貴 王友才 樊景濤 璩波 張飛龍 張衛紅 張建 孫明漢 張力 謝其海 陶益民 羅成正 楊鵬 陳興華 耿明書 張勇 楊富軍 王春明 溫世斌 張雪茹 劉睿 謝愛瓊 王兵 錢月豐 張勤 萬首民 臧曉民 司徒永林 符大培 韓曄 張洪芳 龍香含 張平 劉春艷 劉丹 張肖含 范雨薇 周衛興 王寶喜 許麗君 張宇紅 李暘 林建京 夏麗瑋 衣奎 楊書虎 趙旭 侯達安 李浩 朱鳴生 花於涔 吳旭 李春 鄒雲雲 楊美珍 田智勇 楊曉平 劉長春 姚萬璐 林根發 郭聖年 王日靜 畢芳芳 樊樂 孫正 孫彥 劉麗娟 高輝泉 蘇曉林 劉陽 宿郁芳 於艷菊 於濤 許瑞蓮 姜麗 逄世超 宿春傑 單繼梅 尹俠 李春玲 李曉婧 王嘉農 金秀龍 王艷萍 吳飛燕 諸葛小波 鄭益民 洪純清 蔣朝明 張文濤 余岸津 吳幫仕 耿大春 盧鳳琦 田貴高 蔣尚嚴 陳永琴 易正霞 廖斌 鄭玉正 黃廣州 侯成思 高琪 張冉冉 郭洪日 欒偉 權家國 王曙明 羅家燕 姜鳴娟 任艷方 胡奎雲 鄭桂芝 楊華 高春躍 胡成 朱海兵 謝夢園 石悅 楊璇 宋超越 曹會斌 胡月 李仙蝶 周靜 熊雪蕾 韋光理 蔡惺毅 徐瑩 李麗 陳羲 程欽 馬成澤 王明普 王立東 劉大君 景雅君 耿新雨 吳瑩 劉立強 席文輝 底妍妍 朱志軍 高俊霞 王志英 安英輝 丁學娟 張青顯 於艷梅 李蕾 顧永清 紀和蓮 高君紅 欒曉惠 王愛霞 何延慧 狄淑紅 張慶玲 張丹 趙洪艷 倪曉娟 劉青宇 羅麗芬 趙海燕 閆大成 吳雪情 張明根 張瑞翔 宴琴 陳寧寧 賀金芝 周陽 劉治國 王皎 鄒萍 陳秀琳 蘭素川 李立華 田靜圓 武霄雲 李彩平 謝鋒 王琳 彭艷玲 彭艷梅 宋安波 何延東 欒青山 崔學生 王令剛 王俅勻 譚昌榮 洪細民 幸榮林 黃伊騫 周有生 汪茂兵 韓永富 成剛 潘先武 閆祖飛 俞文標 顧文元 席一波 黃志昭 祁毅 霍希元 毛江月 許朝喜 李金星 田子健 李祥旭 查國軍 胡珺 張立軍 黃新東 金謙 鄧振蜀 張勇 劉正江 李雲 呂成之 羅亨全 李忠 馬曉方 張晶晶 孟雲業 榮國權 李長龍 楊興文 劉金娥 徐毅 於文淑 柳金石 王善飛 陳力 薛娟 楊曉龍 趙曉春 方文久 張志瑋 杜文敏 張思勇 李曉跋 蘇樂堂 郭雙合 龍麗兵 沈可 應龍天 龐覺新 曹涌 黃遠偉 宋洪傑 陳東剛 石占偉 何奇俊 石蒙蒙 謝友祥 賴火祥 魏滿 安景臣 劉鴻祥 崔銘瀟 趙金偉 錢勇赴
三等獎

C. 求方劑學(五版) 後面方劑歌訣的電子版

打http://www.foxue.org/bbs/showprint.asp?topic_id=37070&forum_id=87

方劑歌訣
解表劑:
辛溫解表
麻黃湯:
麻黃湯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發熱惡寒頭項痛,喘而無汗服之宜。
桂枝湯:
桂枝湯治太陽風,芍葯甘草姜棗同,解肌發表調營衛,表虛自汗正宜用。
九味羌活湯:
九味羌活用防風,細辛蒼芷與川芎,黃苓生地加甘草,發汗祛風力量雄。
加味香蘇散
加味香蘇陳皮草,荊防艽蔓川芎姜,惡風身熱頭項痛,胸脘滿悶服之松。
小青龍湯:
小小青龍最有功,風寒束表飲停胸,細辛半夏甘和味,薑桂麻黃芍葯同。

辛涼解表
桑菊飲:
桑菊飲中桔杏翹,蘆根甘草薄荷繞,清疏肺衛輕宣劑,風溫咳嗽服之消。
銀翹散:
銀翹散主上焦痾,竹葉荊蒡豉薄荷,甘桔蘆根涼解法,發熱咽痛服之瘥。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麻杏甘草石膏湯,四葯組合有專長,肺熱壅盛氣喘急,辛涼疏泄止法良。
升麻葛根湯;
閻氏升麻葛根湯,芍葯甘草合成方,麻疹初期出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
竹葉柳蒡湯:
竹葉柳蒡葛根知,蟬衣荊芥薄荷施,石膏粳米參甘麥,風疹急投莫延遲。
柴葛解肌湯:
陶氏柴葛解肌湯,邪在三陽熱勢張,苓芍桔草姜棗芷,羌膏解表清熱良。
蔥豉桔梗湯:
蔥豉桔梗翹薄荷,山梔竹葉加甘草:熱邪束肺嗽咽痛,風溫初起此方療。

扶正解表
敗毒散:
人參敗毒草苓芎,羌獨柴前枳桔同,生薑薄荷煎湯服,祛寒除濕功效宏。
再造散:
再造散用參附芪,桂甘羌防芎芍齊,再加細辛姜棗煮,陽虛寒閉最相宜。
蔥白七味飲:
蔥白七味外台方,新豉葛根與生薑,麥冬生地千揚水,血虛外感最相當。
加減葳蕤湯:
加減栽蕤用白薇,豆豉生蔥桔梗隨,草棗薄荷共八味,滋陰發汗此方施。

瀉下劑:

寒下
大承氣湯:
大承氣湯用硝黃,配以枳朴瀉力強,陽明腑實真陰灼,峻下熱結此方良。
大陷胸湯;
大陷胸湯治結胸,甘遂硝黃三味用:心下硬滿不可近,瀉熱逐水建奇功。

溫下
大黃附子湯;
大黃附子細辛湯,脅下寒凝偏痛方,冷積內停成實證,溫下寒實可復康。
溫脾湯;
溫脾附子及乾薑,甘草人參及大黃,寒熱並進補兼瀉:攻下冷積振脾陽。
三物備急丸:
三物備急巴豆研,乾薑大黃不需煎,卒然腹痛因寒積,速投此方急救先。
潤下劑
麻子仁丸:
麻子仁丸治脾約,燥熱津虧便下難,枳朴大黃蜜杏芍,潤腸泄熱便下來。
濟川煎:
濟川歸膝肉蓯蓉,澤瀉升麻枳殼從,便結體虛難下奪,寓通於補法堪宗。

逐水劑
十棗湯:
十棗逐水效堪誇,甘遂大戟與芫花;懸飲瀦留胸脅痛,大腹腫滿用亦佳。
舟車丸:
舟車黑丑及大黃,遂戟芫花檳木香,表皮陳皮輕粉入,逐水消腫力量強。
疏鑿飲子:
疏鑿飲子瀉水方,木通澤瀉與檳榔,羌艽苓腹椒商陸,赤豆姜皮退腫良。
攻補兼施
新加黃龍湯;
新加黃龍用海參,玄麥生地硝黃呈,參歸姜草扶正氣,攻補兼施法可尊。
增液承氣湯:
增液承氣玄地冬,更加硝黃力量雄,熱結陰虧腸燥結,滋陰瀉下法可宗。

和解劑;

和解少陽
小柴胡湯;
小柴胡湯和解功,半夏人參甘草從,更加黃芩生薑棗,少陽為病此方宗。
葛苓清膽湯:
蒿苓清膽枳竹茹,苓夏陳皮碧玉須,熱重寒輕痰濕重,胸痞嘔惡總能除。
柴胡達原飲:
柴胡達原檳朴果,更加苓草枳殼和,青皮桔梗荷葉柄,豁痰胸寬截瘧痾。

調和肝脾
四逆散:
四逆散里用柴胡,芍葯枳實甘草須,此是陽郁成厥逆,疏和抑鬱厥自除。
逍遙散:
逍遙散用當歸芍,柴苓米草加姜薄,疏肝健脾功最奇,調經再把丹梔入。
痛瀉要方:
痛瀉要方用陳皮,術芍防風共成劑,腸鳴泄瀉腹又痛,治在瀉肝又實脾。

調和腸胃
半夏瀉心湯;
半夏瀉心配連芩:千姜棗草.人參行,辛苦甘溫消虛痞;治在調陽與和陰;

清熱劑:

清氣分熱
白虎湯:
白虎湯清氣分熱,石膏知母草米協,陽明大汗兼煩渴,清熱生津法最宜。
竹葉石膏湯:
竹葉石膏湯人參,麥冬半夏甘草承,更加粳米同煎服,清熱益氣津自生。

清營涼血
清營湯:
清營湯治熱傳營,身熱煩渴眠不寧,犀地銀翹玄連竹,丹麥清熱更護陰。
犀角地黃湯:
犀角地黃芍葯丹,血熱妄行吐衄斑,蓄血發狂舌真絳,涼血散血服之安。

清熱解毒
黃連解毒湯:
黃連解毒柏梔芩,三焦火盛是主因,大熱煩躁兼錯語,瘡癰疔癤服之寧。
涼膈散:
涼膈硝黃梔子翹,黃芩甘草薄荷饒,再加竹葉調蜂蜜,中焦躁實服之消。
普濟消毒飲:
普濟消毒蒡芩連,甘桔藍根勃翹玄,升柴陳薄僵蠶入,大頭瘟毒服之痊。

氣血兩清
清瘟敗毒飲:
清瘟敗毒地連芩,丹膏梔草竹葉並;犀角玄翹知芍桔,清熱解毒亦滋陰。

清臟腑熱
導赤散:
導赤生地與木通,草梢竹葉四味共,口糜淋痛小腸火,引熱同歸小便中。
龍膽瀉肝湯:
龍膽瀉肝梔芩柴,生地車前澤瀉偕,木通甘草當歸合,肝經濕熱力能排。
左金丸;
左金黃連與吳萸,脅痛吞酸悉能醫。
瀉白散;
瀉白甘草地骨皮,桑皮再加粳米宜,瀉肺清熱平喘咳,肺中伏火用之宜。
清胃散;
清胃散中當歸連,生地丹皮升麻全;或加石膏瀉胃火,能消牙痛與牙宣。
瀉黃散:
瀉黃甘草與防風,石膏梔子藿香充,炒香蜜酒調和服,胃熱口瘡並風功。
玉女煎;
玉女煎用熟地黃,膏知牛膝麥冬囊,胃熱陰虛相為病,牙痛齒松宜煎嘗。
芍葯湯:
芍葯大黃與檳榔,苓連歸桂甘草香,重在調氣兼行血,里急便膿自然康。
白頭翁湯:
白頭翁湯熱痢方,連柏秦皮四葯良,味苦性寒能涼血,堅陰止痢在清腸。

清虛熱
青蒿鱉甲湯:
青篙鱉甲地知丹,熱由陰來仔細看,夜熱早涼無汗出,養陰透熱服之安。
秦艽鱉甲散:
秦艽鱉甲治風勞,地骨柴胡及青蒿,當歸知母烏梅合,滋陰清熱斂汗超。
清骨散:
清骨散用銀柴胡,胡連秦艽鱉甲輔,地骨青蒿知母草,骨蒸勞熱一並除。
當歸六黃湯:
火炎汗出六黃湯,歸柏芩連二地黃,倍用黃芪為固表,滋陰瀉火斂汗強。

祛暑劑:

祛暑清熱
清絡飲:
清絡飲用荷葉邊,竹絲銀扁翠衣添,鮮用辛涼輕清劑,暑傷肺絡服之痊

祛暑解表
新加香薷飲:
香薷朴銀翹,扁豆鮮花一齊熬,暑溫口渴汗不出,清熱化濕又解表。
散用朴扁豆,祛暑和中濕邪消。

祛暑利濕
六一散(益元散):
散中滑石甘,一方兩法義須清,清熱祛暑為常法,利水通淋亦細參。
桂苓甘露飲:
桂苓甘露豬苓膏,木澤寒水滑石草,清暑泄熱又利濕,發熱煩渴一並消。

清暑益氣
清暑益氣湯:
益氣西洋參,竹葉知草與荷梗,麥冬米斛連瓜翠,暑熱傷津此方能。

溫里劑:

溫中祛寒
理中丸:
理中丸主溫中陽,人參甘草術乾薑,原為脾胃虛寒設,後人衍化許多方。
吳茱萸湯:
吳萊萸湯參棗姜,肝胃虛寒此方良,陽明寒嘔少陰利,厥陰頭痛亦堪嘗。
小建中湯:
小建中湯芍葯多,桂枝甘草姜棗合,飴糖為君補中氣,虛勞腹痛服之瘥。
大建中湯:
大建中湯建中陽,飴糖人參配椒姜,中陽衰弱胸腹痛,痛而拒按服之康。

回陽救逆
四逆湯:
四逆湯中附草姜,四肢厥冷急煎嘗,腹痛吐瀉脈沉細,急投此方可回陽。
回陽救急湯:
回陽救急用六君,桂附二姜五味隨,加麝三厘或膽汁,三陰寒厥有奇功。
黑錫丹:
溫下鎮上黑錫丹,硫磺桂附茴沉楝,蘆故起石肉蔻香,虛喘殿逆服之驗。

溫經散寒
當歸四逆湯;
當歸四逆桂芍棗,細辛甘草與通草,血虛肝寒四肢厥,煎服此方樂陶陶。

表裡雙解劑

解表攻里
大柴胡湯:
大柴胡湯用大黃,枳芩夏芍棗生薑,少陽陽明同合病,和解攻里效力強。
防風通聖散;
防風通聖大黃硝,荊芥麻黃梔芍翹,甘桔芎歸膏滑石,薄荷芩術力編饒。

解表清里
葛根黃芩黃連湯:
葛根黃芩黃連湯,再加甘草共煎嘗,邪陷陽明成熱痢,清里解表保安康。
石膏湯:
石膏湯用苓柏連,麻黃豆豉山梔全,清熱解毒兼解表,棗姜細茶一同煎。

解表溫里
五積散:
五積消滯又溫中,麻黃蒼芷芍歸芎 桔桂苓甘草朴,兩姜陳皮半夏蔥。

補益劑:

補氣
四君子湯:
四君子湯中和義,參術獲苓甘草比,食少便溏體贏瘦,甘平益胃效相當。
參苓白術散:
參苓白術扁豆陳,蓮草山葯砂苡仁;桔梗上浮兼保肺,棗湯調服益脾神。
補中益氣湯:
補中益氣芪術陳,升柴參草當歸身,勞倦內傷功獨擅,氣虛下陷亦堪珍。
生脈散:
生脈麥味與人參,保肺生津又提神;氣少汗多兼口渴,病危脈絕急煎斟。
人參蛤蚧散:
羅氏人參蛤蚧散,專治痰血與喘滿,桑皮二母草杏苓,肺痿服之症可緩。

補血
四物湯:
四物歸地芍與芎,營血虛滯此方宗:婦女發病憑加減,臨證之時可變通。
當歸補血湯:
當歸補血重黃芪,甘溫除熱法頗奇,芪取十分歸二份,陽生陰長理奧秘。
歸脾湯:
歸脾湯用參術芪,歸草茯神遠志齊,酸棗木香龍眼肉,煎加姜棗益心脾。
炙甘草湯:
炙甘草湯參桂姜,麥地膠棗麻仁襄,心動悸兮脈結代,虛勞肺痿俱可嘗。

氣血雙補
八珍湯:
雙補氣血八珍湯,四君四物合成方,煎加姜棗調營衛,氣血虧虛服之康。
泰山磐石散:
十全大補減桂苓,更加續斷砂糯苓,氣血雙補安胎好,泰山磐石是方名。

補陰
六味地黃丸:
六味地黃益腎肝,山葯丹澤萸苓摻,腎陰虧損虛火上,滋陰補腎自安康。
左歸丸:
左歸丸內山葯地,萸肉枸杞與牛膝,菟絲龜鹿二膠合,壯水之主方第一。
大補陰丸:
大補陰丸地知柏,龜版脊髓蜜成方,咳嗽咯血骨蒸熱,陰虛火旺制亢陽。
虎潛丸:
虎潛足痿是妙方,虎骨陳皮並鎖陽,龜版乾薑知母芍,再加柏地作丸嘗。
二至丸:
二至女貞與旱蓮,或加桑椹和成丸,肝腎陰虛得培補,消除眩暈與失眠。
一貫煎:
一貫煎中生地黃,沙參歸杞麥冬藏,少佐川楝泄肝氣,陰虛脅痛此方良。
石斛夜光丸:
石斛夜光枳膝芎,二地二冬杞絲蓯,青霜草決犀羚角,參味連苓蒺草風,
再與杏菊山葯配,養陰明目第一功。
補肺阿膠湯;
補肺阿膠馬兜鈴,牛蒡甘草杏糯勻,肺虛火盛最宜服,降氣生津咳嗽寧。
龜鹿二仙膠:
人參龜版鹿角膠,更加枸杞熬成膏,滋陰益腎填精髓,「精極」用此治效高。
七寶美髯丹:
七寶美髯何首烏,菟絲牛膝茯苓俱,骨脂枸杞當歸合,專益肝腎精血虛。

補陽
腎氣丸:
腎氣丸補腎陽虛,地黃山葯及茱萸,苓澤丹皮合桂附,水中生火在溫煦。
右歸丸:
右歸丸中地附桂,山葯茱萸菟絲歸,杜仲鹿膠枸杞子,益火之源此方魁。

安神劑:

重鎮安神
硃砂安神丸:
硃砂安神東垣方,歸連甘草合地黃,怔忡不寐心煩亂,養陰清熱可復康。
珍珠母丸:
珍珠母丸參地歸,犀沉龍齒柏茯神,更加酸棗寧神志,鎮心平肝此方推。
磁朱丸:
磁朱丸中有神曲:安神潛陽又明日,心悸失眠皆可治,癲狂癇證亦宜服。

滋養安神
酸棗仁湯:
酸棗仁湯治失眠,川芎知草茯苓煎,養血除煩清虛熱,安然入睡夢鄉甜。
天王補心丹;
補心丹用柏棗仁,二冬生地及歸身,三參桔梗硃砂味,遠志茯苓共養神。
甘麥大棗湯;
甘草小麥大棗湯,婦人臟躁性反常,精神恍惚悲欲哭,和肝滋脾自然康。

開竅劑:

涼開
安宮牛黃丸:
安宮牛黃開竅方,芩連梔郁朱雄黃,犀角珍珠冰麝箔,熱閉心包功效良。
紫雪:
紫雪犀羚朱朴硝,硝石金寒滑磁膏,丁沉木麝升玄草,熱陷痙厥服之消。
至寶丹:
至寶朱珀麝息香,雄玳犀角與牛黃,金銀兩箔兼龍腦,開竅清熱解毒良。
小兒回香丹:
回春丹枳大黃沉,豆蔻木草蠶蠍藤:貝檀陳砂麻竺麝,小兒驚搐賴此平。
行軍散:
諸葛行軍痧脹方,珍珠牛麝冰雄黃,硼硝飛金共研末,竅閉神昏服之康。
溫開
蘇合香丸:
蘇合香丸麝息香,木丁朱乳蓽檀囊,犀冰術沉訶香附,再用龍腦溫開方。
紫金錠:
紫金錠有山慈菇,五倍千金一並入,大戟麝香共為末,霍亂痧脹米湯服。

固澀劑;

固表止汗
玉屏風散;
玉屏風散少而精,芪術防風鼎足形,表虛汗多易感冒,固表斂汗效特靈。
牡蠣散:
牡蠣散內用黃芪,浮麥麻根合用宜,衛虛自汗或盜汗,固表斂汗見效奇。

斂肺止咳
九仙散;
九仙散用烏梅參,桔梗桑皮貝母承,粟殼阿膠冬花味,斂肺止咳氣自生。

澀腸固脫
真人—養臟湯:
真人養臟木香訶,粟殼當歸肉蔻合,術芍桂參甘草共,脫肛久痢服之瘥。
四神丸:
四神故紙與吳萸,肉蔻五味四般齊,大棗生薑同煎合,五更腎瀉最相宜。
桃花湯:
桃花湯中赤石脂,粳米乾薑共用之,溫中澀腸功效好,久痢不愈正可施。

澀精止遺
金鎖固精丸:
金鎖固精芡蓮須,龍骨牡蠣與蒺藜,蓮粉糊丸鹽湯下,能止無夢夜滑遺。
桑螵蛸散:
桑螵散治小便數,參苓龜殼同龍骨,菖蒲遠志加當歸,補骨寧心健忘除。
縮泉丸:
縮泉丸治兒尿頻,脬氣虛寒約失靈,山葯台烏加益智,糊丸多服效顯明。

固崩止帶
固經丸:
固經丸用龜版君,黃柏椿皮香附芩,更加芍葯糊丸服,漏下崩中均可寧。
震靈丹:
震靈丹治崩夾瘀,乳香沒葯五靈須,代赭禹糧赤石脂,硃砂石英,入味具。
完帶湯:
完帶湯中二術陳,車前甘草及人參,柴芍淮山黑芥穗,化濕止帶此方能。

理氣劑:

行氣
越鞠丸:
越鞠丸治六郁侵,氣血痰火濕食因,芎蒼香附加梔曲,氣暢郁舒痛悶平。
金鈴子散:
金鈴延胡等分研,黃酒調服或水煎,心腹諸痛由熱郁,疏肝泄熱痛自蠲。
半夏厚朴湯:
半夏厚朴與紫蘇,茯苓生薑共煎服:痰凝氣聚成梅核,行氣化痰郁自舒。
枳實薤白桂枝湯:
枳實薤白桂枝湯,厚朴瓜萎合成方,通陽理氣又散結,胸痹心痛皆可嘗。
橘核丸
橘核丸中楝桂存,枳朴延胡藻帶昆,桃仁木通木香合,癩疝頑痛鹽酒吞。
天台烏葯散:
天台烏葯木茴香,良姜青皮及檳榔,楝巴麩炒除巴用,寒滯病痛酒調嘗。
暖肝煎:
暖肝煎中用當歸,杞苓烏葯與小茴,行氣逐寒桂沉配,小腹疝痛一並摧。
厚朴溫中湯:
厚朴溫中姜陳草,苓蔻木香一齊熬,溫中行氣兼燥溫,脘腹脹痛服之消。

降氣
蘇子降氣湯:
蘇子降氣草半歸,前胡桂朴姜棗隨,或加沉香去肉桂,化痰平喘此方推。
定喘湯:
定喘白果與麻黃,款冬半夏白皮桑,蘇子黃芩甘草杏,表寒里熱哮喘嘗。
四磨湯:
四磨湯治七情侵,人參烏葯沉香擯,四味濃磨煎溫服,行氣降逆喘自平。
旋復代赭湯:
仲景旋復代赭湯,半夏參草大棗姜,噫氣不除心下痞,降逆化痰治相當。
橘皮竹茹湯:
橘皮竹茹嘔呃醫,人本甘草棗姜施,胃虛有熱氣沖逆,清補和中降逆之。
丁香柿蒂湯;
丁香柿蒂人參姜,呃逆因寒中氣傷:降逆止呃兼溫補,胸滿呃逆宜煎嘗。

理血劑:

活血祛淤
桃核承氣湯:
桃核承氣用硝黃,桂枝甘草合成方,下焦蓄血急煎服,解除夜熱煩如狂。
血府逐淤湯:
血府當歸生地桃,紅花赤芍枳殼草,柴胡芎桔牛膝等,血化下行不作癆。
復元活血湯:
復元活血用柴胡,花粉草歸山甲俱,大黃桃紅煎入酒,損傷淤血總能祛。
七厘散:
七厘散治跌打傷,血竭紅花冰麝香,乳沒兒茶朱共末,外敷內服均見長。
補陽還五湯;
補陽還五芪歸芎,桃紅赤芍加地龍,半身不遂中風證,補氣活血經絡通。
失笑散:
失笑靈脂共蒲黃,等分作散醋煎嘗,血淤少腹時作痛,淤散氣順保安康。
丹參飲:
心腹諸痛有妙方,丹參砂仁加檀香,氣滯血瘀兩相合,瘀散氣順保安康。
溫經湯:
溫經湯用萸桂芎,歸芍丹皮姜夏冬,本草益脾膠養血,調經重在暖胞宮。
生化湯:
生化湯是產後方,歸芎桃草與炮姜,惡露不行少腹痛,溫經活血最見長。
活絡效靈丹:
活絡效靈用丹參,當歸乳香沒葯存:症瘕積聚腹中痛;煎服此方可回春。
桂棱茯苓丸;
金匱桂枝茯苓丸,芍葯桃紅與牡丹,等分為末蜜丸服,胞宮淤血全可散。
大黃庶蟲丸:
大黃庶蟲芩芍桃,地黃杏草漆蠐螬,虻蟲水蛭和丸服,祛淤生新功獨超。

止血
十灰散:
十灰散用十般灰,柏茜茅丹荷擱隨,二薊梔黃皆炒黑,涼降止血此方推。
四生丸:
四生丸用三般葉,側柏艾荷生地協,等分生搗如泥煎,血熱妄行止衄愜。
咳血方:
咳血方中訶子收,海石梔子共瓜蔞,青黛瀉肝又涼血,咳嗽痰血服之瘳。
槐花散;
槐花散治腸風血,芥穗枳殼側柏葉,等分為末米湯下,涼血疏風熱能滌。
小薊飲子:
小薊飲子藕蒲黃,木通滑石生地藏,歸草黑梔淡竹葉,血淋熱結服之康。
黃土湯:
黃土湯中術附芩,阿膠甘草地黃並;便後下血功獨擅,吐衄崩中效亦靈。
膠艾湯:
膠艾湯中四物先,更加炙草一同煎,暖宮養血血行緩,胎漏崩中自可痊。

治風劑:

疏散外風
大秦艽湯:
大秦艽湯羌獨防,芎芷辛芩二地黃,石膏歸芍苓術草,養血祛風通治方。
消風散:
消風散中有荊防,蟬蛻胡麻苦參蒼,知膏蒡通歸地草,風疹濕疹服之康。
川芎茶調散:
川芎茶調有荊防,辛芷薄荷甘草羌,目昏鼻塞風攻上,偏正頭痛悉能康。
牽正散:
牽正散治口眼斜,白附僵蠶全蠍加,混合研細酒調服,風中絡脈效力佳。
玉真散:
玉真散治破傷風,牙關緊閉體張弓,星麻白附羌防芷,外敷內服一方通。
小活絡丹;
小活絡丹用膽星,二烏乳沒地龍並,中風手足皆麻木,風痰瘀血閉在經。

平熄內風
羚角鉤藤湯:
羚角鉤藤茯菊桑,貝草竹茹芍地黃,陽邪亢盛成痙厥,肝風內動急煎嘗。
鎮肝熄風湯:
鎮肝熄風芍天冬,玄參龜板赭茵從,龍牡麥芽膝草楝,肝陽上亢能奏功。
天麻鉤藤仗:
天麻鉤藤石決明,梔杜寄生膝與苓,夜藤茯神益母草,主治眩暈與耳鳴。
阿膠雞子黃湯:
阿膠雞子黃湯好,地芍鉤藤牡蠣草;石決茯神絡石藤,陰虛風動此方保。
大定風珠:
大定風珠雞子黃,麻膠地芍合成湯,三甲冬草五味子,滋陰熄風是妙方。
地黃飲子:
地黃飲子山茱斛,麥味菖蒲遠志茶,蓯蓉桂附巴戟天,少入薄荷姜棗服,
喑厥風痱能治之,水歸火寧水生木。

治燥劑

輕宣潤燥
杏蘇散:
杏蘇散內夏陳前,枳桔苓草姜棗研,輕宣溫潤治涼燥,咳止痰化病自痊。
桑杏湯:
桑杏湯中浙貝宜,沙參梔豉與梨皮,乾咳口渴又身熱,清宣涼潤燥能祛。
清燥救肺湯:
清燥救肺參草杷,石膏膠杏麥胡麻,經霜收下冬桑葉,清燥潤肺效可嘉。

滋陰潤燥
養陰清肺湯:
養陰清肺是妙方,玄參草芍冬地黃,薄荷貝母丹皮入,時疫白喉急煎嘗。
百合固金湯:
百合固金二地黃,玄參貝母桔草藏,麥冬芍葯當歸配,喘咳痰血肺家傷。
麥門冬湯:
麥門冬湯用人參,棗草粳米半夏存,肺痿咳逆因虛火,益胃生津宜煎烹。
瓊玉膏:
瓊玉膏用生地黃,人參茯苓白蜜糖,合成膏劑緩緩服,乾咳咯血肺陰傷。
玉液湯:
玉液湯中芪葛根,雞金知味葯花粉,飲一溲一消渴證,益氣生津顯效能。
增液湯:
增液湯用玄地冬,滋陰潤燥有殊功,熱病津枯腸燥結,增水行船便自通。

祛濕劑;

燥濕和胃
平胃散:
平胃散用朴陳皮,蒼術甘草四味齊,燥濕寬胸消脹滿,調胃和中此方宜。
藿香正氣散:
藿香正氣腹皮蘇,甘桔陳苓術朴俱,夏曲白芷加姜棗,風寒暑濕並能除。
清熱祛濕
茵陳蒿湯:
茵陳蒿湯大黃梔,瘀熱陽黃此方施,便難尿赤腹脹滿,清熱利濕總相宜。
三仁湯:
三仁杏蔻薏苡仁,夏朴通草竹葉存,加入滑石滲濕熱,身重胸悶屬濕溫。
甘露消毒丹(普濟解毒丹);
甘露消毒蔻藿香,茵陳滑石木通葛,苓翹貝母射干薄,濕熱留連正治方。
連朴飲:
連朴飲內用豆豉,菖薄半夏蘆根梔,胸脘痞悶兼吐瀉,濕熱為病皆可治。
蠶矢湯;
蠶矢湯用苡木瓜,苓連梔通吳萸夏,加入豆卷清濕熱,吐利腹痛轉筋佳。
八正散:
八正木通與車前,扁蓄大黃滑石研,草梢翟麥兼梔子,煎加燈草痛淋蠲。
二妙散:
二妙散中蒼柏煎,若雲三妙牛膝添,痿痹足疾堪多服,濕熱得消病自痊。

利水滲濕
五苓散;
五苓散治太陽腑,白術澤瀉豬茯苓,桂枝化氣兼解表,小便通利水飲逐。
豬苓湯:
豬苓湯內用茯苓,澤瀉阿膠滑石並,小便不利兼煩渴,滋陰利水症自平。
防己黃芪湯:
防己黃芪金匱方,白術甘草棗生薑,汗出惡風兼身腫,表虛濕盛服之康。
五皮散(五皮飲):
五皮散用五般皮,陳苓姜桑大腹齊,或用五加去桑白,脾虛腹脹頗相宜。

溫化水濕
苓桂術甘湯:
苓桂術甘化飲劑,健脾又溫膀胱氣,飲邪上逆氣沖胸,水飲下行眩暈去。
真式湯:
真武湯壯腎中陽,苓芍術附加生薑,少陰腹痛寒水聚,悸眩潤暢急煎嘗。
實脾散(實脾飲):
實脾苓術與木瓜,甘草木香大腹加,草果附姜兼厚朴,虛寒陰水效堪誇。
蓖廨分清飲:
蓖廨分清石菖蒲,草梢烏葯智仁具:或加茯苓共煎煮,淋濁留連自可除。

祛風勝濕
羌活勝濕湯:
羌活勝濕草獨芎,蔓荊藁本加防風,濕邪在表頭腰痛,發汗升陽經絡通。
獨活寄生湯:
獨活寄生艽防辛,歸芎地芍桂苓均,杜仲牛膝人參革,冷風頑痹屈能伸。
雞鳴散:
雞鳴散是准繩方;蘇葉吳萸桔梗姜:瓜橘檳榔晨冷服,腳氣浮腫效非常。

祛痰劑:

燥濕化痰
二陳湯:
二陳湯用半夏陳,苓草梅姜一並存,燥濕化痰兼理氣,濕痰陰滯此方珍。
溫膽湯:
溫膽湯中苓半草,枳竹陳皮加姜棗,虛煩不眠證多端,此系膽虛痰熱擾。
茯苓丸:
指迷茯苓丸半夏,風硝枳殼姜湯下,中脘停痰肩臂痛,氣行痰消諸證罷。

清熱化痰
清氣化痰丸:
清氣化痰杏瓜萎,茯苓枳芩膽星投,陳夏薑汁糊丸服,專治肺熱咳痰稠。
小陷胸湯:
小陷胸湯連夏蔞,寬胸開結滌痰優,膈上熱痰痞滿痛,舌苔黃膩脈滑浮。
滾痰丸:
滾痰丸是逐痰方,礞石黃芩及大黃,少佐沉香為引導,實熱頑痰一掃光。

潤燥化痰
貝母瓜蔞散:
貝母瓜蔞花粉研,陳皮桔梗秩苓添,嗆咳咽干痰難咯,清肺潤燥化痰涎。

溫化寒痰
苓甘五味姜辛湯:
苓甘五味姜辛湯,痰飲咳嗽常用方,氣降仍咳胸猶滿,速化寒飲保安康。
三子養親湯:
三子養親祛痰方,芥蘇萊菔共煎湯,大便實硬加熟蜜,冬寒更可加生薑。

治風化痰
半夏白術天麻湯:
半夏白術天麻湯,苓草橘紅棗生薑,眩暈頭痛風痰盛,痰化風熄復正常。
定癇丸:
定癇二茯貝天麻,丹麥陳遠蒲姜夏,膽星蠍蠶珀竹瀝,薑汁甘草和硃砂,
鎮心祛痰又開竅,平肝熄風控癇發。
止嗽散:
止嗽散桔草白前,紫菀荊陳百部研,化痰止咳兼解表,姜湯調服不必煎。

消導化積劑:

消食導滯
保和丸:
保和神曲與山楂,陳翹萊菔苓半夏,消食化滯和胃氣,方中亦可用麥芽。
枳實導滯丸:
枳實導滯曲連芩,大黃術澤與茯苓,食濕兩滯生郁熱,脘痞瀉痢此方尋。
木香檳榔丸:
木香檳榔青陳皮,枳柏黃連莪術齊,大黃牽牛加香附,熱滯瀉痢皆相宜。
枳術丸;
枳術丸是消補方,荷葉燒飯作丸嘗,若加麥芽與神曲,消食化滯力更強。
健脾丸:
健脾參米苓草陳,肉蔻香連合砂仁,楂肉山葯曲麥炒,消補兼施不傷正。

消痞化積
枳實消痞丸:
枳實消痞四君先,夏曲麥芽朴姜連,脾虛痞滿結心下,痞消脾健樂天年。
鱉甲煎丸:
鱉甲煎丸瘧母方,庶蟲鼠婦及蜣螂,蜂蜜石葦人參射,桂朴紫葳丹芍姜,
瞿麥紫苓膠半夏,桃仁葶藶和硝黃,瘧纏日久脅下硬,症消積化保安康。

驅蟲劑:
烏梅丸;
烏梅丸用細辛桂,黃連黃柏及當歸,人參椒姜加附子,溫臟瀉熱又安蛔。
肥兒丸;
肥兒丸內有使君,豆蔻香連曲麥檳,豬膽為丸熱湯下,疳蟲食積一掃清。
布袋丸;
布袋丸內有四君,蕪荑蘆薈共調勻;夜明砂與使君子,消疳去蟲法可循。
化蟲丸:
化蟲丸中用鶴虱,苦楝檳榔一並列,白礬鉛粉和丸服,腸中諸蟲皆可殺。
伐木丸:
伐木方中有綠礬,蒼術酒麴醋糊丸,瀉肝益脾消黃腫,鉤蟲為患效可觀。

涌吐劑:
瓜蒂散:
瓜蒂散用赤豆研,散和豉汁不需煎,逐邪催吐效更速,宿食痰涎一並蠲。
救急稀涎散:
稀涎皂角與白礬,急救可去膈上痰;中風昏迷屬閉證,功能開竅又通關。
鹽湯探吐方:
鹽湯探吐千金方,干霍亂證宜急嘗,宿食停脘氣機阻,用之及時功效良。

癰瘍劑:
仙方活命飲:
仙方活命金銀花,防芷歸陳穿山甲,貝母花粉兼乳沒,草芍皂刺酒煎佳。
五味消毒飲:
五味消毒治諸疔,銀花野菊蒲公英,紫花地丁天葵子,煎加酒服效非輕。
四妙勇安湯:
四妙勇安用當歸,玄參銀花甘草隨,清熱解毒兼活血,脫疽之病此方魁。
犀黃丸:
犀黃丸內用麝香,乳香沒葯與牛黃,乳岩橫痃或瘰癧,正氣未虛均可嘗
牛蒡解肌湯:
牛蒡解肌薄荊翹,丹梔斛玄夏枯草,疏風清熱散癰腫,牙痛頸毒皆可消。
海藻玉壺湯:
海藻玉壺帶昆布,青陳二皮翹貝母,獨活甘草夏歸芎,消癭散結效或睹。
透膿散:
透膿散治毒成膿,芪歸山甲皂刺芎。
陽和湯:
陽和湯方主陰疽,鹿膠桂麻姜炭地,白芥甘草同煎服,溫補通滯瘡自愈。
小金丹:
小金丹用麝草烏,靈脂膠香與乳沒,木鱉地龍歸墨炭,諸瘡腫痛最宜服。
內補黃芪湯:
內補黃芪地芍冬,參苓遠志加川芎,當歸甘草官桂並,力補癰疽善後功。
葦莖湯:
葦莖湯方出千金,桃仁瓜子薏苡仁,瘀熱在肺成癰毒,瀉熱排膿新自生。
大黃牡丹湯:
金匱大黃牡丹湯,桃仁瓜子芒硝囊:腸癰初起少腹痛,膿成未潰亦可嘗。
意苡附子敗醬散:
薏苡附子敗醬散,排膿消腫力不緩,腸癰成膿宜急投,膿瀉腫消腹自軟。

D. 誰給我一份高考古文默寫電子版

(一)古文的背誦與默寫
1、《季氏將伐顓臾》
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
2、《孟子·寡人之於國也》
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3、《荀子·勸學》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鞣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鞣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已 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4.賈誼《過秦論》
然而成敗異變,功業相反,何也?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絮大,比權量力,則不可同年而語矣。然秦以區區之地,致萬乘之勢,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餘年矣;然後以六合為家,崤函為宮;—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5.王羲之《蘭亭集序》
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6.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既自以心為形役,奚闊悵而獨悲?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
7、《諫太宗十思疏》
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源不深而望流之遠,根不固而求木之長,德不厚而思國之治,雖在下愚,知其不可,而況於明哲乎?
8.王勃《滕王閣序》
時維九月,序屬三秋。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
披綉闥,俯雕甍,山原曠其盈視,川澤紆其駭矚。閭閻撲地,鍾鳴鼎食之家;舸艦彌津,青雀黃龍之舳。雲銷雨霽,彩徹區明。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嗟乎!時運不齊,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屈賈誼於長沙,非無聖主;竄梁鴻於海曲,豈乏明時?所賴君子見機,達人知命。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以猶歡。北海雖賒,扶搖可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
孟嘗高潔,空餘報國之情;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
9、韓愈《師說》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10.杜牧《阿房宮賦》
嗟乎!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
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11.蘇洵《六國論》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耶?曰: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曰弊在賂秦也。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故不戰而強弱勝負已判矣。至於顛覆,理固宜然。古人雲:「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此言得之。
悲夫!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於亡。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於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苟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
12、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於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13、歐陽修《伶官傳序》
豈得之難而失之易歟? 抑本其成敗之跡,而皆自於人歟?《書》曰:「滿招損,謙受益。」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14.蘇軾《石鍾山記》
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余是以記之,蓋嘆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也。
15.姚鼐《登泰山記》
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紅光動搖承之。或曰,此東海也。回視日觀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絳皓駁色,而皆若僂。
16、李密《陳情表》
既無伯叔,終鮮兄弟,門衰祚薄,晚有兒息。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 煢煢孑立,形影相弔。
願陛下矜憫愚誠,聽臣微志,庶劉僥幸,保卒余年。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謹拜表以聞!
17.韓愈《祭十二郎文》
不孝不慈,而不能與汝相養以生,相守以死。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與吾形相依,死而魂不與吾夢相接,吾實為之,其又何尤!
18、蘇軾《前赤壁賦》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於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於悲風。
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19.袁宏道《虎丘記》
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遊人往來,紛錯如織。而中秋為尤勝。……從千人石上至山門,櫛比如鱗,檀板丘積,樽罍雲瀉,遠而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鋪江上,雷輥電霍,無得而狀。
一夫登場,……每度一字,幾盡一刻,飛鳥為之徘徊,壯士聽而下淚矣。
20.司馬遷《史記·屈原列傳》
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屈平正道直行,竭忠盡智以事其君,讒人間之,可謂窮矣!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屈平之作《離騷》,蓋自怨生也……上稱帝嚳,下道齊桓,中述湯、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廣崇,治亂之條貫,靡不畢見。其文約,其辭微,其志潔,其行廉。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邇而見義遠。其志潔,……嚼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
附:
《2009遼寧高考語文考試說明》背誦默寫指定篇目2009年04月04日 星期六 20:08《2009遼寧高考語文考試說明》背誦默寫指定篇目——高中部分

1、《荀子·勸學》(節選):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故不登高山,不知山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

2、《逍遙游》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齊諧》者,志怪者也。《諧》之言曰:「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而後乃今培風;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後乃今將圖南。蜩與學鳩笑之曰:「我決起而飛,搶榆枋而止,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之二蟲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眾人匹之,不亦悲乎!湯之問棘也是已。窮發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魚焉,其廣數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為鯤。有鳥焉,其名為鵬,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雲,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絕雲氣,負青天,然後圖南,且適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適也?我騰躍而上,不過數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而彼且奚適也?」此小大之辯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征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而宋榮子猶然笑之。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彼其於世,未數數然也。雖然,猶有未樹也。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後反。彼於致福者,未數數然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3、韓愈《師說》: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是故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雲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學於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4、杜牧《阿房宮賦》:

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壓三百餘里,隔離天日。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二川溶溶,流入宮牆。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斗角。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矗不知其幾千萬落。長橋卧波,未雲何龍?復道行空,不霽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東。歌台暖響,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風雨凄凄。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氣侯不齊。

妃嬪媵嬙,王子皇孫,辭樓下殿,輦來於秦。朝歌夜弦,為秦宮人。明星熒熒,開妝鏡也;綠雲擾擾,梳曉鬟也;渭流漲膩,棄脂水也;煙斜霧橫,焚椒蘭也。雷霆乍驚,宮車過也;轆轆遠聽,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盡態極妍,縵立遠視,而望幸焉;有不得見者三十六年。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營,齊楚之精英,幾世幾年,剽掠其人,倚疊如山;一旦不能有,輸來其間,鼎鐺玉石,金塊珠礫,棄擲邐迤,秦人視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使負棟之柱,多於南畝之農夫;架梁之椽,多於機上之工女;釘頭磷磷,多於在庾之粟粒;瓦縫參差,多於周身之帛縷;直欄橫檻,多於九土之城郭;管弦嘔啞,多於市人之言語。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獨夫之心,日益驕固。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5、蘇軾《赤壁賦》: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於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憑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於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於悲風。」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食。」

客喜而笑,洗盞更酌。餚核既盡,杯盤狼籍。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6、《詩經·衛風·氓》

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匪來貿絲,來即我謀。送子涉淇,至於頓丘。匪我愆期,子無良媒。將子無怒,秋以為期。

乘彼垝垣,以望復關。不見復關,泣涕漣漣。既見復關,載笑載言。爾卜爾筮,體無咎言。以爾車來,以我賄遷。

桑之未落,其葉沃若。於嗟鳩兮,無食桑葚!於嗟女兮,無與士耽!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

桑之落矣,其黃而隕。自我徂爾,三歲食貧。淇水湯湯,漸車帷裳。女也不爽,士貳其行。士也罔極,二三其德。

三歲為婦,靡室勞矣。夙興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於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靜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爾偕老,老使我怨。淇則有岸,隰則有泮。總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7、屈原《離騷》(節選):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余雖好修姱以鞿羈兮,謇朝誶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攬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怨靈修之浩盪兮,終不察夫民心。眾女疾余之蛾眉兮,謠諑謂余以善淫。

固時俗之工巧兮,偭規矩而改錯。背繩墨以追曲兮,競周容以為度。

忳鬱邑余侘傺兮,吾獨窮困乎此時也。寧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也!

鷙鳥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異道而相安?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詬。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聖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佇乎吾將反。回朕車以復路兮,及行迷之未遠。

步余馬於蘭皋兮,馳椒丘且焉止息。進不入以離尤兮,退將復修吾初服。

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芳與澤其雜糅兮,唯昭質其猶未虧。

忽反顧以游目兮,將往觀乎四荒。佩繽紛其繁飾兮,芳菲菲其彌章。

民生各有所樂兮,余獨好修以為常。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

8、李白《蜀道難》: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岩巒。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問君西遊何時還?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其險也若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錦城雖雲樂,不如早還家。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長咨嗟!

9、杜甫《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10、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舟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琵琶於穆、曹二善才,年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遂命酒,使快彈數曲。曲罷憫然,自敘少小時歡樂事,今漂淪憔悴,轉徙於江湖間。予出宮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因為長句,歌以贈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意。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後《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曲罷曾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鈿頭雲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污。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閑度。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門前冷落鞍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卧病潯陽城。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住近湓江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弦弦轉急。凄凄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11、李商隱《錦瑟》: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12、李煜《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13、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崩雲,驚濤裂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14、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E. 公主,再不演要亡國了_by桃蘇子_txt全文免費閱讀

《公主,再不演要亡國了》網路網盤免費資源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tKYQH8CxPdfLPgpq_NlDPA

提取碼:3k8w

該小說講述了阿妍穿書了,穿成了一個卑微的炮灰。先是被荒淫暴君強搶入宮,然後又被帝霸男主來滅暴君時給一起滅了,要多凄慘有多凄慘。而穿來這一刻,暴君正對她美色驚為天人,正在搶她入宮。心甘情願當炮灰?

F. 求發《新標准韓國語》中級上下冊

韓國語是一種音素音節文字,也叫字母音節文字,韓國人創造的書寫體系主要基於自己對音韻學的研究。他們自己發明了三分法理論,將音節分成初聲、中聲和終聲。實際書寫文字的時候,將初聲、中聲和終聲從上到下從左至右合寫在一起,形成方塊字。
韓語共有40個字母,包括21個母音和19個輔音。
韓國語母音字母有21個,單母音10個,二重母音11個。母音創制原於宇宙間「天、地、人」為一體的思想,即天圓「ㆍ」、地平「ㅡ」、人直「ㅣ」。
ㅏ 太陽剛剛升起,陽氣十足,會發出響亮、清澈的陽性母音「ㅏ」。發音的時候口自然放開,下顎向下伸,舌尖也隨之向下,嘴唇自然的放鬆,就可以發出這個音了。
ㅓ 當太陽西下時,會發出低沉的陰性母音「ㅓ」。發音的時候,嘴要自然張開,舌面要稍微抬起來。發音的時候比發「ㅏ「的開口度小一些,嘴唇和牙根不能用力,嘴巴不能壓扁。
ㅗ 太陽升至地平線之上,便是白晝,充滿陽氣,會發出響亮的陽性母音「ㅗ」,發音的時候口稍微張開,雙唇向前攏成圓形,舌後部分自然抬起來。
ㅜ 日頭落山,藏於陰暗的地平線之下,會發出低沉、渾濁的陰性母音「ㅜ」。發音的時候,開口度比發「ㅗ」時張的更小一些,舌面和硬齶放平,雙唇向前攏成圓形,比「ㅗ」更向前突出,音從後舌面發出。
ㅡ 口稍微張開,舌身稍向後縮,舌前部分放平,舌後部略向軟齶抬起,嘴唇向兩邊拉開,氣流通過舌面擠出。
ㅣ發音的時候,口稍微張開,舌面抬起來貼近上顎,嘴唇扁平,雙唇向左右自然放開。
ㅐ發 「ㅐ 」 音時,嘴的張開度跟「ㅏ」一樣,但舌位比「ㅏ」高一些,嘴唇向兩邊緊一點成扁平形,硬齶往下壓並把舌尖緊抵住下齒齦。
ㅔ發「ㅔ」音時,嘴張得不宜過大,要比「ㅐ」小一些,舌前部分比發「ㅐ」音抬得高一些。
ㅚ發「ㅚ」音時,口形大小及舌位與「ㅔ」基本相同,但發「ㅚ」的時候,舌面向軟齶抬起,雙唇一定要攏成圓形。
ㅟ嘴的張開度和舌頭的高度與「ㅣ」相近,但是發「ㅟ」時,嘴唇必須攏成圓形。
ㅑ發「ㅑ」音時,先發短而弱的「ㅣ」,然後迅速滑向「ㅏ」,要一口氣發好。
ㅕ先發短而弱的「ㅣ」,然後迅速滑向「ㅓ」,要一口氣發好。當謂詞詞乾的지、찌、치與어相連時,形成져、쪄、쳐,這里的母音ㅕ要發成ㅓ。
ㅛ先發短而弱的「ㅣ」,然後迅速滑向「ㅗ」,要一口氣發好。
ㅠ先發短而弱的「ㅣ」,然後迅速滑向「ㅜ」,要一口氣發好。
ㅒ發「ㅒ」音時,先發短而弱的「ㅣ」音,然後緊接著滑向「ㅐ」音。注意發「ㅣ」音時又輕又短促,而發「ㅐ」音則要較重。這個音除了自成音節外,只與輔音「ㄱ」、「ㅈ」相拼。
ㅖ這個母音自成音節或與輔音ㄹ相拼時,先發短而弱的「ㅣ」音,然後緊接著滑向「ㅔ」音。注意發「ㅣ」音時又輕又短促,而發「ㅔ」音則要較重。在和別的輔音相拼時,發ㅔ音。
ㅘ 發「ㅘ」音時,先發「ㅜ」,然後緊接著滑向「ㅏ」音。注意發「ㅜ」音時又輕又短促,而發「ㅏ」音則要較重。
ㅝ發「ㅝ」音時,先發「ㅜ」,然後緊接著滑向「ㅓ」音。注意發「ㅜ」音時又輕又短促,而發「ㅓ」音則要較重。
ㅙ 發「ㅙ」音時,先發「ㅜ」,然後緊接著滑向「ㅐ」音。注意發「ㅜ」音時又輕又短促,而發「ㅐ」音則要較重。
ㅞ發「ㅞ」音時,先發「ㅜ」,然後緊接著滑向「ㅔ」音。注意發「ㅜ」音時又輕又短促,而發「ㅔ」音則要較重。
ㅢ 這個母音在單字的首音節時,先發短而弱的「ㅡ」,然後迅速滑向「ㅣ」,要一口氣發好。如果不在單字的首音節或與輔音相拼時,發 「이」,作為屬格助詞出現時,發「에」音。
韓國語輔音字母有19個,根據人發音時主要發音器官的形狀——口型、舌的形狀、喉頭形狀等而創制的。比如,「ㄱ」和「ㄴ」是模仿舌的形狀,「ㅁ」是模仿嘴唇的形狀,「ㅇ」是模仿喉頭的模樣而創制的。
ㄱ 象舌根閉喉之形,在發音時舌面後部抵住軟齶,阻止氣流,舌尖往下壓,使氣流通過舌根舌面沖出而成音。
ㄴ的形狀像舌尖頂住硬齶的樣子,發音時要注意舌尖頂住上齒齦,阻住氣流,然後打開鼻腔通道,並使氣流通過鼻腔中透出來,同時舌尖離開上齒齦,振動聲帶而成音。
ㄷ的形狀像舌尖貼住上齒齦的樣子。發音時,先用舌尖輕輕抵住上齒齦,阻止氣流,然後舌尖突然離開上齒齦,使氣流從舌尖沖出而成音。
ㄹ的形狀近似於舌尖音「ㄷ」,其發音部位在舌尖。發音時,先使舌尖向上靠近上齒齦,然後舌尖輕輕彈一下,使氣流從舌尖流出。
ㅁ的形狀像口,其發音部位在雙唇上。發音時,注意先把嘴閉緊,阻住氣流,同時硬齶下來,使氣流從鼻腔出來,同時震動聲帶,並使雙唇破裂成音。
ㅂ的形狀像口,其發音要領在雙唇。發音時,雙唇緊閉,阻止氣流,然後用氣流把雙唇沖開,爆發成音。
ㅅ的形狀像牙齒。發音時,上下齒靠近造成隙縫,舌尖抵住下齒背,舌面前部接近上齶,氣流在舌面流出的同時把舌身往前送,從舌前部和硬齶之間的空隙擠出來,摩擦成音。
ㅇ 位於母音之前,在首音位置時,不發音,只作為裝飾,使字形看起來整齊美觀。
ㅈ是舌面塞擦音,不送氣,聲帶不振動。發音時,舌尖抵住下齒背,舌面前部貼住上齒齦和硬齶,阻住氣流,使氣流沖破阻礙的同時,摩擦成聲。
ㅊ發音部位跟松音「ㅈ」相同,只是氣流更強一些,要送氣。
ㅋ發音部位跟松音「ㄱ」相同,只是氣流更強一些,要送氣。
ㅌ發音部位跟松音「ㄷ」相同,只是氣流更強一些,要送氣。
ㅍ發音部位跟松音「ㅂ」相同,只是氣流更強一些,要送氣。
ㅎ的發音部位在喉部。發音時,氣流不受阻塞,從聲門擠出,輕微摩擦而成音,聲帶不振動。
ㄲ、ㄸ、ㅃ、ㅆ、ㅉ五個音都是緊音,發音方法和相應的松音相同,但是發音器官要緊張起來,聲門緊閉,使氣流在喉腔受阻,然後沖破聲門而出,產生擠喉現象。
韓國語的十六個輔音均可以作韻尾使用,兩個不同的韻尾可以組合成雙韻尾,共有十一個雙韻尾,一共有二十七個韻尾。發音時,二十七個韻尾只發為ㄱ、ㄴ、ㄷ、ㄹ、ㅁ、ㅂ、ㅇ七個音,其餘的二十個韻尾要轉換為七個代表音之一後再發音(雙韻尾只發其中的一個代表音)。
ㄱ 舌根貼緊軟齶,阻止氣流,不讓其爆破成聲。
ㄴ 舌尖抵住上齒齦,使氣流通過鼻腔泄出。
ㄷ 舌尖抵住上齒齦,使氣流被舌尖阻塞。
ㄹ舌尖抵住上齒齦,使氣流擦過舌兩側泄出。、
ㅁ 雙唇緊閉,使氣流通過鼻腔泄出。
ㅂ 雙唇緊閉,阻住氣流。
ㅇ 將氣流堵在舌根和軟齶之間,使氣流通過鼻腔泄出。
其餘二十個韻尾需要與代表音進行一些轉換。
ㄱ、ㅋ、ㄲ發ㄱ的音。
ㄷ、ㅌ、ㅅ、ㅆ、ㅈ、ㅊ、ㅎ發ㄷ的音。
ㅂ、ㅍ發ㅂ的音。
雙韻尾ㄳ、ㅄ、ㄼ、ㄽ、ㄵ、ㄾ只發雙韻尾中左邊的一個代表音。
넋 魂 앉는다 坐 여덟 八 외곬 單方面 핥는다 舔 없다 無
雙韻尾ㄼ例外,發右邊的ㅂ:밟소 踩 밟지 踩 밟게 踩吧 밟고 踩 넓죽하다 扁平,長而寬 넓둥글다 寬圓
雙韻尾ㄺ、ㄿ、ㄻ只發雙韻尾中右邊的一個代表音。
닭 雞 삶 住,生活 읊고 吟
謂詞詞乾的雙韻尾ㄺ與輔音ㄱ相連時,發左邊的ㄹ:맑게 清地 묽고 稀 읽거나 無論讀……
雙韻尾ㄶ、ㅀ與輔音ㄱ、ㄷ、ㅈ相連時,只發左邊的一個代表音,右邊的ㅎ與ㄱ、ㄷ、ㅈ相結合發成送氣音:많고 多 않던 不……的(過去持續定語形)닳지 磨損
雙韻尾ㄶ、ㅀ與輔音ㅅ相連時,只發左邊的一個代表音,右邊的ㅎ不發音,輔音ㅅ發成緊音: 많소 多 싫소 不喜歡
雙韻尾ㄶ、ㅀ與輔音ㄴ相連時,右邊的ㅎ不發音:않네 不 않는다 不 뚫네 鑿 뚫는다 鑿
雙韻尾ㄶ、ㅀ與母音連音時,ㅎ脫落,ㄴ、ㄹ移到後面與母音連音。많아 多 않은 不……的,沒有……的(定語形)닳아 磨損싫어도 即使不喜歡
韓國語與美國英語一樣,也有一些音變現象,包括連音、輔音同化、送氣化現象、韻尾脫落、緊音化、添加音現象等。
連音。韓國語的韻尾(除ㅇ、ㅎ以外),在與後面的母音相連時,韻尾便移到後面的音節上,與之拼成一個音節,這一現象叫做連音現象,和美國英語的連音相似。如:
이것은 這個
무엇을 什麼
무엇이에요 是什麼
책이에요 是書
서울이에요 是首爾
雙韻尾發生連音時,左邊一個韻尾留在本音節里,右邊一個韻尾移到後續音節上,與之連音拼成一個音節。
넋이 靈魂
앉아 坐
닭을 雞
젊어 年輕
곬이 山谷
핥아 舔
읊어 吟
값을 價格
없어 無
韻尾與以母音開頭的語素相連時,先將韻尾轉化為韻尾的七個代表音之一後,再將代表音移到後面的音節上,與之拼成一個音節。
넋 없다 沒有靈魂
값 있니? 有價嗎?
韻尾ㄷ、ㅌ和母音이相連時,變為지和치,叫做齶化。
곧이듣는다 信以為真
밭이 地
輔音同化:韻尾與後面的輔音相連時,兩個不同或不相似的音連在一起念,變成相同或相似的音。
깎는다 切
긁는다 搔癢
닫는다 關閉
짓는다 做飯
있니? 有嗎?
맞는다 正確
쫓는다 追
붙는다 黏,附著
밟는다 踩
읊는다 吟
놓는다 放置
없니? 沒有嗎?
침략 侵略
난로 壁爐
닳는다 磨損
뚫는다 鑽孔
핥네 舔
십리 十里
送氣化現象:韻尾或輔音ㄱ、ㄷ、ㅂ、ㅈ在與ㅎ相連時,縮略成送氣音ㅋ、ㅌ、ㅍ、ㅊ。
韻尾ㅎ在與輔音ㄱ、ㄷ、ㅈ相連時,縮略成送氣音ㅋ、ㅌ、ㅊ。
놓고 放置
좋다 好
쌓지 堆
많고 多
않다 不
닳지 磨損
韻尾ㄱ、ㄷ、ㅂ、ㅈ在與輔音ㅎ相連時,縮略成送氣音ㅋ、ㅌ、ㅍ、ㅊ。
먹힌다 被吃(被動態)
밟힌다 踩(使動態)
맏형 長兄
앉힌다 讓……坐下
韻尾ㄷ與詞尾或後綴히相連時,不是縮略成티,而要縮略成치。
굳힌다 堅定,堅固
닫힌다 被關閉(被動態)
묻힌다 埋葬(被動態),沾上(使動態)
韻尾脫落:
韻尾ㅎ和母音、ㄴ、ㄹ、ㅁ、ㅅ相連時,脫落不發音。
낳은 生下的(過去時定語形)
놓아 放置
쌓인다 堆積
빨가니? 是紅色的嗎?
이럴까요? 這樣嗎?
저러면 如果那樣
어떠세요? 怎麼樣?
部分韻尾ㅅ和母音相連時,脫落不發音。
나았다 痊癒
부어라 斟上
그으세요 畫線
韻尾ㄹ和以ㄴ、ㅂ、ㅅ、 오為開頭音的詞尾相連時,脫落不發音。
엽니다 開
노십시오 玩吧
만든다 做
아오 知道吧
소나무 松樹
따님 令愛
緊音化:在前面韻尾的影響下,松音變成緊音的現象叫緊音化。
代表音為ㄱ、ㄷ、ㅂ的收音與輔音ㄱ、ㄷ、ㅂ、ㅅ、ㅈ相連時,ㄱ、ㄷ、ㅂ、ㅅ、ㅈ發成緊
音。
국법 國法
있다 有,在
넓직하다 寬敞
닿소 接觸
그렇습니다 那樣
收音ㄴ(ㄵ)、ㅁ(ㄻ)與以輔音ㄱ、ㄷ、 ㅈ開頭的詞尾(除了表示被動、使動的詞尾기外)相連時,ㄱ、ㄷ、 ㅈ發成緊音。
신고 穿
앉고 坐
젊다 年輕
삼지 編織
在漢字詞中,前面漢字的韻尾為ㄹ、ㅁ、ㅇ時,後面的松音變成緊音。
발동 發動
절도 節度
일시 一時
물질 物質
表示將來時的定語詞尾ㄹ/을與輔音ㄱ、ㄷ、ㅂ、ㅅ、ㅈ相連時,ㄱ、ㄷ、ㅂ、ㅅ、ㅈ發成緊
音。
할 것 要做的事
할 수 있다 能做
할걸 可能會做
할세라 擔心會做
할지라도 即使做
할수록 越做越
할지언정 寧願做……也
할진대 既然做
詞乾的收音ㄼ、ㄾ與以輔音ㄱ、ㄷ、ㅅ、 ㅈ開頭的詞尾相連時,ㄱ、ㄷ、ㅅ、 ㅈ發成緊音。
넓게 寬地
훑소 捋
떫지 澀
添加音現象:合成詞中,前面的語素以除了ㄹ以外的輔音結尾,後面的語素以母音이、야、여、 요、유開頭時,中間添加ㄴ音。
솜이불 棉被
내복약 內服葯
늑막염 肋膜炎
눈요기 眼福
국민윤리 公民學
合成字中,前面的語素以輔音ㄹ結尾,後面的語素添加ㄹ音。
들일 農活
물약 葯水
물엿 糖漿
合成字中間有韻尾ㅅ時發音方法如下:
兩個名詞合成為一個字時,前面的名詞起修飾後面一個名詞的作用,如果前面的名詞的末尾音節為開音節時,添加一個ㅅ作為韻尾。韻尾ㅅ與輔音ㄱ、ㄷ、ㅂ、ㅅ、ㅈ相連時,ㄱ、ㄷ、ㅂ、ㅅ、ㅈ發成緊音,韻尾ㅅ脫落。
냇가 川邊
콧등 鼻樑
햇살 陽光
고갯짓 點頭,搖頭
韻尾ㅅ與輔音ㄴ、ㅁ相連時,發成ㄴ音。
아랫니 下齒
툇마루 木榔台
韻尾ㅅ與母音이相連時,發成ㄴ加ㄴ音。
깻잎 蘇子葉
베갯잇 枕頭套
輔音字母名稱的韻尾在與母音連音時,ㄷ、ㅈ、ㅊ、ㅋ、ㅌ、ㅍ、ㅎ的發音特殊如下:
디귿이 字母ㄷ
지읒이 字母ㅈ
치읓이 字母ㅊ
키읔이 字母ㅋ
티읕이 字母ㅌ
피읖이 字母ㅍ
히읗이 字母ㅎ
韓國語的詞彙,從其意義、形態和在句子中的位置、作用大致可分為名詞、代詞(代名詞)、數詞、冠詞(冠形詞)、副詞、感嘆詞、助詞、助動詞、動詞、形容詞十大類;韓國語的詞彙普遍存在著固有詞和漢字詞的雙重系統。這些詞在具體使用時,有些能夠互換,有些則不能。此外,韓國語還有外來語,外來詞是指從別的語言吸收來的詞,約占總詞彙量的20%。隨著科技的發展及文化交流的加深,外來詞所佔的比重越來越大。
語法結構是主賓謂(SOV)結構,不同於美國英語的主謂賓(SVO)結構。包括韓語在內的阿爾泰語系語言,是黏著語類型,這種類型的語言是靠黏著在詞干後面的大量、豐富的助詞、助動詞和詞尾的變化來表達語意的,例如:가다 ~~~갑니다 ~~~갑시다 ~~~가십시오 ~~~가요 等。與之相對的是,美國英語、俄語等屬於印歐語系,他們是屈折語類型,是靠著詞彙本身的屈折變化來表達語意,例如:picture~~pictures,go~~~went,come~~~coming等;而漢語則屬於漢藏語系,是孤立語類型,是靠詞序來表達語意的。
只要你用心學,一定能學好韓國語這門語言的,希望我能幫助到你。

G. 求林語堂《蘇東坡傳》TXT百度雲資源,挺急的。

我這里有~用網路網盤分享給你,點開就可以保存,鏈接永久有效^_^,無提取碼,

H. 麻煩各位推薦一本日本菜譜

鐵板燒
即席料理。大家圍坐在大而扁平的鐵板周圍,燒熱鐵板後擦油,放上原料煎熟,廚師當場操作,邊吃邊煎。日式鐵板燒是較高檔的日本料理。日式鐵板燒首先要求原料的高品質和絕對新鮮,製作之前不經過腌制,只在燒烤過程中加入鹽、胡椒兩種調味品,品的是食物的原始味道;僅一個牛肉就從低到高分為不同級別:國產牛肉、美國牛肉、神戶牛肉,價格差別也相當大。特點之二是廚師現場進行菜品的製作,所以吃鐵板燒是個慢功夫,你可以邊吃邊聊,還可以欣賞廚師表演的令人眼花繚亂的「雜耍」,建議最好還是晚上時間充裕的時候去。吃法上講究不同的食物配不同的汁料,食用海鮮水產品類要蘸淺色汁(日本醋或西餐汁),其他如肉類、蔬菜等蘸深色汁(特別配製的日本醬油或芝麻汁)。先吃開胃菜,然後是刺身、海鮮、肉類……

章魚丸
章魚丸,爽口、外脆內軟、章魚鮮味,又稱「櫻桃小丸子」。它是一種在鐵板上用油炸的食品,裝在船形小盒子里,章魚丸子的外面很脆,裡面的陷很香,新鮮美味的章魚丸子配上照燒汁、日本芥辣醬、沙拉醬、黑胡椒粉、辣粉和柴魚片,味道絕不混亂,更突出了章魚鮮味。

壽司
壽司是在飯里放醋做主材料的日本料理。傳說壽司是以前為了儲藏鮮魚而製成的。在日本把新鮮的生魚切成片放在飯上, 然後放在撒著鹽的板上,上面放上石頭,幾個星期以後,被飯發酵得魚片吃起來味道非常鮮美。 還有別的書上記載把飯和鮮魚放在木桶里,在飯發酵時出來的乳酸菌可以保存鮮魚。煎蛋壽司和穴子魚壽司的味道最能代表壽司店的水平。因為壽司店很少用這樣加熱後的材料做壽司,所以能反映出師傅的手藝。但是壽司店的好壞還是靠材料的新鮮程度。

先付
即小酒菜,象鹽漬墨魚。口味以甜、酸、咸為主,最小,口味多樣。

前菜
即冷盤。可以單上,也可三、五種拼盤上。

先碗
即清湯,意即飯前上的湯。一般用木魚花頭遍湯作,清澈見底,口味清淡。 刺身即生魚片,日餐中的主要菜式。
用料主要有金槍魚、鯛魚、偏口魚、鯖花魚、鱸魚、蝦、貝類等,以金槍魚、鯛魚為最高級。一般配白蘿卜絲、蘇子葉、蘇子花、菊花、辣根(日本芥末)上桌。吃法上有的蘸醬油,有的在醬油里放檸檬汁、菊花葉、帶酸口;也有蘸用清酒泡紅酸梅的汁,加上點辣根,甜、酸、麻辣,口感獨特。講究的蘸汁要根據魚的種類,比如以海鰻配爽口味濃的梅肉醬油,肉質肥嫩的魯魚切薄片配以蘿卜泥、蔥絲、紫菜,蘸食酸醬油,別有一番滋味。

煮物
即燴煮料理。指兩種以上材料,煮制後分別保持各自的味道,配置放在一起的菜。這種做法出自關西一帶。用合乎時令的全類、蔬菜,加上木魚花湯、淡口醬油、酒,微火煮軟,煮透,口味一般甜口,極清淡。

燒物
以明火或暗火烤制,有焦香味,常見的如烤鰻魚、鹽烤秋刀魚等。

揚物
即炸菜,主要是炸天婦羅。用麵糊炸的菜統稱天婦羅,據說烹制方法源於中國,名字來自荷蘭。海鮮制的天婦羅以蝦為冠,也可以用蔬菜的根、莖、果實、葉及菌類。天婦羅掛糊越薄越好、越熱越香,最好現炸現吃。吃時配以天婦羅汁、蘿卜泥、檸檬,外酥脆里軟滑,清甜,大概是中國人最容易接受的日本料理。

酢物
即醋酸菜,可以與冷盤一起上,也可放在菜點之後,醬湯之前,既可開胃,又可使人在飯後不產生油膩感。
海味的醋酸菜往往加入薑汁或辣根粉,以解腥味。盛器多用較深的碗、砵。
蒸物
菜單里有時與煮物並在一類。日本人最喜歡吃菜碗木須,冷雞蛋豆腐一類的蛋製品.茶碗木須其實就是加有其他原料的蒸雞蛋羹,在新世紀飯店的雲海餐廳曾吃過一回,放有鮮蝦、肉丸、蘑菇,清鮮、柔嫩,倒也別致。此外有些魚類、貝類加酒蒸的菜式。

I. 求原版本草綱目

第一篇 小中葯 大功效
第一章 中葯里的養生密碼
溫、熱、寒、涼,四性用不同
辛、酸、甘、苦、咸,五味入五臟
科學煎煮效更強
正確服用增葯效
配伍宜忌不能忘
葯膳養生功效大
第二章 四季養生,中葯調理
春季養生首選中葯及葯膳
夏季養生首選中葯及葯膳
秋季養生首選中葯及葯膳
冬季養生首選中葯及葯膳
第三章 辨清體質,因人施養
辨清體質,因人施養
測一測你是哪種體質
平和體質首選中葯及葯膳
陽虛體質首選中葯及葯膳
氣虛體質首選中葯及葯膳
陰虛體質首選中葯及葯膳
血淤體質首選中葯及葯膳
痰濕體質首選中葯及葯膳
濕熱體質首選中葯及葯膳
氣郁體質首選中葯及葯膳
特稟體質首選中葯及葯膳
第二篇 一味中葯 補養全家
第一章 益氣中葯
人參——補氣第一聖葯,補脾益肺,生津止渴
黨參——補中益氣,健脾益肺,生津養血
太子參——補脾肺之氣,養陰生津
西洋參——補氣養陰,清火生津
黃芪——補氣升陽,益衛固表
山葯——益氣養陰,補脾、潤肺、益腎
靈芝——補氣養血,養心安神
蜂蜜——潤肺止咳,潤燥通便,補中緩急,解毒
蓮子——養心安神,益腎固精,健脾止瀉
甘草——祛邪熱,堅筋骨,健脾胃,長肌肉
五味子——益氣生津,補腎寧心
絞股藍——益氣安神,清熱降壓
第二章 補血中葯
當歸——血虛能補,血枯能潤
阿膠——補血活血,補虛潤肺
何首烏——養血,益肝,補腎
地黃——滋陰養血,補精益髓
大棗——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緩和葯性
桂圓肉——補心脾,益氣血
白芍——養血斂陰,平抑肝陽
雞血藤——通筋活絡,補血養血
第三章 滋陰中葯
枸杞子——滋補肝腎,明目,潤肺
百合——潤肺止咳,清心安神
黃精——補肝滋腎,氣陰雙補
麥門冬——潤肺養陰,益胃生津
天門冬——養陰清熱,潤燥生津
女貞子——補肝滋腎,清熱明目
石斛——養胃生津,滋陰清熱
桑葚——滋補陰血,生津潤腸
銀耳——滋陰潤肺,養胃生津
黑芝麻——補肝腎精血,潤燥滑腸
沙參——清肺養陰,潤肺生津
玉竹——滋養肺胃陰液
龜甲——滋陰抑陽,養血補心,益腎健骨
第四章 壯陽中葯
鹿茸——補腎陽,益精血,強筋健骨
海馬——補腎壯陽,滋補溫內
杜仲——補肝腎,補精血,強筋骨,安胎
冬蟲夏草——益腎補肺,陰陽雙補,止血化痰
肉蓯蓉——補腎陽,潤腸通便
蛤蚧——補肺氣,助腎陽,益精血,止咳喘
淫羊藿——溫腎壯陽,強筋骨,祛風濕
鎖陽——補腎陽,益精血
肉桂——補心腎陽氣,散寒止痛,溫通經脈,引火歸元
乾薑——溫中散寒,回陽通絡,溫肺化水
菟絲子——補腎益精,養肝明目,陰陽雙補,固精縮尿,止瀉
巴戟天——補腎陽,強筋骨
補骨脂——助腎補陽,納氣平喘,固精縮尿
益智仁——補腎壯陽,溫脾固精
山茱萸——補益肝腎,澀精固脫
第五章 活血化淤中葯
丹參——活血化淤,止痛,涼血清心,安神,消癰
三七——活血止血,消腫定痛
川芎——活血行氣,祛風止痛
益母草——活血化淤,利尿消腫,調經止痛,解毒
紅花——活血通經,散淤止痛
赤芍——清熱涼血,散淤止痛
月季花——活血調經,解毒消腫
牛膝——活血去淤,引血下行,強筋骨
鬱金——活血化淤,行氣解郁,涼血清心開竅,退黃疸
骨碎補——活血,化血,止血,補腎
第六章 解表祛濕中葯
茯苓——利水滲濕,健脾,安神
薏米——利水滲濕,消腫排膿,健脾,美容
紅小豆——利水消腫,解毒
桑寄生——祛風濕,補肝腎,強筋骨
生薑——溫中散寒,發汗解表
藿香——祛濕解表,化濕和胃
桑葉——疏風清熱,清肝明目
紫蘇——發表散寒,行氣寬中,解魚蟹毒
防風——祛風解表,止痛解痙
葛根——解表退熱,生津,止瀉,降血糖
柴胡——和解退熱,疏肝解郁,升舉陽氣
白芷——祛風解表,燥濕止帶,消腫排膿,止痛
第七章 清熱解毒中葯
金銀花——清熱解毒
綠豆——清熱解毒,消暑
決明子——清肝明目,潤腸通便
夏枯草——清肝火,散郁結,降血壓
槐米——涼血止血,清肝降火
梔子——瀉火除煩,清熱利濕,涼血解毒
蒲公英——解毒消腫,清肝熱
板藍根——清熱解毒,涼血利咽
薄荷——疏散風熱,清利頭目,利咽,透疹
菊花——疏散風熱,平肝解毒
魚腥草——清熱散毒,消腫祛淤
馬齒莧——清熱利濕,解毒消腫
蘆根——止嘔除煩、利尿解毒
知母——清熱瀉火,生津潤燥
第八章 止咳化痰中葯
川貝母——清熱潤肺,化痰止咳
桔梗——宣肺,利咽,祛痰,排膿
胖大海——清熱潤肺,利咽解毒,潤腸通便
紫蘇子——下氣,化痰,潤肺,寬腸
枇杷葉——清肺止咳,降逆止嘔
苦杏仁——降氣,止咳平喘,潤腸通便
竹茹——清熱化痰,除煩止嘔
白果——斂肺定喘
第九章 理氣調中中葯
陳皮——理氣,調中,燥濕,化痰
肉豆蔻——溫中行氣,澀腸止瀉
佛手——舒肝理氣,和胃止痛
白術——健脾益氣,消食利水
香附——疏肝理氣,調經止痛
玫瑰花——利氣、行血,治風痹,散淤止痛
荔枝核——行氣散結,祛寒止痛
川楝子——殺蟲,行氣止痛
小茴香——疏肝理氣,祛寒止痛
砂仁——化濕行氣,溫脾胃,安胎
第十章 健胃消食中葯
山楂——消食化積,活血散淤
麥芽——消食和中,回乳
谷芽——消食和中,健脾開胃
雞內金——運脾消食,防治結石,防脫發
木瓜——舒筋活絡、化濕和胃
烏梅——生津止渴,開胃消食
厚朴——行氣消積,燥濕除滿
神曲——消食化積,健脾開胃
附錄
中葯與常見食物相剋表
中葯與常見西葯相忌表
對症養生中葯材索引
養生葯膳索引

還有很多、、要的話留下郵箱。。。給分

J. 高考常見120個文言實詞高中必修教材課文例句一網打盡

2021屆新高三語文預熱高考之120個文言實詞精編(pdf打包)網路網盤

鏈接: https://pan..com/s/1kb_LHtoqGlr4HUwJVq-iKA

提取碼: v9h5

若資源有問題歡迎追問~

閱讀全文

與蘇子pdf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怎麼使用access的命令按鈕 瀏覽:897
有點錢app在哪裡下載 瀏覽:832
博途v15解壓後無法安裝 瀏覽:203
什麼是根伺服器主機 瀏覽:436
安卓手游怎麼申請退款 瀏覽:553
安卓系統如何分享網頁 瀏覽:278
ad如何編譯pcb工程 瀏覽:412
除了滴滴app哪裡還能用滴滴 瀏覽:399
截圖怎麼保存文件夾然後壓縮 瀏覽:8
幻影伺服器怎麼樣 瀏覽:27
具體哪些廣東公司招程序員 瀏覽:870
嵌入式編譯器教程 瀏覽:306
ssl數據加密傳輸 瀏覽:86
51單片機定時器方式2 瀏覽:331
命令行查看開機時間 瀏覽:813
python微博復雜網路分析 瀏覽:550
rf3148編程器 瀏覽:505
浙江標准網路伺服器機櫃雲主機 瀏覽:589
設置網路的伺服器地址 瀏覽:600
java圖形界面設計 瀏覽: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