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檔加密 > 性與命pdf

性與命pdf

發布時間:2022-03-07 11:54:57

⑴ 《性與可愛》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性與可愛》([英國] D·H·勞倫斯)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PKWixfM8q4Spw8DQdK9dbg

提取碼:7t0h

書名:性與可愛

作者:[英國] D·H·勞倫斯

譯者:姚暨榮

豆瓣評分:7.2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出版年份:1988-11

頁數:392

內容簡介:

前言 尋找個性與創新的源泉

——談勞倫斯的性愛觀

1 論人的命運

2 論做人

3 人生

4 個人意識與社會意識

5 論《意識的社會基礎》

6 真正的研究

7 生活的真諦

8 想一想自己

9 生活中的贊美詩

10 在文明的束縛下

11 所有權

12 驚恐之狀

13 愛情

14 性與可愛

15 色情與淫穢

作者簡介:

20世紀美國著名作家勞倫斯以其真誠坦盪的充滿性愛描寫的小說,被公認為現代文學的偉大巨匠。在勞倫斯看來,性不僅不是一個骯臟的名詞,相反,性就是美,是一種閃光。人身上的性火一旦熄滅,人就成了可怕的行屍走肉。性並不骯臟,只有當對待性的人自己墮落時,性才變得骯臟了。該書是作者的一本散文選集,可以使讀者在小說之外更好地理解勞倫斯。

⑵ 《生活與命運》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生活與命運》([俄羅斯] 瓦西里·格羅斯曼)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eNVnKI06FB6G8pIjBW82Bw

密碼:o7hk

書名:生活與命運

作者:[俄羅斯] 瓦西里·格羅斯曼

譯者:力岡

豆瓣評分:9.3

出版社: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5-8-20

頁數:952

內容簡介:

★梁文道「最想為讀者推薦的一本書」。《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衛報》《世界報》等全球媒體鼎力推薦,歐美書界譽為「當代的《戰爭與和平》」,「20世紀最偉大的俄語小說」。人失去自由,究竟意味著什麼? ★

1960年,瓦西里•格羅斯曼(Васи́лий Гро́ссман,1905—1964)完成長篇歷史小說《生活與命運》。蘇聯當局負責意識形態的執鞭蘇斯洛夫稱此書「比帕斯捷爾納克的《日瓦戈醫生》更加危險」,要「過二三百年才可能出版」。1980年,該書在被封鎖二十年後歷經坎坷首度出版,引起巨大轟動。

關於斯大林蘇聯社會生活的真實面貌,沒有比《生活與命運》更為全面的描寫:它是一整個時代的畫像和心靈史,極權體制下復雜多面生活的一部網路全書,20世紀最黑暗的一段歷史的深刻反思。

一如《戰爭與和平》,《生活與命運》圍繞一個家族在時代變遷中的故事展開。格羅斯曼以托爾斯泰式的宏大視角和寫實筆法,講述了沙波什尼科夫一家在蘇聯衛國戰爭時期的經歷,並通過家族成員各自的遭際串起上百位出場人物與一系列交叉延伸的歷史事件。歷史的創痛、現實的積弊,極權與戰爭雙重碾壓之下人性的艱難處境,都以栩栩如生的深刻細節納入其中。

格羅斯曼是世界上用文字記錄猶太滅絕營慘況的第一人,也是「二戰後首位起而反抗蘇聯極權的作家」,其獨一無二的經歷和人道主義勇氣,使本書具有足以令強權膽寒的震撼力。書中對戰爭真情實況的描寫,對納粹滅絕營、蘇聯古拉格的哀歌與沉思,對人生、政治和歷史命運的哲思與探討,對人性的極端邪惡與細微的善良之間斗爭的刻畫……至今讀來依然具有深刻的感染力。

格羅斯曼女兒葉卡捷琳娜•科羅特卡娃唯一授權中文版。著名俄蘇文學翻譯家力岡經典譯本,譯者序言首次完整發布。獨家收入羅伯特•錢德勒長文導讀《為長眠者發聲》。

知名媒體人梁文道作序力薦:「這大概是我做讀書節目,從廣播電台到電視,到現在做視頻十來年來,最想最想給我的觀眾們介紹的一本書。」

英國著名歷史學家、《耳語者》作者奧蘭多•費吉斯傾情推薦:「《生活與命運》比我知道的任何一本書更能讓讀者了解二戰時期的蘇聯。但最重要的是,它迫使我們思考極權主義的本質(無論它在何地出現),以及人性善與惡之間更大的斗爭。」

● 媒體推薦

「20世紀俄羅斯文學的一部經典。」《紐約時報》

「正如所有真正偉大的藝術創作,《生活與命運》令人壓抑沉痛,它毫不妥協地展示了人類所能造就的惡與他們在危難中成就的輝煌。一本偉大的書,只有一位俄羅斯人能完成的傑作。」《華爾街日報》

「分毫不讓的現實主義和深具遠見的道德張力,這部小說是現代俄羅斯文學的最高成就之一。」《紐約書評》

「格羅斯曼不是一個天生的文體家。但他所寫皆是親眼所見,足以驚心動魄。」《衛報》

「格羅斯曼講述的蘇聯生活是網路全書式的,毫不妥協……令人嘆服……又一部俄羅斯文學的遺珠得以重見天日。」《紐約時報書評周刊》

「閱讀這部書令人欣喜:20世紀誕生了這樣一位思想深遠的人道主義作家。書中人物經歷的苦難與自我發現,是當代文學中關於人類心靈考驗最令人不安又使人振奮的故事。」《華盛頓郵報》

「在當代俄國文學中沒有可與《生活與命運》相匹敵者……格羅斯曼是蘇聯的第一個自由之聲。」《評論雜志》

● 名人推薦

「作為索爾仁尼琴的先行者,格羅斯曼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首位起而反抗蘇聯極權的作家。」——弗朗索瓦•富勒(著名史學家)

「格羅斯曼是蘇聯時代的托爾斯泰。」——馬丁•艾米斯(英國著名作家)

「格羅斯曼真正的主題是善的力量:不經意的、平庸的、充滿英雄氣概的,正是善對抗著極權主義的人性喪失。」——琳達•格蘭特

「《生活與命運》比我知道的任何一本書更能讓讀者了解二戰時期的蘇聯。但最重要的是,它迫使我們思考極權主義的本質(無論它在何地出現),以及人性善與惡之間更大的斗爭。」——奧蘭多•費吉斯(英國著名歷史學家、《耳語者》作者)

作者簡介:

瓦西里·格羅斯曼 Васи́лий Гро́ссман (1905 - 1964),蘇俄記者、作家。1905年生於烏克蘭別爾基切夫,早年畢業於莫斯科大學數學物理系,當過化學工程師,1930年代投身寫作行列,得到高爾基、巴別爾等文壇大家賞識,入選蘇聯國家作協。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作為《紅星報》戰 地記者隨軍四年,大量報道莫斯科、庫斯克、斯大林格勒和柏林等地前線戰況,是揭露納粹德國死亡集中營真相的第一人。戰後發表小說《人民是不朽的》《為了正義的事業》等。1960年完成長篇小說《生活與命運》,手稿被蘇聯當局抄沒並禁止出版。1964年格羅斯曼因癌症病逝。1974 年,在安德烈·薩哈羅夫、弗拉基米爾·沃伊諾維奇等人幫助下,手稿被拍攝在縮微膠卷上偷運出蘇聯。1980 年代初,《生活與命運》在歐美各國相繼問世,1988年在蘇聯出版。

譯者 力岡 (1926 - 1997),俄蘇文學翻譯家,1953年畢業於哈爾濱外國語專門學校俄語專業,後任教於安徽師范大學,翻譯了《靜靜的頓河》《安娜·卡列尼娜》等近七百萬字俄蘇文學作品。

⑶ 《俄羅斯的命運》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俄羅斯的命運》尼古拉·別爾嘉耶夫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https://pan..com/s/1fqNaGk5eprD_CTNtp-5Z9A

密碼:89kg

書名:俄羅斯的命運
作者名:尼古拉·別爾嘉耶夫
豆瓣評分:8.6
出版社:雲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份:1999-02-01
頁數:201
內容介紹:
1)理解俄羅斯民族性格與命運的好作品之一《俄羅斯命運》是別爾嘉耶夫在20世紀初對俄羅斯多舛命運的一種思考,在文集里的幾十篇同旨文章中,作者對俄羅斯民族的心理特徵、俄羅斯文化的特殊性以及俄羅斯社會的歷史和未來作了一番獨到的論述。在別爾嘉耶夫看來,俄羅斯民族的長處和短處、優勢和劣勢,俄羅斯命運之路上的坦盪與坎坷,全都來自俄羅斯民族根深蒂固的內在矛盾。理解了這些矛盾,也就理解了俄羅斯,理解了俄羅斯之命運的合理性和必然性。自問世以來,堪稱世界上理解俄羅斯**的作品。2)歷史是一個民族內在精神的外化,如同性格決定命運一樣,一個民族的內在精神影響的民族性格決定了一個民族的歷史命運。別爾嘉耶夫的這本《俄羅斯的命運》恰恰是從俄國東正教獨特的文化,以及這種文化影響下的民族性格做出的深入剖析。俄羅斯是一個十分獨特的國家,就是對於別爾嘉耶夫這樣的俄國思想家來說,它也...
作者介紹:
別爾嘉耶夫是20世紀最有影響的俄羅斯思想家,以理論體系龐雜、思想精深宏富享譽西方世界。一生共發表有43部著作、500多篇文章。

⑷ 《革命心理學》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革命心理學》((法)古斯塔夫·勒龐)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

提取碼:bo72

書名:革命心理學

作者:(法)古斯塔夫·勒龐

譯者:佟德志

豆瓣評分:8.2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份:2020-9

頁數:464

內容簡介:

◎華東師范大學政治學系教授蕭延中導讀,為我們剖析「德性的暴政」是如何煉成的。

《革命心理學》是勒龐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延續了《烏合之眾》中的分析方法與觀點,其獨特的心理學研究方法猶如一把利刃,劃開法國大革命那撲朔迷離的肌體,引領讀者看清革命的本質。

勒龐對法國大革命的傳統闡釋不屑一顧,認為理性主義遠不是革命最主要的邏輯。他全面刻畫了法國大革命期間各色人群的心路歷程,深度剖析理性、情感、神秘主義、個人意志與集體意志等因素在大革命中的復雜影響。足夠的深度和細節使本書充滿說服力,刺激人們對法國大革命乃至人類社會的歷次革命進行更深入的思考。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古斯塔夫勒龐(Gustave Le Bon,1841—1931),法國社會心理學家、社會學家,群體心理學的創始人,被譽為「群體社會的馬基雅維里」。

【譯者簡介】

佟德志,天津師范大學政治學理論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青年長江學者,兼任中宣部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建設工程專家等職。先後在北京大學、耶魯大學做博士後和訪問研究。著有《在民主與法治之間》《現代西方民主的困境及其出路》等。譯有(含合譯)《美國憲政的民主批判》《大眾的反叛》《革命心理學》等。

劉訓練,天津師范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政治思想史》雜志主編。主要研究方向為西方政治思想史、西方政治哲學。著有《共和主義:從古典到當代》。譯有(含合譯、合編)《大眾的反叛》《革命心理學》《君主論》等。聯合主持「當代西方政治哲學讀本」和「公共哲學與政治思想」兩部譯叢。

⑸ 《性、生態、靈性》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性、生態、靈性》([美] 肯·威爾伯)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 https://pan..com/s/1UZE5VA9Rh2wkDQO2frZh7Q

提取碼: pkyf

書名:性、生態、靈性

作者:[美] 肯·威爾伯

譯者:李明

豆瓣評分:8.8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9-6-1

頁數:726

內容簡介:

《性、生態、靈性》講述了:在這次極富學識和洞察力的思想之旅中,肯·威爾伯探索了從物質到生命、從生命再到心智的進化過程。他描述了進化在物質、生命和心智這三個領域中的一些共同的模式。在每一個領域中,進化都有一個「方向」.即呈現向組織化程度越來越高的方向發展的趨勢。「進化的精神」就在於其方向性:從無序(Chaos)到有序。在談到心智的出現之後.威爾伯通過人類意識成長和發展的幾個主要階段探索了它的進化過程,指出每一階段都有自己進化的辯證關系.意識的每一次成長都要付出代價:獲得新的自由,同時也存在出現新的破壞和新的災難的可能。威爾伯集中探討了現代性和後現代性的問題。它們的含義是什麼?它們與性有什麼關系?與生態有什麼關系?與心理治療有什麼關系?與各種各樣的解放運動又有什麼關系?最重要的是,現代性和後現代性是如何體現大精神的?精神性的關懷(concern)如何能夠與現代社會紛繁復雜的、各種各樣的發展融合起來?上帝在何處?女神又在何方?《性、生態、靈性》一書因內容氣勢磅礴,論述引人入勝,被譽為20世紀偉大的巨著之一。它革命性地改變了許多領域中對話的性質。

作者簡介:

肯·威爾伯(1949- ),目前被公認為是「後人本心理學」的最重要的思想家、理論家和發言人,其影響已經跨越了心理學領域,波及哲學和神學領域。由於肯·威爾伯在意識領域的研究極富基礎性和開創性,他甚至獲得了「意識領域的愛因斯坦」的美譽。作為心理學家。有評論認為他在整合西方心理學和東方智慧方面已經超過了榮格。

肯·威爾伯23歲時發表《意識層次圖》,此後著述不斷.迄今已有20餘部著作。他的作品被翻譯到20多個國家,名列美國同類作家之首,被稱為美國「最暢銷的學術類著作作家」。其主要著作有:《沒有霾界》,《阿特曼計劃》、《來自伊甸園》、《眼對眼》、《恩寵和勇氣》、《性、生態、靈性》、《科學與宗教》、《一味》、《整合心理學》。

譯者簡介:

李明,東方心理學博士,畢業於北京中醫葯大學,現供職於北京林業大學心理學系。

目前主要研究領域包括敘事治療、佛教心理學,東西方文化心理學等。發表《敘事心理治療導論》、《藝術心理治療》、《大道養生》三部專著。在重要期刊上發表相關論文多篇。在心理治療領域主要關注理論整合和方法探索。

⑹ 性與命的生理關系

命是有形的,性是無形抽象的,無命性也無從依附,有性卻無命,最多算是顆靈魂,在生命的延續中,性是會嬗變的,多與後天境遇有關聯,先天的不便討論,又有誰能見分曉。

⑺ 什麼是性與命

「性命雙修」的普遍意義 中央民族大學哲學系教授 一、道教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它的文化與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血肉相連,互滲互動,相得而益彰。雖然正式出家的道教信徒為數不多,但道教文化遠遠超出教門的范圍,而影響到整個社會和普通民眾。例如從信仰的層面說,太上老君、玉皇大帝、東岳大帝、真武大帝、關聖帝君等,既是道教的崇拜物件,也是中國民間普遍祭祀的高位神靈。從文學藝術的層面說,道教仙話,如黃帝鑄鼎、八仙過海、老君煉丹、呂祖點化、邱祖濟世等,均成為膾炙人口的民間故事,也是文藝創作的重要源泉。從修道煉養的層面說,道教的煉養與中醫密不可分,它的內丹功法衍生出成百上千種氣功功法,流傳在社會上,為提高中華民族的體質做出積極貢獻。道教根植於中國社會肥沃的文化土壤,這正是它的生命力能持久的原因所在;把道教文化的合理內核推廣到社會民間,也是教內外道教學者應盡的社會責任。 二、道教文化中最具有現實價值並能濟世利人的內容,便是它的養生文化。除了它的醫葯學具有較強專業性質以外,它的內丹學中能夠治病強身、凈化心靈的部分功法,經過重新解釋,顯露其普遍價值,比較容易普及於社會,對於民眾的身心健康會有莫大補益。我以為內丹功法的煉養原則,即性命雙修,是一種普遍性原則,不僅是道教徒的煉養要旨,也應該成為一切追求健康人生的人們的煉養要旨。 三、按照道書的說明,性是指人的靈明慧覺,命是指人的氣血生身,性即是心性,命即是生命。《性命圭旨》說:「何謂之性?元始真如,一靈炯炯是也。何為之命?先天至精,一氣氤氳是也。」又說:「性之造化系乎心,命之造化系乎身。」(《性命說》)陳攖甯大師說:「性即是吾人之靈覺,命即是吾人之生機。」可謂既深刻,又生動。人的生命實際上是兩個生命即精神生命和生理生命的雙重融合,人們通常說要身心健康,虧其一即殘缺不全。所以性命二字高度概括了人生的兩大要素。 內丹家無一不主張性命雙修,也就是既重視心理的煉養,也重視生理的煉養,只是在先後次序和比重上有所差異而已。 四、中國思想文化的核心是儒、佛、道三教。儒家追求成聖,佛教追求成佛,道教追求成仙。從早期的情況說,儒家注重修養道德人格,佛教注重解脫人生痛苦,兩家皆偏重於心性,而忽略於身體;道教則偏重於健身長生之道,而忽略於心性。後來道教吸收了儒佛兩家的心性學說,又發揚了自家傳統的養生學說,遂形成性命雙修的煉養理論。性功是道教與儒、佛相通的地方,而命功則是道教獨有的傳統,不講命功,不是道教。陳攖甯大師認為,仙學樂生、貴生、重生、追求長生,所以它是生本主義,這正是道家仙學最具特色的地方。他認為性命相依,命為重。他用燈作比喻,燈油是命,燈光是性;有燈無油,燈必不能發光;徒有燈油而不能發光,則不能顯現油燈照明之用;修道之意在教人積足油量,並教以點燈之法,則人生必充滿光輝。 五、道教關於性命雙修的理論,就其一般原則而言,既可以用於道教信眾,亦可用於世俗人群,既可以用於古代社會,又可以用於現代社會。從一定意義上說,非教徒和現代人更應該重視性命雙修,因為現代社會相當數量的人,性與命兩個方面都出現嚴重的病態,如不加以解決,將危及人類的身心健康。心性生命即精神生命方面的病態主要是缺乏信仰和理想,趨向功利實用和短期行為,生活日益淺薄化和狹隘化。形體生命即生理生命方面的病態主要是環境惡化、不良嗜好以及過度享受造成生理損害、生命力脆弱和惡性疾病中。要解決這些問題固然要靠環境改善,同時也要靠人的主觀修煉,並且去改造環境。若多數人懂得並且去努力實踐性命雙修,人生與社會的健康化進程會大大加快。 六、性命雙修作為一種普遍性原則的要點有: 1.心理健康與生理健康同時並重。不但要追求強壯體魄,也要追求健全的心理素質,使精神生命和生理生命兩個方面都得到活潑的發展,這才能有真正的幸福人生。《性命圭旨》的說法是:「神不離氣,氣不離神」、「性不離命,命不離性」。 2.以生理變化心理,以心理變化生理。體弱多病者先從命功入手,煉精化氣,去病健身,然後心神安定,煉氣化神,煉神還虛,提高精神境界。心理脆弱或行為不良者,則先從性功入手,煉己築基,排除私心雜念,調整平衡,提高追求層次,開拓心胸情懷,然後配合服葯和煉氣,性能得到良好的效驗。性功與命功可以在不同時候有不同側重,但要互相帶動,共同長進。 3.性命雙修要循序漸進,由低到高,由淺入深。內丹家有「初關、中關、上關」之說,有「得竅、煉己、和合、得葯、脫胎」之說,有「先攝心修性,次煉化精氣修命,最後粉碎虛空」之說,要不出初級、中級、高級三大階段,次弟而上,不可躐等。無論心靈的凈化、境界的提升,還是氣血的調適、體質的強化,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要勤學苦練,長期堅持,不斷體悟和反省,才能漸入佳境。當然漸中有頓,這是自然得來,不可強求。 4.性命雙修是一個綜合的修習過程。它至少包括以下幾項活動: ①①理性認識活動,讀書、請教、反省,對於自己的狀態和追求的人生目標,有一個清醒認識。 ②①道德修養活動,樹立遠大思想,養成利他習慣,協調人際關系,增強仁愛之心。 ①①形體鍛煉活動,包括治病、氣軾、運動、營養及良好的生活方式、作息制度等,不必求難貪高,只求簡便易行,適合自己。 ①①社會實踐活動,內丹家強調「內外雙修」、「功行兩全」,不僅要修性功、命功,還要利物濟生、苦己利人、參與社會、積累功德,使性命雙修在社會生活中見到實效。以上幾項活動事實還是結合在一起,彼此穿插進行的,不可機械分割。 ①①作為教外之士,很難理解和體會內丹家的具有宗教神秘性的高級修習狀態,但一般人仍然可以從性命雙修的理論中吸收做人、做事和健身的生命智慧,使人生變得更健康、更美好。

⑻ 什麼是「性命」

性命雙修 智者遇緣

性命雙修,很多人都知道晚年或者當有災禍時,性命難保,什麼叫性命難保?命就是你的肉體,性就是你的靈魂,性命難保就是你的靈魂和肉體都保不住了,所以要性修和命修,性修和命修是同樣重要的。性修是修本性,修你的良心;命修是修身體和行為,所以要性命雙修。如果你沒有這個命,就修不來這個性,如果你的命很糟糕很差,苦不堪言,而且都無緣接觸到台長的 法 門,就是一個沒有福氣的人。

命是修行的基礎,修行必須內修和外修,內修就是把心修得平靜,外修就是要對眾生無礙。師父經常給你們講「外觀無礙」,就是外修,要修你們的心和行為。外修要慈悲,修你們的臉,不要帶有奸詐之相,要讓人一看就是一個菩薩相,修心的人臉相都會變的,如果今天你的臉相還是那麼凶,就是你的心根本沒有修好。一個人要學什麼像什麼,學菩薩必須像菩薩。外修像菩薩,內心也要像菩薩,那你才是真正的菩薩。內修的人少病,少煩惱,因為心態平和了,心態平靜了,這種人就會少病,少煩惱。外修的人臉要呈粉紅色,要白里透紅,眼睛要有光,性情要溫柔,講話要有禮貌,要有智慧,不講話不知道,一講話就明了。

不管外界是發出什麼聲音,都要聽內心的佛聲,要聽內心佛菩薩的聲音。不管遇到什麼事情,師父告訴你們一個竅門,只要想一個念頭,馬上就要學會化解,就是要認為這是佛菩薩對你們的考驗,當感覺到有不好的事情發生時,就要想到是佛菩薩對你們的考驗,應該想一想怎樣度過難關,要經得起考驗,不論遇到什麼事情只要想到菩薩,世上還有什麼不能克服,不能戰勝的困難?

學佛的人必須要記住,過去何必再去思量,現在不用緊張,念佛自然吉祥。就是已經過去的事情不要再去想了,未來無需恐慌,還沒有到的事情你干嗎要恐慌,實實在在把握住一個今天,勝過兩個明天,天天念佛就自然吉祥了。智者遇緣自得力,有智慧的人遇到所有的緣分,不論是善緣還是惡緣,都能得到其中的力量,很多人碰到困難時,反而堅定了信心,能得到其中的力量。有智慧的人不論是順道,還是逆道都會從中得到益處。今天的失敗是你明天的成功,今天的成功也有可能預示著你明天的失敗,其實這都是一個緣。

給大家講講情緒經過科學鑒定,絕對會影響人的免疫功能,你的情緒好壞會影響你身體的免疫功能,當一個人發脾氣、難過時免疫力就會下降。同樣,生氣會產生蛇毒類的物質,當一個人在生氣的時候,相當於蛇吐出的毒,所以生氣會氣死人的,也可以說,被自己毒死的,因你的免疫功能損壞了你的肌體,生氣的人是智慧不開,氣出病來無人替。其實人體的潛能無限,用什麼方法開發人體的潛能?是要用感恩心來開發人的潛能,你越感恩,你的潛能越大,解決問題的辦法就越多,感恩能開發你的潛能,讓你化災解難,去除瞋恨心,生出愛心。

人活在世上,要惜福,不要無病時糟蹋自己的身體,有病時再來埋怨。其實這是人們常講的,浪費生命,平時多修心修行,多積德,等有病了不埋怨了,因為病很快會痊癒的。

下面給徒弟講一則注意事項,給佛菩薩供水,絕對不能供空杯子(供水時不能先把空杯子供上去,然後加水),必須先要有一點點水在杯內,水可以去除你的貪心,給佛菩薩供的東西一定要全身心的,不能有任何捨不得的思想在裡面。供水是讓你不要起貪瞋痴,不要起吝嗇之心。

水有四種功能:

1.性清,供水時你的身心是健康的,六根會暫時清凈。

2.質軟,能讓你的意念柔順,經常喝水的人意念比較冷靜,不經常喝水的人,易發脾氣,比如嘴巴一干渾身冒火,就想發脾氣。

3.易喉,多喝水能妙語連珠,講出的話非常好聽。多喝水能讓人的心平靜,多喝水能讓你的腦子清楚。

4. 清澈,意念清明,意念很乾凈。

師父告誡眾徒弟:學佛人應以人師為我師,以人德為我德,以人表為我表。

⑼ 《性的起源第一次性革命的歷史》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性的起源第一次性革命的歷史》(法拉梅茲·達伯霍瓦拉(Faramerz Dabhoiwala))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https://pan..com/s/1IaFCv7pOOa22wJCaLZky5w

提取碼: 55ww

書名:性的起源第一次性革命的歷史

豆瓣評分:6.9

作者:[英] 法拉梅茲·達伯霍瓦拉(Faramerz Dabhoiwala)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副標題:第一次性革命的歷史
原作名:The Origins of Sex : A History of the First Sexual Revolution
譯者:楊朗
出版年:2015-3
頁數:491

內容簡介:

性行為是一種普遍的人類活動。不過,性同樣有其歷史。我們如何看待它,我們賦予其何種意義,我們在社會中如何對待它;所有這些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都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在西方歷史的多數時候,對於非法性行為的公共懲罰乃是常態。雖然在細微之處不無差異,但每個地處歐洲的社會都提倡性戒律的理想,並懲罰自願發生偷情行為的人群。這正是基督教文明的一個核心特徵,從中世紀早期以來,其重要性日益突顯;而如今我們對此種做法極為反感。此乃前現代與現代世界的一個主要差異。因此,在17世紀晚期和18世紀出現的現代的性觀念,應當被視為一次重大的革命。《性的起源》的目標即是闡述這一革命何以產生。

《性的起源》旨在描述性觀念及性行為世俗化轉變這一重要變遷,並將之與同一時期重要的政治、思想文化與社會潮流聯系起來。性的歷史通常被視為私人生活或身體經驗之歷史的一部分。然而,這種認識本身乃是源於將性作為完全個人私事的啟蒙運動的觀念。作者試圖將性的歷史還原為一種重要的公共事務,說明過去人們認識和處理性的方式,乃是被當時最深厚之思想文化與社會潮流所塑造。其主旨是展現性革命實乃歐洲與北美啟蒙運動的一個核心部分:它參與創造了一種西方文明的全新模式,而其中的個人隱私、平等及自由諸原則至今仍是我們文明的顯著特徵。

《性的起源》所述的不僅在於新的思維方式,而且關涉到生活方式的變化。作者試圖展現人們的信念如何被社會環境所影響,以及商業、交往與社會組織的新形式如何改造了性的觀念與經驗。在傳統的鄉村共同體內,社會與道德的一體化舉措很容易被強制施行;而在大城市的生活則與此不同,其規模龐大,人際生疏,各種信息與觀念轉瞬即逝,性冒險也觸手可得。這種生活對於性戒律的強制實施帶來了越來越大的壓力。倫敦作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都會,對於全球講英語的人群而言,它是政治權力、文學與文化以及新觀念的中樞。現代都市的生活方式與態度,社會、思想文化和性方面的新潮流,都在這兒被首先創造出來,而其影響將會遍及四海。

在西方的大部分歷史中,所有的婚外性行為都是非法的,教會或國家會對違反者施予懲罰。在1600年至1800年間,這一完整的世界觀被革命化的新思想所破壞,這一思想指出,成年人擁有支配其身體的自由,只要其願意,就不能通過強制力來使其遵守道德。本書是一部開創性的著作,它通過生動的細節描述,探討了三百年前在英國首先開始的性觀念革命,如何影響了西方人的性態度,以及相應出現的有關性行為的社會變化。本書指出,現代性文化的出現是啟蒙運動的核心部分,並有助於創造一種新的西方文明的模式,即平等、隱私和個人自由的原則。

作者簡介:

法拉梅茲•達伯霍瓦拉,現為牛津大學埃克塞特學院歷史學高級研究員,皇家歷史學會成員,本書是他的處女作。

⑽ 《願你擁有被愛照亮的生命》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願你擁有被愛照亮的生命》(武志紅)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RxYPbVtxebcKR8-rgDyxLw

提取碼:ld8p

書名:願你擁有被愛照亮的生命

作者:武志紅

豆瓣評分:8.2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出版年份:2015-12-1

頁數:264

內容簡介:【編輯推薦】

◎ 極具人氣的資深心理學家、百萬冊心理學暢銷書作家武志紅經典作品。

◎ 我們的心靈是非理性的,我們都是通過自己過去有限的人生經驗——尤其是童年時的人生經驗——推出一些大結論,「我值得被愛嗎?」「這個世界安全嗎?」並將這些大結論延伸到生活中的各個角落。於是我們很容易不斷地陷入被同一個心理模式所左右的輪回,童年受過的苦,長大後還會重復這種痛苦。這看起來讓人悲觀,但另一面也蘊含了樂觀的基礎:如果能夠去了解和改變我們的大結論、心理模式,也就在相當程度上改變了命運。本書以心靈成長的六個定律為核心,講述了人在童年形成的內在關系模式如何影響性格和命運,以及成年後如何看到和改變自己的模式,走出輪回的命運,享受愛和自由。

◎ 作者的寫作方式非常引人入勝,通過故事、案例來闡述自己的觀點,分析的過程層層深入,透徹精彩,大眾讀者都能夠理解接受。那些故事也成了我們每個人的鏡子,和主人公一起感受,看書的過程就像是接受生動的心理輔導課。

◎ 作者的風格是理性平靜的治癒系,見解獨到深刻,他是用心體會、理解和踐行過,才寫出了這樣溫暖睿智的文字。有讀者評價「武老師對心靈這個東西有直覺,對他人的痛苦有著敏感的同理心,對怎樣走出困境有中肯的見解」。

【內容簡介】

為什麼我們會那麼在意別人的評價?

為什麼說大多數心理問題的內核都是愛的缺失?

為什麼童年受過的苦,長大了還要再受一次?

人的命運為什麼會輪回?

……

童年時與父母等重要親人相處形成的關系模式、心理模式,是我們人格的基礎,就像是新出廠的電腦裝上了一套操作系統。

如果對自己 的「操作系統」不了解,外界來什麼刺激,我們有什麼情緒,做出什麼反應,自己往往都意識不到。於是,我們被同一套心理模式所左右,不斷重復一些幸福或苦難,人生就像是一個個輪回,這就是所謂的性格決定命運。

如果對自己的心理模式有了深度了解,對發生的事情,我們可以有意識地做出回應,那麼我們的生活就有了自主選擇的色彩。當我們為自己的一切做選擇時,就是在成為自己,自我實現。

如果你渴望更了解自己,看清楚親密關系和其他人際關系,更真實自主地生活,那這本書就可以幫助到你。

作者簡介:武志紅

資深心理咨詢師、暢銷書作家。

1992年考入北京大學心理學系,師從國內著名的心理治療學家錢銘怡教授,2001年獲得心理學系臨床心理學專業碩士學位。2009年成立武志紅心理咨詢中心。

曾主持《廣州日報》的「健康 心理」專欄,致力於用心理學去深度剖析理解中國式的個人、家庭與社會的種種典型現象,他的讀者遍布世界各地華人區。

著有《為何家會傷人》《感謝自己的不完美》《每一種孤獨都有陪伴》等系列作品,總銷量超百萬冊。

閱讀全文

與性與命pdf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照片生成pdf格式 瀏覽:194
病歷轉pdf 瀏覽:835
雲伺服器配硬體 瀏覽:978
伺服器10k什麼意思 瀏覽:21
pdfeditor漢化 瀏覽:884
新科學pdf 瀏覽:746
現在還有c語言編譯嗎 瀏覽:674
哪裡買到單片機 瀏覽:480
linux文件打開數量 瀏覽:510
編譯原理中什麼是l屬性文法 瀏覽:371
硬碟加密時出現的問題 瀏覽:61
如何退域命令 瀏覽:108
看書的app哪裡看 瀏覽:291
伺服器怎麼調大 瀏覽:3
android天氣apijson 瀏覽:984
為什麼創建id會出現伺服器錯誤 瀏覽:837
代碼中有不必編譯的單詞嗎 瀏覽:563
鉤子與資料庫編程 瀏覽:563
安卓光遇錄歌怎麼設置 瀏覽:485
虛擬機怎麼和雲伺服器搭建集群 瀏覽: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