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歷史地圖集(第七冊):元、明時期元、明時期》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中國歷史地圖集(第七冊):元、明時期》(譚其驤)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W3tVkRAdYfsaXeqBBfF26g
書名:中國歷史地圖集(第七冊):元、明時期
作者:譚其驤
豆瓣評分:9.2
出版社:中國地圖出版社
出版年份:1996-6
內容簡介:
《中國歷史地圖集》(以下簡稱《圖集》)按歷史時期分為8冊:第一冊:原始社會•夏•商•西周•春秋•戰國時期;第二冊:秦•西漢•東漢時期;第三冊:三國•西晉時期;第四冊:東晉十六國•南北朝時期;第五冊:隋•唐•五代十國時期;第六冊:宋•遼•金時期;第七冊:元•明時期;第八冊:清時期。按年代分為20個圖組,共有304幅地圖(不另占篇幅的插圖不計在內),549頁。
作者簡介:
譚其驤(1911年2月25日—1992年8月28日),字季龍、筆名禾子,浙江嘉興嘉善人。中國歷史地理學家,是中國歷史地理學科的主要奠基人和開拓者之一。1930年畢業於暨南大學歷史系,1932年畢業於燕京大學研究生院。新中國成立前,先後任教於輔仁、北京、燕京、清華、浙江、暨南等大學。
Ⅱ 《中國通史(上下冊)》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中國通史(上下冊)》(傅樂成)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https://pan..com/s/1BTuQxn4CICQ7baOlG-q9FA 提取碼: te7i
書名:中國通史(上下冊)
作者:傅樂成
豆瓣評分:8.6
出版社:貴州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9-7
頁數:673
內容簡介:
本書為我國歷史事實與演進過程的一個簡要敘述,意在使讀者對中國歷史有一個比較清楚而客觀的概念。重心有四:政治社會的變遷;對外關系;各種制度的演進;學術思想的淵流。所據資料有三:歷朝舊史;1960年代前二三十年學人的研究成果;作者的讀史心得。對所據資料的整理及敘述,力求忠實謹慎,缺乏實證的見解和過分主觀的議論,雖新穎動人,也不予採用。
本書所述,上探舊石器時代,下至1912年清帝退位,凡六十餘萬言。文字淺近平易,不做繁征博引,敘說清晰,見解持正,數千年中國史事之此伏彼起,重要節點,前因後果,俱在目前。本社此次引進出版,配有適量插圖,重點在於戰爭地圖,對每副戰爭地圖皆有數百字詳盡說明,以方便讀者對史事有更為感性、系統的認識。
作者簡介:
傅樂成(1922—1984) 字力更,號秀實。聊城市(今聊城市東昌府區)人。著名史學家。幼讀私塾。1930年,隨家遷至濟南,入省立第一師范學校附屬小學讀書,1933年在該校畢業後,先後在北京輔仁中學、貴州銅仁國立三中高中部就讀。1940年考入昆明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歷史系,1945年畢業。抗日戰爭勝利後,到南京珠江路教會中學任語文、歷史教員。1948年夏應聘到國立河南大學任助教。後去台灣。
Ⅲ 《蒙古歷史拼圖》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蒙古歷史拼圖》(鄒進)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Wkqv-aAg0pgX6vFNKj9kQQ
書名:蒙古歷史拼圖
作者:鄒進
豆瓣評分:5.8
出版社:方寸|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9-1
頁數:336
內容簡介:
從秦時匈奴至北元滅亡
105個關鍵詞和30幅歷史地圖串起的
極簡蒙古史
●105個關鍵詞,一個關鍵詞為一個主題,涵蓋蒙古史的重要人物、事件、信仰、制度諸方面。
●中國地圖出版社繪制並授權使用了30餘幅歷史地圖,版圖、邊界、戰爭線路等一目瞭然。若干張世系表,清晰解讀蒙古史上復雜的家族和人物關系。
●史料豐富,語言通俗有趣,閱讀輕松。
本書以關鍵詞的形式梳理了明以前的蒙古史,作者參閱了大量歷史資料,並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敘述。全書分成草原帝國、蒙古人的「約孫」、黃金家族、統一蒙古的戰爭、前四汗、蒙古世界戰爭、南宋之殤、元朝的定製、諸神的信仰、蒙元與諸汗、重回金蓮川等十一章,共105個關鍵詞(即105篇文章),這些關鍵詞可能是人名或部族的名字,可能是一次戰爭的名字,也可能是一種稱謂或一項制度……每個關鍵詞都是一個主題,可以幫助讀者在較短時間內形成對蒙古歷史的了解。
作者簡介:
鄒進,1958年生於北京,1981年畢業於吉林大學中文系。曾在內蒙古插隊多年。大學畢業後曾在北京語言大學、中國作家協會等處任職。1998年創辦人天書店,現任人天書店有限公司董事長。出版有《為美麗的風景而憂傷》《墜落在四月的黃昏》《假如終將痛苦地死去》等多部詩集。
Ⅳ 《中國歷史地圖集·第八冊清時期》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中國歷史地圖集·第八冊》(譚其驤 主編)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63Iy0uUVkiFy78HZIupcfA
書名:中國歷史地圖集·第八冊
作者:譚其驤 主編
豆瓣評分:9.6
出版社:地圖出版社
出版年份:1982-10
頁數:120
作者簡介:
譚其驤(1911年2月25日—1992年8月28日),字季龍、筆名禾子,浙江嘉興嘉善人。中國歷史地理學家,是中國歷史地理學科的主要奠基人和開拓者之一。1930年畢業於暨南大學歷史系,1932年畢業於燕京大學研究生院。新中國成立前,先後任教於輔仁、北京、燕京、清華、浙江、暨南等大學。
建國後,歷任復旦大學教授、歷史系主任、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地學部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一屆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務院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成員,國家歷史地圖集編委會副主任兼總編輯。1960年獲全國文教先進工作者稱號。九三學社社員。第三至五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現代歷史地理學科的創始人之一。1934年與顧頡剛等發起成立中國第一個歷史地理的學術團體——禹貢學會,創辦《禹貢》半月刊。早年研究地理沿革、疆域史地和民族問題,自成體系。1955年起主持編纂《中國歷史地圖集》,並致力於黃河水系的研究,對黃河史研究作出貢獻。
主編《中國自然地理、歷史自然地理》等,《中國歷史地圖集》1986年獲上海(1979-1985年)哲學社會科學特等獎。譚其驤先生主持的《中國歷史地圖集》被稱為史學界的兩大基礎工程之一(另一工程為二十四史的點校),從開始設計到完成歷時30年之久,為歷史地理學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一方面是解決了許多長期沒有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