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檔加密 > 逸周書pdf

逸周書pdf

發布時間:2024-03-31 06:39:46

⑴ 《周易尚氏學》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周易尚氏學》(尚秉和)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xi8eMCDhvMznphMsXvdxJw

提取碼:j1pq

書名:周易尚氏學

作者:尚秉和

豆瓣評分:9.0

出版社:中華書局

出版年份:2008-6-

頁數:364

內容簡介:

本書是對《周易》包括《易紀》全文的注釋。作者繼承象數學的傳統,認為《易》辭皆觀象而累,故重在以象釋《易》。除了依據《易傅》所取象外,又從《左傳》、《國語》、《逸周書》特別是《易林》研究中許多人們久已不談的佚象,並提出覆象、半象等說話,用以解釋《周易》。對鄭玄的爻辰說和虞翻的爻變法,則不予採取。又認為與《易經》,表示贊同。<br><br>

⑵ 《武王克商之年研究夏商周斷代工程叢書》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武王克商之年研究》(北京師范大學國學研究所編)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hb59QrbRP552pt-Yit55DQ

提取碼:uzoj

書名:武王克商之年研究

作者:北京師范大學國學研究所編

出版社: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份:1997-11

頁數:692

內容簡介:

本書是《夏商周斷代工程叢書》的第一種;「夏商周斷代工程」是 中國大陸「九五」期間的重大科研項目。這項工程以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相結合,進行多學科交叉研究,要把夏商周時期的年代進一部科學化、量化,為深入探索中國古代文明的起源和發展打下更好的基礎。典籍中所得到公認的古代紀年,只能上推到西周晚期的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因此要推求更早的年代,周武王克商之年即是重要的著手點。

武王克商之年的重要,首先在於這是商周兩個朝代的分界點,因而是年代學研究上不可迴避的。這一分界點的推定,對其後的西周來說,影響到王年數的估算;對其前的夏商而言,又是其積年的起點,如陳夢家先生《殷墟卜辭綜述》所述:「在年代學上,夏商周三代是相牽聯的,要求得殷代的絕對年代,首先要確定周代元年。」

從年代學研究的角度來看,武王克商之年的重要,還在於這是一個可能的突口,由於伐紂系周朝建立之始,周又是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朝代之一,周(包括春秋戰國)及其後文獻中關於這一重大事件的敘述較多,而且含有若干歷日和天象的記錄,給運用天文歷法知識進行推算準備了一定的條件。這就使學者們能夠在沒有確定共和以上列王年數的情況下,直接去推定武王克商之年。

事實上,自西漢末年的劉歆開始,已經有許多學者做過這種推算的嘗試。因為文獻材料尚非充分,以及學者間對材料的理解有異,所採用的方法、角度也不相同,他們推出的武王克商之年彼此有相當大的懸殊。盡管如此,每位學者所走過的道路,總是有今天我們需要借鑒之處。只有在總結了前人的所有成果之後,我們才有希望前進一步。

「夏商周斷代工程」在1996年5月正式啟動。在現劃論證和組織項目期間,有關學科的專家都對武王克商之年的推定這一關鍵問題表示了特別的關注。因此,在整個工程已建立的9個課題中,專門設置了「武王伐紂年代的研究」這一課題。該課題下屬4個專題:「武王伐紂時天象的研究」、「先周文化的研究與年代測定」、「周原甲骨的整理及年代測定」、「豐鎬遺址分期與年代測定」。基本的想法是,把文獻學、天文學、考古學、古文字學和科技測年等學科結合起來,盡可能使用現代科學手段,吸收各方面成果。

工作達列比較深入的階段,大家迫切感覺到這個疑難課題上廣泛借鑒和總結前人學說的必要。然而,涉及武王克商之年的學術文獻數量非常繁復,資料極為分散,有些論著在幾處大圖書館也難尋覓,造成研究工作的嚴重障礙。因而提出了蒐集編輯(還有翻譯)這方面文獻的設想。這一行動從年3月發軔,經過3個來月的時問,真正做到「竭澤而漁」,共輯集到各家論著一百多篇,隨後精選出有代表性的57篇,結集成《武王克商之年研究》這本書。

過去大家一般認為,關於武王克商之年的說法計有30多種,現在本書所反映的說法竟有44種。僅從這一點,便可看出本書的成績。(以上內容系節錄自李學勤所作序) 。

作者簡介:

本書所收錄的論文篇目如下:

一、選編說明

二、古代學者所定克商之年一覽表

三、近現代研究論文:

1.公元前1127說

論武王克殷年代,謝元震 撰。

2.公元前1122說

殷周之際年歷推證,吳其昌 撰。

帝辛三十三年殷亡說,(日)島邦男 撰。

3.公元前1118說

武王克商的年代,(日)成家徹郎 撰。

4.公元前1112說

中國古代天文歷法史研究的矛盾形勢和今後出路,劉朝陽 撰。

5.公元前1111說

武王伐紂年月日今考,董作賓 撰。

從利簋銘看伐紂年,嚴一萍 撰。

用周初歷法與周初年代─惟一月壬辰旁死霸史日考證,鄭天傑 撰。

6.公元前1106說

西周考年,張汝舟 撰。

武王克商在公元前1106年,張聞玉 撰。

7.公元前1105說

西周金文和周歷的研究,馬承源 撰。

8.公元前1102說

西周青銅器銘文中之年代學資料,黎東方 撰。

9.公元前1093說

用日食、月相來研究西周的年代學,葛真 撰。

10.公元前1088說

武王克商之年為公元前1088年說,(日)水野清一 撰。

11.公元前1087說

西周斷代和年歷譜,(日)白川靜 撰。

12.公元前1076說

伐紂之記載檢討,丁驌 撰。

13.公元前1075說

中國古代歷史上的年代問題,唐蘭 撰。

14.公元前1071說

對武王克商年份的更正─兼論夏商周年代 ,李仲操 撰。

15.公元前1070說

西周年代綜述(摘要),李仲操 撰。

武王克殷之年,張政烺 撰。

文王受命至成王五年年表─讀王國維《周開國年表》後記,劉啟益 撰。

16.公元前1066說

周初之年代,(日)新城新藏 撰。

17.公元前1065說

關於商、殷的一些新聞,(美)哈特納 撰。

西周的年代與歷法,白光琦 撰。

18.公元前1063說

周初的絕對年代,(日)山田統 撰。

19.公元前1059說

古代和現代中國的行星天文學,(美)彭瓞鈞 撰。

20.公元前1057說

殷周天象和征商年代,張鈺哲、張培瑜 撰。

21.公元前1055說

武王克殷年考,章鴻釗 撰。

試談西周紀年,榮孟源 撰。

22.公元前1051說

略論西周武王的年代問題與重要青銅彝器,高木森 撰。

西周年代考,姜文奎 撰。

23.公元前1050說

三代年表,(英)葉慈 撰。

24.公元前1049說

書經武成篇之生霸死霸及武王伐紂的年代月日考,王保德 撰。

25.公元前1046說

天命的宇宙─政治背景,(美)班大維 撰。

26.公元前1045說

西周之年歷,(美)倪德衛 撰。

《竹書紀年》與周武王克商的年代,(美)夏含夷 撰。

西周年代新考─論金文月相與西周王年 ,周法高 撰。

武王克商與西周諸王年代考,趙光賢 撰。

27.公元前1044說

武王克殷年月考,李丕基 撰。

28.公元前1041說

晚商的絕對年代,(美)吉德煒 撰。

29.公元前1040說

武王克商之日期,(美)倪德衛 撰。

武王伐紂年代考,周文康 撰。

30.公元前1039說

周武王克商的年代問題,何幼琦 撰。

31.公元前1030說

周武王克殷日歷,丁山 撰。

西周年代學上的幾個問題,(韓)方善柱 撰。

公元前1030年克殷新說,周清流 撰。

32.公元前1029說

周武王克殷年代考,黃寶權、陳華新 撰。

33.公元前1027說

最初可紀之年代,梁啟超 撰。

殷周年代考,雷海宗 撰。

西周歷朔新譜及其它,莫非斯 撰。

殷代的兵器與工具,(瑞典)高本漢 撰。

商殷與夏周的年代問題,陳夢家 撰。

西周史事概述,屈萬里 撰。

周初年代平議,何炳棣 撰。

34.公元前1025說

殷周年代的問題─長期求徵的結果及其處理的方法,勞干 撰。

35.公元前1024說

試論西周紀年,(日)平勢隆郎 撰。

36.公元前1018說

西周年代考(摘要),周法高 撰。

--------------------------------------------------------------------------------

四、武王克商之年研究論著要目:

--------------------------------------------------------------------------------

1.1130B.C.

林春溥據《毛詩正義》推算,《竹柏山房叢書》。

2.1127B.C.

謝元震,〈西周年代 〉,《文史》第28.29期

3.1123B.C.

胡厚宣,〈古代研究的史料問題 〉引,商務印書館。

4.1122B.C

劉歆,《世經》,《漢書‧律歷志》。

紹雍,《皇極經世》。

劉恕,《通鑒外記》。

鄭樵,《通志》。

金履祥,《通鑒前編》。

馬端臨,《文獻通考》。

吳其昌,〈金文歷朔疏證〉,《燕京學報》1929.12.6。

吳其昌,〈殷周之際年歷推證〉,《國學論叢》2卷1期1929。

島邦男,〈克殷年月考〉,《東洋學》14號1965。

島邦男,〈伐殷考〉,《文經論叢》創刊號1965.11。

島邦男,〈帝辛三十三年殷亡說〉,《甲骨學》第11期1976。

5.1118B.C

成家徹郎,〈武王克商之年代〉(修訂版),《西周史論文集》。

6.1117B.C

胡厚宣,〈古代研究的史料問題〉引,商務印書館。

7.1116B.C

皇甫謐,〈帝王世紀〉引,《叢書集成本》。

8.1112B.C

劉朝陽,《周初歷法考》。

劉朝陽,〈中國古代天文歷法史研究的矛盾形勢和今後出路〉,

《天文學報》1卷1期1953。

9.1111B.C

一行,〈大衍歷議〉,《新唐書‧律歷志》。

董作賓,〈中國年歷總譜之西周年歷譜〉,《史語所集刊》1952。

董作賓,〈武王伐紂年月日今考〉,《台灣大學文史哲學報》3期。

嚴一萍,《何尊與中國年代》。

嚴一萍,〈從利簋銘看伐紂年〉,《中國文學》新8期。

鄭天傑,〈周初歷法與周初年代〉,《史學匯刊》11期1981。

10.1106B.C

張汝舟,〈西周年考〉,《二毋室古代天文歷法論叢》。

張聞玉,〈西周王年論稿〉,貴州人民出版社。

11.1105B.C

馬承源,〈西周金文和周歷的研究〉,《上海博物館集刊》1982。

12.1102B.C

黎東方,〈西周青銅器銘文中之年代學資料〉,(台北)學生書局1975。

13.1093B.C

葛真,〈用日食、月相來研究西周的年代學〉,《貴州工學院學報》1980.2。

14.1088B.C

水野清一,〈武王克商的年代問題引〉,據巴納(Noel Barnard)"Metallurgical

Remains of Ancient China"1975。

15.1087B.C

白川靜,〈西周斷代和年歷譜〉,《金文通釋》第5卷。

16.1078B.C

胡厚宣,〈古代研究的史料問題 〉引,商務印書館。

17.1076B.C

丁驌,〈西周王年與殷世新說〉,《中國文字》新4期1981.7。

丁驌,〈西周王年新說更正〉,《中國文字》新5期198112。

丁驌,〈伐周之記載檢討〉,《中國文字》新13期1990.2。

18.1075B.C

唐蘭,〈中國古代歷史上的年代問題〉,《新建設》1955.3。

劉啟益,〈西周紀年銅器與武王至厲王在位年數〉,《文史》第13期。

19.1071B.C

李仲操,〈對武王克商年份的更正─兼論夏商周年代〉,《中原文物》1期1997。

20.1070B.C

殷歷家據《易緯‧乾鑿度》推算

鄒伯奇,〈太歲無超辰說〉,《學計一得》。

李仲操,〈西周年代〉,文物出版社。

張政烺,〈武王克殷之年〉,《洛陽考古四十年》。

劉啟益,〈文王受命至成王五年年表〉,《傳統文化與現代化》1996.5。

21.1067B.C

姚文田,〈周初年月日歲星考〉(按殷正),《邃雅堂學古錄》。

22.1066B.C

姚文田,〈周初年月日歲星考〉(按周正),《邃雅堂學古錄》。

新城新藏,〈周初之年代〉,《中國天文學史研究》。

23.1065B.C

姚文田,〈周初年月日歲星考〉(按董作賓推算),《邃雅堂學古錄》。

哈特納,〈殷商的某些消息〉,《第14屆科技史國際會議論文集》1974。

白光琦,〈西周的年代與歷法〉,《西周史論文集》。

24.1063B.C

山田統,〈周初的絕對年代〉,《大陸雜志》15卷5.6期。

25.1059B.C

彭瓞鈞,〈古代和現代中國的行星天文學〉,《美國天文學通報15》1983。

26.1057B.C

朱右曾,張汝舟據《逸周書集訓校釋》推算。

張鈺哲,〈哈雷慧星的軌道演變趨勢和它的古代史〉,《天文學報》19期1978。

趙光賢,〈從天象推算武王伐紂之年〉,《歷史研究》1979.10。

張培瑜,〈殷周天象和征商年代〉,《人文雜志》1985.5。

27.1055B.C

章鴻釗,〈中國古歷析疑〉,科學出版社1958。

榮孟源,〈試談西周紀年〉,《中華文史論叢》1980.1。

28.1051B.C

高木森,〈略論西周武王的年代問題與重要青銅彝器〉,《華學月刊》1980.11。

姜文奎,〈西周年代考〉,《大陸雜志》82卷4期1991。

29.1050B.C

《今本竹書紀年》。

李兆洛,〈初建元以前歷代甲子〉,《李氏合刻五種》卷三。

葉慈(W. P. Yetts),《三代年表》(Chronological Tables of the Three Dynasties,

"West" and "East" and the Zhou Dynasty),The Rulers of China,1957。

30.1049B.C

王保德,〈書經武成篇之生霸死霸及武王伐紂的年代月日考〉,

《東方雜志》復刊後17卷7期1984。

31.1047B.C

林春溥,〈古史考年異同表〉(按《史記》推算),《竹柏山房叢書》。

32.1046B.C

班大維(David W. Pankenier),〈商西周的天文年代〉(Astronomical Dates in

Shang & Western Zhou),Early China(7):81-82。

班大維(David W. Pankenier),〈天命的宇宙─政治背景〉(The Cosmo-Political

Background of Heaven's Mandate),Early China(20),1995。

高明,《中國古文字學通論》,北京大學出版社。

33.1045B.C

倪德衛(David S. Nivison),〈西周之年歷〉(The Dates of Western Zhou),

《哈佛大學亞細亞研究學報》(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43卷

1983第2期。

倪德衛(David S. Nivison),〈《國語》「武王伐紂」天象辨偽〉,

《古文字研究》第12輯。

夏含夷,〈《竹書紀年》與武王克商的年代〉,《文史》第38輯。

周法高,〈西周年代新考〉,《大陸雜志》65卷5期1984。

周法高,〈武王克商的年代問題〉,(台灣)《中央圖書館館刊》19.2.28.1986。

趙光賢,〈關於周初年代的幾個問題〉,《人文雜志》1987.2。

趙光賢,〈武王克商與西周諸王年代考〉,《北京文博》1995.1。

34.1044B.C

李丕基,〈武王克殷年月考〉,《國民雜志》1卷5期1941。

35.1041B.C

吉德煒(Keightley),〈晚商的絕對年代〉(Absolute Chronologhy),

《商史的淵源》(Sources of Shang History)1978。

36.1040B.C

倪德衛(David S. Nivison),〈1040當為武王克商之年〉(1040 As the Date

of the Chou Conquest),Early China1982-1983

倪德衛(David S. Nivison),〈武王克商之日期〉,《竹書紀年》解謎第8章。

周文康,〈武王伐紂年代考〉,《徐州師范學院學報》1983.4。

37.1039B.C

何幼琦,〈武王伐紂的年代問題〉,《中山大學學報》1981.1。

何幼琦,〈西周的年代問題〉。

何幼琦,〈周武王克商的年代問題〉,《西周年代學論叢》。

38.1035B.C

蕭子顯,《南齊書‧祥瑞志》。

39.1030B.C

丁山,〈周武王克殷日歷〉,《責善半月刊》1940.1.20。

丁山,〈文武周公疑年〉,《責善半月刊》1941.2.1。

方善柱,〈西周年代學上的幾個問題〉,《大陸雜志》51卷1期1975。

周清流,〈公元前1030年克殷新說〉。

周清流,〈西周年代考辨〉,《史學史研究》1997.2。

40.1029B.C

黃寶權,〈武王克殷年代考〉,《中國歷史文獻研究集刊1》。

41.1029B.C

梁啟超,〈最初可記之年代〉,《飲冰室全集》之四十七。

雷海宗,〈殷周年代考〉,《武漢文史哲季刊》2.1.1931。

莫非斯,〈西周歷朔新譜及其它〉,《考古社刊》第5期1936。

陳夢家,〈西周年代考〉,商務印書館。

陳夢家,〈商殷與西周的年代問題〉,《歷史研究》1955.2。

高本漢,〈殷代的兵器與工具〉,《瑞典遠東博物館刊》17期。

屈萬里,〈西周史實概述〉,《史語所集刊》42.4.1971。

何炳棣,〈周初年代平議〉,《香港中文大學學報》1974.1。

42.1025B.C

勞干,〈論周初年代問題與月相問題的新看法〉,《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

化研究所學報》7卷1期1974。

勞干,〈論周初年代和召誥洛誥新證明〉,(台灣)《中研院國際漢學會議論文

集‧歷史考古組》1981。

勞干,〈從甲午月食討論殷周年代的關鍵問題〉,《史語所集刊》64.1.1993。

勞干,〈殷周年代的問題─長期求證的方法及其處理的結果〉,

《史語所集刊》67.2.1996。

43.1024B.C

平勢隆郎,〈試論西周紀年〉,《中國古代紀年的研究》。

44.1018B.C

周法高,〈西周紀年代考〉,《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學報》

第4卷1期1971。

⑶ 求書!---請問可有適合朗讀背誦的國學書籍版本

你好,中華國學知道團很高興為你服務!
如果你想在網上直接看國學書籍,當然是很方便。網路就提供了「網路國學」原文。直接搜「網路國學」即可。
當然也可以下載到手機、電子書中看,網路提供的「網路文庫」直接搜你想要看的國學,裡面有好多格式的,如PDF、doc、txt等,原文,注釋的都有,可以免費下載。我自己就上傳和下載了好多。
至於書就沒必要去買,破費了。網路上很多。
推薦你到國學網去瀏覽,裡面國學目錄很全,有圖文類,電子類,網路類,手機類,等等,根據自己要求選擇。
謝謝。
附國學目錄

一、哲學(80種) 二、文學(100種) 三、歷史(80種)
四、軍事(20種) 五、科技(20種) 六、醫學養生(10種)
七、藝術(18種) 八、碑帖(28種)
一、哲學(80種)(查看提要)

1.《周易》 7卷.〔阮元校刻本〕
2.《尚書》 58篇.〔阮元校刻本〕
3.《儀禮》 17卷.〔阮元校刻本〕
4.《禮記》 49卷.〔阮元校刻本〕
5.《周禮》 6卷.〔阮元校刻本〕
6.《春秋公羊傳》 12卷.〔阮元校刻本〕
7.《春秋穀梁傳》 12卷.〔阮元校刻本〕
8.《孝經》 18章.〔阮元校刻本〕
9.《論語》 春秋·孔丘 20篇.〔阮元校刻本〕
10.《孟子》 戰國·孟軻 14卷.〔阮元校刻本〕
11.《老子》 春秋·李耳 1卷.〔清畢沅考異本〕
12.《墨子》 戰國·墨翟 15卷.〔清孫詒讓墨子閑詁本〕
13.《莊子》 戰國·莊周 33篇.〔清郭慶藩莊子集釋本〕
14.《公孫龍子》 戰國 6篇.〔宋刻本〕
15.《韓非子》 戰國·韓非 55卷.〔宋乾道刊本〕
16.《列子》 戰國 8卷.〔四部叢刊本〕
17.《荀子》 戰國·荀況 32卷.〔清王先謙荀子集解本〕
18.《文子》 春秋·辛鈃 12卷.〔四庫全書本〕
19.《關尹子》 戰國·尹喜 2篇.〔湖海叢書本〕
20.《鄧析子》 春秋·鄧析 2卷.〔四部叢刊本〕
21.《鬼穀子》 春秋·王詡 12篇.〔嘉慶十年江都秦氏刊本〕
22.《鶡冠子》 戰國·鶡冠子 3卷.〔學津討原本〕
23.《呂氏春秋》 戰國·呂不韋 26卷.〔清畢沅校本〕
24.《晏子春秋》 戰國·晏嬰 8卷.〔孫氏平津館本〕
25.《管子》 春秋·管仲 76篇.〔浙江書局本〕
26.《商君書》 戰國·商鞅 27卷.〔四部叢刊本〕
27.《慎子》 戰國·慎到 1卷.〔守山閣叢書本〕
28.《尹文子》 戰國·尹文 2卷.〔湖海叢書本〕
29.《淮南子》 漢·劉安 21卷.〔庄逵吉本〕
30.《新書》 漢·賈誼 10卷.〔四部叢刊本〕
31.《鹽鐵論》 漢·桓寬 10卷.〔清張敦仁考證本〕
32.《風俗通義》 東漢·應劭 10卷.〔龍溪精舍叢書本〕
33.《法言》 漢·揚雄 13篇.〔四部叢刊本〕
34.《太玄經》 漢·揚雄 10卷.〔清嘉慶刻本〕
35.《說苑》 漢·劉向 20卷.〔湖北崇文書局百子全書本〕
36.《新序》 漢·劉向 10卷.〔四部叢刊本〕
37.《新語》 漢·陸賈 12卷.〔漢魏叢書本〕
38.《韓詩外傳》 漢·韓嬰 10卷.〔四部叢刊影印沈氏野竹齋刻本〕
39.《尚書大傳》 舊題漢·伏勝 3卷.〔皇清經解續編本〕
40.《春秋繁露》 漢·董仲舒 17卷.〔乾隆盧文弨校本〕
41.《大戴禮記》 漢·戴德 40卷.〔四部叢刊本〕
42.《白虎通義》 漢·班固 10卷.〔道光陳立白虎通疏證本〕
43.《新論》 漢·桓譚 17卷.〔清嚴可均輯本〕
44.《潛夫論》 漢·王符 10卷.〔述古堂影宋寫本〕
45.《論衡》 漢·王充 85篇.〔四部叢刊本〕
46.《申鑒》 漢·荀悅 5卷.〔明文始堂本〕
47.《忠經》 漢·馬融 1卷.〔四部叢刊本〕
48.《人物誌》 三國魏·劉邵 12卷.〔隆慶歸德府刊本〕
49.《顏氏家訓》 北齊·顏之推 20卷.〔四部叢刊影明刻本〕
50.《中說》 隋·王通 10卷.〔四部叢刊本〕
51.《朱子語類》 宋·朱熹 140卷.〔清呂留良寶誥堂刻本〕
52.《近思錄》 宋·朱熹、呂祖謙 14卷.〔清呂氏寶誥堂刊朱子遺書本〕
53.《忍經》 元·吳亮 1卷.〔武林往哲遺書本〕
54.《長短經》 唐·趙蕤 10卷.〔四庫筆記小說叢書本〕
55.《傳習錄》 明·王陽明 3卷.〔隆慶六年王文成公全書本〕
56.《一貫問答》 明·方以智 1卷.〔清抄本〕
57.《明儒學案》 清·黃宗羲 62卷.〔二老閣馮全垓印本〕
58.《日知錄》 清·顧炎武 32卷.〔四庫全書本〕
59.《心經》 唐·玄奘譯 1卷.〔上海佛學書局本〕
60.《金剛經》 後秦·鳩摩羅什譯 1卷.〔大正藏本〕
61.《無量壽經》 三國魏·康僧鎧譯 2卷.〔大正藏本〕
62.《肇論》 晉·僧肇 1卷.〔北京佛經流通處刻本〕
63.《弘明集》 南朝梁·僧佑 14卷.〔大正藏本〕
64.《童蒙止觀》 隋·智顗 10章.〔大正藏本〕
65.《楞嚴經》 唐·般剌密帝譯 10卷.〔大正藏本〕
66.《法苑珠林》 唐·道世 100卷.〔清道光年間常熟燕園蔣氏刻本〕
67.《六祖壇經》 唐·慧能 1卷.〔金陵刻經處刻曹溪原本〕
68.《五燈會元》 宋·普濟 20卷.〔元至正二十四年刻本〕
69.《周易參同契》 漢·魏伯陽 3卷.〔洪武十三年張本真刻本〕
70.《太平經》 漢·於吉 170卷.〔重刊道藏輯要本〕
71.《老子想爾注》 1卷.〔敦煌抄本〕
72.《抱朴子》 晉·葛洪 21卷.〔清孫星衍平津館叢書本〕
73.《真誥》 南朝梁·陶弘景 20卷.〔道藏本〕
74.《無能子》 唐·無能子 3卷.〔正統道藏本〕
75.《化書》 五代·譚峭 6卷.〔道藏本〕
76.《雲笈七簽》 宋·張君房 122卷.〔涵芬樓翻明正統道藏本〕
77.《太上感應篇》 宋·佚名 1卷.〔道藏精華錄本〕
78.《焚書》 明·李贄 6卷.〔國粹叢書本〕
79.《大同書》 清·康有為 30卷.〔蓬萊閣叢書本〕
80.《仁學》 清·譚嗣同 2卷.〔清議報本〕

二、文學(100種)(查看提要)

詩文集(20種)

81.《詩經》 30卷.〔阮元校刻本〕
82.《楚辭》 漢·劉向集 65卷.〔四庫全書本〕
83.《文選》 南朝梁·蕭統 62卷.〔胡克家重刊本〕
84.《玉台新詠》 南朝陳·徐陵 12卷.〔吳兆宜本〕
85.《六朝文絜》 清·許槤 12卷.〔清光緒黎氏箋注本〕
86.《駢體文鈔》 清·李兆洛 31卷.〔嘉慶唐氏原刻本〕
87.《唐詩三百首》 清·蘅塘退士 8卷.〔清光緒十一年四藤吟社刊本〕
88.《全唐詩》 清·彭定求等編 900卷.〔揚州詩局本〕
89.《全宋詞》 580卷.〔民國刊本〕
90.《絕妙好詞》 宋·周密選 8卷.〔四部備要本〕
91.《中州集》 金·元好問編 10卷.〔汲古閣本〕
92.《元詩別裁集》 清·張景星等編 10卷.〔乾隆二十九年然藜閣刊本〕
93.《明詩別裁集》 清·沈德潛編 10卷.〔清乾隆四年刻本〕
94.《清詩別裁集》 清·沈德潛編 32卷.〔乾隆二十八年重刻本〕
95.《白雪遺音》 清·華廣生 1卷.〔清道光八年玉慶堂刻本〕
96.《古今風謠》 明·楊慎 1卷.〔藝海珠塵本〕
97.《掛枝兒》 明·馮夢龍 4卷.〔傳世藏書點校本〕
98.《古文觀止》 清·吳楚材、吳調侯 12卷.〔鴻文堂刊本〕
99.《古文辭類纂》 清·姚鼐 75卷.〔長沙思賢講舍刻本〕
100.《晚清文選》 鄭振鐸 3卷.〔上海生活書店本〕

戲曲(15種)

101.《西廂記》 元·王實甫 5出.〔毛晉校西廂記定本〕
102.《竇娥冤》 元·關漢卿 5出.〔涵芬樓影明刻元曲選本〕
103.《漢宮秋》 元·馬致遠 5出.〔涵芬樓影印明萬曆臧氏本〕
104.《琵琶記》 元·高明 42出.〔六十種曲本〕
105.《趙氏孤兒》 元·紀君祥 6出.〔涵芬樓影印明萬曆臧氏本〕
106.《倩女離魂》 元·鄭德輝 5出.〔涵芬樓影印明萬曆臧氏本〕
107.《寶劍記》 明·李開先 56出.〔古本戲曲叢刊本〕
108.《浣紗記》 明·梁辰魚 45出.〔60種曲本〕
109.《牡丹亭》 明·湯顯祖 55出.〔六十種曲本〕
110.《嬌紅記》 明·孟稱舜 50出.〔古本戲曲叢刊本〕
111.《清忠譜》 清·李玉 26出.〔古本戲曲叢刊本〕
112.《雷峰塔》 清·方成培 34出.〔古本戲曲叢刊本〕
113.《風箏誤》 清·李漁 30出.〔笠翁傳奇十種本〕
114.《長生殿》 清·洪升 50出.〔暖紅室匯刻傳奇本〕
115.《桃花扇》 清·孔尚任 44出.〔康熙刻本〕

小說(45種)

116.《穆天子傳》 戰國·佚名 6卷.〔四部叢刊影印明天一閣本〕
117.《燕丹子》 3卷.〔平津館叢書孫星衍校訂本〕
118.《異苑》 晉·劉敬叔 10卷.〔四庫全書本〕
119.《搜神記》 晉·干寶 20卷.〔津逮秘書本〕
120.《世說新語》 南朝宋·劉義慶 36篇.〔四庫全書本〕
121.《遊仙窟》 唐·張鷟 1卷.〔北新書局本〕
122.《太平廣記》 宋·李昉 500卷.〔筆記小說大觀本〕
123.《夷堅志》 宋·洪邁 206卷.〔涵芬樓排印本〕
124.《剪燈新話》 明·翟佑 4卷.〔古今圖書集成本〕
125.《聊齋志異》 清·蒲松齡 12卷.〔鑄雪齋鈔本〕
126.《子不語》 清·袁枚 24卷.〔美德堂刻本〕
127.《閱微草堂筆記》 清·紀昀 24卷.〔筆記小說大觀本〕
128.《西遊記》 明·吳承恩 100回.〔明萬曆二十年金陵世德堂刊本〕
129.《水滸傳》 明·施耐庵、羅貫中 100回.〔天都外臣序本〕
130.《三國演義》 明·羅貫中 120回.〔清康熙毛宗崗修訂本〕
131.《喻世明言》 明·馮夢龍輯 40回.〔涵芬樓排印本〕
132.《警世通言》 明·馮夢龍輯 40回.〔涵芬樓排印本〕
133.《醒世恆言》 明·馮夢龍輯 40回.〔衍慶堂翻刻本足本〕
134.《初刻拍案驚奇》 明·凌濛初 40回.〔日本內閣文庫藏本〕
135.《二刻拍案驚奇》 明·凌濛初 42回.〔尚友堂重刊本〕
136.《型世言》 明·陸人龍 40回.〔奎章閣本〕
137.《清平山堂話本》 明·洪楩 6卷.〔文學古籍刊行社影印本〕
138.《封神演義》 明·許仲琳 100回.〔清褚人獲序本〕
139.《東周列國志》 明·馮夢龍著,清·蔡元放改編 108回.〔咸豐刊本〕
140.《紅樓夢》 清·曹雪芹、高鶚 120回.〔程乙本〕
141.《儒林外史》 清·吳敬梓 56回.〔卧閑草堂本〕
142.《說岳全傳》 清·錢彩 80回.〔金氏余慶堂刻本〕
143.《隋唐演義》 清·褚人獲 100回.〔四雪草堂本〕
144.《楊家將》 清·佚名 50回.〔光緒重修本〕
145.《平山冷燕》 佚名 20回〔順治十五年寫刻本〕
146.《醒世姻緣傳》 清·西周生 100回.〔同治九年刊本〕
147.《歧路燈》 清·李綠園 108回〔清義堂本〕
148.《鏡花緣》 清·李汝珍 100回.〔點石齋石印本〕
149.《老殘游記》 清·劉鶚 20回.〔神州日報館刊印本〕
150.《俠義風月傳》 清·名教中人 18回.〔萃芳樓藏版本〕
151.《七俠五義》 清·俞樾 120回.〔廣益書局石印本〕
152.《兒女英雄傳》 清·文康等 72回.〔北京聚珍堂本〕
153.《孽海花》 清·曾樸 35回.〔真美善雜志刊本〕
154.《再生緣》 清·陳端生 40回.〔上海鴻文書局石印本〕
155.《今世說》 清·王晫撰 8卷〔筆記小說大觀本〕
156.《斷鴻零雁記》 清·蘇曼殊 27章.〔民國二十三年再版本〕
157.《玉梨魂》 徐枕亞 30卷.〔1914年上海民權出版部排印本〕
158.《官場現形記》 清·李寶嘉 60回.〔1923年上海群學社刊本〕
159.《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清·吳趼人 108回.〔上海廣智書局本〕
160.《新中國未來記》 清·梁啟超 5回.〔飲冰室合集本〕

文論(20種)

161.《文賦》 晉·陸機 1卷.〔嘉慶積秀堂刊巾箱本〕
162.《文心雕龍》 南朝梁·劉勰 50篇.〔明萬曆刻本〕
163.《詩品》 南朝梁·鍾嶸 3卷.〔四庫全書本〕
164.《二十四詩品》 唐·司空圖 1卷.〔津逮秘書本〕
165.《詩式》 唐·釋皎然 1卷.〔學海類編本〕
166.《文筆要訣》 唐·杜正倫 1卷.〔五島慶太郎藏本影印〕
167.《文鏡秘府論》 日/遍照金剛 6卷.〔日本舊鈔本〕
168.《本事詩》 唐·孟棨 7卷.〔津逮秘書本〕
169.《樂府古題要解》 唐·吳兢 2卷.〔明汲古閣影學津討原本〕
170.《六一詩話》 宋·歐陽修 1卷.〔歷代詩話本〕
171.《滄浪詩話》 宋·嚴羽 1卷.〔歷代詩話本〕
172.《甌北詩話》 清·趙翼 10卷.〔同治十三年紅杏山房重刊本〕
173.《詞源》 宋·張炎 2卷.〔詞話叢編本〕
174.《藝概》 清·劉熙載 6卷.〔古桐書屋六種本〕
175.《碧雞漫志》 宋·王灼 5卷.〔四庫全書本〕
176.《白雨齋詞話》 清·陳廷焯 8卷.〔陳氏手稿本〕
177.《人間詞話》 清·王國維 1卷.〔開明書店本〕
178.《南詞敘錄》 明·徐渭 1卷.〔壺隱居黑格抄本〕
179.《曲律》 明·魏良輔 8卷.〔吳騷叢編附刻本〕
180.《錄鬼簿》 元·鍾嗣成 4卷.〔棟亭藏書十二種本〕

三、歷史(80種)(查看提要)

正史(26種)

181.《史記》 漢·司馬遷 130卷.〔百衲本〕
182.《漢書》 東漢·班固 120卷.〔百衲本〕
183.《後漢書》 南朝宋·范曄 90卷.〔百衲本〕
184.《三國志》 晉·陳壽 65卷.〔武英殿本〕
185.《晉書》 唐·房玄齡等 130卷.〔武英殿本〕
186.《宋書》 南朝梁·沈約 100卷.〔武英殿本〕
187.《南齊書》 南朝梁·蕭子顯 59卷.〔武英殿本〕
188.《梁書》 唐·姚思廉 56卷.〔武英殿本〕
189.《陳書》 唐·姚思廉 36卷.〔武英殿本〕
190.《魏書》 北齊·魏收 130卷.〔武英殿本〕
191.《北齊書》 唐·李百葯 50卷.〔武英殿本〕
192.《周書》 唐·令狐德棻等 53卷.〔武英殿本〕
193.《隋書》 唐·魏徵等 85卷.〔武英殿本〕
194.《南史》 唐·李延壽 80卷.〔武英殿本〕
195.《北史》 唐·李延壽 100卷.〔武英殿本〕
196.《舊唐書》 後晉·劉昫等 200卷.〔武英殿本〕
197.《新唐書》 宋·歐陽修、宋祁等 225卷.〔武英殿本〕
198.《舊五代史》 宋·薛居正等 150卷.〔武英殿本〕
199.《新五代史》 宋·歐陽修 74卷.〔武英殿本〕
200.《宋史》 元·脫脫等 496卷.〔武英殿本〕
201.《遼史》 元·脫脫等 116卷.〔武英殿本〕
202.《金史》 元·脫脫等 135卷.〔武英殿本〕
203.《元史》 明·宋濂等 210卷.〔武英殿本〕
204.《明史》 清·張廷玉等 332卷.〔武英殿本〕
205.《新元史》 柯劭忞 257卷.〔庚午重訂本〕
206.《清史稿》 趙爾巽等 529卷.〔關外二次本〕

別雜史(54種)

207.《逸周書》 戰國 10卷.〔抱經堂本〕
208.《世本》 漢·宋衷注 1卷.〔茆泮林輯本〕
209.《竹書紀年》 2卷.〔四庫全書本〕
210.《春秋左傳》 12卷.〔阮元校刻本〕
211.《國語》 戰國 20卷.〔黃氏士禮居仿宋刻本〕
212.《戰國策》 漢·劉向集錄 34卷.〔雅雨堂校本〕
213.《列女傳》 漢·劉向 7卷.〔四部叢刊本〕
214.《吳越春秋》 漢·趙曄 10卷.〔清顧有觀本〕
215.《越絕書》 漢·袁康 19篇.〔四部叢刊本〕
216.《華陽國志》 晉·常璩 12卷.〔函海本〕
217.《高士傳》 晉·皇甫謐 3卷.〔古今逸史本〕
218.《山海經》 戰國·佚名 18卷.〔晉郭璞山海經傳本〕
219.《水經注》 北魏·酈道元注 40卷.〔王先謙校本〕
220.《晉五胡指掌》 明·張大齡 3卷.〔明萬曆三十九年張養正刻本〕
221.《前漢紀》 漢·荀悅 30卷.〔四庫全書本〕
222.《後漢紀》 晉·袁宏 30卷.〔四部叢刊本〕
223.《洛陽伽藍記》 後魏·楊炫之 5卷.〔如隱堂本〕
224.《貞觀政要》 唐·吳兢 42卷.〔明成化刊本〕
225.《大唐西域記》 唐·玄奘 12卷.〔高麗新藏本〕
226.《順宗實錄》 唐·韓愈 5卷.〔海山仙館叢書本〕
227.《五代史補》 宋·陶岳 5卷.〔豫章叢書本〕
228.《資治通鑒》 宋·司馬光 294卷.〔世界書局縮印本〕
229.《續資治通鑒》 清·畢沅編著 220卷.〔清馮集椿本〕
230.《通鑒紀事本末》 宋·袁樞 42卷.〔四部叢刊本〕
231.《吳地記》 唐·陸廣微 1卷.〔四庫全書本〕
232.《蠻書》 唐·樊綽 10卷.〔武英殿聚珍本〕
233.《唐律疏議》 唐·長孫無忌等 30卷.〔四庫全書本〕
234.《唐六典》 唐·李林甫等 30卷.〔南宋本〕
235.《通典》 唐·杜佑 200卷.〔四庫全書本〕
236.《通志略》 宋·鄭樵 52卷.〔明汪刻本〕
237.《史通》 唐·劉知幾 49篇.〔蜀本〕
238.《文史通義》 清·章學誠 8卷.〔四部備要本〕
239.《唐才子傳》 元·辛文房 10卷.〔元刊影印本〕
240.《唐語林》 宋·王讜 8卷.〔守山閣叢書本〕
241.《大唐新語》 唐·劉肅 13卷.〔稗海本〕
242.《隋唐嘉話》 唐·劉餗 3卷.〔顧氏文房小說本〕
243.《北夢瑣言》 宋·孫光憲 20卷.〔四庫全書本〕
244.《東京夢華錄》 宋·孟元老 10卷.〔四庫全書本〕
245.《夢粱錄》 宋·吳自牧 20卷.〔學津討原本〕
246.《鐵圍山叢談》 宋·蔡絛 6卷.〔知不足齋叢書本〕
247.《容齋隨筆》 宋·洪邁 16卷.〔四庫全書本〕
248.《老學庵筆記》 宋·陸游 10卷.〔陸氏家刻本〕
249.《大宋宣和遺事》 宋·佚名 4卷.〔涵芬樓排印本〕
250.《元豐九域志》 宋·王存等 10卷.〔聚珍版叢書本〕
251.《桯史》 宋·岳珂 15卷.〔學津討原本〕
252.《元朝秘史》 元·佚名 15卷.〔連筠簃叢書本〕
253.《萬曆野獲編》 明·沈德符 30卷.〔姚氏扶荔山房刻本〕
254.《陶庵夢憶》 明·張岱 8卷.〔粵雅堂叢書本〕
255.《廣東新語》 清·屈大均 28卷.〔清康熙二十九年木天閣原刻本〕
256.《讀通鑒論》 清·王夫之 30卷.〔船山遺書本〕
257.《廿二史札記》 清·趙翼 39卷.〔清廣雅書局本〕
258.《清代野記》 清·梁溪坐觀老人 4卷.〔民國野乘搜輯社本〕
259.《庚子國變記》 清·羅敦曧 1卷.〔滿清野史續編本〕
260.《海國圖志》 清·魏源 100卷.〔光緒平慶涇固道署重刊〕

四、軍事(20種)(查看提要)

261.《孫子兵法》 春秋·孫武 13篇.〔南宋十一家注孫子本〕
262.《吳子》 戰國·吳起 6篇.〔武經七書本〕
263.《六韜》 舊題周·姜尚 6卷.〔武經七書本〕
264.《司馬法》 戰國·司馬禳苴 5卷.〔武經七書本〕
265.《孫臏兵法》 戰國·孫臏 15篇.〔竹簡本〕
266.《尉繚子》 戰國·尉繚 24篇.〔武經七書本〕
267.《素書》 漢·張良 1卷.〔二十二子本〕
268.《將苑》 三國蜀·諸葛亮 2卷.〔清張澍輯本〕
269.《風後握奇經》 舊題·風後 1卷.〔津逮秘書本〕
270.《黃石公三略》 舊題漢·黃石公 3卷.〔武經七書本〕
271.《戰略》 晉·司馬彪 1卷.〔漢學堂叢書本〕
272.《唐太宗李衛公問對》 舊題唐·李靖 3卷.〔武經七書本〕
273.《神機制敵太白陰經》 唐·李筌 10卷.〔守山閣叢書本〕
274.《武經總要》 宋·曾公亮、丁度等 43卷.〔明唐福春刻本〕
275.《歷代兵制》 宋·陳傅良 15卷.〔靜觀堂刊本〕
276.《守城錄》 宋·陳規、湯璹 4卷.〔瓶花書屋叢書本〕
277.《紀效新書》 明·戚繼光 18卷.〔四庫全書本〕
278.《兵經》 清·揭暄 3卷.〔兵法七種本〕
279.《三十六計》 1卷.〔民國三十年成都瑞琴樓本〕
280.《曾胡治兵語錄》 蔡鍔 13卷.〔費怒春注釋本〕

五、科技(20種)(查看提要)

281.《九章算術》 漢·張蒼 10卷.〔四庫全書本〕
282.《氾勝之書》 漢·氾勝之 2卷.〔玉函山房輯佚書本〕
283.《養魚經》 戰國·范蠡 1卷.〔玉函山房輯佚書本〕
284.《齊民要術》 北魏·賈思勰 10卷.〔明胡震亨、毛晉刻本〕
285.《洛陽牡丹記》 宋·歐陽修 1卷.〔四部叢刊影元本〕
286.《茶經》 唐·陸羽 1卷.〔格致叢書本〕
287.《北山酒經》 宋·朱肱 3卷.〔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288.《甘石星經》 戰國·甘德、石申 1卷.〔漢魏叢書本〕
289.《竹譜》 南朝宋·戴凱之 1卷.〔叢書集成初編本〕
290.《禽經》 舊題周·師曠 1卷.〔百川學海本〕
291.《陶說》 清·朱琰 1卷.〔乾隆三十九年鮑廷博本〕
292.《花鏡》 清·陳淏子輯 6卷.〔康熙善成堂刻本〕
293.《夢溪筆談》 宋·沈括 26卷.〔清光緒陶氏愛廬刻本〕
294.《營造法式》 宋·李誡 34卷.〔四庫全書本〕
295.《刀劍錄》 舊題南朝梁·陶弘景 1卷.〔說郛本〕
296.《文房四譜》 宋·蘇易簡 1卷.〔叢書集成初編本〕
297.《墨史》 元·陸友 1卷.〔知不足齋叢書本〕
298.《天工開物》 明·宋應星 18卷.〔明崇禎十年刊本〕
299.《農政全書》 明·徐光啟 60卷.〔康熙貴州糧署刊本〕
300.《飲流齋說瓷》 民國·許之衡 10卷.〔上海朝記書店鉛排本〕

六、醫學養生(10種)(查看提要)

301.《素問》 舊題黃帝 24卷.〔顧氏翻宋刻本〕
302.《靈樞經》 舊題黃帝 12卷.〔明趙府居敬堂刊本〕
303.《八十一難經》 舊題戰國秦越人 1卷.〔古今醫統正脈全書本〕
304.《遵生八箋》 明·高濂 20卷.〔清嘉慶十五年弦雪居重訂本〕
305.《本草綱目》 明·李時珍 52卷.〔味古齋重校刻本〕
306.《神農本草經》 清·孫星衍等輯 3卷.〔問經堂叢書本〕
307.《醫學三字經》 清·陳念祖 1卷.〔南雅堂刻本〕
308.《養生隨筆》 清·曹庭棟 5卷.〔文瑞樓石印本〕
309.《隨園食單》 清·袁枚 14篇.〔隨園三十種本〕
310.《食憲鴻秘》 清·朱尊彝 3卷.〔雍正九年希堯序刻本〕

七、藝術(18種)(查看提要)

311.《法書要錄》 唐·張彥遠 10卷.〔四庫全書本〕
312.《書斷》 唐·張懷瓘 4卷.〔筆記小說大觀本〕
313.《海岳名言》 宋·米芾 1卷.〔四庫全書本〕
314.《藝舟雙楫》 清·包世臣 7卷.〔翠琅軒館叢書本〕
315.《廣藝舟雙楫》 清·康有為 6卷.〔藝術名著叢刊本〕
316.《古畫品錄》 南朝齊·謝赫 1卷.〔四庫全書本〕
317.《歷代名畫記》 唐·張彥遠 10卷.〔明王世貞王氏畫苑本〕
318.《林泉高致》 宋·郭熙 1卷.〔畫論叢刊本〕
319.《宣和畫譜》 宋·無名氏 20卷.〔四庫全書本〕
320.《畫筌》 清·笪重光 1卷.〔昭代叢書本〕
321.《學古編》 元·吾丘衍 1卷.〔四庫全書本〕
322.《篆刻十三略》 清·袁三俊 1卷.〔篆學叢書本〕
323.《樂府雜錄》 唐·段安節 1卷.〔錢熙祚校訂本〕
324.《棋經十三篇》 宋·張擬 1卷.〔忘憂清樂集本〕
325.《梅花喜神譜》 宋·雪岩 2卷.〔知不足齋叢書本〕
326.《千秋絕艷像贊》 明·仇英繪圖 文徵明題詩
327.《陳洪綬花鳥魚蟲冊》 明·陳洪綬 1卷.
328.《飛鴻堂印譜》 (第一集) 清·汪啟淑 40卷.

八、碑帖(28種)(查看提要)

329.《大盂鼎》 周 〔拓本〕
330.《嶧山刻石》 秦·李斯 〔宋摹本〕
331.《禮器碑》 漢 〔明拓本〕
332.《曹全碑》 漢 〔明拓本〕
333.《張遷碑》 漢 〔明拓本〕
334.《乙瑛碑》 漢 〔明拓本〕
335.《宣示表》 三國魏·鍾繇 〔淳化閣帖本〕
336.《蘭亭序》 晉·王羲之 〔唐馮承素摹本〕
337.《中秋帖》 晉·王獻之 〔宋米芾摹本〕
338.《伯遠帖》 晉·王珣 〔墨跡本〕
339.《張猛龍碑》 北魏 〔明拓本〕
340.《張黑女墓誌》 北魏 〔清拓本〕
341.《始平公造像記》 北魏·朱義章 〔清拓本〕
342.《泰山經石峪》 北齊 〔清拓本〕
343.《董美人墓誌》 隋 〔清拓本〕
344.《真草千字文》 隋·智永 〔日本藏墨跡本〕
345.《九成宮醴泉銘》 唐·歐陽詢 〔宋拓本〕
346.《孔子廟堂碑》 唐·虞世南 〔唐拓本〕
347.《雁塔聖教序記》 唐·褚遂良 〔宋拓本〕
348.《書譜》 唐·孫過庭 〔墨跡本〕
349.《古詩四帖》 唐·張旭 〔墨跡本〕
350.《自敘帖》 唐·懷素 〔墨跡本〕
351.《多寶塔碑》 唐·顏真卿 〔宋拓本〕
352.《玄秘塔碑》 唐·柳公權
353.《黃州寒食詩帖》 宋·蘇軾 〔墨跡本〕
354.《蜀素帖》 宋·米芾 〔墨跡本〕
355.《洛神賦》 元·趙孟頫 〔墨跡本〕
356.《草訣百韻歌》 明·韓道亨

⑷ 重金求答案!黃帝時期都有什麼諸侯(或者說部落)

三皇五帝

盤古氏

就是我們都熟知的盤古開天闢地故事的主人公,傳說天地是由盤古用斧開的,這一故事到了北魏,經酈道元傳入北方。從此,盤古由流傳於南方少數民族的神話,而發展成為傳說中的中華民族共同的老祖宗。
有巢氏
有巢氏的傳說在先秦古籍已有記載。他是傳說中發明巢居的人。這一傳說反映了我國原始時代由穴居而進入巢居的情況。

女媧氏

女媧的名字最早出自屈原的《天問》:「女媧有體,孰制匠之?」意思是:女媧的身體,是誰造出來的。傳說女媧煉七彩石補天,並造就了人類。,這是母系社會神話的反映。
燧人氏
燧人氏是傳說中發明鑽木取火的人,這在先秦的古籍中已有記載。
伏羲氏
伏羲氏又稱包犧氏,他對人民的貢獻是很大的。「包犧氏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他還發明「結繩為網以漁」,造福於民。

神農氏

神農氏是傳說中的炎帝。炎帝是中國的太陽神,又說他是農業之神,教民耕種,他還是醫葯之神,相傳就是神農嘗百草,創醫學。傳說神農死於試嘗的毒草葯。

黃帝
黃帝是傳說中中華民族的始祖。姓公孫,居軒轅之丘,故號軒轅氏。國於有熊,亦稱有熊氏。

皇帝生性靈活,能說會道,道德情操高尚,被擁為西北方游牧部族的首領。他聯合炎帝,打敗由蚩尤率領的九黎族的入侵,代神農而成為部落聯盟的首領,成為「黃帝」。相傳黃帝時期有許多創造和發明,如養蠶、舟車、文字、音律、算數、醫學等。
歷史上堯,舜,夏,商,周,都是黃帝的後裔,故稱「軒轅後裔」,「炎黃子孫」。
顓頊
顓頊,姓姬,號高陽。黃帝之孫,昌意之子。二十歲時,黃帝將帝位傳給了他。

即位後,進行政治改革,顓頊又進行了一次重要的宗教改革。被黃帝征服的九黎族,到顓頊時,仍信奉巫教,雜拜鬼神。顓頊禁絕巫教,強令他們順從黃帝族的教化,促進了族與族之間的融合。他在位78年,死時90多歲,顓頊子孫很多,屈原就是自稱顓頊的後裔。
帝嚳
帝嚳,姓姬,號高辛,黃帝的曾孫。帝嚳在位時人才濟濟,把天下治理得很好。帝嚳在位70多年。

堯帝

堯帝,姓尹祁,號放勛。因封於唐,故稱「唐堯」,由於他德高望重,人民傾心於帝堯。他嚴肅恭謹,光照四方,上下分明,能團結族人,使邦族之間團結如一家,和睦相處。堯為人簡朴,吃粗米飯,喝野菜湯。自然得到人民的愛戴。

堯到年老時,由四岳十二牧推舉部落聯盟軍事首長繼承人,大家一致推薦了舜。堯帝把自己兩個女兒嫁給了舜,又對他進行了長期的考察,最後才放心的禪讓。

舜帝

舜帝,姓姚,傳說目有雙瞳而取名「重華」,好有虞氏,故稱虞舜。舜之父瞽叟,其弟名象。由於四岳的推舉,堯命他接替自己的首領職位,並把兩個女兒給他作妻室。《堯典》所記舜的主要事跡有:命後稷按時播植百穀;挖溝開渠以利灌溉;疏通河道,治理洪水;公布五刑,除去四凶族。舜知人善任選用能人,如舜任命了許多官職:命禹作司空,主平水土;命棄作後稷,主管農業;命契作司徒,主管五教;命皋陶管理五刑等等。舜為首領時,把各項工作都做的很好,開創了上古時期政通人和的局面,所以舜成為中原最強大的盟主。正如《史記》所雲:「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實際上,當舜之時,國家機器的雛形已經具備了。死後,禪位於禹。
大部分的意見是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稱為"三黃",黃帝.顓頊.帝嚳.堯帝.舜帝稱為"五帝",這些說法起源於春秋戰國.《史記·始皇本紀》載有李斯奏議稱:"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貴."這泰皇之所以最貴,是因為它所指系人皇.這個天,地,人三皇是個籠統的概念,給它具體化後,則出現了幾種意見.
一種意見稱三皇帝為伏羲,女媧,神農;
另一種意見稱三皇為伏羲,神農,燧人;
第三種意見稱三皇為伏羲,神農,祝融;
還有一種意見認為三皇是伏羲,神農,共工.
這幾種意見中,伏羲,神農為大家所公認,其餘幾位則看法不一.女媧因其補天,拯救了人類,其功不可沒;燧人鑽木取火,讓人飽嘗熟食美味,可謂恩重泰山;祝融"絕地通天",能分人神之界,其功蓋千秋;而共工一怒之下,撞斷天柱,使天地日月驟變,實在是神通廣大.此四位都算得上造世的英雄,其功夫難分高下,誰能占據三皇之一的位置,很難定論.
再說五帝,也有不同看法.
其一稱五帝為炎帝,黃帝,顓頊,太皞,少皞;
其二稱五帝為黃帝,顓頊,帝嚳,堯,舜.
這其中的炎,黃二帝已被大家公認,其餘幾位有待考證.顓頊是黃帝次子昌意的兒子,帝嚳是黃帝和長子玄囂的孫子,而帝堯則是黃帝孫子的孫子.他們都是黃帝派生出來的,似乎應該只佔據五帝之一.舜是因堯禪讓繼位,與黃帝無血親,應佔一席之地.

-------------------------------------------------------------------

三皇五帝,是中國在夏朝以前出現在傳說中的「帝王」。現在看來,他們都是部落首領,由於實力強大而成為部落聯盟的領導者。基本上,無論是按照神話傳說,還是史書的記載,都認為三皇所處的年代早於五帝的年代。但是不同史家對「三皇五帝」都有不同的定義。三皇有五說,五帝也有五說。

三皇

新疆岀土的人首蛇身伏羲女媧圖:女媧執規,伏羲執矩。燧人、伏羲、神農
伏羲、女媧、神農
伏羲、祝融、神農
伏羲、神農、共工
伏羲、神農 、黃帝
最後一種說法由於《尚書》的影響力而得到推廣,伏羲、神農、黃帝成為中國最古的三位帝王。

此外,漢朝的緯書中稱三皇為天皇、地皇、人皇,是三位天神。後來在道教中又將三皇分初、中、後三組:初三皇具人形;中三皇則人面蛇身或龍身;後三皇中的後天皇人首蛇身,即伏羲,後地皇人首蛇身,即女媧,後人皇牛首人身,即神農。

五帝
黃帝、顓頊、帝嚳、堯、舜
宓戲(伏羲)、神農、黃帝、堯、舜
太昊、炎帝、黃帝、少昊、顓頊
少昊、顓頊、帝嚳、堯、舜
黃帝、少昊、顓頊、嚳、堯
其中第三種說法最為流行,意指東西南北中五個方位的天神,東方太昊,南方炎帝,西方少昊,北方顓頊,中央黃帝。

另一種解釋為中國上古傳說中的五位聖王,以第一與第四種說法較為常見。

歷史
現在對於這一時期歷史的認識存在很多爭議,但是這一時期中國處於原始社會基本上是沒有爭議的。由於對這一歷史時期現存的資料大多和神話傳說糾纏在一起,許多事情很難判斷真偽。基於史料,現在比較流行的一種說法是:

最早黃河流域有一個姬姓部落,首領是黃帝。這個部落大約活動於陝西中部地區,主要從事農業勞動。附近還有一個以炎帝為首的姜姓部落,雙方經常發生摩擦。兩大部落終於爆發了阪泉之戰,黃帝打敗了炎帝,兩個部落並且結為聯盟。最後,黃帝又收復了周邊各個部落。漢族的主體華夏族就是由此產生的。現在的中國人稱自己是「炎黃子孫」也是來自於此"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黎,一個受天地靈氣而孕生的小子,歷經劫難,最終成為開天闢地後的第一皇:泰皇(天皇)火祖燧人氏.
中國最早的古史系統。中國的古史傳說中,到戰國時期形成幾種「五帝」說;戰國末始有「三皇」一詞,到漢代才形成幾種置在五帝前的「三皇」說。

「皇」的原義是「大」和「美」,不作名詞用。戰國末,因上帝的「帝」字被作為人主的稱呼,遂用「皇」字來稱上帝,如《楚辭》中的西皇、東皇、上皇等。時又有天皇、地皇、泰皇之名,稱為「三皇」。在《周禮》、《呂氏春秋》與《莊子》中也始有指人主的「三皇五帝」,《管子》並對皇、帝、王、霸四者的不同意義作了解釋,但都未實定其人名。

漢代所定的人間歷史上的「三皇」有五說:①《尚書大傳》為燧人、伏羲、神農。《禮·含文嘉》、《春秋命歷序》亦同此說而以燧人居中。②《春秋運斗樞》為伏羲、女媧、神農。③《禮·號謚記》為伏羲、祝融、神農。《孝經鉤命決》引《禮》同此,但以祝融居末。④《白虎通》說為伏羲、神農、共工。⑤西漢末的《世經》所排古史系統,在黃帝和顓頊之間加有少昊金天氏,使戰國時說的「五帝」中多了一帝。於是有人把原五帝之首的黃帝升為三皇,與伏羲、神農並列。首先是《禮·稽命徵》持此說,張衡上漢順帝書及其後的皇甫謐《帝王世紀》亦從之。接著是偽《尚書序》宣揚此說,由於它的經書地位,從此伏羲、神農、黃帝成為中國歷史中最古的三位帝王。其實上述諸說皆為西漢末以後緯書所編造的神話。

漢代仍傳有天神中的三皇,西漢末緯書《春秋命歷序》、《始學篇》等以三皇為天皇、地皇、人皇。道教經典中的三皇分初、中、後三組:「初三皇」還具人形(一說他們分別有十二頭、十一頭、九頭);「中三皇」則具人面蛇身或龍身,分別有十三頭、十一頭、九頭(一說以中地皇為有巢氏、中人皇為燧人氏);「後三皇」中的「後王皇」人首蛇身,即伏羲,「後地皇」人首蛇身,即女媧,「後人皇」牛首人身,即神農。漢代畫像石和帛畫即多此形象。

「帝」原指天帝,人間的「五帝」一詞在孟子時尚未出現,他書中只提到「三王五霸」。《荀子》中才有「五帝」一詞排在「三王」前,但無人名,只在其《議兵篇》中稱堯、舜、禹、湯為「四帝」。《孫子兵法》有「此黃帝之所以勝四帝也」句,似亦有四帝、五帝之稱(但梅堯臣謂此「帝」字系「軍」之訛)。《管子》及《莊子》所屢稱「三皇五帝」,也都未指實人名。其實,自西周至春秋戰國時記載神話和歷史傳說文籍中,先後出現了很多古帝或宗神名號,大抵居西邊的有黃帝、炎帝以及伯夷、共工、鯀、禹、四岳、稷(棄)、高圉、太王、玄囂、蟜極、昌意、青陽等,居東邊的有太皞、少昊摯、顓頊、高陽、高辛、堯、羿、浞、澆、俊(即舜、嚳)、契、冥、上甲微等,地區未明的有帝鴻氏、縉雲氏、金天氏、烈山氏、陶唐氏(前二者可能在西、後三者可能在東)等,由東而西的有伯翳、非子等,本在東而一部南移的有祝融即重黎,及其後裔八姓(如季連羋姓為楚祖)等等。《莊子·胠篋》列舉了古帝十二名及全書中屢次提到其他古帝,《六韜》列舉了古帝十五名,《逸周書》所列古帝多達二十六名。由於戰國後期五行說逐漸建立,凡事都要湊五為成數,於是在上述許多古帝王中,遂有羅列「五帝」的必要,並出現了下列五種五帝說。

①《五帝德》所說的黃帝、顓頊、帝嚳、堯、舜五人。其說根據《國語·魯語》對他們的贊譽而定。《帝系》為其編造了以黃帝為始祖的世系。《呂氏春秋》及《史記·五帝本紀》承用了此說。

②《戰國策·趙策》與《易·系辭》提出的宓戱(伏羲)、神農、黃帝、堯、舜五人。《莊子》、《淮南子·淑真訓》及《三統歷》亦承此說。《通鑒外紀》反對三皇五帝說,但其所列最早的帝王仍是此五人。

③《呂氏春秋·十二紀》所載的太昊、炎帝、黃帝、少昊、顓頊。《禮記·月令》亦同此說。王符《潛夫論》並將古代各帝王部分別納入此五帝的血胤系統之下。

④《世經》所編排的古史系統依《十二紀》與《月令》,在黃帝與顓頊之間有少昊,鄭玄注《中侯敕省圖》即加少昊於第一個五帝說,謂五帝有六人,俱合於五帝座星。然東漢以來《稽命徵》等之說,把黃帝升為三皇之一,皇甫謐《帝王世紀》從之,而以少昊以下五人為五帝。於是偽《尚書序》即據以將《世經》前面三名伏羲、神農、黃帝為三皇,接著的少昊、顓頊、帝嚳、堯、舜為五帝。以其經書地位之尊,以後史籍皆承用此說。於是這一「三皇五帝」說被奉為古代的信史。

⑤《通鑒外紀》及《路史發揮》引梁武帝蕭衍畫像碑述,以黃帝、少昊、顓頊、嚳、堯為五帝,似是最晚的一說。但梁武只有《通史》六百餘卷,據陳立《白虎通疏證》,以為畫像碑述可能是《武梁祠堂畫像碑述》之訛,則此說仍出自漢人。

至於神話中的天神,《山海經》中皆稱帝,其後亦有「五帝」之稱,如《楚辭·惜誦》有「令五帝」句,與「指蒼天」、「戒六神」並舉,是皆指神。又《晏子春秋》有「楚巫請致五帝以明君德」句,顯然皆指天帝。故《史記·封禪書》載漢高祖劉邦說:「吾聞天有五帝」。即述戰國末流行之說。同時有五色帝之說,奏設祭祀白、青、黃、亦四上帝祠,漢高增祀黑帝之祠。至《春秋緯·文耀鉤》,五色帝始有名字:「蒼帝曰靈威仰,亦帝曰赤熛怒,黃帝曰含樞紐,白帝曰白招拒,黑帝曰汁光紀。」鄭玄注《禮記·大傳》「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句,即引此諸名為「太微五帝」,謂「王者之先祖皆感太微五帝之精以生」。把地上五帝說成是天上五帝所感生,提出了「感生帝」之妄說,王肅已斥其謬。

大抵「三皇說」所指諸人,是中國祖先處於史前各個不同文化階段的象徵。有巢、燧人、庖犧(伏羲)分別代表蒙昧時期的低級、中級、高級三個階段;神農代表野蠻時代的低級階段;女媧則是更早的創世紀式的神人,在神話中又和伏羲結合創造人類。「五帝說」所指諸人,主要是父系家長制的部落聯盟盛期及其解體時實行軍事民主制時期的一些部落酋長或軍事首長人物。
三皇五帝,是 中國 在 夏朝 以前出現在傳說中的「帝王」。現在看來,他們都是部落首領,由於實力強大而成為部落聯盟的領導者。基本上,無論是按照神話傳說,還是史書的記載,都認為三皇所處的年代早於五帝的年代。但是不同史家對「三皇五帝」都有不同的定義。三皇有五說,五帝也有五說。

燧人 、 伏羲 、 神農
伏羲 、 女媧 、 神農

伏羲 、 祝融 、 神農

伏羲 、 神農 、 共工

伏羲 、 神農 、 黃帝
黃帝 、 顓頊 、 帝嚳 、 堯 、 舜
宓戲( 伏羲 )、 神農 、黃帝、堯、舜

太昊 、 炎帝 、黃帝、 少昊 、顓頊

少昊、顓頊、帝嚳、堯、舜

黃帝、少昊、顓頊、嚳、堯

⑸ 求《四庫全書》的總目錄

四庫全書總目錄
1經部
【易類】
101子夏易傳、周易鄭康成注、增補鄭氏周易、 陸氏易解、周易注、周易註疏、周易集解、周易口訣義、周易舉正、易數鉤隱圖、周易口義、溫公易說、橫渠易說、東坡易傳、伊川易傳、易學辨惑、了齋易說、吳園周易解、 周易新講義、紫岩易傳、讀易詳說、易小傳、漢上易傳、周易窺餘、易璇璣、易變體義、周易經傳集解、易原、周易古佔法、原本周易本義、別本周易本義、郭氏傳家易說、 周易義海撮要、南軒易說、復齋易說、楊氏易傳、周易玩辭、趙氏易說、誠齋易傳、大易粹言、易圖說、古周易、易傳燈、易裨傳、厚齋易學、童溪易傳
102周易總義、西溪易說、 丙子學易編、易通、周易卦爻經傳訓解、易象意言、周易要義、易翼傳、文公易說、易學啟蒙小傳、周易輯聞、用易詳解、淙山讀周易、周易傳義附錄、易學啟蒙通釋、三易備遺、 周易集說、讀易舉要、易象義、易圖通變、讀易私言、易附錄纂注、周易啟蒙翼傳、易纂言、易纂言外翼、易源奧義、周易程朱傳義折衷、周易衍義、易學濫觴、大易緝說、 周易本義通釋、周易本義集成、大易象數鉤深圖、學易記、周易集傳、讀易考原、易精蘊大義、易學變通、周易會通、周易圖說
103周易爻變易縕、周易參義、周易文詮、 周易傳義大全、易經蒙引、讀易餘言、啟蒙意見、易經存疑、周易辯錄、易像鈔、周易象旨決錄、易象鉤解、周易集注、讀易紀聞、葉八白易傳、讀易述、像象管見、周易札記、 周易易簡說、易義古象通、周易像象述、易用、易象正、兒易內儀以、卦變考略、古周易訂詁、周易玩辭困學記、易經通注、日講易經解義
104日講易經解義、御纂周易折中、 御纂周易述義、讀易大旨、周易稗疏、易酌、田間易學、易學象數論、周易象辭、圖學辯惑、周易筮述、仲氏易、推易始末、春秋占筮書、易小帖、易俟、讀易日鈔、周易通論、 周易觀彖、周易淺述、易原就正、大易通解、易經衷論、易圖明辨、合訂刪補大易集義粹言、周易傳注、周易札記、周易傳義合訂、周易玩辭集解、惠氏易說、周易函書約存、 周易函書約注、周易函書別集
105周易函書約存、周易函書約注、周易函書別集、易箋、學易初津、易翼宗、易翼說、周易孔義集說、易翼述信、周易淺釋、周易洗心、豐川易說、 周易述、易漢學、易例、易象大意存解、大易擇言、周易辨畫、周易圖書質疑、周易章句證異、附錄、乾坤鑿度、易緯稽覽圖、易緯辨終備、周易乾鑿度、易緯通卦驗、 易緯乾元序制記、易緯是類謀、易緯坤靈圖
【書類】
尚書註疏、洪範口義、書傳、尚書全解、禹貢指南、禹貢論、尚書講義、夏氏尚書詳解、禹貢說斷、增修東萊書說、尚書說、
106五誥解、絜齋家塾書鈔、書經集傳、尚書精義、陳氏尚書詳解、融堂書解、洪範統一、尚書要義、書集傳或問、胡氏尚書詳解、尚書表注、書纂言、書集傳纂疏、讀書叢說、 書傳輯錄纂注、尚書通考、書蔡氏傳旁通、讀書管見、書義斷法、尚書纂傳、尚書句解、書傳會選、書經大全、圖說、尚書考異、尚書疑義、尚書日記、尚書砭蔡編、尚書注考、 尚書疏衍、洪範明義、日講書經解義、欽定書經傳說匯纂、尚書稗疏、尚書古文疏證、古文尚書冤詞、尚書廣聽錄、尚書埤傳、禹貢長箋
107禹貢長箋、禹貢錐指、洪範正論、 尚書七篇解義、書經衷論、尚書地理今釋、禹貢會箋、附錄、尚書大傳、書義矜式
【詩類】
詩序、毛詩註疏、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陸氏詩疏廣要、毛詩指說、詩本義、蘇氏詩集傳、 毛詩名物解、毛詩李黃集解、詩補傳、詩總聞、詩經集傳、慈湖詩傳、呂氏家塾讀詩記、續呂氏家塾讀詩記、毛詩講義、詩童子問、段氏毛詩集解、詩緝、詩傳遺說、詩考、詩地理考、 詩集傳名物鈔、詩傳通釋
108詩傳通釋、詩傳旁通、詩經疏義會通、詩經疑問、詩纘緒、詩演義、詩解頤、詩傳大全、詩說解頤、讀詩私記、詩故、六家詩名物疏、重訂詩經疑問、 詩經世本古義、待軒詩記、讀詩略記、欽定詩經傳說匯纂、御纂詩義折中、田間詩學、詩經稗疏、詩經通義、毛詩稽古編、詩所
109毛詩寫官記、詩札、詩傳詩說駁義、 續詩傳鳥名卷、詩識名解、詩傳名物集覽、詩說、詩經札記、讀詩質疑、毛詩類釋、詩疑辨證、三家詩拾遺、詩沈、詩序補義、虞東學詩、附錄、 韓詩外傳
【禮類一、周禮之屬】
周禮註疏、周官新義、周禮詳解、周禮復古編、禮經會元、太平經國書、周官總義、周禮訂義、鬳齋考工記解、周禮句解、周禮集說、周官集傳、 周禮傳、周禮圖說、周禮翼傳
110周禮傳、周禮圖說、周禮翼傳、周禮全經釋原、周禮註疏刪翼、欽定周官義疏、周禮述注、周禮纂訓、周官集注、禮說、周官祿田考、 周禮疑義舉要
【禮類二、儀禮之屬】
儀禮註疏、儀禮識誤、儀禮集釋、儀禮釋宮、儀禮圖、儀禮要義、儀禮逸經、儀禮集說、經禮補逸、欽定儀禮義疏
111欽定儀禮義疏、 儀禮鄭注句讀、儀禮商、儀禮述注、儀禮析疑、儀禮章句、補饗禮、禮經本義、宮室考、天子肆獻裸饋食禮、儀禮釋宮增注、儀禮小疏、儀禮集編、附錄、內外服制通釋、 讀禮通考
【禮類三、禮記之屬】
禮記註疏、月令解、禮記集說
112禮記集說、禮記纂言、陳氏禮記集說、禮記大全、月令明義、表記集傳、坊記集傳、緇衣集傳、儒行集傳、 日講禮記解義、欽定禮記義疏
113欽定禮記義疏、深衣考、陳氏禮記集說補正、禮記述注、禮記析疑、檀弓疑問、禮記訓義擇言、深衣考誤、附錄、大戴禮記、 夏小正戴氏傳
【禮類四、三禮總義之屬】
三禮圖集注、三禮圖、學禮質疑、讀禮志疑、郊社禘祫問、參讀禮志疑
【禮類五、通禮之屬】
禮書、儀禮經傳通解、儀禮經傳通解續、 禮書綱目、五禮通考
114五禮通考
【禮類六、雜禮書之屬】
書儀、家禮、泰泉鄉禮、朱子禮纂、辨定祭禮通俗譜
【春秋類】
春秋左傳註疏、春秋三解傳述人、春秋公羊傳註疏、 春秋穀梁傳註疏
115春秋穀梁傳註疏、箴膏肓、春秋釋例、春秋集傳纂例、春秋集傳微旨、春秋集傳辨疑、春秋名號歸一圖、春秋年表、春秋尊王發微、春秋皇綱論、春秋通義、 春秋權衡、劉氏春秋傳、劉氏春秋意林、春秋傳說例、孫氏春秋經解、蘇氏春秋集解、春秋辨疑、崔氏春秋經解、春秋本例、春秋五禮例宗、春秋通訓、葉氏春秋傳、春秋考、 春秋三傳讞、呂氏春秋集解、胡氏春秋傳、高氏春秋集注、春秋後傳、左氏傳說、左氏傳續說、左氏博議、春秋比事、春秋左傳要義、春秋分記、春秋講義、春秋集義、張氏春秋集注、 春秋王霸列國世紀編、春秋通說、洪氏春秋說、春秋經筌
116春秋經筌、呂氏春秋或問、春秋集傳詳說、讀春秋編、春秋集傳釋義大成、春秋纂言、春秋提綱、春秋諸國統紀、 春秋本義、程氏春秋或問、三傳辨疑、春秋讞義、春秋會通、春秋闕疑、春秋集傳、春秋師說、春秋左氏傳補注、春秋金鎖匙、春秋屬辭、春秋胡傳附錄纂疏、春秋春王正月考、 春秋書法鉤元、春秋大全、春秋經傳辨疑、春秋正傳、左傳附註、春秋胡氏傳辨疑、春秋明志錄
117春秋明志錄、春秋正旨、春秋輯傳、春秋億、春秋事義全考、春秋左傳屬事、 春秋胡傳考誤、左氏釋、春秋質疑、春秋孔義、春秋辯義、讀春秋略記、春秋四傳質、左傳杜林合注、春秋提要、日講春秋解義、欽定春秋傳說匯纂、御纂春秋直解、左傳杜解補正、 春秋稗疏、春秋四傳糾正、春秋平義、讀左日鈔、左傳事緯、春秋毛氏傳、春秋簡書刊誤、春秋屬辭比事記、春秋地名考略、春秋管窺、三傳折諸
118三傳折諸、左傳折諸、 公羊折諸、穀梁折諸、春秋闕如編、春秋宗朱辨義、春秋通論、春秋世族譜、春秋長歷、惠氏春秋說、春秋大事表、春秋識小錄、惠氏春秋左傳補注、春秋左傳小疏、春秋地理考實、 三正考、春秋究遺、春秋隨筆、附錄、春秋繁露
【孝經類】
古文孝經孔氏傳、孝經註疏、孝經指解、孝經刊誤、孝經大義、孝經定本、孝經述注、孝經集傳、御定孝經注、 御纂孝經集注、孝經問、經部五經總義類、駁五經異義、鄭志、經典釋文、公是七經小傳、程氏經說、六經圖、六經正誤、九經三傳沿革例、融堂四書管見、四如講稿、六經奧論、 明本排字九經直音、五經說、十一經問對、五經蠡測、簡端錄、五經稽疑、經典稽疑
119欽定翻譯五經四書、七經孟子考文補遺、九經誤字、經問、十三經義疑、九經古義、經稗、 十三經註疏正字、朱子五經語類、群經補義、經咫、九經辨字瀆蒙、古經解鉤沉、附錄、古微書
【四書類】
孟子註疏、論語集解義疏、論語註疏、論語筆解、孟子音義、論語拾遺、 孟子解、論語全解、孟子傳、尊孟辨、四書章句集注、四書或問、論孟精義、中庸輯略、石鼓論語答問、論語意原、癸巳論語解、癸巳孟子說、蒙齋中庸講義、四書集編、
120孟子集疏、論語集說、中庸指歸、四書纂疏、大學疏義、論孟集注考證、四書集義精要、四書辨疑、讀四書叢說、四書通、四書通證、四書疑節、四書經疑貫通、四書纂箋、 四書通旨、四書管窺、大學中庸集說啟蒙、四書大全、四書蒙引、四書因問、問辨錄、論語類考、孟子雜記、學庸正說、論語商、論語學案、四書留書、日講四書解義、四書近指、 孟子師說、大學翼真、四書講義困勉錄
121四書講義困勉錄、松陽講義、榕村四書說、論語稽求篇、四書剩言、大學證文、四書釋地、四書札記、此木軒四書說、四書逸箋、 鄉黨圖考、經部樂類、皇佑新樂圖記、樂書、律呂新書、瑟譜、韶舞九成樂補、律呂成書、苑洛志樂、鍾律通考、樂律全書、御制律呂正義、御制律呂正義後編、欽定詩經樂譜全書、 古樂經傳、古樂書、聖諭樂本解說、皇言定聲錄、竟山樂錄、李氏學樂錄、樂律表微、律呂新論、律呂闡微、琴旨
【小學類一、訓詁之屬】
122爾雅註疏、附考證、爾雅注、 輶軒使者絕代語釋別國方言、釋名、廣雅、匡謬正俗、群經音辨、埤雅、爾雅翼、駢雅、字詁、續方言、別雅
【小學類二、字書之屬】
急就篇、說文解字、說文系傳、說文系傳考異、 說文解字篆韻譜、重修玉篇、干祿字書、五經文字、九經字樣、汗簡、佩觿、古文四聲韻、類篇、歷代鍾鼎彝器款識法帖、復古編、班馬字類、漢隸字源、六書故、字通、龍龕手鑒、 六書統、周秦刻石釋音、字鑒、說文字原、六書正訛、漢隸分韻、六書本義、奇字韻、古音駢字、俗書刊誤、字孿、御定康熙字典、御制增訂清文鑒
123御制增訂清文鑒、 御制滿珠蒙古漢字三合切音清文鑒、欽定西域同文志、隸辨、篆隸考異
【小學類三、韻書之屬】
原本廣韻、重修廣韻、集韻、切韻指掌圖、韻補、附釋文互注禮部韻略、 增修互注禮部韻略、增修校正押韻釋疑、九經補韻、五音集韻、古今韻會舉要、四聲全形等子、經史正音切韻指南、洪武正韻、古音叢目、古音略例、轉注古音略、毛詩古音考、 屈宋古音義、御定音韻闡微、欽定同文韻統、欽定葉韻匯輯、欽定音韻述微、音論、詩本音、易音、唐韻正、古音表、韻補正、古今通韻、易韻、孫氏唐韻考、古韻標准、附錄、 六藝綱目、
2史部、
【正史類】
201史記、史記集解、史記索隱、史記正義、讀史記十表、史記疑問、前漢書、班馬異同、後漢書
202後漢書、補後漢書年表、 兩漢刊誤補遺、三國志、三國史辨誤、三國志補注、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魏書
203魏書、北齊書、周書、隋書、南史、北史、舊唐書
204舊唐書、新唐書、 唐書釋音、新唐書糾謬、舊五代史、新五代史、五代史纂誤、宋史
205宋史、遼史、遼史拾遺
206遼史拾遺、金史、元史、欽定遼金元三史國語解、明史
207明史、
【編年類】
竹書紀年、竹書統箋、前漢紀、後漢紀、元經、唐創業起居注、資治通鑒
208資治通鑒、資治通鑒考異、資治通鑒釋例、資治通鑒目錄、通鑒地理通釋、通鑒釋文辨誤、 通鑒胡注舉正、稽古錄、資治通鑒外紀、皇王大紀、中興小紀、續資治通鑒長編
209續資治通鑒長編、綱目續麟、綱目分注拾遺、綱目訂誤、大事記、建炎以來系年要錄、 210建炎以來系年要錄、九朝編年備要、續宋編年資治通鑒、西漢年紀、靖康要錄、兩朝綱目備要、宋季三朝政要、宋史全文、資治通鑒前編、通鑒續編、大事記續編、元史續編、 御批歷代通鑒輯覽
211御批歷代通鑒輯覽、御定資治通鑒綱目三編、皇清開國方略、資治通鑒後編
【紀事本末類】
通鑒紀事本末
212通鑒紀事本末、春秋左氏傳事類始末、 三朝北盟會編、蜀鑒、炎徼紀聞、宋史紀事本末、元史紀事本末、平定三逆方略、聖祖仁皇帝親征平定朔漠方略、欽定平定金川方略、平定準噶爾方略
213平定準噶爾方略、 平定兩金川方略、欽定剿捕臨清逆匪紀略、欽定蘭州紀略、欽定石峰堡紀略、欽定台灣紀略、綏寇紀略、滇考、明史紀事本末、繹史
214繹史、左傳紀事本末、 平台紀略
【別史類】
逸周書、東觀漢記、建康實錄、隆平集、古史、通志
215通志、東都事略、路史、欽定重訂契丹國志、欽定重訂大金國志、古今紀要、蕭氏續後漢書、 郝氏續後漢書
216郝氏續後漢書、春秋別典、御定歷代紀事年表、三元甲子編年、欽定續通志
217欽定續通志、補歷代史表、後漢書補逸、春秋戰國異辭、 尚史
【雜史類】
國語、國語補音、戰國策、鮑氏戰國策注、戰國策校注
218戰國策校注、貞觀政要、渚宮舊事、東觀奏記、五代史闕文、五代史補、北狩見聞錄、松漠紀聞、 燕翼詒謀錄、太賓士跡統類、咸淳遺事、大金吊伐錄、汝南遺事、錢塘遺事、平宋錄、弇山堂別集、革除逸史、欽定蒙古源流、
【詔令奏議類、一詔令之屬】
太祖高皇帝聖訓、 太宗文皇帝聖訓、世祖章皇帝聖訓、聖祖仁皇帝聖訓、世宗憲皇帝聖訓、世宗憲皇帝上諭八旗、世宗憲皇帝上諭內閣、世宗憲皇帝硃批諭旨
219世宗憲皇帝硃批諭旨、唐大詔令集、 兩漢詔令
【詔令奏議類二、奏議之屬】
範文正奏議、包孝肅奏議集、盡言集、讜論集、左史諫草、商文毅疏稿、王端毅奏議
220王端毅奏議、馬端肅奏議、關中奏議、胡端敏奏議、 楊文忠三錄、何文簡疏議、垂光集、孫毅庵奏議、玉坡奏議、南宮奏稿、訥溪奏疏、譚襄敏奏議、潘司空奏疏、兩河經略、兩垣奏議、周忠愍奏疏、張襄壯奏疏、靳文襄奏疏、 華野疏稿、宋名臣奏議、歷代名臣奏議
221歷代名臣奏議、名臣經濟錄、名臣經濟錄
222御選明臣奏議、
【傳記類一、聖賢之屬】
孔子編年、 東家雜記
【傳記類二、名人之屬】
晏子春秋、魏鄭公諫錄、李相國論事集、杜工部年譜、杜工部詩年譜、紹陶錄、金佗?編、象台首末、魏鄭公諫續錄、忠貞錄、諸葛忠武書、 寧海將軍固山貝子功績錄、朱子年譜
【傳記類三、總錄之屬】
古列女傳、高士傳、卓異記、春秋臣傳、廉吏傳、紹興十八年同年小錄、伊洛淵源錄、宋名臣言行錄前集、 名臣碑傳琬琰之集、錢塘先賢傳贊、慶元黨禁、宋寶佑四年登科錄、京口耆舊傳、昭忠錄、敬鄉錄、唐才子傳、元朝名臣事略、浦陽人物記、古今列女傳、殿閣詞林記、 嘉靖以來首輔傳、明名臣琬琰錄、今獻備遺、百越先賢志、元儒考略、欽定宗室王公功績表傳、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傳、欽定八旗滿洲氏族通譜
223欽定八旗滿洲氏族通譜、 欽定勝朝殉節諸臣錄、明儒學案、中州人物考、東林列傳、儒林宗派、明儒言行錄、史傳三編、閩中理學淵源考
【傳記類四、雜錄之屬】
征南錄、驂鸞錄、吳船錄、入蜀記、西使記、 保越錄、粵閩巡視紀略、松亭行紀、扈從西巡日錄
【史鈔類】
兩漢博聞、通鑒總類、南史識小錄、北史識小錄
【載記類】
吳越春秋、越絕書、華陽國志、鄴中記、十六國春秋、
224十六國春秋、別本十六國春秋、蠻書、釣磯立談、江南野史、江南別錄、江表志、江南餘載、三楚新錄、錦里耆舊傳、五國故事、蜀檮杌、馬氏南唐書、陸氏南唐書、吳越備史、 安南志略、十國春秋、附錄、朝鮮史略、越史略
【時令類】
歲時廣記、御定月令輯要
【地理類一、宮殿簿之屬】
三輔黃圖、禁扁、
【地理類二、總志之屬】
元和郡縣志、太平寰宇記、 元豐九域志、輿地廣記、方輿勝覽、明一統志
225明一統志、大清一統志
226大清一統志
【地理類三、都會郡縣之屬】
吳郡圖經續記、乾道臨安志、淳熙三山志、吳郡志、 新安志、剡錄、會稽志、赤城志、寶慶四明志、海鹽澉水志、景定嚴州續志、景定建康志、咸淳臨安志、至元嘉禾志、昌國州圖志、延佑四明志、齊乘、至大金陵新志、無錫縣志、 姑蘇志、武功縣志、朝邑縣志、嶺海輿圖、滇略、吳興備志
227吳興備志、欽定熱河志、欽定日下舊聞考、欽定滿洲源流考、欽定皇輿西域圖志、欽定盛京通志、畿輔通志、
228畿輔通志、江南通志、江西通志
229江西通志、浙江通志
230浙江通志、福建通志、湖廣通志、河南通志
231河南通志、山東通志、山西通志
232山西通志、 陝西通志
233陝西通志、甘肅通志、四川通志、廣東通志、廣西通志
234廣西通志、雲南通志、貴州通志、歷代帝王宅京記、
【地理類四、河渠之屬】
水經注、 水經注集釋訂訛、水經注釋、吳中水利書、四明它山水利備覽、河防通議、治河圖略、浙西水利書、河防一覽、三吳水利錄、北河紀、敬止集、三吳水考
235三吳水考、 吳中水利全書、欽定河源紀略、侖昆河源考、兩河清匯、居濟一得、治河奏續書、直隸河渠志、行水金鑒、水道提綱、海塘錄
【地理類五、邊防之屬】
籌海圖編、 鄭開陽雜著
【地理類六、山水之屬】
南嶽小錄、廬山記、赤松山志、西湖游覽志、桂勝、欽定盤山志、西湖志纂
【地理類七、古跡之屬】
洛陽伽藍記、吳地記、長安志、洛陽名園記、 雍錄、洞霄圖志、長安志圖、汴京遺跡志、汴京遺跡志、武林梵志、江城名跡、營平二州地名記、金鰲退食筆記、石柱記箋釋、關中勝跡圖志
【地理類八、雜記之屬】
南方草木狀、 荊楚歲時記、北戶錄、桂林風土記、嶺表錄異、益部方物略記、岳陽風土記、東京夢華錄、六朝事跡編類、會稽三賦、中吳紀聞、桂海虞衡志、嶺外代答、都城紀勝、夢粱錄、 武林舊事、增補武林舊事、歲華紀麗譜、吳中舊事、平江記事、江漢叢談、閩中海錯疏、蜀中廣記、益部談資、顏山雜記、嶺南風物記、龍沙紀略、台海使槎錄、 東城雜記
【地理類九、游記之屬】
游城南記、河朔訪古記、徐霞客游記
【地理類十、外紀之屬】
佛國記、大唐西域記、宣和奉使高麗圖經、諸蕃志、溪蠻叢笑、真臘風土記、島夷志略、 朝鮮賦、海語、東西洋考、職方外紀、赤雅、朝鮮志、皇清職貢圖、坤輿圖說、異域錄、海國聞見錄
【職官類一、官制之屬】
唐六典、翰林志、麟台故事、翰苑群書、南宋館閣錄、 玉堂雜記、宋宰輔編年錄、秘書監志、翰林記、禮部志稿
237禮部志稿、太常續考、土官底簿、詞林典故、欽定國子監志、欽定歷代職官表

⑹ 國學常識pdf

1.國學方面的書籍
《老子》 朱謙之 《老子校譯》 中華書局 比較深,適合專業研究 陳鼓應《老子今注今譯》商務印書館 譯注的是王弼的傳世本 有字詞解釋、整段翻譯 適合普通讀者 高明《帛書老子校注》 中華書局 非傳世本,是馬王堆出土的帛書老子版本的註解,漢朝埋進去的。

廖明春《郭店楚簡老子校釋》清華大學出版社 非傳世版本,郭店出土的,至今發現的最古老的老子版本。 《論語》 劉寶楠(清朝)《論語正義》中華書局 適合專業人士研究使用 程樹德(清朝)《論語集釋》中華書局 集成舊注,發表新見 適合專業人士研究使用 楊伯峻《論語譯注》中華書局 適合普通讀者閱讀,屬於此類書中經典力作 《孟子》 焦循《孟子正義》中華書局 適合專業人士閱讀 楊伯峻《孟子譯注》中華書局 此類書中經典力作,適合普通讀者 《周易》 對於周易的研究和闡述主要分為象數派和義理派。

周易此書的原本功能,啟旅檔也即占卜的功能,其實早就沒人懂了。現在所謂的用周易來算命,其實都是胡謅。

張善文 黃壽祺《周易譯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這是最好的版本,但是很難找 周振甫《周易譯注》 中華書局 《詩經》 對詩經的註解,自古以來分歧很大 程俊英 蔣見元《詩經譯注》 中華書局 比較淺顯,適合普通讀者,以白話詩翻譯詩經,朗朗上口 周振甫《詩經譯注》中華書局 《左傳》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中華書局 大部頭,四本書。 對於古代的制度、文化、風俗有詳細的解釋,來龍去脈說的很清楚,正本清源。

通讀此書,能夠對中國古代有一個系統的了解,大大提高你的底蘊。此書可謂同類書中最經典最值得閱讀的作品。

力薦!力薦!力薦之! 《國語》 徐元誥《國語集解》中華書局 很遺憾,此書尚沒有合適的版本供普通讀者進行通俗閱讀。 《逸周書》 這部書特別古,據說是編尚書時候剩下的東西,很有價值,學術地位很高,但不怎麼出名。

黃懷信 張懋鎔 田旭東《逸周書匯校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年 不適合大眾閱讀 《墨子》 《墨子》在很長一段時間是沒有是傳的,歷史上都找不到。 宋以後搞道藏,因為墨子中有科技和邏輯的東西,所以就把《墨子》收到道藏里了。

後來在道藏中發現了它。關於墨子的研究很不充分,分歧很大。

有些地方很難理解,里邊錯字也很多。 可以說《墨子》是古書中最難讀的。

輕易勿讀墨子。 吳毓江《墨子校注》中華書局 2006 譚家健《墨子今注今譯》商務印書館 2009 《莊子》 其難讀程度僅次於墨子。

本來《莊子》不是經,唐朝以後成經典了,悄亂叫《南華經》。大概因為唐皇帝也姓李,所以要弘揚其祖宗的名聲,以便光耀自己。

郭慶藩《莊子集釋》中華書局 以文言文寫成,適合研究使用 王先謙《莊子集解》中華書局 以文言文寫成,適合研究使用 陳鼓應《莊子今注今譯》中華書局,商務印書館 通俗讀本,適合普通讀者。 但陳鼓應有個毛病,就是如果他認為某個字是錯字,就徑自改掉了,也不說明一下。

按照慣例,是不能隨便改動原文的,如果認為某處有錯,應當註上「存疑」等字樣,以供後來者甄別。清朝人常說「明人刻書而書亡」,就是因為明朝人總是徑自改字。

《商君書》 此書雖很薄,但文采很好。 蔣禮鴻《商君書錐指》中華書局 比較深,非大眾閱讀版本。

《韓非子》 王先慎《韓非子集解》中華書局 《荀子》 荀子是大部頭,很難讀,其邏輯不連貫,並且大量使用齊魯方言,所以同一個字在《荀子》里的意思常常和別人的不同。總之就是研究起來很困難。

王先謙《荀子集解》中華書局 《管子》 稷下學派的論文集,基本上是法家和道家的東西。 郭沫若、聞一多、許維遹 《管子集校》科學出版社 1956年出版 戴望《管子校正》中華書局 1954年出版 系列套書: 中華書局的一套《新編諸子集成》質量很好 貴州人民出版社出過一套:《中國歷代名著全譯叢書》把中國幾乎所有的古籍都翻譯了一遍,工程很大,但是質量參差不齊,有些根本沒法看,也有好的,像《商君書》、《韓非子》等就很不錯。
2.國學知識
【四大名綉】蘇綉〖蘇州〗、湘綉〖湖南〗、蜀綉〖四川〗、廣綉〖廣東〗 【四大名扇】檀香扇〖江蘇〗、火畫扇〖廣東〗、竹絲鎮褲扇〖四川〗、綾絹扇〖浙江〗 【四大名花】牡丹〖山東菏澤〗、水仙〖福建漳州〗、菊花〖浙江杭州〗、山茶〖雲南昆明〗 【十大名茶】西湖龍井〖浙江杭州西湖區〗、碧螺春〖江蘇吳縣太湖的洞庭山碧螺峰〗、信陽毛尖〖河南信陽車雲山〗、君山銀針〖湖南嶽陽君山〗、六安瓜片〖安徽六安和金寨兩縣的齊雲山〗、黃山毛峰〖安徽歙縣黃山〗、祁門紅茶〖安徽祁門縣〗、都勻毛尖〖貴州都勻市〗、鐵觀音〖福建安溪縣〗、武夷岩茶〖福建崇安縣〗 【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四書】《論語》、《中庸》、《大學》、《孟子》 【五經】《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 【八股文】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 【六子全書】《老子》、《莊子》、《列子》、《荀子》、《揚子法言》、《文中子中說》 【漢字六書】象形、指事、形聲、會意、轉注、假借 【書法九勢】落筆、轉筆、藏峰、藏頭、護尾、疾勢、掠筆、澀勢、橫鱗豎勒 【竹林七賢】嵇康、劉伶、阮籍、山濤、阮咸、向秀、王戎 【飲中八仙】李白、賀知章、李適之、李琎、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 【蜀之八仙】容成公、李耳、董促舒、張道陵、嚴君平、李八百、范長生、爾朱先生 【揚州八怪】鄭板橋、汪士慎、李鱓、黃慎、金農、高翔、李方鷹、羅聘 【北宋四大家】黃庭堅、歐陽修、蘇軾、王安石 【唐宋古文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 【十三經】《易經》、《詩經》、《尚書》、《禮記》、《儀禮》、《公羊傳》、《榖梁傳》、《左傳》、《孝經》、《論語》、《爾雅》、《孟子》 【四大民間傳說】《牛郎織女》、《孟姜女》、《梁山伯與祝英台》、《白蛇與許仙》 【四大文化遺產】《明清檔案》、《殷墟甲骨》、《居延漢簡》、《敦煌經卷》 【元代四大戲劇】關漢卿《竇娥冤》、王實甫《西廂記》、湯顯祖《牡丹亭》、洪升《長生殿》 【晚清四大譴責小說】李寶嘉《官場現形記》、吳沃堯《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劉鶚《老殘游記》、曾樸《孽海花》 【六藝】禮、樂、射、御、書、數 【六義】風、賦、比、興、雅、頌 【五行】金、木、水、火、土 【八卦】乾〖天〗、坤〖地〗、震〖雷〗、巽〖風〗、坎〖水〗、離〖火〗、艮〖山〗、兌〖沼〗 【三從】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 【四德】婦德、婦言、婦容、婦工(婦女德品德、辭令、儀態、女工) 【三皇】伏羲、女媧、神農 【五帝】太皞、炎帝、黃帝、少皞、顓頊 【三教】儒教、道教、佛教 【三清】元始天尊〖清微天玉清境〗、靈寶天尊〖禹余天上清境〗、道德天尊〖大赤天太清境〗 【四御】昊天金闕無上至尊玉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極大帝、勾陳上宮天後皇大帝、承天效法土皇地祗 【八仙】鐵拐李、鍾離權、張果老、呂洞賓、何仙姑、藍采和、韓湘子、曹國舅 【十八羅漢】布袋羅漢、長眉羅漢、芭蕉羅漢、沉思羅漢、伏虎羅漢、過江羅漢、歡喜羅漢、降龍羅漢、 *** 羅漢、舉缽羅漢、開心羅漢、看門羅漢、騎象羅漢、探手羅漢、托塔羅漢、挖耳羅漢、笑獅羅漢、坐鹿羅漢。
3.國學知識
其實有一些是生僻的,有些是小節,不值得花大力氣,有一些太難找,這其實只是查看記性好壞,有否看過,不算真正學國學,當然賞玩一下是可以的。

至於學國學,還是一點點看,比如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元曲三百首,不用看那些文學史,那要等你了解之後看的,可當復習。國學許多是文言,所以一定要增長文言知識。

我推薦一些書吧,《文心》,這是夏丏尊和葉聖陶用故事給青少年介紹一些文學知識的,經史子集適當看看,選代表性的。《古文觀止》,我想不是因為選的都是好的,而是全面這本來就是給初選者看的,這類蒙學書也可看看,比如幼學瓊林這類的,書店很多。

近代的也有許多可看。其實可以從耳熟能詳的書籍看起,許多書都是從這些書延伸的。

學國學不一定要中國人的,西方的一些可供印證,比如修辭,有些是他們簡潔;日本人不可小看,有些東西很好,可當看故事。最後一步步來,希望你不要成為萬精油,可對感興趣的鑽深。

⑺ 請推薦一本有關"公司"知識的書!

(推薦書籍)
《中國史綱要》翦伯贊主編(增訂本)
史 部
二十四史+清史稿:《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
《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南史》、《北史》、《隋書》、《舊唐書》、《新唐書》、《舊五代史》
《新五代史》、《宋史》《遼史》、《金史》、《元史》、《明史》、《清史稿》。
其它:《資治通鑒》、《續資治通鑒》、《戰國策》、《貞觀政要》、《逸周書》、《古列女傳》、《徐霞客游記》、
《大唐西域記》、《荊楚歲時記》、《唐才子傳》、《通典》、《東觀漢記》、《前漢紀》、《後漢紀》、《華陽國志》、
《洛陽伽藍記》、《唐會要》、《唐律疏議》、《吳越春秋》、《越絕書》、《竹書紀年》、
《中國大網路全書-中國歷史》、《中國通史》。
經 部
十三經(《簡介》):《周易》、《尚書》、《詩經》、《周禮》、《儀禮》、《左傳》、《公羊傳》、
《穀梁傳》、《論語》、《孝經》、《爾雅》、《孟子》、《禮記》。
其它:《四書章句集注》、《春秋繁露》、《韓詩外傳》 、《大戴禮記》。
子 部
兵書類-武經七書:《孫子兵法》、《吳子》、《六韜》、《司馬法》、《三略》、《尉繚子》、《唐李問對》、
《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南史》、《北史》、《隋書》、《舊唐書》、《新唐書》、《舊五代史》
《新五代史》、《宋史》《遼史》、《金史》、《元史》、《明史》、《清史稿》。
其它:
《夢溪筆談》、《太平廣記》、《孔子家語》、《韓非子》、《墨子》、
《列子》、《莊子》、《荀子》、《公孫龍子》、《鬼穀子》、
《搜神記》、《搜神後記》、《周易參同契》、《山海經》、《校注》、《歸田錄》、
《藝文類聚》、《穆天子傳》、《唐摭言》、 《唐新語》、《顏氏家訓》、
《古畫品錄》、《鹽鐵論》、《弘明集》、《廣弘明集》、《宋高僧傳》、
《道德經》、《鈍吟雜錄》、《申鑒》、《論衡》、《說苑》、
《新語》、《宣室志》、《九章算術》、《呂氏春秋》、《世說新語》、
《黃帝內經靈樞經》、《黃帝內經素問》、《備急千金要方》、《傷寒論注》、《金匱要略注》、
《難經本義》、《神農本草經》、《棋經》、《茶經》、《抱朴子內篇》、
《法言義疏》、《風俗通義》、《鶡冠子》、《孔叢子》、《齊民要術》、
《潛夫論》、《人物誌》、《西京雜記》、《晏子春秋》、《中論》、
《周髀算經》、《朱子語類》、《鄧子》、《林泉高致集》、《山房隨筆》。
集 部
《全唐詩》、《全宋詞》、《李太白全集》、《樂府詩集》、《文心雕龍》、
《文選》、《王右丞集箋注》、《楚辭》、《楚辭補注》、《觀林詩話》、
《優古堂詩話》、《誠齋詩話》、《庚溪詩話》、《草堂詩話》、《藏海詩話》、
《六一詩話》、《後山詩話》、《彥周詩話》、《二老堂詩話》、《懷麓堂詩話》、
《滄浪詩話》、《詩品》、《詩人玉屑》、《中山詩話》。

⑻ 志怪小說的產生原因和藝術特徵

http://211.154.163.43:90/~kjqk/gxshkx/gxsh2003/0311pdf/031143.pdf

file:///C:/Documents%20and%20Settings/user/Local%20Settings/Temporary%20Internet%20Files/Content.IE5/R882RTKJ/282,27,幻燈片 27

"志怪"與"志怪小說"是兩個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概念,前者為一動名片語,是一種以記載描述怪異人事為主的創作活動;而後者則屬於小說題材類型之一種,是小說發展演進中一種較為規范和定型化的創作模式,故後人又稱其為"志怪模式".從其產生和發展看,由"志怪"到"志怪小說"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從其內容與創作手法上看,"志怪小說"基本上是"志怪"這一創作活動的進一步擴展與延伸,這使得"志怪小說"更接近於後世小說的概念.

http://www.blogms.com/blog/CommList.aspx?BlogLogCode=1001338146

小說一詞始於莊子,漢書藝文志有了小說家之稱,並把民間流傳的奇事逸聞,神話傳說等看作小說,應該說班固的這種認識也反映了小說文體觀念的發展 中國古代小說可上溯至先秦諸子寓言乃至遠古神話,但其並非中國敘事文學的直接源頭,小說的形成更多的是受發達的史傳文學的影響,先秦歷史散文中大量的傳說,靈怪,異事與確鑿可靠的歷史事實溶為一體,成為後世志怪小說的先驅,而其對歷史人物事件的生動記敘也給了魏晉時代志人小說的出現提供了經驗,史記的出現,其一些名篇甚至暗合了小說的全部基本要素 志怪小說以搜神記為代表,宗教迷信色彩較濃,鬼怪靈異記載較多 志人小說以世說新語為代表,以記錄人物軼聞瑣事為主要內容,多標榜風度,炫耀才學 小說作為一個嚴格的文體概念,形成和成熟應在唐代,明清為其繁榮期,中國古代小說的民族特色其基本要素大致有四:相對完整的故事清潔,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合理的虛構,全知視角的敘事,在唐傳奇出現以前,志怪和志人兩大系統中的作品還比較粗糙,藝術上不夠精緻,作者的意識亦尚未自覺,因此,整個唐前時代都是小說的萌芽生長期

漢魏六朝的小說處於中國小說的萌芽階段。漢以前還沒有小說這一名稱,《莊子·外物》所謂「飾小說以干縣令」,只是指與大道相對的小道,猶如《齊物論》所謂「小言詹詹」。漢代開始有小說家的名稱,最早大概出於劉歆《七略》。班固《漢書·藝文志》因之列為諸子略中的一家,但視之為小道,說是「閭里小知者之所及」。桓譚《新論》也說是「小說家合叢殘小語,近取譬論,以作短書,治身理家,有可觀之辭」(《文選》江淹《雜體詩》李善注引)。當時所謂的小說只是指講小道、小知的「叢殘小語」。先秦作品《山海經》、《穆天子傳》,古人都把它看作史地類的書,《四庫全書》才列入小說家類。今本《逸周書》里也有幾篇近似小說的作品,可以說是古小說的淵源。《漢書·藝文志》所著錄的小說十五家,都已亡佚。其中有《伊尹說》、《鬻子說》、《黃帝說》、《封禪方說》、《虞初周說》等5種,都以「說」為題,可能是小說的代表作品。還有《青史子》1種,存有幾條佚文,可以大致了解漢代人所謂小說的內容。《伊尹說》和《百家》也有佚文可以考見。大體如魯迅所說,「託人者似子而淺薄,記事者近史而悠謬者也」。

現在所能見到的所謂漢人小說,都不見於漢人的記載,絕大多數都不是漢人的作品。只有一種據說是東方朔的《神異經》,曾見漢人稱引,但也未必真是東方朔的手筆。這一類作品,唐以前的人都不把它看作小說。在唐人編的《隋書·經籍志》里,史部地理類列入《神異經》、《海內十洲記》,舊事類列入《漢武帝故事》、《西京雜記》,雜傳類列入《漢武帝內傳》、《漢武洞冥記》和晉以後的《搜神記》、《搜神後記》、《異苑》、《續齊諧記》(《舊唐書·經籍志》分類略有出入)等,宋朝以後,才把這類書陸續歸入了小說。到了清人編《四庫全書》時,小說家的范圍更進一步擴大,把野史筆記之類也都列為小說。以上所提作品,現在都看作漢魏六朝的小說了。魯迅所輯的《古小說鉤沉》,也收入了許多雜傳類的書。其中《漢武故事》(即《漢武帝故事》)時代較早,比較接近歷史,有一些傳說性的故事,如漢武帝微行柏谷事,流傳很廣,《資治通鑒》也已採用;又如顏駟對武帝問,也常為人引用。《漢武故事》也有西王母、東方朔的故事,但是還不像《漢武帝內傳》、《漢武洞冥記》那樣具有濃重的方士氣。

隋唐時人對小說的看法,與劉歆、班固有所不同。

據《隋書·經籍志》著錄,小說類共收書25種,並在附註里記載了一些當時已經亡佚的書名。除《燕丹子》和《世說》外,都已失傳了。從書名及佚文看,這類書多數是雜記瑣事,神怪色彩不多,而且還標榜記事確實。如當時已經亡佚的裴啟《語林》,曾被謝安指摘失實,聲譽低落(《世說新語·輕詆》)。《世說》可以說是《語林》的後繼,它和劉峻的注採用了不少《語林》的材料。可見唐朝以前的所謂的小說,主要是指野史雜事之類的書。劉知幾在《史通》第十篇《雜述》里說「偏記小說,自成一家」,他把這類書分為十種,有稱作「逸事」的《汲冢紀年》、《西京雜記》,有稱作「瑣言」的《世說》、《語林》,有稱作「雜記」的《志怪》(祖台之)、《搜神記》、《幽明錄》、《異苑》等。盡管史學家們並不看重這類「短部小書」,但還是把它看作史部的一個支派。到了歐陽修編《新唐書·藝文志》時,就把一大批史部雜傳類的書歸入子部小說家了。

《隋書·經籍志》所著錄的小說,現存的只有《燕丹子》和《世說》兩種。

《燕丹子》敘述燕太子丹使荊軻刺秦王的故事。唐宋以後不為人所注意,清人從《永樂大典》里抄錄出來以後,孫星衍加以校刻,才重新流傳。然而這個故事確曾流傳於漢代,從《風俗通義》、《論衡》等書里都曾述及這點看來,它可能是現存唯一的比較可靠的漢人小說,也是後世講史話本的先驅。《燕丹子》的故事與《史記·刺客列傳》所載大體相同,但多出一些神奇的情節,如秦王扣留太子丹,說要等烏白頭、馬生角才放他回國,太子丹仰天長嘆,居然出現了這樣的奇跡。又如太子丹厚待荊軻,和他同案而食,同床而寢,甚至拿黃金給荊軻擲蛙作樂;荊軻想吃馬肝,就把千里馬殺了;荊軻稱贊彈琴的美人手好,就把美人的手斬下來給他。最後刺秦王還有一些驚險的場面。這些情節很離奇,所以為司馬遷所不取。但是它富有民間文學色彩,已經具備了小說的藝術特徵。

《世說新語》是志人小說(亦稱軼事類小說)的代表作。「志人」這個名稱是魯迅從「志怪」推衍出來的。《世說新語》里記載的大部分是魏晉時期達官名士的言行,分為「德行」、「言語」、「政事」、「文學」等36篇。書中所載都是經過選擇的精采片斷,特別注意語言的提煉,比一般野史雜事更富於文學性。許多故事只用寥寥幾筆,就勾畫出一個人物形象,有很高的概括力。有些人物的幾個小故事,散見各篇,合起來就可以相當完整地見出一個人的性格。有些故事後來已成為通行的成語典故,如「捉刀人」、「傳神阿堵」、「書空咄咄」、「坦腹東床」等等。

這類小說里還有一些記載笑話的書,如魏邯鄲淳的《笑林》,北齊陽□松的《解頤》(疑即《談藪》),隋魏澹的《笑苑》等。

殷芸的《小說》是一部匯編前人小說的總集,它就以「小說」命名。故事按時代前後編次,引書註明出處,資料豐富,體例謹嚴,作為輯集古書的依據,可與劉峻的《世說注》相比。但書已散佚,現有魯迅、余嘉錫、唐蘭、周楞伽四家的輯本。

漢魏六朝的小說,還有許多本屬雜傳類的書,多數帶有神怪色彩,來源於巫和方士的荒唐之言。漢代以後,道教和佛教日益盛行,鬼神迷信的說教更廣為流布,所以志怪的書層出不窮。如祖台之的《志怪》,曹毗的《志怪》,殖氏的《志怪記》,孔約的《孔氏志怪》,都以「志怪」命名。注重科學的祖沖之,也有《述異記》之作。以志人為主的《世說新語》也有一些神怪色彩,如《文學》篇第一條記馬融轉式、鄭玄禳禍的故事,《術解》篇載郭璞相墓的故事,就近於志怪。不過當時人並不把這類故事當作小說,如干寶《搜神記序》說他寫書的目的是「明神道之不誣」。當時人稱干寶為「鬼之董狐」(《世說新語·排調》)。

《搜神記》可以說是志怪小說的代表作。現存20卷本,是明人重新輯集的,已經不是原貌,混入了一些可疑的篇章。它匯集了晉以前的奇聞異事,保存了一部分優美的神話傳說,如《董永》、《韓憑妻》等,對後世很有影響。其餘比較完整的書還有傳為陶潛撰的《搜神後記》、劉敬叔的《異苑》、王嘉的《拾遺記》、吳均的《續齊諧記》、傳為任□撰的《述異記》等。至於《列異傳》、《幽明錄》、《齊諧記》等,均已散佚,佚文都收集在《古小說鉤沉》一書里。

王嘉的《拾遺記》在志怪小說中較有特色。它按歷史朝代分篇,記載正史以外的遺聞,第十卷為名山記,故事新奇,頗具文采,尤其是蕭綺所撰的錄,文筆華麗,藝術性較強。還有張華的《博物志》,多記異方殊物、珍禽怪獸及草木蟲魚,也有一些怪誕不經的神仙方技的故事。它以「志物」為主,於志人、志怪之外,開辟了《述異記》以至《酉陽雜俎》一派的途徑,所以《隋書·經籍志》列為雜家,《舊唐書·經籍志》始改入小說家。

佛教盛行之後,志怪與宣揚因果報應的說教合流,小說成為宗教宣傳的一種工具。現存的有顏之推的《冤魂志》(一作《還冤志》),已經失傳而有佚文可考的還有劉義慶《宣驗記》、王琰《冥祥記》、顏之推《集靈記》、侯白《旌異記》等。道家也有這一類作品,如晉王浮的《神異記》,與葛洪《神仙傳》等書並行。

志人和志怪,逐漸統一於故事情節的發展。故事性不斷加強,注重意想和文采,這是中國小說歷史發展的一個方向。志怪雜傳陸續歸並入小說家,一方面是依據宋代以來的目錄學家的分類,另一方面是承認中國小說發展的歷史事實。因為志怪既然是神奇故事,就不免有藝術虛構,對後世小說的發展有積極的影響。正是從六朝的鬼神志怪,孕育出了唐代的傳奇小說。

漢魏六朝小說對後世小說戲曲的影響不可忽視,如《搜神記》中盧汾夢入蟻穴的故事是《南柯太守傳》的先河,胡母班給河伯傳書故事是《柳毅傳》的濫觴,《幽明錄》中石氏女魂遇龐阿故事可以看作《離魂記》的雛形,楊林夢入玉枕的故事(《太平廣記》卷二百八十三引)可說是《枕中記》的藍本,《搜神後記》中徐玄方女重生故事則是後世《杜麗娘記》和《牡丹亭》的素材。清代蒲松齡創造性地融合志怪和傳奇的藝術手法,加強了想像和細節描寫,形成了「用傳奇法,而以志怪」的特色,更是漢魏六朝小說傳統的進一步發展。

⑼ 小自考漢語言文學中國古代文學史一是那個階段

小自考漢語言文學中國古代文學史一是那個階段
總算把自考漢語言本科《中國古代文學史(一)》常考知識點整理好了,因為篇幅較長,建議收藏後再看,也建議關注我,不定期更新最新的資料給大家~

PS:本文由於篇幅較長,字數已超限制,完整版pdf文檔已放評論區,可去網盤自取。

推薦考試用書

第一章 上古傳說文學

第一節 初民的歌謠☆☆☆

1、我國古籍中多有對原始歌舞的記載,如:「昔葛天氏之樂,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闕」(《呂氏春秋·古樂》);「古越俗祭防風神,奏防風古樂,截竹長三尺,吹之如嗥,三人被發而舞」(緯書《河圖玉版》);「(舜)即帝位……擊石拊石,以歌《九韶》,百獸率舞」(《宋書·符瑞志》引《竹書紀年》)。

2、我國是一個詩的國度,如:「歌詠所興,宜自生民始也」(沈約《宋書·謝靈運傳論》),在人類還沒有文字,沒有豐富的文學藝術種類及表現手段,歌唱和舞蹈便是初民天然的表現和抒情方式。

3、或求雨,或祈年,是甲骨卜辭的重要內容,表現著初民的心態和願望。上舉這類卜辭比較完整,語句平實,聲韻諧調,可以見出原始古歌的風貌。

4、至於後世典籍所保存或搜集的原始歌謠,只有極少幾首,因其風貌古樸,或可視為原始歌謠的存留。

例如相傳為黃帝時的《彈歌》:「斷竹,續竹,飛土,逐宍。」(《吳越春秋·勾踐陰謀外傳》)

第二節 上古神話傳說☆☆☆☆

一、神話釋義

神話的基本特性:

(1)神話都是想像或幻想的(2)神話是遠古人類對所觀察或經歷的自然界或社會現象的解釋和說明,只是它經過了「幻想」的加工,成為了想像中的「神話」了的現實生活(3)神話反映著遠古人類解釋自然(或社會)並征服自然(或社會)的願望(4)神話只能產生在史前的遠古時代,它是人類還沒有能力對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作出符合實際的解釋之時代的產物。

二、我國神話系統

(1)創世神話:創世神話主要包括初民對天地開辟和人類誕生的解釋。

(2)自然災害神話:自然災害神話表現了原始人類遭受自然災害的經歷,以及他們戰勝自然災害的願望。例如:女媧煉石補天、後羿射日、大禹治水、精衛填海、誇父追日等神話。這些都表現了初民與自然災害抗爭的堅強鬥志和征服自然的強烈願望。

(3)戰爭神話:遠古戰爭神話中,最精彩的就是有關黃帝的故事。其中保留較為完好的,是黃帝戰蚩尤的故事。

三、我國神話的精神內涵及其影響☆☆☆☆

1、中國古代神話的主要特徵(1)圍繞著人的生存這個主題(2)神話中的英雄人物都充滿著激揚的鬥志、神異的能力和英雄氣概(3)熔鑄著濃烈的情感,塑造了鮮明的形象,表現出豐富的想像力。

2、對後世文學發展的影響(1)神話的藝術規則為後世文學的發展提示了方向。一方面,神話所開創的為人生的主題,事實上成為了我國數千年文學發展的主流和傳統。而這一傳統的形成,包含著由神話積淀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神話富於情感、形象和想像的特徵,無疑引導了後世文學審美理想的發展走向。(2)豐富多彩的神話作品,成為後世文學創作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題材源泉。從最早的文學總集《詩經》到近現代的文學創作,從詩歌散文到戲曲小說,無不得到神話的滋養。

【單選題】

1、以下中國古代神話中,屬於描寫自然災害神話的是( )

A:誇父逐日

B:女媧造人

C:盤古開天闢地

D:黃帝蚩尤之戰

【正確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古代神話的分類。為人熟知的「精衛填海」和「誇父逐日」的神話,一精美一豪壯,富於象徵意義,同樣表現了初民與自然災害抗爭的堅強鬥志和征服自然的強烈願望。女媧造人和盤古開天闢地屬於創世神話,黃帝戰蚩尤屬於戰爭神話。

第二章 《詩經》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收錄了從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五個多世紀的詩歌共305篇。《詩經》的收集還有「獻詩」的渠道產生於先秦時期。今傳《詩經》分為風、雅、頌三類編輯,這大概是久已有之的分類法。

《詩經》是中國漢族文學史上最早的詩歌總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大約五百多年的詩歌。另外還有6篇有題目無內容,即有目無辭,稱為笙詩。《詩經》又稱《詩三百》。先秦稱為《詩》,或取其整數稱《詩三百》。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始稱《詩經》,並沿用至今。 「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人而無儀,不死何為」出自《詩經》。

第一節 《詩經》的社會人生內涵☆☆☆☆

一、婚戀詩

1.《詩經》有一部分作品抒發戀愛和相思的甜蜜。如《鄭風•溱洧》和《陳風•月出》等。

2.《詩經》也表現了戀愛的曲折和苦惱,如《鄭風•將仲子》、《鄘風•柏舟》等。

3. 寫夫婦間深摯情愛的作品,如《齊風•雞鳴》、《鄭風•風雨》等。

4.《詩經》還有幾篇「棄婦詩」,如《邶風》的《日月》、《終風》、《谷風》,《衛風•氓》等,折射了比較深刻的社會問題。

二、抒發多種人生感慨的詩

如《小雅·巷伯》、《魏風·園有桃》、《王風·黍離》、《檜風·隰有萇楚》等。

三、《詩經》的形成

1.采詩說:如 班固《漢書》(漢代)

2獻詩說:《國語∙周語上》(先秦)

3.刪詩說:《史記·孔子世家》(漢代)

4.今人:周樂官的篩選、整理逐步編定,非一人一時完成

三、政治諷喻詩

1.《邶風·新台》是一首揭露宮闈醜行的詩,諷刺衛宣公霸佔兒子的新娘。

2.《詩經》有不少詩篇描寫當時繁重的勞役給人民帶來的苦難,抒發憤怨情緒。如《魏風·陟岵》、《邶風·擊鼓》、《王風·君子於役》。同時還有《唐風·鴇羽》《豳風·東山》《小雅·採薇》等。

3.《大雅·瞻卬》是周大夫凡伯刺周幽王的詩,寫幽王寵幸褒姒,黜退賢良,導致邦亂民困,直刺最高統治者,揭露了最高政權集團的腐敗黑暗,表達了深沉的憂國憂民之情。

4.《詩經》還有不少頌美統治者的作品。《召南·甘棠》表達了對召公的懷念和愛戴。

5.像《魏風》的《伐檀》、《碩鼠》一類對分配不平等、不勞而獲現象表示不滿的詩。

四、史詩及其他

史詩:《大雅》中的《生民》、《公劉》、《綿》、《皇矣》、《大明》,是周人的五篇著名史詩。

農事詩:《詩經》還有農事活動的歌詠,從不同角度表現了周人農業生產活動的情狀,如《豳風·七月》、《周南·芣苢》、《魏風·十畝之間》,《小雅》的《信南山》、《甫田》、《大田》,《周頌》的《載芟》、《良耜》等。以《七月》最為著名。《幽風·七月》表現了周人的農業生產情況。該詩按照一年四季的順序敘述了各種勞作。全詩八章,具有較大的史料價值。

第二節 《詩經》的文學成就

一、抒情與寫實的統一

二、賦、比、興的表現手法

「敷陳其事而直言之」是指《詩經》表現手法中的賦,賦就是直言白話的意思。「賦」作為文體的名稱,最早見於 《賦篇》。

「以彼物比此物也」是指《詩經》表現手法中的比。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是指《詩經》表現手法中的興。

三、四言詩的典範

《詩經》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句式以四言為主。

《莊子》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作,全書又是由一個接一個的寓言組成。

《離騷》中,屈原的峻潔人格,與他的「美政」理想、愛國感情、疾惡如仇的批判精神、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堅韌品質,糾結一處,水乳交融。

孔子修訂《春秋》頗有深意,他以謹嚴的書法和微言大義,暗寓褒貶,表達尊王攘夷、正名定分、維護統一等思想。

《孟子》、《戰國策》均善於譬喻說理,這些比喻和寓言的使用,不僅令事理明白如畫,也使文章形象生動,饒有趣味而富於文采。

四、章法結構和語言的特點☆☆☆☆

1、《詩經》詩歌結構形式和語言的特點是:(1)結構形式重章復沓(2)基本句式為四言(3)節奏鮮明,音律諧洽,有天然音樂美感。(4)詞彙豐富,大量送用聯綿詞和迭字。

2、《詩經》的語言特色有三點:一是質朴暢達;二是詞彙豐富;三是雙聲疊韻的聯綿詞和疊字的大量運用。

【單選題】

1、《詩經》運用的基本句式是( )

A:二言

B:四言

C:五言

D:七言

【正確答案】B

【解析】《詩經》是以四言為基本句式,同時又參差變化,比較靈活,間雜二言句到八言句。

第三章 先秦散文

第一節 《左傳》、《戰國策》等歷史散文☆☆☆☆

1、《逸周書》的文字表現與《尚書》頗不相同,倒是和春秋戰國的史家之文接近。銘文,是鑄刻於青銅器上的文字。我國第一部歷史文集是《尚書》,以記言為主。《春秋》是魯國的編年史,經過了孔子的修訂。孔子修訂《春秋》頗有深意,他以謹嚴的書法和微言大義,暗寓褒貶,表達尊王攘夷、正名定分、維護統一等思想。《春秋》的語言特點是准確簡明。

2、《左傳》的敘事藝術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文學性的剪裁,二是採用全知敘事視角。

3、《戰國策》是一部國別體史書。主要記述了戰國時期的縱橫家的政治主張和策略,展示了戰國時代的歷史特點和社會風貌,是研究戰國歷史的重要典籍。西漢末劉向編定為三十三篇,書名亦為劉向所擬定。

一、《尚書》、《春秋》等早期歷史散文簡介☆☆☆

我國古代第一部歷史文集是《尚書》,以記言為主,書內所記基本是誓、命、訓、誥一類的言辭,文字古奧迂澀,只有少數文字比較形象、朗暢。《尚書》的文風特點是詰屈聱牙。

二、《左傳》的敘事、寫人和辭令藝術(附:《國語》簡介)

1、《左傳》敘事的文學色彩主要表現在文學性的剪裁和採用全知敘事視角兩個方面。在寫人方面雖然奠定了史傳文學塑造人物的基本藝術規則,但是他的寫人並不成熟,類型化人物明顯多於性格化人物。其辭令特點大都理由充足,言辭婉轉伶俐,是《左傳》最耀眼的部分之一。

2、《左傳》簡介

《左傳》全稱《春秋左氏傳》,又名《左氏春秋》、《古文春秋左氏傳》等,是配合《春秋》的編年史,它與《春秋公羊傳》、《春秋榖梁傳》都是闡述《春秋》經的「傳」,合稱「《春秋》三傳」。

3、《左傳》的寫人藝術

(1)人物形象性格鮮明。(2)以言語、行為表現人物性格特徵。(3)把人物置入矛盾沖突的環境中塑造。(4)不僅能寫出人物某一方面突出的性格特點,而且注意刻畫人物性格的多個側面,有的甚至能寫出性格的發展。

4、《左傳》的辭令藝術

(1)春秋時期,理富文美的外交辭令成為《左傳》最耀眼的部分之一。

(2)《國語》是我國現存的第一部國別史,全書21卷,分別記載周王朝及魯、齊、晉、鄭、楚、吳、越各國的史實。起於周穆王,止於魯悼公,以記言為主。它的整體風貌是質朴平實。

(3)舉例說明《左傳》的辭令藝術:(1)《左傳》的外交辭令理富文美(2) 能夠深入對方內心,把握其心理;言辭端正委婉,不卑不亢,道理充分,分寸恰當(3) 能夠引經據典,言辭婉轉伶俐。

三、《戰國策》鋪排縱恣的文學特色☆☆☆☆☆

1、鋪張辯麗,誇飾恣肆的風格

2、把握對方心理,循循善誘,以情理服人

3、引譬設喻,善用寓言

第二節 《莊子》、《孟子》等諸子散文

先秦諸子散文發展的三個階段及其基本特點

《漢書·藝文志》著錄先秦諸子有九流十家,其中最具影響力的是儒、墨、道、法四家。春秋末至戰國初,有《論語》、《老子》和《墨子》。戰國中期,有《孟子》和《莊子》。它們往往是長篇大論,說理暢達。戰國後期,有《荀子》和《韓非子》,是先秦說理文的高峰。而就文學色彩來看,《孟子》、《韓非子》,尤其是《莊子》應受到更多重視。

一、《論語》、《老子》、《墨子》簡介☆☆☆☆☆

1、《論語》通過記載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來展示孔子的思想。從文字表現來看,除那些照錄孔子言談的章節外,有的章節還能通過人物的言談舉止表現其形象和性格。其多為簡短語錄,且具辭約義豐特點。

2、《老子》是道家學派的開山著作,篇幅簡短,文學價值並不甚高,有兩點可注意:一是形象化的說理,二是語句上的韻散結合。《老子》的語句簡短而比較整齊,有的整章用韻,有的韻散相間。

3、墨子名翟,是墨家學派創始人。墨家在先秦時期影響很大,與儒家並稱「顯學」。《墨子》文章的特點之一,是由小及大,連類比譬,逐層推理。典型的例子如《非攻》。《墨子》文章的第二個特點,是質朴無華,造句遣詞口語化。

二、《孟子》的雄辯風采

1、《孟子》文章給人最深刻的印象,首先是它的雄辯色彩。

其特點是:(1)把握對方心理,循循善誘;(2)氣勢豐沛、是非鮮明、縱橫恣肆、氣勢充盈。

2、善於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說理。

三、《莊子》:深邃思想和美妙藝術表現的融合

莊子,名周,戰國中期宋國蒙(今河南商丘市東北)人。《莊子·寓言》自道其書「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莊子》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作,全書又是由一個接一個的寓言組成,這就形成了它鮮明的基本特徵:深邃的思想和美妙藝術表現的融合。

《莊子》的寓言,描述了眾多形色奇譎、異彩紛呈的藝術形象,寄寓了驚世發聵的深刻思想和沉重情感。具有幾點文學色彩:

(1)異彩紛呈的故事

《莊子》以寓言說理,講述了眾多的精彩故事,如《逍遙游》以及莊周夢蝶、庖丁解牛、西施病心等寓言故事。

(2)奇幻譎詭的想像

《莊子》的想像,奇幻、誇張、出人意表、變化莫測。如《逍遙游》寫鯤鵬南遷,鯤可以自由變化體貌,有鳥而魚;鯤、鵬體型之巨大不可擬想;它的飛行驚天動地,氣勢恢宏。這樣的想像堪稱奇麗、誇張而壯觀。

⑽ 四部備要的子部

周秦諸子
荀子(二十卷校勘補遺一卷) (戰國)荀況撰、(唐)楊倞注 FB.59:9.264(1)
孔叢子(七卷釋文一卷) (漢)孔鮒撰 FB.59:9.264(2)
孫子十家注(十三卷敘錄一卷遺說一卷) (宋)吉天保輯 FB.59:9.265
吳子(二卷) (戰國)吳起撰 FB.59:9.266(1)
司馬法(三卷) (春秋)司馬穰苴撰 FB.59:9.266(2)
管子(二十四卷文評一卷) (春秋)管仲撰、(唐)房玄齡注 FB.59:9.267
慎子(一卷遺文一卷) (戰國)慎到撰、(清)錢熙祚校並輯逸文 FB.59:9.268(1)
商君書(五卷附考一卷) (戰國)商鞅撰、(清)嚴可均校 FB.59:9.268(2)
鄧析子(一卷) (春秋)鄧析撰 FB.59:9.268(3)
韓非子(二十卷識誤三卷) (戰國)韓非撰、佚名注 FB.59:9.269
尹文子(一卷校勘記一卷) (戰國)尹文撰、(清)錢熙祚校勘 FB.59:9.270(1)
墨子(十六卷) (戰國)墨翟撰、(清)畢沅校注 FB.59:9.270(2)
鬼穀子(三卷篇目考一卷附錄一卷) (梁)陶宏景注、(清)秦恩復校 FB.59:9.271(1)
公孫龍子(一卷) (春秋)公孫龍撰、(宋)謝希深注 FB.59:9.271(2)
屍子(二卷) (戰國)屍佼撰、(清)孫星衍輯 FB.59:9.271(3)
鶡冠子(三卷) (宋)陸佃解 FB.59:9.271(4)
燕丹子(三卷) (清)孫星衍校 FB.59:9.271(5)
呂氏春秋(二十六卷附考一卷) (秦)呂不韋撰、(漢)高誘注 FB.59:9.272
老子道德經(二卷音義一卷) (春秋)李耳撰、(晉)王弼注 FB.59:9.273(1)
關尹子(一卷) (戰國)尹喜撰 FB.59:9.273(2)
列子(八卷) (戰國)列禦寇撰、(晉)張湛注 FB.59:9.273(3)
莊子(十卷) (戰國)莊周撰、(晉)郭象注 FB.59:9.274
文子(二卷校勘記一卷) (戰國)辛鈃撰、(清)錢熙祚校勘 FB.59:9.275(1)
文子纘義(十二卷) (元)杜道堅撰 FB.59:9.275(2)
意林(五卷逸文一卷附別下齋補刻宋本第六卷) (唐)馬總輯 FB.59:9.275(3)
儒家
揚子法言(十三卷音義一卷) (漢)揚雄撰、(唐)李軌注 FB.59:9.276(1)
新語(二卷) (漢)陸賈撰 FB.59:9.276(2)
新書(十卷) (漢)賈誼撰、(清)盧文弨校 FB.59:9.276(3)
鹽鐵論(十卷校勘小識一卷) (漢)桓寬撰、王先謙撰校勘小識 FB.59:9.276(4)
論衡(三十卷) (漢)王充撰 FB.59:9.277
潛夫論(十卷) (漢)王符撰、(清)汪繼培箋 FB.59:9.278(1)
桓子新論(一卷) (漢)桓譚撰、(清)孫馮翼輯 FB.59:9.278(2)
申鑒(五卷) (漢)荀悅撰、(明)黃省曾注 FB.59:9.279(1)
人物誌(三卷) (魏)劉邵撰、(北魏)劉曌? FB.59:9.279(2)
中說(十卷) (隋)王通撰、(宋)阮逸注 FB.59:9.279(3)
明夷待訪錄(一卷) (清)黃宗羲撰 FB.59:9.279(4)
周子通書(一卷) (宋)周敦頤撰 FB.59:9.279(5)
二程全書(六種) (宋)程頤、(宋)程顥撰 FB.59:9.280-281
河南程氏遺書(二十五卷附錄一卷) (宋)朱熹輯 FB.59:9.280(1)
河南程氏外書(十二卷) (宋)朱熹輯 FB.59:9.280(2)
明道文集(五卷) (宋)程頤撰 FB.59:9.280(3)
伊川文集八卷遺文一卷附錄一卷) (宋)程頤撰 FB.59:9.280(4)
伊川易傳(四卷) (宋)程頤撰 FB.59:9.281(1)
伊川經說(八卷) (宋)程頤撰 FB.59:9.281(2)
二程粹言(二卷) (宋)楊時訂定 FB.59:9.281(3)
張子全書(十五卷) (宋)張載撰、(宋)朱熹注釋 FB.59:9.282
晦庵先生朱文公集(一百卷續集十一卷別集十卷目錄二卷) (宋)朱熹著 FB.59:9.283-289
陸象山先生全集(三十六卷) (宋)陸九淵撰、(清)李紱評點 FB.59:9.290
王文成公全書(三十八卷) (明)王守仁撰 FB.59:9.291-292
王文成公傳習錄(三卷附朱子晚年定論一卷) (明)王守仁撰 FB.59:9.291(1)
王文成公文錄(五卷) (明)王守仁撰 FB.59:9.291(2)
王文成公別錄(十卷) (明)王守仁撰 FB.59:9.291(3)
王文成公外集(七卷) (明)王守仁撰 FB.59:9.292(1)
王文成公文錄續編(六卷) (明)王守仁撰 FB.59:9.292(2)
王文成公年譜(三卷附錄二卷) (明)錢德洪編、(明)王畿輯附錄 FB.59:9.292(3)
王文成公世德紀(一卷附錄一卷) (明)錢德洪,(明)王畿輯 FB.59:9.292(4)
五種遺規(十六卷) (清)陳弘謀輯 FB.59:9.293-294
養正遺規(二卷補編一卷) (清)陳弘謀輯 FB.59:9.293(1)
訓俗遺規(四卷) (清)陳弘謀輯 FB.59:9.293(2)
從政遺規(二卷) (清)陳弘謀輯 FB.59:9.294(1)
教女遺規(三卷) (清)陳弘謀輯 FB.59:9.294(2)
在官法戒錄(四卷) (清)陳弘謀輯 FB.59:9.294(3)
小學集注(六卷) (宋)朱熹撰、(明)陳選注 FB.59:9.295(1)
御纂性理精義(十二卷) (清)李光地等輯 FB.59:9.295(2)
近思錄集注(十四卷) (宋)朱熹、(宋)呂祖謙撰 FB.59:9.295(3)
宋元學案(一百卷卷首一卷考略一卷) (清)黃宗羲撰 FB.59:9.296-299
明儒學案(六十二卷師說一卷) (清)黃宗羲撰 FB.59:9.300-301
國朝學案小識(十四卷卷末一卷) (清)唐鑒撰 FB.59:9.302
國朝漢學師承記(八卷) (清)江藩撰 FB.59:9.303(1)
國朝經師經義目錄(一卷) (清)江藩撰 FB.59:9.303(2)
國朝宋學淵源記(二卷附記一卷) (清)江藩撰 FB.59:9.303(3)
風俗通義(十卷) (漢)應劭撰 FB.59:9.303(4)
古今注(三卷) (晉)崔豹撰 FB.59:9.303(5)
中華古今注(三卷) (晉)馬縞撰 FB.59:9.303(6)
困學紀聞注(二十卷卷首一卷) (清)翁元圻撰 FB.59:9.304-305
日知錄集釋(三十二卷刊誤二卷續刊誤二卷) (清)顧炎武撰 FB.59:9.306-308
十駕齋養新錄(二十卷余錄三卷) (清)錢大昕撰 FB.59:9.309
東塾讀書記(二十五卷) (清)陳澧撰 FB.59:9.310
農家
齊民要術(十卷) (北魏)賈思勰撰 FB.59:9.311(1)
農桑輯要(七卷) (元)司農司撰 FB.59:9.311(2)
蠶事要略(一卷) (清)張行孚撰 FB.59:9.311(3)
醫家
補注黃帝內經素問(二十四卷) (唐)啟玄子注、(宋)林億等校正 FB.59:9.312(1)
黃帝內經素問遺篇(一卷) (宋)劉溫舒原本 FB.59:9.312(2)
難經集注(五卷) (明)王九思,(明)王鼎象輯 FB.59:9.313(1)
本草經(三卷) (魏)吳普等述、(清)孫星衍 FB.59:9.313(2)
註解傷寒論(十卷) (漢)張仲景撰、(晉)王叔和編 FB.59:9.314
金匱玉函要略方論(三卷) (漢)張仲景撰、(晉)王叔和集 FB.59:9.315(1)
黃帝內經靈樞(十二卷) (唐)王冰注 FB.59:9.315(2)
演算法術數
周髀算經(二卷音義一卷) (漢)趙爽注、(北周)甄鸞述 FB.59:9.316(1)
歷代長術輯要(十卷古今推步諸術考二卷) (清)汪曰楨撰 FB.59:9.316(2)
易林(十六卷) (漢)焦贛撰 FB.59:9.317(1)
集注太玄(十卷) (宋)司馬光撰 FB.59:9.317(2)
皇極經世書緒言(八卷卷首一卷雜著一卷) (宋)邵康節撰 FB.59:9.318
雜家
淮南子(二十一卷) (漢)劉安撰、(漢)高誘注、(清)庄逵吉校 FB.59:9.319
抱朴子(內篇二十卷外篇五十卷附篇一卷) (晉)葛洪撰 FB.59:9.320
顏氏家訓(七卷壬子年重校一卷注補正一卷注補並重校一卷) (北齊)顏之推著 FB.59:9.321
小說家
博物志(十卷) (晉)張華撰、(宋)周日用等注 FB.59:9.322(1)
世說新語(三卷) (南朝宋)劉義慶撰、(梁)劉孝標注 FB.59:9.322(2)
續世說(十二卷) (宋)孔平仲撰 FB.59:9.322(3)
釋道家
弘明集(十四卷) (梁)釋僧佑撰 FB.59:9.323
廣弘明集(四十卷) (唐)釋道宣撰 FB.59:9.324-325
周易參同契考異(一卷) (宋)朱熹撰、(清)錢熙祚校 FB.59:9.326(1)
諸子大意
子略(四卷) (宋)高似孫撰 FB.59:9.326(2)

閱讀全文

與逸周書pdf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線性代數輔導pdf 瀏覽:991
貴州戴爾伺服器創新服務雲主機 瀏覽:557
如何在小米電視上安裝電視家app 瀏覽:182
蘋果手機如何隱藏單個app軟體 瀏覽:963
多路伺服器有什麼用 瀏覽:859
如何找培訓班app 瀏覽:580
臨時文件夾怎麼轉到其他盤 瀏覽:179
android布局按比例 瀏覽:602
安卓模擬器怎麼能當手機用 瀏覽:885
手機怎樣查看伺服器ip地址沖突 瀏覽:812
程序員有沒有必要找家教 瀏覽:783
什麼編譯器可以帶c11函數 瀏覽:18
如何理解程序員對自己電腦的感情 瀏覽:525
什麼是簡訊app 瀏覽:752
我的世界伺服器啟動器下載地址 瀏覽:790
雲伺服器公ip和內ip 瀏覽:948
手機淘寶app授權在哪裡 瀏覽:472
匯編程序的任務 瀏覽:973
dji編程玩具 瀏覽:21
dcs伺服器異常現象是什麼 瀏覽: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