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檔加密 > 爭鳴pdf

爭鳴pdf

發布時間:2024-05-02 14:00:24

A. 《稷下學研究中國古代的思想自由與百家爭鳴》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稷下學研究》(白奚)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https://pan..com/s/1-higBZB_RGoiVzXheDGDjA

提取碼: dmrx

書名:稷下學研究

作者:白奚

豆瓣評分:8.3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出版年份:1998-9

頁數:326

內容簡介:

《稷下學研究》是一部採用現代學術眼光進行研究的國學著作,作者通過十年的發掘、排比、對勘和探索,深入研究了戰國時代稷下學宮的盛況,勾勒出中國古代百家爭鳴的清晰輪廓。本書從東周以後中國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的變化分析了士的產生與興起,他探討了從齊國與秦、楚、燕、韓、魏、趙七國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的特點說明稷下學宮這樣的機構何以獨獨出現在齊國。它解釋了稷下學宮從興盛到衰竭的歷史,探索了在稷下學宮活躍國的各家各派的學說,並且說明了它們對後代學術的影響。他特別指出稷下的主流學派是黃老學,他也探討了中國傳統學術中的一些基本范疇,如心、性、氣、天、陰陽、五行的起源和演變,研究了《管子》中道法結合、以道論法、禮法並用的理論,指出這個理論實際上開啟了以後兩千年中國政治「外儒內法」的先河。本書文字清通簡練,明白曉暢。

B. 《思想史從火到弗洛伊德》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思想史:從火到弗洛伊德》([英] 彼得·沃森)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ivd3cR8LYQiOwEs47tOW3g

提取碼:wlye

書名:思想史:從火到弗洛伊德

作者:[英] 彼得·沃森

譯者:胡翠娥

豆瓣評分:8.8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8-1

頁數:1276

內容簡介:

這是一部煌煌百萬言、面向普通讀者的網路全書式巨著。縱覽自人類直立行走與取火直至20世紀初百家爭鳴的思想文化發展歷程。

遠古智人本是非洲一種毫不起眼的靈長類動物,究竟是什麼樣的因素令他們擴散至整個地球,甚至踏上探索外太空的征程?又是什麼樣的發展使他們反思人類給地球帶來的破壞,進而採取一種有良知的生活方式?沃森以發人深省的筆法講述人類何以成為今日的人類,幫助讀者更深刻地理解世界、理解自身。

這是一部依思想撰寫的通史,歷史不再是王朝更迭和成王敗寇,而是那些為了推進人類理解世界、理解自己而做出貢獻的重要思想和思潮。

媒體評論:

這是一本趣味盎然的書,能夠激發那些勇於探索心靈的人,去尋求理解人類思想的發展歷史。

——《泰晤士報》

本書全面涵蓋了人類智識的種種發展,這樣一本卷帙浩繁的書,原本很容易讓讀者迷失其中,但沃森以其強大的敘述能力,將全書有機地整合在一起,並點亮了其中的知識信息,一本歷史傑作誕生了。

——約翰•格雷,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歐洲思想史教授

這是一部鴻篇巨制……思想的歷史值得這樣大書特書。

——費利佩•費爾南德斯-阿梅斯托,著名歷史學家,《外交官》主編

本書對「思想」的定義,可謂開歷史之先河,將直立行走、取火等思想產生所必需的物質條件納入其中,極大地完善了思想的譜系……書中提出了許多前人未曾設想的問題,它給出的答案也必將激發所有讀者。

——諾埃爾•馬爾科姆爵士,歷史學家

作者簡介:

彼得•沃森(Peter Watson,1943— )

英國思想史學者,曾任劍橋大學麥克唐納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新社會》雜志副主編,為《泰晤士報》《紐約時報》《觀察家》等報紙撰寫過專欄,以恢宏的思想史作品聞名於西方世界,著有《思想史:從火到弗洛伊德》《20世紀思想史:驚駭之美》《德國天才》等。

C. 《五四新_既非文___,亦非_蒙__》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五四新論》(余英時)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0m9IRo532wIbhD3AkQ7zkQ

提取碼:3gud

書名:五四新論

作者:余英時

豆瓣評分:8.1

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

出版年份:1999/5/4

頁數:280頁

內容簡介:

1919年的五四運動以其無可抑遏的能量全面批判傳統、引介新思潮,開創了中國現代化的新面貌。其沖擊之深,影響之遠,猶如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開啟後代思想之先河。

在二十世紀尾聲將盡、世界局勢重大轉變而各種僵固的意識形態紛紛走向修正調整之際,今年適逢「五四」八十周年,我們顯然需要從新角度、新視野來理、詮釋解「五四」。

過去,「五四」以民主、科學、民族主義、反傳統主義展現其核心理念,人們依此構築出「五四」的基本圖像。但今天,有了相當的縱深,我們不能認為單憑這些理念與圖像便足以解釋「五四」的全貌;我們必須正視「五四」意蘊的復雜性,多層面地探討「五四」的實質,如此,才可能發現「五四」當代圖像及其世界性意義 ——相互激湯的世界主義與民族主義、理性主義與浪漫主義、懷疑精神與宗教精神、個人主義與群體意識。從而了解五四既非文藝復興,亦非啟蒙運動,它的思想世界是由很多變動的心靈社群構成。這是八十周年之時,我們擺脫了教條與意識形態之爭之後,對五四所應有的新認識,這也是本書出版的目的。

作者簡介:

本書收錄兩岸及海外佑名學者論文八篇,作者分別是:余英時、張灝、王元化、林毓生、王泛森、歐陽哲生、劉軍寧、秦暉。

D. 《諸子的聲音》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諸子的聲音》(史一棋)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https://pan..com/s/18XGYGuKV8Lnboflqn6Kk9w

提取碼: xxqk

書名:諸子的聲音

作者:史一棋

豆瓣評分:9.1

出版社:民主與建設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9-7

內容簡介:

本書通俗地敘述了先秦諸子的主要思想,分析了個中優劣,對中國古代哲學思想感興趣的讀者來說,是一本相當不錯的入門級讀物。從春秋到戰國,從老子到韓非子,這本書跨越了數百年的歷史時期,呈現了儒、墨、道、法等學派的思想主張,以及老子、孔子、墨子、韓非子等多位思想家的學說及其流變,涉及當時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方面的樣貌,同時展現了百家爭鳴的思想交流、學術論辯、理念爭鋒、門派興衰。

作者簡介:

史一棋,1992年生,山西榆社人,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現為人民日報社記者。從業以來,發表各類文章數百篇,曾獲第二十八屆中國新聞獎。熱愛先秦史、魏晉南北朝史,尤其注重探究其中的興亡更替和治亂之理。獨立運營微信公眾號「好大一盤棋」。

E. 《慣於爭鳴的印度人印度人的歷史文化與身份論集》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慣於爭鳴的印度人》([印度] 阿馬蒂亞·森)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dUtP4SRtBcLD7fscFcA8rA

提取碼:hban

書名:慣於爭鳴的印度人

作者:[印度] 阿馬蒂亞·森

譯者:劉建

豆瓣評分:7.8

出版社:上海三聯書店

出版年份:2007-12-01

頁數:330

內容簡介:印度是一個極端多樣化的國家,擁有眾多不同的追求,大相徑庭的信仰,判然有異的風俗和異彩紛呈的觀點。《慣於爭鳴的印度人》是諾貝爾獎得主、經濟學家阿馬蒂亞·森的一部發人深省的論文選集。該書從印度由來已久的爭鳴傳統這一角度出發,提綱挈領地表明了了解當代印度—— 包括其生機勃勃的民主制度——的必要性。

爭鳴傳統不僅影響了印度文學、文化、政治、科學與數學發展的歷史,而且還影響了構威其宗教多樣性之基礎的知識多元主義。知識多元主義包括屬於印度教哲學范圍之內的非正統見解,也包括印度的其他宗教經驗,從佛教、耆那教和無神論在早期的盛行,到與外來宗教尤其是伊斯蘭教的具有建設性的遭遇,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要想理解當代印度所面臨的政治、社會、文化與經濟挑戰,就應當充分認識其多元主義的、相互作用的和生生不息的傳統。

森認為,通過互動進程,特別是在後殖民世界,外來觀點也會對民族本體認知產生影響。西方往往將印度視為一個具有無窮無盡的精神性和無緣無故的神秘主義的地方。然而,印度具有懷疑主義和追求理性的悠久傳統,除了在數學、天文學、語言學、醫學和政治經濟學等世俗領域的貢獻之外,或許還擁有所有文明古國之中規模最為龐大的不可知論和無神論文獻。森還論述了印度豐富的知識遺產的方方面面,包括從公元前四世紀和前三世紀的僑底利耶與阿育王直至十六世紀的阿克巴所概述的經世治國哲學:印度在公元第一千紀與中國之密切關系的歷史及其至今依然存續的重要意義:印度古老而嚴謹的歷法:薩蒂亞吉特·拉伊的電影:具有遠見卓識的詩人羅賓德羅納特·泰戈爾與莫漢達斯·甘地之間關於印度過去、現在和未來的辯論。

森認為,理解和利用印度豐富的爭鳴傳統,對於印度民主制度的成功,對於捍衛其世俗政治,對於消除各種與階級、種姓、性別及社群有關的不平等現象,對於南亞次大陸的和平事業,都是至關重要的。

本書是諾貝爾獎得主、經濟學家阿馬蒂亞·森的一部發人深省的論文選集。該書從印度由來已久的爭鳴傳統這一角度出發,提綱挈領地表明了了解當代印度——包括其生機勃勃的民主制度——的必要性。 全書分直言與異議、文化與交流、政治與抗爭、政治與抗爭、理性與身份四部分內容。

中譯本序

梵文語詞變音標志方法

第一編 直言與異議

一、慣於爭鳴的印度人

二、不平等、不穩定與不平之鳴

_一、印度:大與小

四、移民社群與世界

第二編 文化與交流

五、泰戈爾與他的印度

六、我們的文化,他們的文化

七、印度的傳統與西方的想像

八、中國與印度

第三編 政治與抗爭

九、與命運之神的幽會

十、印度的階級

十一、女人與男人

十二、印度與原子彈

第四編 理性與身份

十三、理性的范疇

十四、世俗主義與不滿因素

十五、透過歷法看印度

十六、印度人的身份

注釋

人名索引

總索引

譯後記

作者簡介:阿馬蒂亞·森(Amartya Sen)是199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也是第一位獲此殊榮的亞洲人。他1933年生於印度,現在仍然保持印度國籍。他1953年在印度完成大學學業後赴劍橋大學就讀,1959年取得博士學位。森曾執教於倫敦經濟學院、牛津大學、哈佛大學等著名學府,現任劍橋大學三一學院院長。森的學術思想繼承了從亞里士多德到亞當·斯密等古典思想家的遺產,他對全世界各地遭受苦難的人們深切關心,享有「經濟學的良心」的美譽。森的思想已經產生了重大影響,聯合國出版的《人類發展報告》就是按照他的理論框架設計的。197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肯尼思?阿羅認為,「在社會選擇、福利經濟學基礎理論、更廣泛的分配倫理學以及與這些領域相關的測量問題上,森是一位無可懷疑的大師。」

阿馬蒂亞·森的代表作《以自由看待發展》已於2002年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最新力作《身份認同與暴力》也將於2007年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

F. 《中國文化二十四品(精裝套裝全24冊)》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中國文化二十四品(饒宗頤、葉嘉瑩顧問 套裝全24冊)》(陳洪 、 徐興無等)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

提取碼: 1234

書名:中國文化二十四品(饒宗頤、葉嘉瑩顧問 套裝全24冊)

作者:陳洪 、 徐興無等

出版年份:2019-1

內容簡介:1、龍鳳呈祥

龍是華夏祖先的化身,鳳是民族飛翔的理想,龍和鳳是中華民族的圖騰。龍鳳呈祥,象徵著我們民族多元一統的摶成歷程,凝聚著中國文化剛柔相濟的力量和陰陽和諧的情韻,象徵著太平盛世的到來。中國文化龍飛鳳舞,自強不息。其特徵沉潛而升騰,悠久而日新;其結構簡易而精緻,平衡而變通;其精神雄渾而典雅,中庸而剛健。談龍說鳳,走進中國文化的美麗殿堂。

2、書同文字

漢字古老悠遠,是一條蜿蜒無垠的歷史長河;漢字構形奇妙,是先人偉大智慧的結晶;漢字靈動飄逸,展現了中華民族非凡的藝術創造。「文」是花紋,是萬事萬物的象形符號;「字」是生育,是文與文相親相愛繁衍出的子子孫孫,中國文化的基因和血脈由漢字組成。漢字的理想是「書同文字」,統一的字形與書寫,鍛造了中國文化的堅強骨骼。漢字以整齊的身姿站立著,砌成中華文明的長城。

3、載之書冊

《尚書》有雲:「惟殷先人,有典有冊。」古代中國曾是世界上書籍多的國度,在書寫、形制、印刷、流播、收藏、分類等方面形成了完備的體系與制度,珍存了豐富的歷史經驗與智慧。典冊從契刻發展到書寫,以甲骨、簡帛、金石等形態而存在,而紙的發明帶來了書寫與傳播的便利,進而製作出紙墨飄香、書法雋美的印刷書籍。經典於是乎產生,傳統於是乎繼承,學術於是乎發明。

4、仁義禮智

仁、義、禮、智,是中華倫理的「四維」,支撐起中國人的核心價值。它們根源於人類的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和是非之心,蘊育於上古禮樂文化,由孔子創發,孟子闡明,在漢代形成了牢固的思想體系,成為傳統文化中安身立命、維系人倫、高揚人道的道德標准。它們既是個人修身養性、努力向善的行為規范;也是社會和諧、民族凝聚、人類和平的道德理想。

5、君子之學

在世界文明古國中,唯有中國的文化悠久而綿延、源遠而流長、古老而常新,重視教育是其內在的文化動力。古代中國創造了自成系統的官學、私學以及書院等教育機構和制度;確立了被譽為「世界第五大發明」的科舉制;積累了豐富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從孔子開始,中國古代的思想家大多是教育家,有教無類,誨人不倦,體現了自覺而覺人,己欲立而立人的仁愛精神。教育既是成人之道,更是治民之道,富之而後教之,使之成為君子。

6、王霸之道

「天下為公」「天下大同」,中國的文化理想就是政治理想,政治是中國歷史車輪的軸心。歷代政治家、思想家對國體設計、德刑關系有著精緻的設計與闡述。從周公制禮,到商鞅變法,中國古代社會由宗法封建王國發展為統一郡縣帝國,其政治和文化制度在禮法並存、王霸雜用的張力之中不斷地變革、更張。興亡成敗,載舟覆舟,為後世留下有益的經驗和沉痛的教訓,塑造了中國人情理兼顧、改革變通的政治性格。

7、四海之內

中華民族起源於中國大地上不同的地域文明,五十六個民族來自歷史上諸多的古老群體,他們都為中國文化貢獻了聰明才智,正如孟子所說:舜為東夷人,文王為西夷人,皆能「得志行乎中國」。古代各民族共生共存,既有和親、會盟、互市、通貢的和平友好,又有對抗、沖突、割據、兼並的利益斗爭。歷經時間長河的洗禮,他們形成了一個文化共同體,升華出「四海之內皆兄弟」的高尚情懷,蘊育出強大的民族精神和凝聚力,這正是中國不斷復興並走向強盛的關鍵。

8、赤縣神州

中國居天下八十一分之一,名曰「赤縣神州」。大禹治水,又將中國劃分為九州。這是戰國時代思想家的奇思妙想,是中國地理文化的神話傳說,它消解了封建國家的政治主體,呼喚著宏大的政治空間,「九州」象徵著中國統一的文化地理觀念。不同的地理環境造就了不同的生存方式,每一個「州」都具備獨特色彩的土壤、獨特品質的人性與物產、獨特的自然風景和文化名勝。讓我們打開古老的《山海經》,游覽天下名山大川,領略中國的地理文化。

9、風土人情

「千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中華大地縱橫萬里,百族共生,風土人情,五彩繽紛:合兩性之好的婚規、舌尖百味的飲食、繼祖正體的姓名、和睦人群的禮儀、祈福求吉的信仰、普天同慶的節日,描繪出中華民族數千年社會生活的風俗畫卷。推開歷史的窗口,用長鏡頭聚焦源流,管窺先民的生生息息;用近鏡頭紀錄寫真,剪裁中國的衣食住行,去發現「人情似故鄉」的中國。

10、九流十家

百家爭鳴的先秦諸子,是中國傳統思想的淵藪與源泉。春秋戰國時代,社會劇烈變動,知識普及,思想自由而活躍,諸子們以「當今之世,舍我其誰」的使命擔當,游說救世,儒、道、陰陽、法、名、墨、縱橫、雜、農、小說,九流十家,蜂出並作,各引一端。他們一方面激烈辯論,水火不容;一方面百慮一致,殊途同歸,都是入世或經世之術。相互之間可以論衡而融合,可以並行而不悖。中國思想綜合創新的基調和走向由此確立。

11、內聖外王

它是中國文化的主流思想之一,雖屢經坎坷,甚至瀕臨滅頂之災,但至今仍然流淌在中華兒女的血脈之中,在中國人的價值取向、思維方式、行為規范與社會心理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成為塑造中華民族精神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它源起於洙泗之間,由孔子開宗立說,將西周禮樂文明的精神創發為「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倫理價值,經過歷代仁人志士的闡釋與履踐,如大江大河,澤潤了中國和東亞,並匯入世界文明的海洋。這就是儒學,是「內聖外王」之道,是成人立德之教。

12、蓮花凈土

從絲綢之路來到中國的佛教,與中國本土成長起來的儒、道兩家,共同構成了中華文化主要的三個精神傳統,共同關照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身心的文化取向,因此,要了解中國文化,必須了解佛教在其中的形成、綿延和影響。凈土開出的蓮花,根源於古老的印度文化,延展出中國、東亞和世界的繁茂枝葉,開放出多姿多彩的信仰與藝術之花,結出了外來文化和中國文化融合的碩果。

13、抱朴歸真

道教是中國古代巫術與道家思想凝聚而成的本土宗教,在宗教、哲學、美學、文學、科技等諸多方面對中國人的思想與生活產生了浪漫而深刻的影響。它探索宇宙的奧秘,尋找長生的秘訣,故而煉丹、畫符、運氣、行醫;它並不禁慾,但擯棄名利,故而仙樂飄緲,男女神交;它並不玄想,故而飲酒服葯,羽化登仙。它熱愛生命,崇尚自然,抱朴歸真。

14、文苑英華

中國古代文學是禮樂文明開出的奇葩,禮是社會規范,發為文章;樂是心志情懷,發為詩歌。詩言志而緣情,文明道以立言,它們是中國文學的正統,是中國書寫的範式。詩意和文采是中國任何一種藝術的靈魂。在藝術上,它們或溫柔敦厚,或綺靡朗麗,或平淡自然,或空明寧靜,或豪邁飄逸,或沉鬱頓挫;沉思翰藻,煉字度句;比興寄託,境界高遠;文苑英華,美不勝收。

15、今古傳奇

說部之體,淵源於史傳;志怪志人,濫觴於六朝。唐傳奇、宋話本,各擅其勝,文言白話,自此始分,小說之義,漸與今同。章回長篇,明清為盛,四大奇書,雅俗共賞,《紅樓》一夢,是為*。而話本短篇,「三言」「二拍」,坊間刊刻,流播市井。諷時罵世,談鬼說神,演說痴情,了斷公案,演繹歷史,表彰忠義,盡在今古傳奇之中。

16、花雅爭勝

百戲雜劇、南戲傳奇、海鹽弋陽、花雅爭勝,中國戲曲早形成於民間社會,隨著歷史的推移,文人雅士參與創作,產生了許多精湛的經典之作,由民間文化上升為高雅文化,進入中國文化的大傳統中。悲壯的《竇娥冤》、凄涼的《梧桐雨》、華美的《牡丹亭》、幻滅的《桃花扇》,舞台春秋,人生寫照;生旦凈丑,粉墨登場;一折一出,顧盼生姿;感天動地,曲盡悲歡。

17、藝舟雙楫

毛筆是中國造型藝術獨步於世界的工具,書寫勾勒,氣韻生動,濃墨淡彩,隨類賦形。書畫同生於錐穎,如江河同源於昆侖,流為山水花鳥的畫卷,流為篆隸真草的碑帖。在墨香紙韻的支持下,毛筆抒發了中國人對自然的胸襟意氣和對人生的心靈感懷:「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於我如浮雲。」

18、金聲玉振

音樂是維持道德教化和抒發個人情志的工具,中國古代音樂在制度、機構、樂器、樂理等方面均有獨造,《詩經》皆是樂曲,《楚辭》亦為歌詩。窈窕淑女,鍾鼓樂之;制禮作樂,金聲玉振;五聲六律,調和律呂;祭唱歌贊,和諧天人。漢武樂府,廣采「趙、代之謳」「秦、楚之風」;隋唐燕樂,融匯胡漢中外之音。而音樂高妙,知音難覓,令人悵惘。所謂高山流水,大音希聲。古人詩雲:「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

19、採菊東籬

山水、園林、飲饌、游藝,表達了中國人高雅的生活姿態和詩意的棲居方式。山水本是自然之物,古人卻賦予它生命肌理,「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寄託了人生的志向與抱負。古典園林,壺天自春,以小見大,融自然、藝術、意境之美為一體。飲食茶酒,調和鼎鼐,烹煮蒸炒而特重滋味。圍棋、蹴鞠、投壺、酒令,游於藝而娛身心,雖為小道而見妙理,蘊含著智慧和樂趣。

20、紅粉閨秀

紅粉與閨秀,是中國古代兩大女性群體。在家庭倫理和男權社會的制約下,她們的社會生活空間受到制約,但是她們創造了別具一格的女性文化,贏得了尊嚴與地位,母教淑儀、賢媛才女,層出不窮,尤其在文學藝術方面成就突出,因為她們的感情細膩而豐富,或溫婉地抒發了閨怨之情,或率性地吟唱著艷歌情曲。山間竹喧歸浣女,潯陽江頭聽琵琶。感傷如夢青春,珍惜花樣年華。

21、天工開物

被科學視為巫術的中國古代數術文化,積累了中國人與大自然交往的經驗和手段,恰恰是古代科技的萌芽。中國人用陰陽五行分析物質關系,催生了發達的物質文明。被全世界譽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的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和火葯,皆發明於漢唐這兩個中國歷史上的盛世。中醫、陶瓷、制茶、絲綢及其它傳統手工藝至今仍是獨到的科技。中國的科技思想充滿了倫理因素,主張道技結合,天工開物,啟發我們反思現代科技面臨的倫理和生態困境,是珍貴的思想遺產。

22、懸壺濟世

中國古代醫學辨五味以養形,節情慾以養神,和天氣以養精。從調養五臟,到調治性情,再到察占節氣,使自然賦予身體的元氣精神得以保持,形體血氣得以長養,包涵於其中的道德心靈得以培育,人民安康而臻於王道。故醫道即人道,治病即治國,懸壺濟世,救民水火,古人雲:「君親有疾不能療之者,非忠孝也。」又曰:「不為良相,則為良醫」。傳統中醫學蘊含著濃厚的人文情懷,積極探索天人之道和倫理精神。

23、風月同天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來緣。」公元8世紀日本聖德太子的話,呼喚起唐代高僧鑒真和尚東渡傳法的信心。從漢至唐,東亞各國分享中國的文化成果,並各自奉獻出智慧,共同建構了以中國文化為軸心的古代東亞文明。儒學和佛教摶成了整個東亞文明圈的制度與信仰,而漢字成為東亞文明的通用文字,中國的詩文典範和書寫體式被廣泛應用於文學創作和精英的書寫,創造了精神文明的高級成果。正如唐代詩人溫庭筠的詩句所雲:「疆理雖重海,車書本一家。」

24、變法圖強

文化因傳承而不息,因變通而不衰。明清以來,中國因專制自大而固步自封,漸失活力,國勢不振,弊政叢生。至近代列強紛至,國門洞開,民族危難日益深重。於是窮則思變,仁人志士借鑒西方文化,探尋救國之道,企求革故鼎新,變法圖強,雖屢遭挫折,仍前赴後繼,譜寫了爭取民族和文化復興的壯麗樂章。

G. 《戰國史》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戰國史》(楊寬)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JWtVAkJ5UCrvw5PEm9nb4g

提取碼:h8qk

書名:戰國史

作者:楊寬

豆瓣評分:9.1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6-7

頁數:792

內容簡介:

《戰國史》是楊寬的代表作,也是中國斷代史的一部名著。作者充分吸收學界的相關研究成果,融會貫通,成就這部集大成的《戰國史》。本書著重論述戰國時期從分裂割據走向統一,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領域發生的重大變革和發展,真實地再現了戰國時代風雲變幻、劇烈變革、百家爭鳴、英才輩出的歷史與社會狀況,是戰國史研究的扛鼎之作。

作者簡介:

楊寬(1914—2005),字寬正,江蘇青浦(今屬上海市)白鶴江鎮人。曾就讀於蘇州中學師范科,1936年畢業於光華大學國文學系,師從史學大家呂思勉、蔣維喬、錢基博。1936年參與上海市博物館籌建工作,1946年任上海博物館館長兼光華大學歷史系教授,1953年任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1959年調任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所副所長,1970年又調回復旦大學歷史系工作。1984年赴美國邁阿密定居至逝世。歷任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員會主任秘書、古物整理處處長,上海市博物館館長,中國先秦史學會第一至第三屆副理事長。著有《中國上古史導論》《西周史》《戰國史》《戰國史料編年輯證》《古史新探》《中國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中國古代陵寢制度史研究》等。

H. 《照片里的20世紀全球史:1960年代太空時代》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照片里的20世紀全球史:1960年代 太空時代》(【英】尼克•雅普)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juqEDTX5SvXMsPL0aFddfQ

提取碼:vmyn

書名:照片里的20世紀全球史:1960年代 太空時代

作者:【英】尼克•雅普

譯者:謝萌

豆瓣評分:8.4

出版社:海峽出版發行集團 ▏海峽書局

出版年份:2015-1-1

頁數:390

內容簡介:

照片里的20世紀全球史:1960年代 太空時代

1950年代播下的良種與惡籽在1960年代開始收獲它的果實。沖突與爭鳴無處不在:民權運動橫掃全美、納爾遜·曼德拉和切·格瓦拉永載史冊、布拉格之春震撼了蘇聯、大型噴氣式客機問世、披頭士用歌聲撫慰這搖擺的60年代。

尤里·加加林是第一位進入太空的人類,這是一個全新的開始。

◆全球銷量第一的20世紀歷史照片集。3246幅經典老照片,講透地球過去百年歷史。全世界的資料館、圖書館和家庭書房的必備之書。

◆30萬字現場報道,3246幅從未見過的真實老照片,一套從未讀過的全景式20世紀影像歷史!通過最最真實的照片,纖毫畢現地展現風雲突變的百年歷史滄桑。

◆經典。同類別無可逾越的經典,出版十幾年來,已有12種文字版本,暢銷過百萬套。

◆權威。眾多屢獲殊榮的圖像產品在世界最具影響力的報紙、雜志、廣告、影視、書籍、網站和本書里隨處可見。

◆獨特。中英文對照、圖文形式講述20世紀百年歷史。

◆趣味。照片動人心弦、觸目驚心。圖注寥寥幾句,以具體准確的描述性文字為主。整套書體現出直接讓圖說話的理念,大氣、客觀。

◆一套能夠與時間共存的大書,一部可以觀看的歷史,一套最權威、最有耐心的老照片影集。

作者簡介:

尼克·雅普(NickYapp)

英國人。在長達27年的教書生涯後,於1988年成為自由作家。

《紐約時報》、BBC等知名報刊雜志、電視台和電台撰稿人,已出版書籍30多部,包括多部重量級圖文書,如《一部用照片來講述的歷史》《愉快旅行》《查理·卓別林》《瑪麗蓮·夢露》等。

《照片里的20世紀全球史》為其細心揀擇出近4000張經典照片並佐以精闢解說而成,為20世紀影像歷史的集大成之作。

閱讀全文

與爭鳴pdf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論文查重工具源碼 瀏覽:399
android銀聯demo 瀏覽:86
智能演算法發展 瀏覽:351
房車露營地用什麼app 瀏覽:70
spark編程指南python 瀏覽:553
phparray源碼 瀏覽:1002
安卓手機反應有點慢怎麼辦 瀏覽:705
c語言怎麼訪問伺服器並獲取數據 瀏覽:114
怎麼下載三維app 瀏覽:77
把pdf中的圖片導出到excel 瀏覽:505
php操作redis實例 瀏覽:143
蘋果app怎麼綁卡 瀏覽:978
便簽加密的筆記在哪裡打開 瀏覽:845
php截取時間函數 瀏覽:867
lol手游版怎麼下載安卓版 瀏覽:81
10年程序員做地攤 瀏覽:628
安卓手機拍攝慢動作怎麼設置 瀏覽:482
中國程序員加油 瀏覽:174
python去哪個城市比較多 瀏覽:761
閃迪u盤加密初始密碼 瀏覽: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