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老殘游記
老殘游記」是一部清朝小說,作者劉鶚以游記方式,記載書
中主角老殘游歷天下,沿途所見之各種人事物,各地風俗民
情,藉此批評清末社會與政治種種亂象.劉鶚試圖傳達自己的
政治思想,暗喻一些清廷官吏,迂腐愚蠢,荼毒人民,草菅人
命,禍國殃民.
貳●正文
一, 關於作者劉鶚的生平
「老殘游記」一書作者是劉鶚,筆名為「洪都百鍊生」,將蘇
丹徒人,生於清文宗咸豐七年,卒於清溥儀宣統元年.從小天
賦異稟,見聞廣博,個性豪放曠達,不受世俗拘束.出身於一
個封建官僚的家庭.卻無意於以科舉博取功名,懂得算學,醫
學,治河等實際學問.曾幫忙河南巡撫吳大澄,山東巡撫張曜
處治理黃河整治工程.又曾向清廷建議興築鐵路,開采山西煤
礦,且多次創辦實業計劃,最後皆被清廷視為違反國民利益,
且被指為漢奸.劉鶚因不得志於清廷而去經商,但都失敗了.
光緒二十六年庚子義和團事起八國聯軍侵入北京,劉鶚向八國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論老殘游記
3
聯軍購得太倉儲米,以賑北京飢困.卻被清廷以私售倉粟罪
名,加以逮捕.流放新疆,次年病死於迪化.在那昏庸腐敗的
時代,具有遠見的人常被誤解埋沒,十分悲哀.
劉鶚藉由「老殘游記」,對當時清廷吏治的黑暗痛加攻擊.
揭發一些急於做大官的清官,不惜殺民邀功.客觀地暗喻清廷
是不可寄望的,同情民生疾苦.但他的基本民主政治觀卻十分
落伍,因他堅決擁護專制統治,對帝國主義國家的侵略本質缺
乏認識,反對民主革命.從「老殘游記」中,可發現作者瑕瑜
互見的風格.
二, 對「老殘游記」之看法
「老殘游記」非屬於一般游記,也不是先確立一個主題而後依
主題去發展故事的小說.筆法深入,議論精純,在文學上有相
當的研究價值.作者藉著「老殘游記」,寫他心中所想的事情,
投射暗喻自己的遭遇.書中前半敘述心理,後半闡明佛義.他
憤怒清官草菅人命,反對北拳南革.他主張朝野上下應該團
結;藉由本書發揮自己學術思想的見解.劉鶚擅長詩書評論,
音樂描繪,算數推演.書中二十回,已說明了當時政風,人情,
世故等很多的大道理.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論老殘游記
4
劉鶚很有文學天賦,「老殘游記」受後世的推重,不在於
他的思想,而是他描寫風景人物的能力.他敘述人,事,景,
都別具匠心,另鑄新辭,一掃陳腔濫調.一反陋習,作實描
繪,彷佛身臨其境,目睹其景.他以「家家泉水,戶戶垂楊」,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形容濟南景緻,濟南
風景因而聞名天下.作者對於處理詼諧而又帶有諷刺的事
件,敘述得十分巧妙.
「老殘游記」反映清末時代社會,書中有幾個生動的人物,
其中對玉賢和剛弼陰毒冷酷的刻畫最為深入,藉由這些人物
表達自己的思想與見解.對人物型態的刻畫,有其不同的風
味.對娼妓的描寫,也作了更進一步的探討.藉此議論文人
無行,文格墮落的事實;對比較下等的妓女有著較真實和同
情心的描寫,確確實實地訴出妓女子的委曲.開啟我國文學
對女性尊嚴之重視.
音樂只能用心靈去感受,很難用文字來表現;可是劉鶚卻有
表現音樂的本能,而且非常成功.其中以王小玉唱書一段,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論老殘游記
5
最令人激賞,作者應用具體可見的形相來形容音樂,技巧地
運用感覺錯綜的手法,並配合新鮮的文字,明了的印象,使
讀者感覺音樂的妙處.也藉由這些文字說明中國古代農業社
會人們的悠閑,樂天,安命,與知足.
叄●結論
在「老殘游記」中,劉鶚隱喻自己雖然只是個江湖郎中;但
他的志向,不但要醫好病人的疾病,而且要醫好國家的政治
病.其民胞物與的胸襟與愛國的情操,自然地流露文筆之
間,實令人感動.
概要介紹:
《老殘游記》是晚清四大譴責小說之一,通過一個搖串鈴的江湖醫生老殘在游歷途中的所見、所聞及所為,反映了清朝末年山東一帶的社會生活面貌和人民的疾苦,揭露了所謂「清官」的罪行,暴露了清王朝吏治的黑暗。作品在語言的運用、對生活的觀察以及細節的描繪等方面均有較高的藝術成就。
閱讀 老殘游記((清)劉鶚 原著,聞言 等改編)
作者簡介:
劉鶚,字鐵雲,筆名洪都百煉生,清江蘇丹徒(今江蘇省丹徒縣)人,自幼聰穎,五歲便能背誦唐詩三百首。生於文宗咸豐7年(公元1857),卒於宣統元年(公元1909),年53。鶚精於算學、醫學、水利,並留心西洋科學。個性放曠不拘,所見不同於流俗,觀察時事尤其犀利。早年曾於揚州行醫,後改行經商(劉鶚28歲曾在江蘇淮安開過煙草店,31歲又在上海開過書店,但都因經營不善而倒閉)。光緒14年(公元1888)黃河決口於鄭州,便投效河督吳大澄、山東巡府張曜,協助治河,後因治河有功,聲譽大起,被保薦以知府任用。曾上書建議修築鐵路,利用外資開采山西煤礦,興辦實業(指工商企業),以利民生,時人不解其用心,交相指責,視為漢奸。光緒26年(公元1900)義和團事起,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太倉粟(京師官方谷倉里的糧食)為俄兵所據,他向聯軍以低價購得太倉粟,賑濟飢民,全活甚眾,卻因被控私購太倉粟,流放新疆,住在烏魯木齊一座寺廟的戲台底下,靠為人治病度日,最後病死於迪化(今烏魯木齊)。著有老殘游記、鐵雲藏龜、歷代黃河變遷圖考等書。
目錄:
第一章 海上救危船
第二章 明湖聽絕調
第三章 濟南觀名泉
第四章 曹州探政績
第五章 酷吏興怨獄
第六章 雪夜辯進退
第七章 補殘代籌策
第八章 深山遇猛虎
第九章 品茗夜談心
第十章 觀珠聞琴瑟
第十一章 黃龍論時勢
第十二章 齊河逢雙翠
第十三章 青燈聽酸語
第十四章 河水淹大縣
第十五章 嚴刑逼孤孀
第十六章 千金買凌遲
第十七章 旅舍納翠環
第十八章 白公釋奇冤
第十九章 風霜訪大案
第二十章 救命覓解葯
老殘游記續集
第一章 結伴朝泰山
第二章 公子逞淫威
第三章 寒夜吐心語
第四章 雙飛夢難圓
第五章 談經證禪理
第六章 環翠皈佛門
『貳』 老殘游記是誰寫的
老殘游記
開放分類: 文化、藝術、人物、名著、晚清四大譴責小說
簡介:
《老殘游記》是劉鶚的代表作,流傳甚廣。小說以一位走方郎中老殘的游歷為主線,對社會矛盾開掘很深,尤其是他在書中敢於直斥清官誤國,清官害民,指出有時清官的昏庸並不比貪官好多少。這一點對清廷官場的批判是切中時弊、獨具隻眼的。
作者生平:
劉鶚(è),原名夢鵬,又名孟鵬,譜名振遠,字雲摶、公約,又字鐵雲,別署鴻都百煉生。祖籍江蘇丹徒,1857年10月18日生於江蘇六合;1909年8月23日去世於新疆迪化(今烏魯木齊)。劉鶚出身於封建官僚家庭,從小得名師傳授學業。他學識博雜,精於考古,並在算學、醫道、治河等方面均有出類拔萃的成就,被海內外學者譽為「小說家、詩人、哲學家、音樂家、醫生、企業家、數學家、藏書家、古董收藏家、水利專家、慈善家」。他涉獵眾多領域,著述頗豐,為我們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他所著《老殘游記》備受世人贊譽,是十大古典白話長篇小說之一,又是中國四大諷刺小說之一。劉鶚本人也是富有學識又得不到抱負的人。
劉鶚的小說《老殘游記》是晚清的四大譴責小說之一。全書共20回,光緒二十九年(1903)發表於《綉像小說》半月刊上,到13回因故中止,後重載於《天津日日新聞》,始全。原署鴻都百煉生著。作者在小說的自敘里說:「棋局已殘,吾人將老,欲不哭泣也得乎?」小說是作者對「棋局已殘」的封建末世及人民深重的苦難遭遇的哭泣。小說寫一個被人稱做老殘的江湖醫生鐵英在游歷中的見聞和作為。老殘是作品中體現作者思想的正面人物。他「搖個串鈴」浪跡江湖,以行醫糊口,自甘淡泊,不入宦途。但是他關心國家和民族的命運,同情人民群眾所遭受的痛苦,是非分明,而且俠膽義腸,盡其所能,解救一些人民疾苦。隨著老殘的足跡所至,可以清晰地看到清末山東一帶社會生活的面貌。在這塊風光如畫、景色迷人的土地上,正發生著一系列驚心動魄的事件。封建官吏大逞淫威,肆意虐害百姓,造起一座活地獄。小說的突出處是揭露了過去文學作品中很少揭露的「清官」暴政。作者說「贓官可恨,人人知之。清官尤可恨,人多不知。蓋贓官自知有病,不敢公然為非,清官則自以為不要錢,何所不可?剛愎自用,小則殺人,大則誤國,吾人親目所見,不知凡幾矣」。「歷來小說皆揭贓官之惡,有揭清官之惡者,自《老殘游記》始」(第16回原評)。劉鶚筆下的「清官」,其實是一些「急於要做大官」而不惜殺民邀功,用人血染紅頂子的劊子手。玉賢是以「才能功績卓著」而補曹州知府的。在署理曹州府不到一年的時間內,衙門前12個站籠便站死了2000多人,九分半是良民。於朝棟一家,因和強盜結冤被栽贓,玉賢不加調查,一口咬定是強盜,父子三人就斷送在站籠里。董家口一個雜貨鋪的掌櫃的年輕兒子,由於酒後隨口批評了玉賢幾句,就被他抓進站籠站死。東平府書鋪里的人,一針見血地說出了玉賢的真相,「無論你有理沒理,只要他心裡覺得不錯,就上了站籠了」。玉賢的邏輯是:「這人無論冤枉不冤枉。若放下他,一定不能甘心,將來連我前程都保不住。俗語說的好,『斬草要除根』。」為了飛黃騰達,他死也不肯放下手中的屠刀。老殘題詩說,「冤埋城闕暗,血染頂珠紅」,「殺民如殺賊,太守是元戎」,深刻地揭示了他們的本質。剛弼是「清廉得格登登」的清官,他曾拒絕巨額賄賂,但卻倚仗不要錢、不受賄,一味臆測斷案,枉殺了很多好人。他審訊賈家十三條人命的巨案,主觀臆斷,定魏氏父女是兇手,嚴刑逼供,鑄成駭人聽聞的冤獄。小說還揭露了貌似賢良的昏官。山東巡撫張宮保,「愛才若渴」,搜羅奇才異能之士。表面上是個「禮賢下士」方面的大員,但事實上卻很昏庸。他不辨屬吏的善惡賢愚,也判斷不出謀議的正確與錯誤。他的愛才美德,卻給山東百姓帶來了一系列的災難。「辦盜能吏」玉賢是他賞識的,剛弼也是他倚重的,更為嚴重的是他竟錯誤地採用史鈞甫的治河建議,廢濟陽以下民埝,退守大堤,致使兩岸十幾萬生靈遭受塗炭。在小說中楔入的桃花山一段插話中,著重寫了隱居在荒山中的兩個奇人□姑和黃龍子。通過兩人的言行宣揚了作者所信奉的太谷學說,同時對當時的革命運動,即所謂「北拳南革」,即北方的義和團和南方的資產階級革命派,進行了惡毒的詆毀和詛咒,攻擊他們都是「亂黨」。義和團來勢猛,他說「幾乎送了國家的性命」;革命黨起勢緩慢,他認為「莫說是皮膚小病,要知道渾身潰爛起來,也會致命的」;告誡人們不要「攪入他的黨里去」,表現了作者落後、反動的一面。小說的第一回,就是作者對於當時政治的象徵性圖解。他把當時腐敗的中國比作一艘漂浮在海上行將被風浪所吞沒的破舊帆船。船上有幾種人:一種是以船主為首的掌舵管帆的人,影指當時上層的封建統治集團。作者認為他們「並未曾錯」,只是因為是走「太平洋」的,只會過太平日子,不意遇上了風浪,所以毛了手腳,加上未曾預備方針,遇了陰天,日月星辰都被雲氣遮了,所以就沒有依傍。再一種人是乘客中鼓動造反的人,比喻當時的革命派,污衊他們都是些「只管自己斂錢,叫別人流血」的「英雄」。宣揚如果依了他們,「這船覆得更快了」。還有一些肆意搜刮乘客的「下等水手」,則是指那些不顧封建王朝大局、恣意為非作惡的統治階級爪牙。作者對他們也很反感,視為罪人。究竟怎樣才能挽救這只行將覆滅的大船呢?作者認為:唯一的辦法是給它送去一個「最準的」外國方向盤,即採取一些西方文明而修補殘破的國家。小說中所寫的人物和事件有些是實有其人、實有其事的。如玉賢指毓賢,剛弼指剛毅,張宮保(有時寫作莊宮保)為張曜,姚雲松為姚松雲,王子謹為王子展,申東造為杜秉國,柳小惠為楊少和,史鈞甫為施少卿等,或載其事而更其姓名,又或存姓改名、存名更姓。黑妞、白妞為當時實有之伎人,白妞一名王小玉,於明湖居奏伎,傾動一時,有「紅妝柳敬亭」之稱。廢濟陽以下民埝,乃光緒十五年(1889)實事,當時作者正在山東測量黃河,親見其慘狀。正如作者所自言:「野史者,補正史之缺也。名可托諸子虛,事須征諸實在。」(第13回原評)《老殘游記》的藝術成就在晚清小說里是比較突出的。特別在語言運用方面更有其獨特成就。如在寫景方面能做到自然逼真,有鮮明的色彩。書中千佛山的景緻,桃花山的月夜,都明凈、清新。在寫王小玉唱大鼓時,作者更運用烘托手法和一連串生動而貼切的比喻,繪聲繪色的描摹出來,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覺。所以魯迅稱贊它「敘景狀物,時有可觀」(《中國小說史略》)。
劉鶚還曾寫有《老殘游記》續集,作於光緒三十一年(1905)至三十三年之間。據劉大紳說,共有14回,今殘存9回。1934年在《人間世》半月刊上發表4回,次年良友圖書公司出版6回的單行本。1962年中華書局出版的《老殘游記資料》收錄了後3回。續集前6回,雖然也有對官僚子弟肆意蹂躪婦女惡行的揭露,但主要的是通過泰山斗姥宮尼姑逸雲的戀愛故事及其內心深入細微的思想活動,以及赤龍子的言談行徑,宣傳了體真悟道的妙理。後3回則是描寫老殘游地獄,以寓其懲惡勸善之旨。
此外還殘存《外編》4700餘字,寫於光緒三十一年以後。除《老殘游記》外,劉鶚著有天算著作《勾股天元草》、《孤三角術》,治河著作《歷代黃河變遷圖考》、《治河七說》、《治河續說》,醫學著作《人命安和集》(未完成),金石著作《鐵雲藏龜》、《鐵雲藏陶》、《鐵雲泥封》,詩歌創作《鐵雲詩存》。1980年齊魯書社出版了《鐵雲詩存》,其詩清新俊逸,功力頗深,反映了他的一些行蹤和思想感情。
老殘游記 作者劉鶚
劉鶚簡介
一.時代背景:
晚清時期,清朝帝國陷入遭逢內憂外患的困境當中,外有列強環伺,內則政治腐敗.
二.生平概述:
劉鶚,字鐵雲,筆名洪都百鍊生,清江蘇丹徒(今江蘇省丹徒縣)人,自幼聰穎,五歲便能背誦唐詩三百首.生於文宗咸豐7年(西元1857),卒於宣統元年(西元1909),年53.
鶚精於算學,醫學,水利,並留心西洋科學.個性放曠不拘,所見不同於流俗,觀察時事尤其犀利.早年曾於揚州行醫,後改行經商(劉鶚28歲曾在江蘇淮安開過菸草店,31歲又在上海開過書店,但都因經營不善而倒閉).光緒14年(西元1888)黃河決口於鄭州,便投效河督吳大澄,山東巡府張曜,協助治河,後因治河有功,聲譽大起,被保薦以知府任用.曾上書建議修築鐵路,利用外資開采山西煤礦,興辦實業(指工商企業),以利民生,時人不解其用心,交相指責,視為漢奸.光緒26年(西元1900)義和團事起,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太倉粟(京師官方谷倉里的糧食)為俄兵所據,他向聯軍以低價購得太倉粟,賑濟飢民,全活甚眾,卻因被控私購太倉粟,流放新疆,住在烏魯木齊一座寺廟的戲台底下,靠為人治病度日,最後病死於迪化(今烏魯木齊).著有老殘游記,鐵雲藏龜,歷代黃河變遷圖考等書.
三.劉鶚一生的四件大事:
1.治理黃河:
主張束水刷沙法―築提控制水勢,使水不漫溢兩岸,再以水攻沙,直刷河底.
2.甲骨文字的研究:
光緒25年(西元1899),他在北京,住在朋友王懿榮家中.王懿榮當時任國子監祭酒,對金石文字都有相當深入的研究.那時王懿榮生了病,看完病家人就上街把葯買回來,跟葯方核對沒錯才去煎,劉鶚在一旁看,在這些葯中有一包葯叫龜板,他覺得很奇怪便順手拿起來看看,這一看使他驚奇萬分,那些龜板上有小字,而且很明顯地看的出來字是刻上去的,王懿榮知其古老,乃派人到葯店將有字的全部買下,後又到處收購,兩年間共收刻辭甲骨一千餘片.
王懿榮死後,家人為了還債,將王懿榮收藏的甲骨卜辭,大部分轉讓給了劉鶚.劉氏此時也收購刻辭甲骨,前後藏有近5000片.1903年劉鶚將收藏的刻辭甲骨搨印了1058片,在早期收集甲骨卜辭的藏家羅振玉的鼓勵下,出版了我國第一部甲骨文書籍——《鐵雲藏龜》.
雖然該書在對於甲骨文上的建樹不多,但是他卻是首度將私人收集的甲骨公諸於世,以供同好研究,這種分享的心胸與情操,使得甲骨學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有長足的進展.
3.開山西的礦
4.賤買太倉的米來賑濟北京難民
四.作者細說
劉鶚之死:
劉鶚與袁世凱曾在山東巡府張曜下共事過,元為自己長久不被重用而鬱郁不得志,曾向劉向張請求為任,而張曜卻認為元「才可愛而性未定,資可造而識未純」,沒有同意袁的要求,因此袁世凱以為劉鶚不肯為他出力,一直壞恨在心.後來袁進了軍機處掌握大權,蓄意報復,終於在光緒34年(西元1908),以私購太倉米和在為外國人買地的的罪名,密電江兩總督將劉鶚緝捕,發配新疆,永遠堅禁,第二年(宣統元年),因腦充血死於新疆流所.
漢奸!
光緒23年,劉鶚應外國人聘請到山西的一間鐵礦公司做經理,他和一些新黨人物的思想一樣,認為只有提倡科學,興辦實業才能救中國,而興辦實業的辦法就是他所想的:「國無素蓄,不如任歐人開之,我嚴定其制,令三十年而全礦鐵路歸我.如是,則彼之利在一時,而我之利在百世矣.」有人認為他者種主張在本質上是不利於國家的,難怪這時他要背負著漢奸之名了.
為什麼要寫老殘游記
劉鶚會撰寫《老殘游記》一書,原本是為了幫助朋友.在義和團亂後沒幾年,京曹中有沈虞希與連夢青二人,因素與天津日日新聞的方葯雨為友,一日,沈虞希偶將朝中事告知方葯雨,方氏將其揭露於報端,清廷獲悉後大為震怒,嚴辦泄密之人,且株連甚廣,沈氏被逮杖斃,連夢青倉皇遁走上海.連氏到上海後,家財盡失,無以為生,只依賴賣文糊口.劉鶚知其人孤介,不願受人資助,因此動筆寫小說送他,以增加其稿費收入.
劉鶚的寫作動機本為助人,但他生當亂世,目睹國事糜爛,再加上自己一生事業上的失敗以及政治理想的幻滅,《老殘游記》事實上也是他個人情感的寄託.他曾在書中自敘:「吾人生今之時,有身世之感情,有國家之感情,有社會之感情,有宗教之感情,其感情愈深者,其哭泣愈痛,此洪都百鍊生所以有老殘游記之作也.棋局已殘,吾人將老,欲不哭泣也得乎 」由此可知,《老殘游記》為當時中國社會之縮影,更是作者一部以文字代替哭泣的著作.
五.老殘游記續集-->自序
人生如夢耳.人生果如夢平 抑或蒙叟之寓言乎,吾不能知.趨而質諸蜉蝣子,蜉蝣子不能決.趨而質諸靈椿子,靈椿子亦不能決.還而叩之昭明.
昭明曰:"昨日之我如是,今日之我復如是.觀我之室,一榻,一幾,一席,一燈,一硯,一筆,一紙.昨日之榻,幾,席,燈,硯,筆.紙若是,今日之榻,幾,席,燈,硯,筆,紙仍若是.固明明有我,並有此一榻,一幾,一席,一燈,一硯,一筆,一紙亡.非若夢為烏而厲乎天
然則人生如夢,固蒙叟之寓言也夫!吾不敢決,又以質諸杳冥.
杳冥曰:"子昨日何為者 "對曰:"晨起灑掃,午餐而夕寐,彈琴讀書,晤對良朋,如是而已."杏冥曰:"前月此日,子何為者 "吾略舉以對.又問:"去年此月此日,子何為著 "強憶其略,遺忘過半矣."十年前之此月此日,子何為者 "則茫茫然矣.推之"二十年前,三謂之如夢,蒙更豈欺我哉
夫夢之情境,雖已為幻為虛,不可復得,而敘述夢中情境之我,固儼然其猶在也.若百年後之我,且不知其歸於何所,雖有此如夢之百年之情境,更無敘述飼榫持�葉�鶚鮒�?是以人生百年,比之於夢,猶覺百年更虛於夢也!嗚呼!以此更虛於夢之百年,而必欲孜孜然,斤斤然,
夫此如夢五十年間,可驚,可喜,可歌,可泣之事,既不能忘;而此五十年間之夢,亦未嘗不有可驚,可喜,可歌,可泣之事,亦同此而不忘也.同此而不忘,世間於是乎有《老殘游記續集》.
鴻都百煉生自序
『叄』 老殘游記介紹
清末劉鶚的《老殘游記》被魯迅先生評為晚清四大「譴責小說」之一,內容豐富,意蘊深邃,取得了很高的藝術成就,翻譯成多國文字,在國內外影響巨大,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世界文學名著。
《老殘游記》的作者劉鶚(1857——1909),字鐵雲,丹徒(今江蘇鎮江)人。劉鶚知識廣博,做過官,也是著名的實業家。
小說以老殘(實即作者)的見聞為線索,描寫了晚清各種社會現象,尤其是對於所謂的清官,進行了無情的揭露,認為他們實際上是酷吏。小說結構比較鬆散,但有些片斷寫得很成功。而且《老殘游記》的語言清新流暢、富有韻味。魯迅說它「敘景狀物,時有可觀」。作者寫景的特點是自然、逼真,有鮮明的層次和色彩。可以作為優美的散文來讀。
《老殘游記》系晚清四大譴責小說之一。全書共20回,作品通過搖串鈴的江湖醫生老殘在山東行醫時的所見所聞,暴露了當時官場的丑聞。在作品《自敘》中他說:「棋局已殘,吾人將老,欲不哭泣也得乎?」他深刻地認識到封建社會「棋局已殘」的現實,為了「補殘」,作者從批判現實鮮為人知的現象「清官尤可恨」入手,以挽救垂死的封建主義制度。
參考資料:影響中國學生的80本書 中國文學史 第八編 清代文學
老殘游記」是一部清朝小說,作者劉鶚以游記方式,記載書
中主角老殘游歷天下,沿途所見之各種人事物,各地風俗民
情,藉此批評清末社會與政治種種亂象.劉鶚試圖傳達自己的
政治思想,暗喻一些清廷官吏,迂腐愚蠢,荼毒人民,草菅人
命,禍國殃民.
貳●正文
一, 關於作者劉鶚的生平
「老殘游記」一書作者是劉鶚,筆名為「洪都百鍊生」,將蘇
丹徒人,生於清文宗咸豐七年,卒於清溥儀宣統元年.從小天
賦異稟,見聞廣博,個性豪放曠達,不受世俗拘束.出身於一
個封建官僚的家庭.卻無意於以科舉博取功名,懂得算學,醫
學,治河等實際學問.曾幫忙河南巡撫吳大澄,山東巡撫張曜
處治理黃河整治工程.又曾向清廷建議興築鐵路,開采山西煤
礦,且多次創辦實業計劃,最後皆被清廷視為違反國民利益,
且被指為漢奸.劉鶚因不得志於清廷而去經商,但都失敗了.
光緒二十六年庚子義和團事起八國聯軍侵入北京,劉鶚向八國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論老殘游記
3
聯軍購得太倉儲米,以賑北京飢困.卻被清廷以私售倉粟罪
名,加以逮捕.流放新疆,次年病死於迪化.在那昏庸腐敗的
時代,具有遠見的人常被誤解埋沒,十分悲哀.
劉鶚藉由「老殘游記」,對當時清廷吏治的黑暗痛加攻擊.
揭發一些急於做大官的清官,不惜殺民邀功.客觀地暗喻清廷
是不可寄望的,同情民生疾苦.但他的基本民主政治觀卻十分
落伍,因他堅決擁護專制統治,對帝國主義國家的侵略本質缺
乏認識,反對民主革命.從「老殘游記」中,可發現作者瑕瑜
互見的風格.
二, 對「老殘游記」之看法
「老殘游記」非屬於一般游記,也不是先確立一個主題而後依
主題去發展故事的小說.筆法深入,議論精純,在文學上有相
當的研究價值.作者藉著「老殘游記」,寫他心中所想的事情,
投射暗喻自己的遭遇.書中前半敘述心理,後半闡明佛義.他
憤怒清官草菅人命,反對北拳南革.他主張朝野上下應該團
結;藉由本書發揮自己學術思想的見解.劉鶚擅長詩書評論,
音樂描繪,算數推演.書中二十回,已說明了當時政風,人情,
世故等很多的大道理.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論老殘游記
4
劉鶚很有文學天賦,「老殘游記」受後世的推重,不在於
他的思想,而是他描寫風景人物的能力.他敘述人,事,景,
都別具匠心,另鑄新辭,一掃陳腔濫調.一反陋習,作實描
繪,彷佛身臨其境,目睹其景.他以「家家泉水,戶戶垂楊」,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形容濟南景緻,濟南
風景因而聞名天下.作者對於處理詼諧而又帶有諷刺的事
件,敘述得十分巧妙.
「老殘游記」反映清末時代社會,書中有幾個生動的人物,
其中對玉賢和剛弼陰毒冷酷的刻畫最為深入,藉由這些人物
表達自己的思想與見解.對人物型態的刻畫,有其不同的風
味.對娼妓的描寫,也作了更進一步的探討.藉此議論文人
無行,文格墮落的事實;對比較下等的妓女有著較真實和同
情心的描寫,確確實實地訴出妓女子的委曲.開啟我國文學
對女性尊嚴之重視.
音樂只能用心靈去感受,很難用文字來表現;可是劉鶚卻有
表現音樂的本能,而且非常成功.其中以王小玉唱書一段,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論老殘游記
5
最令人激賞,作者應用具體可見的形相來形容音樂,技巧地
運用感覺錯綜的手法,並配合新鮮的文字,明了的印象,使
讀者感覺音樂的妙處.也藉由這些文字說明中國古代農業社
會人們的悠閑,樂天,安命,與知足.
叄●結論
在「老殘游記」中,劉鶚隱喻自己雖然只是個江湖郎中;但
他的志向,不但要醫好病人的疾病,而且要醫好國家的政治
病.其民胞物與的胸襟與愛國的情操,自然地流露文筆之
間,實令人感動.
概要介紹:
《老殘游記》是晚清四大譴責小說之一,通過一個搖串鈴的江湖醫生老殘在游歷途中的所見、所聞及所為,反映了清朝末年山東一帶的社會生活面貌和人民的疾苦,揭露了所謂「清官」的罪行,暴露了清王朝吏治的黑暗。作品在語言的運用、對生活的觀察以及細節的描繪等方面均有較高的藝術成就。
閱讀 老殘游記((清)劉鶚 原著,聞言 等改編)
作者簡介:
劉鶚,字鐵雲,筆名洪都百煉生,清江蘇丹徒(今江蘇省丹徒縣)人,自幼聰穎,五歲便能背誦唐詩三百首。生於文宗咸豐7年(公元1857),卒於宣統元年(公元1909),年53。鶚精於算學、醫學、水利,並留心西洋科學。個性放曠不拘,所見不同於流俗,觀察時事尤其犀利。早年曾於揚州行醫,後改行經商(劉鶚28歲曾在江蘇淮安開過煙草店,31歲又在上海開過書店,但都因經營不善而倒閉)。光緒14年(公元1888)黃河決口於鄭州,便投效河督吳大澄、山東巡府張曜,協助治河,後因治河有功,聲譽大起,被保薦以知府任用。曾上書建議修築鐵路,利用外資開采山西煤礦,興辦實業(指工商企業),以利民生,時人不解其用心,交相指責,視為漢奸。光緒26年(公元1900)義和團事起,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太倉粟(京師官方谷倉里的糧食)為俄兵所據,他向聯軍以低價購得太倉粟,賑濟飢民,全活甚眾,卻因被控私購太倉粟,流放新疆,住在烏魯木齊一座寺廟的戲台底下,靠為人治病度日,最後病死於迪化(今烏魯木齊)。著有老殘游記、鐵雲藏龜、歷代黃河變遷圖考等書。
目錄:
第一章 海上救危船
第二章 明湖聽絕調
第三章 濟南觀名泉
第四章 曹州探政績
第五章 酷吏興怨獄
第六章 雪夜辯進退
第七章 補殘代籌策
第八章 深山遇猛虎
第九章 品茗夜談心
第十章 觀珠聞琴瑟
第十一章 黃龍論時勢
第十二章 齊河逢雙翠
第十三章 青燈聽酸語
第十四章 河水淹大縣
第十五章 嚴刑逼孤孀
第十六章 千金買凌遲
第十七章 旅舍納翠環
第十八章 白公釋奇冤
第十九章 風霜訪大案
第二十章 救命覓解葯
老殘游記續集
第一章 結伴朝泰山
第二章 公子逞淫威
第三章 寒夜吐心語
第四章 雙飛夢難圓
第五章 談經證禪理
第六章 環翠皈佛門
『肆』 甘泉書院碑記 王延贊
甘泉書院碑記
作者:【清】王廷贊
【原文】
己卯之春,西師藏事,因得酬夙願焉。於是,度地於城南門內左偏,當甘泉湧出處架泮橋,填坑窪,築基址,鳩工庀材,建堂廡五十餘楹,具載碑陰。又為置田六十頃有奇,留生息銀一千五百兩,城內外葦草湖地四百一十餘畝,取其租息,為師生膏火費。……己丑春,地方紳士休余振作之意,亦共捐資置市房七十六間,取其租以助膏火,此又人心鼓舞,咸期完美之一機也。……膏火尚未充裕,今又將舍此而去,實有不慊於心者,因述始末,著於石。並細將田房產業及酌定永遠規條鐫於碑陰,以俟新尹長才加意擴充,漸臻極備。
——《甘州府志乾隆》卷14,成文出版社,1976。
【注釋】
1、甘泉書院,遺址有三處:(1)南嶽衡山甘泉書院(內有《心性圖說》碑石);(2)九華山甘泉書院;(3)甘肅甘泉書院。留下碑記的是位於甘肅省張掖市的甘泉書院。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甘州知府馮祖悅(清代人。清代《山西省志·人物誌(上)》有傳志)、張掖知縣王廷贊創建於南門內街東,以臨甘泉,故名。東西長90餘丈,南北闊8丈5尺。建大門,講堂2間,廂房34間及泮池、木橋等。馮自為記。後又建瓦房1座,牌坊2座;院內左翼建三台閣,右翼為爽心亭,游廊9間;南面振興倉3間;臨池栽楊柳400餘株。三十二年(1767)又添建五雲樓、灌書園、鋤經堂,及穿廊園門。三十五年(1770)再建玩書樓6間以藏書;雙葦湖亭5間,廂房5間。知縣王廷贊捐銀1500兩,士紳先後捐銀1000兩,均發商生息以資膏火。又撥有學田6000畝。另園東及城外官地所栽246株楊柳沙棗亦屬書院。有《書院公業考》,詳載書院產業收支細目。院長庄學和撰《教孝千字文》作為講義,以教諸生。
補記:明武宗正德年間,張掖創建甘泉書院,這是見於史籍的張掖最早的書院。自從雍正朝放寬開辦書院的政策後,張掖的書院教育逐漸發展起來。清代甘州府城內有南華書院、觻(lù)得(漢代縣名,在今甘肅省張掖市西北)書院和甘泉書院;東樂有仰止書院(天山書院)、金山書院;山丹有仙堤書院;撫彝廳有蓼泉書院;高台有建康書院。其中,甘泉書院規模最大。清乾隆二年(1737),甘州知府馮祖悅重新開辦甘泉書院,但當時規模較小。據《張掖甘泉書院碑記》記載,王廷贊任張掖知縣時,「有創建之思,旋改署武威,去未果」。此後,王廷贊復蒞任於張掖,「因得酬夙願焉」。於是,「度地於城南門內左偏,當甘泉湧出處架泮橋,填坑窪,築基址,鳩工庀材,建堂廡五十餘楹」。又在甘泉書院內建三台閣、爽心亭及後院亭榭,「皆節次增置者也」。重修後的甘泉書院,亭台樓閣,小橋流水,綠陰森森,書生朗朗。「今春,延太倉王濟美為之師,肄業者皆踴躍奮興,爭自濯磨」,從張掖各地來的學生,匯集於此。(參見:http://www.doc88.com/p-7843319485024.html)
2、碑記全稱是《張掖甘泉書院碑記》。作者是王廷贊,另有《張掖貢院碑記》。王廷贊(1714-1781),字翼公,號用賓,遼寧葫蘆島人。曾任甘肅布政使。王廷贊的父親王永祿是讀書人,曾任蓋平縣知縣。王廷贊出身吏員,由於他勤謹有才幹,受到上司器重,才被引薦為官。在甘肅任職三十多年間,他由微末之員,遞升為縣、州、道的行政長官,最後終於做到甘肅布政使這樣的封疆大吏。由於他出身低微,比較了解下情,所以大部分時間為官謹慎,能循理守法,盡職盡責。在甘肅為官三十多年,在平反冤獄、振興文教、興修水制、剿匪安民、集軍餉等方面,都留下了政績,但最後因貪污犯罪而被處死。乾隆十二年(1747),王廷贊被引薦為蘭州府經歷,這是他官吏生涯的開始。經歷是一個職掌出納、文書的小吏,有時也協助上司審理案件。他奉命處理案件,由於秉公執法,許多冤案都得以平反,當時蘭州有「打官司,找王經歷決斷」的說法。從乾隆十九年(1754)開始,王廷贊先後代理張掖、武威、鎮原等縣知縣。他在代理張掖知縣任上,突出的政績是振興教育。張掖原來沒有貢院,讀書人赴試多有不便,他在張掖建立貢院。為了給讀書人提供學習場所,他又在廢棄書院基礎上,重新修建了甘泉書院,後來又逐漸增建三台閣、爽心亭及玩書樓、鋤經堂等建築,使書院規模更加宏偉。同時又多方豐富藏書,聘請名師講學,一時文教蔚然興起。陝甘總督黃廷桂,非常賞識王廷贊的才幹,王廷贊於是被提升為張掖知縣。乾隆二十二年(1757),平定準噶爾之役起,黃廷桂令王廷贊隨軍協理軍需,使他的才幹得以進一步施展。這期間,王廷贊母親病逝的消息傳來,他以軍國大事為重,沒有向上司提出奔喪的請求,忍著哀痛,正常處理公務,直到戰事結束,賬目清算完畢,才回中後所祭母。乾隆二十八年(1763),王廷贊代理平涼府鹽茶廳同知,執掌地方治安。據其墓表載,這期間,他曾率人馬,趁夜出擊,將百餘名為害鄉里的盜匪一網打盡。乾隆四十年(1775)至四十二年(1777)。王廷贊先後任寧夏知府、甘涼道及寧夏道道台。黃河沖積成寧夏平原,地形平坦,是主要的農業區,舊有惠農等灌渠,對發展農業生產曾起過很大作用,但由於年久失修,渠道嚴重淤塞。王廷贊下車伊始,即以發展生產為首務,奏請朝廷,行宮疏浚河渠。他的建議得到採納,朝廷批准撥發庫銀,並授命他負責整個工程。王廷贊從授命之日起,即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他不辭辛勞,事必躬親。從水文地質勘測,到排水、清沙、挑淤及運石,處處親自指點。經過兩年多的努力,河渠工程於乾隆四十二年4月告竣。竣工之日,他的同僚賦詩表示祝賀,一詩中有「三年治水鬢成絲」的句子,可算是他這一時期宦績的寫照。寧夏平原的瘠土鹼地,盡變成肥田沃野,這里自有王廷贊傾灑的許多心血。這年的5月,王廷贊因政績卓著而被提升為甘肅布政使司布政使。到了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初,鑒於王廷贊在甘肅效力多年,應予褒獎,於是乾隆皇帝誥封其曾祖父、祖父及父為通奉大夫,曾祖母、祖母及母為夫人,此時王廷贊已是66歲高齡的老人。由於看到吏治積弊甚重,又苦於在明爭暗鬥的官場繼續奔命,他萌生了功成身退的想法,他奏請辭官回鄉,由於皇上「優旨慰留」,他未能如願。撒拉族世居甘肅、青海,信奉伊斯蘭教。甘肅循化廳伊斯蘭教徒馬明新,創伊斯蘭教新教派,與舊教派相仇殺,死百餘人。陝甘總督勒爾謹支出舊教派,鎮壓新教派,將新教派領袖馬明新逮捕,關入省城監獄。於是激起新教派強烈不滿,爆發了以蘇四十三為首的撒拉族伊斯蘭教新教派起義。起義震動了清王朝,乾隆帝下令調集大軍追剿。自3月中旬至7月上旬,歷時3個多月,新教派終於失敗。王廷贊由於守蘭州城五晝夜有功,受到乾隆皇帝嘉獎,賜一品頂戴,賞戴花翎,例晉其曾祖父、祖父、父為榮祿大夫,曾祖母、祖母、母為一品夫人,真是光宗耀祖,使王氏滿門生輝。就在乾隆皇帝派兵鎮壓蘇四十三起義的過程中,一樁震動全國,牽涉甘肅全省二百多名官員的冒賑浮銷貪污大案被揭發了,王廷贊成了這一大案的主犯。甘肅一向有捐監舊例。所謂「捐監」,就是商人、平民捐出一定數量的糧食給官府,取得監生的身份,取得應試入官的資格。由於甘肅自然條件較差,常有災害發生,若捐監者每人上交糧食幾十石,全省籌集幾百萬石糧食,就可在災年用來救濟災民,省去由中央調撥救濟糧的麻煩,於國於民,俱為有利。由於容易出現弊病,此項措施曾一度取消。到乾隆三十九年,陝甘總督勒爾謹請求在甘肅重開捐監,得到皇上的批准。乾隆帝在這道諭旨中指出,鑒於「甘肅通省倉儲,一時未能足額」,所以規定一律以糧豆收捐,不得折收銀兩。同時派「能幹」的官員王亶望作甘肅布政使,經理此事。嚴格要求勒爾謹「實心查辦,剔除諸弊」。 乾隆四十二年5月,王亶望擢任浙江巡撫,由年已63歲的寧夏道台王廷贊任甘肅布政使。王亶望在任不到三年,就收到監糧600多萬石,約有15萬商民納糧而成為監生。在糧食短缺的甘肅,三年內就有如此多監糧入庫,該是一件多麼了不起的大事?但乾隆帝萬萬沒想到,王亶望這位「能事之藩司」所收監糧竟全是寫在紙上的數字,他稟中顆粒皆無。原來,王亶望並未按皇上的要求收糧食,而是折收了銀兩,這些銀兩也未用來購進糧食賑濟災民,而是被各級大小官員用賑濟的名義冒銷,最後落入私囊。王廷贊任布政使後,不但未革除弊端,而且向每個捐監的人又加收白銀五兩,最終釀成殺身之禍。蘇四十三聚眾起義,乾隆帝派和坤、阿桂赴甘督辦。4月,和坤上疏奏報軍情,說到進入甘肅即遇雨。阿桂上報應戰情況,也多次提到因雨太多,以致延滯用兵。乾隆帝回想到過去甘肅連年奏報乾旱,大起疑心,下令阿桂和代理陝甘總督的李侍堯仔細查訪辦理,據實上奏。阿桂很快就查明,監糧未收糧食,而是折收了銀兩。乾隆帝聞後,一方面諭令閩浙總督陳輝祖查訊王亶望,另一方面命王亶望在甘肅的繼任者王延贊呈報監糧私收實情。6月初,王廷贊供稱:到任後,原不許折收銀兩,因無人報捐,只得仍舊如此辦理。又恐各州縣有短價勒實糧石之事,故定一名捐監者交糧五十五兩的數額。甘肅糧價較賤,此數足敷定額。又因捐生多在省城,將此事改歸蘭州知府辦理。由其收捐,仍將收來之銀發給各州縣購買糧食,補還倉庫,按季申報,道府加結於上。王廷贊此供在於表白折收銀兩原為不得已,此舉不但方便了捐監的人,而且手續健全,但乾隆帝一眼就看出此供隱匿了實情。他6月10日下諭駁斥,並下結論道:「明系官折收於前,又復冒銷於後,兩邊俱得便宜,而百姓仍從中受累。此事情弊甚大,不可不徹底清查」。此後乾隆帝又分別於6月12日、17日兩度下諭,分析案件性質為貪污案,而且是集團貪污。表示堅決追究,不會因罰不及眾、牽連太多而罷休。下令阿桂、李侍堯會同刑部,審訊原陝甘勒爾謹和布政使王廷贊,命他倆據實供吐。他令阿桂專向王廷贊宣諭:其從前「保全省城,功不可沒」。若能將歷年通同舞弊之情,逐一據實供明,可以加恩寬宥,以其功抵罪。否則,必自取重罪。後來的事實說明,王廷贊未能「據實供明」,因而也未能得到乾隆帝的最大寬宥。由於乾隆帝態度堅決,阿桂和李侍堯自不敢怠慢,於是整個案情便很快查清。這一案件共揭發出侵盜銀兩1千兩以上的甘肅省、府、州、縣官員共102人,確實是「全省大小官員無不染指有罪」。此案件不僅牽涉人數多,贓銀數量大,而且手段惡劣。貪官們不僅吞沒監糧,而且大肆盜取國庫帑銀。例如,6百多萬台的「監糧」既已折收銀兩,可他們還借口添設新地,冒領建地費用;「監糧」已化為白銀入了私囊,他們還以支付運輸費的名目領取帑銀,僅王廷贊在任兩年便領運輸費28690餘兩。對此案要犯,乾隆帝嚴懲不貸。7月30日、8月18日他兩次下諭,做出對要犯的處理決定。命將王亶望立即正法,領勒爾謹自盡,將王廷贊絞監候。到10月,陸續正法者共56名貪官,免死發遣者46人。乾隆帝在7月30日的諭令中,指出王廷贊的罪責,做出懲處決定。他指出,王廷贊以微末之員擢至藩司,接任之時,對王亶望之違法行為,不據實參奏,且效尤作弊,又始終匿飾案,不吐實情。但念及守城微功,免於立決,加恩改為絞監候,秋後處決。王廷贊原本是個忠於職守、循規蹈矩的官吏,本應潔身自好,但他終未能擺脫封建官場貪鄙之風,因而也未能逃脫法制之網。王廷贊終於乾隆四十六年(1781)9月12日(家譜作11日)午時被處絞刑,終年67歲。
另有王廷贊(1847-1927),字子襄,號若谷,晚年自號排雲道人。泗水縣城關榆園街人。16歲「立志問學」。同治五年(1866)赴兗州初應府試,同治八年(1869)補為廩生。同治十二年(1873),入選拔貢,並名列榜首。光緒二年(1876)中舉人。 以後自1877年入京會試,連續6場都名落孫山,「仍為下第人」,直到46歲時的第7場會試中,才考取進士。入仕後,先後在四川平武、長寧、南郡等縣任知縣,後升為候補知府,任地方官達15年。光緒三十三年(1907),卸任歸里,次年寄寓濟寧。王廷贊一生多詩作。曾將絕大部分詩作收入《排雲詩草》。後又由門人晚輩進一步收集整理, 集成《排雲詩集》,於1937年4月石印出版。書前冠以吳佩孚、梁漱溟等人的題詞及其門人後輩所寫的序言,共收入詩作1500餘首。
附錄1:
廣西省百色市凌雲縣《雲峰書院碑記》
嘗思賢哲挺生,固由天地菁華之萃,人才蔚起,尢賴君師樂育之功,□□□□□□,氣習殊爾,必須振興之有術,唯我楊太公祖諱贊緒,仰體□□聖化,俯恤邊儒,本無□之深衷,著作人之雅化,特捐廉俸,創建雲峰書院,及乎宋太公祖諱淇源,□□□□公項儲給師生膏火,自是而後,繼任賢候,榮蒞斯土,□□□□□□□,勛等肄業其中,相聚而言曰:雲峰書院為鼓舞人文之區。
文昌帝君,實司衡人文之柄,盛德□□宇宙,大業偏洽儒林,吾儕素存景仰之心,□□□□□□□,敬塑帝像,用效趨蹌,二月初三恭逢。
帝誕甚喜,獻□有日,□忭頌祝無疆,更相聯名,聚成勝會,湊得銀。□□□□,以供祀祭,□明德昭格降福,孔皆敬業樂群,若啟若翼,成人□□□□科甲聯元,爰顏會名曰連元會,是為記。
儒學教授:謝璉、李嗣勛、陳儀、梁元珣
紳士:林應用、岑鴻業、曾學高、林連元、岑樹淳、李盛枝、朱上瑛、岑鴻爵 岑文濟、林應翰、岑廷元、岑鴻章、岑鴻逵、楊延星、羅國佐、岑文淵 李世英、林森華、樑上材、岑文瑛、岑鴻烈、梁成德、劉紹俊、覃超元、李 隆、潘其仁、林森美、李方成、唐世傑、李元章、屈必伸、李登榮 劉廷翰、朱景昭、雷再溥、劉朝俊、吳世績、黃元都、蒙 全、黃志道。
乾隆三十九年歲次甲午仲春月立
(註:碑記全文如上,原文無標點,□代表看不清的字。在凌雲縣博物館門前的碑廊里,遺存有一塊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的古石碑,碑高135厘米、寬64厘米、厚10厘米,碑上的部分文字已模糊不清。碑記的內容是: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謝璉、李嗣勛等4位儒學教授,林應用、岑鴻業、曾學高、林連元等40位紳士,在雲峰書院里設立「文昌帝君」的塑像,以供祀祭,並組建「連元會」,祈求教育事業越來越興盛。)
附錄2:
衡山甘泉書院內《心性圖說》碑石文
性者,天地萬物一體者也。渾然宇宙,其氣同也。心也者,體天地萬物而不遺者也。性也者,心之生理也,心性非二也。譬之谷焉,具生意而未發,未發故渾然而不可見。及其發也,惻隱羞惡辭讓是非萌焉,仁義禮智自此焉始分矣,故謂之四端。端也者,始也,良心發見之始也。是故始之敬者,戒懼慎獨以養其中也。中立而和發焉,萬事萬化自此焉,達而位育不外是矣。故位育非有加也,全而歸之者耳。終之敬者,即始之敬而不息焉者也。曰:「何以小圈?」曰「心無所不貫也。」「何以大圈?」曰:「心無所不包也。」包與貫,實非二也。故心也者,包乎天地萬物之外,而貫夫天地萬物之中者也。中外非二也。天地無內外,心亦無內外,極言之耳矣。故謂內為本心,而外天地萬物以為心者,小之為心也甚矣。
『伍』 關於中國考古的書籍
現代中考古的書籍還是非常多的,考古是一個需要多方面學習的過程,不僅從古代錢幣、古代文化、古代民俗、古代衣著等多方面考慮,所以需要看的考古的書也是非常多的
下面這些考古的書籍在圖中右下角可獲得
考古書籍目錄:
《中國青銅器的起源與發展_唐蘭》
《先秦貨幣文編.商承祚》
《新出楚簡文字考》
《青銅器.漆器.古玩雜項.張懷林》
《西清硯譜.2冊不分卷.清於敏中等編.清內府寫繪本.史語所藏版》
《西周青銅器銘文歷代史征.唐蘭》
《宋代金文著錄表一卷 附重編宋代金文著錄表一卷(民)容庚編》
《四庫全書.子部.譜錄類.03.考古圖、續考古圖、釋文-[宋]呂大臨撰》
《秦金石刻辭》三卷(叢書集成三編)》
《古器物范圖錄》三卷《附說》一卷.雨樓》
《敦煌零拾(上虞羅氏自印本)》
《歷代符牌圖錄》
《本朝學術源流概略.民國叢書》
《流沙墜簡.羅振玉.王國維編著》
《盛世吉金:陝西寶雞眉縣青銅器窯藏》
《商周彝器通考.容庚》
《商承祚文集》
《商承祚教授百年誕辰紀念文集》
《商承祚 說文中之古文考》
《三代吉金文存釋文.羅福頤》
《容庚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
《容庚:殷周青銅器通論》
《歷代鍾鼎彝器款識 (宋)薛尚功》
《考古圖_續考古圖_考古圖釋文》
《解字說文:中國文字的起源 鄭若葵著》
《江漢吉金 湖北省博物館典藏商周青銅器》
《甲骨文合集釋文_2+胡厚宣》
《甲骨文合集釋文_1+胡厚宣》
《甲骨文合集材料來源表_下編》
《甲骨文合集材料來源表_上編》
《甲骨文合集補編釋文1》
《甲骨文合集補編第07冊》
《甲骨文合集補編第06冊》
《甲骨文合集補編第04冊》
《甲骨文合集補編第03冊》
《說文釋例.江沅.咸豐刻本》
《殷墟卜辭研究.[日]島邦男著 濮茅左 顧偉良譯》
《殷墟卜辭綜述.陳夢家》
《殷墟第四期祭祀卜辭研究》
《殷墟甲骨非王卜辭研究.常耀華著》
《殷墟文字記.唐蘭》
《殷墟文字記.唐蘭》
《殷墟甲骨非王卜辭研究.常耀華著》
《殷墟第四期祭祀卜辭研究》
《殷墟卜辭綜述.陳夢家》
《殷墟卜辭研究.[日]島邦男著 濮茅左 顧偉良譯》
《殷契粹編》
《新出楚簡文字考》
《先秦貨幣文編.商承祚》
『陸』 求關於古墓發掘的紀實資料
一,中國考古探秘紀實叢書
古墓、珠寶、古屍、陪葬 ,神秘的面紗背後是璀璨的古代文明。。。。。。
1、《復活的軍團:秦始皇陵兵馬俑發現之謎》
本書真實地再現了千古一帝秦始皇陵八千個兵馬俑發現,發
掘的詳細經過。。。。。。
2、《尋找北京人:「北京人」頭蓋骨失蹤之謎》
1929年,北京周口店發掘出來的「中國北京猿人」轟動了當時的世界,被譽為「整個地球人類的震撼!」然而。。。。。。
3、《嶺南震撼:南越王墓發現之謎》
本書用紀實文學的形式,敘述了南越王墓發現、發掘那曲折而動人的經過,也充分展現了南越王國風起雲涌、大喜大悲的歷史畫面。
4、《日暮東陵:清東陵地宮珍寶被盜之謎》
1928年7月,流氓軍閥孫殿英率部,以剿匪及軍事演習為名,荷槍實彈進入東陵,用七天七夜的時間,打開乾隆、慈禧兩座地宮,劈棺拋屍,將價值連城的曠世珍寶洗劫一空,釀成了中外文明史上驚天動地的大案。 。。。。。。
5、《風雪定陵:地下玄宮洞開之謎》
這是一部全景式、多側面反映新中國以科學考古手段發掘第一座帝王墓葬--明定陵的長篇紀實文學。
6、《萬世法門:法門寺地宮佛骨再世之謎(修訂本)》
位於陝西扶風縣的千年古剎法門寺寶塔,在一個風雨之夜突然崩塌,考古人員無意間在塔下發現了秘密玄宮,這便是埋葬著釋迦牟尼佛指舍利和大唐帝國無數珍寶並已消失了一千多年的法門寺地宮。本書從不同側面,披露這座迷宮的發現、發掘經過,以及佛祖真身舍利東來中國的秘密過程,為中國歷史及世界佛教史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思考空間。
二,《天國的靈光:佛像》
本書是走進珍寶世界系列圖中的一冊,全書以大量精美的照片介紹了漢、十六國時期至元、明、清代2000多年間的豐富多彩,造型各異的佛像,每件佛像均有詳細的文字介紹及多篇局部放大照片,便對讀者的欣賞。全書印刷精美,圖文並茂,既具收藏性又具有知識性及鑒欣賞性,是文物愛好者的重要參考工具書。
三,《唐李憲墓發掘報告(精)》
本書是關於李憲夫婦葬墓的發掘報告。本書記錄了該墓的墓葬形制、葬具、墓內裝飾壁畫以及種類繁多的隨葬品,其中有陶瓷器、銅、銀、玉、玻璃料器等媽媽,這些都為唐代的社會歷史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資料。
四,《徐州獅子山楚王陵--中國重大考古發掘記》
序 我們的心願引子壹 漢兵馬俑坑的發現貳 發掘清理兵馬俑叄 尋找兵馬俑陪葬坑的主墓肆 陵墓的初探、試掘到正式批准發掘伍 內外墓道發掘告捷陸 會戰主墓室柒 清理的珍貴文物捌 解答楚王陵墓的兩個問題後記
五,《中國(世界)歷史未解之謎》&《中國(世界)考古未解之謎》
六,《帝國的輝煌》
本書是關於秦始皇兵馬俑及秦文化的考古科普圖書。秦始皇陵與秦始皇兵馬俑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歷史文化遺產。本書以圖文並茂的方式,向大眾介紹了秦國歷史以及秦所創造的
七,《定格歷史(隱藏於古墓中的奧秘)》
八,《滿城漢墓--中國重大考古發掘記》
滿城漢墓的發現,揭示了西漢時期諸侯王的墓葬結構和埋葬制度,為研究漢代冶煉、鑄造、漆器、紡織等手工業和工藝美術等方面的發展情況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滿城漢墓是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及其妻竇綰之墓。劉勝墓全長約52米,最寬處約38米,最高處約7米,由墓道、車馬房、庫房、前堂和後室組成,竇綰墓和劉勝墓的形制大體相同。兩墓的墓室龐大,隨葬品豪華奢侈,共出土金器、銀器、銅器、鐵器、玉器、石器、陶器、漆器、絲織品等遺物1萬余件,其中包括"金縷玉衣"、"長信宮燈"、"錯金博山爐"等著名器物。
九,《走進古蜀都邑金沙村:考古工作都手記》
繼發現震驚世界的三星堆遺址之後本書紀之初,在成都平原又傳來了令人再次震驚的考古大發現:一個沉睡了3000多年的古蜀國邑遺址,在挖掘機的轟鳴聲中駭然現世……考古工作者將此遺址命名為「金沙村遺址」。
本書作者親自參與了金沙村遺址的發掘工作,他們以如花的妙筆,將田野考古和豐富的知識以及科學求實的態度融為一體,撰寫了這本書。 作者將帶你一起穿越數千年時光隧道,走進古蜀都金沙村,去體會古蜀人的社會生活
十,《花舞大唐春:何家村遺寶精粹》
本書集中展示了陝西西安南郊何家村窖藏問世30餘年來的研究成果。
十一,《西藏考古與藝術》
找尋失落的文化——西部西藏前佛教時期重要考古遺跡調查報告(1992-2002)札達盆地岩畫的發現及對西藏岩畫的幾點認識丁冬:西藏西部一處前佛教時期居住遺址的發?? 西藏西部陶器製作工藝的觀察和初步研究 De-ga g.yu-tshal(榆林窟)之會盟寺的比定圖像拉薩布達拉宮和大昭寺松贊干布塑像的再觀察
十二,《北京原人:周口店北京人遺址考古大發現》
周口店北京直立人(俗稱「北京人」)遺址發掘與研究,是世界古人類研究史上的里程碑,也是20世紀中國考古學重大事件之一。此遺址被列入1961年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又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的中國境內第一批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眼前的這本小冊子,作者盡力將周口店北京人遺址的發現與研究這一段牽涉眾多學科和專業性很強的歷史,融會了國內外相關的重要考古發現,寫成一本雅俗共賞的書
十三,《考古人類學隨筆--張光直作品系列--張光直作品系列》
這是考古學家張光直教授的隨筆集,收錄其80及90年代所寫書序、講演稿、報刊文字及訪談記錄。內容涉及考古人類學研究理論與發展,學者介紹,學界軼聞掌故、考古時事及對學術的前瞻。以隨筆的形式,讀者不僅可了解張光直學術上的直知灼見,於字里行間,我們感受到的是一位詼諧、寬容、樂觀、熱富有社會使命感的尊長。這是「張光直作品系列」中的一本。
十四,《秦公帝王陵》
本書是一部全面研究秦公、秦王和秦帝陵墓的專著。作者通過實地考察,獲取了充足、完備、翔實的一手資料,詳細介紹了秦陵四大陵區即西垂陵區、雍城陵區、櫟陽陵區和咸陽陵區的陵墓、陵園、陵寢建築、陪葬墓、陪葬坑等情況。特別是列為世界遺產名錄的秦始皇陵,其規模之大在世界帝王陵中也屬罕見。秦始皇皇陵的考古發現,在中國古代帝王陵墓中佔有特殊重要地位,成為世界認識中國古代燦爛輝煌文明的重要窗口。
十五,《趣味考古》
本書包括趣探事源,趣談考古,趣覓古跡,趣話文物幾個篇幅,用生動的語言講述了考古文化的歷史演變與發展,探究了考古中的來龍去脈之謎。
十六,《考古的故事:中國卷·彩圖版》
本書作為「彩色人文故事」系列叢書的一種,力圖通過一種全新的視角來解讀中國考古。編者在參考大量歷史文獻、考古資料並結合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從考古者、考古過程、考古等多種角度來探索中國古代文明,使讀者在閱讀過程中能真切感受到考古探索過程中難以言表的身心體驗。
十七,世界偉大考古紀實系列報導
1:眾神的宮殿
作者:理查德·艾爾曼
1999年3月3日,人類考古史上最重大的一次發現正通過衛星向全球現場直播……著名預言家凱西在上個世紀曾說,20世紀末,人們將開啟獅身人面像隱藏了數千年的「檔案館」,以揭開人類起源與智慧之謎。而埃及古老的諺語則告知我們:每當世紀交替之時,神秘的金字塔或通往遠古的墓道就會被發現,從而找到一段人類失去的歷史。
2:廢墟的真相
作者:呂貝克·斯特夫
你即將看到:考古史上最為動人心弦的篇章——14個失落的城市在百餘年間相繼被發現,它們無疑是人類文明的最早胚胎,有的甚至可以追溯到人類的黎明時期。14個城市,14個撲朔迷離的故事,每一次發現都是考古史上最為動人心弦的一章,它們共同奏響了史前文明的輓歌。本書幾乎囊括了自考古學誕生以來所有偉大的考古發現,可以說是一把打開遠古、通向未來的鑰匙……
3:水晶頭骨之迷
作者:凱瑞·路易斯·托馬斯
克利斯·馬頓
美洲土著人世代流傳著一個故事:祖先留下了十三個水晶頭骨,當地球文明達到極致時,它們會重新出現,並揭示出人類過去和末來的秘密……
九十年代,英國的兩個電視製片人果然在中美叢林的古廟廢墟中,找到了一個精美絕倫的水晶頭骨,他們追蹤調查,終於發現十三個水晶頭骨已全部現世,每一個頭骨都來歷不凡且具有不可理喻的一些靈異表現。 這一發現和金字塔上的獅身人面像一樣神秘莫測,引起全球考古學界的一場激烈論戰……
本書是關於這一發現探索過程的真實全紀錄,作者攝制的同名電視紀錄片已在英國BBC及歐美各大電視網播映,引起舉世矚目。
4:破譯聖經
作者:蘇拉米·莫萊
從《創世紀》到《啟示錄》,籠罩著令人炫目的神秘光環,上帝從天國來到人間,又從人間回到天國,在這一過程中,他不僅將天國的幻象多次投印到人間的大地上,而且還將其深深地投印在地球先民的腦海里,成為人類文明的集體記憶:從「大西洲」到「太平洲」;從《神秘埃及》到巴比倫泥版;從漫天烈火的所多瑪到驚天動地的通古斯;從密咒遍布的帕姆帕沙漠到叢林深處的卓爾金星……
在這本書中,穿過歷史的迷瘴,我們將通過《聖經》與那些上帝的羔羊進行對話,從亞當到基督,從但丁到諾查丹瑪斯……他們將講述天國的神聖,他們還將述說天國的神秘。
5:人是太空人的後代
作者:葛瑞姆·漢卡克
人類的起源的說法可以說是眾說紛紜, 葛瑞姆·漢卡克以他自己的角度和眼光去看待這個問題, 並寫了人是太空人的後代此書, 從中以他自己的帶有一些超意識的眼光去探討了這個問題, 您不妨在讀了此書之後, 與作者一起去回味這份獨特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