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檔加密 > 晚明史pdf

晚明史pdf

發布時間:2024-08-10 20:06:54

Ⅰ 請教王建高麗的具體歷史

以下是王建的生平典故~

建(約767-831)字仲初,潁川(今河南許昌)人。家貧,「從軍走馬十三年」,居鄉則「終日憂衣食」,四十歲以後,「白發初為吏」,沉淪於下僚,任縣丞、司馬之類,世稱王司馬。他寫了大量的樂府,同情百姓疾苦,與張籍齊名。又寫過宮詞百首,在傳統的宮怨之外,還廣泛地描繪宮中風物,是研究唐代宮廷生活的重要材料。他寫過一些小詞,別具一格,《調笑令》,原題為「宮中調笑」,可見本是專門供君王開開玩笑的,王建卻用來寫宮中婦女的哀怨:「團扇,團扇,美人並來遮面。玉顏憔悴三年,誰復商量管弦?弦管,弦管,春草昭陽路斷。」末句斬釘截鐵,守望之情,躍然紙上。又如《江南三台》:「揚州池邊小婦,長干市裡商人,。三年不得消息,各自拜鬼求神。」純是白描,別有情趣。

唐代詩人。門第衰微,早歲即離家寓居魏州鄉間。20歲左右,與張籍相識,一道從師求學,並開始寫樂府詩。貞元十三年(797),辭家從戎,曾北至幽州、南至荊州等地,寫了一些以邊塞戰爭和軍旅生活為題材的詩篇。在「從軍走馬十三年」(《別楊校書》)後,離開軍隊,寓居咸陽鄉間,過著「終日憂衣食」(《原上新居十三首》)的生活。元和八年(813)前後,「白發初為吏」(《初到昭應呈同僚》),任昭應縣丞。長慶元年(821),遷太府寺丞,轉秘書郎。在長安時,與張籍、韓愈、白居易、劉禹錫、楊巨源等均有往來。大和初,再遷太常寺丞。約在大和三年(829),出為陝州司馬。世稱王司馬。大和五年,為光州(治所在今河南潢川)刺史,賈島曾往見贈詩。此後行跡不詳。

王建一生沉淪下僚,生活貧困,因而有機會接觸社會現實,了解人民疾苦,寫出大量優秀的樂府詩。他的樂府詩和張籍齊名,世稱「張王樂府」。其詩題材廣泛,生活氣息濃厚,思想深刻,愛憎分明。如《田家行》、《簇蠶辭》、《當窗織》、《織錦曲》、《促刺詞》、《去婦》、《水夫謠》、《海人謠》等,反映了勞動人民備受殘酷剝削壓迫的痛苦生活,特別對勞動婦女的悲慘境遇深表同情;《白□歌二首》、《羽林行》、《射虎行》等,揭露了君主荒淫、權豪凶橫和藩鎮混戰等黑暗的社會現實;《古從軍》、《遼東行》、《渡遼水》、《涼州行》等,抨擊了給廣大人民帶來災難的開邊戰爭,同時也譴責了邊將的無能,不知收復失地,表現了既反對窮兵黷武,又慨嘆國土淪喪的進步立場。此外,他還有一些作品,如《賽神曲》、《田家留客》等描寫了農村風俗和生活畫面;《寄遠曲》、《鏡聽詞》等,表現了婦女對出門遠行親人的思念之情;《望夫石》、《精衛詞》等,歌頌了堅貞的愛情和被壓迫者的斗爭精神。也有少數作品,流露出人生無常、嘆老傷貧等消極情緒。

王建樂府詩,善於選擇生活中具有典型意義的人物,事件和環境加以藝術概括,集中而形象地反映現實,揭示矛盾。他很少在詩中發議論,而是運用比興、白描、對比、映襯等手法,通過各種形象或人物的自白來再現現實;或在結尾用重筆突出主題,戛然而止。用筆簡潔峭拔,入木三分,語氣含蓄,意在言外。體裁大多是七言歌行,篇幅較短。語言通俗明晰而凝煉精悍,富有民歌謠諺的色彩。用韻平仄相間,往往隔二句或四句換韻,節奏短促,激越有力。這些特色,形成了王建樂府詩特有的藝術風格。

王建又以《宮詞》知名。他的《宮詞》百首,突破前人抒寫宮怨的窠臼,廣泛地描繪宮禁中的宮闕樓台、早朝儀式、節日風光,以及君王的行樂游獵,歌伎樂工的歌舞彈唱,宮女的生活和各種宮禁瑣事,猶如一幅幅風俗圖畫,是研究唐代宮庭生活的重要資料。歐陽修《六一詩話》曾指出它的內容「多言唐宮禁中事,皆史傳小說所不載者」。詩中的描繪也栩栩如生,因而廣為傳播,頗有仿作。魏慶之《詩人玉屑》引《唐王建宮詞舊跋》說,後世「效此體者雖有數家,而建為之祖」。王建的五、七言近體,有一部分征戍遷謫、行旅離別、幽居宦況之作,因有真實的生活體驗,也能「感動神思,道人所不能道」(《唐才子傳》)。但這些詩往往雜有消極頹廢思想,藝術上也缺乏明顯特色。他的絕句,則清新婉約,多可誦之作。還寫過《宮中三台》和《江南三台》等小令,是中唐文人詞的重要作者之一。

王建的著作,《新唐書·藝文志》、《郡齋讀書志》、《直齋書錄解題》等皆作10卷,《崇文總目》作2卷。今傳刻本有:《王建詩集》10卷,南宋陳解元書棚本;1959年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以此為底本,並參照其他刊本校補排印。《王建詩集》8卷,明汲古閣刻本。《王建詩》8卷,《唐六名家集》本。《王司馬集》8卷,清胡介祉刊本。《王建詩集》10卷,《唐詩百名家全集》本。《宮詞》1卷,有單刻本及明顧起經注本。事跡見《唐詩紀事》、《唐才子》。

二、

王建(847-918)】 五代十國時前蜀國的建立者。前蜀高祖。字光圖。陳州項城(今河南沈丘)人,一作許州舞陽(今河南舞陽西)人。少時以屠牛、盜驢、販私鹽為生,後投忠武軍(治許州,今河南許昌)。僖宗為避黃巢起義軍兵鋒而逃奔成都,王建等五都頭率兵入蜀,被號為隨駕五都,歸宦官田令孜指揮。令孜認其為養子。後分典神策軍。宦官楊復恭掌禁軍,疑王建,出之為壁州(一作利州)刺史。王建招集溪洞酋豪,組織起800人的隊伍,逐步擴大地盤,佔領成都西、南諸州。大順二年(891),攻佔成都。乾寧四年(897),破梓州(東川節度使治所),佔有東西兩川之地。天復二年(902)取山南西道。三年,唐封王建為蜀王。王建北有漢中,東有三峽,割據蜀地的基礎穩固。後梁開平元年(907),在成都稱帝,國號蜀,史稱前蜀。武成二年(909),王建頒《永昌歷》。天漢元年(917),改國號為漢。次年,復號為蜀。當時中原戰亂,文士多奔於蜀,王建目不知書而喜與文士談論。前蜀建立後沒有大規模戰爭,民眾得以繼續進行生產。

三、
收三千里河山,高麗太祖-王建
公元九世紀初,立國已經900餘年的新羅王朝王權衰落。隨著「安史之亂」以後唐的日益衰敗,新羅的統治同樣陷入了危機之中。
新羅經歷了「弓福之亂」後,在公元880年新羅王朝中心金州迎來了個迴光返照的「城中無草屋」的興盛期以後終於無可奈何的衰落下去了。公元887年第五十一代真聖女王即位,這時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已經十分微弱了。

同大唐的衰落原因極其相似,以元宗、哀奴起義為開端,農民暴動再掀起高潮,各地地方豪族勢力乘機紛紛自稱將軍、城主,憑武力據地設置獨立的權力機構,新羅王室所領被不斷的蠶食,最後只相當與以金州為中心的一個地方政權了。

在弱肉強食的兼並戰爭中,甄萱與弓裔脫穎而出,剪除了其他勢力與新羅平分天下。 甄萱,尚州農民出身,軍人起家。他最初不過是一介步卒,後因累積戰功而被新羅朝廷拔擢為將軍。他在朝鮮半島西南沿海地區積聚實力,准備舉兵。真聖女王六年(公元892年),甄萱乘農民起義之機起兵,糾集一群亡命之徒襲取了武珍州(全羅南道光州),後又據完山州(全羅北道全州)自立,初時號稱「新羅西面都統治指揮兵馬制置、持節都督全武公等州軍事、行全州刺使兼御使中丞、上柱國、漢南郡開國公」等,公元900年稱王。聲稱要復興被新羅所滅的百濟,定國號百濟,史稱後百濟。

弓裔,公元899年起兵自立之初,自稱新羅王室出身,乃憲康王之庶子。孝恭王五年(公元901年),弓裔放棄正統,在開城建都稱王,聲稱復興高句麗,定國號高句麗,史稱後高句麗。公元904年改國號為摩震,獨自建元。公元905年遷都鐵圓(江原道鐵原郡),復改國號泰封。隨即向新羅展開激烈攻勢又出兵北方,更從海路南下襲百濟後背,一時間所向披靡,銳不可當。但弓裔的統治沒有一點仁政的味道。他因為仇視新羅,就試圖殺死所有的新羅人。弓裔利用佛教來維系自己的統治,他自稱彌勒佛,頭戴金幘,身披方袍,以長子為青光菩薩,以季子為神光菩薩。他曾經自述「佛經」二十餘卷,其中全是為自己歌功頌德的歪理邪說。有僧人釋聰批評弓裔所授皆為「邪說怪談」,弓裔聽說以後,立即將釋聰逮捕,用鐵錐活活打死。和世界上一切暴君一樣,弓裔對自己的部下百般猜忌,有許多人因為他的無端懷疑而被誅殺。為了震懾人們的心理,弓裔宣稱自己具有洞察別人內心世界的神力,結果搞得他的部下人人自危。弓裔的倒行逆施終於導致了他的垮台,從而使他的心腹大將王建登上了朝鮮的歷史舞台。

王建字若天,松岳郡(京畿道)人,生於唐僖宗乾符四年(公元877年)。王建在弓裔部下累任松岳城主、鐵原太守,因戰功而成為弓裔的最得力的將領,統率西南海域的水軍,實力漸增。關於王建的出身,史籍上眾說紛紜,不乏疏漏。《高麗世系》一書記載了高麗時代流傳的許多關於王氏祖先的傳說。此書略雲,太祖王建之先名虎景、自稱聖骨將軍。虎景生康忠,康忠有子寶育,天資慈惠,入知異山修道。寶育之女配唐貴姓,生作帝建,作帝建晚年居俗離山長岬寺,常讀佛典卒。作帝建之子曰隆建,即世祖而太祖之父也。時桐里山有道誢,與世祖相見如舊識,同登鵠嶺究山水之脈,上觀天文,下察地理,築松岳之新第,預言將一統三韓,誕生英主雲雲。然而,這種說法其實是出自高麗毅宗王時金寬毅的《編年通錄》,是後人的假作。據《松京志》雲: 《麗史》論曰,金永夫、金寬毅皆毅宗朝臣也。寬毅作《編年通錄》,永夫采而進之。其剳子亦曰寬毅訪集諸家私畜文書,其後閔漬作《編年綱目》,亦因寬毅之說。獨李齊賢援據《宗族記盛源錄》,斥其傳訛之謬。齊賢一代名儒,豈無所見而輕有議於時君世系乎?(中略)《太祖實錄》乃政堂文學修國史黃周亮所撰也。周亮仕太祖孫顯宗朝。太祖時事,耳目所及,其於追贈,據實書之。以貞和為國相之配,以為三代而略無一語及於世傳之說,寬毅乃世宗時微官,且去太祖二百六十餘年,可舍當時實錄,而信後代雜出之書邪?(《松京志》卷七)

根據現代學者的研究,王氏源於開城西面的禮成江下游的禮成港。這里在八、九世紀時是一個水陸交通的樞紐,也是一個商賈雲集的都會,朝鮮半島前往中國大陸的貿易就是以此為起點的。現在估計王氏原本是依靠貿易起家的巨商,其後逐漸壯大為開城地方頗有勢力的豪強。王建的父親王隆建控制了開城並將其作為據點,公元896年王隆攜子王建歸附了弓裔,此後的王建便成為了弓裔部下的得力干將。新羅景明王二年(公元918年)弓裔部下軍官起事,王建的心腹騎將洪儒、裴玄慶、申崇謙和朴智謙驅逐弓裔擁戴王建為王(弓裔在出亡的路上被殺)。《東國通鑒》卷十二並《高麗史•太祖本紀》雲,太祖二年,遷都松岳郡,升郡為開州,創建宮闕。王建同樣自稱為高句麗的後繼者,定國號為高麗,定年號為天授。至此,朝鮮半島後三國的局面正式形成了。 高麗與後百濟迅速陷入了對峙與戰爭中。

公元920年(高麗天授三年)王建首先向新羅景明王發出聯合的信息,向新羅聘使,同年,甄萱攻陷新羅西部的大耶城,進軍高麗南端的進禮城,新羅向王建求救。 隨之開始了長達16年的統一戰爭。戰爭初期雙方互有勝負形成了拉距,雙方都積極的向外界尋求援助。公元922年百濟遣使日本希望日本加入半島的戰局,但日本回絕了。於是甄萱又入貢後唐,換取了「持節都督全武等州軍事行全州刺使海東西面都統指揮兵馬制置等事百濟王食邑二千五百戶、檢校太尉兼侍中判百濟事」。此外弓裔早在公元900年剛剛稱王時就向吳越派遣了使節(實際上公元896年他就向當時還未稱王的浙東節度使錢鏐派遣過使節)。但後百濟的外交活動並無助其在戰爭中取得優勢。(當時的中原王朝本身的實力就很有限,所謂的封號只不過是一紙空文,而江南割據政權的力量就更弱了。)

公元926年,高麗與百濟之間展開了規模空前的決戰。9月後百濟直取金州,10月城陷,城陷之時,景哀王正與妃嬪游鮑石亭、擺曲水宴,結果俱為百濟兵所獲。王建親自領兵赴援,大敗而歸,王建僅以身免。景哀王自盡,甄萱雖然取勝,自是付出相當代價的,於是12月甄萱主動向王建提出休戰。王建於翌年3月表示同意。甄萱利用幾個月的時間加緊整軍備戰,獲得喘息的機會。5月起在慶尚北道北部,忠清北道南部再開戰端。公元929年後百濟在慶尚北道勢如破竹,進展迅速。同年甄萱又一次向日本請援,又被拒絕。

從公元930年開始高麗展開了反擊,這一年王建在古昌郡大破後百濟。公元933年王建遣使入後唐朝聘,得封為高麗國王。同年,王建廢自立年號「天建」,開始採用後唐所賜的年號「長興」。得到中原王朝冊封的王建獲得了正統的名義,得以名正言順的取代新羅統一半島。公元934年,高麗大軍南下忠清道,甄萱再次以「和親」為名向王建提出休戰的請求。當時,軍中諸將大都以為甄萱勢孤請和,進言王建允准「和親」,惟獨老將瘐黔弻力言不可不戰。王建採納了瘐黔弻的意見,派遣精銳騎兵數千,奇襲後百濟軍,大獲全勝。高麗在運州取得了對後百濟決定性的勝利 ,熊津以北之地盡入高麗。

公元935年後百濟發生內亂,甄萱長子神劍聯合二子良劍和三子龍劍幽禁其父於「金山佛宇」,弒殺被甄萱立為儲君的四子金剛,自立為王。公元935年夏六月,甄萱帶著最小的兒女「奔羅州,請入朝」,向老對手王建俯首稱臣。這一年還發生了一件大事,對於這一事件《高麗史》中有一段記載:「.....冬十月壬戌(10月30日)新羅王金傅,遣侍郎金封,請入朝...... 十一月甲午(12月1日),新羅王率百僚發王都,士庶皆從之.香車寶馬連亘三十餘里,道路填咽、觀者如堵。沿路州縣供億甚盛,王遣人問尉。 己未(26日),羅王上書曰:『本國久經危亂,歷數已窮,無復望保基業,願以臣禮見!』不允。 十二年辛酉(29日),群臣上奏曰:『天無二日,土無二王;一國二君,民何以堪?願聽羅王之請!』...... 除新羅國為慶州......。」 這里所記載的是新羅末王敬順王金傅向王建臣服的史實。9年之前朴氏出身的景哀王為甄萱所殺,後百濟王在金州燒殺搶掠之餘並未滅亡新羅。他將金氏王族後裔金傅扶上了新羅國王的寶座,身為傀儡的金傅眼看國土日窘、僅剩金州一隅,決定向王建臣服。他的兒子反對道:「當與忠臣義士謀,收合民心以死守國。」(《三國史記•新羅本紀》)然而,新羅的江山畢竟已經無可挽回,不過臣服後的金傅和新羅的王室還是受到了王建的禮遇。王建將長女樂浪公主許給金傅為妻,封金傅為樂浪王仍以新羅舊都慶州交其治理。

公元936年夏六月後三國的歷史在一件戲劇性的事件中劃上了句號。甄萱主動向王建請兵去討伐自己的三個不孝子,他說「願仗威靈,以誅賊子」(《高麗史•太祖本紀》)。王建當然不可能錯失良機,他與甄萱「親率三軍赴天安,進次一善。神劍率文武官僚出降。得逆臣能奐,數罪誅之。」(《東國史略•高麗紀》)老子打兒子來成全別人的天下,這樣的事情在世界史的舞台上也是罕見的。不過王建以神劍「為人所脅且歸命乞罪」將其赦免。不久以後,甄萱「憂懣發疽,數日卒於黃山佛舍」。 王建將良劍和龍劍流放晉州,不久便將二人殺死。同時任命甄萱之婿朴英為規爵佐丞,以示對甄氏的懷柔之意。

統一半島之後,王建面臨著兩大難題的考驗:對內如何鞏固高麗王朝的統治;對外如何面對新近崛起的強鄰——契丹。王建參照泰封、新羅和中原王朝的典章制度,為新興的高麗王朝初步確立了中央政府的架構。高麗置三省:內議、廣評和內奉省,其中又以廣評省的地位最為重要。廣評省下轄選、兵、民刑、禮、工六官,分管國家的各種事務,可以說是高麗王朝的中樞所在。高麗的最高軍事機關為循軍部,軍隊由從自耕農當中征發的府兵組成。此外,駐扎在都城開京的六軍,具有禁軍地位,直接由國王掌握。從高麗王朝朝廷的結構來看,它在表面上完全承襲了中原隋、唐帝國的中央集權利制度。然而表面上的類似無法掩蓋高麗王朝和中華上國社會基礎上的巨大差異。王建所建立的高麗王朝歸根到底是在地方豪族支持下建立的(其實王建的家族也是眾多豪族中的一員),高麗王國的統一程度是無法與中原王朝相比的。

地方豪族勢力的興起和新羅後期各地軍鎮的建立有著直接的聯系。新羅朝廷設置軍鎮是為了扼守戰略要沖以保衛國土,前期軍鎮主要設在北部邊境以防禦渤海國。但是隨著海賊的騷擾對海上貿易的威脅日益嚴峻之後,新羅朝廷開始在南部沿海地區建立一系列的要塞。張保皋(即弓福)鎮守的清海鎮、位於今日南陽的官城鎮和江華島上的穴口鎮是其中最為重要的三鎮。和張保皋一樣,這些鎮將所掌握的武裝大都是以其家族成員為核心的私兵。他們在事實上世世代代控制著遠離京城金州的大部分新羅國土,這些地方望族在他們的地盤上廣築城池,因此他們也被稱為「城主」。這些城主大都以官軍的名義駐扎一方,並從自己的`屬民當中徵募士兵,所以在史籍中他們往往被稱為「將軍」。城主的社會背景是復雜的,張保皋那樣起於草莽的自不待言,有些城主也是從具有京城貴族背景的人中產生的。這些金州的貴族有些出身於真骨貴族、有些則出自身份較低的六頭品,他們因為犯罪或是在政治斗爭中失敗而被逐出了京城。不過,更多的城主則是在地方上的豪門望族。有勢力的家族把周圍的土地和百姓置於自己的控制後,大大的擴充了自己的勢力。這兩類城主逐漸代替了由朝廷委派的地方官,成了地方上的「土皇帝」。

王建的統一標志者王朝戰爭的結束,但是地方上的城主們和他們的城寨依然保持著獨立和半獨立的地位,這一點和後三國時期並無區別。早在王建登位之初,就有許多豪族前來依附,據《高麗史》太祖十三年二月乙末條記載:「是時,新羅以東沿海州郡、部落皆來降。自溟州至興禮府、總百十餘城。」這些豪族的歸附對於當時力量較弱的王建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因而在他定鼎天下之後,是不能不加以回報的。此外,那些跟隨王建出生入死的將領們在地方上的權勢是受到朝廷認可的,太祖在地方上的統治還得靠他們的維系。為了安撫地方的豪族,並將他們納入王朝的統治體系,王建採取拉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地方豪族連姻的策略,是為了鞏固王室和豪族之間的關系,促使在他們為了高麗政權的強化、社會的安定上作出貢獻。王建和全國二十多個大族有姻親關系,比如貞州柳氏、平山瘐氏和朴氏、廣州王氏。另一方面,王建按照地方豪族對王朝的功勛、他們多領城邑的大小、多寡,將全國大小豪族的領地相應的設置成府、州、縣,執掌這些府、州、縣的官員依然是原來的豪族,這樣一來他們就被王建納入了高麗的國家機器中,高麗的郡縣制由此而來的(高麗的地方政區設置沿襲我國的唐朝,包括道、府、州、郡、縣這五級,王建時代府、州、郡、縣僅僅是一個開端,至高麗成宗十四年(公元995年),地方政區的設置才告一段落)。盡管王建想方設法籠絡地方豪族,他們仍然不願安分守己(王建政策的本身也有從容豪族的缺點),王建死後兩年就爆發了「王規之亂」,差點沒顛覆高麗王朝,這場叛亂宣告了王建懷柔策略的失敗。

如果說在對待國內豪族的問題上,王建採取了懷柔和推恩的策略,那麼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王建在朝鮮半島的北部積極進取的戰略。在王建經略北境的全盤戰略里,平壤的重要地位是值得一提的。自公元668年被唐軍攻破以後,平壤逐漸荒廢,王建以防禦女真侵擾為由將平壤升格為西京,派遣從弟王式廉為長官駐守。在高麗王朝的早期,西京平壤的長官擁有很大的權力,他只需要對國王本人負責,其部下官員的任免完全由長官自己決定。與此同時,王建採取了移民實邊的策略,將大量的人口從半島的南部遷往北部。王建的這些措施增強了高麗北部的邊防力量,大大拓展了國土面積。

高麗太祖天授八年(公元925年),遼太祖耶律阿保機興兵滅亡渤海國,並以皇太子耶律倍為人皇王,在渤海故地建立了「東丹國」。到公元928年,由於契丹用兵中原的需要和渤海遺民的不斷反抗,「東丹國」被遷移到了遼東,一時間廣袤的渤海故地成了無人過問的空地。渤海的滅亡,使高麗與契丹的關系迅速緊張,契丹與後百濟的盟約更使王建不能不有所防範。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高麗開始主動的吸納渤海的遺民,自天授十一年(公元928年)三月「渤海人金神等六十戶來投」起,渤海人便源源不斷的湧入了高麗境內。其中比較著名的有,天授十七年(公元934年)「渤海國世子大光顯率眾數萬來投」,四年後「渤海人朴升以三千餘戶來投」,景宗獻和王四年(公元979年)「渤海人數萬來投」。公元942年,契丹再次遣使高麗為修復國交做最後的努力,結果失敗。據《高麗史•太祖世家》所載:「壬寅二十五年冬十月,契丹遣使來遺橐駝五十匹。王以契丹嘗與渤海連和,忽生疑貳,背盟軫滅。此甚無道,不足遠結為鄰,遂絕交聘。流其使三十人於海島,系橐駝於萬夫橋下,皆飢死」。於是,高麗與契丹的關系徹底決裂。與此同時,王建經略北邊的步伐一刻也未停止,到他統治的末期,高麗的北境已經遠及今咸境南道的永興和清川江的南岸,疆域大大超過了新羅。

高麗文化的一大特色是佛教的興盛,這一點和獨尊儒術的李朝是截然不同。既然提及高麗佛教,太祖王建對佛教的熱忱是不能不提的。據《東國通鑒》卷十兒並《高麗史•太祖本紀》記載,太祖二年,遷都松岳郡,升郡為開州,創造宮闕。又建法王、慈雲、王輪、內帝釋、舍那、天禪、新興、文殊、圓通、地藏十寺於京內,此乃高麗官辦寺院之始。縱觀王建一朝,他在全國各地廣建寺院、佛塔,其中最著名者莫過於開京內所立之七層寶塔和平壤所建之九層寶塔。王建推崇佛教的原因,除去他個人的宗教信仰以外,也有維系國家穩定的考慮。李齊賢所撰之《開國寺重修記》中記載:「天授十八年,太祖用術家之言,造開國寺,募卒伍為工徒,破戈盾充結構,所示偃兵息民也。」由此可見,王建利用宗教為己所用的用意。晚年的王建因為對死亡的恐懼而成為一名虔誠的佛教徒。《白雲山內院寺事跡》有雲:「太祖敕諸州,建叢林,設禪院,造佛造塔,凡至三千五百餘所」王建此舉,如果不是出於真誠的信仰,是很難做到的。

後晉天福八年(公元943年),高麗太祖王建薨,年六十七。王建傳給惠宗義恭王遺訓十條,茲抄錄一二如下:

其一曰,我國家大業,必資諸佛護衛之力,故創禪教寺院,差遣住持焚修,使各治其業。後世奸臣執政,徇僧請揭,各業寺社,爭相換奪,切宜禁之。

其二說,諸寺院皆道誢推佔山水順逆而開創。道誢雲,吾所佔定外,妄加創造,則損薄地德,祚業不久。朕念後世國王公侯、後妃朝臣,各稱願堂,或增創造,則大可憂也。新羅之末,競造浮屠,衰損地德,以底於亡,可不戒哉?(《高麗史》卷二)

可見,王建對於佞佛事的危害並非沒有認識,但是他的後世子孫終究還將為此付出代價。不過,王建對此已經無能為力,因為這位文武雙全的好國王安息了。

Ⅱ 高中古代文化常識匯編與訓練

1. 高中古代文化常識pdf
高中古代文化常識pdf 1.「高考必考之古代文化常識」不小心穿越了怎麼辦
高考語文試卷中經常會用到的文化常識匯總:

1.「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

2.「五經」:《史記》、《尚書》、《禮記》、《易記》、《春秋》

3.「四史」:《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

4.「四庫」:經、史、子、集

5.《詩經》六義:鳳、雅、頌、賦、比、興

6.六藝:也稱六經,即禮、樂、射、御、書、數

7.「三代」:夏朝、商朝、周朝

8.「三皇」:傳說之一是「伏羲、女媧、神農」

9.「五帝」:據《史記》載為: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

10.「三山」:相傳神仙所居住的山:蓬萊、方丈、瀛洲。

11.「五嶽」東岳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

12.「九州」:傳說中的我國上古行政區劃,後成為中國的別稱。

13.赤縣:古人把中國稱作「赤縣神州」。

14.海內:古代傳說我國疆土四面環海,故稱國境之內為海內。

15.四海:指天下、全國。

16.「六合」、「八荒」:都泛指天下。

17.江河:古代文章中專指「長江、黃河」。盯祥

18.三國:指東漢後分裂成魏、蜀、吳。

19.三秦:指潼關以西的關中地區。

20.山水陰陽:古代以山南、水北為陽,以山坦森北、水南為陽。

21.古代別稱:南京(建康、金陵、江寧、白下)

22.五行:指金、木、水、火、土

23.五穀:上古對糧食作物的統稱。(即稷、黍、麥、菽、稻)

24.五味:指酸、咸、甜、苦、辣

25.六畜:六種家畜:馬、牛、羊、豬、狗、雞

26.文房四寶:筆、墨、紙、硯

27.文人四友:琴、讓則畝棋、書、畫

28.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

29.歲寒三友:松、竹、梅

30.六書:象形、會意、指事、形事、轉注、假借

31.連中「三元」:凡在鄉試、會試、殿試中連續獲得第一名的即連中

32.解元、會元、狀元。

33.五聲:五個音級。也稱「五音」,即我古代五聲音階中的宮、商、角、徵()、羽。

34.四大民間故事:《梁山伯與祝英台》、《牛郎織女》、《白蛇傳》、

35.《孟姜女》

36.三老:古代分管教化的鄉官。

37.及第:指科舉考試中選,應試未中叫落第、下第。

38.童生試:也叫「童試」。包括縣試、府試和院試三個階段。院試合格後取得生員(秀才)資格,方能進入府、州、縣學習,所以又叫入學考試,應試者不分大小都叫童生。

39.科舉試:正式的科舉考試分三級:鄉試、會試、殿試。

40.鄉試:(稱秋闈或大比)每三年在省舉行一次,秀才才有資格參加考中為舉人。第一名稱解元。

41.會試:在鄉試後第二年春天在京城禮部舉行(稱春闈或禮闈)參加者必須是舉人,考中稱貢士。第一名稱會元。

42.殿試:由皇帝主持,貢士有資格參加,考中稱進士。第一是狀元,第二名是稱榜眼,第三名是稱探花。合稱三甲鼎。

43.光緒三十年(1905年)因各地推行學校教育,科舉制度被廢止。

44.《爾雅》:我國最早的釋詞專著,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成體系的詞典。

45.「風雅」,指《詩經》里的國風和《楚辭》里的《離騷》,常用作代指文學才華。

46.《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共305篇,按音樂性質分

47.「鳳、雅、頌」三大類

48.頓首:古代一種拜禮,為「九拜」之一。俗稱叩頭。

49.稽首:古代的拜禮。為「九拜」之一,行大禮。

50.跪:古代兩膝著地,聳身挺腰、臀不沾腳跟。
2.高中語文古代文化常識要怎麼積累
文化常識對應的大方向是傳統文化的積累與掌握。2017版新課標中也多次提及「傳統文化」「文化常識」,要求「了解相關的中國古代文化常識,豐富傳統文化積累,汲取思想、情感和藝術的營養,培養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豐富、深化對歷史、社會和人生的認識。」

對應在考試中,主要就是文言文閱讀的一道3分選擇題。文化常識的記憶功夫應當在平時,不建議拿文化常識清單去背誦,當然這也是一種辦法。個人在教學中提倡的是在文言文閱讀練習中積累,每題4個,碰到即列入應當掌握的范圍,同時,每個文化常識都是可以輻射其他知識點的,這方面強烈推薦王力先生的一本書——《古代文化常識》,學習空餘翻看,權威准確,內容涵蓋廣,可以積累很多,了解一些傳統文化的來歷本身也很有趣。
3.如何學習古代文化常識論文
這學期選了中國古代文化常識,原本選他是因為好奇,好奇到底會學些什麼,可上了幾節課後就深深的被他的魅力所迷住。通過這課,越發覺得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引人折服。中華上下五千年,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隨著歷史的發展中華文化蘊藏了他獨有的風格。且都具有各自的特點,成為中華民族的驕傲!我選擇幾點簡單談下我的認識。 文字:文字是用來記錄語言,表情達意的工具。中國文字的創造至少有五千年的歷史。傳說中的文字神是倉頡,《淮南子 本經訓》記載,「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栗,夜鬼哭」。迄今為止,一直流傳的最早的文字世上帶的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之後依序大致是金文、大篆、小篆、隸書、草書、楷書與行書。

(1)、金文,是住在銅器上的銘文。我國夏朝時期進入青銅時代,在出土的銅器中就鑄了文字稱為「金文」,又因這類文字在鍾鼎上字數最多,所以又稱其為「鍾鼎文」。

(2)、篆,專家都認為是戰國晚期秦國的文字,是官定的標准文字。戰國末期,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廢除了六國的文字,形成新的文字「小篆」。

(3)、隸書,因小篆整齊又是長方形,結構是由均勻圓滑,各組成不方便書寫。其特點是將圓滑轉變取得線條,寫成帶方折的字形。

(4)、草書,是一種特定的文字,是從民間隸書發端萌芽來的。草書不但筆畫勾連,字間勾連,而且形體高度簡化,後來又出現了草書的變體,稱「狂」。
4.【關於語文的所有知識面的書籍】
高中語文基礎知識手冊目錄圖書信息內容簡介目錄編輯本段圖書信息 高中語文基礎知識手冊作 者: 薛金星 主編 出 版 社: 北京教育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0-4-1 字 數: 720000 開 本: 大32開 I S B N : 9787530329498 定價:¥29.80編輯本段內容簡介 《高中語文基礎知識手冊》自1993年問世,至今暢銷經久不衰,已成為全國高中學生學習、教師備課的必備工具書,成為教輔圖書中的知名品牌. 為不負廣大讀者對《高中語文基礎知識手冊》的厚望,我們再次特邀全國各省市部分一線特、高級專家型教師,對其進行了全新修訂.在編修過程中,專家們全面、深入地研究了《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准》,各版本必修、選修教材和老大綱教材以及《高中語文考試大綱》,吸納了相關的權威著作和報紙、雜志的知識精華,力求使本書成為一本更權威、更實用、更全面的工具書. 全書根據語文高考的考查范圍,劃分成四大板塊,系統介紹相關知識和學習方法. 語言知識和語言表達 按新課標考綱分「字音」「漢字」「標點符號」「詞語」「句子」「修辭格」等基礎知識及「擴展語句,壓縮語段」「選用、仿用、變換句式」「語言簡明、連貫、得體」「語言表達創新題型」等語言運用能力部分. 文學常識和名句名篇 包括「作家作品」「文學體裁」「詩文名句」「古代文化常識」四部分. 古代詩文閱讀 文言文部分包括「文字」「文言實詞」「文言虛詞」「文言句式」等古漢語基礎知識,及「文言文斷句及翻譯」「文言文文意理解」等文言文能力部分.「古詩詞鑒賞」著重介紹鑒賞方法,意在幫助學生突破這一高考難點. 現代文閱讀 包括「閱讀基本知識」「現代文閱讀考點分析」「文學類文本閱讀」「實用類文本閱讀」,對應新課標考綱,以有序地培養學生的閱讀、鑒賞、探究能力.編輯本段目錄 第一編 語言知識和語言表達 語文科《考試大綱》對「語言知識和語言表達」部分的要求 第一部分 字音 一、現代漢語的一般知識 (一)語言文字 (二)現代漢語 (三)現代漢語的三要素 (四)普通話 (五)方言概況 (六)語音 (七)音節 (八)音素 (九)母音 (十)輔音 二、漢語拼音方案 (一)《漢語拼音方案》的組成、作用 (二)《漢語拼音方案》的內容 (三)有關知識 1.聲母 2.韻母 3.零聲母 4.韻頭、韻腹、韻尾 5.韻母和韻的區別 6.聲調符號的標寫 7.隔音符號 8.反切 三、拼寫知識 (一)大寫 (二)連寫和分寫 四、朗讀知識 (一)停頓 (二)重音 (三)句調 (四)音變 五、漢字讀音應注意的問題 六、多音字讀音的辨析方法 附錄一 多音字辨析 附錄二 容易讀錯的字集錄 附錄三 成語中容易讀錯的字 附錄四 姓氏、地名、山河名中容易讀錯的字 第二部分 漢字 一、漢字的特點及演變 二、漢字的造字法(六書) 三、漢字筆畫名稱 四、漢字筆畫規則 五、漢字的結構 六、漢字的有關知識 (一)偏旁與部首 (二)獨體字與合體字 (三)繁體字與簡化字 (四)同音字與多音字 (五)多義字與形似字 七、糾正錯別字 八、字典(工具書) (一)常用工具書簡介 1.《爾雅》 2.《說文解字》 3.《方言》 4.《釋名》 5.《廣韻》 6.《康熙字典》 7.《中華大字典》 8.《辭源》 9.《辭海》 10.《新華字典》 (二)檢字法 1.部首檢字法 2.音序檢字法 3.筆畫檢字法 4.四角號碼檢字法 (三)字典中幾種符號的含義 附錄一 中學生易寫錯的字集錄 附錄二 常見的別字集錄 附錄三 易混字辨析 附錄四 常見詞語與成語易混字集錄 附錄五 當代漢語出版物中最常見的100個別字 附錄六 常見異形詞整理表 第三部分 標點符號 第四部分 詞語 第五部分 句子 第六部分 擴展語句,壓縮語段 第七部分 選用、仿用、變換句式 第八部分 修辭格 第九部分 語言簡明、連貫、得體 第十部分 語言表達創新題型 第二編 文學常識和名句名篇 語文科《考試大綱》對「文學常識的名句名篇」部分的要求 第一部分 作家作品 第二部分 文學體裁 第三部分 詩文名句 第四部分 古代文化常識 第三編 古代詩文閱讀 語文科《考試大綱》對「古代詩文閱讀」部分的要求 第一部分 文字 第二部分 文言實詞 第三部分 文言虛詞 第四部分 文言句式 第五部分 文言文斷句及翻譯 第六部分 文言文文意理解 第七部分 古詩詞鑒賞 第四編 現代文閱讀 語文科《考試大綱》對「現代文閱讀」部分的要求 第一部分 閱讀基本知識 第二部分 現代文閱讀考點分析 第三部分 文學類文本閱讀 第四部分 實用類文本閱讀 內容簡介 《高中語文基礎知識手冊》自1993年問世,至今暢銷經久不衰,已成為全國高中學生學習、教師備課的必備工具書,成為教輔圖書中的知名品牌. 為不負廣大讀者對《高中語文基礎知識手冊》的厚望,我們再次特邀全國各省市部分一線特、高級專家型教師,對其進行了全新修訂.在編修過程中,專家們全面、深入地研究了《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准》,各版本必修、選修教材和老大綱教材以及《高中語文考試大綱》,吸納了相關的權威著作和報紙、雜志的知識精華,力求使本書成為一本更權威、更實用、更全面的工具書. 全書根據語文高考的考查范圍,劃分成四大板塊,系統介紹相關知識和學習方法. 語言知識和語言表達 按新課標考綱分「字音」「漢字」「標點符號」「詞語。
5.高一必修一、二涉及到的古文化常識
古文化常識一、年齡稱謂1、加冠:指男子二十歲(又「弱冠」)2、而立之年:指三十歲 3、不惑之年:指四十歲4、知命之年:指五十歲(又「知天命」、「半百」)5、花甲之年:指六十歲 6、古稀之年:指七十歲 7、耄耋之年:指八、九十歲 二、古代主要節日(01)元日:正月初一,一年開始。

(02)人日:正月初七,主小孩。(03)上元:正月十五,張燈為戲,又叫「燈節」 (04)社日:春分前後,祭祀祈禱農事。

(05)寒食:清明前兩日,禁火三日(吳子胥) (06)清明:四月初,掃墓、祭祀。(07)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劃龍(屈原) (08)七夕:七月初七,婦女乞巧(牛郎織女)(09)中元: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節」 (10)中秋:八月十五,賞月,思鄉(11)重陽: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免災 (12)冬至:又叫「至日」,節氣的起點。

(13)臘日:臘月初八,喝「臘八粥」 (14)除夕:一年的最後一天的晚上,初舊迎新(3)王公年次紀年:用於春秋戰國時代的一種紀年方法,如:趙惠文王十六年三、有關官職的問題1、詞語(1)授官:除 拜 (2)陞官:遷 擢 (3)降官:謫 左遷 (4)免官:罷 黜(5)招聘:征 辟 (6)京官調任地方官:出 徙 (7)大臣辭職:乞骸骨2、六部:(1)吏部(官職任免升調等)(2)戶部(土地稅收戶口等)(3)禮部(典禮科舉學校等)(4)刑部(司法刑獄案件等)(5)兵部(軍事軍隊邊防等)(6)工部(工程營造水利等)*「六部」是漢以後的中央官職,各部長官為尚書,副職為侍郎關於史書 (1)編年體: 以年代為線索編排的有關歷史事件。 (共三部)第一部是春秋時期孔子編的《春秋》;記事詳備的一部是春秋時期左丘明作的《左傳》;最大的一部是北宋史學家司馬光的《資治通鑒》。

(2)國別體: 以諸侯國為單位分別記敘的歷史。 (共兩部)最早的一部春秋時期左丘明作的《國語》;較好的一部是漢代初期劉向編訂的《戰國策》。

(3)紀傳體: 通過記敘人物活動來反映歷史事件。第一部是西漢時期司馬遷的《史記》;第二部是東漢時期班固的《漢書》;……《清史》。

(共二十多部)(4)通 史: 打破朝代界限,自古及今地記敘歷史。第一部是司馬遷的《史記》;第二部是司馬光的《資治通鑒》。

(共兩部)(5)斷代史: 記敘某一時期或某一朝代的歷史。第一部是東漢時期班固的《漢書》;第二部是南北朝時期范曄的《後漢書》;……《清史》。

(共二十多部) 說明(1)以上是按不同的標准分類,實際上同一史書可歸入不同體例。如《史記》,可以說它是一部紀傳體通史。

(2)清代乾隆年間編訂的「二十四史」是24部史書,打頭的一部是《史記》,壓尾的一部是《明史》,體例全都是紀傳體。而且除《史記》是通史外,其餘23部都是斷代史。

*中國文學史上的「第一」 (1 )《詩 經》: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 (作者不詳)(2 )《孫 子 兵 法 》:我國第一部軍事著作。

(春秋?孫武)(3 )《國 語》:我國第一部國別體史書。 (春秋?左丘明)(4 )《春 秋》: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

(春秋?孔子)(5 )《左 傳》:我國第一部記事詳備的編年體史書。 (春秋?左丘明)(6 )《史 記》: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

(西漢?司馬遷)(7 )《漢 書》:我國第一部斷代史。 (東漢?班固)(8 )《 孔雀東南飛 》:我國第一首長篇敘事詩。

(作者不詳)(9 )《離 騷》:我國第一首長篇抒情詩。 (戰國?屈原)(10)《狂 人 日 記 》:我國現代第一篇白話小說。

(現代?魯迅)(11)屈 原:我國第一位詩人。 (戰國) (12)陶淵明:我國田園詩的開創者。

(東晉)(13)謝靈運:我國山水詩的鼻祖。 (南北朝)(14)陸 游:我國古代詩歌最多的詩人。

(南宋)。

Ⅲ 名人勤讀書的故事

名人勤奮讀書故事錄
施洋搓腳夜讀
二·七大罷工著名的工人領袖施洋,幼年家道貧寒,買不起燈油。村裡有一座叫隆興觀的古廟,廟里點有一盞長明燈,他就在古廟里讀書。冬季寒冷,腳凍得難受。起初他不時地站起來跺腳,後來覺得這樣浪費時間,便削了一根圓滑的木棍,放在腳底下,一邊讀書一邊來回用腳搓木棍,搓暖了腳,他又能安心讀書了。
魯迅賣獎章
魯迅在南京江南水師學堂讀書時,因考試成績優異,學校獎給他一枚金質獎章。他沒有戴此獎章,作為炫耀自己的憑證,而是拿到鼓樓大街把它賣了,買回幾本心愛的書和一串紅辣椒。每當讀書讀到夜深人靜、天寒體困時,他就摘下一隻辣椒,分成幾片,放在嘴裡咀嚼,直嚼得額頭冒汗,眼裡流淚,嘴裡「唏唏」,頓時,周身發暖,困意消除,於是又捧起書攻讀。
王亞南綁在柱子上讀書
我國著名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資本論》最早的中文翻譯者王亞南,1933年乘船去歐洲。客輪行至紅海,突然巨浪滔天,船搖晃得使人無法站穩。這時,戴著眼鏡的王亞南,手上拿著一本書,走進餐廳,懇求服務員說:「請你把我綁在這根柱子上吧!」服務員以為他是怕自己被浪頭甩到海里去,就照他的話,將王亞南牢牢地綁在柱子上。綁好後,王亞南翻開書,聚精會神地讀起來。船上的外國人看見了,無不向他投來驚異的目光,連聲贊嘆說:「啊!中國人,真了不起!」
黃侃誤把墨汁當小菜
1915年,著名學者黃侃在北大主講國學。他住在北京白廟胡同大同公寓,終日潛心研究「國學」,有時吃飯也不出門,准備了饅頭和辣椒、醬油等佐料,擺在書桌上,餓了便啃饅頭,邊吃邊看書,吃吃停停,看到妙處就大叫:「妙極了!」有一次,看書入迷,竟把饅頭伸進了硯台、硃砂盒,啃了多時,塗成花臉,也未覺察,一位朋友來訪,捧腹大笑,他還不知笑他什麼?
曹禺真讀書假洗澡
抗日戰爭期間,曹禺在四川江安國立劇專任教。一年夏天,有一次曹禺的家屬准備了澡盆和熱水,要他去洗澡,此時曹禺正在看書,愛不釋手,一推再推,最後在家屬的再三催促下,他才一手拿著毛巾,一手拿著書步入內室。一個鍾頭過去了,未見人出來,房內不時傳出稀落的水響聲,又一個鍾頭過去了,情況依舊。曹禺的家屬頓生疑惑,推門一看,原來曹禺坐在澡盆里,一手拿著書看,另一隻手拿著毛巾在有意無意地拍水。

古代名人讀書故事

1:匡衡,字稚圭,西漢東海(漢郡名,今江蘇省邳縣以東至海,連山東省滋陽縣以東至海地區)人。他出身農家,祖父、父親世代都是農民。傳到匡衡,卻喜歡讀書。他年輕時家裡貧窮,白天給人做僱工來維持生計,晚上才有時間讀書。可是家裡窮得連燈燭也點不起。鄰家燈燭明巒,卻又照不過來。匡衡就想出個法子,在貼著鄰家的牆上鑿穿一個孔洞,「偷」它一點光亮,讓鄰家的燈光照射過來。他就捧著書本,在洞前映著光來讀書。

2:漢朝有個叫孫敬的人,從小勤奮好學,他每天晚上學到深夜,為了避免發困,他用繩子的一頭拴柱頭發,一頭拴在房樑上。戰國時,有個名叫蘇秦的人,想干一番大事業,便刻苦讀書。每當深夜讀書時,他總愛打盹。於是,他就在自己打盹的時候,用錐子往大腿上刺一下,以提精神。孫敬和蘇秦的故事感動了後
人,人們用「懸梁刺股」來表示刻苦學習的精神。

3:東晉人車胤,年幼時好學不倦,勤奮刻苦。他白天幫大人幹活,夜晚便捧書苦讀。可是由於家境貧寒,常常沒錢買油燈,書也讀不成了。他為此十分苦惱。
一個夏夜的晚上,車胤坐在院子里默默回憶著讀過的書上的內容,忽然發現院子里有許多螢火蟲一閃一閃地在空中飛舞。他忽然心中一動,要是把這些螢火蟲聚集在一起,借它們的光不就可以讀書嗎?於是,他開始捉螢火蟲,捉了十幾只,把它們裝在白紗布縫制的口袋裡,掛在案頭。從此,他每天借著螢光苦苦地讀書。

4:歐陽修先生四歲時父親就去世了,家境貧寒,沒有錢供他讀書。太夫人用蘆葦稈在沙地上寫畫,教給他寫字。還教給他誦讀許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齡大些了,家裡沒有書可讀,便就近到讀書人家去借書來讀,有時接著進行抄寫。就這樣夜以繼日、廢寢忘食,只是致力讀書。從小寫的詩、賦文字,下筆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樣高了。

5:在中國元代時期有個叫宋濂的人,他酷愛讀書,由於家中貧寒,只得借書博覽,隨著書越讀越多,宋濂越覺得需要老師指點,於是他當掉衣服,千辛萬苦來到城中,考上學館,不料學官的脾氣古怪,宋濂歷經曲折,最後終於苦學成才。

6:范仲淹二歲的時候死了父親。母親很窮,沒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范仲淹)長大以後,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著眼淚告別母親,離開去應天府的南都學舍讀書。(他)白天、深夜都認真讀書。五年中,竟然沒有曾經脫去衣服上床睡覺。有時夜裡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澆在臉上。(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讀,什麼也不吃,直到日頭偏西才吃一點東西。就這樣,他領悟了六經的主旨,後來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常常自己講道:「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Ⅳ 求書!---請問可有適合朗讀背誦的國學書籍版本

你好,中華國學知道團很高興為你服務!
如果你想在網上直接看國學書籍,當然是很方便。網路就提供了「網路國學」原文。直接搜「網路國學」即可。
當然也可以下載到手機、電子書中看,網路提供的「網路文庫」直接搜你想要看的國學,裡面有好多格式的,如PDF、doc、txt等,原文,注釋的都有,可以免費下載。我自己就上傳和下載了好多。
至於書就沒必要去買,破費了。網路上很多。
推薦你到國學網去瀏覽,裡面國學目錄很全,有圖文類,電子類,網路類,手機類,等等,根據自己要求選擇。
謝謝。
附國學目錄

一、哲學(80種) 二、文學(100種) 三、歷史(80種)
四、軍事(20種) 五、科技(20種) 六、醫學養生(10種)
七、藝術(18種) 八、碑帖(28種)
一、哲學(80種)(查看提要)

1.《周易》 7卷.〔阮元校刻本〕
2.《尚書》 58篇.〔阮元校刻本〕
3.《儀禮》 17卷.〔阮元校刻本〕
4.《禮記》 49卷.〔阮元校刻本〕
5.《周禮》 6卷.〔阮元校刻本〕
6.《春秋公羊傳》 12卷.〔阮元校刻本〕
7.《春秋穀梁傳》 12卷.〔阮元校刻本〕
8.《孝經》 18章.〔阮元校刻本〕
9.《論語》 春秋·孔丘 20篇.〔阮元校刻本〕
10.《孟子》 戰國·孟軻 14卷.〔阮元校刻本〕
11.《老子》 春秋·李耳 1卷.〔清畢沅考異本〕
12.《墨子》 戰國·墨翟 15卷.〔清孫詒讓墨子閑詁本〕
13.《莊子》 戰國·莊周 33篇.〔清郭慶藩莊子集釋本〕
14.《公孫龍子》 戰國 6篇.〔宋刻本〕
15.《韓非子》 戰國·韓非 55卷.〔宋乾道刊本〕
16.《列子》 戰國 8卷.〔四部叢刊本〕
17.《荀子》 戰國·荀況 32卷.〔清王先謙荀子集解本〕
18.《文子》 春秋·辛鈃 12卷.〔四庫全書本〕
19.《關尹子》 戰國·尹喜 2篇.〔湖海叢書本〕
20.《鄧析子》 春秋·鄧析 2卷.〔四部叢刊本〕
21.《鬼穀子》 春秋·王詡 12篇.〔嘉慶十年江都秦氏刊本〕
22.《鶡冠子》 戰國·鶡冠子 3卷.〔學津討原本〕
23.《呂氏春秋》 戰國·呂不韋 26卷.〔清畢沅校本〕
24.《晏子春秋》 戰國·晏嬰 8卷.〔孫氏平津館本〕
25.《管子》 春秋·管仲 76篇.〔浙江書局本〕
26.《商君書》 戰國·商鞅 27卷.〔四部叢刊本〕
27.《慎子》 戰國·慎到 1卷.〔守山閣叢書本〕
28.《尹文子》 戰國·尹文 2卷.〔湖海叢書本〕
29.《淮南子》 漢·劉安 21卷.〔庄逵吉本〕
30.《新書》 漢·賈誼 10卷.〔四部叢刊本〕
31.《鹽鐵論》 漢·桓寬 10卷.〔清張敦仁考證本〕
32.《風俗通義》 東漢·應劭 10卷.〔龍溪精舍叢書本〕
33.《法言》 漢·揚雄 13篇.〔四部叢刊本〕
34.《太玄經》 漢·揚雄 10卷.〔清嘉慶刻本〕
35.《說苑》 漢·劉向 20卷.〔湖北崇文書局百子全書本〕
36.《新序》 漢·劉向 10卷.〔四部叢刊本〕
37.《新語》 漢·陸賈 12卷.〔漢魏叢書本〕
38.《韓詩外傳》 漢·韓嬰 10卷.〔四部叢刊影印沈氏野竹齋刻本〕
39.《尚書大傳》 舊題漢·伏勝 3卷.〔皇清經解續編本〕
40.《春秋繁露》 漢·董仲舒 17卷.〔乾隆盧文弨校本〕
41.《大戴禮記》 漢·戴德 40卷.〔四部叢刊本〕
42.《白虎通義》 漢·班固 10卷.〔道光陳立白虎通疏證本〕
43.《新論》 漢·桓譚 17卷.〔清嚴可均輯本〕
44.《潛夫論》 漢·王符 10卷.〔述古堂影宋寫本〕
45.《論衡》 漢·王充 85篇.〔四部叢刊本〕
46.《申鑒》 漢·荀悅 5卷.〔明文始堂本〕
47.《忠經》 漢·馬融 1卷.〔四部叢刊本〕
48.《人物誌》 三國魏·劉邵 12卷.〔隆慶歸德府刊本〕
49.《顏氏家訓》 北齊·顏之推 20卷.〔四部叢刊影明刻本〕
50.《中說》 隋·王通 10卷.〔四部叢刊本〕
51.《朱子語類》 宋·朱熹 140卷.〔清呂留良寶誥堂刻本〕
52.《近思錄》 宋·朱熹、呂祖謙 14卷.〔清呂氏寶誥堂刊朱子遺書本〕
53.《忍經》 元·吳亮 1卷.〔武林往哲遺書本〕
54.《長短經》 唐·趙蕤 10卷.〔四庫筆記小說叢書本〕
55.《傳習錄》 明·王陽明 3卷.〔隆慶六年王文成公全書本〕
56.《一貫問答》 明·方以智 1卷.〔清抄本〕
57.《明儒學案》 清·黃宗羲 62卷.〔二老閣馮全垓印本〕
58.《日知錄》 清·顧炎武 32卷.〔四庫全書本〕
59.《心經》 唐·玄奘譯 1卷.〔上海佛學書局本〕
60.《金剛經》 後秦·鳩摩羅什譯 1卷.〔大正藏本〕
61.《無量壽經》 三國魏·康僧鎧譯 2卷.〔大正藏本〕
62.《肇論》 晉·僧肇 1卷.〔北京佛經流通處刻本〕
63.《弘明集》 南朝梁·僧佑 14卷.〔大正藏本〕
64.《童蒙止觀》 隋·智顗 10章.〔大正藏本〕
65.《楞嚴經》 唐·般剌密帝譯 10卷.〔大正藏本〕
66.《法苑珠林》 唐·道世 100卷.〔清道光年間常熟燕園蔣氏刻本〕
67.《六祖壇經》 唐·慧能 1卷.〔金陵刻經處刻曹溪原本〕
68.《五燈會元》 宋·普濟 20卷.〔元至正二十四年刻本〕
69.《周易參同契》 漢·魏伯陽 3卷.〔洪武十三年張本真刻本〕
70.《太平經》 漢·於吉 170卷.〔重刊道藏輯要本〕
71.《老子想爾注》 1卷.〔敦煌抄本〕
72.《抱朴子》 晉·葛洪 21卷.〔清孫星衍平津館叢書本〕
73.《真誥》 南朝梁·陶弘景 20卷.〔道藏本〕
74.《無能子》 唐·無能子 3卷.〔正統道藏本〕
75.《化書》 五代·譚峭 6卷.〔道藏本〕
76.《雲笈七簽》 宋·張君房 122卷.〔涵芬樓翻明正統道藏本〕
77.《太上感應篇》 宋·佚名 1卷.〔道藏精華錄本〕
78.《焚書》 明·李贄 6卷.〔國粹叢書本〕
79.《大同書》 清·康有為 30卷.〔蓬萊閣叢書本〕
80.《仁學》 清·譚嗣同 2卷.〔清議報本〕

二、文學(100種)(查看提要)

詩文集(20種)

81.《詩經》 30卷.〔阮元校刻本〕
82.《楚辭》 漢·劉向集 65卷.〔四庫全書本〕
83.《文選》 南朝梁·蕭統 62卷.〔胡克家重刊本〕
84.《玉台新詠》 南朝陳·徐陵 12卷.〔吳兆宜本〕
85.《六朝文絜》 清·許槤 12卷.〔清光緒黎氏箋注本〕
86.《駢體文鈔》 清·李兆洛 31卷.〔嘉慶唐氏原刻本〕
87.《唐詩三百首》 清·蘅塘退士 8卷.〔清光緒十一年四藤吟社刊本〕
88.《全唐詩》 清·彭定求等編 900卷.〔揚州詩局本〕
89.《全宋詞》 580卷.〔民國刊本〕
90.《絕妙好詞》 宋·周密選 8卷.〔四部備要本〕
91.《中州集》 金·元好問編 10卷.〔汲古閣本〕
92.《元詩別裁集》 清·張景星等編 10卷.〔乾隆二十九年然藜閣刊本〕
93.《明詩別裁集》 清·沈德潛編 10卷.〔清乾隆四年刻本〕
94.《清詩別裁集》 清·沈德潛編 32卷.〔乾隆二十八年重刻本〕
95.《白雪遺音》 清·華廣生 1卷.〔清道光八年玉慶堂刻本〕
96.《古今風謠》 明·楊慎 1卷.〔藝海珠塵本〕
97.《掛枝兒》 明·馮夢龍 4卷.〔傳世藏書點校本〕
98.《古文觀止》 清·吳楚材、吳調侯 12卷.〔鴻文堂刊本〕
99.《古文辭類纂》 清·姚鼐 75卷.〔長沙思賢講舍刻本〕
100.《晚清文選》 鄭振鐸 3卷.〔上海生活書店本〕

戲曲(15種)

101.《西廂記》 元·王實甫 5出.〔毛晉校西廂記定本〕
102.《竇娥冤》 元·關漢卿 5出.〔涵芬樓影明刻元曲選本〕
103.《漢宮秋》 元·馬致遠 5出.〔涵芬樓影印明萬曆臧氏本〕
104.《琵琶記》 元·高明 42出.〔六十種曲本〕
105.《趙氏孤兒》 元·紀君祥 6出.〔涵芬樓影印明萬曆臧氏本〕
106.《倩女離魂》 元·鄭德輝 5出.〔涵芬樓影印明萬曆臧氏本〕
107.《寶劍記》 明·李開先 56出.〔古本戲曲叢刊本〕
108.《浣紗記》 明·梁辰魚 45出.〔60種曲本〕
109.《牡丹亭》 明·湯顯祖 55出.〔六十種曲本〕
110.《嬌紅記》 明·孟稱舜 50出.〔古本戲曲叢刊本〕
111.《清忠譜》 清·李玉 26出.〔古本戲曲叢刊本〕
112.《雷峰塔》 清·方成培 34出.〔古本戲曲叢刊本〕
113.《風箏誤》 清·李漁 30出.〔笠翁傳奇十種本〕
114.《長生殿》 清·洪升 50出.〔暖紅室匯刻傳奇本〕
115.《桃花扇》 清·孔尚任 44出.〔康熙刻本〕

小說(45種)

116.《穆天子傳》 戰國·佚名 6卷.〔四部叢刊影印明天一閣本〕
117.《燕丹子》 3卷.〔平津館叢書孫星衍校訂本〕
118.《異苑》 晉·劉敬叔 10卷.〔四庫全書本〕
119.《搜神記》 晉·干寶 20卷.〔津逮秘書本〕
120.《世說新語》 南朝宋·劉義慶 36篇.〔四庫全書本〕
121.《遊仙窟》 唐·張鷟 1卷.〔北新書局本〕
122.《太平廣記》 宋·李昉 500卷.〔筆記小說大觀本〕
123.《夷堅志》 宋·洪邁 206卷.〔涵芬樓排印本〕
124.《剪燈新話》 明·翟佑 4卷.〔古今圖書集成本〕
125.《聊齋志異》 清·蒲松齡 12卷.〔鑄雪齋鈔本〕
126.《子不語》 清·袁枚 24卷.〔美德堂刻本〕
127.《閱微草堂筆記》 清·紀昀 24卷.〔筆記小說大觀本〕
128.《西遊記》 明·吳承恩 100回.〔明萬曆二十年金陵世德堂刊本〕
129.《水滸傳》 明·施耐庵、羅貫中 100回.〔天都外臣序本〕
130.《三國演義》 明·羅貫中 120回.〔清康熙毛宗崗修訂本〕
131.《喻世明言》 明·馮夢龍輯 40回.〔涵芬樓排印本〕
132.《警世通言》 明·馮夢龍輯 40回.〔涵芬樓排印本〕
133.《醒世恆言》 明·馮夢龍輯 40回.〔衍慶堂翻刻本足本〕
134.《初刻拍案驚奇》 明·凌濛初 40回.〔日本內閣文庫藏本〕
135.《二刻拍案驚奇》 明·凌濛初 42回.〔尚友堂重刊本〕
136.《型世言》 明·陸人龍 40回.〔奎章閣本〕
137.《清平山堂話本》 明·洪楩 6卷.〔文學古籍刊行社影印本〕
138.《封神演義》 明·許仲琳 100回.〔清褚人獲序本〕
139.《東周列國志》 明·馮夢龍著,清·蔡元放改編 108回.〔咸豐刊本〕
140.《紅樓夢》 清·曹雪芹、高鶚 120回.〔程乙本〕
141.《儒林外史》 清·吳敬梓 56回.〔卧閑草堂本〕
142.《說岳全傳》 清·錢彩 80回.〔金氏余慶堂刻本〕
143.《隋唐演義》 清·褚人獲 100回.〔四雪草堂本〕
144.《楊家將》 清·佚名 50回.〔光緒重修本〕
145.《平山冷燕》 佚名 20回〔順治十五年寫刻本〕
146.《醒世姻緣傳》 清·西周生 100回.〔同治九年刊本〕
147.《歧路燈》 清·李綠園 108回〔清義堂本〕
148.《鏡花緣》 清·李汝珍 100回.〔點石齋石印本〕
149.《老殘游記》 清·劉鶚 20回.〔神州日報館刊印本〕
150.《俠義風月傳》 清·名教中人 18回.〔萃芳樓藏版本〕
151.《七俠五義》 清·俞樾 120回.〔廣益書局石印本〕
152.《兒女英雄傳》 清·文康等 72回.〔北京聚珍堂本〕
153.《孽海花》 清·曾樸 35回.〔真美善雜志刊本〕
154.《再生緣》 清·陳端生 40回.〔上海鴻文書局石印本〕
155.《今世說》 清·王晫撰 8卷〔筆記小說大觀本〕
156.《斷鴻零雁記》 清·蘇曼殊 27章.〔民國二十三年再版本〕
157.《玉梨魂》 徐枕亞 30卷.〔1914年上海民權出版部排印本〕
158.《官場現形記》 清·李寶嘉 60回.〔1923年上海群學社刊本〕
159.《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清·吳趼人 108回.〔上海廣智書局本〕
160.《新中國未來記》 清·梁啟超 5回.〔飲冰室合集本〕

文論(20種)

161.《文賦》 晉·陸機 1卷.〔嘉慶積秀堂刊巾箱本〕
162.《文心雕龍》 南朝梁·劉勰 50篇.〔明萬曆刻本〕
163.《詩品》 南朝梁·鍾嶸 3卷.〔四庫全書本〕
164.《二十四詩品》 唐·司空圖 1卷.〔津逮秘書本〕
165.《詩式》 唐·釋皎然 1卷.〔學海類編本〕
166.《文筆要訣》 唐·杜正倫 1卷.〔五島慶太郎藏本影印〕
167.《文鏡秘府論》 日/遍照金剛 6卷.〔日本舊鈔本〕
168.《本事詩》 唐·孟棨 7卷.〔津逮秘書本〕
169.《樂府古題要解》 唐·吳兢 2卷.〔明汲古閣影學津討原本〕
170.《六一詩話》 宋·歐陽修 1卷.〔歷代詩話本〕
171.《滄浪詩話》 宋·嚴羽 1卷.〔歷代詩話本〕
172.《甌北詩話》 清·趙翼 10卷.〔同治十三年紅杏山房重刊本〕
173.《詞源》 宋·張炎 2卷.〔詞話叢編本〕
174.《藝概》 清·劉熙載 6卷.〔古桐書屋六種本〕
175.《碧雞漫志》 宋·王灼 5卷.〔四庫全書本〕
176.《白雨齋詞話》 清·陳廷焯 8卷.〔陳氏手稿本〕
177.《人間詞話》 清·王國維 1卷.〔開明書店本〕
178.《南詞敘錄》 明·徐渭 1卷.〔壺隱居黑格抄本〕
179.《曲律》 明·魏良輔 8卷.〔吳騷叢編附刻本〕
180.《錄鬼簿》 元·鍾嗣成 4卷.〔棟亭藏書十二種本〕

三、歷史(80種)(查看提要)

正史(26種)

181.《史記》 漢·司馬遷 130卷.〔百衲本〕
182.《漢書》 東漢·班固 120卷.〔百衲本〕
183.《後漢書》 南朝宋·范曄 90卷.〔百衲本〕
184.《三國志》 晉·陳壽 65卷.〔武英殿本〕
185.《晉書》 唐·房玄齡等 130卷.〔武英殿本〕
186.《宋書》 南朝梁·沈約 100卷.〔武英殿本〕
187.《南齊書》 南朝梁·蕭子顯 59卷.〔武英殿本〕
188.《梁書》 唐·姚思廉 56卷.〔武英殿本〕
189.《陳書》 唐·姚思廉 36卷.〔武英殿本〕
190.《魏書》 北齊·魏收 130卷.〔武英殿本〕
191.《北齊書》 唐·李百葯 50卷.〔武英殿本〕
192.《周書》 唐·令狐德棻等 53卷.〔武英殿本〕
193.《隋書》 唐·魏徵等 85卷.〔武英殿本〕
194.《南史》 唐·李延壽 80卷.〔武英殿本〕
195.《北史》 唐·李延壽 100卷.〔武英殿本〕
196.《舊唐書》 後晉·劉昫等 200卷.〔武英殿本〕
197.《新唐書》 宋·歐陽修、宋祁等 225卷.〔武英殿本〕
198.《舊五代史》 宋·薛居正等 150卷.〔武英殿本〕
199.《新五代史》 宋·歐陽修 74卷.〔武英殿本〕
200.《宋史》 元·脫脫等 496卷.〔武英殿本〕
201.《遼史》 元·脫脫等 116卷.〔武英殿本〕
202.《金史》 元·脫脫等 135卷.〔武英殿本〕
203.《元史》 明·宋濂等 210卷.〔武英殿本〕
204.《明史》 清·張廷玉等 332卷.〔武英殿本〕
205.《新元史》 柯劭忞 257卷.〔庚午重訂本〕
206.《清史稿》 趙爾巽等 529卷.〔關外二次本〕

別雜史(54種)

207.《逸周書》 戰國 10卷.〔抱經堂本〕
208.《世本》 漢·宋衷注 1卷.〔茆泮林輯本〕
209.《竹書紀年》 2卷.〔四庫全書本〕
210.《春秋左傳》 12卷.〔阮元校刻本〕
211.《國語》 戰國 20卷.〔黃氏士禮居仿宋刻本〕
212.《戰國策》 漢·劉向集錄 34卷.〔雅雨堂校本〕
213.《列女傳》 漢·劉向 7卷.〔四部叢刊本〕
214.《吳越春秋》 漢·趙曄 10卷.〔清顧有觀本〕
215.《越絕書》 漢·袁康 19篇.〔四部叢刊本〕
216.《華陽國志》 晉·常璩 12卷.〔函海本〕
217.《高士傳》 晉·皇甫謐 3卷.〔古今逸史本〕
218.《山海經》 戰國·佚名 18卷.〔晉郭璞山海經傳本〕
219.《水經注》 北魏·酈道元注 40卷.〔王先謙校本〕
220.《晉五胡指掌》 明·張大齡 3卷.〔明萬曆三十九年張養正刻本〕
221.《前漢紀》 漢·荀悅 30卷.〔四庫全書本〕
222.《後漢紀》 晉·袁宏 30卷.〔四部叢刊本〕
223.《洛陽伽藍記》 後魏·楊炫之 5卷.〔如隱堂本〕
224.《貞觀政要》 唐·吳兢 42卷.〔明成化刊本〕
225.《大唐西域記》 唐·玄奘 12卷.〔高麗新藏本〕
226.《順宗實錄》 唐·韓愈 5卷.〔海山仙館叢書本〕
227.《五代史補》 宋·陶岳 5卷.〔豫章叢書本〕
228.《資治通鑒》 宋·司馬光 294卷.〔世界書局縮印本〕
229.《續資治通鑒》 清·畢沅編著 220卷.〔清馮集椿本〕
230.《通鑒紀事本末》 宋·袁樞 42卷.〔四部叢刊本〕
231.《吳地記》 唐·陸廣微 1卷.〔四庫全書本〕
232.《蠻書》 唐·樊綽 10卷.〔武英殿聚珍本〕
233.《唐律疏議》 唐·長孫無忌等 30卷.〔四庫全書本〕
234.《唐六典》 唐·李林甫等 30卷.〔南宋本〕
235.《通典》 唐·杜佑 200卷.〔四庫全書本〕
236.《通志略》 宋·鄭樵 52卷.〔明汪刻本〕
237.《史通》 唐·劉知幾 49篇.〔蜀本〕
238.《文史通義》 清·章學誠 8卷.〔四部備要本〕
239.《唐才子傳》 元·辛文房 10卷.〔元刊影印本〕
240.《唐語林》 宋·王讜 8卷.〔守山閣叢書本〕
241.《大唐新語》 唐·劉肅 13卷.〔稗海本〕
242.《隋唐嘉話》 唐·劉餗 3卷.〔顧氏文房小說本〕
243.《北夢瑣言》 宋·孫光憲 20卷.〔四庫全書本〕
244.《東京夢華錄》 宋·孟元老 10卷.〔四庫全書本〕
245.《夢粱錄》 宋·吳自牧 20卷.〔學津討原本〕
246.《鐵圍山叢談》 宋·蔡絛 6卷.〔知不足齋叢書本〕
247.《容齋隨筆》 宋·洪邁 16卷.〔四庫全書本〕
248.《老學庵筆記》 宋·陸游 10卷.〔陸氏家刻本〕
249.《大宋宣和遺事》 宋·佚名 4卷.〔涵芬樓排印本〕
250.《元豐九域志》 宋·王存等 10卷.〔聚珍版叢書本〕
251.《桯史》 宋·岳珂 15卷.〔學津討原本〕
252.《元朝秘史》 元·佚名 15卷.〔連筠簃叢書本〕
253.《萬曆野獲編》 明·沈德符 30卷.〔姚氏扶荔山房刻本〕
254.《陶庵夢憶》 明·張岱 8卷.〔粵雅堂叢書本〕
255.《廣東新語》 清·屈大均 28卷.〔清康熙二十九年木天閣原刻本〕
256.《讀通鑒論》 清·王夫之 30卷.〔船山遺書本〕
257.《廿二史札記》 清·趙翼 39卷.〔清廣雅書局本〕
258.《清代野記》 清·梁溪坐觀老人 4卷.〔民國野乘搜輯社本〕
259.《庚子國變記》 清·羅敦曧 1卷.〔滿清野史續編本〕
260.《海國圖志》 清·魏源 100卷.〔光緒平慶涇固道署重刊〕

四、軍事(20種)(查看提要)

261.《孫子兵法》 春秋·孫武 13篇.〔南宋十一家注孫子本〕
262.《吳子》 戰國·吳起 6篇.〔武經七書本〕
263.《六韜》 舊題周·姜尚 6卷.〔武經七書本〕
264.《司馬法》 戰國·司馬禳苴 5卷.〔武經七書本〕
265.《孫臏兵法》 戰國·孫臏 15篇.〔竹簡本〕
266.《尉繚子》 戰國·尉繚 24篇.〔武經七書本〕
267.《素書》 漢·張良 1卷.〔二十二子本〕
268.《將苑》 三國蜀·諸葛亮 2卷.〔清張澍輯本〕
269.《風後握奇經》 舊題·風後 1卷.〔津逮秘書本〕
270.《黃石公三略》 舊題漢·黃石公 3卷.〔武經七書本〕
271.《戰略》 晉·司馬彪 1卷.〔漢學堂叢書本〕
272.《唐太宗李衛公問對》 舊題唐·李靖 3卷.〔武經七書本〕
273.《神機制敵太白陰經》 唐·李筌 10卷.〔守山閣叢書本〕
274.《武經總要》 宋·曾公亮、丁度等 43卷.〔明唐福春刻本〕
275.《歷代兵制》 宋·陳傅良 15卷.〔靜觀堂刊本〕
276.《守城錄》 宋·陳規、湯璹 4卷.〔瓶花書屋叢書本〕
277.《紀效新書》 明·戚繼光 18卷.〔四庫全書本〕
278.《兵經》 清·揭暄 3卷.〔兵法七種本〕
279.《三十六計》 1卷.〔民國三十年成都瑞琴樓本〕
280.《曾胡治兵語錄》 蔡鍔 13卷.〔費怒春注釋本〕

五、科技(20種)(查看提要)

281.《九章算術》 漢·張蒼 10卷.〔四庫全書本〕
282.《氾勝之書》 漢·氾勝之 2卷.〔玉函山房輯佚書本〕
283.《養魚經》 戰國·范蠡 1卷.〔玉函山房輯佚書本〕
284.《齊民要術》 北魏·賈思勰 10卷.〔明胡震亨、毛晉刻本〕
285.《洛陽牡丹記》 宋·歐陽修 1卷.〔四部叢刊影元本〕
286.《茶經》 唐·陸羽 1卷.〔格致叢書本〕
287.《北山酒經》 宋·朱肱 3卷.〔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288.《甘石星經》 戰國·甘德、石申 1卷.〔漢魏叢書本〕
289.《竹譜》 南朝宋·戴凱之 1卷.〔叢書集成初編本〕
290.《禽經》 舊題周·師曠 1卷.〔百川學海本〕
291.《陶說》 清·朱琰 1卷.〔乾隆三十九年鮑廷博本〕
292.《花鏡》 清·陳淏子輯 6卷.〔康熙善成堂刻本〕
293.《夢溪筆談》 宋·沈括 26卷.〔清光緒陶氏愛廬刻本〕
294.《營造法式》 宋·李誡 34卷.〔四庫全書本〕
295.《刀劍錄》 舊題南朝梁·陶弘景 1卷.〔說郛本〕
296.《文房四譜》 宋·蘇易簡 1卷.〔叢書集成初編本〕
297.《墨史》 元·陸友 1卷.〔知不足齋叢書本〕
298.《天工開物》 明·宋應星 18卷.〔明崇禎十年刊本〕
299.《農政全書》 明·徐光啟 60卷.〔康熙貴州糧署刊本〕
300.《飲流齋說瓷》 民國·許之衡 10卷.〔上海朝記書店鉛排本〕

六、醫學養生(10種)(查看提要)

301.《素問》 舊題黃帝 24卷.〔顧氏翻宋刻本〕
302.《靈樞經》 舊題黃帝 12卷.〔明趙府居敬堂刊本〕
303.《八十一難經》 舊題戰國秦越人 1卷.〔古今醫統正脈全書本〕
304.《遵生八箋》 明·高濂 20卷.〔清嘉慶十五年弦雪居重訂本〕
305.《本草綱目》 明·李時珍 52卷.〔味古齋重校刻本〕
306.《神農本草經》 清·孫星衍等輯 3卷.〔問經堂叢書本〕
307.《醫學三字經》 清·陳念祖 1卷.〔南雅堂刻本〕
308.《養生隨筆》 清·曹庭棟 5卷.〔文瑞樓石印本〕
309.《隨園食單》 清·袁枚 14篇.〔隨園三十種本〕
310.《食憲鴻秘》 清·朱尊彝 3卷.〔雍正九年希堯序刻本〕

七、藝術(18種)(查看提要)

311.《法書要錄》 唐·張彥遠 10卷.〔四庫全書本〕
312.《書斷》 唐·張懷瓘 4卷.〔筆記小說大觀本〕
313.《海岳名言》 宋·米芾 1卷.〔四庫全書本〕
314.《藝舟雙楫》 清·包世臣 7卷.〔翠琅軒館叢書本〕
315.《廣藝舟雙楫》 清·康有為 6卷.〔藝術名著叢刊本〕
316.《古畫品錄》 南朝齊·謝赫 1卷.〔四庫全書本〕
317.《歷代名畫記》 唐·張彥遠 10卷.〔明王世貞王氏畫苑本〕
318.《林泉高致》 宋·郭熙 1卷.〔畫論叢刊本〕
319.《宣和畫譜》 宋·無名氏 20卷.〔四庫全書本〕
320.《畫筌》 清·笪重光 1卷.〔昭代叢書本〕
321.《學古編》 元·吾丘衍 1卷.〔四庫全書本〕
322.《篆刻十三略》 清·袁三俊 1卷.〔篆學叢書本〕
323.《樂府雜錄》 唐·段安節 1卷.〔錢熙祚校訂本〕
324.《棋經十三篇》 宋·張擬 1卷.〔忘憂清樂集本〕
325.《梅花喜神譜》 宋·雪岩 2卷.〔知不足齋叢書本〕
326.《千秋絕艷像贊》 明·仇英繪圖 文徵明題詩
327.《陳洪綬花鳥魚蟲冊》 明·陳洪綬 1卷.
328.《飛鴻堂印譜》 (第一集) 清·汪啟淑 40卷.

八、碑帖(28種)(查看提要)

329.《大盂鼎》 周 〔拓本〕
330.《嶧山刻石》 秦·李斯 〔宋摹本〕
331.《禮器碑》 漢 〔明拓本〕
332.《曹全碑》 漢 〔明拓本〕
333.《張遷碑》 漢 〔明拓本〕
334.《乙瑛碑》 漢 〔明拓本〕
335.《宣示表》 三國魏·鍾繇 〔淳化閣帖本〕
336.《蘭亭序》 晉·王羲之 〔唐馮承素摹本〕
337.《中秋帖》 晉·王獻之 〔宋米芾摹本〕
338.《伯遠帖》 晉·王珣 〔墨跡本〕
339.《張猛龍碑》 北魏 〔明拓本〕
340.《張黑女墓誌》 北魏 〔清拓本〕
341.《始平公造像記》 北魏·朱義章 〔清拓本〕
342.《泰山經石峪》 北齊 〔清拓本〕
343.《董美人墓誌》 隋 〔清拓本〕
344.《真草千字文》 隋·智永 〔日本藏墨跡本〕
345.《九成宮醴泉銘》 唐·歐陽詢 〔宋拓本〕
346.《孔子廟堂碑》 唐·虞世南 〔唐拓本〕
347.《雁塔聖教序記》 唐·褚遂良 〔宋拓本〕
348.《書譜》 唐·孫過庭 〔墨跡本〕
349.《古詩四帖》 唐·張旭 〔墨跡本〕
350.《自敘帖》 唐·懷素 〔墨跡本〕
351.《多寶塔碑》 唐·顏真卿 〔宋拓本〕
352.《玄秘塔碑》 唐·柳公權
353.《黃州寒食詩帖》 宋·蘇軾 〔墨跡本〕
354.《蜀素帖》 宋·米芾 〔墨跡本〕
355.《洛神賦》 元·趙孟頫 〔墨跡本〕
356.《草訣百韻歌》 明·韓道亨

Ⅳ 記載中國從古至今所有王朝的史書,都有哪些

一般的通史類書,上起三皇,下至滿清,寫到藍朝和紅朝的就比較少了,因為藍、紅朝典故不屬古代史范疇,要了解袁皇帝的故事,恐怕得另尋他書了。
話說,關於妃子。。呃,宮里的那些事兒一般在通史里不會特別提及的。二十五史里通常會寫,不過此書樓主必然不會去看。 -。-

推薦樓主看一套叫做「中國歷史寶庫」的書,通俗史類,學究氣不重,不過是繁體豎排的,樓主看多了也就適應了。

簡介: 《中國歷史寶庫》是一套分敘中國各朝代歷史文化知識的叢書,共十二冊,以散篇小品的方式,不拘一格的寫作風格,把歷史上的大事與小片段,盛衰興亡,原原本本地帶給讀者。「君是中國人,應知中國事。」本書正好作為窺探中國歷史的一個窗口。

給你把書名也發上來:
《文明曙光-上古秦代卷(中國歷史寶庫)》(馮寶志)掃描版[PDF]
《治亂嬗替-魏晉卷(中國歷史寶庫)》(曹文柱)掃描版[PDF]
《胡漢分治-南北朝卷(中國歷史寶庫)》(曹文柱)掃描版[PDF]
《大河滾滾-隋代卷(中國歷史寶庫)》(王素)掃描版[PDF]
《流金歲月-唐代卷(中國歷史寶庫)》(董乃斌)掃描版[PDF]
《亂世風雲-五代十國卷(中國歷史寶庫)》(田居儉)掃描版[PDF]
《兩京夢華-宋代卷(中國歷史寶庫)》(汪聖鐸)掃描版[PDF]
《塞北三朝-遼夏金卷(中國歷史寶庫)》(聶鴻音)掃描版[PDF]
《大漢煙塵-元代卷(中國歷史寶庫)》(星漢)掃描版[PDF]
《枯榮之間-明代卷(中國歷史寶庫)》(劉新風)掃描版[PDF]
《冷月清風-清代卷(中國歷史寶庫)》(趙伯陶)掃描版[PDF]

--------------------PDF的分割線--------------------

或者樓主可以看一套叫做《中國斷代史系列》的叢書,起始同上,簡體橫排。不過此書學術性就較上者要強,不知樓主愛不愛看。

中國斷代史系列-中華遠古史.pdf 詳情 27.2MB
中國斷代史系列-殷商史.pdf 詳情 32.2MB
中國斷代史系列-西周史.pdf 詳情 52.6MB
中國斷代史系列.-春秋史.pdf 詳情 32.6MB
中國斷代史系列-戰國史.pdf 詳情 16.2MB
中國斷代史系列-秦漢史.pdf 詳情 63.9MB
中國斷代史系列-魏晉南北朝史.pdf 詳情 52.5MB
中國斷代史系列-隋唐五代史(上).pdf 詳情 44.6MB
中國斷代史系列-隋唐五代史(下).pdf 詳情 42MB
中國斷代史系列-宋史.pdf 詳情 40.7MB
中國斷代史系列-元史.pdf 詳情 43.9MB
中國斷代史系列-遼金西夏史.pdf 詳情 43.4MB
中國斷代史系列-明史(上).pdf 詳情 35.8MB
中國斷代史系列-明史(下).pdf 詳情 47.5MB
中國斷代史系列-清史.pdf 詳情

------------------詳情的分割線-------------------

上述兩套叢書,在電驢(Very CD)里分別搜索「歷史寶庫」和「斷代史」兩個關鍵字,都可找到並且免費下載。
表告訴我你不會用電驢。 ╮(╯﹏╰)╭

或者,如果樓主嫌書太多眼太花,那就直接看顧頡剛口述、何啟軍執筆的一本小冊子,《中國史學入門》~~

Ⅵ 四部備要的子部

周秦諸子
荀子(二十卷校勘補遺一卷) (戰國)荀況撰、(唐)楊倞注 FB.59:9.264(1)
孔叢子(七卷釋文一卷) (漢)孔鮒撰 FB.59:9.264(2)
孫子十家注(十三卷敘錄一卷遺說一卷) (宋)吉天保輯 FB.59:9.265
吳子(二卷) (戰國)吳起撰 FB.59:9.266(1)
司馬法(三卷) (春秋)司馬穰苴撰 FB.59:9.266(2)
管子(二十四卷文評一卷) (春秋)管仲撰、(唐)房玄齡注 FB.59:9.267
慎子(一卷遺文一卷) (戰國)慎到撰、(清)錢熙祚校並輯逸文 FB.59:9.268(1)
商君書(五卷附考一卷) (戰國)商鞅撰、(清)嚴可均校 FB.59:9.268(2)
鄧析子(一卷) (春秋)鄧析撰 FB.59:9.268(3)
韓非子(二十卷識誤三卷) (戰國)韓非撰、佚名注 FB.59:9.269
尹文子(一卷校勘記一卷) (戰國)尹文撰、(清)錢熙祚校勘 FB.59:9.270(1)
墨子(十六卷) (戰國)墨翟撰、(清)畢沅校注 FB.59:9.270(2)
鬼穀子(三卷篇目考一卷附錄一卷) (梁)陶宏景注、(清)秦恩復校 FB.59:9.271(1)
公孫龍子(一卷) (春秋)公孫龍撰、(宋)謝希深注 FB.59:9.271(2)
屍子(二卷) (戰國)屍佼撰、(清)孫星衍輯 FB.59:9.271(3)
鶡冠子(三卷) (宋)陸佃解 FB.59:9.271(4)
燕丹子(三卷) (清)孫星衍校 FB.59:9.271(5)
呂氏春秋(二十六卷附考一卷) (秦)呂不韋撰、(漢)高誘注 FB.59:9.272
老子道德經(二卷音義一卷) (春秋)李耳撰、(晉)王弼注 FB.59:9.273(1)
關尹子(一卷) (戰國)尹喜撰 FB.59:9.273(2)
列子(八卷) (戰國)列禦寇撰、(晉)張湛注 FB.59:9.273(3)
莊子(十卷) (戰國)莊周撰、(晉)郭象注 FB.59:9.274
文子(二卷校勘記一卷) (戰國)辛鈃撰、(清)錢熙祚校勘 FB.59:9.275(1)
文子纘義(十二卷) (元)杜道堅撰 FB.59:9.275(2)
意林(五卷逸文一卷附別下齋補刻宋本第六卷) (唐)馬總輯 FB.59:9.275(3)
儒家
揚子法言(十三卷音義一卷) (漢)揚雄撰、(唐)李軌注 FB.59:9.276(1)
新語(二卷) (漢)陸賈撰 FB.59:9.276(2)
新書(十卷) (漢)賈誼撰、(清)盧文弨校 FB.59:9.276(3)
鹽鐵論(十卷校勘小識一卷) (漢)桓寬撰、王先謙撰校勘小識 FB.59:9.276(4)
論衡(三十卷) (漢)王充撰 FB.59:9.277
潛夫論(十卷) (漢)王符撰、(清)汪繼培箋 FB.59:9.278(1)
桓子新論(一卷) (漢)桓譚撰、(清)孫馮翼輯 FB.59:9.278(2)
申鑒(五卷) (漢)荀悅撰、(明)黃省曾注 FB.59:9.279(1)
人物誌(三卷) (魏)劉邵撰、(北魏)劉曌? FB.59:9.279(2)
中說(十卷) (隋)王通撰、(宋)阮逸注 FB.59:9.279(3)
明夷待訪錄(一卷) (清)黃宗羲撰 FB.59:9.279(4)
周子通書(一卷) (宋)周敦頤撰 FB.59:9.279(5)
二程全書(六種) (宋)程頤、(宋)程顥撰 FB.59:9.280-281
河南程氏遺書(二十五卷附錄一卷) (宋)朱熹輯 FB.59:9.280(1)
河南程氏外書(十二卷) (宋)朱熹輯 FB.59:9.280(2)
明道文集(五卷) (宋)程頤撰 FB.59:9.280(3)
伊川文集八卷遺文一卷附錄一卷) (宋)程頤撰 FB.59:9.280(4)
伊川易傳(四卷) (宋)程頤撰 FB.59:9.281(1)
伊川經說(八卷) (宋)程頤撰 FB.59:9.281(2)
二程粹言(二卷) (宋)楊時訂定 FB.59:9.281(3)
張子全書(十五卷) (宋)張載撰、(宋)朱熹注釋 FB.59:9.282
晦庵先生朱文公集(一百卷續集十一卷別集十卷目錄二卷) (宋)朱熹著 FB.59:9.283-289
陸象山先生全集(三十六卷) (宋)陸九淵撰、(清)李紱評點 FB.59:9.290
王文成公全書(三十八卷) (明)王守仁撰 FB.59:9.291-292
王文成公傳習錄(三卷附朱子晚年定論一卷) (明)王守仁撰 FB.59:9.291(1)
王文成公文錄(五卷) (明)王守仁撰 FB.59:9.291(2)
王文成公別錄(十卷) (明)王守仁撰 FB.59:9.291(3)
王文成公外集(七卷) (明)王守仁撰 FB.59:9.292(1)
王文成公文錄續編(六卷) (明)王守仁撰 FB.59:9.292(2)
王文成公年譜(三卷附錄二卷) (明)錢德洪編、(明)王畿輯附錄 FB.59:9.292(3)
王文成公世德紀(一卷附錄一卷) (明)錢德洪,(明)王畿輯 FB.59:9.292(4)
五種遺規(十六卷) (清)陳弘謀輯 FB.59:9.293-294
養正遺規(二卷補編一卷) (清)陳弘謀輯 FB.59:9.293(1)
訓俗遺規(四卷) (清)陳弘謀輯 FB.59:9.293(2)
從政遺規(二卷) (清)陳弘謀輯 FB.59:9.294(1)
教女遺規(三卷) (清)陳弘謀輯 FB.59:9.294(2)
在官法戒錄(四卷) (清)陳弘謀輯 FB.59:9.294(3)
小學集注(六卷) (宋)朱熹撰、(明)陳選注 FB.59:9.295(1)
御纂性理精義(十二卷) (清)李光地等輯 FB.59:9.295(2)
近思錄集注(十四卷) (宋)朱熹、(宋)呂祖謙撰 FB.59:9.295(3)
宋元學案(一百卷卷首一卷考略一卷) (清)黃宗羲撰 FB.59:9.296-299
明儒學案(六十二卷師說一卷) (清)黃宗羲撰 FB.59:9.300-301
國朝學案小識(十四卷卷末一卷) (清)唐鑒撰 FB.59:9.302
國朝漢學師承記(八卷) (清)江藩撰 FB.59:9.303(1)
國朝經師經義目錄(一卷) (清)江藩撰 FB.59:9.303(2)
國朝宋學淵源記(二卷附記一卷) (清)江藩撰 FB.59:9.303(3)
風俗通義(十卷) (漢)應劭撰 FB.59:9.303(4)
古今注(三卷) (晉)崔豹撰 FB.59:9.303(5)
中華古今注(三卷) (晉)馬縞撰 FB.59:9.303(6)
困學紀聞注(二十卷卷首一卷) (清)翁元圻撰 FB.59:9.304-305
日知錄集釋(三十二卷刊誤二卷續刊誤二卷) (清)顧炎武撰 FB.59:9.306-308
十駕齋養新錄(二十卷余錄三卷) (清)錢大昕撰 FB.59:9.309
東塾讀書記(二十五卷) (清)陳澧撰 FB.59:9.310
農家
齊民要術(十卷) (北魏)賈思勰撰 FB.59:9.311(1)
農桑輯要(七卷) (元)司農司撰 FB.59:9.311(2)
蠶事要略(一卷) (清)張行孚撰 FB.59:9.311(3)
醫家
補注黃帝內經素問(二十四卷) (唐)啟玄子注、(宋)林億等校正 FB.59:9.312(1)
黃帝內經素問遺篇(一卷) (宋)劉溫舒原本 FB.59:9.312(2)
難經集注(五卷) (明)王九思,(明)王鼎象輯 FB.59:9.313(1)
本草經(三卷) (魏)吳普等述、(清)孫星衍 FB.59:9.313(2)
註解傷寒論(十卷) (漢)張仲景撰、(晉)王叔和編 FB.59:9.314
金匱玉函要略方論(三卷) (漢)張仲景撰、(晉)王叔和集 FB.59:9.315(1)
黃帝內經靈樞(十二卷) (唐)王冰注 FB.59:9.315(2)
演算法術數
周髀算經(二卷音義一卷) (漢)趙爽注、(北周)甄鸞述 FB.59:9.316(1)
歷代長術輯要(十卷古今推步諸術考二卷) (清)汪曰楨撰 FB.59:9.316(2)
易林(十六卷) (漢)焦贛撰 FB.59:9.317(1)
集注太玄(十卷) (宋)司馬光撰 FB.59:9.317(2)
皇極經世書緒言(八卷卷首一卷雜著一卷) (宋)邵康節撰 FB.59:9.318
雜家
淮南子(二十一卷) (漢)劉安撰、(漢)高誘注、(清)庄逵吉校 FB.59:9.319
抱朴子(內篇二十卷外篇五十卷附篇一卷) (晉)葛洪撰 FB.59:9.320
顏氏家訓(七卷壬子年重校一卷注補正一卷注補並重校一卷) (北齊)顏之推著 FB.59:9.321
小說家
博物志(十卷) (晉)張華撰、(宋)周日用等注 FB.59:9.322(1)
世說新語(三卷) (南朝宋)劉義慶撰、(梁)劉孝標注 FB.59:9.322(2)
續世說(十二卷) (宋)孔平仲撰 FB.59:9.322(3)
釋道家
弘明集(十四卷) (梁)釋僧佑撰 FB.59:9.323
廣弘明集(四十卷) (唐)釋道宣撰 FB.59:9.324-325
周易參同契考異(一卷) (宋)朱熹撰、(清)錢熙祚校 FB.59:9.326(1)
諸子大意
子略(四卷) (宋)高似孫撰 FB.59:9.326(2)

Ⅶ 觀看一本關於歷史的書並寫感想

這個寒假我讀了《史記》。
這是一本能豐富頭腦,補充知識的神奇的書。
《史記》是我國最早的紀傳體通史。這部書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多字。此書也開創了紀傳體史書的形式,對後來歷朝歷代的正史,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一個個耐人尋味的小故事編織成了世世代代流傳的史記。
司馬遷筆下的人物個個栩栩如生,有著鮮明的個性。生動的語言,優美的文字讓讀者讀起來彷彿置身於一個個優美的意境中。隨著情節的起伏,我的心情也在為之而改變。喜著主人公的喜,憂著主人公的憂,感受著主人公的感受。輕松幽默的語言,緊張刺激的情節,彷彿把我帶到了那個遙遠的時代。各個時代的背景特色;各個國家的風土人情;各個民族的風俗習慣,在《史記》中表現得淋漓盡致,繪聲繪色。
看《史記》就彷彿在作一次足不出戶的歷史旅行,領略了那個時代的一切,回顧了各種令人難以忘懷的歷史事件。體會了當時人們的思想感情。
看《史記》就彷彿在讀一本有趣的故事書。生動形象的歷史人物有聲有色的為你講述他們身上發生的有趣的故事,帶領你進入他們的世界。
看《史記》就彷彿在和一個歷史學家面對面的談話。深深的被他那准確到位的語言所打動。在不知不覺中也增長了必要的歷史知識,豐富了頭腦。
《史記》是一本既生動有趣又能增長知識的值得一看的好書。
有些慚愧的說,作為一個高中生,我居然沒有怎麼仔細閱讀過中國的歷史,一直都無法由衷的感觸些什麼。但當我通讀過《資治通鑒》後,我發現心中竟不住的洶涌澎湃。那些歷史情節,彷彿歷歷在目。

蓋世英雄陳湯,率領遠征軍,在首都長安遙遠的西北,在距離三千四百公里外,中亞巴爾喀什湖西南,擊斬匈奴郅支單於,砍下人頭,向中央獻捷時,指出:「膽敢冒犯強大中國的,距離再遠,也要誅殺!」豪氣上干霄漢。

千年之下,我們仍聽到這個聲音,為之熱血沸騰。英雄們為了解放,為了和平,揭竿而起,奮勇抗敵,其精神可歌可泣,永垂青史。匈奴汗國最終向中國臣服,並不是全因為中國有此力量,更關鍵的是匈奴內部分裂。而這再一次向歷史證明:一個不能團結的國家或族群,必然衰弱。匈奴如不分裂,郅支單於的人頭,也不會懸掛高竿。

然而當中國前程似錦的時候,我們的君王們開始享受起衣食無憂的奢侈生活。在荒淫無度的生活背後,浮現出了一個又一個的暴君,昏君還有那些腐朽的偽善的爪牙。他們的殘忍,他們的自私,讓我汗顏;百姓的呻吟,百姓的嘶喊,讓我觸目。於是人們在亂世中學會可自救。

中國帝王被殺,不自楊廣開始,但楊廣被殺,卻是人民自救——聚眾起兵、反抗暴政的結果。也是歷史上第一次,人民自救轉變為官員和軍人自救的結果。楊廣能力的高強,使人驚駭,他只用短短十三年時間,就毀滅其父楊堅建立起來的富庶強大無比的帝國,而且只用更短的五六年時間,就能迫使忠心耿耿的猛將勇士反叛,沒有人能做得到這些,而楊廣卻做到了,他的獎狀是一條絞繩。

每次政變,都引起屠滅三族的慘劇;每次兵變,更是死人山積——壽春一連發生三次叛亂,幾乎空城。詭詐、殘忍、勾心鬥角,遍地是血。然而,那些不成才的野心家,只看到榮華富貴,卻看不到血;只看到自己如錦的前程,卻看不到人民苦難。今天還是炙手可熱的神聖人物,明天霎時間變成國家蟊賊,全家斬首,還把千萬無辜的男女老幼,也帶入刑場。官員的尊嚴靠赤裸裸的軍事力量維持,是和非、對和錯,全看你是勝是敗?人性急劇墮落,種下未來更悲慘命運的基因。

面對暴君的暴行,我們如果沉思,會忽然間汗流浹背。因為,如果換一下位置,我們真的可能就是他!這是多麼可怕,權力能改變人性、扭曲人性、消滅人性,喝了不受制衡的權力的毒酒,美女都會變成青面獠牙,何況本來就有一顆邪惡的心靈,我們痛恨他們之餘,還為他們痛惜:為什麼讓他們服下這種毒酒!

真的感謝司馬光先生,假使沒有《資治通鑒》,時到今天,恐怕全世界沒有一個人能提供一個輪廓;作為一個讀者,我是何等幸運。問題是,讀史者的幸運,不一定是造史者的幸運,甚至往往是造史者的悲哀。因為我在這里聽到了太多官員的假話謊言,和太多人民的哭聲喊聲。這就讓我在緬懷歷史的同時,也該從中學到些教訓,不讓歷史重蹈覆轍。

Ⅷ 有沒有一本書寫的是中國從古至今所有王朝的史書

寫中國從古至今所有王朝的史書是《上下五千年》是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的歷史科普圖書 ,為現代著名語言學家、教育學家林漢達所著。

講述了上至三皇五帝,下至辛亥革命的中國歷史,是一本集中國發展史、重大歷史事件及名人簡介為一身的優秀歷史讀物。作者選擇重要和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根據史籍材料,加以組織和剪裁,用現代語言寫出來,通俗易懂。中國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約有五千多年的歷史淵源,所以「上下五千年」也就代指整個中國歷史。

(8)晚明史pdf擴展閱讀:

《上下五千年》由著名的語言學家、歷史教育家林漢達教授與現代作家曹余章先後編著,林漢達教授編寫了寫作提綱和部分篇目,曹余章則寫了剩下的篇目,其中第一版分5冊於1979年問世,東漢以前的部分為林漢達與曹余章合著,其餘的部分是曹余章在林漢達手稿基礎上整理而成。

1991年該書分精華版和平裝版發行了第二版。受其影響和啟發,有了相關讀物「中華上下五千年」,繼而又有了「世界五千年」少兒文學讀物問世。

從林漢達和曹余年版的《上下五千年》,我們知道始篇就是「盤古開天地」、「黃帝戰蚩尤」等經久流傳的民間故事,再有就是有文字記載歷史故事,從客觀的角度列數了古往今來的極具影響人物和事件,及其重大發明發現和貢獻作用。

Ⅸ 宋代的政區分配是怎樣的

中國古代政區的演變

一、戰國秦漢時期的郡縣制
郡縣制形成於春秋戰國。郡的普遍設置在春秋晚期,起初多設在邊遠荒涼之地,因而郡的面積較大,但地位比縣要低。後來出現在郡設縣的情況,於是郡的地位有所提高,由低縣一等演變為高縣一級,最終形成了郡、縣兩級制的地方組織。秦統一後,郡作為軍事防備區的歷史相應結束,而轉變為中央和縣之間的一級地方政府。郡守既是軍事長官,也是行政長官,另設郡丞、郡尉協助管理行政和軍事事務。郡縣鄉里的地方行政體制最終定型。
秦統一全國後,廢除分封制,把郡縣制確定下來,推行到全國各地。秦初分天下為三十六郡,後來增至四十餘郡。郡是地方上最高的行政機構,其長官有郡守、郡尉和監御史等。郡守掌管全郡政務,郡尉掌管郡中軍事,監御史負責監察工作。一郡之內轄若干縣,設縣令或縣長,掌管全縣政務。另設縣尉掌管軍事,設縣丞協助縣官並負責司法。一縣之內分為若干鄉,設三老掌管教化,嗇夫管司法和征稅,游徼管理治安。鄉以下的基層組織是里,設里正和監門。郡縣的長官亦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襲。郡縣制的推行對於結束諸侯割據的局面,對於維護國家的統一,都具有重要的意義。這一套統治機構,好象一張龐大的權力網,從中央到郡、縣、鄉、里以至什、伍,層層控制,整個權力集中到中央,再通過中央集中到皇帝,對提高行政效率和維護國家的統一有顯著作用。
二、漢代州制的創立
西漢前期,郡國大量增加,中央感到不易統轄,便試圖採取一套新的建制。漢武帝時,根據《尚書•禹貢》和《周禮•職方》中有關「九州」的記載創立州制,在全國設立了冀、兗、青、揚、幽、並、荊、豫、徐、涼、益、朔方、交趾十三個州。另設司隸校尉部,管理畿輔及其附近地區。東漢時,省並朔方刺史部,改交州刺史部為交州,又為各刺史部設立固定的治所。當時十三州部共轄105個郡國。西晉時,州的建置又有增加。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全國有十九個州,轄173郡國。與西漢的情況相比,西晉時期的市、州有了顯著增加。兩漢時江南不過四州,南北比例為三比一;西晉時,江南增至九州,南北比例幾乎達到二比一的地步。州的演變過程表現出中央和地方權力的矛盾。西漢初置州之際,便有加強中央集權的目的。州置刺史,刺史可以監督郡太守,但它的職位比太守為低。東漢末改刺史為州牧,一躍而成為封疆大吏,遂失去了立州的本意,使州最終失去了它原來的重要作用,變成了和郡一樣的機構。
三、唐代「道」的功能
唐初州郡較多,太宗時雖有並省,貞觀十三年(639)就有州府358個,比隋時幾乎增加了一倍。 這樣多的郡府,若不加以區劃,便很難有妥善管理。故貞觀元年(627)在並省州郡後,因山川形便,將全國分為關內,河南、河東、河北、山南、隴右、淮南、南、江南、劍南、嶺南十道。開元二十一年(733)又在十道的基礎上,將山南道分為東西兩道,把江南道分為東道、西道和黔中道。另外,又在關內道里的京師周圍劃出京畿道,在東都洛陽的周圍劃出都畿道。
唐朝道的劃分顯示出南北地方的發展已經到了大體平衡的地步。因為貞觀時的十道,秦嶺和淮水南北正好各為五道。唐朝中期以後,方鎮分立,其轄區也稱為道。元和時全國有47節鎮,也就是47道。但這時的道與唐初劃分的道已經完全不同了。總的說來,唐代的道是監察區,不是行政區。
四、宋代的「路」
為了扭轉地方權力過盛的不良影響,宋代推行了路的制度。宋代路的制度確定於太宗淳化五年(994),其後頗有變動。通常人們按照元豐(1078—1085)末年來區劃,定為23路。各路統轄若干府、州、軍監。府州為前代舊制,軍為與軍事有關的地方。監則設於坑冶、鑄錢、牧馬、產鹽等地區。具體些說,在這23路中,共有京府4,次府10,州242,軍37,監4。
宋朝各路的劃分,顯示出這一時期的地理情況和以前又有了不同。唐代十道南北各半。宋朝二十三路中長江、珠江流域居十五路。黃河流域只有八路。雖說是因為宋朝與唐朝的版圖不同,但長江和珠江流域的發展無疑是一個重要因素。
五、元代「省」制的確立
行省制度創立於元朝。從有關資料來看,行省不是監察性質的區劃,也不是純粹的地方行政的派出機構。據《元史•地理志》載,元世祖平宋之後,立中書省一,行中書省十一,分鎮藩服,路一百八十五,府三十三,州三百五十九,軍四,安撫司十五。其十行省為:河南、江北、陝西、四川、甘肅、雲南、江浙、湖廣、嶺北、遼陽、北東。中書省和行中書省統轄路和直隸府州。
明朝不設中書省,京師附近以直隸為名(南北兩直隸)。在兩直隸外,於元代各行省另派承宣布政使。因而所在的行省就被稱為承宣布政使司。不過習慣上仍稱「行省」。終明之世,兩直隸及十三布政使司,分統之府140,州193,羈縻府19,州19,又有土官宣慰司11,宣撫司10,安撫司22,招討司1,長官司119,蠻夷長官司5。
到了清代,仍沿明時舊制,雖繼續設置承宣布政使司,但一般都以省或行省相稱。清初廢南直隸之名。康熙之初為十八省。其後至光緒九年設新疆省,十三年設台灣省,三十三年更設奉天、吉林、黑龍江三省。甲午戰後台灣淪陷,故終清之世,共有二十二省。

閱讀全文

與晚明史pdf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轉pdf注冊碼 瀏覽:459
普通程序員怎麼進全棧工程師 瀏覽:564
途安14t壓縮比 瀏覽:353
kmp演算法next值 瀏覽:997
格力潤享空調壓縮機 瀏覽:747
文件夾怎麼刪除被另一個程序打開 瀏覽:717
pdf改字體顏色 瀏覽:839
單片機原理及應用實驗 瀏覽:412
應用加密關了怎麼不顯示消息內容 瀏覽:706
華為本地鈴聲音樂文件夾是哪個 瀏覽:96
php項目開發經驗 瀏覽:15
銳明伺服器格式是什麼 瀏覽:31
單片機顯示實驗 瀏覽:549
心理學史pdf 瀏覽:471
把cad轉成pdf 瀏覽:661
和平精英國際服伺服器換錯怎麼辦 瀏覽:15
php鍵值相同的合並 瀏覽:83
bios加密檢測 瀏覽:684
微信加密保護怎樣設置 瀏覽:264
python取昨天日期 瀏覽: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