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有誰知道彼得·德魯克的全部著作目錄
德魯克先後在奧地利和德國受教育,1929年後在倫敦任新聞記者和國際銀行的經濟學家。於1931年獲法蘭克福大學法學博士。1937年移民美國,曾在一些銀行、保險公司和跨國公司任經濟學家與管理顧問。1942年到1949年任貝南頓學院哲學教授和政治學教授。1942受聘為當時全世界最大企業——通用汽車公司的顧問。他於1946年將心得成果編輯為《公司的概念》一書出版,對大企業的組織與結構有詳細而獨到的分析。1950年起任紐約大學商業研究院管理學教授。
1. 《經濟人的末日》(The End of Economic Man )- 1939
2. 《工業人的未來》(The Future of Instrial Man) - 1942
3. 《公司的概念》(Concept of the Corporation) - 1946
4. 《新社會》(The New Society) - 1950
《工業人的未來》《公司的概念》《新社會》
5. 《管理實踐》(The Practice of Management) - 1954
德魯克《管理實踐》
6. 《美國的下一個20年》(America』s Next Twenty Years) - 1957
7. 《明日的里程碑》(Landmarks of Tomorrow) - 1957
8. 《成果管理》(Managing for Results )- 1964
彼得 德魯克-《成果管理》
9.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The Effective Executive) - 1966
德魯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10. 《斷層時代》(The Age of Discontinuity) - 1968
11. 《技術、管理與社會》(Technology, Management and Society) - 1970
12. 《人、思想與社會》(Men, Ideas and Politics) - 1971
13. 《管理:任務、責任、實踐》(Management: Tasks, Responsibilities, Practices) - 1973
德魯克的《管理:任務、責任、實踐》
德魯克的《管理:任務、責任、實踐》
14. 《看不見的革命》(The Unseen Revolution) - 1976 (1996年以《退休基金革命》(The Pension Fund Revolution)重版)
15. 《人與績效:德魯克論管理精華》(People and Performance: The Best of Peter Drucker on Management )- 1977
16. 《管理導論》(An Introctory View of Management) - 1977
17. 《旁觀者》(Adventures of a Bystander) - 1978 (autobiography)
《旁觀者:管理大師德魯克回憶錄》
18. 《毛筆之歌:日本繪畫》(Song of the Brush: Japanese Painting from the Sanso Collection) - 1979
19. 《動盪年代的管理》(Managing in Turbulent Times) - 1980
彼得·德魯克-動盪年代的管理
20. 《邁向經濟新紀元及其他論文》(Toward the Next Economics and Other Essays) - 1981
21. 《變動中的管理界》(The Changing World of the Executive) - 1982
22. 《最後可能出現的世界》(小說,The Last of All Possible Worlds) - 1982
23. 《行善的誘惑》(小說,The Temptation to Do Good )- 1984
24. 《創新與企業家精神》(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 1985
《創新與企業家精神》-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
25. 《管理的前沿》(Frontiers of Management) - 1986
德魯克《管理的前沿》
26. 《新現實:政府與政治、經濟與企業、社會與世界》(The New Realities) - 1989
彼得 德魯克《新現實》
27. 《非營利組織的管理:原理與實踐》(Managing the Nonprofit Organization: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 1990
28. 《管理未來》(Managing for the Future) - 1992
29. 《生態遠景》(The Ecological Vision) - 1993
30. 《後資本主義社會》(Post-Capitalist Society) - 1993
31. 《巨變時代的管理》(Managing in a Time of Great Change) - 1995
32. 《德魯克看亞洲:德魯克與中內的對話》(Drucker on Asia: A Dialogue between Peter Drucker and Isao Nakauchi) -1997
33. 《德魯克論管理》(Peter Drucker on the Profession of Management) - 1998
《德魯克論管理》
34. 《21世紀的管理挑戰》(Management Challenges for the 21st Century )- 1999
德魯克-21世紀的管理挑戰
35.《九十年代的管理》-彼得.德魯克-1999
彼得.德魯克_《九十年代的管理》pdf掃描版-[點此進入下載頁面](感謝會員xiongdi321的熱心奉獻)
內容提要:
本書論述了影響我們生活的各種經濟力量,變化中的人及其工作環境,新興的管理觀念和實踐,以及組織尤其是公司的變化。
35. 《德魯克精華》(The Essential Drucker) - 2001
36. 《下一個社會的管理》(Managing in the Next Society) - 2002
37. 《功能社會》(A Functioning Society )- 2002
38. 《德魯克日誌》(The Daily Drucker) - 2004
39. 《卓有成效管理者的實踐》 (The Effective Executive in Action)-2006
彼得·德魯克文集:
彼得.德魯克文集-卓越總裁的「御人術」
彼得.德魯克文集-質量在於過程
彼得.德魯克文集-製造業面臨兩難處境
彼得.德魯克文集-戰略規劃的是與非
彼得.德魯克文集-統一市場的多元化經營
彼得.德魯克文集-淺析「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彼得.德魯克文集-沒有永遠的領導者
彼得.德魯克文集-看清自己是成功邁出「自我管理」的第一步
彼得.德魯克文集-經理人要學會管理自己
彼得.德魯克文集-高效經理人為何高效
彼得.德魯克文集-高層管理的結構
彼得.德魯克文集-反面意見:正確決策的「守護神」
彼得.德魯克文集-多元化的技術規則
彼得.德魯克文集-德魯克看如何「領導」領導
彼得.德魯克文集-變革的引導者 必須遵循的4個原則
彼得.德魯克文集-彼得-德魯克提出的問題
彼得.德魯克文集-幫助小企業經營
其它:
管理大師德魯克管理學精髓
德魯克之後讀《管理之神》2007美英管理學界的震撼之作
Ⅱ 一念非凡 科學巨擘是怎樣煉成的 pdf
一念非凡科學巨擘是怎樣煉成的
曹則賢(中國科學院物理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牛頓爵士(Sir Isaac Newton, 1643-1727), 英國數學家、物理學家和天文學家。牛頓是數學和物理學的開創性人物,他的《流數術》和《基於無窮多項式的分析》開啟了微積分這個數學領域,而其《自然哲學之數學原理》則奠定了經典力學的基礎。此外,他還第一個觀察記錄了棱鏡對日光的折射,提出了光的微粒說。牛頓被認為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他的墓誌銘是英國詩人Alexander Pope仿照《聖經》的第一句撰寫的:「Nature and nature's laws lay hid in night; God said 「 Let Newton be!」 and all was light (自然和自然的定律隱藏在暗夜中;上帝說「讓牛頓來吧」,於是宇宙一片光明)。」
牛頓是一個當今世界人人都要熟悉的人物,所以關於他的生平、軼事之類的內容就不必多費筆墨了。讓我們直奔他的兩項偉大成就,微積分與牛頓力學,看看是什麼激發了他的靈感,而牛頓又是如何將靈感的火花拓展成學問的體系的。
二項式展開與微積分
英文里提及微積分,會用 the calculus 的說法,就象提及歐幾里得的《幾何原本》會用 the elements 一樣。加上定冠詞 the,就強調了所指內容是令人崇敬的獨特存在。微積分在過去對許多人來說就是高深學問的代稱,也許這種局面還會持續很長時間。
英文中積分一詞是 integral calculus,微分是 differential calculus。中文把 calculus 翻譯成微積分,其實這個詞本意應該是計算、一種計算體系。求極值,以及求二維幾何體的面積和三維幾何體的體積等問題,是一些古老的問題。古代中國人、希臘人早就得到了一些結果。在17世紀後半葉,關於無窮小分析已經有了很多的觀點、方法和具體發現,是到了有人將之組織成一門嶄新學問的時候了。德國的萊布尼茲1684年發表了一篇求最大、最小和切線新方法的文章,其中用到了 calculi 一詞。等到1696年法國人洛畢大 ( Guillaume de L』Hôspital )寫出了第一本這方面的教科書,微積分,the calculus,就成了這門新學問的名字。
雖然歷史上有牛頓和萊布尼茲關於微積分發現優先權的爭論,但有一點是肯定的,牛頓是研究和發現了微積分的。那麼,牛頓發現微積分的關鍵一步是什麼呢?是對二項式展開的推廣。
只要願意,可以得出任意次方二項式,n是自然數,的展開。所有二項展開式的系數被總結在楊輝三角(西方人稱為Pascal triangle )中(圖1)。楊輝三角很容易記住:每一行都比上面一行多一項,且總是以1開始和結束,中間的數字都由上一行相鄰的兩個數相加得到。千萬不要輕易認為你懂得了楊輝三角,這類數學對象包含內容之豐富與深刻是常人無法想像的。
圖1 楊輝三角,第n行的數字就是對應的展開式中各項的系數。
二項式展開這樣的知識,對我們一般人來說就是僵硬的教條。可是,在牛頓眼裡,知識是可以拓展、發展的,是用來超越的。偉大的牛頓就把上面的二項式展開公式拓展到指數是分數、甚至是負的情形, 即他不僅會展開這樣的二項式,還會展開這樣的多項式。牛頓給出了的展開式的一般表達,其中P, Q是任意的實數,m/n是一個分數, 即
這里的A, B, C, D…代表在該字母出現前的那一項表示。當然這樣的展開包括無窮多項。牛頓用對的展開來驗證他的展開式公式是否正確,他發現的展開為。對這個式子的右邊求平方,可以發現結果為無窮級數,大家可以自己驗證這一點。這是一個人所眾知的等比級數,其和就是,這證明了上面的展開是正確的。世界真奇妙,而這奇妙需要牛頓這樣的人去揭開蒙在其上的面紗。
這樣看來,形式的無窮級數可以表示一般的函數f(x)。牛頓進一步地發展了求逆級數的方法,即從無窮級數出發,去得到級數。二項式展開公式的推廣和求逆級數的方法,是牛頓發展微積分的重要工具。
有了這樣的二項式展開,牛頓要證明曲線在0到任意x (x>0)的一段內所覆蓋的面積為。牛頓關於這個問題的論證過程給人以雜亂無章的感覺,且包含很大的邏輯漏洞,因此被譽為是「一種簡潔的難以理解的形式」。不管怎樣,牛頓的這個論證,用現代數學語言可表述為:對於任意實數 a ,函數的一階微分為。有了這個關系,微積分的發展算是踏上了平坦大道。
在牛頓那裡,微分被稱為流數術(fluxion),積分被稱為逆流數術 (the inverse method of fluxion)。 Fluxion,和其它表示流動的英語詞如flow (流動),fluctuate(漲落),flux (流量)等是同源詞,都和流動或者速度有關。把位置隨時間的變化當作時間的函數,這個函數的流數,或者微分,就是速度。萬物皆流,物理學的方程,本質上就是流的方程。
蘋果與萬有引力
關於牛頓,有個神奇的傳說,說牛頓某日坐在蘋果樹下,一顆蘋果[1]碰巧掉到了他的頭上,這讓他頓悟了萬有引力的奧秘。這個傳說有人說是虛構的,但也見於他的熟人後來的文字中。但是,因為牛頓的巨大影響力,人們倒是寧願相信這個傳說是真的。牛頓的母校劍橋大學的三一學院就種了這么顆牛頓的蘋果樹 (圖2),說是曾經給牛頓帶來靈感的那棵蘋果樹的後代。這是一個關於偉大發現時刻抑或是帶來偉大發現之靈感的記憶符號。人們很容易就引種了牛頓的蘋果樹的後代,但能砸出靈感的蘋果一直沒能等到牛頓那樣的能砸出靈感的腦袋。
圖2 劍橋大學三一學院里後來種的蘋果樹。
且不說是否有這樣一棵蘋果樹,那樹上的某個蘋果掉到了牛頓頭上激發了牛頓的靈感,從而使他參透了萬有引力的奧秘。可以肯定的是,牛頓在研究行星運動的規律時,是注意到了地球上的落體運動的,而成熟果子的掉落是再自然不過的自由落體運動。實際上,早在牛頓出生之前,落體定律已經由伽利略得出,而行星運動三定律也已經由開普勒悟出。
很久以前,人們認為是力造成了運動。人類認識史上的一個偉大進步是關於慣性定律的認識。物體都有慣性,不受外力的物體保持靜止或者勻速運動(這一點後來被表述為牛頓第一定律,但其實早在牛頓之前已被人們所認識)——力是運動改變的原因。那時候,人們談論的力是壓力、摩擦力、推力這類通過接觸才有的力(contiguous force)。
天上行星的運動讓無數人好奇,歷史上許多古老的文明都有關於行星運動的觀測記錄。開普勒於1609-1619年間基於第谷的觀測數據,把太陽當成是行星運動的參照點[2],從而總結出了著名的行星運動三定律。其第一定律說行星在以太陽為焦點之一的橢圓軌道上運動,第二定律說行星在單位時間內相對太陽掃過相同的面積。為什麼是這樣?或者說是什麼形式的力讓行星採取這樣的運動形式?人們想回答這樣挑戰性的問題。
行星向前飛行,還不斷地改變其運動的方向和快慢。一個直覺的想法是,有一股指向前方的拉力牽著行星往前運動。可這個力從哪裡來?如果有,那麼這個力的來源一定不是接觸力,而應該是一種遠距作用或者超距作用(action-at-a-distance)。認識到存在超距作用是人類認識史上的一大進步。那麼這種超距作用力又該是什麼樣的?
也許真的是落下的蘋果給了牛頓以靈感。 蘋果一旦脫離了和樹的連接,就立即直往下朝地面落,說明地球對它的超距作用一直都在。也許地球對天上的月亮、太陽以及那些星星都存在這樣的超距作用,當然太陽也應該以這樣的超距作用影響著行星的運動。另一方面,蘋果掉到腦袋上砸得腦袋疼,那是因為腦袋擋在了它的去路上。如果沒遇到人的腦袋,它會一直落到地面上。如果沒有地面或者在地面上掘口井,蘋果則會一直朝下落去。老天,那蘋果會一直落到地球中心去。 那個超距作用力,具體地說地球對蘋果的吸引力,是一直指向地球中心的!此時,牛頓該是悟到了引力或者重力的真諦:引力存在於所有物體之間,是超距作用,是有心力(central force)。
那麼,假設太陽和行星之間存在的引力是有心力,這能解釋觀測到的行星軌道的性質即開普勒三定律嗎?牛頓假設物體間的引力是沿兩者連線的有心力,且大小與距離平方成反比,他用平面幾何證明了這樣的行星軌道確實是以太陽為一個焦點的橢圓。有了這個結論,開普勒第二、第三定律的證明就好辦了。牛頓關於開普勒第一定律的證明被收錄在他的《自然哲學之數學原理》一書中。圖3所示一英鎊的紙幣上是簡化了的牛頓證明所用的圖解。筆者觀此圖及證明時,如赤貧之人面對二斤重的鑽石,被驚訝得手足無措。有人若覺得自己平面幾何學得好,不妨試試看能否看得懂牛頓的證明過程。後來,錢德拉塞卡重寫了這個證明,當然啦,那證明就長了很多,而且也未必更容易懂。
圖3 一英鎊紙幣背面的牛頓和他的典型事跡。左上部分的圖案和圖中牛頓所持書中圖案一致, 是《自然哲學之數學原理》中關於有心力下行星軌道為橢圓的幾何證明。
有了微積分,有了萬有引力,經典力學這門科學終於建立起來了。重要的是,牛頓的工作是理性思維的典範。牛頓出生時,科學在西方世界還沒能取得對中世紀愚昧的優勢地位,到他去世時,西方已經步入理性時代,牛頓於此厥功甚偉。
牛頓給筆者最深刻的啟示是,一個偉大的科學家不僅要有深刻、大膽的思想,還要有證明自己思想正確的能力。將不斷涌現的思想和證明(或者演示)編織在一起,那就是知識的體系。
後記有趣的是,古文里有「牛頓」的說法。曹操《秋胡行》有句雲:「牛頓不起,車墜谷間。」
本文原為曹則賢著《一念非凡——科學巨擘是怎樣煉成的》(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6.5)的第六篇,此次發表時略有增添。
注釋
1.這是人類文明史上第二個著名的蘋果。第一個是蛇引誘夏娃的那隻蘋果;第三個是一隻沾上氰化鉀的蘋果,天才阿蘭·圖靈咬去一口結束了他富有創造力的生命。
2.這是人類文明史上的又一個偉大事件,人類把看待天體運動的參考點從自己的腳下挪到了別的地方。
參考文獻
1.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 Nova methos pro maximis et minimis, itemque tangentibus, quae nec fractas nec irrationales quantitates moratur, & singulare pro illi calculi genus, Acta eruditorium, 467–473,1684. 一種同樣適用於分數或無理數情形的求最大、最小和切線的新方法以及對一類特例的計算(拉丁文)。
2. G. F. A. de L』Hospital, Analyse des infiniment petits, pour l』intelligence des lignes courbes, Paris, 1696. 用於理解曲線的無窮小分析(法文)。
3. William Dunham, The calculus gallery: masterpieces from Newton to Lebesgue,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5). 中譯本為《微積分的歷程—從牛頓到勒貝格》。
4. Richard S. Westfall, Never at rest: a biography of Isaac Newt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
◆ ◆ ◆ ◆ ◆ ◆ ◆ ◆ ◆ ◆ ◆ ◆ ◆ ◆ ◆
《一念非凡》作者序
人類歷史是由少數英雄人物創造的觀點,曾遭遇過激烈的批評。但是,如果說「科學的歷史是由少數英雄人物創造的」,估計反對的人不會太多。因為,論及一些偉大的科學成就,別說敢腆著臉硬去爭功,一般人如筆者這樣資質的僅只是能弄懂只鱗片爪就足以為自己感到自豪了。當然,我這里說的科學指的是數學、物理這樣的已經形成足夠嚴謹、厚重體系的學科。
一部科學史,就是不多的幾位巨擘揮灑天才的歷史。有些人,象伽利略、哈密頓、歐拉、開爾文爵士這樣的,他們的思想能穿透存在之未知的迷霧,為人類帶來智識的啟迪。有些人,比如龐加萊,又比如伽莫夫, 他們來到世上就是為了向世人展示這個世界是有天才存在的。每每讀到這些大師們的思想,領略了點滴他們天才的成就,總讓人有莫名的興奮和感嘆——為什麼在這塊最古老的、養育了人類之最大部分的土地上,不曾出現過這樣的科學巨擘呢?
也許並非我們生而平庸,而是在我們嗷嗷待哺的時候沒有見識過榜樣的力量,沒有高屋建瓴的智者予我們以醍醐灌頂式的洗禮?!那些科學巨擘們,都是在少年時期就得到了充分的、高品質的教育和啟迪的。少年心中不知什麼才是真正偉大的思想成就,什麼樣的人才是真正的科學大師,自然也沒有成為大師的渴望與野心。那麼,從他們中間產生科學巨擘的可能又在哪裡?
不知從何時起,筆者一直有一個願望,希望能把自己理解的那些科學巨擘們的思想與成就之點滴與朋友們——尤其是那些朝氣蓬勃的少年朋友們——分享。但是,正確理解和准確傳達這些科學大師們的思想與創造性成果遠超筆者能力之外。抱著退而求其次的想法,筆者撰寫了這本小書,向讀者介紹那些科學巨擘們成就其科學地位的非凡一念——也許只是一個偶然的念頭,但是後來成了科學史上的標志性事件,給科學,進一步地給人類文明,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推動。衷心希望這本小書能夠對年輕的朋友們,從中學生到剛踏入研究生涯的青年學者,有些許的幫助。
本書著眼的人與事,僅限於哲學、數學和物理三個領域。沒有別的原因,只是因為一些哲學、數學、物理領域里的大師具有別樣的魅力,他們的成就在我的心中引起了特別的崇敬,按照康德的說法,就是「我對它們的思考越是經常和持久,它們就越是以嶄新的、不斷增長的驚奇和敬畏充滿我的心靈。」 讀者將會注意到,本書提及的一些人可是哲學家-數學家-物理學家三位一體的,有人甚至還同時是語言學家或別的什麼學家。盡管可能不正確,我還是以為物理學,就心智努力的成分而言,多少遜於哲學和數學對智力以及品格的要求。不是數學家的物理學家,總是和物理學有那麼一層隔閡。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哲學家和數學家裡幾乎沒有名不副實的人,遑論欺世盜名之徒。
本書包含30篇短文,其中前25篇大體上每篇介紹一位科學巨擘取得偉大成就時的某個非凡一念;第26篇談論作為學者品格的高傲的孤獨——寂寞中沉思的人才能瞥到黑暗中最微弱的亮光;接下來的3篇分別講述一位中學老師、一位工廠學徒和一位農民是如何憑一個非凡念頭影響了科學的;最後一篇特別談談平凡人如何也能享受學習和參與科學創造的樂趣。內容上我在保持通俗易懂的同時,仍然堅持加入一些深刻的東西,包括數學公式。有一種說法,每多一個公式,書的讀者就減少一半。按照這個說法,本書的讀者數將少於1。不過我不太相信這個說法。每一個健康的頭腦,都是喜歡挑戰的。數學公式之所以能嚇走讀者,可能是因為公式是以一種生硬的、唬人的方式出現的,如同有人把家常話般的德國哲學翻譯成晦澀難懂的文本一樣,問題出在作者或者譯者的不道德而不是因為數學或者哲學的不隨和。本書中的數學公式,如果讀者不感興趣,不妨直接跳過去,絲毫不影響感受那些科學巨擘靈光一現時的奇思妙想。但是,我希望讀者能努力理解這些看似艱深的東西,不要有身入寶山空手回的遺憾。在一些篇章後面我會列出一些非常專業的參考文獻,我不認為在這樣的書中列出這些專業的內容是多餘的。雖然這些文獻可能是以一種你還不會的語言寫成的,或者它的內容也不易理解,但是,設若這些內容在你的內心深處激起了成為科學大師的激情,那麼這些文獻可能就會成為你的墊腳石。會有那麼一天,你能讀懂它的——說不定那時你還嫌它淺顯呢。
這本小書是筆者的學習筆記、心得體會,也是筆者內心深處的一聲嘆息。因為作者功力鄙薄的原因,它雖然能為朋友們展示一些偉大學術創造過程中的腳手架的遺跡,卻不足以讓人們一窺科學創造的門徑。有志於科學事業的朋友,請早點嘗試閱讀科學巨擘們本人的著作,早日達成對大師之偉大成就的獨特視角下的理解。
理解了科學大師之人與成就的一個附帶好處是,它會讓你謙虛——發自內心地,由衷地。
本書的閱讀對象是任何一個對本書感興趣的人。筆者無意也無法把難度控制在某個層次上;實際上,筆者根本就不接受把知識劃分為中學生、大學生、研究生和教授能理解的不同層次的說法。倘若一本書能讓不同的讀者群都多多少少能有一些收獲,哪怕僅僅是閱讀時的會心一笑,那就是成功。再者說了,如果所讀之書沒有一點難度,那我們的進步從而何來?
你一定注意到了,有很多來自偉大頭腦的靈光一現這里沒有提及。沒有關系。這是一個開放的系列,稍待時日會有更多的內容在未來會被添加進來。
這個民族,這個我所屬的多災多難但一直生生不息的民族,無論如何要對科學做出一點實質性的貢獻。 而為此,我們要學會如何學習、如何創造。馬上發起沖擊,angreifen,sofort!
曹則賢
2013年春動筆
2015年秋定稿 於北京
Ⅲ 世界文化常識pdf
1.必備的美國文化常識有哪些
熔爐---The Melting Pot 美國的別稱。
因為美國是一個由來自世界各地不同民族的移民融合組成的國度。這些移民說的英語不像英國人的英語那樣具有較強的階層性與地域多樣性。
他們形成了相似的生活習慣與禮節;城鄉居民的差別也不像其他國家的那樣明顯。 美國社會雖然競爭性強,且存在著種族歧視,但它在同化來自不同民族的移民方面又表現出相當大的彈性與包容性。
因而,形成了全新的整體文化與共同的民族意識,使美國成為「一個多民族組成的國家」。美國人的人生觀是基於個人奮斗、自我管束與競爭精神之上的。
雅皮士與雅非士---Yuppies and Yuffies 雅皮士是美國人根據嬉皮士(Hippies)仿造的一個新詞,意思是「年輕的都市專業工作者」 。 雅皮士從事那些需要受過高等教育才能勝任的職業,如律師、醫生、建築師、計算機程序員、工商管理人員等。
他們的年薪很高。雅皮士們事業上十分成功,躊躇滿志,恃才傲物,過著奢侈豪華的生活。
與嬉皮士們不同,雅皮士們沒有頹廢情緒,不關心政治與社會問題,只關心賺錢,追求舒適的生活。 雅非士意為「都市中失敗的年輕人」。
他們雖然覺得自己的生活無法與雅皮士的生活相比,但又不願意有失落感,並發誓要找到自己的歸宿。 山姆大叔-Uncle Sam 它是美國的綽號與象徵。
山姆大叔的英文為Uncle Sam,縮寫是U。 S。
正好與美國的英文縮寫相同。但它怎樣成為美國的綽號和象徵的呢?普遍的說法是:1812年,美英戰爭期間,美國特羅城有一個專門供應軍用牛肉的商人(也有的說是軍事訂貨的官員)名叫山姆爾?威爾遜(Samuel Wilson,1776—1854),人們平時都叫他山姆大叔(Uncle Sam)。
美國 *** 收購他的牛肉箱上都蓋U。S。
字樣。人們遂開玩笑說這些蓋有U。
S。字樣的箱子都是山姆大叔的。
後來「 山姆大叔」便成了美國的綽號。19世紀30年代,美國畫家又將「山姆大叔」畫成一個留有山羊鬍子的瘦長老人,帽子和褲子都有星條旗的標志。
黑色星期五---Black Friday 「黑色」這一詞,源出耶穌殉難日(Good Friday)。 1987年10月19日,紐約股票市場的股票價格暴跌,因這天是星期五,故稱股票市場的「黑色星期五」。
10月19日紐約股市的股票指數普遍大幅度下降,超過了1929年10月28日引發經濟大蕭條的股票暴跌紀錄。這天開市不久,即出現拋售股票的狂潮,紐約股市創下了破紀錄的股市交易 6043億股,使得美國幾家大公司損失慘重,上市的5000家公司的整個股票價值,一天中就折損了5000億美元。
股值暴跌迅速度卷世界各地大金融市場,引起了西方的極大恐慌,這次股票暴跌,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來股市最糟的一次,也是華爾街有史以來下跌幅度最劇烈的一次。
2.中西方文化常識
傳統方面:中國人重「內」,西方人崇「外」。
中國人通過節慶活動企盼豐收、享受喜悅,而西方人則更偏向藉此發泄個人情緒、張揚個體人格。 思維模式,西方重唯理、思辯細節分析;中方重經驗、直覺整體綜合。
隱私方面,中國人的隱私觀念比較薄弱,認為個人要歸屬於集體,在一起講究團結友愛,互相關心,故而中國人往往很願意了解別人的酸甜苦辣,對方也願意坦誠相告。而西方人則非常注重個人隱私,講究個人空間,不願意向別人過多提及自己的事情,更不願意讓別人干預。
例如:中國人第一次見面往往會詢問對方的年齡,婚姻狀況,兒女,職業,甚至收入,在中國人的眼裡這是一種禮貌,但在西方人眼裡則認為這些問題侵犯了他們的隱私。時間觀,西方人的時間觀和金錢觀是聯系在一起的,時間就是金錢的觀念根深蒂固,所以它們非常珍惜時間,在生活中往往對時間都做了精心的安排和計劃,並養成了按時赴約的好習慣。
而中國人則屬於多向時間習慣的國家,在時間的使用上具有很大的隨意性,一般不會像西方人那樣嚴格的按照計劃進行。客套語,中國人注重謙虛,在與人交際時,講求「卑己尊人」,把這看作一種美德,這是一種富有中國文化特色的禮貌現象。
在別人贊揚我們時,我們往往會自貶一番,以表謙虛有禮。西方國家卻沒有這樣的文化習慣,當他們受到贊揚時,總會很高興地說一聲「Thank you」表示接受。
由於中西文化差異,我們認為西方人過於自信,毫不謙虛;而當西方人聽到中國人這樣否定別人對自己的贊揚或者聽到他們自己否定自己的成就,甚至把自己貶得一文不值時,會感到非常驚訝,認為中國人不誠實。餐飲習俗,中華民族素有熱情好客的優良傳統。
在交際場合和酒席上,熱情的中國人常常互相敬煙敬酒。中國人宴客,即使美味佳餚擺滿一桌,主人也總習慣講幾句「多多包涵」等客套話。
主人有時會用筷子往客人的碗里夾菜,用各種辦法勸客人多吃菜、多喝酒。而在西方國家,人們講求尊重個人權益和個人隱私,所以他們不會做強人所難的事。
吃飯的時候,絕不會硬往你碗里夾菜,自己想吃什麼就吃什麼,他們也不會用各種辦法勸客人喝酒,不會非要你喝醉了為止。行為規范,比如中國人輕拍小孩子的頭部表示一種友好,而在西方國家,這是一種極不尊重小孩子的做法,父母會對此非常憤怒。
風俗習慣,中國人對龍有著至高無上的尊重,認為他們是中華民族的象徵。西方有一個「打龍節」,龍被視為惡。
中國人將紅色視為「喜慶」「吉祥」的象徵,而白、黑兩種顏色為「不吉利」的顏色。因此在重大節日或者婚禮上會穿紅裝、掛紅燈籠、貼紅「喜」字。
而在喪禮中,人們都會穿黑或白顏色的衣服,代表對已經過世人的哀悼。但西方人則非常喜歡白和黑這兩種顏色。
外國新娘則穿白色,表聖潔,參加晚會時中國女性一般穿黃色或紫色的衣服,表高貴,而外國女性則穿黑色的衣服,表典雅。(隨著西方文化的影響不斷深入,中國人的一些觀念也在悄悄發生轉變會穿白色婚紗) 飲食文化,西方是一種理性飲食觀念,不論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而營養一定要得到保證,講究一天要攝取多少熱量、維生素、蛋白質等等。
即便口味千篇一律,也一定要吃下去,因為有營養。中國則是一種美性的飲食觀念,中國人對飲食追求的是一種難以言傳的「意境」,即使用人們通常所說的「色、香、味、形、器」來把這種「境界」具體化,也難以涵蓋全部。
宗教信仰,中國以儒學為核心,以佛教為宗教的文化體系和西方以基督教為核心的文化體系帶來了不同的文化特色。國傳統文化則認為雙數是吉利的數字「666」在中國是吉祥數卻是魔鬼復活的日子。
這個應該夠特點了。科技方面:一、成型期:「分子論」標志著西方文化的成熟 如果說東方文化是偏精神的,那麼西方文化相對就是偏物質的,這里稱之為「西方物質文化」。
西方文化的發展遠比東方文化的發展要簡單得多,他的內容變化是由神學到哲學,最後到科學。西方的神學與東方的神學不一樣,東方的神學建立在深刻的經學上,而西方的神學沒有很深刻的思想,就只是以敬仰美好的神來凈化心靈,沒有東方神學中那種很強的精神理念上的指導。
所以西方神學思想並不影響 *** 的管理思想,這個問題在東方就完全不一樣了,特別是在中國,經學和理學思想是 *** 管理思想的基礎,雜糅其中的神學思想也會滲透到 *** 的管理思想中。 西方神學與東方神學的最大區別在於:西方神學不排斥物質,東方神學極力排斥物質。
這種文化內涵上的差異,導致西方物質文化的產生,由此帶來了西方工業生產和經濟發展意識。東方文化由於排斥物質,也就產生不了工業生產和經濟發展意識。
西方哲學文化的產生,是西方物質文化產生的前奏和思想准備,也是西方文化理性思維的開始。從神學文化走向物質文化,西方的哲學文化起到了過渡作用。
在西方哲學文化中,要解決的最主要的問題是,物質是第一性的,還是精神是第一性的?是物質決定精神,還是精神決定物質?這種哲學上的大辯論,最終把西方文化從神學的混沌思維中解脫出來,建立了偏重於物質的理性思維,也就是物質文化的思維,。
3.想了解世界歷史讀什麼書好
先讀通史類讓你對世界歷史的梗概有大體的了解,比如全球通史。
隨後再根據你當時的興趣去讀國別史或者地區史。 此外一些交叉學科的作品也可能對你有幫助,比如:(槍炮,鋼鐵和病菌)這本書是從流行病學的角度討論古代歷史;(上帝的指紋)這本書給人的感覺像科幻,但是卻帶你領略了史前的埃及,美洲文明,還看過一本醫生從基因學角度寫的世界史作品(名字忘了),還有從氣象學角度寫的世界史作品,這些其它學科的作品有助於你理解歷史的演變。
比如游牧民族為什麼會階段性的南侵,這就和氣候的變化有很大關系;再如歐洲人征服美洲為何如此輕松,這主要是歐洲人帶來的病菌起了很大作用,等等。
4.世界文學常識
1 莎士比亞 (英國) 代表作有四大悲劇《哈姆雷特》《奧賽羅》《李爾王》《麥克白》,四大喜劇《第十二夜》《仲夏夜之夢》《威尼斯商人》《無事生非》2 列夫•托爾斯泰 (蘇聯) 《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3 但丁 (義大利) 《神曲》4 雨果 (法國) 《悲慘世界》《巴黎聖母院》5 荷馬 (希臘) 《伊利亞特》和《奧德賽》6 歌德 (德國) 劇本《葛茲•馮•伯里欣根》、中篇小說《少年維特之煩惱》、詩劇《浮士德》7 魯迅 (中國) 1918年5月寫《狂人日記》時,開始以「魯迅」為筆名。
代表作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等,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野草》,雜文集《墳》、《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編》、《南腔北調集》、《三閑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雜文》等。8 安徒生 (丹麥) 早期代表作有《打火匣》《小意達的花兒》《拇指姑娘》《海的女兒》《野天鵝》《丑小鴨》等。
中期童話代表作有《賣火柴的小女孩》《影子》《一滴水》《母親的故事》《演木偶戲的人》等。晚期童話代表作有《柳樹下的夢》《她是一個廢物》《單身漢的睡帽》《幸運的貝兒》等。
9 普希金 (俄羅斯) 長篇小說《上尉的女兒》;歷史紀實劇《普加喬夫史》;詩體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中篇小說《杜布羅夫斯基》,《別爾金小說集》等。10 狄更斯 (英國) 代表有《匹克威克外傳》《雙城記》等。
11 喬伊斯 ---- 英國 短篇小說集《都柏林人》;長篇小說《尤利西斯》、《芬尼根守夜人》。12 馬克吐溫 ---- 美國他的代表作是《百萬英鎊》。
13 薄伽丘 ---- 義大利 代表作《十日談》14 高爾基 ---- 蘇聯 自傳體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散文詩《海燕之歌》。15 蕭伯納 ---- 英國 最著名的劇作有:《鰥夫的房產》、《華倫夫人的職業》、《武器與人》、《真相畢露》等。
16 海明威 ---- 美國《戰地鍾聲》《老人與海》《乞力馬扎羅的雪—海明威短篇小說精選集》17 卡夫卡 ---- 奧地利 《變形記》《美國》《審判》《中國長城的建造》18 屠格列夫 ---- 俄羅斯 成名著《獵人筆記》;代表著《父與子》19 歐•亨利 ---- 美國 代表作有小說集《白菜與國王》、《四百萬》、《命運之路》等20 彌爾頓 ---- 英國 :《失樂園》《復樂園》和《力士參孫》21 維吉爾 ---- 羅馬 最重要的作品是史詩《埃涅阿斯紀》(一譯《伊尼德》)。22 契科夫 ---- 俄羅斯 代表作《變色龍》《裝在套子里的人》。
23 拜倫 ---- 英國 代表作品有《恰爾德•哈羅德游記》《唐璜》24 黑塞 ---- 瑞士 主要作品《彼得•卡門青特》、《荒原狼》、《東方之行》、《玻璃球游戲》。25 紀伯倫 ---- 黎巴嫩 《先知》26 薩特 ---- 法國 主要哲學著作有《想像》、《存在與虛無》、《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辯證理性批判》和《方法論若干問題》;中篇《惡心》、短篇集《牆》、長篇《自由之路》。
27 伊索 ---- 希臘《請求派王的青蛙》28 陀斯妥耶夫斯基 ---- 俄羅斯代表作長篇小說《罪與罰》;書信體小說《窮人》29 喬叟 ---- 英國 《坎特伯雷故事集》30 盧梭 ---- 法國 《懺悔錄》、《一個孤獨的散步者的遐想》、《山中書信》、《公民的情感》31 普魯斯特 ---- 法國 女囚》、《女逃亡者》以《阿爾貝蒂娜不知去向》、《重現的時光》32 泰戈爾 ---- 印度 重要詩作有詩集《故事詩集》《吉檀迦利》《新月集》《飛鳥集》《流螢集》《園丁集》《邊緣集》《生辰集》;重要小說有短篇《還債》《棄絕》《素芭》《人是活著,還是死了?》《摩訶摩耶》《太陽與烏雲》;中篇《四個人》;長篇《沉船》《戈拉》《家庭與世界》《兩姐妹》;重要劇作有《頑固堡壘》《摩克多塔拉》《人紅夾竹桃》;重要散文有《死亡的貿易》《中國的談話》《俄羅斯書簡》等。33 巴勃羅•聶魯達 ---- 智利 愛情詩集《二十首情歌和一首絕望的歌》《詩歌總集》史詩性的詩集《漫歌集》34 川端康成 ---- 日本 成名作小說《伊豆的 *** 》三部代表作《雪國》《千隻鶴》《古都》35 斯湯加 ---- 法國 最有名的作品是《紅與黑》《帕爾馬修道院》36 曹雪芹 ---- 中國《紅樓夢》37 巴金 ---- 中國 代表作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愛情三部曲》:《霧》《雨》《電》;散文集《隨想錄》。
38 歐尼爾 ---- 美國 《 丘比娃娃》39 霍桑 ---- 美國 《紅字》40 斯托夫人 ---- 美國 《湯姆叔叔的小屋:卑賤者的生活》(Uncle Tom's Cabin; or, Life Among the Lowly),又譯作《黑奴籲天錄》、《湯姆大伯的小屋》41 莫泊桑 ---- 法國 。主要代表作是短篇小說《羊脂球》、《項鏈》;中篇小說《一生》《俊友》;長篇代表性作品《漂亮朋友》42 德萊塞 ---- 美國 代表作長篇小說《美國的悲劇》43 杜甫 ---- 中國 《三吏》、《三別》、《兵車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麗人行》、《春望》;《杜工部集》。
44 福樓拜 ---- 法國 《包法利夫人》。45 伏爾泰 ---- 法國 著名的有史詩《亨利亞德》《奧爾良少女》;悲劇《歐第伯》;喜劇《放盪的兒子》;哲理小說《老實人》;歷史著作《路易十四時代》、《論各民族的風俗與精神》;哲學方面的代表作有《哲學辭典》《形而上學論》《牛頓。
5.知識性趣味性的全球文化知識故事等,最好是英文的
過年的傳說
相傳:中國古時侯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尖角兇猛異常「年」獸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爬上岸來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傷害。今年的除夕鄉親們都忙著收拾東西逃往深山,這時候村東頭來了一個白發老人,對一戶老婆婆說只要讓他在她家住一晚,他定能將「年」獸驅走。眾人不信老婆婆勸其,還是上山躲避去了,好心的老人堅持留下,眾人見勸他不住便紛紛上山躲避去了。當「年」獸象往年一樣准備闖進村肆虐候,突然傳來白發老人突響的爆竹聲「年」獸混身顫栗再也不敢向前湊了。原來「年」獸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大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哈哈大笑,「年」獸大驚失色倉惶而逃。 第二天當人們從深山回到村裡時,發現村裡安然無恙,這才恍然大悟原來白發老人是幫助大家驅逐「年」獸的神仙,人們同時還發現了白發老人驅逐「年」獸的三件法寶。從此每年的除夕家家都貼紅對聯燃爆竹戶戶燈火通明守更待歲。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過年」。
Ⅳ 《月亮和六便士》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月亮和六便士》([英國] 威廉·薩默塞特·毛姆)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書名:月亮和六便士
作者:[英國] 威廉·薩默塞特·毛姆
譯者:傅惟慈
豆瓣評分:9.0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6-8
頁數:275
內容簡介:
一個英國證券交易所的經紀人,本已有牢靠的職業和地位、美滿的家庭,但卻迷戀上繪畫,像「被魔鬼附了體」,突然棄家出走,到巴黎去追求繪畫的理想。他的行徑沒有人能夠理解。他在異國不僅肉體受著貧窮和飢餓煎熬,而且為了尋找表現手法,精神亦在忍受痛苦折磨。經過一番離奇的遭遇後,主人公最後離開文明世界,遠遁到與世隔絕的塔希提島上。他終於找到靈魂的寧靜和適合自己藝術氣質的氛圍。他同一個土著女子同居,創作出一幅又一幅使後世震驚的傑作。在他染上麻風病雙目失明之前,曾在自己住房四壁畫了一幅表現伊甸園的偉大作品。但在逝世之前,他卻命令土著女子在他死後把這幅畫作付之一炬。通過這樣一個一心追求藝術、不通人性世故的怪才,毛姆探索了藝術的產生與本質、個性與天才的關系、藝術家與社會的矛盾等等引人深思的問題。同時這本書也引發了人們對擺脫世俗束縛逃離世俗社會尋找心靈家園這一話題的思考,而關於南太平洋小島的自然民風的描寫也引人嚮往。
《月亮和六便士》說問世後,以情節入勝、文字深刻在文壇轟動一時,人們爭相傳看。在小說中,毛姆用第一人稱的敘述手法,借「我」之口,敘述整個故事,有人認為這篇小說的原型是法國印象派畫家高更,這更增加了它的傳奇色彩,受到了全世界讀者的關注。
作者簡介:
威廉·薩默賽特·毛姆(William Somerset Maugham)於1874年1月25日出生在巴黎。父親是律師,當時在英國駐法使館供職。小毛姆不滿十歲,父母就先後去世,他被送回英國由伯父撫養。毛姆進坎特伯雷皇家公學之後,由於身材矮小,且嚴重口吃,經常受到大孩子的欺凌和折磨,有時還遭到冬烘學究的無端羞辱。孤寂凄清的童年生活,在他稚嫩的心靈上投下了痛苦的陰影,養成他孤僻、敏感、內向的性格。幼年的經歷對他的世界觀和文學創作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1892年初,他去德國海德堡大學學習了一年。在那兒,他接觸到德國哲學史家昆諾·費希爾的哲學思想和以易卜生為代表的新戲劇潮流。同年返回英國,在倫敦一家會計師事務所當了六個星期的練習生,隨後即進倫敦聖托馬斯醫學院學醫。為期五年的習醫生涯,不僅使他有機會了解到底層人民的生活狀況,而且使他學會用解剖刀一樣冷峻、犀利的目光來剖視人生和社會。他的第一部小說《蘭貝斯的麗莎》,正是根據他從醫實習期間的所見所聞寫成的。
從1897年起,毛姆棄醫專事文學創作。在接下來的幾年裡,他寫了若幹部小說,但是,用毛姆自己的話來說,其中沒有一部能夠「使泰晤士河起火「。他轉向戲劇創作,獲得成功,成了紅極一時的劇作家,倫敦舞台竟同時上演他的四個劇本。他的第十個劇本《弗雷德里克夫人》連續上演達一年之久。這種空前的盛況,據說只有著名劇作家肖伯納才能與之比肩。但是辛酸的往事,夢魘似地郁積在他心頭,不讓他有片刻的安寧,越來越強烈地要求他去表現,去創作。他決定暫時中斷戲劇創作,用兩年時間潛心寫作醞釀已久的小說《人生的枷鎖》。
第一次大戰期間,毛姆先在比利時火線救護傷員,後入英國情報部門工作,到過瑞士、俄國和遠東等地。這段經歷為他後來寫作間諜小說《埃申登》提供了素材。戰後他重遊遠東和南太平洋諸島;1920年到過中國,寫了一卷《中國見聞錄》。1928年毛姆定居在地中海之濱的里維埃拉,直至1940年納粹入侵時,才倉促離去。
兩次大戰的間隙期間,是毛姆創作精力最旺盛的時期。二十年代及三十年代初期,他寫了一系列揭露上流社會爾虞我詐、勾心鬥角、道德墮落、諷刺,如《周而復始》、《比我們高貴的人們》和《堅貞的妻子》等。這三個劇本被公認為毛姆劇作中的佳品。1933年完稿的《謝佩》是他的最後一個劇本。毛姆的戲劇作品,情節緊湊而曲折,沖突激烈而合乎情理;所寫人物,著墨不多而形象鮮明突出;對話生動自然,幽默俏皮,使人感到清新有力。但總的來說,內容和人物刻畫的深度,及不上他的長、短篇小說,雖然他的小說作品也算不上深刻。這一時期的重要小說有:反映現代西方文明束縛、扼殺藝術家個性及創作的《月亮和六便士》;刻畫當時文壇上可笑可鄙的現象的《尋歡作樂》;以及以大英帝國東方殖民地為背景、充滿異國情調的短篇集《葉之震顫》等。短篇小說在毛姆的創作活動中佔有重要位置。他的短篇小說風格接近莫泊桑,結構嚴謹,起承轉落自然,語言簡潔,敘述娓娓動聽。作家竭力避免在作品中發表議論,而是通過巧妙的藝術處理,讓人物在情節展開過程中顯示其內在的性格。
Ⅳ China劍橋歷史系列書籍(最好是電子書)哪裡有
國學數典論壇和學樂酷論壇都有比較全的劍橋歷史系列
如果光是中國史,則進入下面的鏈接,有PDF、TXT和CHM三種格式:
http://bbs.gxsd.com.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57885&highlight=%E5%89%91%E6%A1%A5%E4%B8%AD%E5%9B%BD%E5%8F%B2
更全的世界史,可以去這里:
http://bbs.xueleku.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72256&highlight=%E5%89%91%E6%A1%A5%2B%E5%8F%B2
劍橋古代史(14卷,20冊)
劍橋歐洲經濟史(8卷)
劍橋印度經濟史(2卷)
劍橋拉美經濟史(2卷)
劍橋現代英國經濟史(3卷)
劍橋希臘-羅馬經濟史(1卷)
劍橋美國經濟史(3卷)
劍橋非洲史(8卷)
美國國際關系史(4卷)
美國戲劇史(3卷)
英國戲劇史(3卷)
劍橋中國史(15卷)
劍橋基督教史(9卷)
劍橋古典文學史(2卷)
劍橋早期基督教史(2卷)
劍橋早期內亞史(1卷 )
劍橋埃及史(2卷)
劍橋德國文學史(1卷)
劍橋希臘-羅馬戰爭史(2卷)
劍橋伊朗史(7卷)
劍橋伊斯蘭史(2卷,4冊)
劍橋義大利文學史(1卷)
劍橋日本史(6卷)
劍橋猶太教史(4卷)
劍橋拉美史(11卷)
劍橋拉美文學史(3卷)
劍橋美國法律史(3卷)
劍橋文學批評史(9卷)
劍橋音樂史(5卷)
劍橋哲學史(10卷)
劍橋政治思想史(5卷)
劍橋俄國史(3卷)
劍橋俄國文學史(1卷)
劍橋斯堪的納維亞史(1卷)
劍橋科學史(7卷,缺卷1-2)
劍橋東南亞史(2卷)
劍橋西班牙文學史(1卷)
劍橋聖經史(3卷)
劍橋英國書籍史(6卷,缺卷1、4、5)
劍橋拜占庭帝國史(1卷)
劍橋英語史(6卷)
劍橋美國原住民史(3卷,6冊)
劍橋土耳其史(4卷,缺卷2)
劍橋英國城市史(2卷)
劍橋食物史(1卷)
劍橋人類疾病史(1卷)
劍橋印度史(卷數不詳,有卷1.2、3.5)
劍橋中世紀史(7卷,8冊)
劍橋現代史(13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