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生命是什麼》.pdf
《生命是什麼》是2005年3月1日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發行的圖書,作者是埃爾溫·薛定諤,[1] 該書的譯者是羅來歐和羅遼復,是20世紀的偉大科學經典之一。
諾貝爾獎獲得者埃爾溫·薛定諤的《生命是什麼》是20世紀的偉大科學經典之一它是為門外漢寫的通俗作品,然而事實證明它已成為分子進化誕生和隨後DNA發現的激勵者和推動者,本書把《生命是什麼?》和《意識和物質》合為一卷出版,後者也是他寫的散文,文中研究了那些自古以來就使哲學家困惑迷離的問題,和這兩篇經典著作放在一塊的是薛定諤的自傳。通過對他一生的回顧和引人入勝的描述,提供了他從事科學著作的背景材料。
Ⅱ 本科的漢語言文學專業都有哪些課程
3-本科課程免費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z2TtGuIz4rQh7PmYyq0DbQ
3-本科課程|裝備製造設計|液壓|選修|實習報告資料|汽車構造|課件|機械設計|互換性|大三下.zip|作業|互換性實驗|互換性課件|幾何量公差與檢測習題答案.pdf|第一章緒論.ppt
Ⅲ 怎麼買到牟宗三先生全集啊
中文名稱:牟宗三先生PDF書集
版本:pdf
地區:大陸
語言:普通話
簡介:
簡介 ······
牟宗三(1909——1995),字離中,山東棲霞人。中國現代學者,哲學家,哲學史家,現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1933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歷任華西大學、中央大學、金陵大學、台灣師范大學、東海大學、台灣大學、中國文華大學、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校教授。1987年被香港大學授予名譽文學博士。英國劍橋哲學詞典譽之為「當代新儒家,他那一代中最富原創性與影響力的哲學家」。
簡介:
牟宗三 (1909年—1995年),字離中,山東棲霞縣人。中國現代學者,哲學家、哲學史家,現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牟宗三於1927年人北京大學預科,兩年後升入哲學系。1933年畢業後,曾先後在華西大學、中奪大學、金陵大學、浙江大學等校任教,以講授邏輯學和西方哲學為主。1949年去台灣,任教於台北師范大學、台灣東海大學,講授邏輯、中國哲學等課程。1958年與唐君毅、徐復觀、張君勵聯名發表現代新儒家的綱領性文章《為中國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1960年去香港,任教於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主講中國哲學、康德哲學等。1974年退休後,專任新亞研究所教授。1976年又應台灣「教育部」客座教授之聘,講學於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等處。1995年4月病逝於台北。
學術范圍:
邏輯學
康德哲學
宋明理學
魏晉玄學
佛學
學術思想:
牟宗三為新儒家代表人物,認為現代新儒學的任務為「道統之肯定,即肯定道德宗教之價值,護住孔孟所開辟之人生宇宙之本源。」他獨力翻譯康德的三大批判,融合康德哲學與孔孟陸王的心學,以中國哲學與康德哲學互相詮解。
牟宗三的思想受熊十力的影響很大,他不僅繼承而且發展了熊十力的哲學思想。自言其為學經歷三個階段:三十至四十年代為第一階段,主要從事邏輯學、知識論和康德知性哲學研究;五十年代為第二階段,研究重心轉移至中國歷史文化及中國文化的出路問題;六十年代為第三階段,又轉而從頭疏解中國傳統的儒、佛、道三家之學,而尤重於宋明理學的研究。這以後,牟宗三較多地著力於哲學理論方面的專研,謀求儒家哲學與康德哲學的融通,並力圖重建儒家的「道德的形上學」。
牟宗三把歷史上的儒家思想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乾,在儒家中則又判定孔、孟、陸、正為「正脈」,認為儒學就是「身心性命」之華,而其他則都是所謂的「繞開去」、「歧出」。他對宋明理學有比較深入的研究,並一反傳統的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的區分,提出周敦頤、張載、程顥、程頤、胡宏、朱熹、陸九淵、王守仁、劉宗周是宋明理學中的九個代表人物,把陸象山與王陽明歸為一系,胡宏與劉宗周歸為一系,合北宋的周敦頤、張載、程顥而為「宋明儒學之大宗」,其論學以《中庸》、《易傳》、《論語》、《孟子》為主;至於程頤和朱熹則是所謂的「別子」和「繼別子為宗」,其論學以《中庸》、《易傳》與《大學》合。
牟宗三認為,歷史上的中國文化是有道統而無學統和政統,內聖強而外王弱。近代以來,中國文化面臨西方文化的嚴峻挑戰。對中國傳統文化如何現代化的問題,牟宗三提出了「開出」說即儒家的「內聖之學」而開出「新外王」、由「道統」開出「政統」和「學統」。具體的方法就是通過「良知」的自我「坎陷」,以坎陷出「知性主體」和「政治主體」,也就是從「道德主體」轉出「民主」與「科學」。
著作概覽:
《周易的自然哲學與道德涵義》
《邏輯典範》
《認識心之批判》:譯作
《理則學》
《道德的理想主義》
《歷史哲學》
《中國哲學的特質》
《名家與荀子》
《生命的學問》
《五十自述》
《時代與感受》
《中國文化的省察》
《心體與性體》
《從陸象山到劉蕺山》
《才性與玄理》
《佛性與般若》
《智的直覺與中國哲學》
《現象與物自身》
《圓善論》
《名理論》
《歷史哲學》
《政道與治道》
《康德的道德哲學》
《康德「純粹理性之批判」》:譯作
《康德「判斷力之批判」》:譯作
《中國哲學十九講》
《中西哲學之會通十四講》
《人文講習錄》
《牟宗三先生全集》33卷,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3年版,各卷內容如下:
1.周易的自然哲學與道德函義 ;
2. 名家與荀子 才性與玄理 ;
3-4. 佛性與般若(上下) ;
5-7. 心體與性體(1-3) ;
8. 從陸象山到劉蕺山 王陽明致良知教 蕺山全書選錄 ;
9. 道德的理想主義 歷史哲學;
10. 政道與治道 ;
11. 邏輯典範 ;
12. 理則學 理則學簡本 ;
13-14. 康德《純粹理性之批判》 ;
15. 康德的道德哲學 ;
16. 康德《判斷力之批判》 ;
17. 名理論 牟宗三先生譯述集.
18-19. 認識心之批判(上下) ; 智的直覺與中國哲學 ;
21. 現象與物自身 ;
22. 圓善論 ;
23. 時代與感受 ;
24. 時代與感受續編 ;
25-26. 牟宗三先生早期文集(上下) 牟宗三先生未刊遺稿 ;
27. 牟宗三先生晚期文集 ;
28. 人文講習錄 中國哲學的特質 ;
29. 中國哲學十九講 ;
30.中西哲學之會通十四講 宋明理學演講錄 宋明儒學綜述 陸王一系之心性之學 ;
31. 四因說演講錄 周易哲學演講錄 ;
32. 五十自述 國史擬傳 ;
33. 總敘 詳目
牟宗三研究的主要論著:
《牟宗三先生的哲學與著作》,台灣學生書局1978年9月出版
《牟宗三新儒學論著輯要·道德理想主義的重建》,鄭稼棟編,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2年5月出版
《當代新儒學八大家集之七》《牟宗三集》,黃克劍等偏,群言出版社,1993年月12月
《現代新儒學學案·牟宗三學案》,周立升、顏炳罡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9月
《整合與重鑄——當代大儒牟宗三先生思想研究》,顏炳罡著,台灣學生書局,1995年2月出版
《牟宗三先生學思年譜》,蔡仁厚撰,台灣學生書局1996年2月出版
《牟宗三先生紀念集》,蔡仁厚、楊祖漢編,東方人文學術基金會印行,1996年月12月
思想點評:
牟宗三:當代新儒學的集大成者
牟宗三是海外新儒學的重要代表和集大成者。如果說馮友蘭的努力方向在於使中國儒學「邏輯地」建立起來,那麼牟宗三的努力方向則在於使中國儒學「哲學地」建立起來。牟宗三以《認識心之批判》、《道德的理想主義》、《智的直覺與中國哲學》、《現象與物自身》、《圓善論》、《心體與性體》、《佛性與般若》、《才性與玄理》等一系列著作,會通中西,圓融古今,完成了對中國儒學的創造性重建,建立了龐大、縝密的哲學體系即道德的形上學體系。
1.道德的形上學
牟宗三哲學的精神,就是陸王心學的精神。當然,它是當代的陸王學(或者叫「陸王心學的當代形態」),是吸收西方哲學主要是康德哲學加以改造和重構的陸王學。牟宗三用「道德的形上學」來概括這一精神。他說:「『道德的形上學』雲者,由道德意識所顯露的道德實體以說明萬物之存在也。」1
為了論證自己的觀點,牟宗三借鑒並改造了康德有關區分「現象和物自身」的理論。在康德那裡,「物自身」是一個雖然存在但又不可知的客觀實在。和康德不同,牟宗三拒絕承認物自身是一個事實概念,也拒絕承認物自身的不可知;而是認為,物自身乃是一種有著高度價值意味的概念,也就是一個倫理實體、道德實體,因而人們完全可以憑借「智的直覺」來認識它。這樣一來,作為倫理實體、道德實體的物自身就不再僅僅具有消極的意義,而是積極的、真實的,能夠「呈現」的,由此開出的則是一個價值世界、意義世界,同時也是一個睿智的世界、生命的世界。牟宗三認為,這個世界與感性的現象世界相對待、相區別,而又在終極的意義上影響、統攝和決定後者。
換句話說,正是通過「道德良知」或者「智的直覺」,這個世界才呈現出一個真、善統一的形上實體,天與人也由此達於一體。但牟宗三並不是只講良知呈現、智的直覺,他還講「良知坎陷」、「識心之知」。他認為,道德的形上學包括 「無執的存有論」和「執的存有論」 兩個層次:由「無執的存有論」,我們可獲得一超越的形上世界,以此說明道德實踐、價值創造及成賢成聖的根據;由「執的存有論」,我們可獲得一感性的現象世界,以此說明科學知識及其對象如何可能的問題。就兩者的關系來說,牟宗三主張「從上面說下來」,也就是先由「智的直覺」而成立「無執的存有論」,再經過「良知坎陷」而成立「執的存有論」。把科學問題提升到存有論的層面來加以探討,這標明了牟宗三哲學確有高於傳統儒學之處,但問題是業已完善的「良知」何以要「坎陷自身」,則始終是牟宗三難以圓滿回答的。
2.儒學三期說
將儒學的發展史分為三期,並非始自牟宗三,但只有牟宗三對這一思路進行了系統的論證和闡發。在牟宗三看來,儒學三期的劃分及其特點是:第一期是以孔、孟、荀為代表的儒學鑄造期,此一時期「孔子以人格之實踐與天合一而為大聖,其功效則為漢帝國之建構」,其特點是「積極的,豐富的,建設的,綜合的」2;第二期是「宋明儒之彰顯絕對主體時期,此則較為消極的,分解的,空靈的,其功效見於移風易俗」3;第三期指的則是當代新儒學,「此特殊性之規定,大端可指目者,有二義。一,以往之儒學,乃純以道德形式而表現,今則復其轉進至以國家形式而表現。二,以往之道德形式與天下觀念相應和,今則復需一形式與國家觀念相應和。」4
儒學為什麼需要「第三期之發揚」呢?在牟宗三看來,作為中國文化主乾的儒學,雖然有著極高深的思想和形上原則,但又不僅僅表現為一思想一原則,而是始終與社會生活和日常生活相連貫的。換句話說,儒學既以歷史文化為其立言根據,又反過來為歷史文化的發展所運用。然而,自滿清入關特別是鴉片戰爭以來,儒學遭到了前所未有之厄難,民族生命一直未能復其健康之本相。因此,按照牟宗三的觀點,如想求得中國問題之解決,其前提就必須是復興儒學。
在牟宗三看來,儒學第三期的發展不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能的,其根本原因就在於儒學為一常道。儒學作為一「常道」,主要有兩個方面的表現:第一,孔子仁義並重,強調仁義於人生的精神價值,此「仁義」二字構成了「常道」的核心內容,後來經孟子、宋明儒者大力闡發,已經成為千百年來中國人的內心准則;第二,孔子所言仁義,緊扣著歷史文化,而非單純的道德規范,所以中國的一切典籍皆是「理性之客觀化」,或曰「客觀精神之表現」。基於儒學發展的這種必要性和可能性,牟宗三進而提出了儒學第三期發展的基本內容,這就是我們下邊將要介紹的「三統」說。
3.儒學「三統」說
所謂「三統」,即道統、學統和政統。「三統」說是牟宗三針對中國儒學乃至全部中國文化的未來發展而提出的建設藍圖。如果說道德的形上學是牟宗三全部學說的理論基礎的話,那麼「三統」 說則是其全部學說的理論歸宿。
對於「三統」的內涵,牟宗三曾有一簡短的說明:「一,道統之肯定,此即肯定道德宗教之價值,護住孔孟所開辟之人生宇宙之本源。二,學統之開出,此即轉出『知性主體』以融納希臘傳統,開出學術之獨立性。三,政統之繼續,此即由認識政體之發展而肯定民主政治為必然。」1牟宗三認為,儒學要想進一步發展,這「三統」是一樣不可缺少的。我們知道,此前的新儒學(比如梁漱溟和熊十力等人的儒學)普遍有著強烈的反科學的情緒,認為以科學文明為主導的西方文化非但不能給人類帶來福音,反而會造成災難。而牟宗三卻認為,儒學如想復興,中國文化如想重建,就不能忽視學統和道統這兩個方面——這是很積極、很進步的主張。
實際上,牟宗三的「三統」說講的乃是儒學的一個老話題,即「內聖外王」問題。從「三統」說的內涵來看,牟宗三的主張就是:首先,要肯定儒學的道統,以接續民族文化生命之大本大源;其次,要把儒學的道德精神落實到外王事業上以開出「新外王」,即發展科學(學統)與民主(政統)。這里的關鍵是,牟宗三雖然肯定科學與民主對民族文化發展的重要性,但是他更強調科學與民主的發展不可以採取某種外在的「加添法」,而必須經過民族文化的自我調整,即從民族文化生命的內部開顯出來。這也就是說,他認定學統和政統應由道統開出,具體來說,就是由儒家的內聖之學開出科學與民主的新外王。
但是,儒家的內聖之學到底能否開出科學與民主的新外王呢?牟宗三承認,在中國歷史上,儒家文化向來「沒有開出來」科學與民主,但他接著認為:「中國不出現科學與民主,不能近代化,乃是超過的不能,不是不及的不能。」2在他看來,只要儒家的道德理性(即良知、性體或仁體)主動讓開一步,從「往上講」轉為「往下講」,或者轉一個彎,從「直通」轉為「曲通」,便可以「轉出知性」,從而開出外王事功。而「轉出知性」的途徑就是所謂「良知自我坎陷」,即「良知」主動地由「無執」轉為「執」,因為「不這樣地坎陷,則永遠無執,亦不能成為知性(認知的主體)」。3但牟氏此說殊為晦澀,自身的矛盾是很明顯的,所以曾招致眾多論者的批評。
上傳書目:
1、《牟宗三先生學思年譜》,蔡仁厚撰,240頁,台灣學生書局, 1996年版
2、《政道與治道》,牟宗三著,269頁,台灣學生書局, 1987年版
3、《中國哲學十九講》,牟宗三著,371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Ⅳ 各階段心理學書籍
您好。
(一)作為初學者涉足心理學領域,建議首先了解什麼是心理學。因此建議閱讀相關心理學史。
推薦默頓.亨特的《心理學的故事——源頭起與演變》(海南出版社),本書寫得比較像故事書,易讀。
如果想讀書名比較「正規」的,可以讀《心理學史導論》,赫根漢著,郭本禹譯,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如果很愛國要讀國產的,可以讀葉浩生的《心理學通史》,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但是國產的書一般詰屈謷牙,所以強力推薦《心理學的故事》。
要深入的話,可以讀《三種心理學》(Nye著,中國輕工業出版社),《心理學思想的流變》(張春興,上海教育出版社)等等。
另外,強力推薦一本很特別的小書《與「眾」不同的心理學——如何正視心理學》,Keith E. Stanovich著,范照、鄒智敏譯,中國輕工業出版社,該書講述了心理學為何是一門科學,可以消除對心理學的一些誤解。
(二)而後,如果要對該學科有一個總體的認識,需要讀普通心理學(general psychology)類的書。
其中各大論壇中名聲最響的是《心理學與生活(psychology and life)》,作者是格里格(Gerrig)&津巴多(Zimbardo),中文版(第16版)為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英文版(第17版)為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據說中文版翻譯的讓人有點頭疼,要是英文過關可以試著讀讀英文版。
如果想要一本手冊類的書,推薦考研神書北師大出版社彭聃齡老師的《普通心理學》,概念碼得很整齊~
另外,推薦張春興老師的《現代心理學——現代人研究自身問題的科學》,作者tw人,書寫的很貼近中國人,上海人民出版社,淘寶上沒有,網上有電子版。
如果還想讀大陸人寫的,有黃希庭老師的《心理學導論》(人民教育出版社)和孟昭蘭老師的《普通心理學》(北京大學出版社)。
(三)有了總體認識後,應了解心理學研究方法了。
A,首先是實驗心理學。
入門的推薦《改變心理學的40項研究》,Hock著,白學軍等譯,中國輕工業出版社,這本書非常好,有意思有內容,我們導師推薦讀的時候我已經把英文版讀了一遍了,不過英文版是修訂版,所以中文版中有一個研究在英文版里被別的研究頂掉了,英文版也是中國輕工業出版社出版的。
接著,如果想進一步有深度的學習,推薦讀《實驗心理學——通過實例入門》,Solso & Maclin著,張奇等譯(中國輕工業出版社),這本書已經開始涉及變數控制啦,教著讀者怎麼做實驗了。
如果還想深入,可以讀專業類的實驗心理學了,比如楊治良老師的《實驗心理學》(浙江教育出版社),朱瀅老師的《實驗心理學》(北京大學出版社)等等。
B,測評類。大多數愛好者更多是想見見心理測驗的樣子。
最常見的測驗匯編書是《心理衛生評定量表手冊》,王向東、王希林、馬弘編,中國心理衛生雜志出版社發行。個人更喜歡《性格與社會心理測量總覽》,Robinson,Shaver & Wrightsman主編,楊宜音、張學志、彭泗清等譯,遠流出版公司出版。
測驗看著玩玩可以,如果真想用,絕不能亂用,要先讀完後繼的深入的書才能用,比如《心理測量學》(鄭日昌,人民教育出版社)、《心理與教育測量》(戴海琦,暨南大學出版社)。不了解測驗的編制原理、應用方法,不了解信效度和分數解釋,濫用測驗,很可能產生惡劣後果。原則上,非心理專業工作者,禁止使用心理測驗……
C,統計類。這個,如果不是做專業研究的,可以略過。《現代心理與教育統計學》(北師大出版社,張厚粲),《教育與心理統計學》(人教,張敏強)等等,讀完若能理解則已達到本科水平了。
(四)接下來介紹各分支書目。只撿和我們關系較大的說。
A,社會心理學。暈輪效應、旁觀者效應、歸因偏差等等是這一分支研究的,也包括洛陽性nu案的斯德哥爾摩綜合症……初學者可以讀北大版侯玉波老師的《社會心理學》,深入的話推薦Aronson、Wilson & Akert的《社會心理學》,侯玉波譯,中國輕工出版社。
B,發展心理學。我們為什麼成為我們?這個分支解釋了個體從胚胎到死亡的心理發展過程。入門的話可以讀讀林崇德老師的《發展心理學》(人教版和浙教版都有,內容大同小異,但是浙教版精裝貴得多),深入的話可以讀讀國外的一些著作,比如《發展心理學——兒童與青少年》,輕工的,鄒泓等譯。
C,人格心理學。為什麼千人千面?個體差異很大程度上是人格的差異,弗洛伊德、埃里克森、馬斯洛等等都力圖對人格的形成、(或)結構做出解釋。推薦《人格心理學》(Burger著,陳會昌等譯,輕工出版社),人格心理學(黃希庭,浙教版)。若還想深入,可以讀這方面的名家專著,後面介紹。
D,認知心理學。本方向介紹認知過程,可能有點枯燥。可以讀讀北大版王甦,王聖安編《認知心理學》,輕工版Sternberg《認知心理學》。看不懂的地方就跳過吧。
F,變態心理學與咨詢。也許,這一部分才是絕大多數人心目中的心理學。
入門可以讀《登天的感覺》(岳曉東,上海人民出版社),看看案例,咨詢靠讀書學不來,要去咨詢室實習。
想深入的話可看看高教版王建平老師的《變態心理學》。有同學推薦的《24重人格》也是變態心理學的,韋斯特,上海譯文出版社,講多重人格障礙的。慎重提示,很多人讀了這類書會覺得自己有這樣那樣的心理問題,其實絕大多數人沒問題,這就像讀了醫學書會覺得自己一身病……不要因為自己符合某問題的一個條件就覺得自己有問題,那個問題需要您符合10個條件呢!您正常得很!
也可以看心理咨詢師培訓教材,那是一個匯編,不過這部教材裡面有些點寫錯了,注意別被誤導,最好在讀了較多的心理學書目有了辨別能力後再讀。
有毅力有精神有想法有獨特口味的話,可以把DSM-IV(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四版)讀一下,網上可下載。
(五)新世紀新動向:積極心理學。Seligman和Csikzentmihalyi等心理學家認為不應只研究人的心理缺陷,還應研究正向力量,促進人類幸福。
作為了解可以讀讀《哈佛幸福課》(丹尼爾·吉爾伯特 ,中信出版社),《真實的幸福》(塞利格曼,萬卷出版公司了)。
深入的話,可以讀中國輕工出版社《積極心理學》(Carr著,鄭雪等譯)。
(六)其他書:名家名著可以讀讀阿德勒《超越自卑》(版本很多),弗洛姆《逃避自由》《愛的藝術》(版本很多),弗蘭克《活出意義來》,馬斯洛《自我實現的人》等等,名著很多,找自己喜歡讀的讀吧;另外像徐浩淵老師的《我們都有心理傷痕》(中國青年出版社),《當尼采哭泣》(Yalom,版本很多),情緒的解析(艾克曼,南海出版公司)等等很多書都可以讀,這就需要自己尋找啦~這一部分可能是愛好者讀的多的書,畢竟讀理論類書籍要應用到生活中,是需要自己的消化與吸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