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周乃山的求學過程
大山育爾爾戀山
周乃山先生出生在鄂豫皖交界處,大別山腹地的安徽省金寨縣吳家店鎮。解放前夕,這里是一塊十分貧瘠落後、閉塞之山旮旯,解放後50年代這里辦起了小學,進而辦了初中、高中。在讀小學時,周先生憑著天資聰穎,有先天的藝術細胞,因而在當時的圖畫課里,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可家境貧寒,無錢買得心應手的紙和筆墨,他就扒灶洞的細桿木炭當筆墨,在牆上、地上、光石板上畫諸多線條畫,如醉如痴,雖畫得不成文,字寫得不成體,但深得圖畫老師之啟蒙,總算懂得了一點什麼叫線條、幾何圖形、陰影、透視等皮毛知識。在家裡好經常用當地的木梓樹、思苗樹等紋理較細的樹,再用洋傘骨子磨成刻刀,去雕刻人名私章,因打滑,有時手指被戳破,鮮血直流。因學而不厭,學而時習之,隨著解放後的革命老區社會各方面在日趨提高,十多歲時他可以用白毛邊紙畫畫了,畫了「年月清吉圖」(諧意鯰魚、月亮、青魚、鯽魚),「福祿壽喜圖」(諧意壽仙、葫蘆、鹿、桃、鶴),「鳳戲牡丹圖」、「高山流水圖」等等。整張紙豎式畫法,還談不上什麼叫「裝裱」?周先生好畫,他父親愛掛畫,離湖北省、河南省咫尺之地的小古鎮,南來北往的人很多都會進街邊的堂屋躊足觀看,一傳十,十傳百地周先生早就有會畫畫之名氣,不脛而走。自文化大革命前後,鎮上很多家每逢過年的春聯都請他寫,無形使他有練字的好機會;湖北羅田、麻城、英山的油漆匠常到安徽金寨這邊油漆花架子床,幾層花板都要畫各種花草,這些不善畫的師傅都要請周先生去幫助用廣告(水粉)顏料畫畫,畫得琳琅滿目,主人特別滿意;一度寫毛主席語錄,用油漆在各種水泥碑上畫「東方紅」、「大海航行靠舵手」、「毛主席去安源」等等巨幅畫匾,也使他得到了很好的鍛煉,遠近聞名;周先生還是個文藝愛好者,經常畫大幅水粉的舞美布景、演出海報,一些企業還請他畫產品廣告,直至八五年起擔任縣工藝美術廠廠長開始,經常與縣文化館的一些畫家接觸,才懂得一點用宣紙寫字、畫中國畫,畫了還要裝裱的基本知識。進而又在合肥市的「黃山書畫院」學習深造,師從著名畫家張建中、鄭若泉等良師,總算步入了「國畫殿堂」。
自此,周先生不拘一格大膽地畫,山水、花鳥、人物、動物他都喜歡畫,尤喜畫山水,他說中國是個山川秀麗的國家,本人又生長在大山裡,故一定要將山的雄渾、靈秀、變化萬千畫出來,取「險峰齋」畫室名也圍繞著「山」,寓意深邃,通俗地說周乃山,山也!自認為是個敢於獨創,敢於冒險的人,是個「險峰」也!
鏖戰南北欲浩然
歲月蹉跎,光陰荏苒。周乃山先生為追求藝術之升華,必然要走出大山,去拓展視野,去廣交良師益友。隨著改革的春風吹拂大地,他毅然地於九十年代初來到東南沿海的廈門市,這里舉目無親,憑藉自己具有繪畫和實用工藝美術的一技之長,很快被一家公辦工藝美術廠聘為廠長,從而開發研製了仿玉、仿銅、仿石、仿骨、仿木等多種工藝精品,與此同時,廈門的鼓浪嶼、中山路、白鷺州等眾多的畫廊,他成了光顧的常客,目不暇接地觀賞別人的字畫。各種檔次的書畫展或拍賣活動幾乎都要參加,他認為這都是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的難得機會。周先生是個很有個性的人,一生不服輸,對藝術也是一樣。畫畫不講流派和畫風,寫字不摩貼,都要自成一體,他認為人要有自創精神,要超凡脫俗,這樣藝苑方能百家爭鳴,百花斗妍。如刻意去追求傳統和仿造,會象邯鄲學步一樣適得其反。
九十年代初至二十年代末,近十年時間里,周乃山先生立足廈門,又輾轉廣東的廣州、增城、惠州、汕頭等地,在以新聞媒體為主的同時,並未放棄書畫事業,稍有閑暇,不是寫就是畫,舉辦個人的畫展,在廣州美院、畫院又結識了書畫名家李正天、畫鷹專家譚大鵬、全能畫家沈醉等諸多嶺南派名家;在閩又結識了福建省美協主席陳一峰、書協副主席吳乃光、舞美畫家鄭開初、畫榕專家張峭、花鳥畫家張人希、畫牛專家何遠鳴、牡丹畫家林忠陽、齊白石弟子林時熊、雕塑大家傅新民、古典人物畫家曾成聰、知名書法家張一祥、李晉陽、畫梅專家許元英、山水畫家余慶國等等不可勝舉的良師益友;通過和他們的交流與探討,取他人點滴之精華,便能匯集成自己藝技之河流,從而使人茅塞頓開,在作畫時就會超脫想像力,得心應手。在南方的歲月里,創作了以黃山為主題材的如「春滿黃山」、「霧漫蓮花峰」等山水系列作品,還有「梅花香自苦寒來」、「菏塘清趣」等諸多花鳥作品和「懲惡治邪」、「脈脈含情」等人物畫作品,動物畫作品和書法、金石刻印等作品也一應俱全,不可勝舉。
周乃山先生好自嘲「他是個不安分的人」!從來在走藝術發展的道路上沒有滿足過,2005年前他是來來往往於北京,但他深知北京是首都,是人文薈萃之地,想更進一步升華藝術,拓展視野,就應該來這里搏擊一番,於2005年起斷然定居北京了,開始還是以新聞媒體業為主運營的同時,從未放棄過藝術,幾年來北京的故宮、博物館、美術館、畫院、琉璃廠、藝術城、藝術院校及大大小小的畫廊、展室等等無處不留下他的足跡,又廣交了一大批如王文祥、吳蓬、施永高、張金友、周森、張惠臣、李鐸、閆品、墨金、那媛、化廷林、劉平、等書畫藝術家,也得到了他們從多方面的熱情支持和幫助,自此,他視野闊了,名也高了,膽更大了,在北京又創作了「江山如此多嬌」、「祖國欣榮萬古長青」、「旭日東升」、「松鶴遐齡」、「浩氣長存」、「天道酬勤」等諸多山水、花鳥和書法作品。他親自主編出版《世界名家藝術》雜志和「世界書畫藝術家網」,他自信地說:到達北京行藝,已至尚之極,他認為「書中乾坤大,筆下天地寬,書畫揚正氣,彩墨播文明」。「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他對藝術的追求和探索充滿了信心!
德藝雙馨望鄉還
時值「鼠遁三更春風至,牛攜五福喜氣來」之際,周乃山先生先後在廈門市整理和裝裱了他的力作近50幅,准備進京搞畫展,2009年剛過完春節不久,陽春三月,便興致勃勃地攜書畫作品來到京城,冷靜思索再三後便斷然決定,從新的一年開始,要將工作重心轉向藝術,他從「文」已經多年了,撰寫了大量文章,現在開始要實現從「藝」的另一目標了。早在2008年就在北京獨資注冊了「世界珠峰(北京)國際文化傳媒中心」文化實體,經營范圍第一條就是「組織文化藝術交流活動」,在法定的條件下,於8月又成立了「世界華人書畫藝術院」,值隆冬之時,又親自編寫了「章程」和運營方案,組織了精良的運作團隊,還准備和「世界書畫藝術家聯合會」強強聯手,聯袂打造世界級藝術品牌,秉承胡錦濤主席的「把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力量凝聚起來,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共同奮斗」的講話精神,為中華傳統文化的交流與發展作出積極奉獻。
周乃山先生目前正在夜以繼日地為「世界書畫藝術家聯合會」和「世界華人書畫藝術院」兩塊牌子揭開序幕,在自己的「險峰齋」畫室里爭分奪秒地寫,爭分奪秒地畫,想搞一次上規模、上檔次的個人書畫展。多年來周先生的書畫除被《家政報》、《生活導報珍品收藏版》、《廣東商報》、《亞太經濟時報》、《廣州日報》、《現代企業報》、《華商》雜志、《中國法制》雜志、《世界華商》雜志、等多家報刊刊登報導了他的作品外,《世界名人錄》、《鄂東文藝家辭典》、《中國黨政企優秀幹部》大辭典等典籍,均載入了他個人藝術成就的文章;2009年7月中國書畫名家精品通鑒編輯委員會,為向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六十周年獻禮,也向周先生發出邀請函,納入該通鑒之冊。他的書畫藝術作品早已被東南亞、港澳台、日韓等國家和地區欣賞者所購買收藏。筆者觀賞過很多人的書畫藝術品,但周先生之書畫藝術確與眾不同:第一,他好於詩、書、畫為一體,展現了繪畫、書法、詩情畫意和金石刻印等多項藝術韻味;第二,在用墨用彩方面,皆濃淡分明,並非平淡庸俗之筆墨,《世界名人錄》曾用「蒼老墨中見滋潤,粗獷筆下顯細膩」去評價他的畫,恰如其分;第三,畫山水畫,好畫以黃山、泰山為主的名山大川,氣勢磅礴;第四,十分考究題款與押印,包括所書款體字及長短,印章之形狀與印文皆要相得益彰。總之,觀賞周先生之書畫作品,有一種大度、莊重和新穎超凡之感,的確使人賞心悅目。
對於周先生之人品,筆者更是心領神會,他是個剛直不阿,表裡如一,助人為樂,不甘示弱之人。他好用的口頭禪就是做人要講「良心」二字,做事要講「誠信」二字,這樣方能問心無愧!他認為搞藝術要跟做人一樣,人民的書畫藝術家一定要為人民服務,為生活和觀賞者服務,不能脫離人民與生活,書畫藝術作品內容一定要起到正面和積極影響之作用,這樣的藝術才是真正有價值的藝術。「提筆應書民心願,凝神當思國前程」——這是周乃山先生從藝幾十年之精神寫照。在他主持「世界書畫藝術家聯合會」、「世界華人書畫藝術院」及「黃賓虹書畫藝術研究院」日常工作中,他已斷然決定對中國的老幹部、老將軍、勞動模範、戰斗英雄、特困戶、老藝術家等等有藝術專長和愛好者提供無償服務,做一些有益的事情。而今他已是德藝雙馨的書畫藝術家了,可他認為要走的路還很長,要辦的事還很多。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已逾花甲之年的周乃山先生,仍抱歸零心態,自己從藝只是滄海之一粟!要專拜中國著名國畫大師婁師白、中國著名書畫家、書畫教育大家、書畫評論家、芥子園畫譜傳承與開拓人吳蓬先生為師,吳先生賞賜了全套新編「芥子園畫譜」等諸多巨著和賜畫作、賜「周崢」之名之印給周先生,循循善誘,淳淳教誨,寄予厚望,他感恩戴德,喜獲良師!
周乃山,山也!堅聳挺拔之險峰也!而今,真是「無限風光在險峰」!他依舊眷戀他家鄉的七十二險峰!他要為紅色之旅,綠色之游的家鄉——美麗風光大別山奉獻一點什麼?是他夢寐以求之夙願——重返故里,揮毫縱情,繪家鄉之山,描鄉土之水,寫桑梓之情!寄望巍峨、磅礴、秀美、光輝之大別山造福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