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這輪加密貨幣市場熊市將持續多久
加密貨幣市場正在經歷第五次的熊市。這輪熊市始於2021年11月,到目前為止已經持續了7個月的價格下跌。許多人都在關心的問題是: 它將會持續多久?
在這篇文章中,我將試圖通過查看 歷史 數據並結合對過去100年(美國)熊市和衰退的見解來回答這個問題。
為了清楚地理解我們所談論的內容,我們需要先整理一些術語。
熊市 ——熊市是指股票或加密貨幣市場由於投資者的負面情緒而下跌20%或以上,並持續至少2個月。熊市經常發生。平均而言,股市每3-4年發生一次。在加密貨幣市場中,熊市周期的間隔時間更短,大約為2年一次。
經濟衰退 ——經濟衰退通常是至少連續兩個季度的經濟衰退,定義為國內生產總值(GDP)的下降。大約每10年發生一次。這里需要理解的是:在經濟衰退中,遭受打擊的不僅僅是金融市場,盡管熊市也經常與之重合。在經濟衰退中,整個經濟都在放緩。
蕭條 ——蕭條是一種持續3年或更長時間的衰退。這種情況很少發生,上世紀30年代的美國大蕭條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在全球范圍內,在過去的100年裡,我們在不同的國家看到了幾次經濟蕭條。
這張圖表很好地展示了美國當前和過去的經濟衰退。它展示了標准普爾500指數在過去90年的下跌和持續時間方面是如何受到影響的。
2000年的熊市沒有包括在這張圖表中,因為它持續了600多天。美國股市當前的熊市周期始於2022年1月,正如你所看到的,與 歷史 上的一些例子相比,它仍然可以被認為是相當溫和的。
你可能想知道,為什麼我在這里把美國股市考慮在內,而這篇文章是關於當前的加密貨幣熊市。兩個原因:
一、這兩個金融市場都有許多相似之處。所以我們可以從股票市場中得到很多參考,因為股票市場的 歷史 要長得多。
二、加密貨幣和美國股市之間的相關性很高。這意味著,當股市上漲或下跌時,加密貨幣最有可能緊隨其後。換句話說,影響標准普爾500指數的因素可能也會對加密貨幣市場產生影響。
了解了以上所有情況,我們可以得出初步的結論。我們正處於熊市嗎?是的。加密貨幣和股票市場已經出現了幾個月的大幅下跌。
我們處於經濟衰退期嗎? 是的。自2022年初以來,全球經濟只會變得更糟——現在已經連續兩個季度達到臨界點。正如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所寫的那樣,最糟糕的情況還在後頭。最有可能的是,這整個事件將會伴隨我們很長一段時間——直到2023年。
我們正處於蕭條期嗎? 不,還沒有。為此,當前的經濟危機需要持續到2024/2025年。雖然不可能預測事情會如何發展,但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往好處想吧,希望來年情況會再次好轉。
既然我們知道了我們所處的位置,我們還能從 歷史 數據中了解到什麼?
一個顯而易見的步驟是,看看過去的加密貨幣熊市持續了多長時間,以及下跌的力度有多大。
2011 - 2012年熊市
持續時間:約185天+幾個月的市場橫盤
市值下降:-40%
2013 - 2015年熊市
持續時間:約415天+幾個月的市場橫盤
市值下降:-83%
2017 - 2018年熊市
持續時間:約365天+幾個月的市場橫盤
市值下降:-84%
2019 - 2020年熊市
持續時間:約260天
市值下降:-62%
我們可以看到,加密貨幣熊市平均持續306天(外加接下來幾個月的大量橫盤走勢),跌幅約為61%。
但這一次可能會有所不同。
如前所述,我們正處於進入衰退的過程中。這是加密貨幣熊市周期首次與經濟衰退重合。
這可能意味著什麼?
我們再看一張圖表。當標准普爾500指數(S&P 500)的熊市發生但沒有與衰退重疊時,它們的時間要比同時發生衰退時短得多。
在美國股市,非衰退熊市周期通常平均只持續2-3個月,跌幅約為22%。恢復到之前高點的持續時間中值為11個月。然而,在經濟衰退期間,市場平均損失30%的價值。在底部形成後,恢復到之前高點所需的時間中值是48個月。
所有這一切是否意味著,加密貨幣的本輪熊市可能會比之前的熊市更長、更艱難?這絕對是可能的。
此外,整體宏觀經濟因素不利於市場前景很快恢復良好。
具體會跌到多低,我想現在沒人會知道答案。我們只能分析技術和宏觀經濟事實,以及應該如何為即將發生的事情做准備。
目前看起來不太有希望。但是,我們還有什麼好消息嗎?
技術分析為我們提供了一線希望。月度相對強弱指數(RSI)與2013-2015年、2017-2018年和2019-2020年熊市結束時處於相同的非常低的水平。在過去的熊市周期中,這就是觸底的信號。
單純從 歷史 數據來看,本輪熊市周期似乎不會很快結束。更重要的是,我們仍需為數月的價格下跌或充其量價格橫盤走勢做好准備。但我們還從經驗中了解到: 圍繞加密貨幣的情緒可能會迅速變化。
在任何情況下,保持頭腦冷靜是很重要的。與許多人的認知相反,最大的損失不是在熊市的開始,而是在熊市的最後三分之一。
❷ 320億美元十天歸零!90後「幣圈馬斯克」的FTX何以轟然倒塌
今年雙十一,燒錢最狠的是幣圈。
11月11日,全球前五的加密貨幣交易所FTX宣布申請破產,三年時間做到320億美元估值的造富神話,只用了不到十天歸零。
頭部加密貨幣交易所的崩塌,註定是一場波及范圍更廣的行業地震。蒙受損失的不僅是很多無名的散戶,也包含紅杉、軟銀、淡馬錫這樣的知名投資機構,而綁定更深的加密行業機構仍然在痛苦地清理著傷口,甚至在生死線掙扎。
餘波遠未平息,在FTX爆雷引發的市場恐慌下,幣安、火幣、OKX等加密貨幣平台相繼公布資金儲備來證明平台安全性。
做空機構香櫞研究(CitronResearch)也受到刺激,11月15日表示將重新出山,發起對於ETH(以太坊)的猛攻:「FTX證明了很多股票是因為『別人做了功課』的誤解而上漲,這重新點燃了我們的做空熱情,並將繼續做空ETH,在我們看來,這個1300億美元的代幣與SBF的故事一樣存在許多常識性的漏洞。」
另外,全球最大的比特幣信託基金灰度比特幣信託(GrayscaleBitcoinTrust),也被兄弟公司拽入FTX漩渦,與幣安等玩家不同的是,灰度表示,出於安全考慮,拒絕披露儲備證明。值得注意的是,灰度手中擁有超過63萬枚比特幣,灰度能否走出危機可以說關乎整個加密市場的生命。
『加密貨幣』這個名稱很具有誤導性,因為它本質是一種去中心化的記賬方式,更加類似於去中心化的股票。今天加密貨幣探索去中心化金融市場過程中出現的亂象,過去在傳統金融的發展中也都曾出現過,技術沒有善惡的概念,只是區塊鏈技術在改造傳統金融的過程中,忽略了金融行業的一些基本規律。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實踐教授、前美聯儲高級經濟學家胡捷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像傳統金融將撮合交易、證券託管、資金託管的業務分散開來,而今天的加密貨幣交易所幾乎是獨攬大權,歷史告訴我們這種結構是存在邏輯性的缺陷,人性的貪婪註定其隨時可能出現問題,這些行業投資者也都明白,只不過吵來吵去,顧不了那麼多,先賺到錢再說了。他補充道。
歐太資本CEOPeterSchiff也表示,FTX爆雷後的加密行業,既不是冬天,也不是冰河時代,因為那意味著或短或長的未來,都會升溫與復甦,現在更像滅絕,未來區塊鏈還會繼續存在,後來者會通過新的資產帶領加密貨幣重新崛起。
FTX的創始人SamBankman-Fried目前滯留在巴哈馬的公司總部。想要揪他一問究竟的,除了百萬投資人,還有多地的監管機構。
加密帝國建立
FTXCEOSamBankman-Fried(以下簡稱「SBF」)在幣圈絕對屬於傳奇人物,單憑給紅杉做路演時還不忘打英雄聯盟這一點,就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
故事追溯到加密貨幣早期,投機者們發現,同一幣種在不同的加密貨幣交易所中存在價差,可以通過在交易所間不斷買賣加密貨幣實現套利,SBF正是其中之一。
2014年,22歲的SBF從麻省理工畢業,前往華爾街的簡街資本(JaneStreetCapital)工作。他雖然讀的是物理系,卻把所有的興趣投向了金融。與極客們沉溺於區塊鏈技術帶來的陶醉與幻想不同,熟悉現代金融游戲規則的SBF,要投身的是一個肥沃且少有人開墾的量化交易市場。
2017年,SBF自立門戶,創立加密量化交易公司AlamedaResearch(以下簡稱「Alameda」)。次年,他從加州搬到香港。當其創建的加密貨幣交易所FTX(意為「期貨交易所」FuturesExchange的簡寫)網站於2019年5月1日正式上線時,沒有人預料到,它掀起的將是海嘯般的滔天巨浪。
此時競對們已經積累了相當的知名度,包括主打安全合規並於2021年實現納斯達克上市的Coinbase,以及開放海量交易幣種在當時就已成為全世界交易量最大交易所的幣安。
憑借更低的交易費、更激進的風格,Alameda和FTX很快異軍突起。Alameda在加密資產做市業務之外,還投資了大量初創加密公司,FTX除了做交易撮合,還提供一系列復雜金融衍生品,幫助客戶加大杠桿。
客觀上講,彼時加密市場處於上升階段,激進的策略也確實幫助SBF在早期獲得了豐厚的回報與市場聲譽,不過成敗蕭何,這也給後面熊市的爆雷埋下了伏筆。
2021年福布斯推出的「加密貨幣行業11大富豪」中,SBF以45億美元的身家位列第二,僅次於Coinbase創始人BrianArmstrong,被稱為「幣圈馬斯克」。
大筆的機構資金也在2021年開始陸續入場。2021年7月,FTX宣布完成9億美元B輪融資,包括紅杉資本、軟銀、Paradigm等超60家投資方參與投資,FTX估值達到180億美元;2021年10月,FTX宣布完成4.21億美元的B-1輪融資,加拿大安大略省教師養老基金、淡馬錫、紅杉等共69位投資人參與,FTX估值提升至250億美元。
2022年1月31日,軟銀、Paradigm等機構繼續加註4億美元C輪融資,創立不足三年的FTX估值達到空前的320億美元,超過瑞士信貸、德意志銀行等傳統金融巨頭。
SBF本人異常高調,從1.35億美元買下NBA熱火隊籃球場的冠名權、數千萬美元買下超級碗賽事廣告,到2.1億美元拿下電競俱樂部TSM十年的冠名贊助,並將隊名改為TSMFTX,在對加密貨幣不甚了解的公眾眼中,SBF建立起激情、狂熱、前衛的技術先驅人設。
SBF也非常熱衷於政治活動。在2022年美國中期選舉期間,SBF花費了4000萬美元用於競選捐款以支持民主黨候選人,並由此成為民主黨的第二大捐款人。FTX在美國的政治影響力毋庸置疑。SBF曾就此諷刺過交易量更大的幣安:「我能隨意進出華盛頓特區,CZ能嗎?」
11月15日,香櫞研究表示,在沒有合適審查的情況下,就放任這樣一個人如此接近政府內部獲得影響力,美國政府應該感到羞愧,如果FBI沒有對民主黨的第二大捐款人(SBF)展開迅速調查,這將關乎著國家安全問題。
不過來也匆匆,去也匆匆。根據彭博億萬富翁指數,今年3月,年僅30歲的SBF身價來到260億美元的巔峰,至11月7日,其身價仍然還有156億美元,而在11月8日爆出流動性危機後,SBF身價當日暴跌94%,並隨著FTX的破產,這位幣圈傳奇富豪的賬面財富也宣告歸零。
緣何轟然倒塌
大廈崩塌的原因很簡單,SBF擅自挪用公司資金,在激進投資中出現巨大虧損,最終導致在用戶擠兌的過程中出現了補不上的窟窿。
Alameda與FTX作為SBF創立的兩家兄弟公司,相互配合。FTX負責發行代幣FTT,Alameda負責抬升幣價,FTX也可以在前期偷偷地將更多低價FTT賣給Alameda,從而使後者在二級市場賺取更高的利潤。在亂象叢生的幣圈市場,這些都是不加掩飾的做法。
11月2日,加密行業媒體CoinDesk公布了Alameda的一份資產負債表細節,市場才發現情況不對。
根據報告,截至6月30日,Alameda賬面上最大頭的資產是58億美元的FTT,凈資產佔比達到88%,同時賬上還躺著74億美元的貸款,而FTT的流通供給也只有43.6億美元左右。
結合事後更多細節的披露,Alameda低價購買大量FTT並且在推高其市場價格後,沒有選擇賣掉獲利,而是以高價FTT作為抵押向FTX借款,而這些借款正來自於FTX挪用客戶資金。
FTX的160億美元客戶資產中,超過100億美元被Alameda拿到熊市上執行其一貫的激進策略,結果導致FTX在面臨用戶擠兌時出現了80億美元的缺口。
資產負債表披露以後,市場嗅到危險氣息,開始大規模出逃。FTX最大的競爭對手幣安CEO趙長鵬(以下用其英文名「CZ」代稱)11月6日加入砸盤隊伍,稱其擔心FTT(FTX的原生加密代幣)會發生Luna那樣瞬間崩潰的狀況,未來幾個月內他將拋售賬面上價值21億美的全部FTT相關資產。
至此,FTX還在試圖挽回大勢,回應表示,如果幣安要拋售FTT,其願意花22美元/枚的價格回購。然而事態嚴重性遠遠超乎FTX想像,並且滑稽的是,根據此後披露的相關細節,對公司內部管理極其失敗的SBF根本不清楚賬上還有多少現金。
SBF此後表示,FTX在11月6日收到了約50億美元的取款請求。鏈上分析公司CryptoQuant聯合創始人兼CEOKiYoungJu表示,FTX穩定幣儲備斷崖式暴跌,從此前兩周前的平均7億美元驟減至11月7日的5100萬美元,下跌幅度達到93%。
流動性迅速枯竭,FTX不得不在11月8日暫停客戶提款,FTT也開始呈現下跌趨勢。眼瞧著即將陷入「死亡螺旋」的FTX只能對外緊急求救。
11月9日,SBF公開表示,希望並且請求幣安收購FTX.前一天就已收到SBF求助的CZ也在11月9日表示,幣安打算收購FTX,有待盡職調查。但11月10日幣安就改變了主意,「這些問題超出了我們的控制或幫助能力」,宣布放棄收購計劃。
於是,失去了最後救命稻草的FTX在11月11日迅速宣布申請破產。
荒唐中的荒唐
曾幾何時,加密貨幣一直有著「數字黃金」之稱,並以此彰顯加其避險價值。
早期加密市場的投資者畫像偏向於『極客』,他們並不關心美聯儲加不加息、放不放水,有錢就拿來炒幣,這導致加密資產的走勢,跟股票這種傳統金融資產完全不同,對於機構而言,如果能夠將資產合理分配到多種低關聯性項目上,就能夠實現分散風險的效果。胡捷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2020年初,美聯儲在應對疫情危機中大量超發貨幣,引發市場對於美元資產貶值的擔憂,為了對沖風險,機構開始關注加密資產,比特幣也迎來一波牛市,從2020年3月的5000美元低點一路升至2021年4月的63000美元高峰。
經濟學界流傳著這么一句話,「如果有300%的利潤,那麼資本家們便會踐踏世間的一切。」這似乎也解釋了紅杉、淡馬錫等一眾知名投行為何冒著風險向漏洞百出的FTX瘋狂下注。
但後來我們逐漸發現,加密資產和傳統金融資產對資金充裕度的依賴共性越來越強,也就是說隨著越來越多的傳統投資人進入加密資產市場,市場資金風格發生了改變,從原來極客散戶們的『自得其樂』變成了如今的機構資金主導,這意味著比特幣也跟股票一樣要看美聯儲的臉色,那麼加密資產的避險價值也就不復存在了。胡捷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在今年美聯儲加息帶來的流動性緊縮中,幣圈也沒能走出獨立行情,從年初到FTX暴雷前夕,比特幣價格從47000美元跌至20000美元水平,碰壁的機構也紛紛在第一時間撤離戰場、評估損失並安撫投資人與市場的情緒。
回應最快的是紅杉,在11月10日幣安公開表示取消收購後,紅杉隨即發布聲明,表示因無法研判FTX流動性風險的嚴重程度,將其對FTX的2.14億美元的投資全部價值減記為零,並表示風險對紅杉影響有限。
有些投資超出預期,有些投資令人大失所望,其實每一筆投資,我們都進行了盡職調查。2021年投資時,FTX產生了10億美元的總營收,以及2.5億美元的經營收入。紅杉在聲明中表示。
不過,針對FTX公司內部管理的調查,紅杉一定是有意無意地放過了。
FTX相關公司在申請破產以後,SBF辭去了FTXCEO的職務,由JohnJ.RayIII(以下簡稱「Ray」)接任。而在介入FTX的破產清算後,擁有40年法律和重組經驗,之前經手過震驚全美的安然公司財務造假的Ray也高呼,FTX集團的內部管理以及資金濫用已經荒唐到離譜的程度。
在我的職業生涯中,從未見到過如此失敗的企業內部控制,也從未見過這樣完全不具可信度的財務信息。Ray在向美國聯邦破產法院提交的文件中表示,公司的控制權掌握在極少數缺乏經驗、不成熟的人手中。
具體細節包括但不限於FTX的公司資金被用於購買個人房產、FTX無法給出完整的員工名單,以及作為數字資產交易所的FTX竟然連賬都不記。很多是法律常識,SBF顯然未能從他的斯坦福法學教授父母那裡學到。
只要是成熟的金融從業者,都明確知道這是一個缺乏規則和監管的領域,但荒唐就荒唐在這里,暴利的誘惑下,職業投資機構完全不顧及常識性的金融游戲規則和邏輯,犯下很多低級錯誤,今天加密貨幣圈子裡發生的,其實就是重復二百年前美國金融體系在蠻荒時代中的幼稚騙局。胡捷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11月15日,軟銀表示已將對FTX不到1億美元的投資減記為零,同時表示,該投資僅占其1000億美元願景基金的很小一部分,對整個公司的股價不會產生實質性影響。前軟銀首席運營官MarceloClaure表示,自己在FTX這件事上「是完全失敗的」,稱當時是被FOMO(害怕錯過)情緒左右,且沒有完全搞明白自己在投資什麼。
11月17日,淡馬錫發布聲明,決定減記對FTX全部2.75億美元的投資,並承認了對於FTX的誤判,「從這次投資中可以明顯看出,也許我們對SBF的行動、判斷和領導力的信任,是我們與他的互動以及我們與他人討論時表達的觀點形成的,似乎是錯誤的。」
幣圈生態災難
對這些大盤相對分散,並且不以加密為主業的投資機構,頂多相當於門外漢被市場打了兩個耳光,FTX爆雷更糟糕的影響在於,它對整個加密生態的破壞。
一方面,FTX周圍的加密機構遭受的壞賬影響更大,由此導致的破產倒閉潮勢必將加密市場帶向更深的惡性循環;另一方面,在規則制度極其不完善的加密金融領域,頭部機構往往代表著行業未來,如今「大而不倒」的假想安全被證偽,將加密市場托向繁榮的機構資金將遭受更大的挑戰,加密行業都在面臨流動性風險。
以全球幣圈最大的借貸機構GenesisGlobalTrading(以下簡稱「Genesis」)為例,在FTX宣布申請破產當日,Genesis便公開表示,其衍生品業務在FTX交易賬戶中鎖定了約1.75億美元的資金,「但這不會影響我們的做市活動,此外,我們在FTX的運營資本和凈頭寸對我們的業務並不重要,FTX的情況並沒有阻礙我們交易業務的全面運作。」
Genesis即文章開頭所指比特幣信託基金灰度的兄弟公司,二者母公司同為DigitalCurrencyGroup(以下簡稱「DCG」),作為華爾街為數不多專注於區塊鏈與數字貨幣投資的金融巨頭,DCG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加密貨幣投資基金,觸角幾乎伸到區塊鏈基礎業務的每一個角落,包括前面提到的加密行業最大的媒體機構CoinDesk,也是其眾多子公司之一。
今年5月三箭資本爆雷,DCG為Genesis承擔了12億美元的債務,而在第二次踩雷FTX後,Genesis又獲得DCG的1.4億美元股權注資,來優化Genesis的資產負債表並鞏固其在加密市場的地位。
即使有DCG這樣的強硬後台,並且明確不受FTX關聯業務影響後,Genesis還是很快宣告頂不住壓力。
11月16日,Genesis表示,在FTX破產後遭遇「異常提款請求」,將暫停贖回和新貸款發放。Genesis臨時首席執行官DerrIslim稱,提款請求超過了Genesis目前流動性可承受的水平,希望能找到破產以外的任何一條出路。
與此同時,Genesis也是灰度的流動性提供者之一,如果Genesis爆雷,灰度不可能全身而退,相反,灰度是DCG拆東牆補西牆,解救Genesis流動性危機的選項之一。
另一個擔憂來自於,Genesis與灰度之間是否像Alameda與FTX存在幕後交易。不過灰度以安全考慮為由,拒絕披露儲備證明。作為比特幣的最大持有機構,灰度也在成為FTX陰影下的市場焦點。
此外,加密貨幣交易所Gemini也宣布暫停面向散戶投資者的高收益產品的贖回,另一家加密貨幣放貸機構BlockFi同樣暫停了用戶提款,並在之後承認對FTX及相關公司存在大量風險敞口,而且不排除會因此最終走向破產??
市場打擊遠遠不止於此。11月8日FTX出現流動性危機之後的兩天里,比特幣從兩萬美元狂瀉至一萬五千美元,創2020年11月以來的新低,讓挖礦機構也感受到了來自遠方FTX的寒意。
競對自證清白
FTX爆雷以後,競對們也沒閑著。
面對市場的恐慌,幣安、火幣、OKX等多家加密貨幣交易所,都在競相向客戶做出承諾,並提供證據證明其有足夠的儲備金向客戶支付。
11月23日,歐易OKX發布公告稱,平台緊急上線儲備金證明(PoR)功能,直觀展示審計時的用戶賬戶資產,以及平台USDT、BTC、ETH的資產儲備金率,避免資金情況不透明帶來的安全隱患。
歐易OKX相關負責人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PoR是加密圈的一種常見的審計制度,旨在用不可篡改的數據處理技術,來證明交易所鏈上的儲備金足以覆蓋用戶存儲在平台的本金。
PoR將審計的過程分為兩個模塊處理:交易所鏈上的自有資產,以及用戶存在交易所的本金。若前者數額大於後者總和,那麼可以稱這個交易所擁有足夠的資產儲備。由於前者全部上鏈,理論上可保證數額的透明和真實,而後者則採用了MerkleTree(默克爾樹)處理模型。
MerkleTree,簡單來說就是將符合審計條件的交易所用戶的賬戶資產,作為一個個獨立的ID納入到一個極度縝密而不可篡改的數據處理網路中,可確保所有ID一個不漏、一毫不差地被統計,得出的結果就是完全真實可信的交易所全體用戶本金總額,用戶可以對比歐易的鏈上錢包地址資產和默克爾樹根內的歐易用戶總資產,也可以對這一結果進行反向審核,檢驗自己的賬戶是否被納入到MerkleTree當中。上述負責人表示。
像幣安這些加密貨幣交易所,現在相當於邁出了一步,就是說我把錢拿來以後,通過MerkleTree這些操作方法,把我的資金託管業務公開出來,而且平台每個動作都會有痕跡,讓大家來監督,但問題是,錢為什麼要交給交易所來託管?胡捷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我們今天看到證券交易所只負責撮合交易,資金託管交給銀行,是因為傳統金融已經踩過雷了,權力的集中會放大人性的貪婪,如果沒有合理的託管,那麼永遠有人會去挪用,加密貨幣交易就像買賣股票,交易本身沒有錯,但如果這種制度性漏洞不改變,這種交易形式永遠會存在爆雷風險。他補充道。
❸ 加密貨幣支付一旦普及,幣價會大幅下跌嗎
首先來講,這是一個偽命題。
普及加密貨幣支付目前為止很難實現。它必然需要政府的支持才能成為現實。舉例來說:美國、日本、韓國等大國對加密貨幣的監管越來越嚴苛,等待「合規」可以說是遙遙無期;反觀小國越南,越南當局尚未確定對加密貨幣的態度,越南國家銀行(SBV)明確表示比特幣不是支付貨幣,但並未禁止越南公民進行交易和擁有比特幣。SBV已頒布了有關加密貨幣的法令,加密貨幣在當地被視為非法的付款方式,該國的證券監管機構也告誡本國公司和投資基金遠離加密貨幣。
其次,假設加密貨幣真的普及後,幣價絕對不會下跌!
極大的可能會漲跌,會整體趨於一種「法幣」般的穩定狀態。一旦加密貨幣普及,其性質會向法幣靠攏——更加穩定、安全,成本減少。沒有大沖擊的前提下,幣價大幅下跌的概率微乎其微!
.........................................................................
回答節選自微信公眾號:蜂巢 財經 News
原文標題《交易平台「戰火」燃至越南 人口紅利下藏增量市場》
不會,因為每個幣種代表不同的項目,思想,需求。
上漲或者下跌,要看需求的變化。普及率提高無疑會創造更多的需求,總體而言會對價格有更強的支撐作用。
但是,價格是會波動的,在某些情況下甚至會走出非常詭異的行情。這個世界是個復雜的整體,很多因素都會對某個具體事物施加影響。所以,具體問題還是要到時候具體分析。
對加密貨幣,我們需要明白,這是一個巨大的生產關系級別的 社會 實驗。個人而言,我認為它在近十年內是很難阻擋的趨勢。人類總是會給予某個許諾了更好未來的新事物以機會,讓它站在舞台上表演一下真正的技術,最後是否成功要看是否被哄下台。就像某些主義,只要願景足夠有吸引力的,必然有高光時刻。我也不諱言這個實驗也許最終會失敗,很多事情是現在無法預料的。但是只要加密貨幣還沒有走上某個國家的舞台唱主角,它的前路就依然光明。
前兩天有位我尊敬的人講了一段話,我覺得不謀而合,分享一下:區塊鏈的殺手級應用在哪裡?首先是money(錢),然後是governance(治理),之後是privacy(隱私)。
他沒有講什麼具體的App,因為目前基礎設施都不行,根本還沒有到產生實用App的階段。首先可信任、無摩擦、價值中立的金錢必須要成為下一代互聯網的基本數據類型,讓價值的交換和信息的交換一樣通暢無阻。這就是比特幣的殺手應用。而以太坊等公鏈的殺手應用是治理,通過提供智能合約等特性,構建出用於人們之間可以高效協作的基礎設施,其核心是 游戲 規則的可信任性。在一定觸發條件下,智能合約自動執行,扮演著完美的青天大老爺。關於隱私的重要性,他認為沒有隱私也就沒有言論自由,沒有言論自由就沒有了市場和經濟效率,當然這也是經濟學里的基本內容,不新鮮。後續可以預見很多幣,會在交易隱私上加強。在比特幣的單個簽名替代多個簽名存儲的功能上線後,其交易的可追蹤性將變得困難。這對於舔監管的人會是一個重擊吧,但這不是比特幣的錯,是這些人根本不知道背後的深刻道理。
說到監管,我只想補充一個關於監管權的概念。比特幣,以及沒有經過籌資上幣,沒有控制機構的純社區幣,在西方民主體制下是一種公民自由,開源代碼在法律上可以作為言論自由對待。對政府而言,根本沒有憲法賦予的干涉權利,唯一能夠下手的是具有實體利益的團體,比如交易所等服務機構。但是就像瑞士等國家在銀行業的個性做法,國家之間很難統一立場。這就是為什麼美國財長說十年內他將不再談比特幣了。第一無權,第二他很多同僚已經下水,發牌照權力在各個州。他能說什麼,只能拿Libra展示老虎的能力吧。國內很多人覺得美國不問比特幣,卻管起有抵押資產的穩定幣,比較詭異,其實是不懂人家的法律體系。
說到這已經離題萬里。我承認就是借題發揮,談談一些朋友們關心的問題。請題主見諒。
加密貨幣支付一旦普及,虛擬貨幣價格一定會升高。其實現在加密貨幣支付已經在路上,已經取得很好的體驗,各國政府其實都在檢測,實踐。比如雷達幣已經在很多主要國家實行跨境支付,或全球支付取得輝煌成績。各個國家政府心知肚明,,只是很多百姓不知不覺而已。雷達幣和各個國家政府達成共識,跨境支付,自由兌換,和法幣兌換,和各個國家法律對接,已經基本結束,各個國家政府都閉口不談,是因為不能談,不能提,政府不能做廣告,也無利益,無必要,虛擬貨幣是風浪口,當能量積累到一定時,爆發就不可避免,那時各個政府都會出來做一些說明。回頭看Facekook的表現,就是小巫見大巫,他所做的一切,其實都是雷達幣在做的事情,而且已經做了五年多,無論在技術, 社會 都是 健康 平穩,用周小川講話,未來可能出現一個更強大的虛擬貨幣,但不一定會是Facekook,其實已經隱含一種信息,這個強大的虛擬貨幣是誰?明白了都知道,不明白了就如入霧中,看見的未必都是真,尤其在虛擬世界裡,更是如龍見首不見尾,財富的重新分配,是宇宙,天決定的,就看你有沒有德,不是看你是不是專家,學者,或政府官員,有德之人才配得上一波財富的來襲,不需要你懂不懂,就看你有沒有那個命,運氣。有些人大呼小叫,這個不可能,那個是騙局,其實是啥也不懂,都是自以為是而已。
跌啥跌,是漲喲,一個人炒房房價會氣力么?當然一大波炒才有意思。
加密貨幣支付一旦普及,幣價會大幅下跌嗎?
不會,應該是恰恰相反。使用 加密貨幣 的人越多,能夠供給的幣數量越少,理論上來說應該是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這會助推幣價的上升。
無論是什麼商品,只要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就會短時間內大幅提升該商品的價格,直到供需平衡,甚至供大於求。
加密貨幣的產生更多的是以某一個行業或者企業或者生態領域進行的產業升級,所謂的token化,它會打破過往的企業股份制,企業token化以後,將會讓更多的參與者參與其中,正所謂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壤壤,皆為利往,token化以後可以說給與了普通的基層員工一次投資公司的機會,而且這個參與的成本不想股票基金那樣有那麼高的門檻,當參與者越多,企業所通過token的釋放現金流就比較充沛,這個有更多的資金去研發產品,開拓市場,招加盟商或者代理商,而這些參與者同樣可以使用token來進行流通,這樣就行成了一個自我激勵自我循環的生態,所以的價值都會拉升數字貨幣其在二級市場的價格,只要參與的人多,企業在做有價值的事情,就如同阿里巴巴的股票今天很難歸零一樣,比特幣今天的價格是由他在數字貨幣領域的鼻祖以及開創性,和眾多的參與者一起決定的,每一個數字貨幣都有漲跌,但是從長遠來看,這些都是有價值和有意義的,前提是這些數字資產都是在解決某一個問題。謝謝
當然不會大幅下跌
而且是相反的大幅上漲,在加密貨幣支付的現在,極少數人理解並使用,不久將來一旦普及,將會在大眾身邊使用,會極大的提高數字貨幣的流通性,使用率,比率越高價格越高,除了USDT這種穩定幣外。
當加密貨幣被當做一種支付手段進行應用時,價格上升的幾率遠遠大於價格下跌的幾率。
原因以下:
1. 能被用作支付手段,說明受眾群體對加密貨幣的認可度已經非常高,形成了加密貨幣也能像法幣一樣支付的公識。也從側面說明底層區塊鏈技術靠得住,可以解決一些支付法幣時的痛點,例如假鈔問題以及不同幣種之間匯率兌換的問題。
2. 加密貨幣的支付普及後,帶來的一個必然結果就是全球的財富流動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快速且便捷。越來越多的人會選擇使用加密貨幣支付,而加密貨幣的發行數量一般是有上限的(不包括靠法幣背書的穩定幣如USDT),這就造成了物以稀為貴的局面,因此加密貨幣價格會上升。
據維基網路顯示,加密貨幣(Cryptocurrency),又譯密碼學貨幣、密碼貨幣,是一種使用密碼學原理來確保交易安全及控制交易單位創造的交易介質。比特幣在2009年成為第一個去中心化的加密貨幣,這之後加密貨幣一詞多指此類貨幣。
能被用作支付手段,說明受眾群體對加密貨幣的認可度已經非常高,形成了加密貨幣也能像法幣一樣支付的公識。也從側面說明底層區塊鏈技術靠得住,可以解決一些支付法幣時的痛點,例如假鈔問題以及不同幣種之間匯率兌換的問題。
加密貨幣的數量是有限的,比如,比特幣的定量發行量是2100萬枚,2140年就會全部被礦工挖完,這種稀缺性得以讓很多人看到了加密貨幣的價值,這是我們現實生活中法幣所不具備的特性。
比特幣橫空出世的時候,第一個去中心化的加密貨幣就這樣誕生了。很多投資者表示,喜歡加密貨幣是因為「加密貨幣市場具有巨大的增值潛力和市場擴張」以及「新金融 科技 能夠帶來的自由」。
假設加密貨幣真的普及後,幣價是不會因此下跌的!
極大的可能會漲跌,會整體趨於一種「法幣」般的穩定狀態。一旦加密貨幣普及,其性質會向法幣靠攏——更加穩定、安全,成本減少。沒有大沖擊的前提下,幣價大幅下跌的概率微乎其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