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美國的核彈發射權歸誰控制
總統掌握核密碼手提箱,世界頭號核大國、美國的「核密碼」手提箱掌握在總統手中。據悉,這只手提箱是一隻長45厘米、寬35厘米、高25厘米的黑色皮包,美國人把它稱作「橄欖球」,總統身邊的軍事助理掌握著皮包的鑰匙。
其實皮包內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核按紐」,而是4種重要文件,這些文件分別記載著美國核武器的數量、部署地點、發射路線,機密基地名單,緊急廣播程序和確認總統身份的認證卡。
與美國相比,俄羅斯的核武器系統密碼保存在總統手中,國防部也保存一份。當最高層作出發動核打擊決定時,總統身邊的特別專家小組將協助他譯出平時存放在黑色提箱內的密碼。與此同時,作為軍方最高領導人的國防部長也必須譯出由他保管的指令密碼。
總統和國防部長分別通過不同的通訊網,將兩組不同的密碼傳送到總參作戰部電腦控制中心,經過運算形成一組有12位數字的第三套預發密碼,再由特種通訊系統通過特殊頻率傳遞給核潛艇指揮官和導彈發射基地,指揮官再按照程序輸入密碼,完成操作。
B. 核彈是用火柴點還是打火機或者是定時的
其實各個國家的核彈點燃都是不一樣的,往往點燃的方式都是國家的高度軍事機密,一般人都是不知道的,我大學時有同學是國防生,後來他考上了國防大學航空指揮專業,我就此問題和他做了交流,你知道的,這種國家級的機密他也不可能完全知道,但是大概還是有些眉目的。
起初我們國家建國初期的時候,各物資都很緊張,當第一顆原子彈引爆成功的時候採用的是火柴點燃的方法,這種點燃引爆的方法在今天看來是十分落後的,著火的方式,擦火的姿勢,火焰的高度,以及點火人員的素質都有很大的關系,據說當時負責點燃的工作人員點了三四次才成功引爆,這種情況如果出現在實際戰場上那將是致命的。說不定你一次沒點成功就被敵人幹掉了。
後來我們國家發展壯大後將點燃方式由火柴點燃改進為打火機。這項技術的誕生是革命性的,創造性的,他使我國的軍事力量速度上升,我國是繼美國、俄羅斯、英國後第四個掌握永打火機點燃引爆的國家。這事美國知道了之後,大為震驚。第二美國總統尼克松訪首次華拉開了中美的合作之旅,可想而知此項技術的國際意義。
當然現在我國的軍事實力較尼克松訪華時期又有質的飛躍,如果你認為現在的點火方式還是採用打火機點燃那你就大錯特錯了,目前全球范圍內通信技術都已相當發達了,還記得新聞聯播中看到我們國家領導人在衛星發射時候點火倒計時了么,沒錯他當時只按了一個按鈕。我國的核彈也才用此項科技技術。在倒計時完畢後,我們的點火人員就會按下按鈕,然後這條關於點火的信息就會由地面經相關科技人員採用24為數字加密的形式發射之衛星,沒錯是不是很想發簡訊的形式,其實核彈發射的信息更為復雜,更難被破解,安全性更高。然後在由太空將指令發回地球,此時信息會被解碼,指令激活點火系統,程序會將信息傳達之核彈點火裝置。此時點火處的一個機器人就會被激活,然後這名機器人就會緩緩從口袋中掏出打火機。「啪嗒」隨著一聲清脆的聲音,核彈才被最終點燃引爆。
其實科技發展到今天,很多類似的機密向世人開始公布,同時又有更多技術運用在各個領域,據說現在的點火更為復雜和神秘。當然這作為一個國家的最高軍事機密,我們都是不得而知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