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天龍八部 單機攻略 pdf版
《天龍八部》是智冠科技2002年年底推出的又一款武俠大作,在風格上與《金庸群俠傳》和《三國群俠傳》相似,以一個無名小子的身份來游歷這繽紛多彩的武俠世界,拜師訪友或收集傳說中的神兵寶物。游戲自由度很高,支線紛多。限於篇幅,筆者在這里只給出了主線流程打法,而更多的游戲內容則包含在大量支線情節中,例如數十種武功心法的獲得以及尋找各種武器裝備的任務,各位玩家可自行發掘,雖然與主線無關,但可獲得更大的收益和更多的樂趣。
要點提示:在本游戲中主角有聲望值的隱藏屬性,由稱號可以看出聲望的大致范圍,很多支線任務對聲望值都有要求,或高或低都不行,玩家最好善惡兩條路線都試試。另外也有調整聲望值的捷徑——在雁門關找飛飛談話看錶演可提升聲望,回桂州跟老爹要盤纏可降低聲望,若嫌不方便也可以直接用FPE或GM修改,不過每次讀存進度時聲望值的內存地址會有變化。游戲開始的聲望為50,在與市集溫圓圓對話時語氣凶惡則聲望-1,語氣溫和則聲望+1。
建議在開始時先將聲望降到最低,完成所有的惡人路線支線,如青城派和蓬萊派事件(毒陽功體、八仙過海)、黎山洞事件(柴刀十八路)、凈影寺事件(太極十三式)、秦家寨事件(心意氣混圓功)、碧磷洞事件(赤壁賦)、玄冥島事件(邪浪刀)等。心法密笈先不要拿,等惡人支線打完後再去雁門關找飛飛對話,等聲望值提升到正派人士後到萬劫谷拿洗髓經,修練它會將以前的心法化掉,然後再回去拿獎勵的心法。這樣正邪兩派的心法就都可以學到了。
游戲中共有3位女主角可加入隊伍——淘兒要解決馬五德失竊事件,鍾靈需淘兒不在隊伍中時按劇情加入,默娘則要解決復仇事件。在西夏招親事件中主角會有選項,選到的女主角會成為結局中的新娘,默娘在隊伍中的話在後面會有選擇殺不殺郭懷恩的選項,殺的話可與之成親,不殺的話她會放不下復仇的念頭,始終無法接受雷震。主線分支取決於是否與喬峰結拜為兄弟,與之結拜可一起參加小鏡湖之約,阿朱和喬峰都不會死。與喬峰為敵則不能參加杏子林丐幫大會,去的時候被一品堂捉到天寧寺為喬峰所救,後來小鏡湖喬峰殺阿朱,雷震在岩谷洞殺喬峰,虛竹因此不會與雷震結拜,連段譽也無法原諒他,雷震最後會被選為丐幫幫主參加少林大會。另外聲望值也會對主線有所影響,比如聲望低的話得不到聚賢庄請帖,大理王宮和鎮南王府也進不去。
青衫磊落險峰行
正值年少的雷震生得魁武偉岸一表人才,每日上門提親者絡繹不絕,雷震為此不勝其擾,決定告別爹娘到外面去見見世面。在卧房箱子拿到一些裝備和食物,到屋裡找雙親談話,這次雷員外爽快地答應了。待他離開後與雷夫人談話得到平安符和黃金石,然後到大廳找雷員外拿到盤纏和馬五德拜帖。馬五德是大理的茶商,也是雷員外的朋友。出門找兩位武師交談習得通臂拳和蟠龍棍法,和他們多打幾次,提升一下等級再離開,打敗王武師可得到兩個蛇膽丸。
穿過野人林和黔嶺找到馬五德宅,進入大廳與馬五德寒暄之後回房間休息。出屋到練武場打敗魯和尚得到何首烏,到大廳聽何總管唉聲嘆氣,得知馬府近日失竊,失物中包括一本《陸羽茶經》。與前院的小春談話,得知有個叫淘兒的公子走得甚為匆忙。來到黔嶺找到淘兒,打敗他後看那封書信,得知淘兒卧底為賊有不得已的苦衷,於是決定放他一馬。
來到大理城中的迎賓樓與高小二說話,得知淘兒公子已經安排了座位。跟著小二來到樓上等候,不久一個女子到來,原來那個淘兒公子就是她,聽她講述了從無錫逃難而來千里尋兄的故事,得到金塊、《陸羽茶經》和九曜戰靴,淘兒加入隊伍。來到城中市集遇到一個惡乞丐正在向大理王子段譽強行要錢,雷震看不過眼跳出去將乞丐打跑了,交談後得知段譽是離家出走的,於是雷震讓他前去投奔有賽孟嘗之譽的馬五德。
劍湖玉璧月華明
回到馬五德宅到大廳找何總管談話,得知馬五德受邀往無量山觀看無量派東西兩宗的比劍大會去了,段譽也隨之前行。將《陸羽茶經》交給何總管,來到無量山腳看到神農幫和無量劍派的人正在對峙。上山後見無量弟子被信封上的毒殺死,鍾靈和段譽跳了出來,鍾靈提起無量玉璧的事。從無量掌門左子穆口中得知兩派結冤的經過,並說那些神農幫是在天山童姥的生死符威脅下要來占劍湖宮的,為的是尋找什麼通天草。當鍾靈要下山時卻被左子穆揮劍擋住,結果左被閃電貂咬傷。
雷震進入大廳找到馬五德,左子穆央求他代為追討解葯。下山後聽神農幫弟子說段譽和鍾靈趕往神農山去了,來到神農山讓弟子通報一下,進入大廳去見司空玄,得知鍾靈已經被他捉住,以此威脅段譽去尋找貂毒的解葯。和段譽一起回到無量劍派,見兩道人影掠到後山,跟過去看到葛光佩和干光豪在那裡藏匿寶物,並商量著如何私奔逃亡的事。段譽聽著不覺笑出聲來,兩人凶神惡煞地逼過來,段譽慌亂之下失足跌入谷底。雷震上前擊敗兩人,然後尋找通往谷底的路。在無量劍門找到那個圓形的石台,按四、五、三、一、二的順序點擊弧形石塊,按中間的紅色按鈕確定,劍湖的水會退去。進入無量劍湖底洞穴,在櫃子上找到一些武功秘笈,正中的玉像看起來栩栩如生,那女子的容貌猶如神仙一般,在石壁上還可看到幾列文字。穿出石洞來到懸崖下面,看到玉璧心想那些劍影就是當年逍遙子和秋水妹在此練劍所映吧。看此處沒有段譽的蹤影,雷震和淘兒抽身趕往萬劫谷。
馬疾香幽步微風
穿過喜山村來到不復林,在路上找到兩塊石碑,將八句詩文的中間一行字拼成「姓段者入萬劫不復」八個字,右邊的荊障中便會出現一條通道。穿出萬劫道遇到侍女春梅,得知段譽曾來過谷中,不過現在已然離開了。正說話的時候鍾夫人出現,段譽騎著快馬去大理找父親救援了。雷震提起解葯的事,鍾夫人趕往丹房去拿,這時鍾萬仇跑出來找夫人,看到雷震不由分說打將過來。將他打敗後鍾夫人趕來將事情說明,鍾萬仇答應替雷震配解葯,不過尚缺一株通天草。通天草在無量劍門的後山可以採到,到大堂將通天草交給鍾萬仇拿到貂毒的解葯,回到無量劍派得知他們已歸附靈鷲宮了,將解葯交給聖使隨即離開。回到神農幫大堂將段譽失散的事告訴鍾靈,將解葯交給司空玄服下,司空玄遵守諾言將鍾靈釋放,並將斷腸散的解葯交給雷震。正說話的時候靈鷲宮的兩位聖使趕到拿斷腸散的解葯,鍾靈聽出聖使是木婉清,當時也不點破。
離開神農幫將段譽回大理的事說出,鍾靈不由擔心他的安危,這時木婉清身邊的人哈哈大笑,原來她就是段譽改扮的。正說話時,一個黑衣人前來找木婉清,雷震只好帶著鍾靈離開趕往萬劫谷,而木婉清和段譽留下阻敵。回到萬劫谷聽到鍾氏夫婦在說話,四大惡人被他們請來對付段氏。鍾靈的歸來令鍾氏夫婦很是高興,也將雷震待為上賓,但鍾靈終是放心不下丟失的閃電貂,想和雷震一起出谷卻遭到了鍾夫人的阻止。
出了萬劫谷淘兒忽然嘆起氣來,羨慕鍾靈有父母的疼愛,希望能早日找到唯一的親人兄長。回到喜山村聽兩名無量派弟子說話,得知段譽已被無量派囚禁在後山石牢中。來到無量後山看到牢門大開,段譽倒在地上,身旁還有一隻朱蛤,打敗它後那隻朱蛤跳到段譽口中,段譽身體倒豎卻怎麼也吐不出來。聽段譽說起四大惡人中的岳老三逼他為徒,還有無量劍派將他囚在牢中,卻因禍得福學會了凌波微步和北冥神功的事,那隻朱蛤落到他的腹中恰好解了體內的貂毒,看來他還真是一位至福之人呢。進入洞中看到兩具屍體,段譽將一本《北冥神功》交給了雷震。
日堪國脈夜望星
來到無量劍門遇到木婉清,段譽萬分欣喜地跑過去,卻被木婉清打了一記響亮的耳光,段譽卻不生氣反而溫言勸慰。這時朱丹臣趕到接段譽回大理,而雷震則留下來對付四大惡人之一的雲中鶴,打敗他卻被他逃走了。來到喜山村遇到馬五德,他帶來了爹爹的一封書信,閱信之後決定回家裡探望一下。
回到家中在大廳見到一位鶴雲道長,到前院與之比試武功,打敗道長隨雷員外來到屋裡,得到傳家之寶龍痕劍和夜叉兩極胄,同時得知雷員外會看星象,大宋的國運就系於丐幫幫主喬峰的身上,他希望雷震能夠關注這個人,至於殺不殺他要自已權衡選擇,繼續談話得知有關神州六器的事情,開封的老冶匠歐陽師與這六器有所關聯。接下來向雷員外要1000兩,雷夫人那裡也能要到500兩盤纏,回到院子里與鶴雲道長交談,學得一套地絕劍法。
帶上淘兒離開家門來到鎮南王府,聽士兵說昨天段譽被四大惡人擄走了,如今鎮南王已趕往皇宮去商議對策。來到皇宮說明身份後進入皇宮大殿。見過保定帝段正明,得知四大惡人之首居然會一陽指,並將段譽囚在石牢中且給他服下和合散,而同囚一室的木婉清則是段譽同父異母的妹妹。這時段正明推測那個青袍客就是段家的太子段延慶,打算讓位給他,但殿下的臣子堅決不從,此事只得緩議,接下來段正明說要微服前往拈花寺。
偷鸞換鳳碧煙橫
在宮里的文心齋歇息後,到御花園的曲橋與華赫艮談話,得知他要找鐵鏟和孔明燈兩樣道具用以解救段譽,然後去太祖閣外找范驊,從他手上拿到鐵鏟。到廣德殿外找巴天石談話,得知孔明燈的材料為宣紙和棉線,離開皇宮到大理城貨鋪買到這兩樣東西,回到皇宮將東西交給巴天石做成了孔明燈。回到御花園將鐵鏟和孔明燈交給華赫艮,得到一付玄蒼游龍甲。
來到萬劫谷得知南海鱷神在谷口守著,雷震說要給他介紹個資質好的徒兒,讓華赫艮他們趁機溜進去,這時若選擇拜岳老三為師,可得到一本《洗髓經》(會將先前所學內功廢去)。不久段正淳前來拜谷,一行人進入萬劫谷向鍾萬仇求情。跟著他來到石牢前看到黃眉大師和延慶太子在比試內力,打開牢門後段譽抱著鍾靈走了出來,令鍾萬仇大為惱火,沒想到施計不成卻賠了女兒。
段譽上前解了棋局之危,一行人隨即離谷而去,回到喜山村遇到慧觀和慧真兩位和尚,從他們手上得到了一封給鎮南王的書信。來到鎮南王府大廳得知段譽自歸來後身體忽冷忽熱,如今被帶往天龍寺請住持治療去了。將少林和尚的書信交給段正淳,得知那殺害玄悲大師的人是姑蘇慕容家的,於是黃眉大師說出了與慕容傳人相遇的一段往事。
在東廂房休息一晚,第二天得知王爺一早就進宮里去了。從侍女手上拿到飄影靴和大還丹,和淘兒一起出王府來到天龍寺外,與小沙彌談話後進入正殿,本因大師說段譽被吐魯番國師大輪明王鳩摩智擄走,可能趕往姑蘇去了。來到姑蘇的客棧遇到鳩摩智正在勸說段譽寫下六脈神劍的圖譜,段譽不從,鳩摩智也拿他無可奈何。在客棧外雷震與鳩摩智交手卻不敵,在淘兒的提醒下決定到燕子塢去尋找段譽。
劇飲千杯男兒事
到碼頭租船到燕子塢,在慕容博墓冢外與包不同說話,包不同要試一下雷震的身手,打贏他會得到波羅心法,如果不打可在牆後面找到他的女兒包不靚。接著到琴韻小閣找到鳩摩智和段譽,不久阿朱改扮的慕容老太太出來擋駕,段譽瞧出破綻當下也不說破。阿朱、阿碧騙鳩摩智解開段譽的穴道,段譽卻死活不肯施展六脈神劍,鳩摩智氣極之下出手襲擊阿碧,雷震和段譽兩人聯手仍然打不過他,朱碧兩人於是使計帶著段譽由暗道逃走,鳩摩智也連忙追了過去。
來到曼陀山莊與小銘對話,得知段譽正在山莊內種植茶花,進到院子里遇到王語嫣,看她相貌頗似無量山洞的玉像便不自覺跟了過去,聽到王語嫣與王夫人的對話。等王語嫣出來,段譽慫恿她救了阿朱、阿碧離家出走,雷震看出段譽再陷情關,而王語嫣的心思只栓系在表哥身上。跟著來到花肥房見王語嫣已被嚴婆制住,雷震和段譽聯手打敗嚴婆,然後大家一起趕到聽香水榭。與包不同說著話,看到王姑娘對表哥的一番關愛神情,段譽悶悶不樂地離開了,雷震不由勸慰他一番,兩人當下義結金蘭成為兄弟,然後和淘兒一起趕往無錫松鶴樓喝酒。席間看到臨窗的座位上有個魁偉大漢在獨飲,大漢見段譽內力不弱便邀他同飲,兩人言談甚歡狂飲不止。雷震和淘兒到外面逛一圈回來,發現了段譽飲酒的高招。一起出客棧後,大漢提議比試腳力,在60秒內跑完全程得到3000經驗值,超過60秒則得到2000點經驗。
少年無計悔多情
談話之後得知這位大漢便是喬峰,這里有個選擇打不打架的問題,選擇「……久聞北喬峰南慕容……」則與之結為兄弟,段譽也道出使用六脈神劍飲酒作弊的實情。三人回到酒樓重新開席飲酒,不久丐幫弟子有事稟報,一行人動身趕往城外的杏子林。在無錫城南找到謝婆婆,由她身後的石階可到達杏子林。在林中遇到包不同、王語嫣和朱碧姐妹。包不同對喬峰的態度強橫無禮,雷震看不過便上前教訓了他一番,那邊風波惡與陳長老的比斗也結束了,喬峰讓長老給風老四解毒。不久丐幫弟子悉數到齊,喬峰將丐幫長老逐一給段譽和雷震引見。在丐幫大會上眾長老逆上謀反,白世鏡要執行幫規卻被喬峰一一濺血代過,不久一干武林名宿到來,智光大師回憶當年的雁門關之役,緩緩道出喬峰的身世。當喬峰得知自己是契丹人本應姓蕭時不啻晴天霹靂,當下交出打狗棒辭去幫主的職位轉身離去,雷震和段譽見狀連忙追了上去。
回到無錫松鶴樓外遇到段譽和王語嫣等人,得知參加丐幫大會的武林群豪被西夏一品堂的人捉了去,蕭峰已趕往天寧寺救人了,接下來阿朱要准備易容的道具——麵粉、棉花和玉指環。在松鶴樓左上有個看布告的劉嬸,向她可買到一些麵粉,與府衙前面的貨攤老闆熊二交談可買到玉指環,在鎮南有位秀嬸,向她可要到棉花,回到松鶴樓遇到麻煩的白子鈞,替他付帳後將三樣道具交給阿朱,在阿朱和段譽改扮成蕭峰和慕容復之後一行人趕往天寧寺。等阿朱和段譽進入正殿,雷震往左邊來到囚牢外打敗看守得到悲酥清風,由後門進入正殿放出悲酥清風將眾人麻翻,阿朱從赫連鐵樹身上拿到解葯和鑰匙到囚牢救人。回到松鶴樓段譽和阿朱換回裝束,這時包不同吵嚷著趕到並將王語嫣和朱碧姐妹帶走了,段譽戀戀不舍這位神仙姐姐,決定和雷震一起前往河南城尋訪。
恩仇須傾英雄淚
出無錫過金陵橋來到河南城,在市集遇到一位聚賢庄的使者(這里有聲譽要求),如果選擇去會和段譽分手。出河南城往南來到聚賢庄英雄台,上前打敗一個使用腹語的惡徒,這時蕭峰前來拜庄,請薛神醫治療一位阿朱姑娘的掌傷,薛神醫卻束手不救,蕭峰於是與群雄乾杯喝下絕交酒,選擇與蕭峰並肩作戰與群雄交手,最終兩人被群雄圍住,蕭峰不忍讓雷震受到損傷一掌將他從聚賢山莊打飛出來。
回到河南城客棧前遇到古篤誠和傅思歸被四大惡人追殺,雷震受託趕往小鏡湖方竹林去向段王爺報信。在小境湖的橋頭看到阿紫正用漁網捉弄褚萬里,段正淳出現點了她的穴道並協迫她解開漁網,猝不防被阿紫的毒針所傷,段正淳大怒一掌將之打落湖中。雷震上前將兩護衛的事相告,這時蕭峰和阿朱趕到將漁網解開,蕭峰說這網是星宿派之物,不知為何在此地出現。段正淳見阿紫久久沒有浮出湖面,便喚出阮星竹救人。
將阿紫救出發現她手臂上的字和金鎖片,才知道她也是段正淳的女兒,蕭峰看出阿紫是在裝死,略施小計將她弄醒過來。正說話間朱丹臣說大惡人趕來了,於是來到竹林,褚萬里不堪漁網之辱心盟死志,被段延慶戮於當場,接下來段正淳和段延慶決斗,蕭峰上前施援驚跑了段延慶,然後向段正淳問起當年之事並約定晚間在青石橋相會。
回到河南城客棧要過房間和酒菜,眾人上樓飲酒敘話,雷震這才得知蕭峰闖少林遇阿朱的事情,還有近日來調查身世的詳情,一路的奔波尋訪已有多人被人先行一步殺掉,殺人的罪嫌也都栽到蕭峰的頭上,蕭峰懷疑這一切都是段正淳所為,因為他就是當年雁門關之役中的「帶頭大哥」。將阿朱勸回房間休息,雷震道出段正淳即是段譽的父親,這時淘兒發現阿朱姑娘已經不見了,猜想她可能去找段王爺了。
劍氣殺意相國寺
來到小鏡湖橋上遇到段正淳,沒想到他將殺人的事一概承擔下來,在蕭峰出掌報仇時,雷震感到事情不對上前將這掌接了下來,原來這個段王爺是阿朱改扮的,她已知道自己是段正淳的女兒所以才捨身相救。這時阮星竹趕到與阿朱母女相認,眾人到屋裡談話,蕭峰在屋裡找到段王爺的手跡,發現馬夫人所藏的那封信完全不是這種筆跡,蕭峰決定再去找馬夫人問個清楚。阮星竹說出馬夫人也是段王爺以前的情人,想必是她在暗中加害王爺。阿朱為報答救命之恩,將一本從少林寺盜來的《易筋經》送給雷震。
在河南城中遇到阿發和樵夫吳在爭執,結果一個叫韓一回的人出手化解了兩人的紛爭。當蕭峰與段正淳在小鏡湖約會之後,離開竹林時會再次遇到韓一回,他是來請段正淳幫忙救蘇軾的,不過段正淳已離開此地,只好由雷震跑一趟了。來到開封城東北角的大相國寺,得知韓一回將蘇軾藏在寺內,進寺與蘇軾說話,不久黑衣殺手出現,出殿將這批殺手打敗後聽到殿里發出打鬥聲,知是中了敵人調虎離山之計,進入大殿打魅影殺手,替蘇軾解圍後得到《廣目無邊》。
出相國寺見王老先生跌坐在地上不能起來,雷震看出他受了重傷,若不馬上救治有性命之憂,還好韓一回趕回來替老漢診治。這時大隊官兵圍攻上來,雷震正要幫韓一回擊退官兵,不想被韓點中了穴道,當醒來時得知韓一回已經脫困離去了。
僧子妙點珍瓏局
回到河南城市集遇到一位聾啞門弟子送上珍瓏帖,蘇星河要在擂鼓山舉行珍瓏棋會。來到擂鼓山打敗兩個星宿派的弟子沖上珍瓏地,見蘇星河已擺下珍瓏棋局。不久慕容復和鳩摩智趕到,在弈局中慕容復不能破解並受丁春秋的幻術影響欲撥劍自殘,卻被段譽的六脈神劍救下。正說話時段延慶等四大惡人也趕來了,段延慶著了丁春秋的道兒,還好虛竹趕到誤打誤撞破了棋局。虛竹進入木屋與無涯子對話,行了拜師之禮後習得逍遙派的北冥神功,無涯子在臨死前傳了掌門之位並要他去殺了星宿老怪丁春秋,出來後看到雷震和段譽大戰丁春秋,便出掌將丁春秋趕跑了。
在眾人散去之後,雷震和段譽來到開封客棧喝酒敘話,段譽說起丐幫馬副幫主是被馬夫人和白世鏡密謀所害,接著又談起對王語嫣的一往情深而不能自撥,說要往北方追隨過去。這時淘兒意外遇到了兄長沙武,沙武要帶淘兒離開,淘兒卻堅持留在雷震身邊,於是沙武要考驗雷震的武功,戰斗結束後沙武離去。
來到北方雁門關北城門,找到一個叫飛飛的人,由他下面的通道來到荒谷找到慕容復和王語嫣,同時見過不平道長和烏老大等人,段譽見王語嫣對他的漠然態度,不由自傷自憐大發感慨一番。烏老大說出天山童姥折磨人的種種手段,目前她身體有恙,正好藉此時機大舉進攻飄渺峰靈鷲宮。當烏老大要出手凌虐靈鷲宮女時,段譽看不過去上前阻止,打敗了烏老大和不平道長,虛竹突然出現搶了那宮女就跑,段譽和雷震追出關外,往西邊穿過賀蘭古徑,到西夏國境再返回古徑遇到烏老大等人,說天山童姥受傷,眾人正好一舉攻入靈鷲宮。
飄渺峰頭風雲亂
來到靈鷲宮山門打敗兩個弟子,得知烏老大他們已攻到山上去了。在鐵鎖橋遇到虛竹,原來因緣際會的他已做了靈鷲宮的主人。來到大殿見烏老大正向宮女逼問秘藏的下落,虛竹趕來說童姥已死,勸眾人消釋前怨並施手解除大家的生死符,群雄當下感激不盡。當王語嫣隨著慕容復離去後,段譽望著背影難過之至,虛竹與之同病相憐起來,當晚酒席上三人把酒共歡互談心曲,雷震、段譽和虛竹當下結拜為兄弟。第二天可到靈鷲宮逛逛,在後山有道大門,如果身上有五行劍(梵日劍在岩谷洞、古蒼劍在耶花島、舞浪劍在龍門客棧、炎雲劍在蘇州城、絕塵劍在無錫城),可以用左邊機關開宮門,進去和虛竹比試武功,如能打贏會得到很多經驗值,在裡面拿到靈鷲絕學六陽掌。回到大殿與淘兒談話選擇離開,虛竹會結伴同行。一行人往少林寺進發,來到少林寺大殿,虛竹與慧輪師父相認,承認自已所犯的種種戒律,於是跟著師父到戒律院領罪。雷震跟著小和尚到僧房休息,一覺醒來後到正殿見神山上人等大師來訪,隨後鳩摩智也趕到羞辱少林一番,雷震聽了便說出他當初天龍寺受挫並被六脈神劍所傷的糗事,當下虛竹以少林四代弟子身份上前討教,結果鳩摩智不敵,惱羞成怒之下出手偷襲卻被梅劍截住。
紅牆古剎釋名韁
虛竹將最近的經歷向玄慈方丈一一稟明,由於犯了四戒便接受玄寂長老的杖責,這時殿外人語喧嘩,丐幫、段氏、星宿等各派武林人士齊集,要選舉一名武林盟主。不久蕭峰趕到與三位結拜兄弟談笑風生,四人聯手大敗丁春秋、慕容復。在虛竹接受杖責的時候,葉二娘認出他就是自己的兒子,從而揭開了虛竹的身世,而接著蕭遠山和慕容博也從少林眾僧中現身……在蕭峰和慕容博等人跑開後,選擇追上去看看。來到正殿右邊的藏經閣,看到蕭遠山與慕容博決斗,結果被一無名老僧化解戾氣制伏擄走。往正殿的左邊來到少林後山,看到無名老僧為蕭遠山和慕容博運功療傷,兩人也消彌了復國和仇恨的慾念,拜無名老僧為師參悟佛法。這時鳩摩智出現,雷震和段譽聯袂抗敵,結果兩人皆被他的掌法震昏過去。醒來後聽蕭峰說慕容復等人趕往西夏國參加西夏公主的比武招親,段譽也跟著去了,於是蕭峰和雷震也即刻動身。來到賀蘭古道遇到一群土番武士阻路,打敗他們後來到西夏的皇宮正殿,在人群里見到段譽卻是木婉清化妝改扮的,真正的段譽已在枯井中與王語嫣有了三生之約,當他趕來皇宮時比武招親也開始了。
燭畔鬢雲念舊盟
來到內殿,宮女向每個人問了3個問題,出來後虛竹被宮女叫去與公主回話,雷震跟過去才知原來虛竹當日在冰窖中遇到的夢姑就是西夏公主,一對有情人終於重圓舊夢。來到正殿找淘兒談話,這時宮女交給雷震一張字箋,說是公主交給他和段譽的,看來虛竹已墜溫柔鄉中樂不思蜀了,此地事情已了,雷震和淘兒打算回到江南去看看。
回到姑蘇城與菜販交談得知慕容家在大擺宴席,於是租一條小船趕往曼陀山莊,在大廳內見段延慶與段正淳兩敗俱傷,這時慕容復出現攻向段正淳,於是雷震和段譽一起將之打敗。慕容復逃走後,段正淳和刀白鳳雙雙引刀自盡,在臨死前刀白鳳告訴了段譽的身世,原來段延慶才是他真正的父親,段譽雖然一時難以接受這個事實,終還是不能傷他分毫。
回到大理,段譽將身世悉數向皇上講了,段正明讓他保全父母的名節從此不再提起,然後將大理國皇位傳給了段譽。大殿上虛竹和西夏公主也趕到祝賀,段譽便向兩人提起當日舊事,說話間丐幫來使覲見,說蕭峰被囚禁在遼國的南大王院府。
一行人離開大理趕往龍門客棧與丐幫陳長老會合,然後往東北趕往南大王院府,看到院內大火沖天,想是丐幫的傑作。進院沿小徑往右邊走到廂房,在裡面殺掉兩名守衛,轉動牆角的花盆現出暗道,進入密室將蕭峰和阿朱救出。
榮華生死如露電
到前院與丐幫長老談話,然後一行人到雁門關北城門外與群雄會合,蕭峰對大家捨身相救表示感謝。說話時鐵蹄雜沓想是遼軍追近,而宋國的守關士兵卻不許群雄退到關內,於是蕭峰上前與遼帝商議,請求他放過群雄。這時沙武上前交手,雖然他是淘兒的兄長,但立場不同也只好刀兵相戮了。打敗了沙武,遼帝耶律洪基率眾攻來,將他制服迫其承諾一生不再舉兵進犯大宋,耶律洪基命懸一線也只好應允。蕭峰身為契丹人卻以身犯上,雖保住大宋的幾十年太平光陰,但他自覺無顏再立於天地之間便轉身投崖自盡,阿朱大驚失色也隨之跳落山崖,四下風聲蕭瑟,草木盡悲。
淘兒心傷其兄之死離開中原有三年之期,雷震完成了父親的使命,回家繼承家業在外行商。這一日在集市中他看到熟悉的身影,那正是日夜思念的淘兒。雷震藉由經商之便也經常探望段譽和虛竹兩位義兄,有時會到雁門關山谷,這是蕭峰和阿朱當年的墜崖之地,眺望崖邊懷念故人,卻赫然發現一男一女,那正是蕭峰和阿朱。時光飛逝,昔日好友各有歸宿,而在蘇州城裡,慕容復和阿碧也過著恬靜的生活,這對於他們來說也末嘗不是一種解脫。天龍八部,象徵著人世百態,雖是人間之外的眾生,卻也有塵世的歡喜和悲苦……
❷ 篆刻愛好者需要准備哪些工具書
看看這些篆刻的古籍資料有沒有你需要的,篆刻技藝也是學了幾年,不過學的不精,學的過程中也收集了不少篆刻的資料,對當初我學篆刻有很大的幫助,你可以看看這些篆刻資料,我只發出來的一些,還有很多篆刻資料目錄沒貼上去
上面那張篆刻圖片下角處有個標記,這幾百冊篆刻的古籍均出自於此處,如果需要這些篆刻資料的話可以去其中看一下
篆刻工具書籍目錄:
│(宋)釋夢英篆書千字文.pdf
│(清)趙之謙篆書臨嶧山刻石.pdf
│(清)趙之謙篆書鐃歌.pdf
│1-古璽技法解折.pdf
│10-齊白石經典印作技法解折.pdf
│11-古印陶 封泥代表作品技法解折.pdf
│12-鳥蟲篆印技法解折.pdf
│2-秦印技法解折.pdf
│3-漢印技法解折印.pdf
│4-元朱文印技法解折.pdf
│北魏張玄.pdf
│十鍾山房印舉.pdf
│十鍾山房印舉2版.pdf
│印學史[沙孟海].pdf
│印苑巨匠錢瘦鐵 [韓天衡].pdf
│印面.pdf
│歷代千字文真跡比較·篆書卷.pdf
│歷代印風系列 漢印.pdf
│歷代篆刻作品精選 .doc
│古圖形璽印匯.pdf
│古璽文編.pdf
│古璽匯編 釋文訂補及分類修訂.pdf
│古璽匯編.pdf
│古璽鑒賞150例.pdf
│古肖形印臆釋.pdf
│古陶文匯編.pdf
│吳昌碩臨石鼓文.pdf
│吳頤人篆刻作品展示.pdf
│圖釋古漢字.pdf
│基礎漢字形義釋源.pdf
│5-浙派經典印作技法解折.pdf
│6-鄧石如經典印作技法解折.pdf
│7-趙之謙經典印作技法解折.pdf
│8-吳昌碩印作技法解折.pdf
│9-黃牧甫經典印作技法解折.pdf
│ 浙派篆刻.pdf
│《山海經》異獸圖.doc
│《明清篆刻流派印譜+(修訂本)》+1980.pdf
│《葯性賦白話解》.pdf
│上海博物館藏魏晉南北朝官印.pdf
│中國書法全集 第92卷 先秦璽印.pdf
│中國歷代篆刻集粹 8 徐三庚.pdf
│中國篆刻大辭典.pdf
│中國篆刻藝術院 第二屆篆刻藝術研究生班 畢業創作展.pdf
│臨摹漢印的目的.pdf
│喬尼陶印展.pdf
│九成宮版本選擇問題.doc
│書法.篆刻-篆書百家姓.pdf
│雲峰印社書法 篆刻.pdf
│以文會友-武陵老井近作28方.pdf
│先秦璽印圖說.pdf
│劉新惠書畫印作品展篆刻篇.pdf
│明清著名藏書家-藏書印.pdf
│明清著名藏書家[1].藏書印..pdf
│來一石先生篆刻.pdf
│來楚生自用印存 [原石精拓].pdf
│桂建民篆刻與雜談.pdf
│桂林古本傷寒雜病論.pdf
│楚簡老子道德經註解(精簡版).pdf
│歐陽詢書法特徵研究(鄧散木).doc
│漢官印.pdf
│漢玉印精選(反).jpg
│漢玉印精選(正).jpg
│漢瓦當精品.doc
│漢私印.pdf
│汪關印譜.pdf
│沉陽古籍:百體千字文.pdf
│沙孟海印學史.pdf
│沙村印話-沙孟海.pdf
│河南駐馬店的新蔡地區出土的戰國封泥.pdf
│玉印集存.pdf
│增補徐三庚印譜.pdf
│壬辰年迎春篆刻展.pdf
│大千印留.pdf
│天津博物館藏印.pdf
│安持精舍印冣.djvu
│寶子碑.pdf
│封泥匯編-福庵.pdf
│將軍印100方.rar
│履盦三代朱跡.pdf
│篆刻四大家印譜.pdf
│篆刻技法-如何用刀.pdf
│篆刻技法圖典.pdf
│篆刻愛好者最易進入的四個誤區.pdf
│篆刻病印評改200例_韓天衡.pdf
│篆刻病印評改摘要.pdf
│篆刻藝術中不可忽視的另一面 邊款.pdf
│篆刻針度.pdf
│羅福頤+漢印文字征補遺.pdf
│羅福頤印選.pdf
│虢季子白盤清末朱拓.pdf
│西夏官印匯考.pdf
│山西博物院藏歷代璽印.pdf
│嶧山碑.pdf
│嶧山碑與篆書技法.pdf
│嶧山碑及其筆法.pdf
│張遴駿道德經.pdf
│影印古本篆刻學鄧散木.pdf
│徐正濂談刀法與線條.pdf
│戰國文字編.pdf
│戰國璽印字根研究.ZIP
│戰國璽印文字考釋七篇.pdf
│戰國鉩印分域編.pdf
│掌上金石大字典.CHM
│故宮博物院藏古璽印選.pdf
│故宮博物院藏肖形印選.pdf
│方介堪《心經》原列印譜.pdf
│方介堪篆《心經》.pdf
│方介堪精品鳥蟲篆印.pdf
│施曉峰篆刻網路展.pdf
│玉印(正).jpg
│王福庵.pdf
│王福庵印存.pdf
│王福庵原印拓片.rar
│王福庵篆書千字文.pdf
│王福庵篆書說文部目.pdf
│王綿之方劑學講稿.pdf
│甘氏集古印正.02.pdf
│甘氏集古印正.03.pdf
│甲骨學文字編.pdf
│百扇齋主手拓悲鴻用印.pdf
│目錄樹.bat
│福庵印綴.pdf
│秦印文字匯編.pdf
│秦漢鳥蟲篆印選.pdf
│簡明中國文字學 [修訂版].pdf
│篆書技法百日通.pdf
│篆書的辨識與寫法.pdf
│篆書章法.pdf
│篆刻.doc
│篆刻五十講_吳頤人.pdf
│篆刻入門.pdf
│篆刻刀法常識.pdf
│篆刻印史編年.txt
│西泠印社百年社藏精品.pdf
│西泠印社社員袁道厚作品欣賞.pdf
│西泠印社藏-西泠八家篆刻.pdf
❸ 以前學西夏史,為何得上俄羅斯學俄文
對我國很多人來說,西夏只是那個《天龍八部》中“虛竹”和“夢姑”相會的地方,記憶中好像只有唐宋元明清,對於西夏的正史記載少之又少(二十四史中沒有西夏史,只能從其他地方找點邊角料),唯一的辦法只能賴於出土文物。但問題就在於,關於西夏的重要文物和文獻資料,幾乎全數被俄羅斯佔有!
在國內,關於西夏的遺址居然僅留西夏王陵和黑水城,而且西夏王陵由於歷史上被搗毀過,所以現在看來,大多是“土堆”,而另一個遺址,黑水城,則早已被俄羅斯人掏空!
現存的唯一一本西夏文的漢語詞典,居然在聖彼得堡的東方研究所,關於西夏的學術研究成果幾乎被俄羅斯完全壟斷!以至於以前中國學者要想研究西夏歷史,繞不過的事情就是跑到俄羅斯,為了看懂俄羅斯學者的專著,還帶順帶學俄文,或者等同行的翻譯,看能不能把俄國人的著作先翻譯過來再說。
後來科技稍微發達一點了,我們能夠拿到西夏文獻的的版本(俗稱:PDF)進行研究。到了2013年,社科院的史金波教授用漢語寫成了一本《西夏文教程》,才算給這種的事情畫上一個逗號(原始史料還在人家哪兒呢,想研究?上俄羅斯吧!)。
導致如今這般尷尬的局面的“罪魁禍首”便是這一個來自俄羅斯的盜墓賊(探險家?)——科茲洛夫。
說回科茲洛夫,他在哈拉浩特完成了發掘報告後,便打算朝著殷殷嚮往的西藏而去,但是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未能如願。後期由於受到英國的強烈反對,科茲洛夫的願望最終止步烏蘭巴托。在之後的幾年,科茲洛夫又在蒙古國發現了匈奴首領的墓葬,又是考古史上的一大發現。但是科茲洛夫晚年始終放不下當年的哈拉浩特和烏蘭巴托,在設法取得跨國許可證後,科茲洛夫再一次來到了哈拉浩特,卻因為風沙改變了地貌,最終未能找到他要找的東西,終身遺憾。
1935年,72歲的科茲洛夫最終長眠於列寧格勒郊外的療養院中。
❹ 古建築書籍哪裡的最全
中國古建築電子書籍書目
1、《營造法式》.jpg陶本
2、《營造法式》.pdg全四冊1933年初版
3、《營造法式注釋》.pdg—梁思成
4、《營造法式大木作制度研究》.pdf—陳明達【有原書】
5、《營造法式解讀》.pdf—潘谷西(部分)【有原書】
6、《營造法式》研究札記.pdf(續一)—陳明達【有原書】
7、《營造法式》圖樣.jpg
8、《營造法原》.pdf—姚承祖【有原書】
9、《中國古建築術語辭典》.pdf【有原書】
10、《梁思成全集》.pdf(缺第十卷)【有原書】
11、《清式營造則例》.pdf—梁思成【有原書】
12、《中國古建築圖典》.pdf—林洙
13、《枓栱》—潘德華(部分).jpg【有原書】
14、《工程做法注釋》.jpg—王璞子(部分)【有原書】
15、《中國古代建築技術史》.pdf【有原書】
16、《中國古代木結構建築技術》.pdf—陳明達
17、《中國木構建築營造技術》.pdg—馬炳堅【有原書】
18、《中國古建築瓦石營法》.pdf—劉大可【有原書】
19、《中國古代建築史》.pdf—劉敦楨【有原書】
20、《中國古代建築史》.pdf第二卷 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建築【團世有原書】
21、《中國古代建築史》.pdf第三卷 宋、遼、差衡金、西夏建築【有原書】
22、《中國古代建築史》.pdf第四卷:元明建築【有原書】
23、《中國古代建築史》.pdf第五卷 清代建築【有原書】
24、《華夏意匠》:中國古典建築設計原理分析—李允鉌.pdf【有原書】
25、《祁英濤古建築論文集》.jpg【有原書】
26、《山東廣饒關帝廟正殿》—顏華
27、《應縣木塔》.pdf—陳明達【有原書】
28、《園冶》【有原書】
29、《中國城牆》.pdf—羅哲文
30、《中國傳統建築的十三個特徵》.pdf
31、《中國古代城市規劃、建築群布局及建築設計方法研究》.pdf—付熹年【有原書】
32、《中國古典園林分析》.pdg—彭一剛【有原書】
33、《中國古建築構件圖典》.pdf
34、《中國古建築裝飾彩繪工程技術》.jpg—速算速詢卡【有原虛或做書】
35、《中國建築設計參考資料圖說》.pdf—馮建逵
36、《中國建築史(光碟)參考圖》—潘谷西主編
37、《中國建築史》東南大學電子教案
38、《中國塔》.ebook—張馭寰
39、《中國古建築二十講》.pdf
40、《中國建築藝術二十講》.pdf—梁思成
41、《中國清代官式建築彩畫技術》.pdf【有原書】
42、《中國營造學社匯刊 》.pdf 精裝 十一冊【有原書】
43、《營造法式初探》.pdf—潘谷西
44、《佛教建築與地理風水》.pdf
45、《柴澤俊古建築文集》.pdf【有原書】
46、《陳明達古建築與雕塑史論》.pdf【有原書】
47、《傅熹年建築史論文集》.pdf【有原書】
48、《建築考古學論文集》.pdf—楊宏勛
49、《劉敦楨文集》.pdf第一卷
50、《傳統灰作基本操作與應用之研究》.pdf
51、《仿古建築施工實用技術》.pdf
52、《風水理論研究》.pdg—王其亨【有原書】
53、《古代大木作靜力初探》.pdf—王天【有原書】
54、《古建築勘查與探究》.pdf—張馭寰
55、《古文物稱謂圖典》 .pdf
56、《華嚴寺》.pdf【有原書】
57、《繪圖魯班經》.pdf
58、《匠學七說》.pdf—張良皋
59、《美的歷程》.pdf(插圖本珍藏本)—李澤厚
60、《麥地里的飛檐》.doc【有原書】
61、《清代匠作則例》.pdf 第一卷—王世襄
62、《明式傢具萃珍》.pdf—王世襄
63、《明式傢具研究》.pdf—王世襄
64、《明式傢具珍賞》.pdf—王世襄
65、《髹飾錄解說》.pdf:中國傳統漆工藝研究(修訂版)—王世襄【有原書】
66、《中國古代門窗》.pdg—馬未都
67、《明清傢具鑒賞與研究》.pdf—田家青.pdf
68、山西榆次永壽寺雨花宮
《營造法式》解讀-密碼材栔雙全的QQ號
69、《園綜》—陳從周
70、《中國園林鑒賞辭典》.pdf—陳從周【有原書】
71、《蘇州古典園林》.pdg—劉敦楨
72、《鄉土建築裝飾藝術》.jpg—樓慶西
73、《古建築文化圖說》.pdf 說樓—覃力
74、《古建築文化圖說》.pdf 說門—覃力
75、《古建築文化圖說》.pdf 說弄—張錫昌
76、《古建築文化圖說》 .pdf 說牆—尹文 .pdf
77、《古建築文化圖說》 .pdf 說台—韋明鏵.pdf
78、《古建築文化圖說》 .pdf說亭—覃力 .pdf
79、《古建築文化圖說》 .pdf說園—陳從周.pdf
80、《山東寺廟塔窟》.pdf—趙浦根
81、《伯希和敦煌石窟筆記》.pdf
82、《中國古代風水與建築選址》.pdf--一丁 雨露 洪涌
83、《中國建築藝術全集》.pdf18 私家園林
84、《中國建築藝術全集》.pdf12 佛教建築 (一 北方)
85、《中國古代建築文獻注譯與論述》.pdf—李書鈞
86、《不只中國木建築》.pdg—趙廣超
87、《弘一大師全集》.pdf·第9冊:書法卷.djvu
88、《中國古代服飾研究》.pdf 沈從文【有原書】
89、《中國傳統工藝全集》.絲綢織染.pdf
90、《中國傳統工藝全集》.造紙與印刷.pdf
91、《中國傳統工藝全集》.漆藝.pdf
92、《中國傳統工藝全集》.中葯炮製.pdf
93、《中國傳統工藝全集》.雕塑.pdf
94、《中國傳統工藝全集》.金銀細金工藝和景泰藍.pdf
95、《中國建築類型及結構》--劉致平.pdf
《唐長安大明宮含元殿原狀的探討》.jpg付熹年 (文物1973.7)
中國古代建築代表博物館
中國古建築精粹電子書
中國古建築圖譜
中國全史
《漢語大字典》
《康熙字典》
唐_北宋木結構建築_平面尺寸_之分析
園林景觀設計
***《中國營造學社彚刊》第一卷 第一期 【有原書】
***《中國營造學社彚刊》第一卷 第二期 【有原書】
***《中國營造學社彚刊》第二卷 第一期 【有原書】
***《中國營造學社彚刊》第四卷 第三、四期 【有原書】
***《中國營造學社彚刊》第五卷 第二期 【有原書】
***《中國營造學社彚刊》第五卷 第三期 【有原書】
***《中國營造學社彚刊》第五卷 第四期 【有原書】
***《中國營造學社彚刊》第六卷 第一期 【有原書】
***《中國營造學社彚刊》第六卷 第二期 【有原書】
***《中國營造學社彚刊》第七卷 第一期 【有原書】
***《中國營造學社彚刊》第七卷 第二期 【有原書】
1《文物建築》第一輯 河南古建 【有原書】
2 陳萬里陶瓷考古文集 【有原書】
3 東方建築研究 (上冊) (超星)
4 東方寺廟明珠:南禪寺、佛光寺 (超星)
5 敦煌傢具資料
6 佛像藝術造型
7 古建築保護與研究 【有原書】(超星)
8 建築歷史研究 第一輯 【有原書】(超星)
9 江南園林志 (第二版) 【有原書】(超星)
10 叩開魯班的大門——中國營造學社史略 【有原書】(超星)
11 劉敦楨文集 (一) (超星)
12 劉敦楨文集 (二) (超星)
13 劉敦楨文集 (三) 【有原書】(超星)
14 凝固的藝術魂魄:晉東南地區早期古建築考察 (超星)
15 曲阜孔朝建築 【有原書】(超星)
16 園冶注釋 (第二版) 【有原書】(超星)
17 中國古代高建築 (超星)
18 中國古代建築裝飾 彩畫
19 中國古代建築裝飾 雕刻
20 中國古代建築裝飾 裝修
21 中國古建探微 (超星)
22 中國古建築 (超星)
23 中國古建築百問 (超星)
24 中國古建築全覽 (超星)
25 中國江南禪宗寺院建築 (超星)
26 中國民族建築 第一卷 (超星)
27 中國民族建築 第二卷 (超星)
28 中國民族建築 第三卷 (超星)
29 中國民族建築 第四卷 (超星)
30 中國民族建築 第五卷 (超星)
31 佛教寺院考古.pdf
32 城記.pdf 【有原書】
33 佛教石窟考古.pdf
34 宮殿考古通論.pdf
35 故宮辭典.pdf
36 漢代畫像石_吳曾德_文物出版社1984.pdf
37 漢字古音手冊.PDF
38 建築歷史與理論
39 建築書籍-中國古建築小品.pdf
40 林徽因文存+建築
41 明代南京寺院研究.pdf
42 明清室內陳設.朱家溍.紫禁城出版社.2004.pdf
43 秦漢瓦當.pdf
44 四川漢代畫象磚藝術.pdf
45 唐代長安辭典.pdf
46 隋唐兩京叢考
47 隋唐兩京坊里譜.楊鴻年.
48 天一閣藏本:明魯般營造正式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8) .pdf
49 閑情偶寄.pdf
50 正在消失的建築.pdf
51 中國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pdf
52 中國古代服飾研究.pdf 【有原書】
53 中國古代陵寢制度史研究.pdf
54 中國古典建築裝飾圖案選.pdf
55 中國石窟寺研究 宿白 文物出版社 1996年8月第1版.pdf
56 梓室餘墨_陳從周隨筆.pdf
57 長城.djvu
58 明十三陵.djvu
59 頤和園.djvu
60 老宅第.djvu
61 老牌坊.djvu
62 老書院.djvu
63 老門樓.djvu
64 老戲台.djvu
65 老樓閣.djvu
66 宋陵石雕紋飾.djvu
67 山西.djvu
68 中國民居.djvu
69 中國園林.djvu
70 避暑山莊.djvu
71 晉祠攬勝.djvu
72 日本傳統藝術 第四卷 浮世繪.djvu
73 園林史.djvu
74 屋宇春秋 山西老宅院.djvu
75 圓明園.djvu
76 陽光下的雕花門樓:武夷古民居的記憶.djvu
77 八百年的村落——培田紀行.djvu
78 徽州.djvu
79 走遍中國 南京.djvu
80 中國古代苑園與文化.djvu
81 古城記:失落文明的興與衰.djvu
82 江南六鎮.djvu
83 大壯·適形 中國建築·匠意 (超星)
84 建築十書 【有原書】(超星)
85 中國古建築百問
86 洛陽伽藍記
87 長物志校注
88 中國建築學會學術論文集 第一集 建築部分 (超星)
89 中國古建築藝術 (第1~4冊) 【不全】 (超星)
90 梁思成建築畫
91 隋唐宮廷建築考
92 中國文物考古辭典
《考古》雜志1955年1~6期及1991、1993~1998全年
《文物》雜志1959~2000共152期
文物五○○期總目索引 1950.1-1998.1.pdf
1 繁峙岩山寺.pdf(不全)
2 中國古亭.pdf
3 中國古亭.pdf
4 佛宮寺釋迦塔和崇福寺遼金壁畫.djvu
5 中國古建築定額與預算.pdf
6 中國建築史圖錄(梁思成).pdg
7 中國江南古建築裝修裝飾圖典.pdg
8 《中國建築史》——伊東忠太.pdf【有原書】
9 平遙古城與民居.pdf【有原書】
10 清工部《工程做法則例》圖解.pdf【有原書】
11 怎樣鑒定古建築.pdf【有原書】
12 蘇州古典園林營造錄.pdg
13 _園治注釋(第二版)【有原書】
14 明式傢具珍賞
15 盛京宮殿建築
16 蘇州古典園林營造錄
17 中國建築彩畫圖集(何俊壽)【有原書】
18 蘇州古典園林藝術=THE ART OF SUZHOU CLASSICAL GARDEN.pdf
19 永訣的建築.pdf
20 中國文物地圖集陝西分冊上.pdf
21 中國文物地圖集陝西分冊下.pdf
22 紫禁城宮殿.pdf
23 中國藏傳佛教白描圖集.pdf
24 _園治注釋(第二版)【有原書】
25 紅木小件.pdf
26 清工部《工程做法則例》圖解.pdf
27 蘇州香山幫建築.pdf
28 永訣的建築.pdf
29 叩開魯班的大門-中國營造學社史略(林洙著,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95年10月第一版).djvu
另:《建築史論文集》【有原書】、《古建園林技術》【有原書】、《建築歷史研究》等相關散篇論文 目錄如下
1、_材分八等_在建築史上的意義.pdf
2、_禮制建築_求解.pdf
3、_應縣木塔_讀後札記.pdf
4、_營造法式_版本及其流布述略.pdf
5、_營造法式_變造用材制度探析.pdf
6、_營造法式_變造用材制度探析下.pdf
7、_營造法式_殿閣地盤分槽圖新探.pdf
8、_營造法式_瓦作制度初探.pdf
9、_營造法式_中廈兩頭造出際制度釋疑.pdf
10、_營造法式_中翼角檐細部處理及起翹探討.pdf
11、_營造法式小木作_幾種門制度初探.PDF
12、《「禮制建築」求解》——方曉風.pdf
13、《北京故宮修復測繪研究》.pdf
14、《我國古代木構建築結構體系的確立及其原生形態》徐伯安.pdf
15、《營造法式》變選用材制度探析.pdf
16、《營造法式》變造用材制度探析(Ⅱ).pdf
17、《營造法式》中的翼角構造初探.PDF
18、《中國古建築文獻指南》簡介.pdf
19、2006年_最重要的建築經典記憶_議梁思成_省略_誕辰105周年及中國營造學社的.pdf
20、寶山靈泉寺大住聖窟浮雕藝術初探.pdf
21、保存完好的「樣式雷」古建築群——清西陵.pdf
22、北宋《營造法式》中的木雕藝術.PDF
23、邊靖樓修繕設計上.PDF
24、崇福寺小召牌樓構制初探.PDF
25、春秋至六朝麒麟的演變研究.pdf
26、從莫高窟壁畫看唐五代敦煌人的坐具和飲食坐姿_上_.pdf
27、從莫高窟壁畫看唐五代敦煌人的坐具和飲食坐姿_下_.pdf
28、從駝峰與墓股的比較看中日古代建築的源流和發展關系.pdf
29、從帳形龕飾到帳形龕_北朝石窟中一個被忽視的問題.pdf
30、定興慈雲閣修繕記.PDF
31、定州開元寺塔塔剎發現一批文物.PDF
32、斗栱的結構起源與《營造法式》──_鋪作_與_跳鋪之作_辨析.PDF
33、斗栱——李學武.PDF
34、枓栱的結構,起源,與《營造法式》——「鋪作」與「跳,鋪之作」辨析.pdf
35、獨具魅力的古建珍品——榆次城隍廟.PDF
36、獨樂寺觀音閣_山門的大木作制度_上_.pdf
37、獨樂寺觀音閣_山門的大木作制度_下_.pdf
38、獨樂寺觀音閣壁畫調查.PDF
39、獨樂寺遼代建築結構分析及計算模型簡化.pdf
40、對清東陵裕陵地宮棺位問題的探討.PDF
41、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不應只把注意力投放到建築_物_的研究上.pdf
42、敦煌北朝石窟形制諸問題.pdf
43、敦煌壁畫中的胡床傢具_一_.pdf
44、敦煌雕塑.pdf
45、敦煌火珠圖像探微.pdf
46、佛光寺東大殿實測數據解讀.pdf
47、撫寧境內明長城敵台的建築形制.PDF
48、甘肅張掖大佛寺大佛殿的建築特徵.PDF
49、高安回瀾塔.PDF
50、高層古建築木結構——應縣木塔現狀結構評價.pdf
51、古代的椅和凳.pdf
52、古代建築的設計技術及其比較_試論從_營造法式_至_工程做法_建築設計技術的演變和.pdf
53、古代建築生產的制度與技術_宋_營造法式_與日本_延喜木工寮式_的比較.pdf
54、古代營建技術中的_樣_造_作_.pdf
55、古建瑰寶——千年古剎獨樂寺——楊作瑞.pdf
56、古建瑰寶永樂宮.PDF
57、古建門種種.pdf
58、古建上的主要裝飾紋樣.PDF
59、古建築角梁構造與翼角生起略述.PDF
60、古建築結構研究十八年.pdf
61、古太原晉陽建築文化淺析.PDF
62、故城縣慶林寺古塔.PDF
63、關於_營造法式_的研究.pdf
64、關於對山西應縣木塔保護工程抬升修繕方案的意見.pdf
65、關於清_工程做法_斗科部分的若干問題探討_一_.pdf
66、關於清_工程做法_斗科部分的若干問題探討_二_.pdf
67、關於清_工程做法_斗科部分的若干問題探討_三_.pdf
68、關於清_工程做法_斗科部分的若干問題探討_四_.pdf
69、關於清_工程做法_斗科部分若干問題的探討_五_.pdf
70、關於唐宋單檐木構建築平立面比例問題的一些初步探討.pdf
71、關於元上都宮城北牆中段的闕式建築台基.PDF
72、廣東澄海龜山漢代建築遺址.PDF
73、漢代高台建築技術研究.pdf
74、漢代及其以前的建築基礎.pdf
75、漢代建築大木作技術特徵_之二_斗栱之分類_柱頭鋪作_轉角鋪作_補間鋪作.pdf
76、漢代建築大木作技術特徵_之三_柱_礎_梁枋_平坐腰檐.pdf
77、漢代建築大木作技術特徵_之一_斗栱.pdf
78、何謂《營造法式》之_槽_.PDF
79、河北赤城縣古塔調查.PDF
80、河北淶源閣院寺文殊殿建築年代鑒別研究.pdf
81、河北遼代古塔建築藝術初探.PDF
82、河北玉田凈覺寺調查報告.PDF
83、河北趙縣西林寺塔.PDF
84、河南出土漢代建築明器.PDF
85、黑龍江省第四批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簡介.PDF
86、胡床雜考_敦煌壁畫傢具研究之三.pdf
87、華夏古建築的「活化石」--承啟樓.pdf
88、換個方法拍「古建」.pdf
89、霍州署元代大堂.PDF
90、基於AutoCAD的中國木構古建築的三維重建.pdf
91、基於CAD與GIS集成的仿唐古建築景觀的三維重建方法.pdf
92、濟瀆廟寢宮建築研究.PDF
93、薊縣獨樂寺出土的唐代紀年經幢.PDF
94、薊縣獨樂寺出土的唐代紀年經幢.PDF
95、簡述漢畫建築脊飾的文化意象.pdf
96、江蘇六朝畫像磚研究.pdf
97、江西樟樹臨江文物調查.PDF
98、金獅床考_敦煌壁畫傢具研究之二.pdf
99、晉城青蓮寺塔幢建築分析.PDF
100、晉祠聖母殿研究.pdf
101、晉祠獻殿.PDF
102、晉東南歇山建築的梁架做法綜述與統計分析_晉東南地區唐至金歇山建築研究之一.pdf
103、開善寺大雄寶殿修繕工程設計深化與現場實施.pdf
104、開元觀古建築初探.PDF
105、克孜爾石窟前的木構建築.PDF
106、梁思成建築畫.pdf
107、兩漢魏晉南北朝的塢壁.pdf
108、兩周禮器制度研究.pdf
109、遼金珍品塞外巨剎──山西大同華嚴寺.PDF
110、遼慶州釋迦佛舍利塔.PDF
111、靈岩寺石刻造像考.PDF
112、六朝瓦當的發現及初步研究.pdf
113、龍在古建器具上的裝飾形式.PDF
114、隆興寺宋代木雕立式彌勒像的修復.PDF
115、隆興寺天王殿的建築時代及復原設想.PDF
116、樓閣建築構成與逐層副階形式.pdf
117、甪直保聖寺大殿復原探討.PDF
118、綠水蒼柏話晉祠.PDF
119、略論北京的古建牌樓.pdf
120、略議陳明達先生的中國古代木構發展史研究.pdf
121、論明代建築之斗栱用材等級.PDF
122、米蘭佛寺考.PDF
123、明代建築油飾彩畫要點.PDF
124、南朝帝王陵寢初探.PDF
125、南方上昂與挑斡作法探析.pdf
126、南京朝天宮冶城閣設計.PDF
127、南京出土六朝獸面紋瓦當再探.pdf
128、南京出土六朝瓦當初探.pdf
129、南京圖書館館藏清抄本《營造法式》考略.PDF
130、南京鍾山二號寺遺址出土南朝瓦當及與南朝上定林寺關系研究.pdf
131、寧安興隆寺建築概述.PDF
132、牌坊建築文化初探.PDF
133、平順薦福寺遺址出土的佛教石造像及龍門寺部分造像.PDF
134、鋪作·出跳·枓科及其它.PDF
135、普救寺原狀考.pdf
136、千古一剎佛光寺.PDF
137、淺識宋材份制與清鬥口制.PDF
138、淺談電視節目中古建築與古文物的拍攝技巧.pdf
139、淺談歷代的床和席.pdf
140、清朝祖陵——永陵.pdf
141、清工部_工程做法則例_連載一_.pdf
142、清工部_工程做法則例_連載二_.pdf
143、清工部_工程做法則例_連載三_九檁歇山轉角前後廊單翹單昂斗科鬥口三寸大木做法.pdf
144、清工部_工程做法則例_連載四_.pdf
145、清工部_工程做法則例_連載五_.pdf
146、清工部_工程做法則例_連載六_.pdf
147、清式木構建築的節點和榫卯1.pdf
148、清式木構建築的節點和榫卯2.pdf
149、日本古代寺院建築瓦屋面及與我國唐代屋面作法的聯系.pdf
150、山東臨淄出土一件漢代人物圓雕石像.PDF
151、山西古牌樓淺析.PDF
152、山西晉城碧落寺石窟調查記.PDF
153、山西陵川西溪真澤二仙廟.PDF
154、山西省夏縣司馬光墓余慶禪院的建築.PDF
155、山西現存早期木結構建築區域特徵淺探上.PDF
156、山西應縣佛宮寺遼釋迦木塔——梁思成.pdf
157、山西應縣木塔的尺度規律.pdf
158、山西應縣木塔應當怎樣修_.pdf
159、陝西白水北宋妙覺寺塔基及地宮的發掘.PDF
160、繩床及相關問題考_敦煌壁畫傢具研究之一.pdf
161、試從北宋少林寺初祖庵大殿分析江南技術對《營造法式》的影響.PDF
162、試從初祖庵大殿分析江南技術對《營造法式》的影響.PDF
163、試論_材分八等_的數理淵源.pdf
164、試論_營造法式_中的定向_定平技術.pdf
165、是比例關系還是模數關系_關於法隆寺建築尺度規律的再探討.pdf
166、數碼攝影技巧:古建築掠影.pdf
167、宋《營造法式》大木作設計模數論.pdf
168、宋《營造法式》壘造窯制度初探.PDF
169、宋代官方建築設計考述.pdf
170、宋代建築地面與牆體營造技術.pdf
171、宋代建築基礎營造技術(1).pdf
172、宋代建築台基營造技術.pdf
173、宋代建築瓦屋面營造技術.pdf
174、宋代營造工程管理制度.pdf
175、宋式彩畫設計.pdf
176、泰州城隍廟建築修繕方案設計.pdf
177、談_樹_的文化功能_顧愷之_洛神賦_與磚畫_竹林七賢_中_樹_的比較.pdf
178、唐_北宋木結構建築_平面尺寸_之分析.pdf
179、唐長安大明宮含元殿復原研究報告_上_再論含元殿的形制.pdf
180、唐長安大明宮含元殿復原研究報告_下_再論含元殿的形制.pdf
181、唐代彩畫及宋_營造法式_彩畫制度.pdf
182、唐代門窗形制考_以唐詩及相關文獻史料為據.pdf
183、唐風建築斗栱初探.pdf
184、唐風建築斗栱初探下.PDF
185、唐宋單體建築之面闊與進深如何確定.pdf
186、唐宋古建築尺度規律研究.pdf
187、唐宋園林之瑰寶.PDF
188、天津大悲禪院大雄寶殿施工技術.PDF
189、偉大創造時代的宋代建築.pdf
190、文水則天聖母廟後殿結構分析.PDF
191、文物五○○期總目索引 1950.1-1998.1.pdf
192、我國古代木構建築結構體系的確立及其原生形態.pdf
193、我國現存最早的轉輪藏──正定隆興寺宋代轉輪藏淺析.PDF
194、斜栱演變及普拍枋的作用.PDF
195、新發現的一批_斗栱分件圖_.pdf
196、興洲行宮考.PDF
197、邢台天寧寺前殿始建年代初議.PDF
198、衙門建築源流及規制考略.PDF
199、揚州鑒真大和尚紀念堂設計方案.pdf
200、陽泉關王廟大殿.PDF
201、疑義相與析──讀《斗栱的結構起源與〈營造法式〉》.PDF
202、以管窺豹猶有一得.PDF
203、以管窺豹猶有一得_山西朔州崇福寺彌陀殿木大作營造尺及比例初探.pdf
204、有關大住聖窟與三階教的關系問題.pdf
205、榆社郝壁村壽聖寺山門時代考.PDF
206、雲岡石窟建築特徵的鏡頭詮釋.PDF
207、正定廣惠寺華塔建築年代問題新探.PDF
208、正定廣惠寺華塔內的二尊唐開元年白石佛造像.PDF
209、中國傳統建築翼角處理.pdf
210、中國古代建築柱子裝飾之歷史演變.pdf
211、中國古代木構樓閣的建築構成探析.pdf
212、中國古建築脊飾的文化淵源初探.pdf
213、中國古建築脊飾的文化淵源初探_續_.pdf
214、中國明代木質古建西安鼓樓彩繪的分析研究.pdf
215、中原古剎-河南省香嚴寺.pdf
216、追尋古典的美麗.PDF
217、追尋歷史足跡——用數碼相機拍攝古建築(2).pdf
218、涿州智度寺塔初探.PDF
219、作庭記譯著與研究 張十慶.pdf
❺ 有沒關於古建築模型製作具體施工尺寸的書籍
藉助圖書來學習只是學習理論知識的一種方法,最主要的還是實際操作,當然如果說樓主只局限與了解一個理論 的話書籍是最好的方法了
中國古建築電子書籍書目
1、《營造法式》.jpg陶本
2、《營造法式》.pdg全四冊1933年初版
3、《營造法式注釋》.pdg—梁思成
4、《營造法式大木作制度研究》.pdf—陳明達【有原書】
5、《營造法式解讀》.pdf—潘谷西(部分)【有原書】
6、《營造法式》研究札記.pdf(續一)—陳明達【有原書】
7、《營造法式》圖樣.jpg
8、《營造法原》.pdf—姚承祖【有原書】
9、《中國古建築術語辭典》.pdf【有原書】
10、《梁思成全集》.pdf(缺第十卷)【有原書】
11、《清式營造則例》.pdf—梁思成【有原書】
12、《中國古建築圖典》.pdf—林洙
13、《枓栱》—潘德華(部分).jpg【有原書】
14、《工程做法注釋》.jpg—王璞子(部分)【有原書】
15、《中國古代建築技術史》.pdf【有原書】
16、《中國古代木結構建築技術》.pdf—陳明達
17、《中國木構建築營造技術》.pdg—馬炳堅【有原書】
18、《中國古建築瓦石營法》.pdf—劉大可【有原書】
19、《中國古代建築史》.pdf—劉敦楨【有原書】
20、《中國古代建築史》.pdf第二卷 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建築【有原書】
21、《中國古代建築史》.pdf第三卷 宋、遼、金、西夏建築【有原書】
22、《中國古代建築史》.pdf第四卷:元明建築【有原書】
23、《中國古代建築史》.pdf第五卷 清代建築【有原書】
24、《華夏意匠》:中國古典建築設計原理分析—李允鉌.pdf【有原書】
25、《祁英濤古建築論文集》.jpg【有原書】
26、《山東廣饒關帝廟正殿》—顏華
27、《應縣木塔》.pdf—陳明達【有原書】
28、《園冶》【有原書】
29、《中國城牆》.pdf—羅哲文
30、《中國傳統建築的十三個特徵》.pdf
31、《中國古代城市規劃、建築群布局及建築設計方法研究》.pdf—付熹年【有原書】
32、《中國古典園林分析》.pdg—彭一剛【有原書】
33、《中國古建築構件圖典》.pdf
34、《中國古建築裝飾彩繪工程技術》.jpg—速算速詢卡【有原書】
35、《中國建築設計參考資料圖說》.pdf—馮建逵
36、《中國建築史(光碟)參考圖》—潘谷西主編
37、《中國建築史》東南大學電子教案
38、《中國塔》.ebook—張馭寰
39、《中國古建築二十講》.pdf
40、《中國建築藝術二十講》.pdf—梁思成
41、《中國清代官式建築彩畫技術》.pdf【有原書】
42、《中國營造學社匯刊 》.pdf 精裝 十一冊【有原書】
43、《營造法式初探》.pdf—潘谷西
44、《佛教建築與地理風水》.pdf
45、《柴澤俊古建築文集》.pdf【有原書】
46、《陳明達古建築與雕塑史論》.pdf【有原書】
47、《傅熹年建築史論文集》.pdf【有原書】
48、《建築考古學論文集》.pdf—楊宏勛
49、《劉敦楨文集》.pdf第一卷
50、《傳統灰作基本操作與應用之研究》.pdf
51、《仿古建築施工實用技術》.pdf
52、《風水理論研究》.pdg—王其亨【有原書】
53、《古代大木作靜力初探》.pdf—王天【有原書】
54、《古建築勘查與探究》.pdf—張馭寰
55、《古文物稱謂圖典》 .pdf
56、《華嚴寺》.pdf【有原書】
57、《繪圖魯班經》.pdf
58、《匠學七說》.pdf—張良皋
59、《美的歷程》.pdf(插圖本珍藏本)—李澤厚
60、《麥地里的飛檐》.doc【有原書】
61、《清代匠作則例》.pdf 第一卷—王世襄
62、《明式傢具萃珍》.pdf—王世襄
63、《明式傢具研究》.pdf—王世襄
64、《明式傢具珍賞》.pdf—王世襄
65、《髹飾錄解說》.pdf:中國傳統漆工藝研究(修訂版)—王世襄【有原書】
66、《中國古代門窗》.pdg—馬未都
67、《明清傢具鑒賞與研究》.pdf—田家青.pdf
68、山西榆次永壽寺雨花宮
《營造法式》解讀-密碼材栔雙全的QQ號
69、《園綜》—陳從周
70、《中國園林鑒賞辭典》.pdf—陳從周【有原書】
71、《蘇州古典園林》.pdg—劉敦楨
72、《鄉土建築裝飾藝術》.jpg—樓慶西
73、《古建築文化圖說》.pdf 說樓—覃力
74、《古建築文化圖說》.pdf 說門—覃力
75、《古建築文化圖說》.pdf 說弄—張錫昌
76、《古建築文化圖說》 .pdf 說牆—尹文 .pdf
77、《古建築文化圖說》 .pdf 說台—韋明鏵.pdf
78、《古建築文化圖說》 .pdf說亭—覃力 .pdf
79、《古建築文化圖說》 .pdf說園—陳從周.pdf
80、《山東寺廟塔窟》.pdf—趙浦根
81、《伯希和敦煌石窟筆記》.pdf
82、《中國古代風水與建築選址》.pdf--一丁 雨露 洪涌
83、《中國建築藝術全集》.pdf18 私家園林
84、《中國建築藝術全集》.pdf12 佛教建築 (一 北方)
85、《中國古代建築文獻注譯與論述》.pdf—李書鈞
86、《不只中國木建築》.pdg—趙廣超
87、《弘一大師全集》.pdf·第9冊:書法卷.djvu
88、《中國古代服飾研究》.pdf 沈從文【有原書】
89、《中國傳統工藝全集》.絲綢織染.pdf
90、《中國傳統工藝全集》.造紙與印刷.pdf
91、《中國傳統工藝全集》.漆藝.pdf
92、《中國傳統工藝全集》.中葯炮製.pdf
93、《中國傳統工藝全集》.雕塑.pdf
94、《中國傳統工藝全集》.金銀細金工藝和景泰藍.pdf
95、《中國建築類型及結構》--劉致平.pdf
《唐長安大明宮含元殿原狀的探討》.jpg付熹年 (文物1973.7)
中國古代建築代表博物館
中國古建築精粹電子書
中國古建築圖譜
中國全史
《漢語大字典》
《康熙字典》
唐_北宋木結構建築_平面尺寸_之分析
園林景觀設計
***《中國營造學社彚刊》第一卷 第一期 【有原書】
***《中國營造學社彚刊》第一卷 第二期 【有原書】
***《中國營造學社彚刊》第二卷 第一期 【有原書】
***《中國營造學社彚刊》第四卷 第三、四期 【有原書】
***《中國營造學社彚刊》第五卷 第二期 【有原書】
***《中國營造學社彚刊》第五卷 第三期 【有原書】
***《中國營造學社彚刊》第五卷 第四期 【有原書】
***《中國營造學社彚刊》第六卷 第一期 【有原書】
***《中國營造學社彚刊》第六卷 第二期 【有原書】
***《中國營造學社彚刊》第七卷 第一期 【有原書】
***《中國營造學社彚刊》第七卷 第二期 【有原書】
1《文物建築》第一輯 河南古建 【有原書】
2 陳萬里陶瓷考古文集 【有原書】
3 東方建築研究 (上冊) (超星)
4 東方寺廟明珠:南禪寺、佛光寺 (超星)
5 敦煌傢具資料
6 佛像藝術造型
7 古建築保護與研究 【有原書】(超星)
8 建築歷史研究 第一輯 【有原書】(超星)
9 江南園林志 (第二版) 【有原書】(超星)
10 叩開魯班的大門——中國營造學社史略 【有原書】(超星)
11 劉敦楨文集 (一) (超星)
12 劉敦楨文集 (二) (超星)
13 劉敦楨文集 (三) 【有原書】(超星)
14 凝固的藝術魂魄:晉東南地區早期古建築考察 (超星)
15 曲阜孔朝建築 【有原書】(超星)
16 園冶注釋 (第二版) 【有原書】(超星)
17 中國古代高建築 (超星)
18 中國古代建築裝飾 彩畫
19 中國古代建築裝飾 雕刻
20 中國古代建築裝飾 裝修
21 中國古建探微 (超星)
22 中國古建築 (超星)
23 中國古建築百問 (超星)
24 中國古建築全覽 (超星)
25 中國江南禪宗寺院建築 (超星)
26 中國民族建築 第一卷 (超星)
27 中國民族建築 第二卷 (超星)
28 中國民族建築 第三卷 (超星)
❻ 古建築結構的問題
古建築哪個資料?常見的木結構方式有穿斗式構架、抬梁式構架、混合式構架、干欄式構架、井乾式構架等。更多古建築資料,也可以搜索古建家園查看
❼ 篆刻入門書籍需要哪些
篆刻的書籍很多,篆刻主要是篆法,這是最重要的。比如《改瑕歸正 》《十鍾山房印舉選》《篆刻五十講》《篆刻三百品》都是非常實用的篆刻入門書籍,一個篆刻家不一定具有很深的書寫功夫,但是一定要會寫出有特色的篆書,我以前學篆刻時也看過不少的篆刻書籍,我看有些著名篆刻家的作品,小到一厘米見方的小印,越是放大越見神采。不易啊!以前我收集一些篆刻書籍如:篆書、篆刻技法、篆刻印章、篆書文化、篆刻工具書等一些 篆刻書籍大概三百多冊,對於篆刻和篆書的朋友非常不錯的學習資料,
注意看圖片中右下角,此所有篆刻書籍資料均出自於此處
推薦篆刻工具書目錄:
│ 篆刻編 先秦璽印.pdf
│ 《古璽匯編》
│ 《古鉨文編》羅福頤.pdf
│ 《古籀匯編》.pdf
│ 篆書的辨識與寫法.pdf
│ 篆字印匯.pdf
│ 篆字匯.pdf
│ 集古印篆增補六書通.pdf
│ 鳥蟲書通考.pdf
│戰國璽印文字考釋七篇.pdf
│戰國鉩印分域編.pdf
│掌上金石大字典.CHM
│故宮博物院藏古璽印選.pdf
│故宮博物院藏肖形印選.pdf
│方介堪《心經》原列印譜.pdf
│方介堪篆《心經》.pdf
│西泠印社藏印選 [第一冊].pdf
│西泠印社藏印選 [第二冊].pdf
│西泠四家印譜.pdf
│西泠秋拍陳巨來精品.pdf
│趙之謙印譜原印本.pdf
│邊款知識和鈐印法.pdf
│送給篆刻新手的禮物 臨摹教程.pdf
│逍遙-武陵老井近作十數方.pdf
│鄧散木原拓印稿.pdf
│金意庵篆刻.pdf
│漢玉印精選(正).jpg
│漢瓦當精品.doc
│漢私印.pdf
│汪關印譜.pdf
│沉陽古籍:百體千字文.pdf
│沙孟海印學史.pdf
│沙村印話-沙孟海.pdf
│河南駐馬店的新蔡地區出土的戰國封泥.pdf
│大千印留.pdf
│天津博物館藏印.pdf
│安持精舍印冣.djvu
│寶子碑.pdf
│封泥匯編-福庵.pdf
│將軍印100方.rar
│履盦三代朱跡.pdf
│山西博物院藏歷代璽印.pdf
│嶧山碑.pdf
│嶧山碑與篆書技法.pdf
│嶧山碑及其筆法.pdf
│張遴駿道德經.pdf
│影印古本篆刻學鄧散木.pdf
│徐正濂談刀法與線條.pdf
│戰國文字編.pdf
│戰國璽印字根研究.ZIP
│明清著名藏書家-藏書印.pdf
│明清著名藏書家[1].藏書印..pdf
│來一石先生篆刻.pdf
│來楚生自用印存 [原石精拓].pdf
│方介堪精品鳥蟲篆印.pdf
│施曉峰篆刻網路展.pdf
│篆刻技法-如何用刀.pdf
│篆刻技法圖典.pdf
│篆刻愛好者最易進入的四個誤區.pdf
│篆刻病印評改200例_韓天衡.pdf
│篆刻病印評改摘要.pdf
│篆刻藝術中不可忽視的另一面 邊款.pdf
│篆刻針度.pdf
│羅福頤+漢印文字征補遺.pdf
│羅福頤印選.pdf
│虢季子白盤清末朱拓.pdf
│西夏官印匯考.pdf
│西泠印社百年社藏精品.pdf
│西泠印社社員袁道厚作品欣賞.pdf
│西泠印社藏-西泠八家篆刻.pdf
│百扇齋主手拓悲鴻用印.pdf
│福庵印綴.pdf
│秦印文字匯編.pdf
│秦漢鳥蟲篆印選.pdf
│簡明中國文字學 [修訂版].pdf
│篆書技法百日通.pdf
│篆書的辨識與寫法.pdf
│王綿之方劑學講稿.pdf
│甘氏集古印正.pdf
│印面.pdf
│歷代千字文真跡比較·篆書卷.pdf
│歷代印風系列 漢印.pdf
│歷代篆刻作品精選 .doc
│古圖形璽印匯.pdf
│吳昌碩臨石鼓文.pdf
│吳頤人篆刻作品展示.pdf
│圖釋古漢字.pdf
│基礎漢字形義釋源.pdf
│增補徐三庚印譜.pdf
│壬辰年迎春篆刻展.pdf
│金文大字典.pdf
│金文編(四版).pdf
│陳巨來治印墨稿選.pdf
│青泥遺真-新出秦漢封泥特集.pdf
│篆書章法.pdf
│篆刻.doc
│篆刻五十講_吳頤人.pdf
│篆刻入門.pdf
│篆刻刀法常識.pdf
│篆刻印史編年.txt
│篆刻四大家印譜.pdf
│玉印集存.pdf
│玉印(反).jpg
│玉印(正).jpg
│王福庵.pdf
│王福庵印存.pdf
│王福庵原印拓片.rar
│王福庵篆書千字文.pdf
│王福庵篆書說文部目.pdf
│古璽文編.pdf
│古璽匯編 釋文訂補及分類修訂.pdf
│古璽匯編.pdf
│古璽鑒賞150例.pdf
│古肖形印臆釋.pdf
│古陶文匯編.pdf
│高清漢代私印印譜2.pdf
│魯迅美術學院藏《嶧山碑》.pdf
│鳥蟲印精選(反).jpg
│齊白石印存 [原石精拓].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