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戰爭論》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戰爭論》([德] 克勞塞維茨)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https://pan..com/s/1z2Zf1aVirzCLEDyVkv1Alw
書名:戰爭論
作者:[德] 克勞塞維茨
譯者: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
豆瓣評分:8.8
出版社:解放軍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5-1-1
頁數:1211
內容簡介:
《戰爭論》是克勞塞維茨在總結以往戰爭特別是拿破崙戰爭的基礎上寫成的,全書共8篇124章;另有說明、作者自序,及作者在1810年至1812年為普魯士王太子講授軍事課的材料、關於軍隊的有機區分、戰術或戰術學講授計劃和提綱等附錄,約70餘萬字。第一篇,論戰爭的性質;第二篇,論戰爭理論;第三篇,戰略概論;第四篇,戰斗;第五篇,軍隊;第六篇,防禦;第七篇,進攻(草稿);第八篇,戰爭計劃(草稿)。
盡管該書是一部尚未完成的著作,但由於克勞塞維茨注意運用德國古典哲學的辯證法考察戰爭問題,因而闡發了諸如:"戰爭無非是政治通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等一系列在戰爭理論中引起一場革命的主要思想。
作者簡介:
卡爾・馮・克勞塞維茨(Carlvon Clause witz)在1780年6月出生於普魯士馬格德堡附近布爾格鎮的一個小貴族家庭。十二歲時在波茨坦的一個步兵團中充當士官生。1793年,當普魯士同革命後的法國作戰時,他曾參加圍攻美因茲城等戰斗。1795年升為少尉。
1803年春,他在該校畢業後,被香霍斯特推薦為奧古斯特親王的副官。在這一段時期,他經常參加香霍斯特主辦的軍事協會的活動,聽康德主義者基瑟韋特的哲學課,研究軍事、哲學、歷史和文學等著作,寫了一些這方面的文章。
❷ 哪裡有 美軍步兵巷戰戰術手冊.pdf 下載
買書的,名字叫《戰斗聖經》,或者網路搜索特警GOGOGO,這些都是軍用訓練教材
❸ 哪裡有《美國步兵手冊》買
不需要買,直接下載就可以了.
PDF格式的
http://www.globalsecurity.org/military/library/policy/army/fm/21-76-1/index.html
網頁打開比較慢,可以用迅雷迅雷下載然後打開看,不大,才3M左右.
美軍英文原版,國防部陸軍野戰教範FM21-76-1/MCRP3-02H/NWP3-50.3/AFTTP(I)3-2.26
SURVIVAL,EVASION,ANDRECOVERY
標題:"生存,逃脫,與治癒".
言歸正傳
----------------------------------------
DAPAM並不是一本書,而是一系列的叢書.後面一般有序列號,例如DAPAM738-751.屬於一部美軍維修保障手冊.手冊的內容幾乎無所不包,但是比較簡短,方便理解.
FM"FieldManual野戰教範"和TM"TechnologyManual技術教範"是作為對手冊的詳細補充,內容要詳盡的多,可操作性極強.兩種教範是相互貫通的,只是側重點不一樣而已.
例如
野戰教範FM3-22.9:RifleMarksmenshipM16A1,M16A2/3,M16A4andM4Carbine
[M16A1,M16A2/3,M16A4步槍和M4卡賓槍的射擊教程],裡面講解了M16系列的主要功能,構造介紹,射擊要領,維護保養,日常訓練,靶場設施等等.
但如果你想知道完整的技術數據,就查閱TM9-1005-319-10和TM9-1005-249-10;
要進一步了解各個衍生型號的詳細數據,就必須用到TM9-1240-413-12&P,TM11-5855-301-12&P,TM11-5855-308-12&P和TM11-5855-302-12&P;
相關可選用配件,例如戰術導軌,前握把等,查閱TM9-1005-319-10;
M68紅點式瞄準鏡(就是Aimpoint),消音器等,TM9-1240-413-12&P;
AN/PVS-2,AN/PVS-2A,和AN/PVS-2B型夜視儀,TM11-5855-203-10;
AN/PVS-4型夜視儀,TM11-5855-213-10;
AN/PVS-5和AN/PVS-5A夜視儀,TM11-5855-238-10;
AN/PVS-14型夜視儀,TM11-5855-306-10;
等等等等.....
就是這么一本基本的步槍射擊教程,要求用到的其它教材包括:
AR210-21(ArmyRegulation,陸軍條令)
AR350-41
AR385-10
DAForm2028(DAForm,陸軍部表格)
DAForm2404
DAForm3595-R
DAForm3601-R
DAForm5239-R
DAForm5241-R
DAForm5789-R
DAForm5790-R
DAPam350-38
FM25-100
FM100-14
TC7-9
TC25-8
TM7-6920-703-14&P
TM9-1005-249-10
TM9-1005-319-10
TM9-1240-413-12&P
TM11-5855-203-10
TM11-5855-213-10
TM11-5855-238-10
TM11-5855-261-10
TM11-5855-301-12&P
TM11-5855-302-12&P
TM11-5855-306-10
TM11-5855-308-12&P
TRADOCReg385-2(,訓練與教育條令)
知己知彼啊,最可靠的辦法還是好好學英語吧.
❹ 求一標准 GJB 1627-93 軍事後勤裝備製造與驗收技術條件編寫的規定
GJB 1624.8-1993 軍事後勤裝備使用技術文件編寫導則 質量分級與報廢條件 GJB 1625-1993 軍事後勤裝備全壽命費用計算方法
GJB 1626-1993 軍事後勤裝備標志設計要求
GJB 1627-1993 軍事後勤裝備製造與驗收技術文件編寫的規定
GJB 1629-1993 軍事後勤裝備防核、生物、化學武器通用規范
GJB 0.2-2001 軍用標准文件編制工作導則第2部分:軍用規范編寫規定.pdf │ GJB 0.2-2001 軍用標准文件編制工作導則第2部分:軍用規范編寫規定.pdf │ GJB 0.3-2001 軍用標准文件編制工作導則第3部分:出版印刷規定.pdf │ GJB 0.3-2001 軍用標准文件編制工作導則 第3部分:出版印刷規定.pdf │ gjb 1-1981.pdf
│ GJB 1-80 機載懸掛物和懸掛裝置接合部位的通用設計准則.pdf
│
│
│
│ gjb 10-1984.pdf GJB 10-84 可貯存推進劑液體火箭發動機試驗程序.pdf gjb 100-1986.pdf GJB 100-86 面板、機架和機框的基本尺寸系列.pdf
│ gjb 1000-1990.pdf
│ GJB 1000-90 裝甲車輛發動機驗收規則.pdf
│ gjb 1001-1990.pdf
│ GJB 1001-90 作業區超短波輻射測量方法.pdf
│ GJB 1009.1-90 防步兵跳雷定型試驗規程總則.pdf
│ GJB 1009.10-90 防步兵跳雷定型試驗規程定時自毀時間試驗方法.pdf
│
│
│
│ GJB 1009.2-90 防步兵跳雷定型試驗規程外觀尺寸與質量檢驗方法.pdf GJB 1009.3-90 防步兵跳雷定型試驗規程 雷體破碎性試驗方法.pdf GJB 1009.4-90 防步兵跳雷定型試驗規程扇形靶試驗方法.pdf GJB 1009.5-90 防步兵跳雷定型試驗規程騰炸高度試驗方法.pdf
│ GJB 1009.6-90 防步兵跳雷定型試驗規程爆炸完全性試驗方法.pdf
│ GJB 1009.7-90 防步兵跳雷定型試驗規程拉(壓)發力試驗方法.pdf
│ GJB 1009.8-90 防步兵跳雷定型試驗規程設置保險時間試驗方法.pdf
│ GJB 1009.9-90 防步兵跳雷定型試驗規程發火可靠性試驗方法.pdf
│ gjb 1012-1990.PDF
│ GJB 1027A-2005.PDF
│ GJB 1032-1990.PDF
│
│
│
│ GJB 1034-1990.PDF GJB 1042A-2002.pdf GJB 1045.1-1990 艦艇船體振動評價基準 水面艦艇.pdf GJB 1045.2-1990 艦艇船體振動評價基準 快艇.pdf
│ GJB 1045.3-1990 艦艇船體振動評價基準 潛艇.pdf
│ GJB 1046-1990 艦船搭接、接地、屏蔽、濾波及電纜的電磁兼容性要求和方法.pdf │ GJB 1047.1-90 黑火葯試驗方法 硝酸鉀的測定稱量法.pdf
│ GJB 1047.1-90 黑火葯試驗方法 硝酸鉀的測定稱量法2.pdf
│ GJB 1047.10-90 黑火葯試驗方法假密度的測定.pdf
│ GJB 1047.11-90 黑火葯試驗方法粒度的測定.pdf
│ GJB 1047.2-90 黑火葯試驗方法 硝酸鉀的測定電導法.pdf
│ GJB 1047.3-90 黑火葯試驗方法硫磺的測定.pdf
│ GJB 1047.4-90 黑火葯試驗方法木炭的測定.pdf
│ GJB 1047.5-90 黑火葯試驗方法水分的測定.pdf
│ GJB 1047.6-90 黑火葯試驗方法吸濕性的測定.pdf
│ GJB 1047.6A-2004.pdf
│ GJB 1047.7-90 黑火葯試驗方法灰分的測定.pdf
│ GJB 1047.8-90 黑火葯試驗方法葯粉的測定.pdf
│ GJB 1047.9-90 黑火葯試驗方法密度的測定.pdf
│ GJB 1048A-1999 裝甲車輛柴油發動機曲軸鋼鍛件規范.pdf
│ GJB 1051A-2005.pdf
│ GJB 1056A-2004.PDF
│ GJB 1060.1-1991 艦船環境條件要求 機械環境.pdf
│ GJB 1060.2-1991 艦船環境條件要求 氣候環境.pdf
│ GJB 1061-1991.PDF
│ GJB 1062-1991.PDF
│ GJB 1065A-2004.pdf
│ GJB 1067.1-1991 潛艇核動力設施輻射防護安全規定 總則.pdf
│ GJB 1067.10-1995 潛艇核動力設施輻射防護安全規定排出流監測.pdf
│ GJB 1067.11-1994 潛艇核動力設施輻射防護安全規定工作人員應急和事故照射的處理原則及一般程序.pdf
│ GJB 1067.12-1995 潛艇核動力設施輻射防護安全規定核動力裝置維修期間輻射防護與檢測.pdf
│ GJB 1067.14-1998 潛艇核動力設施輻射防護安全規定核潛艇核事故應急輻射監測要求.pdf
│ GJB 1067.15-1998 潛艇核動力設施輻射防護安全規定核事故干預原則與干預水平.pdf │ GJB 1067.2-1991 潛艇核動力設施輻射防護安全規定核動力裝置運行期間的輻射防護與監測.pdf
│ GJB 1067.4-1991 潛艇核動力設施輻射防護安全規定工作人員個人劑量測量與評價.pdf │ GJB 1067.5-1991 潛艇核動力設施輻射防護安全規定輻射防護分區准則.pdf
│ GJB 1067.6-1992 潛艇核動力設施輻射防護安全規定放射性廢物分類.pdf
│ GJB 1067.7-1992 潛艇核動力設施輻射防護安全規定放射性物質管理和運輸安全.pdf │ GJB 1067.8-1993 潛艇核動力設施輻射防護安全規定環境影響評價.pdf
│ GJB 1067.9-1993 潛艇核動力設施輻射防護安全規定工作人員受照劑量評價模式.pdf │ GJB 1069.1-1991.PDF
│ GJB 1069.2-1991.PDF
│ gjb 1073-1991.pdf
│ GJB 1073-2001 壓伸成型雙基固體推進劑通用規范.pdf
│ GJB 1077-91 鎢基高密度合金穿甲彈用鎢粉.pdf
│
│
│
│ GJB 1094.1-1991.PDF GJB 1094.2-1991.PDF GJB 11.2-1991 水面艦艇艙室空氣組分容許濃度.pdf GJB 11.3-1991 常規動力潛艇艙室空氣組分容許濃度.pdf
│ GJB 1106-1991.PDF
│ GJB 1107-91 軍用汽車維修性規范.pdf
│ GJB 1108.1-91 軍用汽車油料鑒定試驗規程發動機潤滑油.pdf
│ GJB 1108.3-91 軍用汽車油料鑒定試驗規程潤滑脂.pdf
│ GJB 1108.4-91 軍用汽車油料鑒定試驗規程制動液.pdf
│
│
│
│ GJB 1109A-1999.PDF GJB 1110A-1999.PDF gjb 1121-1991.PDF GJB 1121-91 CRJ型軟管快速接頭.pdf
│ GJB 1123.13A-2001.pdf
│ GJB 1126-1991.PDF
│ GJB 1128A-2002.PDF
│ GJB 1145-1991.PDF
│
│
│
│
│
│ GJB 1146-1991.PDF GJB 1152-1991.PDF GJB 1159-91 火炮通用規范.pdf GJB 1172.1-1991.PDF GJB 1173-91 軍用汽車蓬桿規范.pdf GJB 1174-91 軍用汽車強制式剛性差速鎖止裝置.pdf
│ GJB 1176A-1998.PDF
│ GJB 1179-1991.PDF
│ gjb 1181-1991.PDF
│ GJB 1182-1991.PDF
│ GJB 1187A-2001.PDF
│ GJB 1188A-1999.pdf
│ GJB 118A-98 裝甲車輛滾動軸承規范.pdf
│ GJB 119.1A-2001.pdf
│ GJB 119.2A-2001.pdf
│ GJB 119.3A-2001.PDF
│ GJB 119.4A-2001.PDF
│ GJB 1191-1991.PDF
│ gjb 1195-1991.pdf
│ GJB 1195-91 速率陀螺儀通用規范 .pdf
│ GJB 11A-1998 核潛艇艙室空氣組分容許濃度.pdf
│ GJB 12-1984 導彈火炮在艦上發射時的脈沖雜訊對聽覺的安全限值.pdf │ GJB 12-84 導彈火炮在艦上發射時的脈沖雜訊對聽覺的安全限值.pdf │ GJB 120.1A-2006.pdf
│ GJB 120.2A-2006.pdf
│ GJB 120.3A-2006.pdf
│ GJB 120.4A-2006.pdf
│ GJB 1202-1991.PDF
│ GJB 1205-91 軍用滾動軸承通用規范.pdf
│ GJB 1210-91 接地、搭接和屏蔽設計的實施.pdf
│
│
│
│ GJB 1215A-2005.PDF GJB 1220-91 火炮零件用合金結構鋼規范.pdf GJB 123-88 土工建設標准.pdf GJB 1246A-2000 槍用單基發射葯通用規范.pdf
│ GJB 1256-1991.PDF
│ GJB 1259A-1998.PDF
│ GJB 1262A-2000 特種工業用紡織品貯存規則 .pdf
│ GJB 1262A-2000 特種工業用紡織品貯存規則.pdf
│ GJB 1262A-2000.PDF
│ gjb 1267-1991.PDF
│ gjb 1268-1991.PDF
│ GJB 1268A-2004.pdf
│ GJB 1269A-2000.PDF
│ GJB 1274-91 槍械、火炮、光學儀器完好的技術要求.pdf
│ GJB 1276-91 火炮工廠修理通用技術條件.pdf
│ GJB 1277.6-1991.pdf
│ GJB 1281-91.pdf
│ GJB 128A-1997.PDF
│ GJB 130.1-1986.PDF
│ GJB 130.10-1986.PDF
│ GJB 130.2-1986.PDF
│ GJB 130.3-1986.PDF
│ GJB 130.4-1986 膠接鋁蜂窩夾層結構平面拉伸試驗方法.pdf
│ GJB 130.4-1986.PDF
│ GJB 130.5-1986 膠接鋁蜂窩夾層結構和芯子平面壓縮性能試驗方法.pdf │ GJB 130.5-1986.pdf
│ GJB 130.6-1986 膠接鋁蜂窩夾層結構和芯子平面剪切試驗方法.pdf
❺ 美軍「斯德瑞克」旅編制
正確的是:斯特賴克戰斗旅
「斯瑞克」機械化旅
「斯瑞克」機械化旅包括:旅司令部及1個司令部連,3個摩托化步兵營,1個偵察營,1個炮兵營,1個後勤保障營,4個連——1個反坦克連、1個特種偵察連、1個工程連、1個通信連。「斯瑞克」機械化旅的員額為3995人,其中軍官261人,准尉34人,士兵3700人。
「斯瑞克」機械化旅的主要特點在於:它裝備採用同一平台的各種型別的「斯瑞克」輪式裝甲戰車。戰斗裝甲車原型是加拿大LAV-III「科迪亞克」步兵戰車的改進型,之所以取名「斯瑞克」,是為了紀念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表現突出的美國陸軍軍人C•斯瑞克和在越南戰爭中表現突出的美國陸軍軍人P•斯瑞克(機械化旅也因此得名)。
「斯瑞克」機械化旅的主要火力裝備包括:123輛「斯瑞克」 Ml 126裝甲輸送車,51輛「斯瑞克」Ml 127戰斗偵察車, 27輛配備重型武器的「斯瑞克」 Ml 128 戰車, 13輛「斯瑞克」M1131火力支援車, 18 門M777A2型155毫米牽引式榴彈炮, 36門M121型120毫米自行迫擊炮,12 門M252型81毫米牽引式迫擊炮,18 門Ml70型60毫米攜帶型迫擊炮,9套「陶-2」自行反坦克導彈系統及121套「標槍」攜帶型反坦克導彈系統。
「斯瑞克」機械化旅各分隊使用輕武器的主要有:M4 型5.56毫米自動卡賓槍、M16型5.56毫米自動步槍、M249型5.56毫米輕機槍、M240型7.62毫米輕機槍、M9型9毫米手槍、HB FLEX型12.7毫米重機槍、XM25 型2.5毫米攜帶型榴彈發射器、Mk19-3型40毫米重型自動榴彈發射器及M203型40毫米榴彈發射器。
「斯瑞克」機械化旅制式武器和技術裝備的重量及外型尺寸特點使其能夠通用所有的軍事運輸機空運。與重型旅相比,「斯瑞克」機械化旅具有更高的戰略及戰役機動性。同時,它與輕型旅相比又具有更強的火力和更高的防護力。
由此可見,目前美國陸軍改革措施所帶來的成效是,建立了具有全新組織結構、配備有先進武器裝備的指揮機構和兵團。在進攻、防禦以及穩定局勢的行動中,它們既可以獨立行動,也可以在聯合部隊集團的編制內有效地完成各種任務。
❻ 《戰爭史研究-第一集》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戰爭史研究-第一集》(閻京生)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https://pan..com/s/1mwF7jqQy_r1Hp8gmfeyCEg
書名:戰爭史研究-第一集
作者:閻京生
豆瓣評分:9.2
出版社: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
內容簡介:
德國山地步兵
德國山地步兵史
山地步兵的編制和作戰裝備
山地步兵的後勤與支援
日本海軍史話-明治篇
菊花與錨-近代日本的變革與日本海軍的興起
從浪速到吉野-日本帝國海軍的擴充和發展
❼ 二戰德軍步兵武器全集網盤下載
感謝邀請。
有關二戰德軍的研究資料汗牛充棟,個人比較喜歡《閃電戰》雜志社出版的一本專集:《二戰德軍步兵武器全集》(修訂版)。
直接上圖吧。
現在這本書的紙質版已經炒作得很高了,好在我們有PDF高清掃描電子版,更便捷,更實惠。
文章的圖片都是真實截圖展示,所得即所見。
希望能幫到您!更希望能得到您的採納和獎勵。
❽ 大秦究竟有多彪悍 完整版pdf
說到秦國。不能不說弩,和戰車
為什麼說弩牛逼呢?看一個戰例:
公元前342年,齊國和魏國在馬陵交戰,齊國軍師孫臏在馬陵道兩側埋伏了一萬多名弩手,當魏軍經過時,萬弩齊發,魏軍伏屍盈野
秦軍使用的弩機,製作標准程度甚至遠遠超過了今天,它的部件完全可以互換。在戰場上,秦軍士兵可以把損壞的弩機中仍舊完好的部件重新拼裝使用。但專家推測:秦人的超高標准化應該還有更重要的目的。秦人很可能將優選兵器的技術標准固定,國家再通過法令將這些技術標准發放到所有兵工廠。
五人為伍,設伍長一人;二伍為什,設什長一人;五什為屯,設屯長一人;二屯為百,設百將一人;五百人,設五百主一人;一千人,設二五百主一人。其中,「二五百主」也稱「千人」,已屬中級軍官。騎兵的編制,以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馬俑情況看,很可能是四騎一組,三組一列,九列一百零八騎為一隊,並能屬戰車六乘。這和《六韜均兵》篇所說「五騎一長,十騎一吏,百騎一率,二百騎一將」的編制,大致相近,但有所不同。車兵的編制,從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馬俑情況看,沒有步兵配合時,每八乘為一偏(即一行),二偏十六乘為一組,四組六十四乘為一隊。這和《六韜均兵》篇所說「五車一長,十車一吏,五十車一率,百車一將」的編制,也是頗為接近的,但有所不同。當有步兵配屬時,則以兵車一乘、甲士三人,步卒八人為一個基層單位,六乘為一組,十八乘加指揮車一乘為一隊。這和春秋時每乘兵車步年多至七十二人的編制大不相同,其原因就在於兵種的發展和車、步的分離。春秋是車戰的鼎盛時代,以車為主,車、步合編,隨著戰爭的需要和兵員的擴充,車屬步卒由十人、三十人……一直增加到七十二人。進入戰國以後,步兵成為獨立的兵種,並取代車兵而居於主導地位,車、步、騎逐漸按兵種分別編制,因而車屬步兵愈來愈少。到了秦代,車、步、騎分編已成定製,作戰時的配合是兵種的協同而不是編制的混合。所以,車、步合編的現象已不多見。合編時每乘步卒減少到八人。關於秦代水軍的編制,無文獻可證。從有關情況分析,很可能和步兵相仿,例如《史記張儀列傳》所載,秦的巴、蜀水軍,用「舫船載卒,一舫載五十人」,每舫即相當於步兵的一個屯。所謂「舫船」,即兩船相並。因為一隻船載二十五人,不是一個編制單位,所以才合並起來載五十人。再如,《華陽國志蜀志》所載,「司馬錯率巴蜀眾十萬,大舶船萬艘,米六百萬斛,浮江伐楚」,每艘即相當於步兵的一個什。所謂」大舶船」,實乃「太白船」的音誤,是一種較小的船,所以每船僅載十人。這兩條史料表明,當時的許多水軍,實際上即經過一定水上訓練的步兵,所以其編制與步兵相似,以適於水、陸兩用作戰。當然,水軍的編制,也有自己的特點。如《太平御覽》卷三一五引《越絕書》所載越國的水軍,「大羿一艘廣丈六尺,長十二丈,容戰士二十六人,棹五十人,舳艫三人,操長鉤矛、斧者四,吏、仆、射、長各一人,凡九十一人」。這里僅操舟水手即達五十三人,占總編制的一半以上。這種編制方法和特點統一後的秦代水軍也予以繼承和發展。不過,一旦登陸作戰,大量的水手也同樣要轉化為步兵參加戰斗。因此,古人強調「船軍(即水軍)之教,比陵軍(即陸軍)之法,乃可用之」,這說明水軍的編制以及訓練等等,都是和步兵頗為相類的。
❾ 《中國人民解放軍全史(1-10卷)》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中國人民解放軍全史(1-10卷)》(軍事科學院軍事圖書館)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F3rtFLP0lqqVF_yHl9Ew
書名:中國人民解放軍全史(1-10卷)
作者:軍事科學院軍事圖書館
出版社:軍事科學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0-01-01
頁數:5760
內容簡介:
第一卷 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七十年
本卷記述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兩個歷史階段中的軍隊戰斗史和建設史。中國人民解放軍自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誕生之後,已經走過70多年的光輝歷程。70多年來,人民解放軍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與全國人民一起,前仆 後繼,英勇奮斗,戰勝了國內外的強大敵人,奪取政權。鞏固國防,進行社會主義建設,並為世 界的和平和發展事業作出了卓越貢獻。與此同時,人民解放軍在長期的建軍和作戰實踐中,由一支弱小的單一軍種的軍隊發展成為諸軍兵種合成的、強大的現代化人民軍隊,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的水平不斷提高。人民解放軍在70多年的戰斗歷程中,積累了極其豐富的革命戰爭和軍隊建設經驗,這些經驗是中華民族極其寶貴的精神財富。
第二卷 中國人民解放軍七十年大事記
本卷簡要記述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戰斗史與發展史上所經歷幾千個重大歷史大事的來龍去脈和前因後果,按照從1927年8月1日起至1997年8月1日止的時間先後順序排列。這些大事記資料包括直接產生於戰爭和建軍實踐中的歷史文獻檔案『如上下級來往文件與電報、首長批示、上級通知、會議決議及記錄、情況報告、社論、新聞報道等。
第三卷 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史
本卷記述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工農紅軍從1927年到1937年的十年土地革命戰爭歷史。這次戰爭是在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的國內革命戰爭,經歷了:創建工農紅軍;開展游擊戰爭,開始實行「工農武裝割據階段;紅軍和革命根據地大發展,連續粉碎敵人大規模「圍剿」的階段;王明「左」傾錯誤領導者推行冒險主義軍事戰略,革命戰爭遭受嚴重挫折的階段;紅軍主力被迫撤出根據地進行長征,革命大本營奠基西北的階段,在長征途中,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義召開擴大會議;著重糾正了王明「左」傾冒險主義在軍事上的錯誤,確立了毛澤東在黨中央和紅軍的領導地位;紅軍三大主力會師,國內平基本實現,中國革命由國內革命戰爭向抗日民族戰爭過度階段。中國工農紅軍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進行了艱苦卓絕的英勇斗爭。消滅了近百萬敵人。
第四卷 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史
本卷記述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武裝力量的抗日戰爭歷史。.抗日戰爭是在中國共產黨倡導的、以國民黨與共產黨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由全國各族人民和海外愛國僑胞廣泛參加的全民族抗戰,是中華民族百餘年來反擾帝國主義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偉大的民族解故戰爭。8年抗戰:我軍在廣大人民時大力支援和密切配合下,與敵軍共作戰12.5萬余次,殲滅日軍52:7萬餘人,殲滅偽軍118.6萬餘人,解放國土近 100萬平方公里,人口1.2億,解放區遍布19個省區;我軍則由戰爭開始時的5萬餘人發展到120餘萬人,民兵達260餘萬人。,在殲敵作戰的同時,我軍還打退了國民黨頑固派掀起的三次反共高潮,維護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宣布投降,9月2日簽署投降書;第三次世界大戰至此結束,中間人民歷經8年的抗日戰爭取得了最後勝利。抗日戰爭的勝利,徹底粉碎了日本帝國主義首先滅亡中國、進而吞並亞洲和稱霸世界的狂妄企圖,為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新中國奠定了勝利基礎。
第五卷 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史
本卷記述全國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的革命戰爭歷史。全國解放戰爭,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為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反動境治,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徹底勝利而進行的偉大的人民革命戰爭。國民黨統治集團發動全國規模內戰以後,人民解放軍在黨中央、中央軍委和毛澤東主席的領導下,在全國人民的支援下,英勇頑強,艱苦奮斗,制訂出各項具有遠見卓識的戰略決策,運用十大軍事原則,實行正確的作戰方法,僅用4年時間,就消滅國民黨軍807萬餘人,其中生俘458萬餘人,斃傷171萬令人;敵軍投誠63萬余島人,起義和接受人民解放軍改編113萬餘人,解放了台、澎、金、馬等部國土。這一勝利,是中華民族數千年歷史的一個偉大轉折,給世界歷史的進程帶采了深遠的影響。
第六卷 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戰史
本卷記述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戰爭中的作戰史。抗美援朝戰爭,是中國人民志願軍在兄弟國家朝鮮,與朝鮮人民軍一道,同世界上最現代化的以美國為首的侵略軍隊進行的一場現代化戰爭。敵方,實行的是陸、海、空三軍聯合作戰,擁有噴氣式飛機二大口徑火炮、火箭炮和坦克等現代化武器。我方,實行的是步兵、炮兵和少量裝甲兵的協同作戰,沒有海軍直接參戰,空軍也主要用於掩護後方,難以直接支援地面部隊作戰,進行的還只是初級的現代化戰爭。敵我現代化技術裝備對比懸殊。但是,我志願軍在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的英明領導下,愈戰愈強,最後贏得了戰爭。當時,我國所面臨的形勢是嚴峻的。在這種形勢下,是否出兵參戰,便成為迫切需要解決的一個重大的戰略抉擇問題。黨中央認為,要敢於斗爭,只有出兵援朝參戰才是積極而正確的決策,才是對我國、對朝鮮、對東方、對世界有利的決策。另一方面,在戰術上,黨中央又非常講究斗爭方法。第一個時期只打防禦戰,然後配合朝鮮人民軍舉行反攻;初戰勝利後,又連續取得了第二、第三次戰役的勝利,將敵人從鴨綠江邊打到「三八線」,扭轉了戰局,奠定了抗美援朝戰爭勝利的基礎。以後,我軍又連續進行了第四、第五次戰役,將戰線穩定在「三八線」附近。在此情況下,美國被採取新的戰略,即一面同朝中進行停戰談判,一面又加強擴充軍備。黨中央和毛主席認真分析了這一情況,及時提出「持久作戰、積極防禦」的戰略方針,結果,我軍愈戰強,不但成功地粉碎了敵軍多次進攻,而且對敵堅固陣地也勝利地進行了多次戰術性進攻,直至戰役規模的進攻,大量地殲滅了敵人,最後迫使美方同朝中方面簽訂了停戰協定。據戰績統計;從1950年10月25日至1953年7月27日,中國人民志願軍殲敵718477人,其中斃傷敵671954人,俘敵46088人。加上朝鮮人民軍同期殲敵數,中朝軍隊共殲敵1093839。
第七卷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役戰斗總覽(上)
第八卷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役戰斗總覽(下)
本兩卷共收入中國人民解放軍從1927年到1949年的二十二年間所進行的3203個主要戰役二、戰斗。並列舉了每個戰役、戰斗的內容——作戰名稱、作戰地區、我軍參戰部隊、敵軍參戰部隊和作戰結果等基本要素。上卷包括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和抗日戰爭前期(1943年秋以前)的戰役和戰斗實例描述;下卷主要描述抗日戰爭後期(1943年秋以後)和全國解放戰爭時期的戰役、戰斗實例;正文後附存每個歷史時期的戰績統計,編有戰役、戰斗名稱筆畫索引,以備翻檢。
第九卷 中國人民解放軍組織沿革和各級領導成員名錄(上)
第十卷 中國人民解放軍組織沿革和各級領導成員名錄(下)
本兩卷主要反映中國人民解放軍從1927年創建到1950年初的二十二年內的組織編制發展沿革和各級主要領導成員的變更情況。上卷包括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和抗日戰爭時期的情況,而下卷則為解放戰爭時期的描述。每個歷史時期又分為若干個戰略單位,每個戰略單位依年份先後劃分為若干階段。書後附有按音序排列的人名索引,以及該索引的姓氏筆畫索引。
作者簡介:
本書是軍事科學院歷史研究部、圖書館等單位數百名軍戰史專家編寫。
作 者: 軍事科學院歷史研究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