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橋梁樁基鋼筋與墩柱鋼筋如何連接
在縱向受力鋼筋搭接長度范圍內應配置橫向構造鋼筋或箍筋。
在鋼筋連接區域應採取必要的構造措施,在縱向受力鋼筋搭接長度范圍內應配置橫向構造鋼筋或箍筋。軸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桿件(如桁架和拱的拉桿)的縱向受力鋼筋不得採用綁扎搭接接頭。
接頭應盡量設置在受力較小處,應避開結構受力較大的關鍵部位。抗震設計時避開梁端、柱端箍筋加密范圍,如必須在該區域連接,則應採用機械連接或焊接。在同一跨度或同一層高內的同一受力鋼筋上宜少設連接接頭,不宜設置2個或2個以上接頭。
(1)橋梁墩身加密鋼筋布置要求擴展閱讀:
鋼筋連接的相關要求規定:
1、當綁扎接頭面積百分率介於25%~50%之間時,表中數值乘以系數1.2取用;當綁扎接頭面積百分率大於50%時,表中數值乘以系數1.35取用。
2、當帶肋鋼筋直徑Φ>25 mm時,其最小搭接應按相應數值乘以系數1.1取用;對環氧樹脂塗層的帶肋鋼筋,其最小搭接應按相應數值乘以系數1.25取用。
3、在混凝土凝固過程中易受擾動時(如採用滑升模板和爬升模板等方式施工),其最小搭接應按相應數值乘以系數1.1取用;對末端採用機械錨固措施的帶肋鋼筋,其最小搭接可按相應數值乘以系數0.7取用。
『貳』 橋梁鋼筋驗收規范標準是什麼
(一)在橋涵施工中,鋼筋混凝土中的鋼筋和預應力混凝土中的非預應力鋼筋必須符合現行的《鋼筋混凝土用熱軋光圓鋼筋》(GB13013)、《鋼筋混凝土用熱軋帶肋鋼筋》(GB1499)、《冷軋帶肋鋼筋》(GB13788)和《低碳鋼熱軋圓盤條》(GB/T701)的相關規定。其力學、工藝也要符合相關規定。
(二)鋼筋必須按照不同鋼種、等級、牌號、規定以及生產廠家分批驗收,分別堆存,不得混雜,而且設立識別標志。鋼筋在運輸工程中,應該盡量避免銹蝕和污染。鋼筋宜堆置倉庫內,當露天堆置時,應墊高並加遮蓋。
鋼筋表面的油漬、漆污和錘擊能剝落的浮皮,鐵銹應清除干凈。帶有顆粒狀的老綉皮的鋼筋禁止使用。鋼筋在除銹時通常可用在冷拉或者調直的過程中除銹,少量的除銹可以採用電動除銹機或者噴砂,局部除銹可採用人工用鋼絲刷或者砂輪等方法進行,亦可將鋼筋通過沙箱在王府搓動除銹。如果除銹後鋼筋表面有嚴重麻坑、斑點或者已經傷蝕截面時,應該降低等級使用或者剔除不用。
在施工中,當以另一種強度、牌號或者直徑的鋼筋代替設計中所規定的鋼筋時,應該充分了解設計者的意圖和代用鋼筋材料的性能,並須要符合現行橋涵中的相關規定。重要結構中的主鋼筋在代用時,應由原設計單位做相應的變更設計。
對於預制結構中的吊環,按規定應採用未經冷拉的R235熱軋鋼筋製作。
鋼筋的加工
(一)鋼筋的調直與污垢的清除要求
鋼筋的調直和污垢的清除應該符合下列要求:
①鋼筋的表面應潔凈,使用前應將表面油漬、漆皮、鱗銹等清除干凈。
②鋼筋應平直,無局部的折彎,成盤的鋼筋和彎曲的鋼筋均應該調直。
③採用冷拉方法調直鋼筋時,R235鋼筋的冷拉率不宜大於2%,HRB335、HRB400號鋼筋的冷拉率不宜大於1%。
(二)計算下料長度
按照相關規定和經驗總結,鋼筋的下料長度計算如下:
①鋼筋的下料長度=構件的長度-保護層的厚度+彎鉤部分增加的相應長度;
②有彎起的下料長度=構件直段長度+構件的斜段長度+彎鉤部分增加的相應長度-彎鉤的調整值;
③箍筋下料長度=箍筋的計算周長+彎鉤部分增加的長度±彎曲段的調整值。
(三)鋼筋切斷
鋼筋下料切斷時,首先根據配料單對鋼筋的種類、直徑、根數和尺寸等進行復核,然後,依據鋼筋原材料的長度按照配料單進行長短搭配,做到統籌安排下料。依據經驗,下料時,應該先切長度較長的料,盡量的減少接頭的數量、降低材料的浪費,盡量少使用短尺,避免誤差的積累。當剛進材料的直徑較大時,採用氧炔焰進行切割。要求鋼筋的切斷口不得有馬蹄形或者彎起的現象;鋼筋的長度應該做到准確,其允許的偏差控制在±10mm范圍內。
加工成型
①合理配料
配料計算時按照長短搭配、統籌排料的原則,減少材料的損耗,並且應該預先確定各種鋼筋材料的下料長度調整值。
②加工成型線
根據鋼筋的彎曲的類型和相應剛進材料的下料調整值、彎曲段的曲率半徑、扳距等,應該制定一套完整可行的劃線方法,確保劃線的簡單和准確。
③根據鋼筋彎制角度和鋼筋直徑確定扳距的大小。
(五)質量要求
①鋼筋的形狀應該和設計圖紙相符合,且同一平面內沒有翅曲現象。
②鋼筋的折彎處表面沒有裂紋的存在。
③鋼筋彎曲成型後,允許偏差為:全長±10mm;彎起鋼筋各部分尺寸±20mm;彎起鋼筋的彎起高度±5mm;箍筋、螺旋筋各部分尺寸±5mm。
鋼筋的鏈接
(一)鋼筋的焊接
軸心手拉應力或者存在小偏心受拉的鋼筋的接頭,不適合採用綁接的方式。在普通混凝土中使用的直徑大於25mm的鋼筋,適合採用焊接的方式進行連接。
對於鋼筋的縱向的焊接,應採用閃光對焊,對於HRB500的鋼筋的接頭必須採用閃光對焊。當施工現場沒有閃光對焊裝置時,可採用電渣壓力焊、電弧焊或者氣焊等代替閃光對焊。鋼筋交叉焊接,且無阻點焊接時,亦可使用手工電弧焊。對於T形預埋件接頭與鋼板之間焊接時,也可採用預埋件鋼筋埋弧壓力焊。電渣壓力焊僅適用與豎向的鋼筋的連接,對於水平鋼筋或者斜鋼筋的連接,禁止使用。鋼筋的接頭形式、焊接方法、使用范圍等應該符合現行的《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JGJ18)的規定。
當使用電弧焊時,鋼筋接頭處兩鋼筋搭接端應該預先折向一側,確保兩結合鋼筋的軸線的一致性。接頭雙面施焊時,施焊長度不應小於5d,單面施焊時,焊縫的長度不應小於10d(d為搭接鋼筋的直徑)。
施工現場中,對於所有的各種鋼筋、鋼板都應該有相應的材料證明書和實驗報告單。焊條和焊劑應該有合格證,各種焊接材料的性能應符合現行的《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JGJ18)的規定,各種焊接材料應該分類存放和妥善保管,並應採取防止腐蝕、受潮變質的措施。
(二)鋼筋綁扎
①除了在普通混凝土中使用的直徑小於25mm的鋼筋可以綁接外,對於軸心承受拉應力或者存在小偏心的受拉桿件中的鋼筋接頭,均應該採用焊接的方式。
②綁扎接頭的布置應該錯開,布設在兩接頭之間的間距大於1.3倍的搭接長度的內應力較小的部位。
③綁扎接頭禁止布置在構件的最大彎矩處,其與鋼筋彎曲處的距離應該大於10d。
④承受拉應力或者壓應力的鋼筋的綁扎接頭長度,應該設定為受拉鋼筋綁扎接頭長度的0.7d
⑤對於直徑小於12mm的承受Ⅰ級壓應力的鋼筋末端,可以不做彎鉤,當時,這時的搭接長度不應該小於30d,而受拉區內Ⅰ級鋼筋綁扎接頭的末端應做彎鉤。
五、鋼筋的安裝
(一)澆築混凝土前鋼筋檢查
①在鋼筋和模板之間應該、設置墊塊,並且墊塊之間應該相互錯開,墊塊和鋼筋之間應該綁扎緊密。
②應該對鋼筋的間距、數量和型號等進行復查。
③在橋體進行澆築前,對安裝好的預埋件和預留孔等進行仔細的檢查。查看其是否有遺漏,位置是否符合設計圖紙的要求。
(二)焊接骨架及焊接網片的外觀檢查質量要求
①焊點處的融化的金屬應該均勻。
②在對熱軋鋼筋進行電焊時,壓入的深度應該為較小鋼筋直徑的30%-45%;對冷拔低碳鋼絲電焊時,壓入的深度應該為鋼筋較小直徑的30%-35%。
③對於點焊,避免存在漏焊、裂紋、灼傷和多孔性缺陷的存在。
『叄』 橋墩柱鋼筋保護層厚度是多少
一般橋梁墩柱混凝土構件保護層的厚度的允許偏差是±5(mm)。
備註:詳見《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表5.5.2中所規定的保護層厚度的允許偏差:柱、梁允許偏差 ±5mm、板±3mm,而結構實體鋼筋保護層厚度對梁類構件為﹢10mm,﹣7mm;對板類構件為﹢8mm,﹣5mm。
在承台鋼筋安裝時,對墩柱預埋主筋進行精確定位,採用專用的定型鋼胎具,以設計圖紙鋼筋位置為依據,在胎具內側整齊定位鋼筋位置卡槽,確保每根主筋定位準確,設置兩道定位架,第一道Φ28mm定位距離墩身主筋底口30cm,第二道定位直接利用墩身頂層主筋替代即可。
墩身主筋跟第一道、第二道定位架鋼筋之間用電焊焊接牢固,保證定位牢固,防止在混凝土澆築過程中移位。
『肆』 鐵路橋梁施工中,鋼筋綁扎的技術要求(綁扎絲的布置),有沒有允許綁扎絲梅花形交錯布置的規范求規范!
有規范.水平筋在25至35的等邊三角形范圍內(根據圖紙規范量定),立筋在40至60的等邊三角形范圍內(同上』)
『伍』 請問,橋梁橋墩(以及橋台)下部的樁基,螺旋箍筋的加密區長度及間距為多少或者如何計算
我見過的加密區長度都在2-3米,間距有50,75,100
『陸』 在橋梁墩柱施工中,在哪本規范上可以查到,鋼筋籠設置纜風繩的規定,具體有什麼要求
鋼筋籠不宜設置風纜,只對高墩的模板(大於等於30米)要設置風纜。因為一般鋼筋籠都被套在模板中,當然,鋼筋籠不能冒出模板很多(至少不能多於12米,即一根出廠鋼筋的長度),否則,鋼筋很容易在有一點風的狀態下產生扭曲、變形,到時候調正很難的。
一工地注意事項
(1)注意勞動保護,正確使用防護用品、用具,嚴格按照操作規程施工。注意消防安全,進入施工現場作業區,特別是易燃、易爆物周圍,嚴禁吸煙。明火作業不得與易燃易爆作業同時同地進行。
(2) 高處作業要穿緊口工作服,穿防滑鞋,戴安全帽,系安全帶。遇到大霧、大雨及六級以上大風時,禁止高處作業。高處作業特別要注意平台防護、臨邊防護、洞口防護,交叉作業和攀登作業時嚴格遵守安全規范,在施工中不得向下投擲物料。
二建築工程的特點
(1)根據本工程的具體情況,我司充分認識到在施工過程中將有以下問題和難點,在施工時將採取針對性強、切實可行的措施,逐項進行解決。
(2)建築工程為新建、改建或擴建房屋建築物和附屬構築物設施所進行的規劃、勘察、設計和施工、竣工等各項技術工作和完成的工程實體。是指各種房屋、建築物的建造工程,又稱建築工作量。這部分投資額必須興工動料,通過施工活動才能實現。
『柒』 剛從學校畢業 從事建築工程 不過看不懂橋梁承台的墩身鋼筋圖紙 那位大俠發發這方面的教程 謝謝了
鋼筋圖紙是吧,告訴你。從事路橋行業的干5年得技術員鋼筋圖紙都不會看,也不需要看,鋼筋圖紙是下面鋼筋施工班組的事情啦。包括配料。知道嗎?
一、箍筋表示方法:
⑴ φ10@100/200(2) 表示箍筋為φ10 ,加密區間距100,非加密區間距200,全為雙肢箍。
⑵ φ10@100/200(4) 表示箍筋為φ10 ,加密區間距100,非加密區間距200,全為四肢箍。
⑶ φ8@200(2) 表示箍筋為φ8,間距為200,雙肢箍。
⑷ φ8@100(4)/150(2) 表示箍筋為φ8,加密區間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區間距150,雙肢箍。
一、 樑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時表示方法 :
⑴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鋼筋為3Φ22, 下部鋼筋為3Φ20。
⑵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鋼筋為2φ12, 下部鋼筋為3Φ18。
⑶ 4Φ25,4Φ25 表示上部鋼筋為4Φ25, 下部鋼筋為4Φ25。
⑷ 3Φ25,5Φ25 表示上部鋼筋為3Φ25, 下部鋼筋為5Φ25。
二、 樑上部鋼筋表示方法:(標在樑上支座處)
⑴ 2Φ20 表示兩根Φ20的鋼筋,通長布置,用於雙肢箍。
⑵ 2Φ22+(4Φ12) 表示2Φ22 為通長,4φ12架立筋,用於六肢箍。
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鋼筋上排為4Φ25,下排為2Φ25。
⑷ 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鋼筋,兩根在角部,兩根在中部,均勻布置。
三、 梁腰中鋼筋表示方法:
⑴ G2φ12 表示梁兩側的構造鋼筋,每側一根φ12。
⑵ G4Φ14 表示梁兩側的構造鋼筋,每側兩根Φ14。
⑶ N2Φ22 表示梁兩側的抗扭鋼筋,每側一根Φ22。
⑷ N4Φ18 表示梁兩側的抗扭鋼筋,每側兩根Φ18。
四、 梁下部鋼筋表示方法:(標在梁的下部)
⑴ 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內。
⑵ 6Φ25 2/4 表示有兩排鋼筋,上排筋為2Φ25,下排筋4Φ25。
⑶ 6Φ25 (-2 )/4 表示有兩排鋼筋,上排筋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 2Φ25 + 3Φ22(-3)/ 5Φ25 表示有兩排筋,上排筋為5根。2Φ25伸入支座,3Φ22,不伸入支座。下排筋 5Φ25,通長布置。
五、 標注示例:
KL7(3)300×700 Y500×250
φ10@100/200(2) 2Φ25
N4Φ18
(-0.100)
4Φ25 6Φ25 4/2 6Φ25 4/2 6Φ25 4/2 4Φ25
□———————————□———————□———————————□
4Φ25 2Φ25 4Φ25
300×700
N4φ10
KL7(3) 300×700 表示框架梁7,有三跨,斷面寬300,高700。
Y500×250 表示梁下加腋,寬500,高250。
N4Φ18 表示梁腰中抗扭鋼筋。
φ10@100/200(2) 2Φ25 表示箍筋和架立筋。
-0.100 表示樑上皮標高。
N2B12指梁的兩個側面共配2根12的受扭縱向筋(腰筋),每側各配一根.
G2B12指梁的兩個側面共配置2根12的縱向構造筋(腰筋),每側各配一根.
N是受扭筋的意思,G是構造筋的意思!
7
沒有標注N 的就是構造鋼筋G,G是15D,N是LaE
鋼筋算量基本方法
鋼筋算量基本方法
第一章梁
第一節框架梁
一、首跨鋼筋的計算
1、上部貫通筋
上部貫通筋(上通長筋1)長度=通跨凈跨長+首尾端支座錨固值
2、端支座負筋
端支座負筋長度:第一排為Ln/3+端支座錨固值;
第二排為Ln/4+端支座錨固值
3、下部鋼筋
下部鋼筋長度=凈跨長+左右支座錨固值
注意:下部鋼筋不論分排與否,計算的結果都是一樣的,所以我們在標注梁的下部縱筋時可以不輸入分排信息。
以上三類鋼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錨固問題,那麼,在軟體中是如何實現03G101-1中關於支座錨固的判斷呢?
現在我們來總結一下以上三類鋼筋的支座錨固判斷問題:
支座寬≥Lae且≥0.5Hc+5d,為直錨,取Max{Lae,0.5Hc+5d }。
鋼筋的端支座錨固值=支座寬≤Lae或≤0.5Hc+5d,為彎錨,取Max{Lae,支座寬度-保護層+15d }。
鋼筋的中間支座錨固值=Max{Lae,0.5Hc+5d }
4、腰筋
構造鋼筋:構造鋼筋長度=凈跨長+2×15d
抗扭鋼筋:演算法同貫通鋼筋
5、拉筋
拉筋長度=(梁寬-2×保護層)+2×11.9d(抗震彎鉤值)+2d
拉筋根數:如果我們沒有在平法輸入中給定拉筋的布筋間距,那麼拉筋的根數=(箍筋根數/2)×(構造筋根數/2);如果給定了拉筋的布筋間距,那麼拉筋的根數=布筋長度/布筋間距。
6、箍筋
箍筋長度=(梁寬-2×保護層+梁高-2×保護層)+2×11.9d+8d
箍筋根數=(加密區長度/加密區間距+1)×2+(非加密區長度/非加密區間距-1)+1
注意:因為構件扣減保護層時,都是扣至縱筋的外皮,那麼,我們可以發現,拉筋和箍筋在每個保護層處均被多扣掉了直徑值;並且我們在預算中計算鋼筋長度時,都是按照外皮計算的,所以軟體自動會將多扣掉的長度在補充回來,由此,拉筋計算時增加了2d,箍筋計算時增加了8d。(如下圖所示)
7、吊筋
吊筋長度=2*錨固+2*斜段長度+次梁寬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夾角=60°
≤800mm 夾角=45°
二、中間跨鋼筋的計算
1、中間支座負筋
中間支座負筋:第一排為Ln/3+中間支座值+Ln/3;
第二排為Ln/4+中間支座值+Ln/4
注意:當中間跨兩端的支座負筋延伸長度之和≥該跨的凈跨長時,其鋼筋長度:
第一排為該跨凈跨長+(Ln/3+前中間支座值)+(Ln/3+後中間支座值);
第二排為該跨凈跨長+(Ln/4+前中間支座值)+(Ln/4+後中間支座值)。
其他鋼筋計算同首跨鋼筋計算。
三、尾跨鋼筋計算
類似首跨鋼筋計算
四、懸臂跨鋼筋計算
1、主筋
軟體配合03G101-1,在軟體中主要有六種形式的懸臂鋼筋,如下圖所示
這里,我們以2#、5#及6#鋼筋為例進行分析:
2#鋼筋—懸臂上通筋=(通跨)凈跨長+梁高+次梁寬度+鋼筋距次梁內側50mm起彎-4個保護層+鋼筋的斜段長+下層鋼筋錨固入梁內+支座錨固值
5#鋼筋—上部下排鋼筋=Ln/4+支座寬+0.75L
6#鋼筋—下部鋼筋=Ln--保護層+15d
2、箍筋
(1)、如果懸臂跨的截面為變截面,這時我們要同時輸入其端部截面尺寸與根部梁高,這主要會影響懸臂梁截面的箍筋的長度計算,上部鋼筋存在斜長的時候,斜段的高度及下部鋼筋的長度;如果沒有發生變截面的情況,我們只需在「截面」輸入其端部尺寸即可。
(2)、懸臂梁的箍筋根數計算時應不減去次梁的寬度;根據修定版03G101-1的66頁。
第二節其他梁
一、非框架梁
在03G101-1中,對於非框架梁的配筋簡單的解釋,與框架梁鋼筋處理的不同之處在於:
1、 普通梁箍筋設置時不再區分加密區與非加密區的問題;
2、 下部縱筋錨入支座只需12d;
3、 上部縱筋錨入支座,不再考慮0.5Hc+5d的判斷值。
未盡解釋請參考03G101-1說明。
二、框支梁
1、框支梁的支座負筋的延伸長度為Ln/3;
2、下部縱筋端支座錨固值處理同框架梁;
3、上部縱筋中第一排主筋端支座錨固長度=支座寬度-保護層+梁高-保護層+Lae,第二排主筋錨固長度≥Lae;
4、梁中部筋伸至梁端部水平直錨,再橫向彎折15d;
5、箍筋的加密范圍為≥0.2Ln1≥1.5hb;
7、 側面構造鋼筋與抗扭鋼筋處理與框架梁一致。
第二章剪力牆
在鋼筋工程量計算中剪力牆是最難計算的構件,具體體現在:
1、剪力牆包括牆身、牆梁、牆柱、洞口,必須要整考慮它們的關系;
2、剪力牆在平面上有直角、丁字角、十字角、斜交角等各種轉角形式;
3、剪力牆在立面上有各種洞口;
4、牆身鋼筋可能有單排、雙排、多排,且可能每排鋼筋不同;
5、牆柱有各種箍筋組合;
6、連梁要區分頂層與中間層,依據洞口的位置不同還有不同的計算方法。
需要計算的工程量
第一節剪力牆牆身
一、剪力牆牆身水平鋼筋
1、牆端為暗柱時
A、外側鋼筋連續通過 外側鋼筋長度=牆長-保護層
內側鋼筋=牆長-保護層+彎折
B、外側鋼筋不連續通過 外側鋼筋長度=牆長-保護層+0.65Lae
內側鋼筋長度=牆長-保護層+彎折
暗拄與牆身相平
水平鋼筋根數=層高/間距+1(暗梁、連梁牆身水平筋照設)
2、牆端為端柱時
A、外側鋼筋連續通過 外側鋼筋長度=牆長-保護層
內側鋼筋=牆凈長+錨固長度(彎錨、直錨)
B、外側鋼筋不連續通過 外側鋼筋長度=牆長-保護層+0.65Lae
內側鋼筋長度=牆凈長+錨固長度(彎錨、直錨)
水平鋼筋根數=層高/間距+1(暗梁、連梁牆身水平筋照設)
注意:如果剪力牆存在多排垂直筋和水平鋼筋時,其中間水平鋼筋在拐角處的錨固措施同該牆的內側水平筋的錨固構造。
3、剪力牆牆身有洞口時
端拄突出牆
當剪力牆牆身有洞口時,牆身水平筋在洞口左右兩邊截斷,分別向下彎折15d。
二、剪力牆牆身豎向鋼筋
1、首層牆身縱筋長度=基礎插筋+首層層高+伸入上層的搭接長度
2、中間層牆身縱筋長度=本層層高+伸入上層的搭接長度
3、頂層牆身縱筋長度=層凈高+頂層錨固長度
牆身豎向鋼筋根數=牆凈長/間距+1(牆身豎向鋼筋從暗柱、端柱邊50mm開始布置)
中間層 無變截面 中間層 變截面
頂層 內牆 頂層 外牆
4、剪力牆牆身有洞口時,牆身豎向筋在洞口上下兩邊截斷,分別橫向彎折15d。
三、牆身拉筋
1、長度=牆厚-保護層+彎鉤(彎鉤長度=11.9+2*D)
2、根數=牆凈面積/拉筋的布置面積
註:牆凈面積是指要扣除暗(端)柱、暗(連)梁,即牆面積-門洞總面積-暗柱剖面積 - 暗梁面積;
拉筋的麵筋面積是指其橫向間距×豎向間距。
例:(8000*3840)/(600*600)
第二節剪力牆牆柱
一、縱筋
1、首層牆柱縱筋長度=基礎插筋+首層層高+伸入上層的搭接長度
2、中間層牆柱縱筋長度=本層層高+伸入上層的搭接長度
3、頂層牆柱縱筋長度=層凈高+頂層錨固長度
注意:如果是端柱,頂層錨固要區分邊、中、角柱,要區分外側鋼筋和內側鋼筋。因為端柱可以看作是框架柱,所以其錨固也同框架柱相同。
二、箍筋:依據設計圖紙自由組合計算。
第三節剪力牆牆梁
一、連梁
1、受力主筋
頂層連梁主筋長度=洞口寬度+左右兩邊錨固值Lae
中間層連梁縱筋長度=洞口寬度+左右兩邊錨固值Lae
2、箍筋
頂層連梁,縱筋長度范圍內均布置箍筋 即N=(LAE-100/150+1)*2+(洞口寬-50*2)/間距+1(頂層)
中間層連梁,洞口范圍內布置箍筋,洞口兩邊再各加一根 即N=(洞口寬-50*2)/間距+1(中間層)
二、暗梁
1、主筋長度=暗梁凈長+錨固
2、箍筋
第三章柱
KZ鋼筋的構造連接
第一章基礎層
一、柱主筋
基礎插筋=基礎底板厚度-保護層+伸入上層的鋼筋長度+Max{10D,200mm}
二、基礎內箍筋
基礎內箍筋的作用僅起一個穩固作用,也可以說是防止鋼筋在澆注時受到撓動。一般是按2根進行計算(軟體中是按三根)。
第二章中間層
一、柱縱筋
1、 KZ中間層的縱向鋼筋=層高-當前層伸出地面的高度+上一層伸出樓地面的高度
二、柱箍筋
1、KZ中間層的箍筋根數=N個加密區/加密區間距+N+非加密區/非加密區間距-1
03G101-1中,關於柱箍筋的加密區的規定如下
1)首層柱箍筋的加密區有三個,分別為:下部的箍筋加密區長度取Hn/3;上部取Max{500,柱長邊尺寸,Hn/6};梁節點范圍內加密;如果該柱採用綁扎搭接,那麼搭接范圍內同時需要加密。
2)首層以上柱箍筋分別為:上、下部的箍筋加密區長度均取Max{500,柱長邊尺寸,Hn/6};梁節點范圍內加密;如果該柱採用綁扎搭接,那麼搭接范圍內同時需要加密。
第三節頂層
頂層KZ因其所處位置不同,分為角柱、邊柱和中柱,也因此各種柱縱筋的頂層錨固各不相同。(參看03G101-1第37、38頁)
一、角柱
角柱頂層縱筋長度=層凈高Hn+頂層鋼筋錨固值,那麼角柱頂層鋼筋錨固值是如何考慮的呢?
彎錨(≤Lae):梁高-保護層+12d
a、內側鋼筋錨固長度為 直錨(≥Lae):梁高-保護層
≥1.5Lae
b、外側鋼筋錨固長度為 柱頂部第一層:≥梁高-保護層+柱寬-保護層+8d
柱頂部第二層:≥梁高-保護層+柱寬-保護層
注意:在GGJ V8.1中,內側鋼筋錨固長度為 彎錨(≤Lae):梁高-保護層+12d
直錨(≥Lae):梁高-保護層
外側鋼筋錨固長度=Max{1.5Lae ,梁高-保護層+柱寬-保護層}
二、邊柱
邊柱頂層縱筋長度=層凈高Hn+頂層鋼筋錨固值,那麼邊柱頂層鋼筋錨固值是如何考慮的呢?
邊柱頂層縱筋的錨固分為內側鋼筋錨固和外側鋼筋錨固:
a、內側鋼筋錨固長度為 彎錨(≤Lae):梁高-保護層+12d
直錨(≥Lae):梁高-保護層
b、外側鋼筋錨固長度為:≥1.5Lae
注意:在GGJ V8.1中,內側鋼筋錨固長度為 彎錨(≤Lae):梁高-保護層+12d
直錨(≥Lae):梁高-保護層
外側鋼筋錨固長度=Max{1.5Lae ,梁高-保護層+柱寬-保護層}
三、中柱
中柱頂層縱筋長度=層凈高Hn+頂層鋼筋錨固值,那麼中柱頂層鋼筋錨固值是如何考慮的呢?
中柱頂層縱筋的錨固長度為 彎錨(≤Lae):梁高-保護層+12d
直錨(≥Lae):梁高-保護層
注意:在GGJ V8.1中,處理同上。
第四章 板
在實際工程中,我們知道板分為預制板和現澆板,這里主要分析現澆板的布筋情況。
板筋主要有:受力筋 (單向或雙向,單層或雙層)、支座負筋、分布筋 、附加鋼筋 (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鋼筋)、撐腳鋼筋 (雙層鋼筋時支撐上下層)。
一、受力筋
軟體中,受力筋的長度是依據軸網計算的。
受力筋長度=軸線尺寸+左錨固+右錨固+兩端彎鉤(如果是Ⅰ級筋)。
根數=(軸線長度-扣減值)/布筋間距+1
二、負筋及分布筋
負筋長度=負筋長度+左彎折+右彎折
負筋根數=(布筋范圍-扣減值)/布筋間距+1
分布筋長度=負筋布置范圍長度-負筋扣減值
負筋分布筋根數=負筋輸入界面中負筋的長度/分布筋間距+1
三、附加鋼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鋼筋)、支撐鋼筋(雙層鋼筋時支撐上下層)
根據實際情況直接計算鋼筋的長度、根數即可,在軟體中可以利用直接輸入法輸入計算。
第五章 常見問題
為什麼鋼筋計算中,135o彎鉤我們在軟體中計算為11.9d?
我們軟體中箍筋計算時取的11.9D實際上是彎鉤加上量度差值的結果,我們知道彎鉤平直段長度是10D,那麼量度差值應該是1.9D,下面我們推導一下1.9D這個量度差值的來歷:
按照外皮計算的結果是1000+300;如果按照中心線計算那麼是:1000-D/2-d+135/360*3.14*(D/2+d/2)*2+300,這里D取的是規范規定的最小半徑2.5d,此時用後面的式子減前面的式子的結果是:1.87d≈1.9d。
梁中出現兩種吊筋時如何處理?
在吊筋信息輸入框中用「/」將兩種不同的吊筋連接起來放到「吊筋輸入框中」如2B22/2B25。而後面的次梁寬度按照與吊筋一一對應的輸入進去如250/300(2B22對應250梁寬;2B25對應300梁寬)
當梁的中間支座兩側的鋼筋不同時,軟體是如何處理的?
當梁的中間支座兩側的鋼筋不同時,我們在軟體直接輸入當前跨右支座負筋和下一跨左支座負筋的鋼筋。軟體計算的原則是支座兩側的鋼筋相同,則通過;不同則進行錨固;判斷原則是輸入格式相同則通過,不同則錨固。如右支座負筋為5B22,下一跨左支座負筋為5B22+2B20,則5根22的鋼筋通過支座,2根20錨固在支座。
梁變截面在軟體中是如何處理的?
在軟體中,梁的變截面情況分為兩種:
1、當高差>1/6的梁高時,無論兩側的格式是否相同,兩側的鋼筋全部按錨固進行計算。彎折長度為15d+高差。
2、當高差<1/6的梁高時,按支座兩側的鋼筋不同的判斷條件進行處理。
如果框架柱的混凝土強度等級發生變化,我們如何處理柱縱筋?
如果框架柱的混凝土強度等級發生變化,柱縱筋的處理分兩種情況:
1、若柱縱筋採用電渣壓力焊,則按柱頂層的混凝土強度等級設置;
2、若柱縱筋採用綁扎搭接,例如1~2層為C45,3~10層為C35,則柱要分開來建立兩個構件:一個為C45,為3層,但3層只輸入構件截面尺寸及層高,目的是不讓2層作為頂層計算錨固;另一個構件建立1~10層,1~2層只輸入構件截面尺寸及層高,鋼筋信息自3層開始輸入,這樣就可以解決問題了。
每米高圓形柱螺旋鋼筋長度計算公式:L=N(P*P+(D-2b+do)^2*π^2)^0.5+兩個彎鉤長度
式中:
N=螺旋圈數,N=L/P(L為構件長即圓形柱長)
P=螺距
D=構件直徑
do=螺旋鋼筋的直徑
b=保護層厚度.
另外:
鋼筋理論質量=鋼筋計算長度*該鋼筋每米質量
鋼筋總耗質量=鋼筋理論質量*[1+鋼筋(鐵件)損耗率]
鋼筋理論質量計算捷徑:
鋼筋理論質量=鋼筋直徑的平方(以毫米為單位)*0.00617
『捌』 橋梁工程鋼筋碼放有哪些要求
1、嚴禁在高壓線下碼放材料;
2、材料碼放場地必須平整堅實,不積水;
3、加工好的成品鋼筋必須按規格尺寸和形狀碼放整齊,高度不超過150㎝,並且下面要墊枕木,標識清楚;
4、彎曲好的鋼筋碼放時,彎鉤不得朝上;
5、冷拉過的鋼筋必須將鋼筋整理平直,不得相互亂壓和單頭挑出,未拉盤筋的引頭應盤住。
6、散亂鋼筋應隨時清理堆放整齊;
7、材料分堆分垛碼放,不可分層疊壓;
8、直條鋼筋要按捆成行疊放,端頭一致平齊,應控制在三層以內,並且設置防傾覆、滑坡設施。
『玖』 橋梁橋墩箍筋加密區高度有什麼規定
梁的箍筋設置加密區域主要為抵抗剪力,在梁端部剪力是較大的區域所以加密箍筋。在箍筋的設置上一般情況下在設計圖紙中註明在梁端多長的區域設置加密鋼筋,計算方法為由豎向承重結構的邊緣向外50mm為第一個箍筋設置位置,然後用設計註明的長度減去50再除以箍筋間距加1即為現場實際所用箍筋的根據,但在注意是幾肢箍筋。
如在設計中未註明加密范圍可按照施工手冊中構造的箍筋加密區域進行計算,方法同上面一樣。
梁的加密區長度:
一級抗震結構,為2倍梁高,500mm二者取較大者;
2-4級抗震結構,為1.5倍梁高,500mm二者取較大者。
框架梁箍筋有加密區是因為在抗震設計中,對梁端有強剪弱彎的要求,設置箍筋加密區以增強梁端部的抗剪能力,並起到約束端部縱向鋼筋和混凝土的作用,而次梁不參與抗震計算,所以並沒有加密區和非加密區,僅根據抗剪計算和最小配箍率進行配筋。
磚混結構的梁要求同框架次梁,滿足錨固長度即可。
加密區長度=1.5Hb(500)取大值(算箍筋個數應每邊-50),
非加密區長度=Ln—加密區長度
樑柱相交時,柱頭錨筋長度:取梁跨長的1/3(梁為跨長較大者)。
註:其中「加密區長度」即「加密區高度」。
『拾』 橋梁墩柱加密區允許有接頭嗎
橋梁墩柱箍筋加密區域最好不要設置縱向受力鋼筋連接接頭,如必須採用最好使用機械連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