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檔加密 > 歷史年表pdf

歷史年表pdf

發布時間:2022-04-29 11:39:20

㈠ 求歷史年表,詳細,每一年發生的事

給個鏈接你自己看吧,字數太多,呵呵!
http://krsna.lamost.org/history/china/timeline/

黃帝時期
黃帝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殺蚩尤
史官沮誦、倉頡造文字
帝堯時期

堯命羲和觀測天象,制定歷法,以三百六十六日為一年
洪水為患,堯命鯀治之,九年功不成
舜流共工於幽陵,放 兜於崇山,遷三苗於三危,殛鯀於羽山。鯀作城郭
帝舜時期

禹治水成功
約公元前22世紀------夏禹時期

夏朝開始。禹會諸侯於塗山。以銅為兵。鑄九鼎。畫九州島。作禹刑
約公元前22世紀------啟時期

啟襲禹帝位,有扈氏不服,啟伐之,大戰於甘
啟會各邦國首領於鈞台
約公元前22世紀------太康時期

太康無道失國,死後後羿因夏民以代夏政,奪取王位
約公元前22世紀------少康時期

少康復國
約公元前22世紀------桀時期

湯伐夏桀,戰於鳴條,夏朝滅亡
約公元前17世紀------商湯時期

湯盟諸侯於景亳,即天子之位。商朝開始。大城於亳
氐、羌來朝
約公元前17世紀------太甲時期

太甲暴虐,伊尹放之於桐宮,自攝行政
約公元前17世紀------盤庚時期

盤庚遷都於殷
約公元前17世紀------武丁時期

武丁舉傅說為相,國大治
不斷向西面 方、南面虎方、東面夷方、北面鬼方及羌方、周族大規模征伐。其中伐鬼方,三年克之
伐荊楚
約公元前17世紀------帝辛時期

帝辛(紂)伐東夷
帝辛囚西伯昌(周文王)於 里,西伯昌演《周易》
周人建都於鎬
周武王會諸侯於孟津。兩年後伐紂,牧野之戰,商朝滅亡

約公元前11世紀------周武王時期

周朝開始。周武王置三監,分封諸侯
肅慎貢 矢石
約公元前11世紀------成王時期

周公攝政。三監叛,周公東征,平之
營建東都洛邑(成周)
東伐淮夷,踐奄
周成王盟諸侯於岐陽
約公元前11世紀------康王時期

周康王盟諸侯於酆宮
約公元前11世紀------昭王十六年

周昭王南征楚荊
約公元前11世紀------昭王十九年

周昭王喪六師於漢
約公元前11世紀------穆王時期

周穆王西征、北征,伐徐
約公元前11世紀------共王元年

周共王滅密
約公元前11世紀------夷王二年

蜀人、呂人來獻瓊玉
前841年------共和元年

周厲王暴虐,國人相與叛,襲厲王,厲王出奔於彘
召公、周公二相行政,號曰「共和」
自此,中國歷史始有準確年代
前828年------共和十四年

厲王死於彘。召公、周公立太子靜為王,是為周宣王
前824年------宣王四年

秦仲伐西戎,為戎所殺。復召仲子秦庄公伐西戎,破之
前797年------宣王三十一年

遣兵伐太原戎,不克
前792年------宣王三十六年

伐條戎、奔戎,周師敗績
前789年------宣王三十九年

伐姜氏之戎,戰於千畝,周師敗績
前780年------幽王二年

涇水、渭水、洛水三川竭,岐山崩
前771年------幽王十一年

申侯與繒、西夷犬戎攻周幽王,殺之於驪山下,西周亡
申侯、魯侯及許文公立平王於申,虢公翰又立王子余臣於攜,周二王並立

㈡ 中國歷史紀年表簡略表

史前社會

約170萬年前元謀人生活在雲南元謀一帶

約80萬年前藍田人生活在陝西藍田一帶

約20至70萬年前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帶

約18000年前山頂洞人開始氏族公社的生活

約5000至7000年前河姆渡 半坡母系氏族公社

約4000至5000年前大汶口文化中晚期 父系氏族公社

原始社會

約4000多年前傳說中的黃帝 堯 舜 禹時期

黃帝軒轅氏前2697~前2599

少昊金天氏前2598~前2515

顓頊高陽氏前2514~前2437

帝嚳高辛氏前2436~前2367

帝摯高辛氏 前2366~前2358

唐堯前2357~前2258

虞舜前2257~前2208

奴隸社會

夏 前2070~前1600

商 前1600~前1046

西周 約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年

東周 前770—前256

春秋時代前770—前476

戰國時代① 前475—前221

封建時期

秦朝 前221~前 207

漢朝 前206~220

西漢 前202~8

新朝 8~23

更始帝 23~25

東漢 25~220 公元25年,漢光武帝建年號

三國 220~280

魏 220~266

蜀 221~263

吳 222~280

晉朝 265~420

西晉 266~316

東晉 317~420

十六國 304~439

前趙 304~329劉淵國號漢,劉曜改為趙,史稱前趙

成漢/前蜀 304~347

後趙 319~350

前涼 324~376

前燕 337~370

前秦 351~394

後燕 384~407

後秦 384~417

後涼 386~403

南涼 397~414

南燕 398~410

西涼 400~420

北涼 401~439

夏國 407~431

北燕 409~436

南北朝 386~589

南朝 420~589

宋 420~479

齊 479~502

梁 502~557

陳 557~589

北朝 386~581

北魏 386~534

東魏 534~550

西魏 535~556

北周 557~581

北齊 550~577

隋朝 581~618

唐朝 618~907

五代 907~960

後梁 907~923

後唐 923~936

後晉 936~946

後漢 947~950

後周 951~960

十國 902~979

吳 902~937

前蜀 907~925

吳越907~978

楚 924~960

南漢 907~971

閩 909~945

南平/荊南 924~960

後蜀 934~965

南唐 937~975

北漢 951~979

宋朝 960~1279

北宋 960~1127

南宋 1127~1279

遼朝 907~1125遼建國於公元907年,國號契丹,916年始建年號, 937年改國號為遼,983年復稱契丹,1066年仍稱遼

西夏 1038~1227

金朝 1115~1234

元朝 1206~1367鐵木真於公元1206年建國,1271年忽必烈定國號為大元, 1279年滅南宋

明朝 1368~1644公元1644年桂王被殺

清朝 1616~1911清建國於公元1616年,初稱後金,1636年始改國號為清, 1644年入關

民主時期

中華民國

公元1912年-1949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

公元1949年~今

㈢ 中國歷史年表

中國歷史年表:

中國歷史年代表∶

1、原始社會

五帝∶炎帝、黃帝、堯、舜、禹

約前2528年-前2029年(約500年)

2、先秦時期

夏朝∶前2070年-前1600年(470年)

商朝∶(前1600年-前1046年(554年)

周朝∶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275年),東周∶前770年

-前221年(549年)

春秋∶前770年

-前476年(295年)

戰國∶前475年

-前221年(254年)

3、秦漢時期

秦朝∶前221年-前206年(16年)

西楚王朝∶前206年-前202年(5年)

漢朝∶

西漢∶前202—公元8年11月(210年),東漢∶25年-220年(195年)

新朝∶公元8年12月-23年10月(16年)

玄漢王朝∶23年10月-25年(2年)

4、三國兩晉南北朝

三國∶220年-280年(60年)包含魏,蜀,吳;

魏∶220年-265年(45年)

蜀∶221年-263年(42年)

吳∶222年-280年(58年)

晉朝(266年-420年)包含西晉,東晉;

西晉∶265年-316年(51年)

東晉∶317年-420年(103年)

南北朝(420年—589年)

五胡十六國∶304年-439年(135年)

南朝(420年—589年)包含劉宋、南齊、南梁、南陳四朝;

南朝·宋∶420年-479年(59年)

南朝·齊∶

479年-502年(23年)

南朝·梁∶502年-557年(55年)

南朝·陳∶

557年-589年(32年)

北朝(386年—581年)則包含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和北周五朝。

北朝·北魏∶386年-534年(148年)

北朝·東魏

∶534年-550年(16年)

北朝·西魏∶535年-557年(22年)

北朝·北齊∶550年-577年(27年)

北朝·北周∶

557年-581年(24年)

5、隋唐時期

隋朝∶581年-619年(38年)

唐朝(618年—907年)包含唐朝前期,武周,唐朝中後期

唐朝前期∶618年-690年(72年)

武周∶690年-705年(15年)

唐朝中後期∶705年-907年(202年)

6、五代十國

五代十國∶891年-979年(89年)包含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前蜀,後蜀,楊吳,南唐,吳越,閩國,馬楚,南漢,南平,北漢;

7、宋元時期

宋∶960年-1279年(320年)

含北宋,南宋;

北宋∶960年-1127年(167年)

南宋∶1127年-1279年(152年)

大蒙古國∶1206年-1271年(66年)

元∶271年-1368年(98年)

北元∶1368年—1402年(35年)

8、遼金夏

遼朝∶916

年-1125年(210年)

西遼∶1124年-1218年(94年)

西夏王朝∶1038年-1227年(190年)

金朝

∶1115年-1234年(120年)

大理國包含前大理,後大理937年-1094年,1096年-1253年(316年)。

9、明清時期

∶1368年-1644年(277年)

南明

∶1644年-1662年(19年)

後金∶1616年-1636年(21年)

清前期∶1636年-1840年(205年)

10、近代時期

晚清∶1840年-1912年(73年)

辛亥革命(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

中華民國∶1912年-1949年(38年)

11、新中國成立

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至今)

㈣ 中國歷史年代表

中國朝代 順序如下:夏、商、周[西周、東周(春秋、戰國)]、秦、西漢、新朝、 玄漢
、東漢、三國時期(魏、蜀、吳)、晉(西晉、東晉)、南北朝[南朝(宋、齊、梁、陳)、北朝(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五代(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

十國[前蜀、後蜀、吳、南唐、吳越 、閩、楚、南漢、南平(荊南)、北漢]、宋(北宋、南宋)、遼、西夏、金、元、明、清、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其中部分朝代處於同朝並立,如五代十國,魏晉南北朝 等。

(1)夏 公元前2070----1600年 共470年姒啟(夏啟)

(2)商 公元前1600----1046年 共554年子成湯(商湯)

(3)周 公元前1046----256年共790年

(4)西周 公元前1046----771年 共275年姬發(周武王)

(5)東周 公元前770----256年 共515年姬宜臼(周平王)

(6)春秋 公元前770----475年共295年

(7)戰國 公元前475----221年共254年

(8)秦 公元前221----206年 共15年嬴政(秦始皇)

(9)西楚 公元前206----202年 共4年項羽(西楚霸王)

(10)南越 公元前203----111年 共93年趙佗(南越王)

(11)漢 公元前206----公元220年共426年

(12)西漢 公元前206----公元8年 共214年劉邦(漢高祖)

(13)新 公元9----23年 共13年王莽

(14)更始 公元23----25年 共2年劉玄(更始帝)

(15)東漢 公元25----220年 共196 年劉秀(光武帝)

(16)三國 公元220----280年 共60 年

(17)魏 公元220----265年 共46年曹丕(魏文帝)

(18)蜀 公元221----263年 共43年劉備(漢昭烈帝)

(19)吳 公元222----280年 共59年孫權(吳大帝)

(20)晉 公元265----420年共156年

(21)西晉 公元265----317年 共53年司馬炎(晉武帝)

(22)東晉 公元317----420年 共104年司馬睿(晉元帝)

(23)十六國 公元304----439年共136年

(24)漢.前趙 公元304----329年共25年

(25)漢 公元304----319年 共15年劉淵

(26)前趙 公元319----329年 共10年劉曜

(27)成.漢 公元304----347年共43年

(28)成 公元304----338年 共34年李雄

(29)漢 公元338----347年 共9年李壽

(30)前涼 公元314----376年 共62年張軌

(31)後趙 公元319----350年 共31年石勒

(32)前燕 公元337----370年 共33年慕容皝

(33)前秦 公元351----394年 共43年符洪

(34)後秦 公元384----417年 共33年姚萇

(35)後燕 公元384----409年 共25年慕容垂

(36)西秦 公元385----431年 共46年乞伏國仁

(37)後涼 公元386----403年 共17年呂光

(38)南涼 公元397----414年 共17年禿發烏孤

(39)北涼 公元397----439年 共42年沮渠蒙遜

(40)南燕 公元398----410年 共12年慕容德

(41)西涼 公元400----420年 共20年李暠

(42)夏 公元407----431年 共24年赫連勃勃

(43)北燕 公元409----436年 共27年馮跋

(44)代 公元315----376年 共61年拓跋猗盧

(45)冉魏 公元350----352年 共2年冉閔

(46)西燕 公元384----403年 共19年慕容泓

(47)仇池 公元196----552年 共356年楊騰

(48)翟魏 公元388----392年 共4年翟遼

(49)西蜀 公元405----413年 共8年譙縱

(50)南北朝 公元420----589年共170年

(51)南朝 公元420----589年共170年

(52)宋 公元420----479年 共60年劉裕(宋武帝)

(53)齊 公元479----502年 共24年蕭道成(齊高帝)

(54)粱 公元502----557年 共56年蕭衍(梁武帝)

(55)陳 公元557----589年 共33年陳霸先(陳武帝)

(56)後梁 公元555----587年 共33年蕭詧

(57)北朝 公元386----581年共196年

(58)北魏 公元386----534年 共149年拓跋珪(北魏道武帝)

(59)東魏 公元534----550年 共17年元善見(孝靜帝)

(60)西魏 公元535----556年 共22年元寶炬(文帝)

(61)北齊 公元550----577年 共28年高洋(文宣帝)

(62)北周 公元557----581年 共25年宇文覺(孝閔帝)

(63)隋 公元581----618年 共37年楊堅(隋文帝)

(64)唐 公元618----907年 共290年李淵(唐高祖)

(65)武周 公元684----705年 共21年武曌(武後)

(66)渤海 公元689----公元926年 共237年大祚榮(渤海王)

(67)南詔 公元738----902年 共165年皮羅閣(南詔王)

(68)五代 公元907----960年共54年

(69)後梁 公元907----923年 共17年朱溫(後梁太祖)

(70)後唐 公元923----936年 共14年李存勖(後唐庄宗)

(71)後晉 公元936----946年 共11年石敬瑭(後晉高祖)

(72)後漢 公元947----950年 共4年劉知遠(後漢高祖)

(73)後周 公元951----960年 共10年郭威(後周太祖)

(74)十國 公元892----979年共87年

(75)吳 公元892----937年 共45年楊行密

(76)南唐 公元937----975年 共38年李升

(77)吳越 公元893----978年 共85年錢鏐

(78)楚 公元896----951年 共55年馬殷

(79)閩 公元909----945年 共36年王審知

(80)南漢(越) 公元917----971年 共54年劉龑

(81)前蜀 公元903----925年 共23年王建

(82)後蜀 公元933----965年 共22年孟知祥

(83)荊南(南平) 公元924----963年 共39年高季興

(84)北漢 公元951----979年 共28年劉崇

(85)宋 公元960----1279年共320年

(86)北宋 公元960----1127年 共168年趙匡胤(宋太祖)

(87)南宋 公元1127----1279年 共152年趙構(宋高宗)

(88)契丹.遼 公元907----1211年共305年

(89)契丹 公元907----947年 共41年耶律阿保機(遼太祖)

(90)遼 公元947----1125年 共178年耶律阮(遼世宗)

(91)西遼 公元1124----1211年 共88年耶律大石

(92)金 公元1115----1234年 共120年完顏阿骨打(金太祖)

(93)西夏 公元1038----1227年 共189年李元昊(西夏王)

(94)大理 公元937----1253年 共316年段思平(大理王)

(95)蒙古.元 公元1206----1636年共430年

(96)蒙古 公元1206----1271年 共66年孛兒只斤鐵木真(成吉思汗,元太祖)

(97)元 公元1271----1368年 共98年孛兒只斤忽必烈(元世祖)

(98)北元 公元1371----1636年 共236年孛兒只斤妥懽貼睦爾(元順帝)

(99)明 公元1368----1644年 共276年朱元璋(明太祖)

(100)後金.清 公元1616----1911年共295年

(101)後金 公元1616----1644年 共28年愛新覺羅努爾哈赤(清太祖)

(102)清 公元1644----1911年 共267年愛新覺羅福臨(清世祖)

(103)太平天國 公元1851----1864年 共13年洪秀全(天王)

(104)中華民國 公元1911----1949年 共38年孫中山

(105)中華人民共和國

㈤ 中國歷朝歷代皇帝年表

中國歷朝歷代皇帝年表如下:

(5)歷史年表pdf擴展閱讀:

1、中國歷史悠久,朝代更是零星紛繁。每朝的創建者要首辦的事就是確立國號,即朝代名稱,簡稱朝名。朝代名稱是由什麼決定的呢?大致有五個來由:由部族、部落聯盟的名稱而來,來自創建者原有卦號、爵位;源於創建者原始政權統治的區域;源於宗族關系;寓意吉祥。

2、中國歷史年表:是按年排列的、記載中國歷史事件的表格。它對了解歷史起著重要的作用。該表記述了中國歷史從原始社會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的部落或朝代的變遷。

㈥ 中國歷史年表哦

朝代起訖年代都城今地開國皇帝

三皇五帝

夏朝約前2146-1675年安邑山西夏縣禹

商朝約前1675-1029年亳河南商丘湯

周西周約前1029-771年鎬京陝西西安周文王姬昌

東周春秋前770-476年洛邑河南洛陽周平王姬宜臼

戰國前475-221年

秦朝前221-207年咸陽陝西咸陽始皇帝嬴政

漢西漢前206-公元8年長安陝西西安漢高祖劉邦

新朝9-23年王莽

東漢25-220年洛陽河南洛陽漢光武帝劉秀

三國曹魏220-265年洛陽河南洛陽魏文帝曹丕

蜀漢221-263年成都四川成都漢昭烈帝劉備

孫吳222-280年建業江蘇南京吳大帝孫權

晉西晉265-316洛陽河南洛陽晉武帝司馬炎

東晉317-420建康江蘇南京晉元帝司馬睿

十六國

304-439前趙(漢趙)304-318平陽山西臨汾高祖光文皇帝劉淵

319-329長安陝西西安

成漢306-347成都四川成都太宗武皇帝李雄

前涼314-363姑臧甘肅武威高祖明王張寔

後趙319-351襄國河北邢台高祖明皇帝石勒

前燕337-370龍城遼寧朝陽太祖文明皇帝慕容皝

前秦351-394長安陝西西安世宗明皇帝符健

後秦384-417長安陝西西安太祖武昭皇帝姚萇

後燕384-407中山河北定州世祖成武皇帝慕容垂

西秦385-431苑川甘肅榆中烈祖宣烈王乞伏國仁

後涼386-403略陽甘肅平涼太祖懿武皇帝呂光

南涼397-414西平青海西寧烈祖武王拓跋烏孤

南燕398-410廣固山東益都世宗獻武皇帝慕容德

西涼407-421酒泉甘肅酒泉太祖昭武王李暠

胡夏407-431統萬城陝西靖邊世祖烈武皇帝赫連勃勃

北燕407-436和龍遼寧朝陽高句麗人高雲

北涼397-439張掖甘肅張掖太祖武宣王沮渠蒙遜

*冉魏350-352鄴城河北臨漳漢人冉閔

*西燕384-394長子山西長子鮮卑族慕容泓

*西蜀(後蜀)405-413益州四川成都漢人譙縱

南北朝

420-589南朝宋420-479建康江蘇南京宋武帝劉裕

齊479-502建康江蘇南京齊高帝蕭道成

梁502-557建康江蘇南京梁武帝蕭衍

陳557-589建康江蘇南京陳武帝陳霸先

北朝北魏386-534平城山西大同魏道武帝拓跋珪

洛陽河南洛陽

東魏534-550鄴河北臨漳魏孝靜帝元善見

西魏535-556長安陝西西安魏文帝元寶炬

北齊550-577鄴河北臨漳齊文宣帝高洋

北周557-581長安陝西西安周孝閔帝宇文覺

隋朝581-618大興陝西西安隋文帝楊堅

唐朝618-907長安陝西西安唐高祖李淵

五代十國後梁907-923汴河南開封梁太祖朱晃

後唐923-936洛陽河南洛陽唐庄宗李存勖

後晉936-947汴河南開封晉高祖石敬瑭

後漢947-950汴河南開封漢高祖劉暠

後周951-960汴河南開封周太祖郭威

前蜀891-925成都四川成都高祖王建

後蜀925-965成都四川成都高祖孟知祥

楊吳892-937揚州江蘇揚州太祖楊行密

南唐937-975金陵江蘇南京烈祖李昪

吳越893-978杭州浙江杭州武肅王錢鏐

閩國893-945長樂福建福州太祖王審知

馬楚896-951長沙湖南長沙武穆王馬殷

南漢905-971興王府廣東廣州高祖劉龑

南平907-963荊州湖北荊州武信王高季興

北漢951-979太原山西太原世祖劉崇

宋北宋960-1127開封河南開封宋太祖趙匡胤

南宋1127-1279臨安浙江臨安宋高宗趙構

遼國907-1125皇都遼寧遼國耶律阿保機

大理937-1254太和城雲南大理太祖段思平

西夏1032-1227興慶府寧夏銀川景帝李元昊

金1115-1234會寧阿城(黑)金太祖阿骨打

中都北京

開封河南開封

元朝1206-1368大都北京元世祖忽必烈

明朝1368-1644北京北京明太祖朱元璋

清朝1616-1911北京北京皇太極

中華民國1912-1949南京

㈦ 中國歷史大事年表 最好要表格

表格復制不上來

公元916年契丹耶律阿保機稱帝。
公元923年李存勖滅後梁,建立後唐。
公元936年石敬瑭借契丹兵滅後唐,建立後晉,割讓燕雲十六州給契丹。
公元946年契丹滅後晉。
公元947年契丹改國號為遼。劉知遠稱帝,建立後漢。
公元951年郭威稱帝,建立後周,後漢亡。
公元954年高平之戰,周世宗大敗北漢。
公元959年周世宗死。
公元960年趙匡胤稱帝,建立北宋,後周亡。五代結束。
公元986年北宋征遼失敗,楊業戰死。
公元993年王小波、李順起義。
公元1004年寇準保宋真宗親征,宋遼澶淵之盟。
公元1038年黨項族元昊稱帝,建立西夏。
公元1043年范仲淹實行新政。
公元1069年王安石變法開始。
公元1084年司馬光完成《資治通鑒》。
公元1115年女真族完顏阿骨打稱帝,建立金朝。
公元1120年方臘起義。
公元1125年金滅遼。
公元1127年金兵攻入東京,北宋亡。宋高宗即位,南宋開始。
公元1130年鍾相起義。韓世忠在黃天盪阻擊金軍。
公元1140年郾城之戰,岳飛大破金軍。
公元1141年宋金紹興和議。次年,岳飛被殺害。
公元1161年採石之戰,虞允文大敗金軍。
公元1162年辛棄疾到建康。
公元1206年韓侂胄北伐失敗。鐵木真統一蒙古,稱成吉思汗。
公元1210年詩人陸游去世。
公元1234年蒙古滅金。
公元1271年忽必烈稱帝,定國號為元。
公元1276年元軍攻佔臨安。
公元1279年元軍攻佔厓山,南宋亡。
公元1283年文天祥就義。
公元1351年紅巾軍起義。
公元1368年朱元璋稱帝,建立明朝;明軍攻入大都,元亡。
公元1403年燕王朱棣進應天,建文帝下落不明。
公元1403—1433年鄭和七次下西洋。
公元1449年土木堡之變:於謙率軍民保衛北京。
公元1457年奪門之變;於謙被殺害。
公元1510年劉六、劉七起義。
公元1565年戚繼光、俞大猷基本肅清倭寇。
公元1572年張居正輔改開始。
公元1593年李時珍去世。
公元1601年葛賢領導蘇州織工反稅監斗爭。
公元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後金。
公元1619年薩爾滸之戰。
公元1625年楊漣、左光斗被閹黨殺害。
公元1626年蘇州市民暴動,顏佩韋等五人就義。寧遠之戰,努爾哈赤受重死。
公元1628年陝北農民起義。
公元1633年徐光啟去世。
公元1636年李自成稱闖王。後金皇太極稱帝,改國號為清。
公元1641年李自成破洛陽,張獻忠破襄陽。徐霞客去世。
公元1644年李自成建大順政權,入北京,明朝亡;吳三桂降清,清兵入關。
公元1645年清兵南下,史可法守揚州。
公元1647年夏完淳被害。
公元1652年李定國在桂林擊敗清軍。
公元1662年鄭成功收復台灣。
公元1681年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亂。
公元1682年顧炎武去世。
公元1685、1686年雅克薩之戰。
公元1689年中俄訂《尼布楚條約》。
公元1690、1696、1697年康熙帝三征噶爾丹。
公元1764年曹雪芹去世。
公元1782年《四庫全書》修成。
公元1796-1805年白蓮教大起義。
公元1840年鴉片戰爭
公元1919年5.4運動
公元1945年抗戰勝利
公元1949年開國大典
公元1982年改革開放
公元2001年申辦奧運2008的主辦權成功

㈧ 《中國歷史紀年表》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中國歷史紀年表》(萬國鼎)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https://pan..com/s/102AjMWgtosW31k-f1FXP-A

提取碼: d56p

書名:中國歷史紀年表

作者:萬國鼎

豆瓣評分:8.9

出版社:中華書局

出版年份:2004-06

頁數:164

內容簡介:

《中國歷史紀年表》大體上對照查檢之用。因為,萬國鼎先生從前編印的「中西對照歷代紀年圖表」,是一本簡明易用的小冊子。原編的「公元甲子檢查表」也已作了必要的補充與修正,加入了南詔、大理、渤海、東丹等的年號。

㈨ 歷史年表

中國歷史年代表
夏朝 (約公元前22世紀末、21世紀初-約公元前17世紀) 禹;
商朝 (約公元前17世紀初-約公元前11世紀) 湯;
西周 (約公元前11世紀-公元前771) 武王姬發;
東周 (約公元前771-公元前256) 平王姬宜臼;
秦朝 [秦帝國(約公元前771-公元前256)]。周赧王59年乙巳(前256),秦滅周。自次年(泰昭襄王52年丙午,前 225)起至秦王政25年已卯(前222),史家以秦王紀年。秦王政26年庚辰(前221)完成統一,稱始皇帝。);
西漢 (公元前206-公元25) 包括王莽(9-23)和更始帝(23-25) 高帝劉邦;
東漢 (公元前25-公元220) 光武帝劉秀;
三國 (220年-280年):魏 220年-265年 文帝曹丕 ,蜀漢 221年-263年 昭烈帝劉備, 吳 222年-280年 大帝孫權 ;
西晉 (265年-317年) 武帝司馬炎;
東晉 (317年-420年) 元帝司馬睿;
南北朝 (420年-589年):南朝: 宋 (420-479) 武帝劉裕,齊 (479-502) 高帝蕭道成, 梁 (502-557) 武帝蕭衍,陳 (557-589) 武帝陳霸先。北朝:北魏 (386-534) 道武帝拓跋珪,東魏 (534-550) 孝靜帝元善見,北齊 (550-577) 文宣帝高洋,西魏 (535-556) 文帝元寶炬,北周 (557-581) 孝閔帝宇文覺;
隋朝 (581年-618年)隋建國於581年,589年滅陳,完成統一 文帝楊堅;
唐朝 (618年-907年) 高祖李淵;
五代 (907年-960年):後梁 (907-923) 太祖朱晃,又名溫、全忠,後唐 (923-936) 庄宗李存勖,後晉 (936-947) 高祖石敬瑭,後漢 (947-950) 高祖劉暠本,名知元,後周 (951-960)太祖郭威;
北宋 (960年-1127年) 太祖趙匡胤;
南宋 (1127年-1279年) 高宗趙構;
遼 (907-1125年) 遼建國於907年,國號契丹,916年始建國號,938年(一說947年)改國號為遼,983年復稱契丹,1066年仍稱遼,太祖耶律阿保機;
金(1115年-1234年) 太祖完顏旻,本名阿骨打;
元朝 (1206年-1368年) 蒙古孛兒只斤鐵木真於1206年建國。1271年忽必烈定國號為元,1279年滅南宋,太祖孛兒只斤鐵木真(成吉思汗);
明朝(1368-1644) 太祖朱元章;
清朝 建國於1616年,初稱後金,1636年始改國號為清,1644年入關,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
中華民國(1912--1949 ) 首任大總統袁世凱,在位18天;
中華人民共和國 公元1949年10月1日成立,首任國家主席毛澤東。

㈩ 中國朝代年表

中國朝代順序表:

夏朝、商朝、西周、東周、春秋、戰國、秦朝、西漢、新朝、東漢、三國(曹魏、蜀漢、東吳)、西晉、 (東晉、五胡十六國)、

南北朝:南朝(宋、齊、梁、陳)北朝(東魏、西魏、北齊、北周)、 隋朝、唐朝、

五代十國(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南吳、前蜀、吳越、楚、閩、南漢、荊南、後蜀、南唐、北漢) 、宋(北宋、南宋)、遼、西夏、金、元朝、明朝、清朝;

如下圖所示:

(10)歷史年表pdf擴展閱讀:

從有文字記載的夏朝開始,中國歷史上經歷了夏、商、周、秦、漢、晉、隋、唐、宋、元、明、清等主要朝代。

夏朝的起止年代沒有可靠的文字記載,根據資料推算,大約是從公元前2100年到公元前1760年,共存在400多年。

商朝的起止年代也沒有搞清楚,大約是公元前1760年到公元前1120年,共存在600多年。

周朝分好幾個階段。開始一段叫西周,從公元前1120年至公元前771年,共約350年。接著是東周,從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49年,共有522年。

其中前360年諸侯稱霸,稱為春秋時代,後180年七國爭雄,稱為戰國時代(戰國最後的28年東周已經滅亡)。

秦朝從公元前221年統一中國起,到公元前207年滅亡止,只存在15年。

漢朝的前期稱西漢,從公元前206年至公元8年,共214年。後期稱東漢,自公元25年至220年,共196年(西漢、東漢之間有王莽稱帝,劉玄稱帝,劉盆子稱帝等)。

東漢以後,西晉統一前,中國歷史上出現分裂局面,魏、蜀、吳三國鼎立,稱為三國時代,從公元220年到280年,共61年。

晉朝也分為西晉、東晉兩個階段。西晉從265年到316年,共52年。東晉從317年到420年,共104年。

從東晉滅亡到隋朝統一這一段時期,歷史上叫南北朝時代,全長170年。

隋朝從539年統一起到618年止,共30年。

唐朝從618年起到907年止,共290年。

唐朝以後,中國歷史上又出現了分裂局面,這個時期叫做五代十國時期,從907年到979年,共73年。

宋朝也分為兩個階段,前一個階段史稱北宋,從960年到1127年,共168年。後一個階段史稱南宋,從1127年到1279年,共153年。

合稱兩宋,18帝王,北宋和南宋各9個帝王,分別是趙匡胤和趙廣義及其子孫。

元朝從1279年滅南宋起到1368年止,共90年。

明朝從1368年起,到1644年止,共277年。

清朝從1644年入關算起,到1911年辛亥革命時被推翻止,全長共268年。

閱讀全文

與歷史年表pdf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程序員放棄後會怎樣 瀏覽:182
河北模具編程 瀏覽:187
adb查找命令 瀏覽:321
安卓手機視頻文件夾怎麼打開 瀏覽:309
平板加密手機後怎麼關閉 瀏覽:566
流媒體伺服器應該注意什麼 瀏覽:536
d8命令編譯 瀏覽:964
壓縮包解壓需要多少空間 瀏覽:145
如何查找app屬性 瀏覽:388
android人臉識別技術 瀏覽:320
pc104編程 瀏覽:335
二維碼反編譯破解推廣 瀏覽:682
修改伺服器的mac地址 瀏覽:528
好玩的編程軟體 瀏覽:898
編程語言創始人有錢嗎 瀏覽:804
短視頻app怎麼獲客 瀏覽:15
查看雲伺服器的應用 瀏覽:435
javadump工具 瀏覽:563
程序員16g 瀏覽:444
程序員沒有辦法成為top怎麼辦 瀏覽: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