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與光學全息照相比較,計算全息有哪些優點
與傳統的光學全息術相比較,計算全息術具有如下優點:
(1)計算機技術和數字圖像處理技術的引入,可以方便地引入數字處理方法,消除像差、雜訊以及記錄介質感光特性曲線的非線性等因素帶來的不利影響,改善全息圖的質量。並且全息圖可以直接在計算機顯示器上進行模擬再現以檢驗其質量。
(2)由於可以直接計算出物場的復振幅分布,並對其進行逐層分析,因此具有很高的測量靈活性。如對同一物場連續記錄的多幅全息圖進行任意組合疊加,可從中方便地測量出參與疊加的兩個物場間的差異,或者通過相位倍增方法增大幹涉條紋密度,從而有效提高測量精度。
(3)由於全息圖是以數字形式存儲於計算機中,這使得全息圖的保存、傳輸和復制更容易,甚至可以通過互連網實現全息圖的實時傳輸和異地顯示。
(4)計算全息術不僅可用於可見光,也可用於X射線、紅外、微波等其它電磁波段,以及用聲波和電子波等進行全息記錄和再現。
(5)可以實現自然界尚不存在的三維物體的立體顯示,在CAD技術中有廣泛的應用]。
(6)與三維掃描技術相結合獲取實際物體的三維數據,解決了光學全息難以拍攝實際景物的限制,比如大樓,人物,自發光物體(例如火焰)等。
❷ 光學圖像假彩色編碼技術按其處理方式可分為哪兩類
其中最基本的操作是用光學 方法對圖像信息進行傅里葉變換,並採用頻譜的語言來...按其性質可分為等空間頻率假彩色編碼和等密度假彩 色編碼兩類
❸ 小時候玩過,不同角度隨著光線的不同而不同,有的甚至有兩種圖案交替顯示.
鐳射防偽又名激光防偽
激光防偽技術包括激光全息圖像防偽標識、加密激光全息圖象防偽標識和激光光刻防偽技術三方面。
全息防偽技術包括常規全息防偽技術,多通道全息防偽技術,隱形加密技術,360°計算機點陣全息技術,雙層全息技術,熒光加密全息技術,動態編碼防偽技術,電話電碼防偽技術,核微孔防偽技術以及基因防偽技術,並具有圖像清晰、色彩絢麗、立體感強、一次性使用的特點。多通道全息防偽在轉動標識時,會看到在標識的同一位置上出現不同的圖案。隱形加密技術將加密圖案製作於標識的任一位置,在激光再現儀下方可看到加密圖案。360°計算機點陣全息技術在圖像360°的觀察范圍內會出現放射狀、環狀、螺旋狀等光點的組合與變換,動感極強。雙層全息技術能把全息標識揭開,還能看到印有圖案和文字的第二防偽層,有雙保險的防偽效果。熒光加密全息技術原理與人民幣熒光加密原理一樣。動態編碼防偽是將商標置於眼前,緩慢地轉動商標會出現連續動作的圖案。電話電碼防偽標識是由激光防偽技術和電話電碼防偽技術相結合製作而成,通過查詢統一的中心資料庫可以核對真偽。核微孔防偽標識由激光防偽技術和核微孔防偽技術組成,僅用一隻水筆便可分辨真偽。基因防偽是在標識背膠中加入基因因子,通過專用儀器進行檢測。
常用的是激光彩虹模壓全息圖文防偽技術,它是應用激光彩虹全息圖製版技術和模壓復制技術,在產品上製作的一種可視的圖文信息。
彩虹全息圖像是以普遍全息圖像作為拍攝物體,經一系列程序處理後製成的彩虹全息照片。如用光致抗蝕刻劑的感光片代替普通照片拍攝的全息圖,經曝光處理後,即得到一張浮雕型位相全息圖,即製作彩虹全息圖的母版。母版表面充滿了凹凸不平的干涉條紋,其精細度可達每毫米千餘條。這些浮雕狀的條紋載錄了被拍物體的光波強度與位相信息,實現了全息記錄。然後用真空鍍膜或化學電鍍方法,在母版表面鍍上一層很薄的金屬膜,再電鍍上適當厚度的鎳或其他金屬,做成一塊機械性能良好的模壓金屬板。將此板裝在壓印機上,熱壓聚酯類塑料薄膜,把浮雕型全息圖壓印在薄膜上,最後在薄膜上再真空蒸鍍一層鋁膜,以提高膜的反射率。在鋁膜上蓋鍍或塗布保護層後,便製成全息圖片,即不透明的激光模壓全息防偽圖。這種全息圖可用日光觀察,日光中的每一種波長的光都會被圖片上的干涉條紋所衍射,因有不同的衍射角,故在不同的角度觀看時,有不同顏色的再現圖像。
由於全息圖中的色塊組合是隨機編碼的,即使同一設備也很難制出完全相同的全息母版,故彩虹全息圖像已廣泛用於製作防偽標識。也可將全息圖直接轉印到紙品上,現已廣泛應用於票證、商標及信用卡。
模壓全息防偽標識的顏色有單一彩虹,多種彩虹色、真彩色及黑白(消色) 4 種,其圖像有二維、三維、多重與動態成像。
激光模壓全息防偽標識全息圖成像技術的不同,可將其分為經典、脈沖三維激光模壓全息防偽標識以及合成模壓、多重圖像激光模壓、動態模壓、動態光柵模壓、隱形全息模壓、防偽油墨加密激光模壓等全息防偽標識。
近年又有燙金全息圖及透過式全息圖問世,它們都是在普通彩虹全息圖的基礎上的革新。其中半透式全息圖是將聚酯薄膜上的鋁層做成網點狀並控制網點密度,在再現光下使有金屬的網點處有光反射,在非金屬網點處形成光的透射,並調整透射與反射之比,使透過全息圖的同時還能看到圖下掩蓋的圖文,故也稱之為透視全息圖。
防偽技術的發展,彩色全息圖、合成全息圖、密碼全息圖(用一個激光筆可讀出圖中的信息) 等接踵而至。這些經激光全息技術處理後具有防偽功能的新型包裝材料和更高技術層次的全息圖像標識技術,具有更好的防偽功能。
利用全息印刷技術做出防偽標識,附於包裝物表面是當前最為流行的防偽手段。全息圖像由於綜合了激光、精密機械和物理化學等學科的最新成果,技術含量高。對多數小批量偽造者而言,全套製造技術的掌握和製造設備的購置難以做到的,因此此種技術的效果是顯著的。
全息防偽技術的廣泛應用和其它防偽技術的出現,人們對全息防偽眾說紛紜,顧慮重重。目前能生產此類標識的廠家有數百個,由於技術上、管理上存在的諸多問題,使得有些真的標識不易識別,一些模擬的標識又能以假亂真,極大地降低了激光全息防偽標識在人們心目中原有的地位。廠家過多、產品過剩、競爭過度可能是激光全息防偽陷入信任危機的首要原因。但從純技術的角度上講、圖像來源簡單,照像技術守舊和記錄材料單一,同樣也是誘發信任危機的根源。因此,如能加強管理,改進技術,生產高質量的三維全息圖,同時在顯示、照相技術和記錄材料三方面不斷地挖潛、完善和創新,把握全息與其它防偽技術相結合,全息與印刷相結合,全息與包裝相結合的發展方向,把激光全息防偽作為技術發展的主要方向,這才是至關重要的。
下面給你介紹激光防偽技術的發展史:
第一代激光防偽技術是激光模壓全息圖像防偽標識。
全息照相是由美國科學家伯格(MJ·Buerger)在利用X射線拍攝晶體的原子結構照片時發現的,並與伽柏(D·Gaber)一起建立了全息照相理論:利用雙光束干涉原理,令物光和另一個與物光相乾的光束(參考光束)產生干涉圖樣即可把位相「合並」上去,從而用感光底片能同時記錄下位相和振幅,就可以獲得全息圖像。但是,全息照相是根據干涉法原理拍攝的,須用高密度(解析度)感光底片記錄。由於普通光源單色性不好,相乾性差,因而全息技術發展緩慢,很難拍出像樣的全息圖。直到60 年代初激光出現之後,其高亮度、高單色性和高相干度的特性,迅速推動了全息技術的發展,許多種類的全息圖被製作出來,全息理論得到很好的驗證,但由於拍攝和再現時的特殊要求,從誕生之日起,就幾乎一直被局限在實驗室里。
70年代末期,人們發現全息圖片具有包括三維信息的表面結構(即縱橫交錯的干涉條紋),這種結構是可以轉移到高密度感光底片等材料上去的。1980年,美國科學家利用壓印全息技術,將全息表面結構轉移到聚酯薄膜上,從而成功地印製出世界上第一張模壓全息圖片,這種激光全息圖片又稱彩虹全息圖片,它是通過激光製版,將影像製作在塑料薄膜上,產生五光十色的衍射效果,並使圖片具有二維、三維空間感,在普通光線下,隱藏的圖像、信息會重現。當光線從某一特定角度照射時,又會出現新的圖像。這種模壓全息圖片可以像印刷一樣大批量快速復制,成本較低,且可以與各類印刷品相結合使用。至此,全息攝影向社會應用邁出了決定性的一步。
由於當時這種模壓全息圖片的製作技術是非常先進的技術,只有少數人掌握,於是就被用作防偽標識。其防偽的原理是:
1.在激光全息圖片拍攝的整個過程中,如果有一項條件不同(如拍攝彩虹全息的條件),則全息標識的效果就會有差異。
2.這種全息圖像的全息信息用普通照相無法拍攝,因而全息圖案難以被復制。
第一個應用全息圖片作為防偽標識的是JohnnyWalkeWhishy(一種威士忌)。它在泰國應用時,據說銷售額增加了45% 左右。
激光模壓全息防偽技術傳入我國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特別是1990年至1994年期間,全國各地引進生產線上百條,占當時世界生產廠家的一半多。在引進初期,這種防偽技術確實起到了一定的防偽作用,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激光全息圖像製作技術迅速擴散,如今早已被造假者從各個方面攻破,幾乎完全失去了防偽的能力。
第二代改進型激光全息圖像防偽技術
第一代激光全息防偽技術的泛濫,促使人們不得不開始尋求改進現有技術。改進後的技術主要有三種:一是應用計算機圖像處理技術改進全息圖像;二是透明激光全息圖像防偽技術;三是反射激光全息圖像防偽技術。
1.應用計算機圖像處理技術改進全息圖像
計算機圖像處理技術改進激光全息圖像經歷了兩個發展形態,第一形態是計算機合成全息技術,這種技術是將系列普通二維圖像經光學成像後,按照全息圖像的成像原理進行處理後記錄在一張全息記錄材料上,從而形成計算機像素全息圖像。觀察這種像素全息圖像時,可在不同的視角看到不同的三維圖像,其圖形和色彩都具有異常靈活多變的動態效應,並且不受再現光線方向的限制。第二形態是計算機控制直接曝光技術,與普通全息成像不同,這種技術不需要拍攝對象,所需圖形完全由計算機生成,通過計算機控制兩束相干光束以像素為單位逐點生成全部圖案,對不同點可改變雙光束之間的夾角,從而製成具有特殊效果的三維全息圖。
2.透明激光全息圖像防偽技術
普通的激光全息圖像一般是用鍍鋁的聚酯膜經過模壓(也可以先用聚酯薄膜經過模壓再鍍鋁)而成,鍍鋁的作用是增加反射光的強度使再現圖像更加明亮。照明光和觀察方向都在觀察者這一側,這樣的激光彩虹模壓全息圖是不透明的。透明激光全息圖像實際上就是取消了鍍鋁層,將全息圖像直接模壓在透明的聚酯薄膜上。1996年我國公安部將透明激光全息圖像應用在居民身份證上,將身份證用透明膜整體覆蓋,在光線下觀察身份證正面時,不但能看清證件內容,還能看到透明膜上顯現出來的二維、三維彩虹全息圖像(「長城」及「中國」的中英文字樣)。
3.反射激光全息圖像防偽技術
反射激光全息圖像成像原理是將入射激光射到透明的全息乳膠介質上,一部分光作為參考光,另一部分透過介質照亮物體,再由物體散射回介質作為物光,物光和參考光相互干涉,在介質內部生成多層干涉條紋面,介質底片經處理後在介質內部生成多層半透明反射面(例如6微米厚的乳膠層里可以有20多個反射面),用白光點光源照射全息圖,介質內部生成的多層半透明反射面將光反射回來,迎著反射光可以看到原物的虛像,因而稱為反射激光全息圖。
第三代加密全息圖像防偽技術
加密全息圖像是指採用諸如激光閱讀、光學微縮、低頻光刻、隨機干涉條紋、莫爾條紋等等光學圖像編碼加密技術,對防偽圖像進行加密而得到的不可見或變成一些散斑的加密圖像.
1.激光閱讀
利用光學共軛原理將文字或圖像信息存貯在全息圖像中。在普通環境下,這些信息不會顯現,當用激光筆照射時,人們可藉助硫酸紙或白紙看到所存貯的信息。所存貯的信息可以是文字、標識、灰度圖像,甚至一篇文章,表現形式也有反射式和透射式兩種.
2.光學微縮
將文字信息用光學微縮的方式記錄在全息圖上,平常肉眼難以辨認,在10倍、甚至100倍放大鏡下才可觀察到具體內容,一般情況下,中文可縮至0.1mm,英文可縮至0.05mm
3.低頻光刻
在全息圖上以非干涉方式將預先設計好的條紋花樣以縮微的形式直接記錄在全息圖上,這些花樣的條紋密度比普通干涉條紋低10倍在100線/mm左右,直觀效果是在全息圖上某些部位具有類似金屬光澤的衍射花樣,若條紋花樣是用計算機產生的全息圖,則可用激光再現其信息.
4.隨機干涉條紋
在製作全息圖時引入隨機機制,在全息圖上記錄隨機干涉花樣,這種花樣具有明顯的特徵,且不可重復,即使同一個人使用同樣的工藝在不同的時刻所產生的花樣都不相同,因此是一種很好的防偽方式。除靜態平面干涉條紋外,目前已發展到動態,立體干涉條紋,仿冒者根本無法復制.
5.莫爾干涉加密
利用莫爾原理,即兩套周期性結構的條紋重疊可產生第三套周期結構花樣的原理,在其中一套條紋中改變其位相並編碼一個圖案,這種圖案在平時是隱藏的不能分辨,當與另一套周期條紋重疊時圖案顯現出來.
加密全息圖像因其不可見或只顯現一片噪光,如沒有密鑰很難破譯,所以具有一定的防偽功能。但是因為它在通常環境下無法分辨,因此不具備為普通大眾所識別的能力.
第四代激光全息防偽技術
1.組合全息圖
組合全息圖是將幾十甚至幾百個不同的二維圖像通過幾十甚至幾百次曝光所記錄的全息圖。其效果可以從兩個方面體現,一是類似於平面動態設計,可以拍攝各種花樣的平面動態變化圖案,二是利用3D軟體或藉助數碼相機,將三維目標的各個側面及隨時間的變化過程記錄下來,製作四維全息圖,即該全息圖不僅能夠記錄和再現物體的三維空間(X,Y,Z)特性,還能記錄和再現該三維物體隨時間(T)的變化,這是一種防偽性能極高的全息圖,與普通2D/3D或真三維全息相比較,具有以下特點:①信息量巨大,製作工藝復雜:普通全息防偽標貼往往通過幾次曝光就可以完成,而製作四維全息圖需要對幾十甚至幾百幀二維圖像進行記錄,從而曝光次數是普通全息的幾十甚至幾百倍,這需要專用的儀器設備及更加精巧的工藝過程才能實現。②拍攝對像沒有限制,拓展了激光全息這一高科技手段的應用范圍:普通全息記錄三維模型需要1:1的模型實體進行拍攝,而四維全息則首先從各個角度採集物體的信息,然後對採集到的二維圖像進行合成製作全息圖,從而對拍攝的對象沒有限制,可以是真人,真物體,甚至是電腦構制的虛幻物體。比例也無需1∶1。③真彩色四維顯示,普通全息標識望塵莫及:傳統全息標識只能實現平面層次感,三維全息圖也只能表現1:1靜物的三維立體特徵,且不能還原物體的真色彩。四維全息則不同,在以真彩色反應三維空間物體的同時,還能附載該三維空間隨時間的變化,這樣的全息標識如同一幅內容豐富的小電視,設計者可在上面盡情揮灑.
2.真三維全息圖
全息圖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能夠實現三維顯示,真三維全息圖就是利用真實三維雕刻模型製作全息圖其防偽意義在於兩個方面,一是三維模型全息圖的拍攝難度比普通2D/3D高很多,尤其是將二者結合起來;二是即使仿冒者能夠製作三維模型全息圖,但三維雕刻及拍攝時物體的角度等也會有很大差異,很難成功。因此,這種是一種高防偽性的全息圖。
❹ 激光防偽的原理是什麼
激光防偽技術
激光防偽技術包括激光全息圖像防偽標識、加密激光全息圖像防偽標識和激光全息光刻防偽技術三方面。
一 、第一代激光防偽技術
第一代激光防偽技術是激光模壓全息圖像防偽標識。
全息照相是由美國科學家伯格( M · J· Buerger)在利用X射線拍攝晶體的原子結構照片時發現的,並與伽柏( D· Gaber)一起建立了全息照相理論:利用雙光束干涉原理,令物光和另一個與物光相乾的光束(參考光束)產生干涉圖樣即可把位相"合並"上去,從而用感光底片能同時記錄下位相和振幅,就可以獲得全息圖像。但是,全息照相是根據干涉法原理拍攝的,須用高密度(解析度)感光底片記錄。由於普通光源單色性不好,相乾性差,因而全息技術發展緩慢,很難拍出像樣的全息圖。直到60 年代初激光出現之後,其高亮度、高單色性和高相干度的特性,迅速推動了全息技術的發展,許多種類的全息圖被製作出來,全息理論得到很好的驗證,但由於拍攝和再現時的特殊要求,從誕生之日起,就幾乎一直被局限在實驗室里。
70年代末期,人們發現全息圖片具有包括三維信息的表面結構(即縱橫交錯的干涉條紋),這種結構是可以轉移到高密度感光底片等材料上去的。1980年,美國科學家利用壓印全息技術,將全息表面結構轉移到聚酯薄膜上,從而成功地印製出世界上第一張模壓全息圖片,這種激光全息圖片又稱彩虹全息圖片,它是通過激光製版,將圖像製作在塑料薄膜上,產生五光十色的衍射效果,並使圖片具有二維、三維空間感,在普通光線下,隱藏的圖像、信息會重現。當光線從某一特定角度照射時,又會出現新的圖像。這種模壓全息圖片可以像印刷一樣大批量快速復制,成本較低,且可以與各類印刷品相結合使用。至此,全息攝影向社會應用邁出了決定性的一步。
由於當時這種模壓全息圖片的製作技術是非常先進的技術,只有少數人掌握,於是就被用作防偽標識。其防偽的原理是:
1. 在激光全息圖片拍攝的整個過程中,如果有一項條件不同(如拍攝彩虹全息的條件),則全息標識的效果就會有差異。
2. 這種全息圖像的全息信息用普通照相無法拍攝,因而全息圖案難以被復制。
第一個應用全息圖片作為防偽標識的是 Johnny Walke Whishy(一種威士忌)。它在泰國應用時,據說銷售額增加了45% 左右。
激光模壓全息防偽技術傳入我國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特別是1990年至1994年期間,全國各地引進生產線上百條,占當時世界生產廠家的一半多。在引進初期,這種防偽技術確實起到了一定的防偽作用,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激光全息圖像製作技術迅速擴散,如今早已被造假者從各個方面攻破,幾乎完全失去了防偽的能力。
技術評論
激光防偽標識的在其產生時就具有如下先天的缺陷:
1.僅僅依靠製作技術的保密和控制來防偽。
2.屬於簡單觀察類防偽技術,其觀察點主要是看是否是全息圖象,其次是看圖案是否符合公布的圖案,但普通消費者只有在仔細對比時才可以分辨出兩種不同版本的全息標識。
3.沒有防止防偽標識本身被再次利用的技術方法。
4.沒有防止附有防偽標識的包裝被再次利用的技術方法。
5.沒有防止造假者利用收買、行賄等手段獲得防偽標識的技術方法。
二、 改進的激光全息圖像防偽標識
由於第一代激光全息防偽標識已經完全失去了防偽功能,人們不得不開始對其進行改進。改進的方法主要有三種:第一種是採用計算機技術改進全息圖像,第二種是研製成了透明激光全息圖像防偽標識,第三種是反射激光全息圖像防偽標識。
2.1 應用計算機圖像處理技術的改進
計算機圖像處理技術改進激光全息圖像經過了兩個階段的發展,第一個階段是計算機合成全息技術,這種技術是將一系列普通二維圖像經光學成像後,按照全息圖像的原理進行一系列的處理,並記錄在一張全息記錄材料上形成計算機像素全息圖像,觀察這種像素全息圖像時,可在不同的視角看到不同的三維圖像,其圖形和彩色都具有異常靈活多變的動態效應,並且不受再現光線方向的限制。第二階段是計算機控制直接曝光技術,與普通全息成像不同,這種技術不需要拍攝對象,所需圖形完全由計算機生成,通過計算機控制兩相干光束以像素為單位逐點生成全部圖案,對不同點可改變雙光束之間的夾角,從而製成具有特殊效果的三維全息圖。
2.2 透明激光全息圖像防偽技術
普通的激光全息圖像是用鍍鋁的聚酯膜經過模壓(也可以先用聚酯薄膜經過模壓再鍍鋁)而成,鍍鋁的作用是增加反射光的強度使再現圖像更加明亮,照明光和觀察方向都在觀察者這一側,這樣的激光彩虹模壓全息圖是不透明的。透明激光全息圖像的改進之處實際上就是取消了鍍鋁層,全息圖像直接模壓在透明的聚酯薄膜上。1996年,我國公安部又決定將透明激光彩虹模壓全息圖應用在居民身份證上,身份證被透明膜整個覆蓋和封住,當在光線下觀察其正面時,不但能看清證件,還能看到透明膜上再現出來的二維三維彩虹全息圖像(長城及中國的中英文字樣)。
2.3 反射激光全息圖像防偽技術
反射全息圖是將入射激光射到透明的全息乳膠介質上,一部分光作為參考光,另一部分透過介質照亮物體,再由物體散射回到介質作為物光,物光和參考光相互干涉,在介質內部生成多層干涉條紋面,介質底片經處理後在介質內部生成多層半透明反射面(例如6微米厚的乳膠層里可以有20多個反射面 )。全息圖的再現過程,則是用白光點光源照射全息圖,介質內部生成的多層半透明反射面將光反射回來,迎著反射光看,可以看到原物的虛像,因而稱為反射全息圖。
技術評論
激光防偽技術的這些改進並沒有也不太可能延長激光全息圖像防偽技術的生命周期,因為這些改進只是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圖像的製造難度,沒有能改進掉哪怕是一條激光全息圖像防偽的先天不足,原有的問題依然存在。
三、 加密全息圖像防偽技術
加密的全息圖像是採用諸如隨機位相編碼圖像加密、莫爾編碼圖像加密、激光散斑圖像加密這類光學圖像編碼加密技術,對防偽圖像進行加密,得到不可見的或變成一些散斑的加密圖像。其中隨機位相編碼加密的圖像是隱形的,只有使用專門的光電解碼機才能夠顯示出原來的圖象,不適合一般商品,目前主要用於各種證卡的防偽。莫爾編碼加密和激光散斑加密的圖像只有與解碼光柵或解碼散斑疊合,才能夠顯示出原來的圖像,可用於一般商品防偽。
加密圖像防偽的原理是加密後的圖像不可見或是一片噪光,而且如沒有密鑰很難破譯,所以具有一定的防偽功能。
技術評論
其實,這些技術本是一種圖像加密技術,用於防偽實在是勉為其難。首先是隨機位相編碼加密的圖象,雖然需要專門的儀器才能顯示出來,但是在造假呈現高技術化、國際化的今天,擁有何難?破譯何難?至於莫爾編碼加密和激光散斑加密的圖像就更容易仿造了,因為消費者隨所購買的商品一起得到的不僅是含有加密圖像的防偽標識,還有用於驗證真偽的解碼光柵或解碼散斑,這樣以來,圖像的加密在防偽中根本就未起到任何作用,這種防偽標識的防偽完全依靠加密圖像的製造技術的掌握難度,而掌握這種技術卻並不是十分困難的事情
四. 激光全息光刻防偽技術
激光全息光刻防偽技術又稱激光編碼技術,也稱激光"燒字"技術。由於激光編碼機造價昂貴,應用不夠廣泛,只在大批量生產或其他印刷方法不能實現的場合使用。正因為如此,才使它在防偽包裝方面發揮了作用。激光編碼封口技術是一種較好的容器防偽技術。在產品被充填完畢並封口加蓋後,在蓋與容器接縫處進行激光印字,使字形的上半部分印在蓋上,下半部分印在容器上。此技術的防偽作用在於:
(1)包裝容器不能復用。新蓋與舊容器相配字跡很難對齊。
(2)激光器價格昂貴, 且在生產線上編碼印字。一般制假者難於投巨資購買此設備
(3)廠家可任意更換印字模板,不同日期用不同模板,更換細節僅少數人知曉, 外人較難破解。
從防偽效果看,激光編碼技術甚至比激光全息圖像技術還好。激光全息標識是由印刷廠印製, 使用標識的廠家不能確保該母版不從印刷環節外流或非法復制。對於制假者來說,激光全息標識可直接分批購得,無須設備投資,也不需掌握該技術。而使用激光編碼技術防偽,制假者遇到的第一難題就是昂貴的設備投資。激光編碼機價格貴,且必須在線使用,加上字形模板的更換變型的隱秘性,使那些分散的中小型工廠難以制假。由於這些原因,用激光編碼技術的包裝壽命要長於用激光全息標識的包裝的壽命。
技術評論
激光全息光刻防偽雖然防偽效果優於一些防偽標識,但也存在如下缺點:
1.由於激光編碼機造價昂貴,中小企業難以採用。
2.依靠高投資壁壘防止造假,一旦造假者擁有了這種裝備,其防偽作用立即失效
總技術評論:
激光全息防偽技術是近年來在國內外受到普遍關注的一項現代化激光應用技術成果,它以深奧的全息成像原理及色彩斑斕的閃光效果而受到消費者的青睞與喜愛。激光全息防偽標識可廣泛應用於輕工、醫葯、食品、化妝品、電子行業的名優商標、有價證券、機要證卡及豪華工藝品等,與一般印刷商標相比,它具獨特的優勢與魅力。但國內的生產廠家極多且管理極為混亂,大大地影響其在大眾心目中的信譽度。本技術適合與其它防偽技術結合使用,如激光全息綜合防偽、激光電碼復合式、激光油墨復合式、包裝激光復合式等等。
❺ 光學圖像處理C++
你好!
你這也太那個什麼了吧,什麼都沒有,讓你幫你直接寫;
要實現你這全部的功能,沒有3000行代碼實現不了!
基礎的東西,還是好好的看看書,寫出代碼,大家一起完善吧
❻ 光學圖像處理的實質是什麼
光學圖像處理的實質是光電信息。
隨著電子技術、光學檢測技術的進步,基於光電成像理論的光學圖像處理技術得到了很快的發展,在此基礎上就出現了光學圖像處理系統,即用於對光學圖像進行若干操作處理的系統。
光學圖像如紅外成像、激光干涉圖像、全息圖像及散斑圖像等已被廣泛應用於軍事領域和民用領域,所以光學圖像處理系統作為光學測試技術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其可實現物體非接觸式、高精度的自動檢測,其優越性越來越引人注目。
其優越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光學圖像處理技術有效地擴展了人類自身的視覺能力,它利用光電成像技術對所得到的光學圖像進行處理,促成了人類視覺探測域的光譜延伸。
(2)光學圖像處理技術利用電子計算機及各種軟體功能進行圖像處理,有效地避免了成像質量差等因素所帶來的誤差,減少了光學儀器本身所造成的誤差,有利於提高精度。
(3)由於光學圖像處理系統本身的特性,檢測過程自動化程度高,能在一定程度上實現檢測手段的非接觸、高精度、快速及自動化。
❼ 在圖像處理中什麼是SAR
按感測器採用的成像波段分類,光學圖像通常是指可見光和部分紅外波段感測器獲取的影像數據.而SAR感測器基本屬於微波頻段,波長通常在厘米級.
可見光圖像通常會包含多個波段的灰度信息,以便於識別目標和分類提取.而SAR圖像則只記錄了一個波段的回波信息,以二進制復數形式記錄下來;但基於每個像素的復數數據可變換提取相應的振幅和相位信息.振幅信息通常對應於地面目標對雷達波的後向散射強度,與目標介質、含水量以及粗糙程度密切相關;該信息與可見光成像獲得的灰度信息有較大的相關性.而相位信息則對應於感測器平台與地面目標的往返傳播距離,這與GPS相位測距的原理相同.
由於SAR影像解析度相對較低、信噪比較低,所以SAR影像中所包含的振幅信息遠達不到同光學影像的成像水平;但其特有的相位信息是其他感測器所無法獲取的,基於相位的干涉建模也是SAR的主要應用方向.
在成像模式方面,光學影像通常採用中心投影面域成像或推帚式掃描獲取數據;而SAR處於信號處理的需要(合成孔徑過程,這里就不展開討論了)不能採用垂直向下的照射方式而只能通過測視主動成像方式發射和接受面域雷達波,並通過信號處理(聚焦、壓縮、濾波等)手段後期合成對應於地面目標的復數像元.
單一SAR影像的相位信息基本沒有統計特徵,只有振幅信息可用於目標識別和分類等應用.正如前面所說,振幅信息深受雜訊的影響,加之SAR影像特有的幾何畸變(疊掩、透視收縮、多路徑虛假目標等)特徵,個人認為仁兄若是想在圖像分割領域做探討的話,可以直接忽略掉SAR影像了.
❽ 激光防偽技術在防偽上有著怎樣驚人的效果
激光防偽又名鐳射防偽,或稱激光全息防偽。激光防偽技術包括激光全息圖像防偽、加密激光全息圖象防偽和激光光刻防偽技術三方面。激光全息技術是繼激光器於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問世之後迅速發展起來的一種立體照相技術。「全息」的意思為「全部信息」,即相對於普通照相的只記錄物體的明暗變化,激光全息照相還能記錄物體的空間變化。
將此板裝在壓印機上,熱壓聚酯類塑料薄膜,把浮雕型全息圖壓印在薄膜上,最後在薄膜上再真空蒸鍍一層鋁膜,以提高膜的反射率。在鋁膜上蓋鍍或塗布保護層後,便製成全息圖片,即不透明的激光模壓全息防偽圖。這種全息圖可用日光觀察,日光中的每一種波長的光都會被圖片上的干涉條紋所衍射,因有不同的衍射角,故在不同的角度觀看時,有不同顏色的再現圖像。
❾ 什麼是光學圖像什麼是SAR圖像它們的區別是什麼成像機制有什麼差異在圖像分割上有什麼不同
1、是什麼:
光學圖像是採用光學攝影系統獲取的以感光膠片為介質的圖像,通常指可見光和部分紅外波段感測器獲取的影像數據。
SAR圖像由SAR(合成孔徑雷達)系統產生,這是一種主動式的對地觀測系統,可安裝在飛機、衛星、宇宙飛船等飛行平台上,全天時、全天候對地實施觀測、並具有一定的地表穿透能力。
2、區別(信息,解析度,成像機制):
包含信息方面:光學圖像通常會包含多個波段的灰度信息,以便於識別目標和分類提取。而SAR圖像則只記錄了一個波段的回波信息,以二進制復數形式記錄下來;但基於每個像素的復數數據可變換提取相應的振幅和相位信息。
解析度方面:SAR影像解析度相對較低、信噪比較低,所以SAR影像中所包含的振幅信息遠達不到同光學影像的成像水平;但其特有的相位信息是其他感測器所無法獲取的,基於相位的干涉建模也是SAR的主要應用方向。
成像機制差別:光學影像通常採用中心投影面域成像或推帚式掃描獲取數據;而SAR處於信號處理的需要(合成孔徑過程,這里就不展開討論了)不能採用垂直向下的照射方式而只能通過測視主動成像方式發射和接受面域雷達波,並通過信號處理(聚焦、壓縮、濾波等)手段後期合成對應於地面目標的復數像元。
3、在圖像分割上的不同:
單一SAR影像的相位信息基本沒有統計特徵,只有振幅信息可用於目標識別和分類等應用。振幅信息深受雜訊的影響,加之SAR影像特有的幾何畸變(疊掩、透視收縮、多路徑虛假目標等)特徵。光學圖像在信息量和統計上更易進行圖像分割。
(9)復振幅編碼與光學圖像處理加密擴展閱讀:
SAR技術:
合成孔徑雷達 ,是利用合成孔徑原理,實現高分辨的微波成像,具備全天時、全天候、高分辨、大幅寬等多種特點,最初主要是機載、星載平台,隨著技術的發展,出現了彈載、地基SAR、無人機SAR、臨近空間平台SAR、手持式設備等多種形式平台搭載的合成孔徑雷達,廣泛用於軍事、民用領域。
合成孔徑雷達依次發送電磁波,雷達天線收集,數字化,存儲反射回波,供以後處理。隨著發送和接收發生在不同的時間,它們映射到不同的位置。接收信號的良好有序的組合構建了比物理天線長度長得多的虛擬光圈。這就是為什麼它被稱為「合成孔徑」,賦予它作為成像雷達的屬性。
參考資料:網路-光學圖像,網路-SAR
❿ 數字圖像和數字音頻的優缺點
數字圖像處理的基本特點
(1)目前,數字圖像處理的信息大多是二維信息,處理信息量很大。如一幅256×256低解析度黑白圖像,要求約64kbit的數據量;對高解析度彩色512×512圖像,則要求768kbit數據量;如果要處理30幀/秒的電視圖像序列,則每秒要求500kbit~22.5Mbit數據量。因此對計算機的計算速度、存儲容量等要求較高。
(2)數字圖像處理佔用的頻帶較寬。與語言信息相比,佔用的頻帶要大幾個數量級。如電視圖像的帶寬約5.6MHz,而語音帶寬僅為4kHz左右。所以在成像、傳輸、存儲、處理、顯示等各個環節的實現上,技術難度較大,成本亦高,這就對頻帶壓縮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數字圖像中各個像素是不獨立的,其相關性大。在圖像畫面上,經常有很多像素有相同或接近的灰度。就電視畫面而言,同一行中相鄰兩個像素或相鄰兩行間的像素,其相關系數可達0.9以上,而相鄰兩幀之間的相關性比幀內相關性一般說還要大些。因此,圖像處理中信息壓縮的潛力很大。
(4)由於圖像是三維景物的二維投影,一幅圖象本身不具備復現三維景物的全部幾何信息的能力,很顯然三維景物背後部分信息在二維圖像畫面上是反映不出來的。因此,要分析和理解三維景物必須作合適的假定或附加新的測量,例如雙目圖像或多視點圖像。在理解三維景物時需要知識導引,這也是人工智慧中正在致力解決的知識工程問題。
(5)數字圖像處理後的圖像一般是給人觀察和評價的,因此受人的因素影響較大。由於人的視覺系統很復雜,受環境條件、視覺性能、人的情緒愛好以及知識狀況影響很大,作為圖像質量的評價還有待進一步深入的研究。另一方面,計算機視覺是模仿人的視覺,人的感知機理必然影響著計算機視覺的研究。例如,什麼是感知的初始基元,基元是如何組成的,局部與全局感知的關系,優先敏感的結構、屬性和時間特徵等,這些都是心理學和神經心理學正在著力研究的課題。
數字圖像處理的優點
1. 再現性好數字圖像處理與模擬圖像處理的根本不同在於,它不會因圖像的存儲、傳輸或復制等一系列變換操作而導致圖像質量的退化。只要圖像在數字化時准確地表現了原稿,則數字圖像處理過程始終能保持圖像的再現。
2.處理精度高按目前的技術,幾乎可將一幅模擬圖像數字化為任意大小的二維數組,這主要取決於圖像數字化設備的能力。現代掃描儀可以把每個像素的灰度等級量化為16位甚至更高,這意味著圖像的數字化精度可以達到滿足任一應用需求。對計算機而言,不論數組大小,也不論每個像素的位數多少,其處理程序幾乎是一樣的。換言之,從原理上講不論圖像的精度有多高,處理總是能實現的,只要在處理時改變程序中的數組參數就可以了。回想一下圖像的模擬處理,為了要把處理精度提高一個數量級,就要大幅度地改進處理裝置,這在經濟上是極不合算的。
3.適用面寬圖像可以來自多種信息源,它們可以是可見光圖像,也可以是不可見的波譜圖像(例如X射線圖像、射線圖像、超聲波圖像或紅外圖像等)。從圖像反映的客觀實體尺度看,可以小到電子顯微鏡圖像,大到航空照片、遙感圖像甚至天文望遠鏡圖像。這些來自不同信息源的圖像只要被變換為數字編碼形式後,均是用二維數組表示的灰度圖像(彩色圖像也是由灰度圖像組合成的,例如RGB圖像由紅、綠、藍三個灰度圖像組合而成)組合而成,因而均可用計算機來處理。即只要針對不同的圖像信息源,採取相應的圖像信息採集措施,圖像的數字處理方法適用於任何一種圖像。
4.靈活性高圖像處理大體上可分為圖像的像質改善、圖像分析和圖像重建三大部分,每一部分均包含豐富的內容。由於圖像的光學處理從原理上講只能進行線性運算,這極大地限制了光學圖像處理能實現的目標。而數字圖像處理不僅能完成線性運算,而且能實現非線性處理,即凡是可以用數學公式或邏輯關系來表達的一切運算均可用數字圖像處理實現。
數字音頻的優點
無線由廣播正在進入數字時代,其特點是從播音室至接收機傳送的各種業務都是在數字領域里進行的.數字音頻廣播(DAB)是根據尤里卡-147計劃提出的,後來由歐洲電信標准協會(ETSI)進行了標准化,旨在傳送高質量的數字音頻無線電業務給廣大聽眾.在英國,英國廣播公司(BBC)目前正在率先建立DAB全國傳輸網路,T大眾提供各種數字無線電廣播業務,並挖掘DAB的潛力,推出現有AM/FM無線電系統無法提供的各種新型節目和業務種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