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請教一下大家區塊鏈開發者緊缺嗎
您好,非常榮幸能在此回答您的問題。以下是我對此問題的部分見解,若有錯誤,歡迎指出。與世界上900萬的Java開發人員和約1850萬軟體開發人員相比,區塊鏈開發人員顯得很是蒼白。從本質上來說,區塊鏈不會比其他任何種類的開發困難,開發者只需要知道如何使用加密協議即可。要知道,澳大利亞一所偏遠地區的小學就開設了「區塊鏈學校」項目,讓學生們深入學習區塊鏈技術,並且已經創建了自己的加密貨幣,另外還有一群四年級的學生想做自己的ICO。當然,現在也不是沒有人這樣做。比如在北京就有很多號稱「3天2夜零基礎包學會」的區塊鏈培訓機構……當然,也有真正去落實踐行的。火幣開設成立的區塊鏈應用研究院,作為區塊鏈垂直領域的專業綜合資訊及研究服務平台,集行業咨詢、研究和教育培訓等服務於一體。希望以後還會有更多的機構能夠面向希望進入區塊鏈領域的開發人員的軟體開發人員指導和實習項目。非常感謝您的耐心觀看,如有幫助請採納,祝生活愉快!謝謝!
㈡ 加密貨幣是指什麼
加密貨幣是一種使用密碼學原理來確保交易安全及控制交易單位創造的交易媒介。加密貨幣是數字貨幣(或稱虛擬貨幣)的一種 。
比特幣在2009年成為第一個去中心化的加密貨幣,這之後加密貨幣一詞多指此類設計。 自此之後數種類似的加密貨幣被創造,它們通常被稱作altcoins。 加密貨幣基於去中心化的共識機制 ,與依賴中心化監管體系的銀行金融系統相對。
(2)加密貨幣商學院擴展閱讀
比特幣以外的加密貨幣
比特幣以外的密碼貨幣,又稱為山寨幣、競爭幣(英語:altcoin),部分是參考比特幣思想、原理、源代碼產生的,與比特幣相似的虛擬貨幣,有800種以上的密碼貨幣在流通。
2017年2月到4月期間,山寨幣總和占密碼貨幣市場總值比例,由15%提高到接近40%。
由於比特幣本身並沒有權威的發行機構和國家政權來維持其權威性、唯一性,比特幣與其模仿者之間只能平等地相處,雖然其是最早的虛擬貨幣,也是最知名、人們最熟悉的,也具有最大的用戶網路社區,具有很強的網路效應,大部分時間也是市值最高的密碼貨幣,但是並不具有絕對排它的地位。
㈢ 如何評價靠比特幣身價百億的新東方老師李笑來
如何評價靠比特幣身價百億的新東方老師李笑來?
根據自稱及相關描述,李笑來頂著以下光環:
中國比特幣首富
國內持有比特幣最多的人之一
新東方名師
多本暢銷書作者
著名天使投資人等等
是不是有些驚訝?看這些來頭,李笑來也是個大人物,但了解他的人似乎並不多。
相反,倒是他曾經提及的發小羅永浩,在科技圈子裡無人不知。
可老羅在成名後不曾與他互動過,無論是最風光的新東方時期,還是最煎熬的的做著錘子手機。
那這位「中國比特幣首富」到底何許人也?我們來看看他的發跡史吧。
李笑來讀書時期多次在計算機競賽中獲獎。高二那年,他參加了吉林省舉辦的一個競賽,原本獲得第一的他因有老師抗議,被取消了比賽成績。而這次競賽的前三名都被保送了清華。受此打擊,他高考未正常發揮,進了長春大學。
畢業後,先做起了銷售,曾做到總代級別,賺了不少錢。可由於為父治病,錢都用光了。
後來,跟羅永浩一樣,去了新東方。一方面當起了教英語的老師,另一方面先後出版了《TOEFL核心詞彙21天突破》等書。
到這里,並沒有什麼特別與眾不同的地方,直到他遇上了比特幣。
2011年,李笑來知道了比特幣的交易價格超過了1美元。雖然不理解為什麼這個幣這么貴,但他還是一開始就買了2100個幣。
當比特幣漲到24美元的時候,他決定去「挖礦」,買硬體設備用來挖幣。結果這次並不成功,與人合夥投入了60多萬,收獲只有100多個幣。
不過,通過這段經歷,他全身心的開始投入了虛擬貨幣的領域。此後不斷的收購,直到2013年底,《華爾街日報》提到:
「北京剛成立不久的一個比特幣觀察人士團體說,現年41歲的李笑來是中國持有比特幣最多的人之一。李笑來不願具體說明自己持有的數量,但他說他的持有量為6位數,首位數是1。也就是說他持有的比特幣價值已經超過了1億美元。」
成為了億萬富翁後的生活,是怎樣的?
創建了付費群,按李笑來的說法,一個是學習通識課,叫《七年》,讓人學習技能的;另外一個是商學院,叫《共同成長》,做行業學習分享的。
出了書,《七年就是一輩子》,玩出了新花樣:支付2500多元,可以進到一個群。進這個群有什麼好處呢?這本書的章節更新會首先在這個群里。
開專欄,在得到APP上開了專欄《通往財富自由之路》,每位付費用戶需要支付199元,在2017年的時候,他的專欄用戶已經超過了十幾萬,也就是這個專欄他收獲了超過3000多萬的。
一個已經財富自由的人,在一個受眾面較小的知識付費APP上,收費傳授《通往財富自由之路》。
想想總覺得挺好玩的。
也許,就像李笑來的網路詞條上寫的,「致力於讓一部分知識分子先富起來」吧。
實際上,李笑來至今沒有向人們出示他擁有價值百億比特幣的證據,很簡單又不會有什麼損失的展示,但是他從沒有這樣做過——因此,他是否像外界流傳的擁有那麼多的比特幣,也是存疑的。
所有關於他擁有身家百億比特幣的信息,都是來源於他向記者的單方面陳述。在比特幣開始火爆起來的2013年左右,各大媒體的財經頭條開始介紹這位前新東方教師出身的傳奇人物,李笑來向人們講述他兩年前就開始做比特幣的上游產業了,在一個鳥不拉屎的地方租下廠房,利用廉價的地租和電力成本來挖礦。
當然,很多人是不買賬的,要求李笑來出示證據,只要公開一下他的錢包就可以了,由於比特幣的加密設計,這樣的展示其實根本不會影響他的資金安全,但是李笑來總是避而不談這件事。
因為對於李笑來說,無論他有沒有這么多錢,不公開展示是他最好的策略,因為會給人一種神秘感,一種影子富豪的感覺,從而對他其它的生意有所幫助。
而無論他有沒有價值百億的比特幣,李笑來都儼然成為成功人士,因為他總是站在這幾年新興浪潮的風口浪尖上。
㈣ 國內有區塊鏈培訓機構嗎
首先,條件允許的話,盡量選擇在一線城市學習,畢竟那裡是技術聚集區。其次,再考察其他方面,例如:師資力量、課程體系、教學模式、就業薪資、學費學時等。直接去試聽,考察學校的真實情況。
尹成畢業於清華大學,是國內區塊鏈領域頂尖專業人才,精通C/C++、,golang,Python、KaliLinux、sicikit-learn與tensorflow,EOS開源貢獻者,開發諸多區塊鏈加密貨幣,曾擔任Google演算法工程師,微軟Tech.Ed大會金牌講師,是微軟全球人工智慧以及區塊鏈領域最具價值的專家。他並擁有15年編程經驗與5年的教學經驗,是資深的軟體架構師和Intel軟體技術專家,其領銜的區塊鏈學院教研團隊主要由畢業於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知名院校相關專業的碩士、博士組成。
團隊有豐富的區塊鏈實戰經驗,並且屢次斬獲區塊鏈大賽大獎。
㈤ 明馬克是什麼
明馬克是指馬克資產(MINTMARK CAPITAL LLC)簡稱MC,成立於2019年10月,總部位於美國佛羅里達州,是全球領先的去中心化數字資產交易平台。MC立足於自動量化交易系統研發,不斷發掘加密貨幣交易市場的各種潛在價值。由MC技術團隊聯合谷歌技術團隊共同研發推出的MCguess和MCbot系統,可根據MC量化交易團隊設定好的交易策略,可24小時自動識別交易信號並進行交易,目前適用於5倍-10倍杠桿的比特幣永續合約交易,通過及時止盈止損設定的策略產生盈利,如遇高風險MCbot系統將迅速識別,並同步買進反向同比的資產進行無縫對沖,超強的風險預判能力實現0風險的的對沖套利產生超高收益。
拓展資料
一、明馬克與眾不同的盈利能力又在哪裡呢?
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里,數據是智能經濟的基礎,是智能製造的核心生產資料,我們稱其為「算量」。其次,以雲計算、邊緣計算為代表的「算力」的快速發展為處理海量數據提供了有力保障。當下,以人工智慧、機理模型為代表的「演算法」技術幫助智能製造發現規律並提供智能決策支持。而明馬克在眾多科技技術的研發里,著重於演算法上的突破,它將這三大要素緊密聯系起來,讓它們協同作業,發揮出巨大的價值。不僅如此,明馬克資產擁有多名深耕量化金融、風投管理、基金分析、經濟學等多年的資深交易員參與其中,為其數據方向的准確度保駕護航。諸如:
國際知名的定量金融專家和CQF的創始人Paul Wilmott博士。他的研究工作非常廣泛,在領先的數學和金融期刊上發表了100多篇文章,還出版了幾本國際知名的數學建模和衍生品書籍,包括暢銷的《量化金融》。他在美國和歐洲主要金融味機構擁有豐富的咨詢經驗,並創立了波動性套利對沖基金和大學學位課程。
法國NEOMA商學院金融學副教授sébastien Lleo博士, 此前, 他曾在加拿大從事投資管理和風險管理7年,並在英國和加拿大擔任咨詢職位。sébastien是風險管理專著的作者,也是風險敏感隨機控制和股市崩盤書籍的合著者。Sébastien擁有工商管理碩十、數學博十和社會科學博士學位。他也是CFA特許持有人、 注冊財務風險經理、專業風險經理和CQF校友。
Claus Huber是法蘭克福德卡投資公司的投資組合經理,他在那裡幫助開發新的投資產品。作為Rodex Risk Advisers LLC總部位於瑞士阿爾滕多夫,為客戶提供風險管理和量化投資解決方案方面的咨詢。他擁有豐富的企業家、風險經理、信貸策略師、對沖基金分析師和政府債券交易員的經驗,曾為對沖基金、銀行和保險公司工作。
Jon Gregory博士是一名獨立專家,專門從事交易對手風險xvA相關項目。他曾在巴克萊資本、法國巴黎銀行和花旗集團任職,在職業生涯中從事過許多信用風險方面的工作。他是《交易對手信用風險∶全球金融市場和中央交易對手面臨的新挑戰∶強制性清算和雙邊保證金要求對場外生品的影響》一書作者。他是IHS Markit Solum金副輸衍生品咨詢和學術咨詢委員會的高級顧問。
無論是從研發技術還是系統運維團隊,MC都是最安全最領先的。
MC大利潤的智能化交易,在金融的發展與計算機技術的不斷提升下,MCbot將不斷擴大平台,大幅度提升盈利,保護用戶的資產安全。利用共享生態加大用戶的盈利,自動追蹤系統及自動建倉平倉系統為交易安全增加多重保障。
㈥ 有沒有知名度高點的區塊鏈培訓機構
國興區塊鏈商學院還可以,經驗也豐富,能夠提高企業的競爭力,有需要的話可以選它。
㈦ ftx交易所的創始人是誰
創始人是在數字貨幣交易市場中有著頗具影響力的人物,同時兼CEO的Sam Bankman-Fried(SBF),SBF也是Alameda Research的創始人,這個應該圈內很多人都聽過吧。是數字貨幣市場中最大的流動性供應商與做市商之一,在全球排名前三。他所追求的,並不僅是成為最有錢的加密貨幣億萬富翁,而是要對世界產生最大的積極影響。因此,他努力掙錢的最大動力就是最大化這種積極影響。
拓展資料:
FTX交易所核心團隊
1.Sam Bankman-Fried:聯合創始人及CEO
在創立Alameda之前, Sam是一名Jane Street 資本國際ETF櫃台交易員。 他曾交易過很多種類的ETF、期貨、貨幣和股票, 為Jane Street設計過自動OTC交易系統。他畢業於麻省理工學院,主修物理。
2.Gary Wang:聯合創始人及CTO
Gary創立Alameda及FTX前曾是谷歌的一名軟體開發員。他為Google Flights開發了價格合計與服務系統,令延遲率及記憶容量降低了超過50%。 他畢業於麻省理工學院,主修數學和計算機科學。
3.Nishad Singh: Head of Engineering
在加入FTX之前, Nishad是Facebook應用機器學習團隊的一名軟體工程師。他以最優等成績從伯克利大學畢業,獲得電子工程和計算機科學雙學位。
4.Dan Friedberg: 法律顧問
在加入FTX之前,Dan是Fenwick & West LLP的合夥人。在那裡,他領導了加密貨幣業務,並且還是支付系統團隊主席,為企業家和創業公司的客戶提供咨詢,這些客戶來自各種行業的上市公司,包括製造業、消費品和服務、生物技術、游戲和軟體,專長於解決監管糾紛。Dan以優異的成績獲得威斯康辛大學的法學博士學位和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5.Jen Chan: CFO
Jen在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百仕通(BlackStone)、畢馬威(KPMG)和Alter Domus等全球金融機構擁有超過十年的高管經驗。她在2018年10月加入FTX前是在Alter Domus擔任香港辦事處負責人。畢業於香港科技大學會計學學士學位,為CPA注冊會計師。
6.Constance Wang: COO
Constance曾在瑞銀從事私人銀行AML/KYC,以及投資銀行合規風控工作。之後她加入Huobi Global成為業務發展經理,專注於擴展火幣全球站交易所亞太區機構業務,並開發和管理區域內的戰略合作關系。她畢業於新加坡國立大學,主修金融。
7.Darren Wong: CMO
Darren曾是Simility的早期軟體工程師。 Simility是一個被PayPal收購的反洗錢詐騙探測創業公司。他為像Wabi一樣的項目審計智能合約。同時他也是很多ICO的早期投資人。畢業於Johns Hopkins,主修應用數學和經濟學。
8.Michael Burgess: Head of Partnerships
Michael在加入FTX之前是一家多元化能源公司的項目管理顧問。他在那裡設計並建立了許多風險管理和財務模型,這些模型現已被用於公司所擁有的所有土地資源。Michael畢業於悉尼商學院應用金融碩士學位。
㈧ 維卡幣是傳銷嗎傳的是什麼銷的又是什麼產品
維卡幣是一種加密貨幣,像比特幣一樣,可以成為某些領域的流通貨幣,持維卡幣可以去消費購物等等,所以任何熱衷加密貨幣的人,都可以低價買進,高價賣出. 公司出售的產品是網路教程,即onecoin商學院加密貨幣1-5級教程,與此同時,額外贈送會員用來開采維卡幣的代幣,還有AU金幣。擁有代幣才能轉換礦點,開采出維卡幣!
㈨ 區塊鏈被炒作得太厲害 很多企業或受傷
區塊鏈被炒作得太厲害 很多企業或受傷
據CNBC報道,本周,在荷蘭阿姆斯特丹舉辦的Money 20/20歐洲金融科技大會上,我聽見有人說我們現在正處在區塊鏈的炒作周期中。
一名代表對另一名代表說:「不管怎麼樣,我們就把它稱作是區塊鏈。這樣的話,我們會弄到資金。」
不管這是個玩笑,還是有人真這么認為,都無所謂。但是,這種說法凸顯了一個現實情況,那就是大大小小的企業經常以一種錯誤的方式使用「區塊鏈」這個專業術語。
區塊鏈是信息分布式存儲的記賬系統,其最大特色在於能夠在沒有信任基礎的網路環境中不依賴中心平台的信任背書建立信任關系,其實際應用是從作為虛擬貨幣的比特幣開始的。但是,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又不僅僅限於虛擬貨幣。當前,在金融監管、數據共享、車聯網等領域,在互聯網金融、銀行、保險、供應鏈金融、清結算中心等多個場景,區塊鏈技術都有一定程度的應用。
有些企業只是奮不顧身地跳入區塊鏈的炒作大潮,絲毫不計後果。
很多行業已經開始採用這種技術的原則,並將用該技術來解決自己的問題。有些企業進行了成功的試驗。與此同時,有些企業只是奮不顧身地跳入區塊鏈的炒作大潮,絲毫不計後果。一位風險投資家曾告訴我,有一家企業向他推銷區塊鏈,但該公司並沒有實際應用該技術。這家初創企業並沒有籌到資金。
令人遺憾的是,我所聽到和提到的觀點,在某種程度上是真的。讓我們來看看那些增加了區塊鏈元素並見證股價攀升的上市公司,以已於納斯達克上市的金融科技公司Longfin為例,該公司收購了區塊鏈解決方案服務提供商Zid,股價大漲2000%。區塊鏈概念電商Overstock.com宣布大踏步邁向區塊鏈。就連擁有100多年歷史的伊士曼柯達公司也加入了加密貨幣的狂歡派對,宣布推出自己的加密貨幣「柯達幣」,為數碼攝影創建一個新平台。(對於我來說,影像產品及相關服務生產和供應商推出加密貨幣,簡直太瘋狂了。)
當然,有些企業在區塊鏈技術方面做的非常好。不可否認,這種技術很有前途。荷蘭國際集團和西班牙BBVA銀行都曾對我說過,他們認為五年內區塊鏈可能會在銀行行業內普及。
盡管針對區塊鏈的樂觀情緒不斷高漲,但是我們必須面對現實,因為採用這種技術仍需面臨各種阻礙。其中一個主要擔憂是,區塊鏈是否能跨越不同的行業和企業。目前,一家銀行可能正在用某種區塊鏈解決方案,而另外一家企業可能用的是完全不同的區塊鏈解決方案。尚不清楚不同的區塊鏈能否協同工作。
此外,還有一個問題:某些程序是否需要區塊鏈。
以拉高股價或籌集資金為目的,在企業名稱中加入區塊鏈的字眼,與互聯網泡沫期間一些企業的做法存在相似之處。我們都知道互聯網泡沫是如何結束的。
據報道,3月初,全球著名經濟學家、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經濟學教授努里埃爾o魯比尼指出,加密貨幣背後的區塊鏈技術是「有史以來被炒作最過度的技術之一」。
1月份,瑞信在報告中指出,區塊鏈真正成熟的時間要等到2025年。在這份有關加密貨幣和區塊鏈的重磅報告中,瑞信將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分成了七個階段,包括「理念形成」、「概念驗證」、「原型」、「試驗」、「生產並行」和「生產」。其中,第七階段「生產」之後的2025年才是主流社會採用區塊鏈的時間點。
換言之,現在距離區塊鏈真正成熟還為時尚早。
㈩ 想從事金融科技領域科研工作的學生去新加坡留學好在哪新加坡留學條件復雜嗎
我正在准備在新加坡國立大學(以下簡稱新國大)商學院和亞洲數碼金融研究所支持下,由新國大計算機學院開設的數碼金融科技碩士項目的申請材料,預計在4月15號申請渠道關閉之前,將材料提交至新國大的研究生在線申請系統上。
目前國內國外的很多高校為了加入金融科技新發展的浪潮,已經陸續開設了與金融科技相關的本科、碩士專業。而新國大為了進一步鞏固新加坡金融科技中心的核心定位。培養出更多的金融科技領導者,近幾年就已經做出了實際行動。2019年,由新國大計算機學院和美國金融科技公司Ripple合作推出了新國大金融科技實驗室。這個實驗室旨在集成金融行業參與者、政府機構、監管機構和學術機構力量,幫助我們了解最新金融科技解決方案的重要性和實際應用。去年7月,金融科技實驗室又和戰略技術管理學院推出了NUS-FinTechSG人才培養計劃,旨在培養下一代金融科技人才和全棧工程師。
而在今年3月1日,數碼金融科技碩士開始了首次招生。通過1年半的52學分模塊化課程的培養,能夠讓我在畢業後勝任傳統金融機構、金融科技公司相關職位,或從事金融科技領域的科研工作。此外,已經在金融科技或計算機領域取得較高成就的授課團隊也是我申請新國大數碼金融科技碩士項目的一個重要原因。比如教授Systems Security課程的SAXENA院長席副教授在2017年成立的公司,2018年在加密貨幣交易所的市值就達到了數億美元,2017年,他被MIT Technical Review評為亞洲35歲以下十大創新者。又比如教授Topics in Financial Technology Solutions、Intelligence Systems Deployment兩門課程的Carter副教授曾在Estee Lauder工作13年,成功領導了公司供應鏈戰略變革,至今還是多個全球企業的總裁顧問、非執行董事。如果我能在6月份成功收到錄取offer的話,我就可以在以上甚至更多優秀教授的培養之下成為一名成功的金融技術專業人才。
我將會在3月27號下午1點半,參加這個項目的線上宣講會,項目學術主任黃克威副教授將會在會上解答我最關心的專業方向、課程結構以及入學標准等問題。你們要是感興趣的話,到時候也可以來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