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活塞式空壓機與螺桿式空壓機的區別
1、結構不同
螺桿式空壓機的組織結構油螺桿主機、電動機、油氣分離器、油管路系統、冷卻系統、氣管路系統和電氣控制系統等部件組成。
活塞式壓縮機由壓縮機主機、冷卻系統、調節系統、潤滑系統、安全閥、電動機及控制設備等組成。
2、特點不同
螺桿式空壓機具有振動小,無需用地腳螺栓固定在基礎上,電機功率低、噪音低、效率高、排氣穩定、且無易損件等優點。
活塞式壓縮機正常情況下經過壓縮後的氣體基本績效不含油污,無需加除油裝置。該機的缺點為電機功率偏大,排氣壓力不夠穩定,排氣溫度高,噪音偏大,檢修工作量大,維修費用偏高。
3、故障不同
螺桿式空壓機
螺桿式空壓機的故障很少,只需定期做好保養,更換空氣過濾器,油過濾器及油氣分離器等,就可以正常運行。
活塞式空壓機由於刮油不徹底,密封不好,導致常常有油跑到填料裝置甚至活塞環上,以致壓縮氣含油。另外,排氣溫度高,有時高達200攝氏度;冷卻堵塞,以致冷卻效果不好;活塞環沾到油污,特別容易磨損;閥拍漏氣;缸磨損等。
2. 螺桿空壓機與活塞空壓機哪個好
活塞式空壓機有氣閥、活塞、活塞環、連桿瓦等諸多易損件,連續運行的可靠性差,一方面會影響生產,另一方面會增加維護管理的費用。
與螺桿空壓機相比,活塞式空壓機的效率低,特別是長期連續運行,其經濟性更差。由於活塞式空壓機所形成的壓縮腔內很多都是易損件,這些易損件的磨損和損壞都將造成氣體壓縮時更大的泄漏,最終導致效率大大降低。螺桿壓縮機中不存在影響機器效率的易損件,進行壓縮的一對轉子並不直接接觸,不會出現磨損情況。因此長期連續運行的經濟性要遠遠優於活塞式空壓機。
3. 螺桿式空氣壓縮機與活塞式空氣壓縮機的主要區別在什麼
活塞式和螺桿式空壓機的區別
結構及工作原理
1、活塞式無油潤滑空氣壓縮機
活塞式無油潤滑空氣壓縮機由壓縮機主機、冷卻系統、調節系統、潤滑系統、安全閥、電動機及控制設備等組成。壓縮機及電動機用螺栓緊固在機座上,機座用地腳螺栓固定在基礎上。工作時電動機通過連軸器直接驅動曲軸,帶動連桿、十字頭與活塞桿,使活塞在壓縮機的氣缸內作往復運動,完成吸入、壓縮、排出等過程。該機為雙作用壓縮機,即活塞向上向下運動均有空氣吸入、壓縮和排出。
2、螺桿式空氣壓縮機
螺桿式空氣壓縮機由螺桿機頭、電動機、油氣分離桶、冷卻系統、空氣調節系統、潤滑系統、安全閥及控制系統等組成。整機裝在1個箱體內,自成一體,直接放在平整的水泥地面上即可,無需用地腳螺栓固定在基礎上。螺桿機頭是1種雙軸容積式回轉型壓縮機頭。1對高精密度主(陽)、副(陰)轉子水平且平行地裝於機殼內部,主(陽)轉子有5個齒,而副(陰)轉子有6個齒。主轉子直徑大,副轉子直徑小。齒形成螺旋狀,兩者相互嚙合。主副轉子兩端分別由軸承支承定位。工作時電動機通過連軸器(或皮帶)直接帶主轉子,由於2轉子相互嚙合,主轉子直接帶動副轉子一同旋轉。冷卻液由壓縮機機殼下部的噴嘴直接噴入轉子嚙合部分,並與空氣混合,帶走因壓縮而產生的熱量,達到冷卻效果。同時形成液膜,防止轉子間金屬與金屬直接接觸及封閉轉子間和機殼間的間隙。噴入的冷卻液亦可減少高速壓縮所產生的噪音。
螺桿式空壓機的主要部件為螺桿機頭、油氣分離桶。螺桿機頭通過吸氣過濾器和進氣控制閥吸氣,同時油注入空氣壓縮室,對機頭進行冷卻、密封以及對螺桿及軸承進行潤滑,壓縮室產生壓縮空氣。壓縮後生成的油氣混合氣體排放到油氣分離桶內,由於機械離心力和重力的作用,絕大多數的油從油氣混合體中分離出來。空氣經過由硅酸硼玻璃纖維做成的油氣分離筒芯,幾乎所有的油霧都被分離出來。從油氣分離筒芯分離出來的油通過回油管回到螺桿機頭內。在回油管上裝有油過濾器,回油經過油過濾器過濾後,潔凈的油才流回至螺桿機頭內。當油被分離出來後,壓縮空氣經過最小壓力控制閥離開油氣筒進入後冷卻器。後冷卻器把壓縮空氣冷卻後排到貯氣罐供各用氣單位使用。冷凝出來的水集中在貯氣罐內,通過自動排水器或手動排出。
特點
1、活塞式無油潤滑空氣壓縮機
無油潤滑空氣壓縮機氣缸內的活塞環和填料裝置內的填料均採用具自潤滑特性的填充聚四氟乙烯作為密封元件。因此,氣缸和填料裝置無須注入潤滑油潤滑,正常情況下經過壓縮後的氣體基本純凈不含油污,無需增加除油裝置。該機的缺點為電機功率偏大,排氣壓力不夠穩定,排氣溫度高,噪音偏大,檢修工作量大,維修費用偏高。
2、螺桿式空氣壓縮機
螺桿式空氣壓縮機陰、陽轉子間以及轉子與機體外殼的精密配合減小了氣體迴流泄漏,提高了效率;只有轉子的相互嚙合,無氣缸的往復運動,減少了振動和噪音源。獨特的潤滑方式具有以下優點,憑借自身所產生的壓力差,不斷向壓縮室和軸承注冷卻液,簡化了復雜的機械結構;注入冷卻液可在轉子之間形成液膜,副轉子可直接由主轉子帶動,無需藉助高精密度的同步齒輪;噴入的冷卻液可以增加氣密的作用,減低因高頻壓縮所產生的噪音,還可吸收大量的壓縮熱,因此,單級壓縮比即使高達16也可使排氣溫度不致過高,轉子與機殼之間不會因熱膨脹系數不同而產生磨擦。因此,螺桿式空氣壓縮機具有振動小,無需用地腳螺栓固定在基礎上,電機功率低、噪音低、效率高、排氣壓力穩定、且無易損件等優點。該機的缺點為所壓縮出來的空氣含油,其含油量為1~3×10-6,對壓縮氣含油量要求嚴格的工序需增加除油裝置。該廠的壓縮空氣系統就增加了兩級除油裝置。由於ADC工序的壓縮空氣直接與產品ADC發泡劑接觸,因此對空氣的質量要求更加高,ADC工序用氣增加了三級除油裝置。壓縮機性能參數對照情況見表1。
主要故障
1、活塞式無油潤滑空氣壓縮機
該機活塞環和填料裝置均無需注油潤滑。正常情況下經過壓縮後的氣體基本純凈不含油污,但由於刮油環經常刮油不徹底,密封不好,導致常常有油跑到填料裝置甚至活塞環上,以致壓縮氣含油。另外,排氣溫度高,有時高達200℃;冷卻器堵塞,以致冷卻效果不好;活塞環沾到油污,特別容易磨損;閥拍漏氣;缸套磨損等。
2、螺桿式空氣壓縮機
螺桿式空壓機的故障很少,只要定期保養油氣分離器、空氣及油過濾器等,就能保證其正常運行。使用的2台10m3螺桿機保養外的檢修為排污管堵塞、控制面板故障,2年來,主機系統運行一直正常。
4. 螺桿空壓機與活塞機有什麼區別
螺桿式空壓機與活塞式空壓機相比優勢
結構及工作原理
1、活塞式無油潤滑空氣壓縮機
活塞式無油潤滑空氣壓縮機由壓縮機主機、冷卻系統、調節系統、潤滑系統、安全閥、電動機及控制設備等組成。壓縮機及電動機用螺栓緊固在機座上,機座用地腳螺栓固定在基礎上。工作時電動機通過連軸器直接驅動曲軸,帶動連桿、十字頭與活塞桿,使活塞在壓縮機的氣缸內作往復運動,完成吸入、壓縮、排出等過程。該機為雙作用壓縮機,即活塞向上向下運動均有空氣吸入、壓縮和排出。
2、螺桿式空氣壓縮機
螺桿式空氣壓縮機由螺桿機頭、電動機、油氣分離桶、冷卻系統、空氣調節系統、潤滑系統、安全閥及控制系統等組成。整機裝在1個箱體內,自成一體,直接放在平整的水泥地面上即可,無需用地腳螺栓固定在基礎上。螺桿機頭是1種雙軸容積式回轉型壓縮機頭。1對高精密度主(陽)、副(陰)轉子水平且平行地裝於機殼內部,主(陽)轉子有5個齒,而副(陰)轉子有6個齒。主轉子直徑大,副轉子直徑小。齒形成螺旋狀,兩者相互嚙合。主副轉子兩端分別由軸承支承定位。工作時電動機通過連軸器(或皮帶)直接帶主轉子,由於2轉子相互嚙合,主轉子直接帶動副轉子一同旋轉。冷卻液由壓縮機機殼下部的噴嘴直接噴入轉子嚙合部分,並與空氣混合,帶走因壓縮而產生的熱量,達到冷卻效果。同時形成液膜,防止轉子間金屬與金屬直接接觸及封閉轉子間和機殼間的間隙。噴入的冷卻液亦可減少高速壓縮所產生的噪音。
螺桿式空壓機的主要部件為螺桿機頭、油氣分離桶。螺桿機頭通過吸氣過濾器和進氣控制閥吸氣,同時油注入空氣壓縮室,對機頭進行冷卻、密封以及對螺桿及軸承進行潤滑,壓縮室產生壓縮空氣。壓縮後生成的油氣混合氣體排放到油氣分離桶內,由於機械離心力和重力的作用,絕大多數的油從油氣混合體中分離出來。空氣經過由硅酸硼玻璃纖維做成的油氣分離筒芯,幾乎所有的油霧都被分離出來。從油氣分離筒芯分離出來的油通過回油管回到螺桿機頭內。在回油管上裝有油過濾器,回油經過油過濾器過濾後,潔凈的油才流回至螺桿機頭內。當油被分離出來後,壓縮空氣經過最小壓力控制閥離開油氣筒進入後冷卻器。後冷卻器把壓縮空氣冷卻後排到貯氣罐供各用氣單位使用。冷凝出來的水集中在貯氣罐內,通過自動排水器或手動排出。
特點
1、活塞式無油潤滑空氣壓縮機
無油潤滑空氣壓縮機氣缸內的活塞環和填料裝置內的填料均採用具自潤滑特性的填充聚四氟乙烯作為密封元件。因此,氣缸和填料裝置無須注入潤滑油潤滑,正常情況下經過壓縮後的氣體基本純凈不含油污,無需增加除油裝置。該機的缺點為電機功率偏大,排氣壓力不夠穩定,排氣溫度高,噪音偏大,檢修工作量大,維修費用偏高。
2、螺桿式空氣壓縮機
螺桿式空氣壓縮機陰、陽轉子間以及轉子與機體外殼的精密配合減小了氣體迴流泄漏,提高了效率;只有轉子的相互嚙合,無氣缸的往復運動,減少了振動和噪音源。獨特的潤滑方式具有以下優點,憑借自身所產生的壓力差,不斷向壓縮室和軸承注冷卻液,簡化了復雜的機械結構;注入冷卻液可在轉子之間形成液膜,副轉子可直接由主轉子帶動,無需藉助高精密度的同步齒輪;噴入的冷卻液可以增加氣密的作用,減低因高頻壓縮所產生的噪音,還可吸收大量的壓縮熱,因此,單級壓縮比即使高達16也可使排氣溫度不致過高,轉子與機殼之間不會因熱膨脹系數不同而產生磨擦。因此,螺桿式空氣壓縮機具有振動小,無需用地腳螺栓固定在基礎上,電機功率低、噪音低、效率高、排氣壓力穩定、且無易損件等優點。該機的缺點為所壓縮出來的空氣含油,其含油量為1~3×10-6,對壓縮氣含油量要求嚴格的工序需增加除油裝置。該廠的壓縮空氣系統就增加了兩級除油裝置。由於ADC工序的壓縮空氣直接與產品ADC發泡劑接觸,因此對空氣的質量要求更加高,ADC工序用氣增加了三級除油裝置。壓縮機性能參數對照情況見表1。
主要故障
1、活塞式無油潤滑空氣壓縮機
該機活塞環和填料裝置均無需注油潤滑。正常情況下經過壓縮後的氣體基本純凈不含油污,但由於刮油環經常刮油不徹底,密封不好,導致常常有油跑到填料裝置甚至活塞環上,以致壓縮氣含油。另外,排氣溫度高,有時高達200℃;冷卻器堵塞,以致冷卻效果不好;活塞環沾到油污,特別容易磨損;閥拍漏氣;缸套磨損等。
2、螺桿式空氣壓縮機
螺桿式空壓機的故障很少,只要定期保養油氣分離器、空氣及油過濾器等,就能保證其正常運行。使用的2台10m3螺桿機保養外的檢修為排污管堵塞、控制面板故障,2年來,主機系統運行一直正常。
結束語
從使用效果看,螺桿式空壓機具有活塞式空壓機無可比擬的優點,不僅減輕了操作工的勞動強度,而且不用配備維修工,大大降低了維修費用。另一方面,使用活塞機時偶爾會出現排氣壓力過低而導致離子膜控制系統報警,改用螺桿機後將其排氣壓力設定在0.58MPa,壓力保持穩定,還沒有出現過排氣壓力過低而導致離子膜控制系統報警的現象,從而保證了離子膜系統的安全生產。
5. 活塞式空氣壓縮機和螺桿式空氣壓縮機的優缺點是什麼
一、活塞式空氣壓縮機:
1、優點:活塞壓縮機 適用壓力范圍廣, 流量大小,均能達到所需壓力。活塞壓縮機熱效率高,單位耗電量少,活塞壓縮機對材料要求低,多用普通鋼鐵材料,加工較容易,造價也較低廉。
2、缺點:轉速不高,機器大而重,結構復雜,易損件多,維修量大,排氣不連續,造成氣流脈動。
二、螺桿式空氣壓縮機:
1、優點:螺桿壓縮機零部件少,沒有易損件,固運轉可靠,壽命長,大修間隔期可達4-8萬h。操作維護方便。操作人員不必長時間專業培訓,可實現無人值守運轉。
2、缺點:造價高。因為其轉子齒面是一空間曲面,需利用特製的刀具,在價格昂貴的專用設備上進行加工,另外對其氣缸的加工精度也有較高的要求。
(5)螺桿壓縮機跟活塞壓縮機的區別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運行中有異音及不正常振動時,應立即停機。
2、運行管道中均有壓力,不可松開管路螺栓及開不必要的閥門,例如疏水閥、排污閥。
3、在運行中發現油位計上的油不見,且油溫逐漸上升時,應立即停機。停機5min(壓力表指示到零)後觀察油位,若油量不足,待系統內部無壓力時,再補加潤滑油。
4、應經常檢查自動疏水器動作是否正常,否則水分會被帶到系統中。
5、油氣桶每個星期應排污、水一次。機組不能長期不運轉,每個星期至少開機2h以上。
6、在日常的空壓機運行檢查中應留心空壓機壓力開關及聯控程序工作是否正常,不正常的工作狀況將導致空壓機的耗電量增加,嚴重時會因壓縮機的頻繁啟停導致電機燒毀。
6. 柴油活塞空壓機和螺桿空壓機的區別
螺桿式空壓機與活塞式空壓機對比,螺桿式空壓機的優勢:能耗低,效率高,故障點少,噪音低,體積小。
活塞式空壓機算是上一代的產品,目前基本都被螺桿式空壓機替代了。而且,目前最新的永磁變頻螺桿式空壓機,省電效果明顯,可以達到一級能效。
不過,一般螺桿式空壓機都不做移動式的,特別是小型的。所以,如果是要移動式的話,就要選擇柴油活塞空壓機了。
艾高永磁變頻螺桿空壓機更省電!
7. 螺桿空壓機與活塞空壓機哪個好
一、活塞式空壓機
▶優點:適用於中高壓,整機效率高、氣量足
▶缺點:相對於螺桿機而言,運行噪音較高、零部件多易損壞。
二、螺桿機
▶優點:
①運行壓力與排氣壓力穩定,動力平衡性好,可平穩高速工作,實現無基礎運轉。
②電機功率低、工作效率高、振動小、噪音低
③多相混輸:可壓送含液體、粉塵氣體等。
④零部件少,配件不易損壞,使用壽命長。這是由於簡化了復雜的機械機構,優化了結構性能,使其充分發揮機組的性能。
▶缺點:
①造價高:螺桿壓縮機的轉子齒面是空間曲面,需要價格昂貴的專業設備製造加工;其次是壓縮機氣缸的加工精度要求也較高。
②不適用與高壓場合:只適用於與中、低壓范圍。
③不能製成微型
總之,沒有所謂的哪個好哪個不好,只是哪種產品更適合你的工況而已。希望大家理性選品。
8. 螺桿式製冷壓縮機與活塞式製冷壓縮機有何區別
螺桿式製冷壓縮機和活塞式製冷壓縮機在氣體壓縮方式上相同,都屬於容積型壓縮機,也就是說它們都是靠容積的變化而使氣體壓縮的。不同點是這兩種壓縮機實現工作容積變化的方式不同。
螺桿式壓縮機的工作是依靠嚙合運動著的一個陽轉子與一個陰轉子,並藉助於包圍這一對轉子四周的機殼內壁的空間完成的。當轉子轉動時,轉子的齒、齒槽與機殼內壁所構成的呈「V」字形的一對齒間容積稱為基元容積,其容積大小會發生周期性的變化,同時它還會沿著轉子的軸向由吸氣口側向排氣口側移動,將製冷劑氣體吸入並壓縮至一定的壓力後排出。
活塞式製冷壓縮機的壓縮過程
壓縮過程
當活塞處於最下端位置(稱為內止點或下止點)時,汽缸內充滿了從蒸發器吸入的低壓製冷劑蒸氣,吸氣過程結束;活塞在曲軸—連桿機構的帶動下開始向上移動,此時吸氣閥關閉,汽缸工作容積逐漸減小,處於汽缸內的氣體受壓縮,溫度和壓力逐漸升高,當汽缸內氣體的壓力升高至略高於排氣腔中氣體的壓力時,排氣閥開啟,開始排氣。氣體在汽缸內從吸氣時的低壓升高到排氣壓力的過程稱為壓縮過程。
排氣過程
活塞繼續向上運動,汽缸內的高溫高壓製冷劑蒸氣不斷地通過排氣管流出,直到活塞運動到最高位置(稱為外止點或上止點)時排氣過程結束。氣體從汽缸向排氣管輸出的過程稱為排氣過程。
膨脹過程
活塞運動到上止點時,由於壓縮機的結構及製造工藝等原因,汽缸中仍有一些空間,該空間的容積稱為余隙容積。排氣過程結束時,在余隙容積中的氣體為高壓氣體。活塞開始向下移動時,排氣閥關閉,吸氣腔內的低壓氣體不能立即進入汽缸,此時余隙容積內的高壓氣體因容積增加而壓力下降,直至汽缸內氣體的壓力降至稍低於吸氣腔內氣體的壓力,即開始吸氣過程時為止,此過程稱為膨脹過程
活塞式製冷壓縮機壓縮終了時的氣體壓力取決於排氣腔內的氣體壓力和排氣閥的阻力損失。如果略去氣閥的阻力損失,可近似地認為活塞式製冷壓縮機壓縮終了時的壓力等於排氣腔內氣體壓力。螺桿式製冷壓縮機內壓縮終了壓力p2與轉子幾何形狀、排氣孔口位置、吸氣壓力p1及氣體種類有關,而與排氣腔內氣體壓力pd無關,內壓縮終了壓力p2與吸氣壓力p1之比稱為內壓力比ei。即式中壓縮過程的多變指數。排氣腔內氣體壓力(背壓力)pd稱為外壓力,它與吸氣壓力p1之比稱為外壓力比e。螺桿式製冷壓縮機的外壓力比與內壓力比可以相等,也可能不等,這完全取決於壓縮機的運行工況與設計工況是否相同。內壓力比取決於孔口的位置,而外壓力比則取決於運行工況。一般應力求內壓力比與外壓力比相等或接近,以使壓縮機獲得較高效率。附加功損失 當內壓縮終了壓力p2與排氣腔內氣體壓力pd不等時,基元容積與排氣孔口連通時,基元容積中的氣體將進行定容壓縮或定容膨脹,使氣體壓力與排氣腔壓力pd趨於平衡,從而產生附加功損失。
9. 活塞式空壓機與螺桿式空壓機的區別
你好,活塞式空壓機與螺桿式空壓機的主要區別就是:
活塞式空壓機是有連桿在氣缸內作往復的運動,來實現壓縮空氣的,而螺桿式空壓機主要有陽轉子(主動)帶動陰轉子(從動)來實習壓縮空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