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空氣壓縮機工作原理是什麼
空氣壓縮機有很多種類,不同種類的工作原理不同。 三種主要類型壓縮機的工作原理如下:
一、活塞式壓縮機的工作原理
活塞式壓縮機屬於最早的壓縮機設計之一, 但它仍然是最通用和 非常高效的一種壓縮機。活塞式壓縮機通過連桿和曲軸使活塞在氣缸內向前運動。 如果 只用活塞的一側進行壓縮,則稱為單動式。 如果活塞的上、下兩側都用,則稱為雙動式。
活塞式壓縮機的用途非常廣泛。 它可以壓縮空氣,也可以壓縮氣體,幾乎不需要作任何改動。 活塞式壓縮機是唯一一種能夠將空氣和氣體壓縮至高壓,以適合 諸如呼吸空氣壓縮機 等用途的設計。 活塞式壓縮機的配置可包括從 適用於低壓/小容量用途的單缸配置,到能壓縮至非常高壓力的多級配置。 在多級壓縮機中, 空氣被分級壓縮,逐級增大壓力。
二、旋轉螺桿式 空氣壓縮機的工作原理
螺桿式 空氣壓縮機屬於容積式壓縮機,其活塞採用螺桿的形式; 這是現今使用的最主要壓縮機類型。 螺桿壓縮元件的主要部件是凸形轉子和凹形轉子, 這兩個轉子相互靠近移動,使它們之間及腔內的體積逐漸減小。 螺桿式的壓力比取決於螺桿的長度和 外形以及排氣口的形狀。 螺桿元件沒有裝備任何閥門,不存在產生不平衡的機械力。 因此可以在 高的軸速下工作,而且可以兼顧大流量和小的外部尺寸
三、旋轉滑片式 空氣壓縮機的工作原理
滑片式壓縮機採用傳統的、已經得到驗證的技術, 以非常低的速度(1450rpm)直接進行驅動,具有無與倫比的的可靠性。 轉子是唯一連續運行的部件, 上面有若干個沿長度方向切割的槽, 其中插有可在油膜上滑動的滑片。
轉子在氣缸的定子中旋轉。在旋轉期間, 離心力將滑片從槽中甩出,形成一個個單獨的 壓縮室。旋轉使壓縮室的體積不斷減小,空氣壓力不斷增大。
通過注入加壓油來控制壓縮產生的熱量。
高壓空氣從排氣口排出,其中殘留的油通過最終的油分離器予以清除。
空壓機的基本具體結構:
1. :油循環系統
2. 直流電源系統
3. 配電系統
4. 水路循環系統
5. DTC控制系統
6. 屏保護系統
7. 氣路循環系統
⑵ 空調壓縮空氣的原理簡介
一、空調壓縮機工作原理:
1、壓縮機將冷凍劑壓縮成高壓飽和氣體(氨或氟里昂),這種氣態冷凍劑再經過冷凝器冷凝。通過節流裝置節流之後,通入到蒸發器中,將所需要冷卻的媒介冷卻換熱。
2、空調壓縮機是在空調製冷劑迴路中起壓縮驅動製冷劑的作用。壓縮機吧製冷劑從低壓區抽取出來壓縮後送到高壓區冷卻凝結,通過散熱片散發出熱量到空氣中;
3、空調在製冷運行時,低溫低壓的製冷劑氣體被壓縮機吸入後加壓變成高溫高壓的製冷劑氣體,高溫高壓的製冷劑氣體在室外換熱器中放熱變成中溫高壓的液體,中溫高壓的液體再經過節流部件降壓後變成低溫低壓的液體,進入壓縮機壓縮,就這樣一直循環。
二、空調壓縮機的作用:
空調壓縮機把製冷劑從低壓區抽取來經壓縮後送到高壓區冷卻凝結,通過散熱片散發出熱量到空氣中,製冷劑也從氣態變成液態,壓力升高。空調壓縮機不斷工作,就不斷地把低壓區一端的熱量吸收到製冷劑中再送到高壓區散發到空氣中,起到調節氣溫的作用。
⑶ 常見空氣壓縮機有哪些工作原理是什麼
台灣DPC空氣壓縮機(簡稱為「空壓機」或「壓縮機」)是一種壓縮空氣、提高氣體壓力和輸送氣體的機器,也是將原動機供給機械能轉化成氣體壓力能的一種轉化裝置,通常與壓縮空氣凈化設備一起配套使用。空氣壓縮機按不同分類方法可分為多種類別,其中比較常見的有活塞式空氣壓縮機、螺桿式空氣壓縮機,它們的工作原理有所不同。
空氣壓縮機工作原理
一、活塞式空氣壓縮機工作原理:
活塞式空氣壓縮機由傳動系統、壓縮系統、冷卻系統、潤滑系統、調節系統及安全保護系統組成。活塞式空壓機運行時在氣缸內作往復運動的活塞向右移動時,活塞式空壓機的氣缸內活塞左腔的壓力正常的情況下都是低於大氣壓力pa ,吸氣閥開啟,外界空氣吸入缸內,活塞式空壓機的這個工作的過程就稱為壓縮過程。當缸內壓力高於輸出空氣管道內壓力p後,排氣閥打開,壓縮空氣送至輸氣管內,活塞式空壓機的這個過程又稱為排氣過程。活塞的往復運動是由電動機帶動的曲柄滑塊機構形成的,曲柄的旋轉運動轉換為滑動——活塞的往復運動。
這種結構的壓縮機在排氣過程結束時總有剩餘容積存在。在下一次吸氣時,剩餘容積內的壓縮空氣會膨脹,從而減少了吸人的空氣量,降低了效率,增加了壓縮功。且由於剩餘容積的存在,當壓縮比增大時,溫度急劇升高。故當輸出壓力較高時,應採取分級壓縮。分級壓縮可降低排氣溫度,節省壓縮功,提高容積效率,增加壓縮氣體排氣量。
二、螺桿式空氣壓縮機工作原理:
螺桿式空氣壓縮機由螺桿機頭、電動機、油氣分離桶、冷卻系統、空氣調節系統、潤滑系統、安全閥及控制系統等組成。螺桿式空氣壓縮機的工作過程分為吸氣、密封及輸送、壓縮、排氣四個過程。當螺桿在殼體內轉動時,螺桿與殼體的齒溝相互嚙合,空氣由進氣口吸入,同時也吸入機油,由於齒溝嚙合面轉動將吸入的油氣密封並向排氣口輸送;在輸送過程中齒溝嚙合間隙逐漸變小,油氣受到壓縮;當齒溝嚙合面旋轉至殼體排氣口時,較高壓力的油氣混合氣體排出機體。
空氣通過進氣過濾器將大氣中的灰塵或雜質濾除後,由進氣控制閥進入壓縮機主機,在壓縮過程中與噴入的冷卻潤滑油混合,經壓縮後的混合氣體從壓縮腔排入油氣分離罐,此時壓縮排出的含油氣體通過碰撞、攔截、重力作用,絕大部份的油介質被分離下來,然後進入油氣精分離器進行二次分離,得到含油量很少的壓縮空氣,當空氣被壓縮到規定的壓力值時,最小壓力閥開啟,排出壓縮空氣到冷卻器進行冷卻,最後送入使用系統。
⑷ 空氣壓縮機的原理是什麼
1.空氣壓縮機的分類
空氣壓縮機是氣源裝置中的主體,它是將原動機(通常是電動機)的機械能轉換成氣體壓力能的裝置,是壓縮空氣的氣壓發生裝置。
空氣壓縮機的種類很多,按工作原理可分為容積型壓縮機和速度型壓縮機。容積型壓縮機的工作原理是壓縮氣體的體積,使單位體積內氣體分子的密度增加以提高壓縮空氣的壓力;速度型壓縮機的工作原理是提高氣體分子的運動速度,使氣體分子具有的動能轉化為氣體的壓力能,從而提高壓縮空氣的壓力。
2.活塞式空氣壓縮機的工作原理
在氣壓傳動中,通常採用容積型活塞式空氣壓縮機。這里介紹兩種典型結構,用來幫助理解空氣壓縮機的工作原理。圖3.33(動畫)和圖3.34(動畫)分別給出了立式、卧式空氣壓縮機的工作原理圖。立式空氣壓縮機的氣缸中心線與地面垂直,卧式空氣壓縮機的氣缸中心線則與地面平行。原動機(電動機或內燃機)的回轉運動經曲柄連桿機構轉換為活塞的往復直線運動。空氣壓縮機中
的進氣、排氣過程與液壓泵的吸油、壓油過程類似,這里不再贅述。
3.空氣壓縮機的選擇
空氣壓縮機的選擇主要依據氣動系統的工作壓力和流量。
氣源的工作壓力應比氣動系統中的最高工作壓力高20%左右,因為要考慮供氣管道的沿程損失和局部損失。如果系統中某些地方的工作壓力要求較低,可以採用減壓閥來供氣。空氣壓縮機的額定排氣壓力分為低壓(0.7~1.0MPa)、中壓(1.0~10MPa)、
高壓(10~100MPa)和超高壓(100MPa以上),可根據實際需求來選擇。
⑸ 空氣壓縮機工作原理,
(1)、吸氣過程:
伴隨著轉子的旋轉,齒的一端逐漸脫離嚙合形成齒間容積,且齒間容積隨時間不斷擴大,在其內部形成一定的真空,而此時該齒間的容積又僅與吸氣口連通,因此空氣便在壓差作用下流入其中,在該齒間容積既將與吸氣口斷開時,容積達到最大,吸氣過程結束,壓縮過程既開始。[進氣過程]
(2)、封閉及輸送過程:
主副兩轉子在吸氣結束時,其主副轉子齒峰會與機殼閉封,此時空氣在齒溝內閉封不再外流,即[封閉過程]。兩轉子繼續轉動,其齒峰與齒溝在吸氣端吻合,吻合面逐漸向排氣端移動,此即[輸送過程]。
(3)、壓縮及噴油過程:
在輸送過程中,嚙合面逐漸向排氣端移動,亦即嚙合面與排氣口間的齒溝間漸漸減小,齒溝內之氣體逐漸被壓縮,壓力提高,此即[壓縮過程]。而壓縮同時潤滑油亦因壓力差的作用而噴入壓縮室內與室氣混合。
(4)、排氣過程:
當轉子的嚙合端面轉到與機殼排氣相通時,(此時壓縮氣體之壓力最高)被壓縮之氣體開始排出,直至齒峰與齒溝的嚙合面移至排氣端面,此時兩轉子嚙合面與機殼排氣口這齒溝空間為零,即完成(排氣過程),在此同時轉子嚙合面與機殼進氣口之間的齒溝長度又達到最長,其吸氣過程又在進行。
⑹ 壓縮空氣的原理
空氣佔有一定的空間,但它沒有固定的形狀和體積。在對密閉的容器中的空氣施加壓力時,空氣的體積就被壓縮,使內部壓強增大。當外力撤消時,空氣在內部壓強的作用下,又會恢復到原來的體積。如果在容器中有一個可以活動的物體,當空氣恢復原來的體積時,該物體將被容器內空氣的壓力向外推彈出來。這一原理被廣泛應用在生產、生活中。例如:皮球里打入壓縮空氣,氣越足,球越硬;輪胎里打入壓縮空氣,輪胎就能承受一定的重量。在大型汽車上,用壓縮空氣開關車門和剎車;水壓機利用壓縮空氣對水加壓,在工廠里,壓縮空氣用來開動氣錘打鐵;在煤礦里,它能開動風鎬鑽眼。壓縮空氣還用於管道輸送液體和粒狀物體。
壓縮空氣是僅次於電力的第二大動力能源,又是具有多種用途的工藝氣源,其應用范圍遍及石油、化工、冶金、電力、機械、輕工、紡織、汽車製造、電子、食品、醫葯、生化、國防、科研等行業和部門。不理想的是壓縮空氣中含有相當數量的雜質,主要有:固體微粒--在一個典型的大城市環境中每立方米大氣中約含有1億4千萬個微粒,其中大約80%在尺寸上小於2μm,空壓機吸氣過濾器無力消除。此外,空壓機系統內部也會不斷產生磨屑、銹渣和油的碳化物,它們將加速用氣設備的磨損,導緻密封失效;水份--大氣中相對濕度一般高達65%以上,經壓縮冷凝後,即成為濕飽和空氣,並夾帶大量的液態水滴,它們是設備、管道和閥門銹蝕的根本原因,冬天結冰還會阻塞氣動系統中的小孔通道。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分離於凈的純飽和空氣,隨著溫度的降低,仍會有冷凝水析岀,大約每降低10℃,其飽和含水量將下降50%,即有一半的水蒸氣轉化為液態水滴(見表1)。所以在壓縮空氣系統中採用多級分離過濾裝置或將壓縮空氣預處理成具有一定相對濕度的於燥氣是很必要的;油份--高速、高溫運轉的空壓機採用潤滑油可起到潤滑、密封及冷卻作用,但污染了壓縮空氣。採用自潤滑材料發展的少油機、半無油機和全無油機雖然降低了壓縮空氣中的含油量,但也隨之產生了易損件壽命降低,機器內部和管路系統銹蝕以及空壓機在磨合期、磨損期及減荷期含油量上升等副作用。這對於追求高可靠性的自動化生產線無疑是一種威脅。此外還應強調指岀:從空壓機帶到系統中的油在任何情況下都沒有好處。因為經過多次高溫氧化和冷凝乳化,油的性能已大幅度降低,且呈酸性,對後續設備不僅起不到潤滑作用,反而會破壞正常潤滑;微生物-- 在制葯、生物工程,食品製造及包裝過程中,細菌和噬菌體的污染是不容忽視的。
⑺ 空氣壓縮機工作原理
壓縮機工作原理:無油空氣壓縮機是屬於微型往復式活塞式壓縮機,電機單軸驅動對稱分布曲柄搖桿機械結構,主運動付為活塞環,副運動付為鋁合金圓柱面,運動付之間同活塞環自潤滑而不添加任何潤滑劑。壓縮機通過曲柄搖桿的往復運動使圓柱面氣缸的容積發生周期性變化,電機運轉一周氣缸容積有兩次方向相反的變化。當正方向是氣缸容積擴展方向時,氣缸容積為真空,大氣壓大於氣缸內氣壓,空氣通過朝氣閥門進入氣缸,此時為吸氣過程:當反方向是容積縮小方向時,進入氣缸內的氣體受到壓縮,容積內的壓力迅速增加,當大於大氣壓力時,排氣閥門被打開,此時為排氣過程。單軸雙缸的結構布置使壓縮機氣體流量在額定轉速一定時為單缸的兩倍,並使得單缸壓縮機產生的振動噪音得到很好的解決,整體結構更加緊湊。
整機工作原理:
空氣由進氣管進入壓縮機內,電機的轉動,使活塞往返運動,把空氣壓縮,使壓力氣體由出氣口通過高壓軟管打開單向閥進入儲氣罐,壓力表指針顯示隨之上升到8BAR,大於8BAR,壓力開關自動關閉,電機停止工作,同時電磁閥通過泄壓氣管,將壓縮機機頭內氣壓減為0.此時空氣開關壓力、儲氣罐內氣體壓力仍為8KG,氣體通過過濾調壓閥、排氣開關排氣。儲氣罐內氣壓下降至5kg,時,壓力開關自動開啟,壓縮機重新開始工作
⑻ 空氣壓縮機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驅動機啟動後,經三角膠帶,帶動壓縮機曲軸旋轉,通過曲柄桿機構轉化為活塞在氣缸內作往復運動。
當活塞由蓋側向軸運動時,氣缸容積增大,缸內壓力低於大氣壓力,外界空氣經濾清器,吸氣閥進入氣缸;到達下止點後,活塞由軸側向蓋側運動,吸氣閥關閉,氣缸容積逐漸變小,缸內空氣被壓縮,壓力升高,當壓力達到一定值時,排氣閥被頂開,壓縮空氣經管路進入儲氣罐內,如此壓縮機周而復始地工作,不斷地向儲氣罐內輸送壓縮空氣,使罐內壓力逐漸增大,從而獲得所需的壓縮空氣。
⑼ 空氣壓縮機的工作原理
壓縮機的工作原理
•
4.1吸氣過程:
•
螺桿式進氣側的吸氣口,必須設計得使壓縮室可以充分吸氣,而螺桿式壓縮機並無進氣與排氣閥組,進氣只靠一調節閥的開啟、關閉調節,當轉子轉動時,主副轉子的齒溝空間在轉至進氣端壁開口時,其空間最大,此時轉子的齒溝空間與進氣口的自由空氣相通,因在排氣時齒溝的空氣被全數排出,排氣完了時,齒溝乃處於真空狀態,當轉到進氣口時,外界空氣即被吸入
,沿軸向流入主副轉子的齒溝內。當空氣充滿整個齒溝時,轉子的進氣側端面轉離了機殼的進氣口,在齒溝間的空氣即被封閉,以上為,[進氣過程]。
•
4.2封閉及輸送過程:
•
主副兩轉子在吸氣終了時,其主副轉子齒峰會與機殼閉封,此時空氣在齒溝內封閉不再外流,即[封閉過程]。兩轉子繼續轉動,其齒峰與齒溝在吸氣端吻合,吻合面逐漸向排氣端移動,此即[輸送過程]。
•
4.3壓縮及噴油過程:
•
在輸送過程中,嚙合面逐漸向排氣端移動,亦即嚙合面與排氣口間的齒溝間漸漸減小,齒溝內的氣體逐漸被壓縮,壓力提高,此即[壓縮過程]。而壓縮同時潤滑油亦因壓力差的作用而噴入壓縮室內與空氣混合。
•
4.4排氣過程:
•
當轉子的嚙合端面轉到與機殼排氣相通時,(此時壓縮氣體壓力最高)被壓縮的氣體開始排出,直至齒峰與齒溝的嚙合面移至排氣端面,此時兩轉子嚙合面與機殼排氣口的齒溝空間為零,即完成(排氣過程),在此同時轉子嚙合面與機殼進氣口之間的齒溝長度又達到最長,其吸氣過程又在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