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三文魚、鯛魚、獅魚如何解剖做刺身
做法
原料:新鮮的加吉魚、三文魚、金槍魚、北極貝,裙帶菜,白蘿卜,切成均勻的細絲,調味品:綠芥末、日本醬油製作: 1.把蘿卜絲碼在盤子底下,把裙帶菜碼一些在蘿卜絲上。 2.把海鮮切成長約5cm、厚約1cm左右的細條,鋪在蘿卜絲上。要點:1.蘿卜絲可用專用工具切出。2.要想蘿卜絲看上去亮一些,可將切好的蘿卜絲放在涼水中泡一會兒。3.海鮮可以上自由市場去買,這樣比在超市節省很多錢,而且比較新鮮。4.所有的用料均不需再放任何作料,吃的時候蘸綠芥末和日本醬油即可。
刀具
日本料理特別強調原料形態和色彩的賞心悅目。在做刺身時,如果用不合適的刀具或不鋒利的刀具,那切割時就會破壞原料的形態和纖維組織,造成脂類潰破,破壞原料本身的特殊風味。 處理刺身的刀具相當重要,製作者一般都有5至6把專用的刀,可分為處理魚類、貝類及甲殼類的刀,還可分為用於去鱗、橫剖、縱剖、切骨等用途的刀。另外,做刺身用得比較多的工具還有刺身筷。刺身筷細而長,一端尖細,專門用於將切好排好的片狀料擺放於盤中。
切法
食用刺身時,都要頂絲切,即刀與魚肉的紋理應當呈90°夾角。這樣切出的魚片筋紋短,利於咀嚼,口感也好。切忌順著魚肉的紋理切,因為這樣切筋紋太長,口感也不好。 刺身的厚度以咀嚼方便、好吃為度。這里講的「好吃」有兩層含義:一是容易入口,二是魚片的厚薄能充分體現原料的最佳味道。一般魚片厚約0.5厘米,例如三文魚、鮪魚、鰣魚、旗魚等。這個厚度,吃時既不覺膩,也不會覺得沒有料。不過有的魚得切薄一些,如鯛魚,因為這種魚的肉質緊密、硬實,所以要切得薄才好吃。至於章魚之類只能根據各部位體形切成各不相同的塊了。還有的刺身,如牡蠣、螺肉、海膽、寸把長的小魚兒、魚子之類,則就無須勞動快刀,可以整個兒地食用。
裝盤
盛刺身的器皿必須用淺盤,一般是陶瓷淺盤,形狀則五花八門。生魚片多選用半圓形、船形或扇形等精美餐具作盛器,再以新鮮的番芫荽、紫蘇葉、薄荷葉、海草、菊花、黃瓜花、生薑片、細蘿卜絲、酸橘等作配飾料。
這些配飾料既可作裝飾和點綴,又可起到去腥增鮮、增進食慾的作用。例如,先在盤中鋪好紫蘇葉?或生菜葉?,再將切好的三文魚片以5~7片為一組?一人量?,擺在紫蘇葉上,旁邊用細蘿卜絲、番芫荽、黃瓜花等錯落有致地進行點綴,給人一種清爽的感覺。
另外,提供刺身菜餚時,原料要求有冰涼的感覺,一般可以先用冰涼凈水泡洗,或是先以碎冰打底,面上再鋪生魚片。出於衛生考慮,還要先在碎冰上鋪保鮮膜,然後才放生魚片。
醬料
食刺身時山葵醬要適量,太多隻會搶走刺身的原味。由於伴碟裡面的菊花、白蘿卜絲、紫蘇等不只是為了美觀,故可用手將菊花瓣撕碎之後放在醬油里,那樣可使醬油香一點。
部分刺身也需要稍作加熱處理,例如蒸煮:大型的海螃蟹就用此法;炭火烘烤:將鮪魚腹肉經炭火略為烘烤(魚腹油脂經過烘烤而散發出香味),再浸入冰中,取出切片而成;
如果是夾著白蘿卜絲與刺身同吃,不僅可令口感爽一些,而且還可消除刺身的腥味並幫助消化。因為紫蘇具殺菌作用,所以可用來包著刺身吃,像包海膽吃的配搭就很好。吃刺身的同時,最好飲冰鎮的日本清酒或冰鎮的啤酒;另外,享用刺身時不可抽煙,因為煙味總是會影響到進餐者的嗅覺與味覺。
佐料
刺身的佐料大致有這樣幾種:醬油,山葵泥(淺綠色,類似芥末,日語稱為wasabi),醋,薑末,蘿卜泥,酒(一種「煎酒」)。在食用動物性刺身時,前二者幾乎是必備的,後數者則視乎地區不同以及各人愛好和食肆特色增減。酒和醋在古代則幾乎是必需的。有的地方在食用鰹魚(katsuo)時使用一種調入芥末/芥子泥的醬油。在食用鯉魚、鯽魚、鯰魚(ayu)時放入芥子泥、醋和日本黃醬(miso,漢字「味噌」),甚至還有辣椒末。
山葵又名綠芥末、青芥辣,取名綠芥末正是有意要與中國傳統的黃芥末區別開。雖然兩者都有類似的沖和辣,但卻來自不同的植物。黃芥末是植物的種子,山葵則是植物的根。山葵用漢語音譯為「瓦沙比」。瓦沙比含有烯丙基異硫氰酸化合物,也就是其獨特的香味和充滿刺激辣嗆味的來源,它能除去魚的腥異味,並有殺菌消毒、促進消化、增進食慾的作用。山葵的栽培很講究,它生長在山谷的溪水田裡,並且必須是朝北的山谷,不能有直射陽光。那裡的環境還不能有絲毫的污染,否則山葵難以成活。山葵的生長周期很長,一般要四年才可以收獲。為了不損傷山葵枝,摘取時必須用手去完成。山葵的枝丫和葉子,都是做芥末醬的用料。
山葵醬有膏狀、粉狀和泥狀三種。泥狀的山葵醬來自於現磨山葵,是將新鮮山葵洗凈後,用細眼刨茸器刮擦成茸,或以鯊魚皮作砂皮,磨擦成茸,這泥狀的口味最好。泥狀的山葵醬可以捏塑各種形狀,如秋葉形、心形等,然後放在生魚片旁邊,除了起調味作用以外,還能起點綴、襯托的作用,增加美感。粉狀的山葵醬要先用水調和以後才能使用,粉和水的比例為1∶2。調和均勻以後,還應當靜放2至3分鍾,以便其刺激的辣嗆味和獨特的風味產生。不過調好後應當盡快使用,否則辣沖味會揮發。膏狀的山葵醬是成品,像牙膏一樣,用時擠出即可。
山葵醬在使用時,總是與醬油為伴的。山葵醬提供刺激味,解除生料的腥異味;醬油則提供鹹味、鮮味,調和整體的美味。醬油有許多品種,從大類上說,有釀造的和人工化學合成的;從口味上說,有濃有淡,顏色也是有深有淺。日本醬油有濃口和淡口之分,中國醬油有生抽和老抽的之別。因此,我們在將其與刺身搭配時,最好根據所用原料及客人的口味偏愛而定。刺身原料厚的、大的,醬油就應濃厚一些,反之,醬油則可淡一些。
吃法
按照日本人的習慣,刺身應從相對清淡的原料吃起,通常次序如下:北極貝、八爪魚、象拔蚌、赤貝、帶子、甜蝦、海膽、魷魚、金槍魚、三文魚、劍魚。好多人都誤認為吃刺身時蘸山葵泥是為了殺菌,其實不然———這只是為了更好地調動魚生的原汁原味。需要提醒的是,我們吃刺身時千萬不要用筷子攪拌小碟中的醬油和山葵泥,因為地道的日本人認為這是不禮貌的用餐舉動,是不懂得正確品嘗刺身的表現。
當一盤殺西米擺在我們面前時,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具有美感的造型,因此要等所有的就餐者都欣賞完了以後,方可動筷品嘗。先把一隻空盤和一隻裝有醬油的小碟放在面前,用筷子夾一片生魚片放在空盤里,再夾取適量的瓦沙比放在魚片上,然後將魚片折疊,蓋住瓦沙比,蘸上醬油,拈起來送入口中。剛開始咀嚼時,我們能輕易品嘗出三種味道,即魚的本味,醬油的鮮味,瓦沙比的香味(富有刺激性的辣嗆味)。隨著不斷地咀嚼,魚肉越嚼越爛,越嚼越碎,你會感覺滿口生津,這時殺西米也變成了復合味。瓦沙比氣味沖鼻,像吃沙瓤西瓜一樣,有「沙」的感覺,既辣又香。香、甜、沙、咸、辣混為一體,自然十分美妙。吃完一種魚的殺西米,最好是再吃一口黃瓜或蘿卜絲,或是吃一小片生薑,以便你再品嘗另一種魚的殺西米
㈡ 三文魚刺身怎麼吃 三文魚刺身怎麼切
主料
三文魚適量
方法/步驟
冰鎮三文魚
首先,買回來的新鮮三文魚放入冰箱冰一下,大概20分鍾的樣子,這樣肉有冰鎮感,除了口感好外,肉實比較好切。
㈢ 三文魚生吃前怎麼處理
我們從市場買回來的三文魚不是洗干凈了之後就可以生吃的,還是要經過一定的處理才可以生吃的,因為從市場買回來的三文魚一般會有寄生蟲和油脂等,我們買回來三文魚之後首先要用吸油紙把三文魚外邊上的油脂給吸走,然後接下來就要處理三文魚體內的寄生蟲了,再把買回來的三文魚放到冰箱中進行冷凍,冷凍1天後把三文魚放到冰箱中的冷藏的地方進行解凍,完全解凍之後三文魚就可以切成片生吃了。
㈣ 三文魚什麼部位最好吃三文魚的各個部位應該怎麼吃
三文魚是深受大家喜愛的一種食用魚類。而一隻完整的魚,有不同的部位可以食用。那麼,三文魚什麼部位最好吃呢?㈤ 殺三文魚的步驟
1、首先把三文魚兩邊的魚鱗刮掉,如圖所示。
㈥ 生魚片怎麼切
三文魚怎麼切
首先將買回來的三文魚放在冰箱中冰凍二十分鍾左右,這樣冰凍不僅可以讓口感更加好,還能利於切割。如果是購買的切好的生魚片就不用有此步驟。用刀從魚脊橫向切開,之後剔除魚刺,因為三文魚魚刺較少,所以可以用鑷子捏出。取出魚刺之後將魚皮去掉,斜刀將三文魚切成小片即可。
哪些人不能吃三文魚
1.過敏體質的人群,痛風的人群,高血壓的患者不能食用三文魚,如果食用會造成危險。
2.三文魚的營養雖然豐富,但是孕婦在懷孕期間是不能食用的。
3.如果三文魚的品質不是特別好,還是建議做熟之後再次,以免有寄生蟲感染。
三文魚壽司怎麼做
將准備好的三文魚切好,把三文魚與細香蔥末仔細的攪拌揉搓均勻備用。把其它的三文魚切成長條,並且把提前准備好的山葯、雞蛋、黃瓜切成長條,將蘿卜切掉蘿卜腰,並且切成薄片。米飯用壽司醋攪拌好,將紫菜鋪在竹板上,把米飯均勻的鋪在以此將條狀蔬菜以及三文魚條放在米飯上,將竹板卷用力的卷好。壓實一段時間就可以將竹板打開,用刀將紫菜卷切成小塊,之後將腌制好的三文魚切成與壽司同樣大小的魚片,鋪在壽司卷上,裝盤之後即可食用。
如何切魚片
先把魚鱗去除,宰殺後把魚肚子裡面的黑膜給去除,然後把魚鰭剁掉,魚頭切下來,魚平放,一個手把魚身按住,另一個手拿刀緊貼魚骨,橫向把肉片下來,片下來以後就可以讓魚皮朝下,一個手把魚肉按住,另一個手拿刀斜向開始片,魚片好以後就把魚頭割成兩半,再加入一些蛋清,料酒,澱粉,鹽抓取均勻腌制,15分鍾以後就可以製作成不同的菜餚。
㈦ 教你如何分割三文魚!
1)第一步用V字刀來切割魚頭
2)取下魚頭,再去除魚鰓 3)取三文魚的兩片魚柳 4)取魚柳入刀要准,要緊貼魚骨 5)取魚柳:整個分割的關鍵之處 6)取下的魚柳平鋪好
7)緊貼魚腹部,把魚腩分割出來 8)這是魚腩分割後的魚柳 9)用鑷子把魚肉中的小魚刺拔出來10)分割魚皮是最後一個步驟 11)一條三文魚的分割順利完成
㈧ 三文魚怎麼殺
殺三文魚的步驟:
第一步:切割魚頭,用V字型刀把魚頭切下來。
第二步:緊貼兩邊脊椎骨取下兩片魚柳,要用有彈性的刀來分割。
第三步:把三文魚腹部的魚腩部位批下來,完整的魚柳出來了。
第四步:用鑷子拔出魚肉中的魚翅,要順著魚柳方向來拔出,兩邊大概有30根左右。
第五步:去魚。用推拉的手法把魚皮分離。魚皮可以用來做炸的菜餚。
建議:魚柳前段做煎和烤的。魚柳中段做刺生和壽司。魚柳尾段做炒和湯。
㈨ 三文魚怎麼切
不知道你有沒有出現這樣的尷尬境遇,買了塊三文魚想給家人切盤三文魚刺身。結果不小心切成一盤三文魚」刺客「!(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吃盤精緻的三文魚刺身,操練起來吧!(三文魚切法)
購買的三文魚塊可能是不同的三文魚部位,那麼切魚片的刀法自然也不同,背部的相對比較堅實,可「上下」垂直切下,魚腹肉則相對綿軟,刀要傾斜地切入,採取「前後」拉刀法。並且,最好一氣呵成,一刀切下!
刺身厚度影響口感:
刺身的厚度,影響口感,適當的厚度才能充分使魚肉的鮮美完美釋放,你想大快朵頤?(直接吃塊吧!)
要入口綿糯的口感,可充分在口齒間交繞。建議切魚片的厚度約5毫米(兩個一元硬幣那麼厚),醇厚而不膩!
新鮮上桌,加冰更爽
新鮮的刺身裝盤時,最好用碎冰墊底,冰涼的感覺讓魚肉的口感更加緊致和冰爽!
別忘記蘸料。最後在滴幾滴檸檬汁,哇塞,超爽!
㈩ 三文魚的做法
三文魚各類做法
做法一:★蜜汁煎三文魚★
三文魚塊兩塊 (調料自己按份量掌握~)
汁:醬油,白酒各2湯匙(table spoon)
檸檬汁1 湯匙,
蜂蜜 1 1/2 湯匙
蔥 2 根
(可加少量熱水以便拌蜂蜜)
做法:
1, 三文魚洗凈,控干,用鹽,胡椒粉和食用油腌15分鍾.
2, 鍋開中火,可給一點點油(魚肉本身就泡過油了),魚肉上沾少許生粉(potato powder) 下鍋煎至表面金黃,火以中小火為宜.
3, 將汁料拌勻,分三次加入鍋中慢火煮至汁液收濃即可.
現在大家大多用植物油做飯,以減少動物飽和脂肪的攝取,但是植物油內的OMEGA6 會同時助長"好與壞"的細胞分裂,引起癌症危機.三文魚中的OMEGA3可有效掃除體內過剩的OMEGA6~~^^*
三文魚,金槍魚(tuna)和沙丁魚都含有大量的OMEGA3~大家要經常吃哦~~
===============================
做法二:
洗干凈魚肉 灑上些許鹽花 然後塗上原味的酸奶 可以的話 放幾片青椒 幾絲洋蔥 然後用錫紙包好 放入烤箱 200度左右 直至熟 大概需要20--30分鍾
不油膩 不腥 而且營養不破壞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試試
================================
做法三:
三文魚的生吃:把三紋魚洗干凈,切成薄片,放在成有冰塊的盤子上,魚片與冰塊最好用保鮮膜隔開。
在吃的時候,每人一個小碟子,在小碟子中到上老抽的醬油和上好的芥么(綠色固體的),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配調料。口感非常鮮美。
=========================================
做法四:介紹一種中餐的三文魚做法:先把魚切成手指粗細的小條,season, plain float,oliver oil,lomen;煎到seal(三文魚容易散);加入oyster mushroom,GONG-BO sauce.等蘑菇變軟就可以吃了。
======================================
響鈴三文魚
原料:三文魚、薯片、廣東泡菜、白蜇頭絲少許。
做法:薯片墊底,中間夾廣東泡菜、白蜇頭絲,上面擺放新鮮的三文魚片。
吃法:將薯片、三文魚等一同入口而食。用廣東泡菜來拌三文魚可以提高三文魚的鮮美口味,薯片和蜇頭的酥脆與三文魚的軟綿搭配在一起,口感更好。
======================================
釀皮三文魚
原料:三文魚、釀皮(涼粉皮)
調料:芝麻醬、檸檬汁、鮮味汁、味精、鹽、香醋、香油。
做法:將三文魚切成薄片,涼粉皮切成絲;再用三文魚片將涼粉皮絲捲成卷即成。
吃法:三文魚卷蘸醬而食。
======================================
跳水三文魚
原料:三文魚、白蘿卜絲。
調料:野山椒粒、泡菜水、味精、鮮味汁、糊辣油、花椒。
做法:將三文魚切成長方片,白蘿卜切絲;將白蘿卜絲墊底,三文魚片整齊地擺在蘿卜絲上即成。
吃法:將三文魚及蘿卜絲一同蘸調料而食。
======================================
三椒會膾
原料:三文魚、鮮紅椒末、洋蔥、小蔥、蒜、姜、芝麻、花生末、檸檬汁、花椒、糖、鹽。
做法:將三文魚用紅椒、花椒、鹽、洋蔥、蒜、胡椒等料腌12小時,切片備用;把青蘿卜絲用水沖透,放入盤中,再把三文魚放在上面即可食用。
======================================
竹香三文魚
原料:三文魚、香菜末。
調料:辣椒醬、蒜泥、鹽、味精。
做法:將竹葉用水洗凈,把三文魚放入竹葉中,上面撒上香菜末即可。
吃法:蘸蒜辣醬而食。
★小松博客原創整理.轉載請註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