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件處理 > zj10b壓縮氧自救器校驗儀

zj10b壓縮氧自救器校驗儀

發布時間:2022-07-20 08:08:52

Ⅰ 化學氧自救器與壓縮氧自救器有啥區別

化學氧自救器是利用化學反應生氧原理製成的個人呼吸系統保護裝備,具有初期生氧快,口具溫度低,佩戴安全、舒適等特點。壓縮氧自救器是利用壓縮氧為氣源的隔絕閉路循環式個人系統保護裝備,主要用於工作環境空氣中發生有毒有害氣體污染及缺氧時,為佩戴者提供清潔氧氣。

Ⅱ 壓縮氧自救器的工作原理

●定量供氧:逆時針轉動開關手輪,高壓氧氣從氧氣瓶流到減壓器內,減壓後自動輸出1.2L/min的氧氣進入氣囊。
●手動補氣供氧:用手指按補氣壓板,氧氣以60L/min進入氣囊,手指離開補氣壓板,供氧停止。
●自動補氣供氧:當呼吸系統為負壓時,補氣壓板向內收縮,壓迫補氣桿打開供氧機構,氧氣以60L/min進入氣囊,當氣囊迅速鼓起,補氣壓板離開補氣桿,補氣停止。
吸氣時氧氣從氣囊、呼吸閥、口具進入人體。呼氣時氣體經過呼吸閥、呼氣軟管進入清凈罐,人體呼出的CO2被清凈罐內裝的吸收劑吸收,餘下的氧氣進入氣囊與減壓器輸出的氧氣混合。如此反復完成人的呼吸循環。

Ⅲ 煤礦兼職救護隊最低裝備配置

裝備名稱 要求 單位 數量 備注
正壓氧氣呼吸器 4h 台 每人1台
壓縮氧自救器 台 每人1台
自動蘇生器 台 2
乾粉滅火器 只 10
風障 4m×4m 塊 1
風障 6m×6m 塊 1
呼吸器校驗儀 台 2
一氧化碳檢定器 台 2
瓦斯檢定器 10%、100% 台 2 各1台
防爆工具 套 1 錘、釺、鍬、鎬等
兩用鍬 把 2
氧氣充填泵 台 1
氧氣瓶 40L 個 5
氧氣瓶 4h呼吸器配套 個 20
氧氣瓶 2h呼吸器配套 個 5
救生索 長30m,抗拉強度3000kg 條 1
擔架 副 2
保溫毯 棉織 條 2
絕緣手套 雙 1
氧氣檢定器 台 1
溫度計 支 2
采氣樣工具 套 1 包括球膽4個
災區電話 套 1
引路線 m 1000
銅釘斧 把 2
礦工斧 把 2
刀鋸 把 2
起釘器 把 2
手錶 塊 隊長每人1塊
電工工具 套 1
氫氧化鈣 t 0.5

Ⅳ 壓縮氧自救器的簡介

氧氣自救器根據防護時間有15分鍾,30分鍾,45分鍾,60分鍾幾種。壓縮氧自救器可以循環使用,其他自救器不可循環使用,大大的減少了使用成本。氧氣自救器主要用於工作環境空氣中發生有毒有害氣體污染及缺氧時,為佩戴者提供清潔氧氣。
zmyt01
氧氣自救器產品特點
a、採用了雙迴路循環的呼吸方式,即呼吸各為單向通道,與往復呼吸方式相比,其優點是阻力小、無粉塵吸入、不嗆人、吸氣溫度低、、 可靠。
b、具有三種供氧方式:定量供氧、自動補給供氧和手動補給供氧。大大提高了呼吸保護的 可靠性。
c、充填氧氣、更換吸收劑、維護修理簡便。
d、防護時間長,便於自救。
e、體積小、重量輕、便於攜帶。
f、可反復使用,使用成本低。
g、壓力指標觀察至關、便於使用。
氧氣自救器工作原理
自救器使用時,逆時針轉動氣瓶閥門,高壓氧氣從氧氣瓶通過減壓閥減壓,以≥1.2L/min進入氣囊,手離開補氣壓板補養停止。當呼吸系統為負壓時,補氣壓板向內收縮,壓迫補氣桿打開補氣機構,氧氣以≥60L/min充入氣囊,當氣囊鼓起時,補氣壓板離開補氣桿,補氣停止。如果呼吸系統內的氣壓超過排氣閥排氣壓力,氣體將從排氣閥溢出。吸氣時,氣囊中的氧氣通過口具進入人體。呼氣時,氣體經過呼氣軟管進入清凈罐,氣體中的二氧化碳唄置放在清凈罐內的CO2 吸收劑吸收,餘下的氣體進入氣囊,按成呼吸循環。
氧氣自救器技術參數
防護時間:使用時間為45分鍾(中等勞動強度)
供氧方式:定量供氧:>1.2L/min(升/分鍾)
儲氣量:>76L(升)
產品質量(包括CO2吸收劑及氧氣):2.1kg
自動補給供氧:>60L/min(升/分鍾)
手動補給供氧:>60L/min(升/分鍾)
額定壓力:20Mpa(200公斤)
自動排氣壓力:150—300pa(帕)
閥門啟壓力:≤1Mpa
CO2吸收劑應裝量:≥530g
外形尺寸:227mmX177mmX96mm
氧氣瓶:容積:0.38L(升)。

Ⅳ 自救器的分類

自救器按其作用原理可分為過濾式和隔離式兩種。隔離式自救器又分為化學氧和壓縮氧自救器兩種。 結構
由生氧罐、氣囊、導氣管、口具、背腰帶等部件組成。
生氧罐內裝有超氧化鈉或超氧化鉀,並有散熱片,以散發反應時產生的熱。在葯劑上下各有一金屬絲網及玻璃棉組成的網格,以過濾葯劑粉塵於網格之間。45分鍾型自救器中等勞動強度(步行)安全使用時間為40分鍾,靜坐待救狀態可維持2.5~3小時。在生氧罐上部,連接氣囊與導氣管。在導氣管的口水降溫盒下裝有排氣閥,用伸縮接頭安插在氣囊中間,但不與氣囊內部相通,而且直接通向外界空氣。排氣閥上有尼龍繩與氣囊硬壁相連接,起動裝置由葯桶、起動葯塊、硫酸瓶、密封墊及瓶上的尼龍繩組成,尼龍繩穿過密封墊後,附在外殼的上蓋上。
工作過程
當氣囊充滿氣體時,拉開排氣閥,排出多餘的呼出氣,以保證氣囊在常壓力下工作,並減少二氧化碳和水進入生氧罐,從而調節生氧速度,延長使用時間。當佩戴時感到生氧不足,可採用快速起動裝置,拉尼龍繩,使硫酸與起動葯塊起化學反應而立即生氧,以彌補開始佩戴口罩時生氧不足的狀態。
注意事項
1、佩戴自救器撤離災區時要注意口具和鼻夾一定要咬緊夾好,絕不能中途取下口具和鼻夾。
2、生氧劑產生的氧氣要比環境空氣溫度乾熱,但對人體無害。
3、佩戴時不要壓迫氣囊,以防損壞漏氣。
4、佩帶自救器要求操作準確迅速,使用者必須經過預先訓練,並經考試合格方可配備。
使用維護
1、自救器必須隨身攜帶,應盡量避免碰撞。嚴禁將自救器當坐墊使用。
2、自救器不使用時嚴禁隨意打開。
3、在攜帶自救器前,應檢查外觀有無損壞和碰撞凹痕,若發現不正常現象,應及時送交有關部門檢查。
4、自救器只能佩戴使用一次,使用過的自救器已經報廢,不得再次使用。
5、自救器應定期檢查氣密性是否良好。氣密不良的自救器嚴禁使用。根據《煤礦自救器使用管理辦法》規定,將被測自救器放入氣密檢查儀(見圖2)腔體內(注意腔體內剩餘空間若過大,應適當填加實體充填物),扣合封壓蓋,使壓力達到(5~6)kPa,15秒時間內壓力下降值不超過300Pa為合格。隨身攜帶的自救器一般1~2個月檢查1次,受到劇烈撞擊有漏氣可能的自救器應隨時進行檢查。殼體發熱屬於正常現象.在使用過程中禁止摘下口具說話.防碰撞,不能當坐墊使用.個人懸掛和距離不能超過個人3米遠. 壓縮氧自救器又叫隔絕式壓縮氧自救器,是以高壓壓縮氧氣作為氧氣源的可重復使用的自救逃生器材,主要在煤礦或普通大氣壓的作業環境中發生有毒有害氣體突出及缺氧窒息性災害時使用。人體呼吸系統內部與外界隔絕,供遇險人員快速自救逃生時使用。具有重量輕、體積小、呼吸舒適和攜帶方便等特點。根據防護時間有15、30、45、60、120min幾種規格。
原理
定量供氧:逆時針轉動開關手輪,高壓氧氣從氧氣瓶流到減壓器內,減壓後自動輸出1.2L/min的氧氣進入氣囊。手動補氣供氧:用手指按補氣壓板,氧氣以60L/min進入氣囊,手指離開補氣壓板,供氧停止。自動補氣供氧:當呼吸系統為負壓時,補氣壓板向內收縮,壓迫補氣桿打開供氧機構,氧氣以60L/min進入氣囊,當氣囊迅速鼓起,補氣壓板離開補氣桿,補氣停止。吸氣時氧氣從氣囊、呼吸閥、口具進入人體。呼氣時氣體經過呼吸閥、呼氣軟管進入清凈罐,人體呼出的CO2被清凈罐內裝的吸收劑吸收,餘下的氧氣進入氣囊與減壓器輸出的氧氣混合。如此反復完成人的呼吸循環。 機構
由濾毒罐和口具等部件構成。其性能應符合GB8159-87《礦用一氧化碳過濾式自救器》的規定。
性能要求
(1)防一氧化碳性能
當按GB8160-87《礦用一氧化碳過濾式自救器試驗方法》試驗時,吸入空氣的一氧化碳透過質量分數不超過5×10-4,一氧化碳透過累積量不超過380mL。
(2)吸氣溫度
試驗空氣中的一氧化碳濃度達到1.0%時,吸入空氣的最高溫度不超過65℃,試驗空氣中的一氧化碳達到1.5%時,吸入空氣的溫度不超過95℃。
(3)呼吸阻力
在防一氧化碳性能試驗後,呼吸阻力檢驗應符合有關要求。
(4)濾煙能力
帶有濾煙裝置的自救器,按GB8160-87方法試驗時,其煙霧透過率應不大於40%。
(5) 外殼氣密性
在13.34kPa壓力不得漏氣。
(6) 防水透濕性能
按GB18160-87試驗,產品增重不得超過5%。
(7) 過濾器的氣密性
在980Pa在力下不得漏氣。
(8) 呼氣閥氣密性
在1.47kPa負壓下恢復到常壓的時間應不小於15s。
(9) 視野
下方視野應大於40(。
(10) 耐撞性能
按GB8560-87的規定試驗後,防一氧化碳性能、吸氣溫度、呼吸阻力外殼氣密性、防水透濕性、過濾器氣密性和呼氣閥氣密性等,應該符合標准要求。
(11)外殼上應有管理排架,腰帶環或其他背具及封印裝置,開啟應深紅色標志。
(12)產品開啟,佩戴應方便、封印裝置開啟力應為39~118N。
(13)口具應採用無毒無異味的橡膠材料製造,含口片形狀尺寸應與口形相適宜,並具有良好的彈性。
(14)頭帶的松緊適宜,使其適用於不同的頭形,在逃生或劇烈活動時,口具不應從口中脫出。
(15)鼻夾彈力應適宜,保證夾緊鼻孔不能通氣,在布置鼻夾時應能使佩戴者在含入口具時注意到夾上鼻夾。(16) 過濾器取出力
取出力應不大於98N。當過濾器夾緊在外殼內不取出時仍可供呼吸使用,其流量為30L/分鍾時,吸氣阻力不得超過392Pa。
(17)過濾器應設有熱交換的隔熱墊。當空氣中一氧化碳濃度達1.5%出現高溫時,不應燙傷佩戴者。
(18)過濾器設有口水擋板,以防唾液迴流。
(19)過濾器應設有濾塵層,空氣的葯劑中的粉塵不應進入口具內。
(20)過濾器的吸氣閥(帶有吸氣閥的自救器)應靈敏可靠。
(21)材料要求,呼吸系統所用材料應能耐一氧化碳1.5%濃度時的高溫,不得分解出有害氣體;產品外殼如系輕合金製成時,應符合「爆炸性環境用防爆電氣設備通用要求」的規定,使用非金屬外殼時,表面的絕緣電阻不得超過1000M(。
(22)外殼和緊固體必須有良好的耐老化、耐熱和耐寒等性能。
停用規定
《禁止井工煤礦使用的設備及工藝目錄(第一批)》中規定過濾式自救器全部停用,自2012年1月1日起實施。

Ⅵ 壓縮氧自救器的紅色綠色黃色區域分別代表什麼

代表氧氣存量。
綠色表示存量充分,黃色表示快用完了,紅色表示已經用完。
氧存量指示,顯示的是氧氣瓶內的壓力。在管理時,指示接近黃色就應該重新灌充,進入紅色就不可以使用。

Ⅶ 礦井應急救援裝備及應用

三礦山救護類設備
1 自救器
ZY15 ZY30
OSR30
ZH15
ZH20 ZH30
台 按礦井在編下井人員總數的2/3 配備,並配5%~10%備用量
2 自救器氣密檢查儀ZJ1
台 每200 個自救器配1 台低瓦斯礦井配備
3 自救器礦燈氣密檢查儀ZJ1A
台供選用過濾式自救器
礦燈的礦井配備,配備比例同上
4 自救器專用稱重儀TD—2000 台1~2 2~~3 3~4
選用過濾式自救
器的礦井配備
5 自救器氣密檢查儀ZJ2
台每200 個自救器配1 台高突礦井配備
6 自動蘇生器ASZ30
台2
7 乾粉滅火器只20
第36 頁共50 頁


名稱型號舉例
各類礦井設備器材配備數量
備注
井型
采面數
(個)
單位
小型礦井中型礦井大型礦井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8 風障4m×4m 塊1
9 風障6m×6m 塊1
10 氧氣呼吸器校驗儀
AJH3
、JY1
JD9B
台2
11 一氧化碳檢定器CTH600、MYJ1
台3
12 瓦斯檢定器
CJG10Z、JZG1
AZJ2000
、JZC1
、JZGⅡ
台2
13 防爆工具
銅錘、釺、鍬、
鎬等
套1
14 兩用鍬把2
15 氧氣充填泵CT250
、YC1
台3
16 氧氣瓶40L 個5
17 氧氣瓶2L 個30
18 氧氣瓶1L 個10
19 大繩根1
20 擔架副2
21 保溫毯棉織條2
第37 頁共50 頁


名稱型號舉例
各類礦井設備器材配備數量
備注
井型
采面數
(個)
單位
小型礦井中型礦井大型礦井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22 絕緣手套雙1
23 氧氣檢定器台1
2 溫度計支2
25 采氣樣工具套1(包括球膽4 個)
26 災區電話套1
27 引路線m 1000
28 銅頂斧把2
29 礦工斧把2
30 刀鋸把2
31 起釘器把2
32 手錶塊隊長每人l 塊
33 電工工具套1
34 氫氧化鈣t 0.5
35 礦用紅外測溫儀WD1
台2
36 攜帶型爆炸三角形測定儀BMKII
台1
37 液壓超重器QFB5T180
台2
38 呼吸器乾燥裝置ZG1B 台2
第38 頁共50 頁


名稱型號舉例
各類礦井設備器材配備數量
備注
井型
采面數
(個)
單位
小型礦井中型礦井大型礦井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39 工業冰箱台1
40 氧氣呼吸器
Biopak240、
HY4、HYC120、
HY120、HY240
台每人1 台
輔助救護隊個
人配備
41 壓縮氧自救器
ZY45、ZY30、
ZY15
台每人1 台
42 戰斗服帶反游標志套每人1 套
43 膠靴或膠鞋雙每人1 雙
44 線手套雙每人1 雙
45 毛巾條每人1 條
46 安全帽頂每人1 頂
47 礦燈盞每人1 盞
48 燈帶條每人1 條
49 背包個每人1 個
50 聯絡繩長2m 根每人1 根
51 氧氣呼吸器工具套每人1 套
52 粉筆支每人1 支

Ⅷ 壓縮氧自救器哪家好

具體您可以在網上搜索一下asttar

閱讀全文

與zj10b壓縮氧自救器校驗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客戶端框架源碼 瀏覽:206
python自動辦公能幹嘛 瀏覽:873
程序員追愛 瀏覽:252
程序員邏輯故事 瀏覽:768
加密icsot23i2c 瀏覽:713
你們有什麼好的解壓軟體 瀏覽:607
常州空氣壓縮機廠家 瀏覽:241
安卓如何關閉app內彈出的更新提示 瀏覽:409
e4a寫的app怎麼裝蘋果手機 瀏覽:201
海立壓縮機海信系 瀏覽:210
社保如何在app上合並 瀏覽:220
小米加密照片後綴 瀏覽:236
我的世界網易手機怎麼創伺服器 瀏覽:978
載入單頁源碼 瀏覽:930
阿里雲伺服器seo 瀏覽:777
海洋斗什麼時候上線安卓 瀏覽:86
中行app如何查每日匯款限額 瀏覽:840
輸入伺服器sn是什麼意思 瀏覽:725
sha1演算法java 瀏覽:90
asp代碼壓縮 瀏覽: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