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瀝青混合料20°C時的動態壓縮模量是多少
瀝青混合料分為SMA、AC、ATB等,其在20℃條件下的動態壓縮模量如下圖所示,具體內容可查閱《JTG D50-2017 公路瀝青路面設計規范》。
B. 瀝青混合料路面碾壓時,壓路機宜採用什麼方式碾壓
壓路機應該以慢而且均勻的速度進行碾壓。初壓應當採用鋼輪壓路機靜壓1~3遍。復壓應當採用重型的輪胎壓路機進行搓揉碾壓。終壓可選用雙輪鋼筒式壓路機或者關閉振動的振動壓路機碾壓不宜少於2遍。
C. 瀝青與瀝青混合料的標准有哪些啊
各地瀝青廠家出廠瀝青指不同,包括不同批次瀝青指標也有所差異。
具體瀝青標准:
道路石油瀝青可分為重交通道路石油瀝青和中、低交通道路石油瀝青,根據國家標准GB50092-96《瀝青路面施工及驗收規定》,用於二級以下公路和城市次幹路、支路路面的瀝青,應滿足中、輕交通量道路石油瀝青的技術要求(重交通石油瀝青質量要求。)
用於高速公路、一級公路和城市快速路、主幹路鋪築路面的瀝青,其質量應滿足重交通量道路瀝青的技術要求(中,輕道路石油瀝青質量要求,圖不會插了。)
D. 瀝青混合料單軸壓縮動態回彈模量試驗步驟有哪些
4、操作人員應穿好工作服,女同志應將發辮塞入工作帽內。嚴禁酒後操作,不得從事與運行無關的事情,不得擅自離開工作崗位,不得擅自決定非本機操作人員代替工作。
5、空氣壓縮機起動前,按規定做好檢查和准備工作,注意打開貯氣罐的所有閥門。柴油機啟動後必須施行低速、中速、額定轉速的加熱運轉,注意各儀表讀數是否正常後,方可帶負荷運轉。空壓機應逐
E. 公路工程瀝青及瀝青混合料試驗規程 JTG E20-2011什麼時候開始發行
《公路工程瀝青及瀝青混合料試驗規程》(JTGE20—2011)是公路建設強制性的行業標准,由交通運輸部於2011年9月13日發布,自2011年12月1日起施行。
目錄
1總則1
2術語和符號4
2.1術語4
2.2符號8
3瀝青試驗10
T 0601—2011瀝青取樣法10
T 0602—2011瀝青試樣准備方法13
T 0603—2011瀝青密度與相對密度試驗16
T 0604—2011瀝青針入度試驗21
T 0605—2011瀝青延度試驗26
T 0606—2011瀝青軟化點試驗(環球法)30
T 0607—2011瀝青溶解度試驗33
T 0608—1993瀝青蒸發損失試驗36
T 0609—2011瀝青薄膜加熱試驗38
T 0610—2011瀝青旋轉薄膜加熱試驗42
T 0611—2011瀝青閃點與燃點試驗(克利夫蘭開口杯法)46
T 0612—1993瀝青含水量試驗51
T 0613—1993瀝青脆點試驗(弗拉斯法)54
T 0614—2011瀝青灰分含量試驗58
T 0615—2011瀝青蠟含量試驗 (蒸餾法)59
T 0616—1993瀝青與粗集料的黏附性試驗65
T 0617—1993瀝青化學組分試驗(三組分法)69
T 0618—1993瀝青化學組分試驗(四組分法)74
T 0619—2011瀝青運動黏度試驗(毛細管法)81
T 0620—2000瀝青動力黏度試驗(真空減壓毛細管法)86
T 0621—1993瀝青標准黏度試驗(道路瀝青標准黏度計法)90
T 0622—1993瀝青恩格拉黏度試驗(恩格拉黏度計法)93
T 0623—1993瀝青賽波特黏度試驗(賽波特重質油黏度計法)97
T 0624—2011瀝青黏韌性試驗102
T 0625—2011瀝青旋轉黏度試驗(布洛克菲爾德黏度計法)106
T 0626—2000瀝青酸值測定方法109
T 0627—2011瀝青彎曲蠕變勁度試驗(彎曲梁流變儀法)111
T 0628—2011瀝青流變性質試驗(動態剪切流變儀法)117
T 0629—2011瀝青斷裂性能試驗(直接拉伸法)120
T 0630—2011壓力老化容器加速瀝青老化試驗124
T 0631—1993瀝青浮漂度試驗128
T 0632—1993液體石油瀝青蒸餾試驗130
T 0633—1993液體石油瀝青閃點試驗(泰格開口杯法)135
T 0641—1993煤瀝青蒸餾試驗138
T 0642—1993煤瀝青焦油酸含量試驗142
T 0643—1993煤瀝青酚含量試驗144
T 0644—1993煤瀝青萘含量試驗 (色譜柱法)146
T 0645—1993煤瀝青萘含量試驗 (抽濾法)149
T 0646—1993煤瀝青甲苯不溶物含量試驗150
T 0651—1993乳化瀝青蒸發殘留物含量試驗153
T 0652—1993乳化瀝青篩上剩餘量試驗155
T 0653—1993乳化瀝青微粒離子電荷試驗157
T 0654—2011乳化瀝青與粗集料的黏附性試驗158
T 0655—1993乳化瀝青儲存穩定性試驗161
T 0656—1993乳化瀝青低溫儲存穩定性試驗163
T 0657—2011乳化瀝青與水泥拌和試驗165
T 0658—1993乳化瀝青破乳速度試驗167
T 0659—1993乳化瀝青與礦料的拌和試驗169
T 0660—2000瀝青與集料的低溫黏結性試驗171
T 0661—2011聚合物改性瀝青離析試驗173
T 0662—2000瀝青彈性恢復試驗175
T 0663—2000瀝青抗剝落劑性能評價試驗177
T 0664—2000改性瀝青用合成橡膠乳液試驗179
T 0665—2011乳化瀝青與水混合穩定性試驗184
4瀝青混合料試驗186
T 0701—2011瀝青混合料取樣法186
T 0702—2011瀝青混合料試件製作方法(擊實法)189
T 0703—2011瀝青混合料試件製作方法(輪碾法)195
T 0704—2011瀝青混合料試件製作方法(靜壓法)201
T 0705—2011壓實瀝青混合料密度試驗(表干法)204
T 0706—2011壓實瀝青混合料密度試驗(水中重法)214
T 0707—2011壓實瀝青混合料密度試驗(蠟封法)216
T 0708—2011壓實瀝青混合料密度試驗(體積法)223
T 0709—2011瀝青混合料馬歇爾穩定度試驗224
T 0710—2011瀝青路面芯樣馬歇爾試驗229
T 0711—2011瀝青混合料理論最大相對密度試驗(真空法)232
T 0712—2011瀝青混合料理論最大相對密度試驗(溶劑法)238
T 0713—2000瀝青混合料單軸壓縮試驗(圓柱體法)240
T 0714—1993瀝青混合料單軸壓縮試驗(稜柱體法)245
T 0715—2011瀝青混合料彎曲試驗249
T 0716—2011瀝青混合料劈裂試驗253
T 0717—1993瀝青混合料飽水率試驗258
T 0718—2011瀝青混合料抗剪強度試驗(三軸壓縮法)260
T 0719—2011瀝青混合料車轍試驗265
T 0720—1993瀝青混合料線收縮系數試驗270
T 0721—1993瀝青混合料中瀝青含量試驗(射線法)274
T 0722—1993瀝青混合料中瀝青含量試驗(離心分離法)276
T 0725—2000瀝青混合料的礦料級配檢驗方法279
T 0726—2011從瀝青混合料中回收瀝青的方法(阿布森法)282
T 0727—2011從瀝青混合料中回收瀝青的方法(旋轉蒸發器法)286
T 0728—2000瀝青混合料彎曲蠕變試驗289
T 0729—2000瀝青混合料凍融劈裂試驗294
T 0730—2011瀝青混合料滲水試驗298
T 0731—2000瀝青混合料表面構造深度試驗301
T 0732—2011瀝青混合料謝倫堡瀝青析漏試驗303
T 0733—2011瀝青混合料肯塔堡飛散試驗306
T 0734—2000熱拌瀝青混合料加速老化方法308
T 0735—2011瀝青混合料中瀝青含量試驗(燃燒爐法)310
T 0736—2011瀝青混合料旋轉壓實試件製作方法(SGC方法)316
T 0737—2011瀝青混合料旋轉壓實和剪切性能試驗(GTM方法)325
T 0738—2011瀝青混合料單軸壓縮動態模量試驗332
T 0739—2011瀝青混合料四點彎曲疲勞壽命試驗338
T 0751—1993乳化瀝青稀漿封層混合料稠度試驗342
T 0752—2011稀漿混合料濕輪磨耗試驗344
T 0753—2011稀漿混合料破乳時間試驗347
T 0754—2011稀漿混合料黏聚力試驗349
T 0755—2011稀漿混合料負荷輪粘砂試驗351
T 0756—2011稀漿混合料車轍變形試驗355
T 0757—2011稀漿混合料拌和試驗356
T 0758—2011稀漿混合料配伍性等級試驗358
F. 瀝青混合料怎麼取樣最准確
按照瀝青瀝青與瀝青混合料試驗規程里的取樣來做是最准確的。
T 0701—2009 瀝青混合料取樣法
3.2 取樣方法
瀝青混合料應隨機取樣,並具有充分的代表性。以檢查拌和質量(如油石比、礦料級配)為目的時,應從拌和機一次放料的下方或提升斗中取樣,不得多次取樣混合後使用。以評定混合料質量為目的時,必須分幾次取樣,拌和均勻後作為代表性試樣。
3.2.1 在瀝青混合料拌和廠取樣
在拌和廠取樣時,宜用專用的容器(一次可裝5kg~8kg)裝在拌和機卸料斗下方(圖0701-1),每放一次料取一次樣,順次裝入試樣容器中,每次倒在清掃干凈的平板上,連續幾次取樣,混合均勻,按四分法取樣至足夠數量。
3.2.2 在瀝青混合料運料車上取樣
在運料汽車上取瀝青混合料樣品時,宜在汽車裝料一半後,分別用鐵鍬從不同方向的3個不同高度處取樣,然後混在一起用手鏟適當拌和均勻,取出規定數量。在施工現場的運料車上取樣時,應在卸料一半後從不同方向取樣,樣品宜從3輛不同的車上取樣混合使用。
注意:在運料車上取樣時不得僅從滿載的運料車車頂上取樣,且不允許只在一輛車上取樣。
3.2.3 在道路施工現場取樣
在施工現場取樣時,應在攤鋪後未碾壓前,攤鋪寬度兩側的1/2~1/3~位置處取樣,用鐵鍬取該攤鋪層的料。每攤鋪一車料取一次樣,連續3車取樣後,混合均勻按四分法取樣至足夠數量。
3.2.4 對熱拌瀝青混合料每次取樣時,都必須用溫度計測量溫度,准確至1℃。
3.2.5 乳化瀝青常溫混合料試樣的取樣方法與熱拌瀝青混合料相同,但宜在乳化瀝青破乳水分蒸發後裝袋,對袋裝常溫瀝青混合料亦可直接從儲存的混合料中隨機取樣。取樣袋數不少於3袋,使用時將3袋混合料倒出作適當拌和,按四分法取出規定數量試樣。
3.2.6液體瀝青常溫瀝青混合料的取樣方法同上,當用汽油稀釋時,必須在溶劑揮發後方可封袋保存。當用煤油或柴油稀釋時,可在取樣後即裝袋保存,保存時應特別注意防火安全。
3.2.7從碾壓成型的路面上取樣時,應隨機選取3個以上不同地點,鑽孔、切割或刨取該層混合料。需重新製作試件時,應加熱拌勻按四分法取樣至足夠數量。
引用————————公路工程瀝青及瀝青混合料試驗規程。
G. 瀝青面層瀝青混合料的碾壓要求有哪些
瀝青面層
瀝青混合料
的碾壓要求如下:
瀝青混合料的碾壓嚴格按試驗段確定的碾壓組合、碾壓程序、碾壓遍數進行。碾壓分初壓、復壓、終壓三階段。初壓溫度不低於140℃,終壓溫度不低於80℃,並在瀝青混合料不開裂、不推移的情況下,盡可能的進行
高溫作業
碾壓,以提高
壓實度
和壓實效果。
初壓在混合料攤鋪後較高溫度下進行,採用雙缸輪KD130
壓路機
靜壓,混合料溫度不低於140℃,速度為1.5-2km/h。
復壓緊接在初壓後進行,採用雙缸輪KD130壓路機碾壓,直至達到要求壓實度並無明顯輪跡,復壓溫度不低於90℃,雙缸輪壓路機速度為4-5km/h。
終壓緊接復壓後進行,採用
膠輪壓路機
,碾壓完畢無輪跡,碾壓終了溫度不低於80℃,速度為2-3km/h。
壓路機起動、停止時減速緩慢進行,每次由未壓端折回的位置呈齒形,控制碾壓路線及碾壓方向,避免混合料發生推移。壓路機不在尚未冷卻的路段上轉向、調頭或停車等候;
振動壓路機
在已成型的路面上行駛時關閉振動。
壓路機從外側向中心、由低向高碾壓,相鄰碾壓帶重疊1/3-1/2輪寬,壓完全幅為一遍。
H. 瀝青混合料的壓實分哪幾個階段目的分別是什麼
瀝青混合料配合比設計包括目標配合比設計、生產配合比設計和生產配合比驗證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目標配比設計階段:目的是確定已有礦料的配合比,並通過試驗確定最佳瀝青用量;
第二階段——生產配比設計階段:目地是確定各熱料倉礦料進入拌和室的比例.並檢驗確定最佳瀝青用量;
第三階段——生產配比驗證階段:目的是為隨後的正式生產提供經驗和數據。
瀝青混凝土有三種規格:
1、細粒式瀝青混凝土:AC—9.5mm或AC—13.2mm。
2、中粒式瀝青混凝土:AC—16mm或AC—19mm。
3、粗粒式瀝青混凝土:AC—26.5mm或AC—31.5mm。
比重:
細粒式瀝青混凝土:2.46噸/立方米
中粒式瀝青混凝土:2.43噸/立方米
粗粒式瀝青混凝土:2.44噸/立方米
(8)瀝青混合料單軸壓縮擴展閱讀
按級配原則構成的瀝青混合料,其結構組成可分為三類:
(1)懸浮-密實結構
這種由次級集料填充前級集料(較次級集料粒徑稍大)空隙的瀝青混合料,具有很大的密度,但由於各級集料被次級集料和瀝青膠漿所分隔,不能直接互相嵌鎖形成骨架,因此該結構具有較大的黏聚力c,但內摩擦角Φ較小,高溫穩定性較差。
(2)骨架-空隙結構
此結構粗集料所佔比例大,細集料很少甚至沒有。粗集料可互相嵌鎖形成骨架;但細集料過少容易在粗集料之間形成空隙。這種結構內摩擦角Φ較高,但黏聚力c也較低。
(3)骨架-密實結構
較多數量的粗集料形成空間骨架,相當數量的細集料填充骨架間的空隙形成連續級配,這種結構不僅內摩擦角Φ較高,黏聚力c也較高。
三種結構的瀝青混合料由於密度ρ、空隙率VV、礦料間隙率VMA不同,使它們在穩定性上亦有顯著差別。
I. 那些建築材料規定取樣送檢,依據的什麼規范標准
取樣規范標准依據以下條款:
1,《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第59條
2,《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第29條
3,《建設工程質量檢測管理辦法》(建設部令第141號)第2條
4,《房屋建築工程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實行見證取樣和送檢的規定》(建建[2000]211號)
第一條、第二條、第三條、第六條
取樣內容:
(一)國家及地方標准、規范規定的其它見證檢驗項目
(二)用於承重結構的混凝土試塊;
(三)用於承重牆體的砌築砂漿試塊;
(四)用於承重結構的鋼筋及連接接頭試件;
(五)用於承重牆的磚和混凝土小型砌塊;
(六)用於承重結構的混凝土中使用的摻合料和外加劑;
(七)防水材料;
(八)預應力鋼絞線、錨夾具;
(九)瀝青、瀝青混合料;
(十)道路工程用無機結合料穩定材料;
(十一)建築外窗;
(十二)建築節能工程用保溫材料、絕熱材料、粘結材料、增強網、幕牆玻璃、隔熱型材、散熱器、風機盤管機組、低壓配電系統選擇的電纜、電線等;
(十三)鋼結構工程用鋼材及焊接材料、高強度螺栓預拉力、扭矩系數、摩擦面抗滑移系數和網架節點承載力試驗;
(十四)用於拌制混凝土和砌築砂漿的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