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抖音出現這種問題是什麼情況抖音突然從頁面消失,出現很減壓是啥情況
如果是突然的,從頁面消失的話,可能是你的手機出現了問題,它有自動閃退的一個問題
㈡ 一刷抖音就停不下來怎麼回事
刷抖音後根本停不下來。
就像「成癮」一樣,手指不停地上劃,眼球耳朵忠實地著將製作精良、風格各異的畫面和聲音傳輸給大腦,後者則如痴如醉沉浸其中無法自拔,像一個孩子貪婪地含著奶頭吮吸。
當從抖音的世界脫離,恢復神志,往往發覺時間已經過去數小時之久,正常的工作生活節奏因此而被打亂。
正因為此,抖音成了除游戲之外,少有具備防沉迷系統的應用程序。
誠然,抖音作為一款偏娛樂的短視頻應用,確實能為日常平淡的生活加以點綴。但當它的用戶一次次將大把的時間投入其中,所得到的回報卻不盡如人意時,人們不得不反思,到底為什麼刷抖音後難以停手?
被「藏起來」的時間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抖音是很優秀的內容平台。雖然它自身較少發布作品,但卻聚集了一大批非常優秀的原創視頻作者。
劉二豆、馮提莫、一禪小和尚、辣目洋子、陳翔六點半、巴比兔等等都是其中的傑出代表。
優秀的內容是吸引用戶打開抖音的主因,但要讓其沉迷其中,卻不得不提到另一個容易被人忽視的小細節。
仔細觀察邦哥的抖音主頁,有沒有發現和其它APP不一樣的地方?
是的,抖音的產品經理們選擇覆蓋掉頂欄,讓用戶在刷視頻時,能夠不受電池電量、網路信號、時間等無關信息的干擾,全身心投入到享受視頻的過程之中。
因此,用戶才會「忘了時間」,縱情狂刷,如「上癮中毒」。
忘記時間的代價是明顯的,最直接的就是在沉迷於娛樂時直接損失的時間,這些時間本可以用作正常的工作生活。
其次,長此以往,一旦真的「成癮」,由於對親朋、事務投入時間匱乏,除非天才人物,否則等待這些人的必然是「玩物喪志、眾叛親離」的結局。
不靠譜的「意志力」
你也許能靠強大的意志力、自律能力戒斷「刷抖音」這類吸引力極強的活動。但不能迴避的是:刷抖音會讓你興奮,即腦中分泌出更多的多巴胺。
只要人的靈魂還寄居在這肉體之內,就不得不考慮到身體的感受,有些東西是寫在基因里的,比如餓了要吃飯,渴了要喝水,顏值即正義等等,你不得不向這些不需要「意志力」參與的「本能」行為妥協。
因此,即便你刪掉抖音,也還會有下一個「抖音」在不遠處等著你。就像你追完一個劇,發誓再也不追,但當另一個精彩劇集出現的時候,仍然不自覺地「入坑」。
所以簡單粗暴的刪除並沒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你願或不願,本能就在那裡,不喜不悲。
並且同「精神性」成癮相比,「生理性」成癮顯然更加頑固和難以克服。
比如「減肥」這件事,很多人嘗試減肥,卻大都失敗了。
起初,他們遵從「管住嘴、邁開腿」的金科玉律。下決心不吃晚飯、「過午不食」,下決心每天運動等等不一而足。然而願望很美好,堅持下來的人卻寥寥無幾,更多的人經過「一番折騰」,意志力薄弱時,身體便兇猛反彈,最終因為飢餓和運動後的過度進食,反而增重幾斤。
既然靠「意志力」不靠譜,我們有沒有一種辦法能引導「本能」幫助我們達到目的呢?
答案是有的。
記錄你的行為
回想一些我們不需要動用「意志力」的場景,比如進食、小便、啪啪啪等等,除此之外,刷抖音、打游戲,也符合要求。
這些場景大概有兩個共通點。
第一是簡單。
一定不是特別復雜困難的行為,否則必然需要意志力的投入。
第二是成就反饋及時。
還是拿刷抖音來講,手指上劃,立刻就能得到一個新的有趣的短視頻,試想,如果每次上劃延遲十秒(類似網速慢的情況)播放視頻,你還有興趣繼續刷嗎?如果延遲一分鍾呢?
基於這個思路,有人想出了一種「記錄減肥法」,為避免打廣告嫌疑,邦哥只介紹其做法。
它首先滿足了「簡單」的需求。不需要控制飲食、不需要計算卡路里、不需要考慮能量收支、不需要減肥葯、不需要運動,總之不需要做任何需要投入「意志力」的事情。
你需要做的只是每天記錄自己體重,以及每頓的餐食及飽食度。對,只需要記錄就好,類似下面這種形式。
2018-01-01(體重: 80 公斤)
早餐:燒餅 * 2、茶葉蛋 * 1 |8 分飽
午餐:蔬菜沙拉一份、黑椒牛柳蓋飯一份、中杯可樂一份 |10 分飽
與此同時,你可以對自己每一頓餐食進行評價,如「吃得有點多啦」、「表現不錯,繼續保持」等等,相當於為自己造出一個「激勵機制」,相比要以周為單位才能看到的減肥效果,這種激勵的反饋速度不知快了多少倍。
這個減肥方法的創造者成功用不到一年時間減掉了 60 斤體重。
除了減肥,其實還有很多別的有意義的事情可以嘗試使用這類「記錄」的方法。比如戒煙、養成某個好習慣等等。
上海紐約大學的陳詩允在「造就青年」中這樣說道。
我記錄了兩年之內每一天做的每一件事情。
在這些數據的基礎上,他為自己的行為制定了量化標准,並繪制了一系列的圖表。
陳詩允的時間分配圖(黃色代表休閑,綠色代表工作)
除此之外,後來他還加入了每天對自己情緒狀態的評估。
如此兩年之後,他得到的回報是:
我把單詞APP裡面凡是你想得到的單詞書,都背完了,GRE、GMAT、LSAT ……最後實在沒單詞可背,我就卸載了;後來又學了三門計算機語言,在Excel上也把自己練成一個骨灰級玩家,大學四年的GPA最終達到平均3.9……
時間之尺
你也許會問,為什麼通過記錄行為就能達到這樣的效果?
答案藏在時間裡面。
人生來對時間的長度沒有概念,沒有鍾表,你很難分清是過了兩小時還是三小時。人也都是健忘的,不管是刻骨銘心的愛情還是不共戴天的仇恨,大都抵不過時間的消磨。
所以越王勾踐才會每天「卧薪嘗膽」,魯迅先生才會在課桌上刻上一個「早」字。他們都將自己重視的事情以某種形式記錄下來,時刻提醒自己不得忘記。
當然,記錄的意義不止於此。對於一個需要長期堅持才能見效的目標,每天記錄其進度,目標本身不僅因為拆解而得到了簡化,並且記錄過程中在所難免的「審視」,會讓你看到那 0.0001 的進步。
時間就像一把尺子,人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經過它的度量,最終過去所有結果的相加成就了現在。
有的人選擇將度量結果記錄,那麼他之後的行為便有了數據層面的支撐。而沒有記錄的人,很快便將結果遺忘,只能將行為交給慣性和本能。
㈢ 抖音上的解壓神器,用過之後停不下來
現在人的工作學習壓力都太大了,平時忙得都沒有時間去放鬆,這不抖音上就推薦了解壓神器,一開始還不以為然,可是一旦用過之後,你會發現你根本剎不住車啊。
它雖然不想史萊姆泥顏值那麼高,但是可以無限翻轉的一個小玩意兒,特別適合在想文案,或者做數學題想不出來的時候,拿在手上一邊想,一邊翻轉,你就把工作學習的事情給忘了,一翻就停不下來,而且每翻一下都會發出清脆的聲音,很愉悅你的耳朵。
買回來是一個半成品,你可以隨意組裝,組裝成自己想要的樣式,一個人無聊的時候,拿出來玩玩,非常有感覺。
㈣ 沉迷抖音是種什麼樣的體驗
我認為沉迷抖音的這些人,他們就會覺得時間是過得很快的,因為如果你去玩抖音的話,因為你看的都是一個一個短的小視頻,所以你可能感覺不到,自己花費了很多時間,但是已經不知不覺如你開始說只花10分鍾,但是已經玩了半個小時了,你卻還沒有感覺到玩了這么久了。
㈤ 你覺得看抖音有什麼益處收獲嗎
1、看抖音有好處也有害處,看你怎麼看了,首先要有控制心理,還有時間上的控制,抖音上有些東西是書本上學不到的,當然是教人怎麼做人方面的視頻,還有些視頻會把人教壞,還有些視頻沒啥意義,就是吸引你去觀看,對眼睛不好;
2、抖音很多的正能量,還有很多值得去學習的方法,我做飯的都是從抖音短視頻中學習的,特別使用;還有孕期的一些知識,都可以學習到。
㈥ 年輕人沉迷於抖音是日常壓力的變相「釋放」嗎
抖音是來釋放生活壓力的?這也太高估年輕人了,其實是我們閑得無聊,抖音短視頻各種都有,搞笑奇葩以及很多人記錄生活的視頻。
日常的生活是有些重復乏味,抖音不過是娛樂軟體的一個而已,有事沒事刷刷抖音樂呵樂呵,要麼自己發個小視頻,上傳後還會有許多陌生人點贊評論之類的。
有壓力就出去走走,感受一下自然風光,吃一頓好的來慰藉一下自己,玩抖音的年輕人太多了,我就是其中不玩的那個,個人覺得就算有壓力也不需要在手機網路上釋放。
只是一時的歡娛,而且大眾都玩的事物我不願隨大流,不是說玩抖音不好,適可而止就夠了,看著別人的生活來充實自己的現實,何用之有?
㈦ 忽然意識到刷抖音刷出毛病!
所以有人說手機游戲毀了青年一代,現在來看,抖音毀了中老年一代,甚至是全民,世界上的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會像中國這樣從早到晚手機不離手,眼睛不離手機
所以人總是要有點自製力的,可以給自己找一些必須完成的任務,控制住自己,不打開抖音,一般不打開,也不會耗費時間了
㈧ 不敢刷抖音了,總刷到些感同身受的東西
很正常,刷點正能量的,喜歡帶入情緒沒關系。
感覺刷抖音跟刷淘寶差不多吧,總是覺得生活缺點什麼,總是覺得時間多得有點過分。幾個月前吧,在刷微信、刷淘寶時候也還好,突然有一天發現,生活不應該是這樣得,日子也不應該是這樣過的,然後就是疫情禁足在家,時間突然更多了,生活突然更加無趣了,突然發現自己就像一具行屍走肉,毫無生氣,對任何事物毫無興致。這種狀態著實嚇到了自己,我需要改變,撿起自己的愛好,疫情期間,一家人現在寫字看書,然後運動鍛煉,最後打理花草做家務,每天總是很忙碌,看著時間規律了,家裡干凈了,每天三餐都美美噠,身體也好了,精神也倍棒了,感覺的生命也煥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