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件處理 > 中醫解壓放血胸椎有血塊

中醫解壓放血胸椎有血塊

發布時間:2022-07-27 01:22:01

① 請問這種中醫的療法是否科學

以後是叫梅花針。。。。。
通常針灸科里會用到。
我覺得是效果不錯的,當然要看醫生的診斷是否合適做這個。又不會痛,不用害怕哈。
-----------------------------------------------------------------
梅花針是祖國針灸醫學遺產的一部分,對於很多疾病具有獨特的療效。梅花針為叢針淺刺法,是集合多支短針淺刺人體一定部位和穴位的一種針刺方法,是我國古代「半刺」、「浮刺」、「毛刺」等針法的發展,臨床應用極為廣泛。首先,要掌握一套熟練的經絡檢查法,要善於用拇指的指腹在患者體表反復循按,觸摸、推壓,找出病區及鄰近部位和脊柱及其兩側的陽性反應處,如條索狀物、結節狀物、泡狀軟性物等,或是酸、痛、麻木等感覺異常處。檢查時要有耐心,注意詢問患者,觀察患者的表情,找出陽性反應處時應立即打上標記,以免在叩刺中遺忘或再次尋找浪費時間和精力。因為這些陽性反應處是非常重要的叩刺治療部位。即梅花針治療的首選部位。陽性反應物的多少與病情的輕重多成正比,多則病重,少則病輕。我們的臨床經驗證實,叩刺後隨著陽性反映處的減少和減小,疾病就隨之逐步減輕,陽性反應處徹底消失後,疾病就痊癒了。如慢性氣管炎,在第一胸椎至第八胸椎兩側及腰部有條索狀物及壓痛,頜下有結節,如慢性胃炎在第五胸椎至第十二胸椎兩側有結節,條索狀物及泡狀軟性物,如慢性盆腔炎在小腹、腰、骶、腹股溝有結節及條索狀物,堅持長期叩刺這些疾病的陽性反映處後,均能使其逐漸消失而達到治癒的目的。若陽性反應物較多,病屬頑固,需耐心長期叩刺方可治癒。

② 大便出血呈鮮紅色,並且還有血塊存在是怎麼回事呀

是痔瘡,我給你查了下關於導致痔瘡的原因,還有治療方法等
肛腸痔瘺病俗稱痔瘡,是人類特有的常見病、多發病。據有關普查資料表明,肛門直腸疾病的發病率為59.1%,痔占所有肛腸疾病中的87.25%,而其中又以內痔最為常見,占所有肛腸疾病的52.19%。男女均可得病,女性的發病率為67%,男性的發病率為53.9%;任何年齡都可發病,其中20-40歲的人較為多見,故有「十人九痔」之說。

痔瘡及其分類

肛腸痔瘺病俗稱痔瘡,是人類特有的常見病、多發病。據有關普查資料表明,肛門直腸疾病的發病率為59.1%,痔占所有肛腸疾病中的87.25%,而其中又以內痔最為常見,占所有肛腸疾病的52.19%。男女均可得病,女性的發病率為67%,男性的發病率為53.9%,以女性的發病率為高;任何年齡都可發病,其中20-40歲的人較為多見,並可隨著年齡的增加而逐漸加重,故有「十人九痔」之說。

其發病原因頗多,久坐、久站、勞累等使人體長時間處於一種固定體位,從而影響血液循環,使盆腔內血流緩慢和腹內臟器充血,引起痔靜脈過度充盈、曲張、隆起、靜脈壁張力下降而引起痔瘡是發病的重要原因之一。若運動不足,腸蠕動減慢,糞便下行遲緩或因習慣性便秘,從而壓迫靜脈,使局部充血和血液迴流障礙,引起痔靜脈內壓升高,靜脈壁抵抗力降低,也可導致痔瘡發病率增高。據臨床觀察及統計普查結果分析,不同職業患者中的患病率有顯著差異,臨床上機關幹部、汽車司機、售貨員、教師的患病率明顯較高。

痔核位於肛門裡面黏膜的稱為「內痔」,位於肛門口內側附近稱為「外痔」,二者都有的稱為「混合痔」。痔瘡的症狀是患處作痛、便血、嚴重時,痔塊會凸出肛門外(脫垂),排便後才縮回。

痔瘡的形成原因

我國目前多數醫家認為,痔的發生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解剖學原因:人在站立或坐位時,肛門直腸位於下部,由於重力和臟器的壓迫,靜脈向上迴流頗受障礙。直腸靜脈及其分枝缺乏靜脈瓣,血液不易迴流,容易瘀積。其血管排列特殊,在不同高度穿過肌層,容易受糞塊壓迫,影響血液迴流。靜脈又經過粘膜下層的疏鬆組織,周圍缺乏支架固定,容易擴張屈曲。

二、遺傳關系:靜脈壁先天性薄弱,抗力減低,不能耐受血管內壓力,因而逐漸擴張。

三、職業關系:人久站或久坐,長期負重遠行,影響靜脈迴流,使盆腔內血流緩慢和腹內臟器充血,引起痔靜脈過度充盈,靜脈壁張力下降,血管容易瘀血擴張。又因運動不足,腸蠕動減少,糞便下行遲緩,或習慣性便秘,可以壓迫和刺激靜脈,使局部充血和血液迴流障礙,引起痔靜脈內壓力升高,靜脈壁抵抗力降低。

四、局部刺激和飲食不節:肛門部受冷、受熱、便秘、腹瀉、過量飲酒和多吃辛辣食物,都可刺激肛門和直腸,使痔靜脈叢充血,影響靜脈血液迴流,以致靜脈壁抵抗力下降。

五、肛門靜脈壓力增高:因肝硬變,肝充血和心臟功能代償不全等,均可使肛門靜脈充血,壓力增高,影響直腸靜脈血液迴流。

六、腹內壓力增加:因腹內腫瘤、子宮腫瘤、卵巢腫瘤、前列腺肥大、妊娠、飲食過飽或蹲廁過久等,都可使腹內壓增加,妨礙靜脈的血液迴流。

七、肛門部感染:痔靜脈叢先因急慢性感染發炎,靜脈壁彈性組織逐漸纖維化而變弱,抵抗力不足,而致擴大麴張,加上其它原因,使靜脈曲張逐漸加重,生成痔塊。

痔塊主要由擴張靜脈、海綿狀組織和結締組織間質構成。靜脈擴張彎曲,其壁變薄,外膜和中層萎縮,壁內彈力纖維組織變成纖維組織[ 也有的靜脈無改變 ]。靜脈內可有血栓形成,靜脈外有血塊。常有急慢性炎症,可見因細胞浸潤,有時形成小膿腫。海綿狀組織,叫直腸海綿體,由很多血管小球組成,球內有短小並能彎曲的小動脈。有時有動靜脈瘺,在痔塊內可摸到動脈搏動。內痔表面是柱狀上皮,外痔表面是鱗狀上皮。

痔瘡易造成哪些危害

痔瘡最主要的症狀是便血和脫出,大便時反復多次的出血,會使體內丟失大量的鐵,引起缺鐵性貧血。這是因為在正常情況下鐵的吸收和排泄保持平衡狀態,鐵的喪失量很微小,正常成年男子每日鐵的喪失量不超過2毫克,而便血的患者,若每日失血量超過6~8毫升則丟失鐵3~4毫克以上。正常人體男性含鐵總量為50毫克/每公斤體重,女性約為35毫克/每公斤體重,若長期便血,丟失大量的鐵,使體內含鐵總量低於正常,能引起缺鐵性貧血。

因痔瘡失血而導致的缺鐵性貧血,一般發展緩慢,早期可以沒有症狀或症狀輕微,貧血較重或進展較快時,則會出現面色蒼白、倦怠乏力、食慾不振、心悸、心率加快和體力活動後氣促、浮腫等,一些患者可出現神經系統症狀如易激動、興奮、煩躁等,有人認為是細胞內含鐵酶缺乏所致。以上這些症狀均可通過糾正貧血、治療痔瘡後消失。因此若發現患有痔瘡,應盡早治療,以免出現上述症狀,使治療復雜化。

痔瘡的另一個主要症狀是內痔脫出。脫出於肛門外的內痔,受到括約肌的夾持,靜脈迴流受阻,而動脈血仍不斷輸入使痔核體積增大,直至動脈血管被壓閉,血栓形成,出現痔核變硬、疼痛,難以送回肛門內。傳統的看法稱「絞窄性內痔」。但臨床所見外痔,形成血栓的更多見,故多伴有疼痛,當痔核脫出不能送回時,亦稱為「嵌頓痔」。長時間的痔核嵌頓,還會出現下列病理改變:

(1) 壞死:痔核嵌頓於肛門外,由於一系列的病理改變,使局部代謝產物積聚,進一步加重了肛門局部水腫,加重了痔核的嵌頓,這是一種惡性循環。所以內痔嵌頓日久,必然出現壞死。此時的壞死常局限在痔核的粘膜部分,但亦有侵犯人體其它部分的情況。國外曾有報道:痔核內的血栓向上擴散,壞死區擴展到直腸壁,結果在盆腔內引起嚴重的膿血症。此種情況雖屬少見,但必須引起臨床醫生的高度重視。

(2) 感染:痔核嵌頓後,多有不同程度的感染,病人出現里急後重、肛門墜脹感明顯等症狀,此時感染多局限在肛門局部,如果強力復位,容易使感染擴散,引起粘膜下,肛周或坐骨直腸窩膿腫,若脫落的帶菌栓子沿靜脈上行,加上抗生素使用不當或未用任何抗菌葯物,則會形成門靜脈菌血症甚至膿毒血症,亦可形成肝膿腫。國外曾有報道因痔核嵌頓伴發的致死性門靜脈敗血症。

總之,痔瘡對人體有諸多危害,應引起廣大臨床工作者的重視,認真對待每一個痔瘡患者。痔瘡患者也不必過於緊張,只要能夠早期治療和適當處理,均可避免以上嚴重合並症的發生。

痔瘡的預防

痔瘡的發病率很高,痔瘡患者經手術治療或其它療法治療後,復發率亦較高。究其原因,除治療不徹底外,不注意預防痔瘡的發生,也是重要的因素,預防痔瘡的發生,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 加強鍛煉:經常參加多種體育活動如廣播體操、太極拳、氣功等,能夠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減少疾病發生的可能,對於痔瘡也有一定的預防作用。這是因為體育鍛煉有益於血液循環,可以調和人體氣血,促進胃腸蠕動,改善盆腔充血,防止大便秘結,預防痔瘡。另一方面可以用自我按摩的方法改善肛門局部血液循環。方法有兩種:一種是臨睡前用手自我按摩尾骨尖的長強穴,每次約5分鍾,可以疏通經絡,改善肛門血液循環;另一種方法是用意念,有意識地向上收縮肛門,早晚各1次,每次做30次,這是一種內按摩的方法,有運化瘀血,鍛煉肛門括約肌,升提中氣的作用。經常運用,可以改善痔靜脈迴流,對於痔瘡的預防和自我治療均有一定的作用。

(2) 預防便秘:正常人每日大便1次,大便時間有早、中、晚飯後的不同習慣。正常排出的大便是成形軟便,不幹不稀,排便時不感到排便困難,便後有輕松舒適的感覺,這表明胃腸功能良好。如果大便秘結堅硬,不僅排便困難,而且由於糞便堆積腸腔,肛門直腸血管內壓力增高,血液迴流障礙而使痔靜脈叢曲張形成痔瘡。為防止大便秘結,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合理調配飲食。既可以增加食慾,糾正便秘改善胃腸功能,也可以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日常飲食中可多選用蔬菜、水果、豆類等含維生素和纖維素較多的飲食,少含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芥末、姜等。

②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健康人直腸內通常沒有糞便,隨晨起起床引起的直立反射,早餐引起的胃、結腸反射,結腸可產生強烈的「集團蠕動」,將糞便推入直腸,直腸內糞便蓄積到一定量,便產生便意。所以最好能養成每天早晨定時排便的習慣,這對於預防痔瘡的發生,有著極重要的作用。有人認為晨起喝1杯涼開水能刺激胃腸運動,預防便秘。另外,晨起參加多種體育活動,如跑步、做操、打太極拳等都可以預防便秘。當有便意時不要忍著不去大便,因為久忍大便可以引起習慣性便秘。排便時蹲廁時間過長,或看報紙、或過分用力,這些都是不良的排便習慣,應予糾正。

③選擇正確治療便秘的方法。對於一般的便秘病人,可以採用合理調配飲食,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加以糾正。對於頑固性便秘或由於某種疾病引起的便秘,應盡早到醫院診治,切不可長期服用瀉葯或長期灌腸。因長期服用瀉葯不僅可以使直腸血管充血擴張,還可以導致胃腸功能紊亂。長期灌腸,會使直腸粘膜感覺遲鈍,排便反射遲鈍,加重便秘,反而有利於痔瘡的發生。因此若患有頑固性便秘須在有經驗的專科醫師指導下正確治療。

(3) 注意孕期保健:婦女妊娠後可致腹壓增高,特別是妊娠後期,下腔靜脈受日益膨大的子宮壓迫,直接影響痔靜脈的迴流,容易誘發痔瘡,此種情況在胎位不正時尤為明顯。因此懷孕期間應定時去醫院復查,遇到胎位不正時,應及時糾正,不僅有益於孕期保健,對於預防痔瘡及其他肛門疾病,也有一定的益處。另外懷孕婦女一般活動量相對減少,引起胃腸功能減弱,糞便停留於腸腔,糞便中的水分被重吸收,引起大便乾燥,誘發痔瘡。因此懷孕期間應適當增加活動。避免久站、久坐,並注意保持大便的通暢,每次大便後用溫水熏洗肛門局部,改善肛門局部血液循環,對於預防痔瘡是十分有益的。

(4) 保持肛門周圍清潔:肛門、直腸、乙狀結腸是貯存和排泄糞便的地方,糞便中含有許多細菌,肛門周圍很容易受到這些細菌的污染,誘發肛門周圍汗腺、皮脂腺感染,而生瘡癤、膿腫。女性陰道與肛門相鄰,陰道分泌物較多,可刺激肛門皮膚,誘發痔瘡。因此,應經常保持肛門周圍的清潔,每日溫水熏洗,勤換內褲,可起到預防痔瘡的作用。

(5) 其它:腹壓增高,可以使痔靜脈迴流受阻,引起痔瘡。臨床上引起腹壓增高的疾病很多,如腹腔腫瘤壓迫腹腔內血管,可以使痔靜脈迴流受阻,引起痔瘡。肝硬變引起的門靜脈高壓症,可致肛門直腸血管擴張,而引起痔瘡,此時應首先治療肝硬變。不應急於治療痔瘡,因為肝硬變緩解後痔瘡症狀是可以改善的。

預防痔瘡的方法很多,只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認真去做,不僅可以預防和減少痔瘡的發生,對於已經患有痔瘡的病人,也可以使其症狀減輕,減少和防止痔瘡的發作。

痔瘡傳統療法為何容易復發

痔瘡是生長在人體排泄口——肛門的一種疾病,他的生長、發展與人們的生活習慣、工作學習環境、行走勞累、飲食睡眠有很大關系。俗話說「十人九痔」,實際上嚴格來說當為「十人十痔」。人的一生中,只要您正常的生活,不可能在肛門部不產生一絲一毫的靜脈淤積以及曲張,除非排泄物不經過肛門。因此,可以說,人人都會有或輕或重的肛門疾病。所謂無痔瘡,只不過是無症狀而已。有鑒於此,任何其他傳統療法都只能是減輕或使症狀消失,使局部組織盡可能恢復原狀或病理改變消失,決不能因此就使肛門直腸下端、肛管、肛門緣靜脈叢不再發生淤積、彎曲、曲張成靜脈團塊,最終導致痔瘡復發。可見,痔瘡其他傳統療法復發是不可避免的,但會有輕重、時間長短的區別。

為什麼只有人才能得痔瘡

的確,只有人才的痔瘡。這是因為在大自然的生物中,只有人是直立行走的高級脊椎類動物,其他皆為爬行動物。直立的人和爬行類動物的一個很重要的區別點就是兩者的肛門部的血管分布和肛門的張力是不同的。雖然人與動物出生時,肛門部的血管和肌肉是相似的,但是隨著不斷的生長,活動力度加大,直立的人除了和爬行動物一樣在排便是用力外,還有一種爬行動物所不存在的地球對肛門血管垂直的引力,加上人在勞動中不斷產生的疲勞、疾病及飲食方面的諸多因素的影響,使人的肛門部靜脈血管的迴流阻力增加,久而久之發生了肌肉張力鬆弛、血管彈力下降,靜脈團塊淤積,故而發生痔瘡。因此,可以說痔瘡還是人類的一個「專利」呢。

怎麼診斷痔瘡?

根據病史和肛門物理檢查,肛管直腸指檢和肛門境檢,參照痔的分類作出診斷。

如稍有可疑應進一步檢查,以除外結、直腸、肛管的良、惡性腫瘤及炎性疾病。

大便時看到流血、滴血或者糞便鍾帶有血液或膿血,多數是由痔瘡引起的;肛裂的出血呈鮮紅色,伴有肛門劇痛;大便帶血,血色暗紅或大便色黑暗,那是消化道出血所致。排便時有腫物脫出肛門,伴有肛門潮濕或有粘液,多數是由內痔脫出或直腸粘膜脫出;如果肛門有腫塊,疼痛激烈,腫塊標面色暗,呈圓形,可能是患了血栓性外痔;肛門腫塊伴局部發熱疼痛,是肛周膿腫的症狀;觸診肛門有條索裝物,並有少量膿液自潰口出,是肛瘺的表現。

痔瘡傳統療法

手術療法

此方法能快速消除病灶和症狀,但病人痛苦大、出血多、療程長,常有大便失禁、肛門狹窄等後遺症發生。臨床中好多患者術後復發,有的短時間內就復發,有的患者甚至做過多次手術最終還是復發。

內服葯、外用葯及貼葯療法

內服葯、外用葯及貼葯保守治療能改善症狀,不但見效慢,並且很難消除病灶,不徹底。長期用葯花費高,對身體有副作用。

超低溫、超高溫療法

液氮冷凍、激光、微波、電子(包括低頻、射頻、電容場、電離子透入以及電動振盪)等各種治療儀器,其治療原理是利用超低溫或超高溫產生冷或熱效應,振盪電離子透入生物物理效應、電場電容效應等,從而起到使病灶組織蛋白凝固、血管栓塞封閉、電灼電凝止血、切割、組織變性、壞死脫落或硬化萎縮等治療目的,仍屬於硬化和枯痔療法類型重復再現,同手術療法結果是相似的。

結扎、套扎療法

會使肛門部血液循環受阻,易產生淤血水腫、疼痛、排便困難等。

注射療法

目前國內外好多採用注射療法,既將葯物注入痔核內治療痔瘡的方法。臨床通常使用的注射劑主要有硬化萎縮劑和枯痔壞死脫落劑兩種。硬化劑適用於各期內痔,目前臨床上比較常用,但葯物引起的無菌性炎性反應消失後,纖維化收縮和擠壓作用逐漸緩和,痔核易復發。如注射部位過淺,則易引起粘膜潰爛粘膜膿腫,過深易引起荃層組織發生硬化,葯量過大,可引起壞死大出血,葯液滲入齒線外可引起肛門劇烈疼痛、水腫或血栓形成;壞死劑用量過大常可引起術後壞死性大出血或感染壞死面形成潰瘍,特別是廣泛的組織壞死或感染,不但治療時間長,而且瘢痕收縮可造成肛門狹窄後遺症。

傳統中醫的塗紅枯痔、枯痔釘療法

由於毒副作用反應大、病人痛苦較大、療程較長,現在臨床很少採用。內痔枯痔注射療法即使在此基礎上改進而已,故此硬化和枯痔療法不是理想的療法。

【針灸治療】
1.基本治療
治法 清熱利濕,化瘀止血。以足太陽經及督脈穴為主。
主穴 承山 次髎 二白 長強
配穴 便秘者,加支溝、大腸俞;脾虛氣陷者,加脾俞、百會。
操作 諸穴均針用瀉法,脾虛氣陷者宜用補法,可灸。
方義 承山、次髎均為膀胱經穴,足太陽經別自承山穴處上行入於肛中,故取之用瀉法,既能調理膀胱氣化以清濕熱,又能疏導肛門局部氣血,屬「經脈所過,主治所及」。督脈亦過肛門,長強穴屬督脈,位近肛門,刺之可直達病所,清利濕熱。二白為治療痔瘡的經驗用穴。
2.其他治療
三棱針法 在第7胸椎兩側至腰骶部范圍內尋找痔點,其狀為紅色丘疹,一個或數個不等,出現的部位亦不一致。每次選一個痔點,用粗針挑刺,並擠出血珠或粘液,7天左右1次。

③ 請問學中醫的朋友,皮濕是什麼意思

應該是脾濕。由於脾失健運,飲食不化,水濕郁內,痰濁內生,上干於肺。
簡單的辦法就是每天在足三里(膝關節髕骨下,髕骨韌帶外側凹陷中,即外膝眼直下四橫指處),天樞(肚臍左右兩側各向兩旁大約2寸處),神闕(肚臍部位),氣海(腹部正中線肚臍以下大約1.5寸處),脾俞(第11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中脘(臍上4寸,胸骨下端至臍連線之中點)等穴位用艾條熏灸直至皮膚發紅且微微發燙為止,此法最具成效,已有多人驗證,每日需時不長,最多30分鍾,不過一般人難以持之以恆,因為至少要三個月才小有成效。吃葯可吃參苓白術散(黨參9克、茯苓9克、白術9克、炙甘草3克、炒扁豆12克、山葯12克、薏苡仁12克、蓮肉9克、陳皮6克、砂仁3克、桔梗3克、大棗5枚),此方專治脾胃虛弱之證,每日一劑,分兩次飯後溫服,每月七副。另外飲食上多吃些溫性食物,少吃寒涼之品,每天注意休息,保證良好的睡眠,一年之後可徹底根除脾虛胃寒的毛病。
食:
竹筍西瓜皮鯉魚湯
竹筍西瓜皮鯉魚湯鮮甜可口,具健脾利水、祛濕降濁的功效,同時能適應於濕腳氣,症見足脛浮腫麻木,沉重無力,身重睏倦,小便短少,大便不暢.亦可用於多發性神經炎、血管神經性水腫、特發性水腫、慢性腎炎、高血壓、高血脂症、單純性肥胖等屬於濕濁內盛有上症者.
〔材料〕鯉魚一條、鮮竹筍500克、西瓜皮500克、眉豆60克、苡仁10克、紅棗3個、生薑3片.
此湯治症乃因濕濁蘊聚脾胃所致,治宜化脾之濕為主.湯中鮮竹筍性涼,味甘、微苦,其補益力雖遜,但清爽味美,更主要的是具有開膈消痰、通利2便之效,使痰濕穢濁之物從大、小2便排出,尤適於大便干硬量少者;西瓜皮性微寒,味甘、淡,功能利水輕身,配5竹筍既可增強其利水之力,又可保留其味道之甘美;生苡仁性微寒,味甘、淡,功能清利濕熱、健脾利水;眉豆、鯉魚所含的蛋白質及維生素B1等均甚豐富,既能健脾利水,又可使湯品清香可口;生薑性溫味辛,既能辛散水氣,又可使竹筍之通利而不傷脾陽.
〔烹制〕竹筍削去硬殼和老皮後,切成片狀,用清水浸泡1日;眉豆、生苡仁及去核的紅棗水洗後,稍浸片刻;鯉魚宰後去鰓、內臟,不用去鱗,洗凈;西瓜皮切片狀後全部材料一起放入瓦煲內,加入清水2000亳升(約8碗水量),武火煲沸後,改用文火煲約2個小時,調入適量食鹽和生油便可.撈起鯉魚、眉豆、生苡仁拌入醬油亦可佐餐用,此湯品可供2-3人用.

④ 精神分裂症怎麼治療最好

1 精神分裂症中醫的療法
精神分裂症,屬中醫癲狂范疇,在臨床上較為常見。是精神病中之一種。

【病因】多因情志失調,氣郁痰生,痰或與火互累,痰迷心竅,為癲,痰火擾心為狂。且二證多相互轉化,或往往並見。

【症狀】喜笑無常,語無倫次,動輒生疑,沉默寡言,多為癲病;狂病則見猖狂多怒,打罵不避親疏,或棄衣奔走,或登高而歌。靜則為癲,動則為狂。

【療法】

取穴方一:頭兩側(相當於太陽穴)、肘彎處(相當於曲澤穴)。

方法:用點刺放血法。用三棱針在上述部位各點刺1針(點刺出血),約流出紫黑血100毫升。隔15日左右再刺1次。

主治:精神分裂症。一般因驚嚇所致,證見到處亂跑、嚎叫、啼哭或傻笑、唱歌等。

效果:屢用效佳。一般1-2次即可痊癒。

附記:引自《江西中醫葯》(2)1984。

取穴方二:分2組。一為人中、內關、太沖、十宣;二為風府、大椎、陶道、豐隆。

方法:1組穴用捏緊放血法。用三棱針在所選穴位點刺放血,體壯、證重者出血宜多。體弱、證輕者宜少。2組穴用刺血加拔罐法,先用三棱針點刺放血,針後拔火罐,以吸拔出血各5-10毫升為主。隔日1次,10次為1療程。

主治:精神分裂症(狂證)。

效果:多年使用,效果甚佳。一般1-2次即可見效,連治2-3療程即愈。

取穴方三:分4組。即背正中線(督脈)各旁開1.4厘米處(雙側)相當於2、3胸椎間和3、4胸椎間為第1組;4、5胸椎間和5、6胸椎間為第2組;6、7胸椎間和7、8胸椎間為第3組;8、9胸椎間和9、10胸椎間為第4組。

方法:用割治加拔罐。按第1-4組順序,每次取1組。按先下後上,先左後右進行割拔。消毒後,用手術刀橫割穴位1.5厘米長,深達真皮下(約0.2-0.3厘米)。割後立即在刀口處連續用閃火法拔罐2次,每次6-8分鍾。第1次拔出血液約10-30毫升為宜,第2次少量出血或不出血。去罐後將雲南白葯撤在刀口上,敷料封蓋。每隔2周1次,割完4組為1療程,中病即止,不必全割拔。

主治:精神病(精神分裂症)。

效果:治療精神病162例,痊癒127例(佔78%),顯效24例(佔15%),進步5例(佔30%),無效6例。總有效率為96%。

附記:引自《河南中醫》(6)1984。禁忌:①對出血性素質,嚴重心臟病、高熱、局部水腫、急性感染及孕婦等均禁用此法。②此法不適用於腦疝、腦炎、腦外傷、中毒和豬囊蟲病等引起的患者。

取穴方四:曲澤、陽交、太沖、足三里。

方法:用點刺放血法。用三棱針在所選穴位或穴位附近血絡點刺放血,首次宜多(約總出血量15-30毫升),以後遞減。體壯宜多,體弱宜少。每日或隔日1次。

主治:精神分裂症(狂證)。

效果:多年使用,療效較為滿意。

附記:待病情控制後,可改為每周1次,直至痊癒。若同時配合葯物外治,效果尤佳。方用礞石滾痰丸15克,大黃、赤芍各30克,三棱、莪術各60克,其研細末。每取葯末15-30克,以蜂蜜適量調和成膏狀,敷於臍孔中,外以紗覆蓋,膠布固定。每日換葯1次。本方適用於周期性精神病。

我從網上吵的希望能幫助你吧

⑤ 針灸放血治頸椎靠譜嗎。

放血療法不可取,當時見效果,但是不解決問題,而且到以後,放血的地方會起皮疹,很癢。
頸椎和胸椎不好,可以到醫院拍片看一下有沒有錯位的,如果有,做一下整骨就會好的,另外注意平時的坐的姿勢,經常性的低頭含胸,會造成肩背的肌肉緊張,會扯到頸椎,保持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端正自己的走姿坐姿,慢慢就會好的,酸痛感覺難受的時候,可以做一下推拿,刮痧拔罐,比放血管用

⑥ 拔罐拔血海對身體有害處嗎懂中醫的朋友幫幫忙

你好,月經不調的拔罐療法
氣滯血瘀
症狀:月經或提前或延後,經量或多或少,顏色紫紅,有血塊,月經過程不順利;或伴小腹疼痛,怕按;或有脅肋部、乳房、少腹等脹痛,胸部不舒服。
方法
選穴:膈俞、肝俞、期門、中極、血海。
定位 膈俞:在背部,當第7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由平雙肩胛骨下角之椎骨(第7胸椎),其棘突下緣旁開約2橫指(食、中指)處為取穴部位]。

肝俞:在背部,當第9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由平雙肩胛骨下角之椎骨(第7胸椎),往下推2個椎骨,即第9胸椎棘突下緣,旁開約2橫指(食、中指)處為取穴部位]。
期門:在胸部,當乳頭直下,第6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4寸(男性可取任意體位,女性取卧位,乳頭直下,往下數兩根肋骨處為取穴部位)。
中極: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4寸。
血海:屈膝,在大腿內側,髕底內側端上2寸,當股四頭肌內側頭的隆起處(坐位,屈膝成90°,醫者立於患者對面,用左手掌心對准右髕骨中央,手掌伏於其膝蓋上,拇指尖所指處為取穴部位)。
拔罐方法 刺絡拔罐法。膈俞、肝俞兩穴用梅花針點叩刺出血,以皮膚微微出血為度,之後拔罐,以局部有少量血點冒出皮膚為度。余穴採用單純拔罐法,留罐10分鍾,每日1次,10次為1療程。

血熱
症狀:月經提前,量多,顏色深紅或紫紅,質稠黏,有血塊;伴心胸煩悶、容易發怒,面色發紅,口乾,小便短黃,大便秘結。
方法
選穴:大椎、曲池、中極、三陰交、隱白。
定位 大椎:在背部正中線上,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中。
曲池:在肘橫紋的外側端,屈肘時當尺澤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仰掌屈肘成45°,肘關節橈側,肘橫紋頭為取穴部位)。
中極: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4寸。
三陰交:在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後方。
隱白:在足大趾末節內側,距趾甲角0.1寸(足大趾內側,由大趾趾甲內側緣與下緣各作一垂線之交點為取穴部位)
拔罐方法 刺絡拔罐法。曲池、大椎及隱白三穴用三棱針點刺出血,出血量以3~5ml為度,余穴拔罐,留罐10分鍾,每日1次,10次為1療程。

⑦ 頸椎打針引起的後遺證怎麼治去 去年被庸醫誤診在經椎打了幾針,大椎旁打了一針,胸椎旁說是放血有兩個粗

頸椎病被誤診打針後所出現的以上症狀,可通過以下中葯方治療:伸筋草、五加皮、乳香、沒葯各12克,秦艽、當歸、紅花、土鱉蟲、路路通、桑葉、桂枝、骨碎補、川烏、草烏、各9克,水煎20分鍾,過濾取葯溫洗患部,每日一次,每次20分鍾,7次一個療程。

⑧ 中醫刮痧,能對頸椎病起到怎樣的治療效果

刮在人體上可以起到以下三個作用:1)促進新陳代謝,排出毒素:人體每天都在不斷進行代謝活動,代謝過程中產生的廢物要及時排出體外。刮痧可以將體內代謝的「垃圾」及時刮到身體表面,沉積在皮膚下的毛孔中,使體內血液流動順暢,恢復天然的代理活力。

骨科受挫後,開始轉到一些醫院的針灸科。「可能是肌肉和經絡的問題。」間斷針灸治療至少兩年,喝水的時候幾乎感覺自己在漏水。可惜效果不明顯。有夥伴質疑!你當然不堅持!.....有一次請了一個月的假去針灸治療,每天都有一整套包括電針、梅花針、放血在內的保健。有一種解脫,但只持續了十天左右。

頸椎病患者可採用非甾體抗炎葯或針灸刮痧治療。此外,平時適當鍛煉肩部和頸部肌肉也有一定的緩解作用。建議:建議影響正常生活工作的患者可以考慮手術治療,然後做適當的頭頸部旋轉或伸展活動,促進恢復。

⑨ 中醫中的梅花針適用於什麼病症

1)頭痛:可在頭部,後項部沿督脈,膀胱經,膽經循行叩經叩刺,重點叩百 七星皮膚針
會,風池,太陽,上星等。 (2)失眠,多夢:選夾脊穴,膀胱經穴,重點叩刺心俞,肝俞,脾俞,腎俞,頭部叩刺安眠穴,神庭。四肢選神門,三陰交。 (3)痛經:選腰骶部兩側,任脈,腎經,脾經循行部位,重點叩刺氣海,關元,肝俞,腎俞,三陰交等。 (4)肌膚麻木,牛皮癬:局部叩刺加懸灸。 (5)班禿:局部叩刺加背俞穴。 (6)弱智兒童:叩刺頭,頸,項部,華佗夾脊。 (7)缺乳:取背部第3-5胸椎旁開2寸,胸前兩側乳房周圍及乳暈部,兩乳房作放射狀叩打,乳暈部作環形叩打。用輕刺激法,每日1次,配合針刺少澤穴。

⑩ 我的頸椎和第三、四胸椎疼,麻煩給看看推罐後的圖分析一下情況!

第三四節胸椎的位置拔罐後皮膚顏色發紫,繼續拔罐,同時注意保持正確的姿勢工作學習,另外注意保暖。對於竄的疼痛,可以吃維生素B1和谷維素調節下神經,如果實在疼得厲害,建議吃雙氯芬酸鈉緩釋片。

閱讀全文

與中醫解壓放血胸椎有血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python單實例化 瀏覽:349
str中python 瀏覽:89
java的equals用法 瀏覽:845
奧維雲伺服器怎麼開通 瀏覽:171
js取得伺服器地址 瀏覽:812
起點中文網小說緩存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216
java瘋狂講義pdf 瀏覽:299
推有錢app在哪裡 瀏覽:744
寧波鮑斯壓縮機 瀏覽:93
新建文件夾電影2完整版演員表 瀏覽:988
空調壓縮機為什麼不能放到冷庫用 瀏覽:89
江西雲伺服器節點虛擬主機 瀏覽:997
新氧app如何測試臉型 瀏覽:688
個稅app如何查詢社保 瀏覽:495
安卓設備快充什麼時候開啟的 瀏覽:13
ipad怎麼用安卓手機傳文件 瀏覽:584
編輯程序員視頻 瀏覽:634
極光app的雲助手在哪裡 瀏覽:777
信合有什麼ApP 瀏覽:958
android絕對位置 瀏覽: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