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ug8.0同步建模文件在哪個文件夾中
同步建模在UG8.0插入菜單下,同步建模也是一個工具條,可以通過定製把其顯示出來,如下圖
B. 院長現在叫我把模型發給他,請問PKPM里的文件該發哪一個難道是整個文件夾都發過去
院長要是要就算書的話,他會讓你整理出來的,畢竟人家是院長,這種小事肯定讓你去做。
你只需要進去PKPM的主頁面,左下角有個「文件存儲管理」,點取建模部分,備份,把PKPM的建模部分發給他就行了。這個文件比較小,顯得你比較有才能。
我最討厭別人給我發結構模型的時候,把PKPM幾百兆的模型發給我,那個網速啊,不是操蛋嗎?
我要模型,就給別人說,別超過2M。超過了我就不要了。
C. 有關數學建模的常用文件和模塊
呵呵,你已經使用的很全了
D. 傳說之下建模文件在哪裡,沒找到文件夾
建模文件一般指的是一種模板,你可以在文字處理軟體上設計出來一個具體的格式,然後把它保存為一個模板,這樣你就可以找到這個模板了,當然有一些網路上是賣這些模板的,需要花錢的。
E. .寫出操作步驟:在D盤下新建一個名稱為「我的作業」的文件夾,並建立該文件夾的
1、滑鼠左鍵雙擊電腦桌面上的「我的電腦」或「計算機」,不同系統叫法不一樣,
2、雙擊「D盤」,
3、打開D盤後,在裡面空白處單擊滑鼠右鍵
4、在出來的菜單欄,滑鼠先移動到「新建」--再移動的新出來的菜單欄「文件夾」,然後滑鼠左鍵單擊「文件夾」選項
F. 軟體建模
可行性研究報告
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編寫目的是:說明該軟體開發項目的實現在技術、經濟和社會
條件方面的可行性;評述為了合理地達到開發目標而可能選擇的各種方案;說明並論
證所選定的方案。
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編寫內容要求如下:
1 引言
1.1編寫目的
說明編寫本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目的,指出預期的讀者。
1.2背景
說明:
a.所建議開發的軟體系統的名稱;
b.本項目的任務提出者、開發者、用戶及實現該軟體的計算中心或計算機網路;
C.該軟體系統同其他系統或其他機構的基本的相互來往關系。
1.3定義
列出本文件中用到的專門術語的定義和外文首字母組詞的原片語。
1.4參考資料
列出用得著的參考資料,如:
a.本項目的經核準的計劃任務書或合同、上級機關的批文;
b.屬於本項目的其他已發表的文件;
C.本文件中各處引用的文件、資料,包括所需用到的軟體開發標准。|
列出這些文件資料的標題、文件編號、發表日期和出版單位,說明能夠得到這些
文件資料的來源。
2 可行性研究的前提
說明對所建議的開發項目進行可行性研究的前提,如要求、目標、假定、限制等。
2.1要求
說明對所建議開發的軟體的基本要求,如:
a.功能;
b.性能;
C.輸出如報告、文件或數據,對每項輸出要說明其特徵,如用途、產生頻度、接
口以及分發對象;
d.輸入說明系統的輸入,包括數據的來源、類型、數量、數據的組織以及提供的
頻度;
e.處理流程和數據流程用圖表的方式表示出最基本的數據流程和處理流程,並輔
之以敘述;
f.在安全與保密方面的要求;
g.同本系統相連接的其他系統;
h.完成期限。
2.2目標
說明所建議系統的主要開發目標,如:
a.人力與設備費用的減少;
b.處理速度的提高;
C.控制精度或生產能力的提高;
d.管理信息服務的改進;
e.自動決策系統的改進;
f.人員利用率的改進。
2.3條件、假定和限制
說明對這項開發中給出的條件、假定和所受到的限制,如:
a.所建議系統的運行壽命的最小值;
b.進行系統方案選擇比較的時間;
c.經費、投資方面的來源和限制;
d.法律和政策方面的限制;
e.硬體、軟體、運行環境和開發環境方面的條件和限制;
f.可利用的信息和資源;
g.系統投入使用的最晚時間。
2.4進行可行性研究的方法
說明這項可行性研究將是如何進行的,所建議的系統將是如何評價的。摘要說明所
使用的基本方法和策略,如調查、加權、確定模型、建立基準點或模擬等。
2.5評價尺度
說明對系統進行評價時所使用的主要尺度,如費用的多少、各項功能的優先次序、
開發時間的長短及使用中的難易程度。
3 對現有系統的分析
這里的現有系統是指當前實際使用的系統,這個系統可能是計算機系統,也可能是
一個機械繫統甚至是一個人工系統。
分析現有系統的目的是為了進一步闡明建議中的開發新系統或修改現有系統的必要
性。
3.1處理流程和數據流程
說明現有系統的基本的處理流程和數據流程。此流程可用圖表即流程圖的形式表
示,並加以敘述。
3.2工作負荷
列出現有系統所承擔的工作及工作量。
3.3費用開支
列出由於運行現有系統所引起的費用開支,如人力、設備、空間、支持性服務、
材料等項開支以及開支總額。
3.4人員
列出為了現有系統的運行和維護所需要的人員的專業技術類別和數量。
3.5設備
列出現有系統所使用的各種設備。
3.6局限性
列出本系統的主要的局限性,例如處理時間趕不上需要,響應不及時,數據存儲
能力不足,處理功能不夠等。並且要說明,為什麼對現有系統的改進性維護已經不能
解決問題。
Top
3 樓tj_dns(愉快的登山者)回復於 2004-02-02 15:56:13 得分 0 4 所建議的系統
本章將用來說明所建議系統的目標和要求將如何被滿足。
4.1對所建議系統的說明
概括地說明所建議系統,並說明在第A.2章中列出的那些要求將如何得到滿足,
說明所使用的基本方法及理論根據。
4.2處理流程和數據流程
給出所建議系統的處理流程和數據流程。
4.3改進之處
按2.2條中列出的目標,逐項說明所建議系統相對於現存系統具有的改進。
4.4影響
說明在建立所建議系統時,預期將帶來的影響,包括:
4.4.1對設備的影響
說明新提出的設備要求及對現存系統中尚可使用的設備須作出的修改。
4.4.2對軟體的影響
說明為了使現存的應用軟體和支持軟體能夠同所建議系統相適應。而需要對這些
軟體所進行的修改和補充。
4.4.3對用戶單位機構的影響
說明為了建立和運行所建議系統,對用戶單位機構、人員的數量和技術水平等方
面的全部要求。
4.4.4對系統運行過程的影響
說明所建議系統對運行過程的影響,如:
a.用戶的操作規程;
b.運行中心的操作規程;
C.運行中心與用戶之間的關系;
d.源數據的處理;
e.數據進入系統的過程;
f.對數據保存的要求,對數據存儲、恢復的處理;
g.輸出報告的處理過程、存儲媒體和調度方法;
h.系統失效的後果及恢復的處理辦法。
4.4.5對開發的影響
說明對開發的影響,如:
a.為了支持所建議系統的開發,用戶需進行的工作;
b.為了建立一個資料庫所要求的數據資源;
C.為了開發和測驗所建議系統而需要的計算機資源;
d.所涉及的保密與安全問題。
4.4.6對地點和設施的影響
說明對建築物改造的要求及對環境設施的要求。
4.4.7對經費開支的影響
扼要說明為了所建議系統的開發,設計和維持運行而需要的各項經費開支。
4.5局限性
說明所建議系統尚存在的局限性以.及這些問題未能消除的原因。
4.6技術條件方面的可行性
本節應說明技術條件方面的可行性,如:
a.在當前的限制條件下,該系統的功能目標能否達到;
b.利用現有的技術,該系統的功能能否實現;
C.對開發人員的數量和質量的要求並說明這些要求能否滿足;
d.在規定的期限內,本系統的開發能否完成。
5 可選擇的其他系統方案
扼要說明曾考慮過的每一種可選擇的系統方案,包括需開發的和可從國內國外直
接購買的,如果沒有供選擇的系統方案可考慮,則說明這一點。
5.1可選擇的系統方案1
參照第4章的提綱,說明可選擇的系統方案1,並說明它未被選中的理由。
5.2可選擇的系統方案2
按類似5.1條的方式說明第2個乃至第。個可選擇的系統方案。
......
6 投資及效益分析
6.1支出
對於所選擇的方案,說明所需的費用。如果已有一個現存系統,則包括該系統繼
續運行期間所需的費用。
6.1.1基本建設投資
包括采購、開發和安裝下列各項所需的費用,如:
a.房屋和設施;
b.A DP設備;
C.數據通訊設備;
d.環境保護設備;
e.安全與保密設備;
f.ADP操作系統的和應用的軟體;
g.資料庫管理軟體。
6.1.2其他一次性支出
包括下列各項所需的費用,如:
a.研究(需求的研究和設計的研究);
b.開發計劃與測量基準的研究;
C.資料庫的建立;
d.ADP軟體的轉換;
e.檢查費用和技術管理性費用;
f.培訓費、旅差費以及開發安裝人員所需要的一次性支出;
g.人員的退休及調動費用等。
6.1.3非一次性支出
列出在該系統生命期內按月或按季或按年支出的用於運行和維護的費用,包括:
a.設備的租金和維護費用;
b軟體的租金和維護費用;
C.數據通訊方面的租金和維護費用;
d.人員的工資、獎金;
e.房屋、空間的使用開支;
f.公用設施方面的開支;
g.保密安全方面的開支;
h.其他經常性的支出等。
6.2收益
對於所選擇的方案,說明能夠帶來的收益,這里所說的收益,表現為開支費用的
減少或避免、差錯的減少、靈活性的增加、動作速度的提高和管理計劃方面的改進
等,包括;
6.2.1一次性收益
說明能夠用人民幣數目表示的一次性收益,可按數據處理、用戶、管理和支持等
項分類敘述,如:
a.開支的縮減包括改進了的系統的運行所引起的開支縮減,如資源要求的減少,
運行效率的改進,數據進入、存貯和恢復技術的改進,系統性能的可監控,軟體的轉
換和優化,數據壓縮技術的採用,處理的集中化/分布化等;
b.價值的增升包括由於一個應用系統的使用價值的增升所引起的收益,如資源
利用的改進,管理和運行效率的改進以及出錯率的減少等;
C.其他如從多餘設備出售回收的收入等。
6.2.2非一次性收益
說明在整個系統生命期內由於運行所建議系統而導致的按月的、按年的能用人民
幣數目表示的收益,包括開支的減少和避免。
6.2.3不可定量的收益
逐項列出無法直接用人民幣表示的收益,如服務的改進,由操作失誤引起的風險
的減少,信息掌握情況的改進,組織機構給外界形象的改善等。有些不可捉摸的收益
只能大概估計或進行極值估計(按最好和最差情況估計)。
6.3收益/投資比
求出整個系統生命期的收益/投資比值。
6.4投資回收周期
求出收益的累計數開始超過支出的累計數的時間。
6.5敏感性分析
所謂敏感性分析是指一些關鍵性因素如系統生命期長度、系統的工作負荷量、工
作負荷的類型與這些不同類型之間的合理搭配、處理速度要求、設備和軟體的配置等
變化時,對開支和收益的影響最靈敏的范圍的估計。在敏感性分析的基礎上做出的選
擇當然會比單一選擇的結果要好一些。
7 社會因素方面的可行性
本章用來說明對社會因素方面的可行性分析的結果,包括:
7.1法律方面的可行性
法律方面的可行性問題很多,如合同責任、侵犯專利權、侵犯版權等方面的陷井,
軟體人員通常是不熟悉的,有可能陷入,務必要注意研究。
7.2使用方面的可行性
例如從用戶單位的行政管理、工作制度等方面來看,是否能夠使用該軟體系統;
從用戶單位的工作人員的素質來看,是否能滿足使用該軟體系統的要求等等,都是要
考慮的。
8 結論
在進行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編制時,必須有一個研究的結論。結論可以是:
a.可以立即開始進行;
b.需要推遲到某些條件(例如資金、人力、設備等)落實之後才能開始進行;
c.需要對開發目標進行某些修改之後才能開始進行;
d.不能進行或不必進行(例如因技術不成熟、經濟上不合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