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心情壓抑時,如何自我解壓
導讀:沒有一直平坦的路,有高低,有坎坷,路上甚至有很深的坑,一旦掉下去,就會被重創。誰的人生的路不是這樣的?所以當你遭遇不順時,如何去思考自己遇到這個事情的態度,對你而言,才是重要的。
14、當你遭遇不順時
——靈遁者
沒有一直平坦的路,有高低,有坎坷,路上甚至有很深的坑,一旦掉下去,就會被重創。誰的人生的路不是這樣的?所以當你遭遇不順時,如何去思考自己遇到這個事情的態度,對你而言,才是重要的。
我小時在農村養過羊,就一隻。但我會拉它去吃草。然後我會經常遇到村裡另一個放羊的。是個老頭,他養了50多隻羊。有一次聊天的時候,他說過這樣的話:「人和牲口是一樣樣的。都有靈性,但也都憨著【憨著就是傻的意思】呢。人一輩子還是糊塗的。」他還說:「你是螞蟻,你就是螞蟻的命;你是豬,你就是豬的命,你是人,你就是人的命。」
摘自獨立學者,作家,國學起名師靈遁者哲理散文作品。
B. 定期我總要大哭一場才能釋放壓力,是心理疾病嗎怎麼辦呀!!!!!
這不是心理疾病。每個人釋放壓力的方式都會不同,而你選擇了哭,這是很正常的。
人如果把壓力積存在心中太舊,會使脾氣變的焦躁、易怒,影響身體健康,甚至會使壽命縮短,男人壽命相比女人來得短,就是最好的證明:男性信奉大男子主義就等於強調男性要勇於冒險和崇尚暴力,這種社會風氣更容易使男性為了維護自己的「男人形象」而壓抑自己的感情,這些都不利於男性健康。
所以想哭的時候就哭出來吧!
C. 難過的時候,嚎啕大哭一場能夠幫助消化不良情緒嗎
其實有時候能嚎啕大哭也是好的,說明你的委屈、你的難過、你所有的不快樂,能找到一個讓你感覺足夠信任足夠安心的人或環境去毫不顧忌的發泄。最難過的是現在的我,好像喪失了嚎啕大哭的能力,明明很想很想嚎啕大哭把所有的不快樂發泄出來但是自已身體指令要理智,制止我進行下一步動作,大概這就是所謂的成長吧。
我本不善言辭,當有情緒的時候不能很好的表達,就會一直積累在心裡,很多時候他人是不能幫你的,所以哭就是一個好辦法啦,會很快幫你將胸腔里的氣放出來。我每次哭完都會發現,腦子會更冷靜,能更清楚的去解決問題。你可以一個人找一個心裡安全的地方狠狠的哭,或者找信任的人傾訴,陪伴你哭。能哭你就哭吧,人在世間,很多的事情哭都哭不出來。
D. 成年人的崩潰除了哭還能如何解壓
哭確實是一種解壓方式,但我們也可以選擇別的方式。
運動減壓,跑步。可在戶外找個清靜地方,慢跑或步行二三十分鍾,使全身肌肉鬆弛,緊張壓力隨之而解。
唱歌減壓。喜歡唱歌的人,可在感覺壓力時,唱唱自己喜歡的歌,由歌曲抒發心情。
塗色減壓。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在已經畫好的畫上填色。僅此就可以讓你暫時埋頭其中,感覺不到時間,只記得投入的感覺。從而排解壓力。
E. 有人說哭也是一種解壓方式,為什麼哭完了會覺得輕松如何用科學解釋
喜怒哀樂愁是因為人有七情六慾,有快樂就有悲傷。所以哭只是人的一種本能而已。哭的原因有很多,因疼痛或悲傷,因感動或愧疚。這種特殊的交流方式使人類成為了地球上認知最復雜的生物。
科學家曾經研究發現,哭泣時的眼淚能清除人體過多激素,並且在哭泣時腦血管的壓力也會隨之減小所以正常情況下的快是可以解壓的。
最後,生活在世界上,我們也會明白這樣一個道理,有的時候一些困難我們解決不了,別人也幫不了,只能幹著急。那種無助,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會懂,才會明白當時的心情是怎麼樣的。
F. 哭有時侯會是一種解壓嗎
會是種解壓方式,有時候哭出來心情就好了,有事千萬別憋在心裡,事多了容易抑鬱。
G. 在你看來,哭泣是情感發泄的方式還是丟人的原因
在你看來,哭泣是情感發泄的方式還是丟人的原因?
一、人為什麼會哭泣?哭泣是我們人用來表達感情的一種方式,人從一生下來就開始哇哇大哭,這說明哭泣是人的本能,在人傷心的時候,人的眼睛裡邊的淚腺就會分泌出一種物質,從而出現哭泣的現象,這個時候眼淚就會止不住的從眼睛當中流出來,如果有人哭泣,這就說明這個人當時的心情是非常難過的,哭泣有時候也是憤怒的表現,因為,憤怒的時候,人也會分泌出能夠使人哭泣的這種物質,所以哭泣是非常正常的一種人體現象。
H. 哭是一種宣洩感情的好方法么
心理篇:如何宣洩不良情緒法寶 :
每個人都渴望時時如意,事事順心,但事實上「生活有苦也有甜」。當面對人生固有的煩惱和時代變革帶來的種種困惑,面對疾病的糾纏,追求的失落,奮斗的挫折,情感的傷害,學習的壓力等等困擾時,不良的情緒體驗油然而生。如果對不良情緒不能正確對待,不加以及時調節疏導與釋放,就會影響人的工作、學習和正常生活,繼而導致身心疾病,危及人的健康。那麼,怎樣來排解生活中遇到的不良情緒呢?
(1)學會傾訴:當遇到不愉快的事時,不要自己生悶氣,把不良心境壓抑在內心,而應當學會傾訴。當產生不良情緒時,朋友們聚一聚,一壺清茶,一杯咖啡,就事論事傾訴一番,把自己積郁的消極情緒傾訴出來,以便得到別人的同情、開導和安慰。美國有關專家研究認為:「一個人如果有朋友圈子,就能長壽20年」。
(2)高歌釋放音樂:音樂療法主要是通過聽不同的樂曲把人們從不同的病理情緒中解脫出來。除了聽以外,自己唱也能起同樣的作用。尤其高聲歌唱,是排除緊張、激動情緒的有效手段。當人們不滿情緒積壓在心中時,不妨自己唱唱歌,歌的旋律,詞的激勵,唱歌時有節律的呼吸與運動,都可以緩解緊張情緒。俗話說,一唱解千愁。
(3)以靜制動:當人的心情不好,產生不良情緒體驗時,內心都十分激動、煩躁、坐立不安。此時,可默默地侍花弄草,觀賞鳥語花香,或揮毫書畫,垂釣河邊,這種看似與排除不良情緒無關的行為恰是一種以靜制動的獨特的宣洩方式,它是以清靜雅緻的態度平息心頭怒氣,從而排除沉重的壓抑。這往往是知識型社會成員的選擇。
(4)不妨痛哭:哭是人類的一種本能,是人的不愉快情緒的直接外在流露。從醫學角度講,短時間內的痛哭是釋放不良情緒的最好方法,是心理保健的有效措施。因為人在情感激動時流出的淚會產生高濃度的蛋白質,它可以減輕乃至消除人的壓抑情緒。有關專家對此進行研究,其結果表明健康男女哭得要比有病者哭得多。不過只是在內心受到委屈和不幸達到極大程度時才哭,如果遇事就哭,時時哭哭啼啼,事事悲悲泣泣,反而會加重不良情緒體驗。
(5)寫日記或者博客:把情緒通通傾瀉到安全的載體上。
(6 )找一個安全的器物發泄:比如枕頭或者皮球,狠狠地摔打,或找一個空曠的地方暴喊一下,只要不傷害他人。現實生活中宣洩的方法很多,人與人因個體差異和所處環境、條件各異,採用宣洩的方式也不同,從小小的一聲嘆氣,到大聲痛哭、疾呼、怒吼以及打球、散步、聊天等都可以起到宣洩作用。
(7)疏泄:疏泄即疏導、宣洩,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心境的重要方法之一,人們經常會有意無意地用到它。吵鬧也是其中的一種。例如,當有人在遭遇到長時間的內心不快時,就會郁悶焦躁,表現得愛發脾氣,經常與家人爭吵,責罵孩子,或者當人們遭遇到突然發生的意外性的精神打擊之
後,旁人會勸他:「痛痛快快地哭一場吧!不要悶在心裡憋出病來。」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方式。
疏泄是一種通俗易懂又行之有效的心理療法,我們所說的吵鬧就是語言與活動宣洩法的一種。
(8)爭吵喊叫: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發泄憤怒的作用。據說當紅影星容祖兒減壓的方式就很特別,她會對著馬桶大喊:「我好累、好睏,又病了,什麼時候才能好,可不可以給我幾天假期?」然後就把它們沖到地下;如果不行就敲馬桶蓋。祖兒感覺這樣的減壓方式會有很多人聽到,但又不會傷害到他人,權當發泄。
此外,摔打東西若用得適當也可看作是消減不良情緒的有效方法。日本有些公司為了緩解管理人員和工人之間的矛盾,提高工作效率,專門設有「出氣室」,裡面有許多製作得很像管理人員的假人,專供那些當面不敢表示不滿、害怕「炒魷魚」,而心裡又確有一肚子怨氣無處發泄的人發泄情緒之用,他們對這些形象酷似的假人可以又打又罵,藉此可以起到消氣的作用。在有些國家據說還專門生產和出售「出氣產品」,例如:價格比較低廉的瓷器,此外還有人專門提供「出氣」服務。而法國則出現了一種新興的行業:運動消氣中心。中心均有專業教練指導,教人如何大喊大叫、扭毛巾、打枕頭,捶沙發等,做一種運動量頗大的「減壓消氣操」。在這些運動中心,上下左右皆鋪滿了海綿,任人摸爬滾打,盡情發泄。
當然,在利用活動發泄法時,應該注意時間、地點、方式、方法,以不影響別人和不危害自己為基本原則。例如:用喊叫的方式來發泄情緒時,不僅要找別人聽不見喊叫聲的地方,還要注意別太拚命地喊叫,以免損傷自己的聲帶。除此之外,還應盡量採用比較經濟的辦法,例如夫妻吵架,摔東西雖然能解一時之氣,但給生活畢竟造成了物質方面的損失。其實,某些有效的發泄方法並不需要損壞東西,例如:可以把導致不良情緒的人和事寫在紙上,想怎樣寫就怎樣寫,毫不掩飾地寫,痛快淋漓地寫,寫完之後一撕了之。在這個過程之中,情緒就已經得到了宣洩。當然,在一般情況下,我們也不必採用如此「恐怖」的方式,疏泄情緒的方法還有很多。
(9)長吁短嘆:人在焦慮時,心率及呼吸頻率均加快,而緩慢的深呼吸有助於使人鎮靜下來。人們常將「唉聲嘆氣」和不良的心境聯系在一起,但事實上,它就是起到放鬆作用的深呼吸。心情不好時,選一處清靜的地方,先通過鼻腔吸氣以擴張肺部,然後將肺內氣體慢慢呼出,如此做一做「長吁短嘆」,效果可能不錯。
(10)傾訴:將心中的委屈、壓抑、擔心、焦慮統統說出來。去說給那些願意傾聽,並且真心實意幫助自己的人。如果難於啟齒就寫下來。總之,只有吐露那些困擾自己的東西,你才能感到踏實。閨中密友對於女人當然不可或缺,可以相互交流工作心得、家庭瑣事以及生活中的種種。很多的煩惱或擔憂,說出來的時候往往就好了一大半。女人恐怕多半都有傾訴欲,某些時候丈夫可能會覺得做妻子的嘮叨,但女友肯定不會。當然,傾訴對象也可能是難得的「藍顏知己」,如果是年長許多的「忘年交」,那就更難得了,可以從對方那裡得到很多寶貴的經驗。有時候,一名合格的心理醫生是你的最佳人選。當然,無論哪種形式的疏泄,都該適度而合理。自己心情不佳就責罵孩子,遷怒他人的做法是不合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