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葫蘆絲怎麼吹葫蘆絲技巧滑音練習高清
一、滑音:使音與音之間過渡平滑。
1、上滑音:由低音滑到高音,手指逐個抹動抬起(也就是慢慢的滑開)。
2、下滑音:高音到低音,手指慢慢按下。
二、打音:按閉孔的時候有力的彈,要快。
三、波音:用好了曲子會很有神韻。
1、上波音:本音(要吹波音的那個音)和上方2度音(本音上面一個孔的音)快速交替演奏1-2次。
2、下波音:本音和下方2度音(下面一個孔的音)快速交替演奏1-2次。
四、疊音:在吹本音(標有疊音符號的那個音)前加奏一個很短很短的高2度音(本音上面一個孔的音),切記有力、有彈性,要快!
B. 葫蘆絲怎麼調音,
葫蘆絲調音技巧
葫蘆絲屬於管樂器,所有管樂或多或少都會受溫度、濕度變化的影響,在不同的地域和氣候條件下,音準會有細微變化。
1、為了能應對這種變化,需要對音準進行適當的調節,進而產生了介面式調音插口。調音插口通過銅介面的伸縮,延長或縮短樂器內部空氣柱的長短來實現音高的變化,以滿足演奏、教學的需要。
2、原理是拔出介面插接位置,竹管內空氣柱增長,整體音準就相對降低一點點;反之,總體音高就會增高,這樣樂器就能在10音分至小二度之間調整,以達到與樂隊、CD音樂相協調的目的。
3、在使用調音型葫蘆絲時,注意在拔插介面的時候用力不能過猛,也不能直拉直推,要用適當的力量邊左右旋轉邊推拉,直到音準調整到合適的高度。
4、盡量避免給一些外人或完全不懂的人使用該樂器,以免錯誤操作,造成介面變形、損壞或漏氣。維護方面,需要定期或不定期給銅介面補充適量的潤滑油,避免介面腐蝕生銹。
需要注意的是:調音僅僅只是對音準的絕對音高作小范圍的適當調整,而不能作為轉調來使用。
因為葫蘆絲的調音對不同的音高調整的幅度不一樣,原則上來說,離簧片越近的音對調音介面的調整越敏感,越遠的越遲鈍,而且筒音5是不會受調音介面的變化控制的。
(2)葫蘆絲解壓技巧擴展閱讀:
葫蘆絲演奏技巧
1、吐音:吐音是葫蘆絲演奏中較重要的技法。吐音又分為單吐、雙吐、三吐三種。
單吐:利用舌尖部頂住上齶前半部(即「吐」字發音前狀態)截斷氣流,然後迅速地將舌放開,氣息隨之吹出。
通過一頂一放的連續動作,使氣流斷續地進入吹口,便可以獲得斷續分奏的單吐效果,完成單吐的過程。單吐一般在音符上方用「T」標示。根據音樂表現的需要,單吐又可以分為斷吐和連吐兩種。
雙吐:雙吐是用來完成連續快速分奏的技巧。首先用舌尖部頂住前上齶,然後將其放開,發出「吐」字。
簡言之,在「吐」字發出後,立即加發一個「苦」字,將「吐苦」二字連接起來便是雙吐。雙吐的符號是「TK」。
三吐:三吐實際上是單吐和雙吐在某種節奏型上的綜合運用,符號為「TTK」或者「TKT」,即「吐吐苦」或者「吐苦吐」。
2、連音:連音是常用技巧之一。適用於抒情如歌的樂句或樂段。用符號「⌒」(連音線)表示,連音線內的音除了吐第一個音,其餘的音均不用吐,吹奏連音時要強調連貫、流暢。
3、滑音:滑音及技法在葫蘆絲演奏中被廣泛使用,其效果具有圓滑、華麗的特點,應用滑音技法可以模擬人聲和弦樂器上的抹音效果。滑音又有上滑音、下滑音、復滑音三種。
4、震音:利用震音技巧可以獲得如同歌唱般的「聲浪」效果,極大的豐富音樂的表現力,是人們揭示內心活動、抒發內心情感的重要手法之一。震音又有氣震音和指震音兩種。
5、顫音:顫音是由兩個不同音高的音快速交替出現而構成。具體要求是原音發出後緊接著快速而均勻的開閉其上方二度或三度音的音孔,符號為「tr」或 「tr ~~~~ 」
6、疊音、打音:兩種演奏的技法和效果上差不多,關於它們的定義也是各執一詞。就是在某個音出現前的瞬間加奏一個時值極短的高二度過三度的音,疊音用符號「 又 」表示,打音用符號「扌」表示。
C. 葫蘆絲怎麼吹(指法)
對於葫蘆絲來講,常用的指法:
1、全按作5
(3)葫蘆絲解壓技巧擴展閱讀
1、吐音是葫蘆絲演奏中較重要的技法。吐音又分為單吐、雙吐、三吐三種。
2、利用舌尖部頂住上齶前半部(即「吐」字發音前狀態)截斷氣流,然後迅速地將舌放開,氣息隨之吹出。通過一頂一放的連續動作,使氣流斷續地進入吹口,便可以獲得斷續分奏的單吐效果,完成單吐的過程。單吐一般在音符上方用「T」標示。根據音樂表現的需要,單吐又可以分為斷吐和連吐兩種。
3、雙吐是用來完成連續快速分奏的技巧。首先用舌尖部頂住前上齶,然後將其放開,發出「吐」字。簡言之,在「吐」字發出後,立即加發一個「苦」字,將「吐苦」二字連接起來便是雙吐。雙吐的符號是「TK」。
4、三吐實際上是單吐和雙吐在某種節奏型上的綜合運用,符號為「TTK」或者「TKT」,即「吐吐苦」或者「吐苦吐」。
D. 葫蘆絲的技巧有哪些
葫蘆絲屬民族吹管樂器,其吹奏技巧與其它吹管樂器大同小異。
葫蘆絲的基本吹奏技巧有:吐音(單吐、雙吐、三吐)、打音、疊音、波音、顫音、滑音等等。
葫蘆絲還有個特殊的吹奏技巧,就是虛指顫音(隔孔打音)了,這是葫蘆絲獨有的。
另外,葫蘆絲的吹奏技巧中,不常用的還有:歷音(上歷音、下歷音)、花舌音、循環換氣等等。
E. 吹葫蘆絲該如何調好氣息、
1、 吹奏時保持氣息(聲音)的穩定性和持久性
在吹奏時氣息要平穩持久,除非有樂曲需要,否則不可忽強忽弱,沒有一點控制力。可以先吹奏一個質量很高的長音,然後加入手指的運動和舌頭的運動,但是氣息還是吹奏長音時的感覺,不要讓手指和舌頭的加入影響了氣息的穩定性。
2、吹奏中的呼氣可以通過吹長音來進行練習,也可以對著自己的手背呼氣練習。通過練習,學習者將感覺到氣息的速度、壓力、穩定程度等,從而增強有意識控制氣息的能力。說明兩點:長短、強弱等具體情況,靈活把握吸氣量。
(5)葫蘆絲解壓技巧擴展閱讀
葫蘆絲的演奏技巧:
1、右手無名指、中指、食指用第一節指肚分別開閉第一、二、三個音孔,拇指拖於主管下方。左手無名指、中指、食指用第一節指肚分別開閉,第四、第五、第六音孔,拇指開開位於主管前下方的第七音孔。
2、深呼吸、吸入的氣盡可能多一些,吸氣後、氣息下沉,使氣流在有控制的情況下有節制的均勻向外呼出,氣息要平穩、不可忽強忽弱。
3、吹奏中, 高音時要用緩吹法(氣流減小)低音時要用急吹法(氣流加強)。
4、附著於音管左右側的小指,不可固定不動,應根據演奏時的情況靈活掌握。
F. 葫蘆絲演奏技巧有哪些
吐音是葫蘆絲演奏中較重要的技法。吐音又分為單吐、雙吐、三吐三種。單吐。利用舌尖部頂住上齶前半部截斷氣流,然後迅速地將舌放開,氣息隨之吹出。通過一頂一放的連續動作,使氣流斷續地進入吹口,便可以獲得斷續分奏的單吐效果,完成單吐的過程。
雙吐是用來完成連續快速分奏的技巧。首先用舌尖部頂住前上齶,然後將其放開,發出「吐」字。簡言之,在「吐」字發出後,立即加發一個「苦」字,將「吐苦」二字連接起來便是雙吐。雙吐的符號是「TK」。
三吐實際上是單吐和雙吐在某種節奏型上的綜合運用,符號為「TTK」或者「TKT」,即「吐吐苦」或者「吐苦吐」。
滑音及技法在葫蘆絲演奏中被廣泛使用,其效果具有圓滑、華麗的特點,應用滑音技法可以模擬人聲和弦樂器上的抹音效果。連音是常用技巧之一。適用於抒情如歌的樂句或樂段。連音線內的音除了吐第一個音,其餘的音均不用吐,吹奏連音時要強調連貫、流暢。
G. 吹葫蘆絲時怎麼循環換氣
循環換氣的練習方法與具體運用 循環換氣是葫蘆絲演奏上的一項高難度技巧,它是指演奏者在吹奏的過程中,用鼻子迅速地吸氣,而在鼻子迅速吸氣的同時,將口腔中保留的余氣擠出,以達到演奏者吹出的氣流在吸氣時不中斷的目的。在長笛、嗩吶、薩克司等樂器上,均可以使用這一技巧。要掌握並在葫蘆絲上熟練的運用這一技巧,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想練好它,首先在平時的基本功練習中就要重視起來。 在平時練習長音時主動將口腔後部及喉頭打開,能儲存較多的空氣給口腔擠,民間藝人所說的「含著一口氣吹」就是這個道理。保持良好的風門及嘴勁,良好的風門可以使循環換氣的訓練中有固定的口形,良好的嘴勁可以在循環換氣的訓練中起到支撐嘴唇的作用,並可以使嘴唇不易有疲勞的感覺。注意初學者一定要在掌握了扎實的基本功後才可以開始循環換氣的訓練! 循環換氣的訓練是一個由易到難的過程,在進行葫蘆絲上的練習之前,大家可以做一些准備練習。首先可將循環換氣的動作做分解練習,保持吹奏時的口形,口腔打開舌頭先放在口腔的後部,然後將舌頭向前推,面部頰肌、下頷肌及舌骨肌同時收縮,將口腔中的空氣擠出。注意這個動作練習時腹部處於自然狀態。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使面部口腔肌肉相互配合、習慣這種動作。然後練習擠氣與吸氣同時進行,在舌頭向前推肌肉收縮使空氣擠出的一瞬間,用鼻子快速的把空氣吸入體內,此時應保持鼻腔到肺部的暢通,吸氣量越多越好。在練習了上面兩個分解動作之後,就可以進入到吹塑料管的階段了,這個曾經有網友介紹過,這里再詳細的說一下,這是一種民間的練習方法,用一根吸飲料的塑料吸管,一頭含在嘴裡一頭插在水中,根據分解動作的要領,吹出氣泡,並且使氣泡大小均勻,連續不斷。一般練習者在做分解動作的時候,可以將它完成的很好,而在練習吹氣泡時,卻很難保持氣泡的連續不斷,這是因為口腔的空氣擠出之後,肺部的空氣接不上來還有一個時間差,需要對口腔中的軟齶進行訓練,使它在擠氣後能迅速地將氣管到口腔的通道打開,讓口腔能在擠氣後又迅速地充滿空氣。對軟齶的訓練是吹氣泡連續不斷的關鍵,也是循環換氣練習中的重點練習。 當很好的掌握了吹氣泡練習後,就可以在葫蘆絲上練習了,葫蘆絲的練習會使大家發現,練習前的准備練習在此時顯得非常重要,要想使氣流保持連續不斷,鼻子與口腔就得不停的做吸與擠這兩個動作,而口腔和鼻子在運動的同時,還要保持正確的口形,而且身體各部位及面部的表情都要處於自然狀態,不給人換氣的感覺,這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做到,希望大家能堅持,不要半途而廢。在剛開始上葫蘆絲練習時,可以採用單音練習,這樣可以使練習者的思維集中在肌肉與氣流的配合上,大家還會發現,葫蘆絲的低音 7 還有 1 這兩個音的練習比較容易,因為這兩個音在葫蘆絲上相對其他音更容易吹出,所以練習的時候先練習這兩個音。在練習者掌握了單音循環換氣的方法後,可以說已經初步掌握了循環換氣的方法,但要真正在樂曲中表現的毫無破綻,還得注意它與手指的配合、換氣的位置,氣口的掩蓋等具體問題。說著感覺挺難理解,大家可以試試,不要放棄堅持練習,一旦找到其中的感覺,相對來說就容易多了!按照這個方法,保證可以學會。 當氣息的連接練習到一定程度後,可以在手指上想辦法,如果採用虛指顫音,可以掩蓋氣口,這樣可以給別人以特長音的感覺。另外你可以採用在音頭位置換氣,這比在一個長音的中間換氣效果要好的多,因為音頭一般需要輕吐,在肺部的氣息接上來的一剎那,氣流的速度很快,力度很強,正好起到了軟吐的效果。 循環換氣的具體運用 : 循環換氣是一種非正常的呼吸,所以當練習者剛開始運用它時,會出現很多的問題,如氣口太明顯,換氣時音不準等。這需要我們在運用時採取一些技法去避免這些問題的發生,也只有將這些問題解決好之後,我們才可以稱得上真正掌握了這一技巧。循環換氣時氣口很明顯,這是因為口腔的氣擠盡與肺部的氣接上來時,演奏者很難將這兩股氣接得圓滑。當氣息的連接練習到一定的程度後,我們可以在手指上想辦法,如採用虛指顫音可以掩蓋氣口,給聽眾以特長音的感覺,用虛指顫音的方法配合正確的腹式呼吸,還可以解決音準的問題,另外,在換氣位置方面,我們如果採用在音頭位置換氣,比在一個長音的中間位置換氣效果要好的多。因為音頭一般需要輕吐,在肺部的氣息接上來的一剎那,氣流速度很快,力度很強,正好起到了軟吐的效果,所以一般採用音頭的位置換氣。初學者喜歡在等到肺部的氣息用盡了之後再開始換氣,這是錯誤的。在一般情況下,演奏者在肺部只有三分之一的氣息量就應該開始換氣,因為肺部氣息過多的情況下換氣會使進氣量很小,達不到換氣的效果,肺部氣息如果過多,就會造成生理缺氣,心裡感覺憋得慌,從而是肌肉高度緊張,達不到換氣的目的。
H. 葫蘆絲低音3難吹出來簧片該怎麼調
簧片抬得太高的話,可用爆發力去吹低音5的單吐音一兩次,但不要把簧片吹的太低了,如果把簧片吹的太低了,就會高音吹不出來,可把所有的孔都按住,把葫蘆絲反過來吹,抬高簧片。
葫蘆絲低音3的吹奏技巧:
1、右手無名指、中指、食指用第一節指肚分別開閉第一、二、三個音孔,拇指百拖於主管下方。左手無名指、中指、食指用第一節指肚分別開閉,第四、第五、第六音孔,拇指開開位於主管前下方的第七音孔。
2、深呼吸、吸入的氣盡可能多一些,吸氣後、氣息下沉,使氣流在有控制的情況下有節制的均勻向外呼出,氣息要平穩、不可忽強忽弱。
3、吹奏中,低音時要用急吹法(氣流加強)。
(8)葫蘆絲解壓技巧擴展閱讀:
一、按附管發音數分
1、雙音葫蘆絲:只有高音附管發一單音,另一附管只起到配飾作用。
2、三音葫蘆絲:兩只附管都分別發一單音。低音附管不常用,特別是中、低音葫蘆絲其實用性幾乎為零。
二、按附管的形式分
1、音塞式:單音附管用軟塞塞緊,使用時拔開。
2、按孔式:單音附管的發音用上手小指或下手拇指控制音孔的開合。
3、多音式:多音附管上開有四個音孔,發主管第一、三、四、五音孔音,可配合主管發簡單旋律音。
三、按音高劃分
可分為超高音葫蘆絲、高音葫蘆絲、次高音葫蘆絲、中音葫蘆絲、次中音葫蘆絲、低音葫蘆絲、超低音葫蘆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