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件處理 > 氨壓縮機房的布置

氨壓縮機房的布置

發布時間:2022-08-21 07:56:08

❶ 製冷機房的布置的要求

製冷機房應盡可能靠近冷負荷的布置,並應符合下列要求:
R22、R134a等壓縮式製冷裝置,可布置在民用建築、生產廠房及輔助建築物內,也可布置在地下室,但不得直接布置在樓梯間、走廊和建築物的出、人口處。
氨壓縮式製冷裝置應布置在隔斷開的房間或單獨的建築物內,且不得布置在地下室,也不得布置在民用建築和工業企業輔助建築物內(輔助設備可布置在室外)。

❷ 冷庫安裝的步驟有哪些

1、庫板的安裝:庫板之間應用鎖鉤以及密封膠固定,達到庫體平整,無空心感,等所有庫板都安裝完畢之後,再調整頂部與底部之間的平整。
2、冷風機的安裝要求:冷風機的安裝位置最好在空氣循環最好的位置。冷風機應該與庫板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一般要大於冷風機的厚度,例如冷風機厚度為 0.5m則冷風機與庫板之間最小距離必須超過0.5m方可。在冷風機安裝完畢之後應該用密封膠條對於孔洞進行封閉,防止冷橋和漏氣情況的發生。
3、在製冷機組安裝之前應該選擇安裝何種製冷機組,一般小型冷庫都安裝全封閉式製冷機組,而中大型冷庫則安裝半封閉製冷機組。在製冷機組安裝結束後需要安 裝配套的油分離器,並加入適量機油,如果冷庫預設溫度低於零下15℃的話還應該加入冷凍機油。另外在壓縮機的底部還應安裝減震膠座,並在四周留有一定的維 修空間,便於維修和檢查。專業的冷庫工程公司對於機組的整體布局都有一定的講究,並且顏色應該統一,各個機組型號安裝結構都應該保持一致。
4、管道安裝:管道直徑必須滿足冷庫設計使用要求,並且與各個設備之間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安裝位置也需要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5、電控制系統安裝:在各個連接點處都必須進行標記,方便日後維修、檢測;所以電線必須用綁線進行固定;做好防潮工作,防止電線進水導致短路。

6、冷庫調試:冷庫調試時需要先對電源電壓進行確認是否正常,很多情況下用戶來電報修,都是因為當時電壓不穩不能正常啟動冷庫所引起的,然後檢查設備的開 閉情況,向儲液罐內注入製冷劑,然後運行壓縮機。查看壓縮機工作是否正常,三箱電源是否工作平穩,等到達設定溫度後查看各個部位的運行情況,一切正常之後 調試工作結束,冷庫工程公司提交調試單予用戶進行最終確認。(冷庫之家)

❸ 氨區屬於重大危險源,進入時要進行什麼操作保證安全

液氨,又稱為無水氨,是一種無色液體。氨氣是一種無色透明而具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極易溶於水,氨在20℃水中的溶解度為34%。水溶液呈鹼性,1%水溶液PH值:11.7,相對密度0.60(空氣=1)。氣氨加壓到0.7—0.8MPa時就變成液氨,同時放出大量的熱,相反液態氨蒸發時要吸收大量的熱,所以氨可作致冷劑,接觸液氨可引起嚴重凍傷,因其價廉的特點在製冰和冷藏行業得到廣泛使用。液氨在工業上應用廣泛,具有腐蝕性,且容易揮發,所以其化學事故發生率相當高。

液氨使用安全要求

一、安全設計要求

(一)冷庫及製冷系統應由具備冷庫工程設計、壓力管道設計資質的設計單位設計。

(二)單層、多層乙類廠房與民用建築之間的防火間距應不小於25米,與重要公共建築之間的防火間距不宜小於50米。

(三)辦公室、休息室不應設置在液氨廠房內。液氨管線嚴禁通過有人員辦公、休息和居住的建築物。

(四)包裝間、分割間、產品整理間等人員較多生產場所的空調系統嚴禁採用氨直接蒸發製冷系統。

(五)在廠區內顯著位置應設風向標。根據廠區情況、人員分布、附近居民分布等,將風向標設置於各類人員便於看到的位置,確保人員相對集中的區域能夠在室外觀察到風向標、確定風向。

(六)氨製冷機房貯氨器上方應設置水噴淋系統。在氨壓縮機房貯氨器上方設置水噴淋系統,並選用開式噴頭,是為了當貯氨器發生泄漏時,同時打開噴頭,稀釋事故漏氨,保護操作人員及時搶修並逃離現場。設置位置按貯氨器佔地面積確定,即噴淋水能覆蓋整個貯氨器區域。開式噴頭為通水後即噴水,所有布置的噴頭同時動作(噴水)。

(七)氨製冷機房應設置氨氣濃度報警裝置,當空氣中氨氣濃度達到100ppm或150ppm時,應自動發出報警信號,並應自動開啟製冷機房內的事故排風機。氨氣濃度感測器應安裝在氨製冷機組及貯氨器上方的機房頂板上。

(八)在氨壓縮機房和設備間(靠近貯氨器處)門外應設置室外消火栓,與庫區室外消防給水系統相連,距氨壓縮機房和設備間(靠近貯氨器處)門外處5 m~6m。

(九)快速凍結裝置應設置在單獨的作業間內,且作業間內作業人員數量不超過9人。

二、安全管理要求

(一)企業應建立健全並落實液氨使用的有關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

1.安全生產規章制度至少應包括以下內容: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培訓教育制度、安全生產檢查制度、設備設施安全管理制度、個體防護裝備管理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應急管理制度等。

2.安全操作規程應根據氨製冷系統配置情況,制定製冷壓縮機操作規程、壓力容器操作規程、壓力管道操作規程、製冷系統充氨操作規程、製冷系統除霜操作規程、製冷系統加/放油操作規程、速凍裝置操作規程(如系統中設置)、電氣安全操作規程、救護設施操作規程和交接班制度、設備維護保養制度等。

(二)企業應建立特種設備等在用設備、設計資料(含設計變更)、竣工驗收資料、采購合同、系統運行等管理檔案,並妥善保存。

三、安全運行要求

(一)壓力容器、壓力管道及其安全附件應定期檢驗。

(二)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對從業人員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保證從業人員具備必要的安全生產知識,熟悉有關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掌握本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未經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合格的從業人員,不得上崗作業。

(三)涉及液氨製冷的特種作業人員,應取得相關特種作業操作證(製冷與空調設備運行操作),持證上崗。

(四)壓力容器、非專業操作人員免進區域、關鍵操作部位等應設置安全標識。使用有毒物品作業場所應當設置黃色區域警示線、警示標識和中文警示說明。警示說明應當載明產生職業中毒危害的種類、後果、預防以及應急救治措施等內容。

四、設備設施安全要求

構成重大危險源的冷庫,應登記建檔、定期檢測、評估、監控等。單元內存在危險化學品的數量等於或超過規定的臨界量(毒性氣體氨的臨界量為10噸),即被定為重大危險源。

五、防護救援要求

(一)作業現場應配置空氣呼吸器、橡膠手套等防護用具和急救葯品。構成重大危險源的單位應配備過濾式防毒面具、正壓式空氣呼吸器、隔離式防護服、橡膠手套、膠靴和化學安全防護眼鏡,其中正壓式空氣呼吸器至少配置2套,其他防護器具應滿足崗位人員一人一具。非重大危險源單位應根據實際需要至少配備1套隔離式防護服、防毒面具及崗位人員一人一具橡膠手套、膠靴和化學安全防護眼鏡。作業現場應配備洗眼器和淋浴噴淋裝備。

(二)企業應建立健全液氨泄漏等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並定期組織演練。

1.針對情況的不同,分別制定綜合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

2.制定應急預案演練計劃,每年至少組織一次綜合應急預案演練或者專項應急預案演練,每半年至少組織一次現場處置方案演練。

❹ 製冷庫房的建築規范和防火規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
冷庫設計規范
Code for design of cold store
GB 50072-2001
主編部門:原國家國內貿易局
批准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
施行日期:2001年6月1日
1 總則
1.0.1 為滿足冷庫設計中食品冷藏的技術要求和衛生要求,做到技術先進、經濟合理、安全適用制定本規范。
1.0.2 本規范適用於公稱體積為500m3及以上新建、改建、擴建以氨為製冷劑的製冷系統的食品冷庫。
不適用於夾芯隔熱板冷庫、氣調庫、山洞冷庫、石拱覆土冷庫。
1.0.3 冷庫設計應在總結實踐經驗和科學實驗的基礎上,積極採用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和新材料,使生產流程合理,節約能源,操作、維修方便。
1.0.4 冷庫設計除應符合本規范的規定外,尚應符合國家現行的有關強制性標準的要求。
2 術語、符號(略)
3 基本規定
3.0.1 冷庫的設計規模應以冷藏間或冰庫的公稱體積為計算標准。
公稱體積應按冷藏間或冰庫的凈面積(不扣除柱、門斗和製冷設備所佔的面積)乘以房間凈高確定。
3.0.2 冷庫計算噸位可按下式計算。
3.0.3 冷藏間體積利用系數不應小於表3.0.3的規定值。
3.0.4 冰庫體積利用系數不應小於表3.0.4的規定值。
3.0.5 食品計算密度應按表3.0.5的規定採用。
3.0.6 冷庫設計的室外氣象參數除應採用現行國家標准《採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GBJ 19的規定外,尚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庫房圍護結構熱流量計算的室外計算溫度,應採用夏季空氣調節日平均溫度。
計算庫房圍護結構最小總熱阻時的室外計算相對濕度,應採用最熱月月平均相對濕度。
2 開門熱流量和冷間通風換氣熱流量計算的室外計算溫度,應採用夏季通風室外計算溫度,室外相對濕度應採用夏季通風室外計算相對濕度。
3.0.7 冷間設計溫度和相對濕度應根據各類食品冷藏工藝要求確定。可按本規范附錄A規定選用。
4.1 庫址選擇
4.1.1 冷庫庫址的選擇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庫址不宜選在居住區集中的地區。經當地城市規劃、環保部門批准,可建在城鎮適當地點;
2 庫址應選擇在城市居住區夏季最小頻率風向的上風側;
3 庫址周圍應有良好的衛生條件,必須避開和遠離有害氣體、灰沙煙霧、粉塵及其他有污染源的地段;
4 庫址應選擇在交通運輸方便的地方;
5 庫址必須具備可靠的水源和電源;
6 庫址宜選在地勢較高,乾燥和地質條件良好的地方;
7 肉類、水產等加工廠內的冷庫庫址選擇應綜合考慮其廠址選擇要求。
4.2 總平面
4.2.1 冷庫廠區總平面設計應符合如下規定:
1 應滿足生產工藝流程、生產運輸和設備管線布置合理等綜合要求。
2 應沿鐵路專用線或靠近水運碼頭布置。
3 肉類、水產類等加工廠的冷庫應布置在廠內牲畜、家禽、水產等原料區和鍋爐房、煤場、污物、污水處理場地夏季最大頻率風向的上風側。
4 總平面布置應做到近遠期結合,以近期為主,兼顧今後擴建的可能。對於設有鐵路專用線或水運碼頭的新建冷庫,其擴建冷庫位置宜預留在鐵路專用線的兩側或水運碼頭附近。
4.2.2 冷庫與其他建(構)築物的衛生防護距離應符合當地環保部門有關規定。
4.2.3 氨壓縮機房的位置應靠近冷負荷最大的冷間,並應有良好的自然通風環境。
4.2.4 變配電間應布置在氨壓縮機間的附近。
4.2.5 冷庫場區的主要道路和進入場區的主要道路應鋪設適於車輛通行的堅硬路面(如混凝土或瀝青路面)。路面應平坦,不積水,場區應有良好的排水系統。
4.2.6 廠區綠化應符合當地規劃部門要求。
4.3 庫房的要求
4.3.1 庫房布置應符合下列要求:
1 應滿足生產工藝流程要求,運輸線路要短,避免迂迴和交叉;
2 冷藏間平面柱網尺寸和層高應根據貯藏貨物的包裝規格、托盤大小、堆碼方式以及堆碼高度等使用功能確定,並應綜合考慮建築模數及結構選型的合理;
3 冷間應按不同的設計溫度分區、分層布置;
4 冷間建築的設計應盡量減少其隔熱圍護結構的外表面積。
4.3.2 每座庫房中冷間建築的耐火等級、層數和面積應符合表4.3.2的要求。冷間建築內防火牆應將外牆、屋面、樓面和地面的可燃隔熱材料截斷。
4.3.3 冷藏間的分間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應按貯藏食品的特性及冷藏溫度等要求分間;
2 有異味的貯藏食品應設單間。
4.3.4 庫房應設穿堂,其溫度應根據需要確定。
4.3.5 庫房的公路站台設計宜符合下列規定:
1 公稱體積大於4500m3的冷庫,其站台寬度為6~8m;公稱體積小於4500m3的冷庫,其站台寬度為4~6m。
2 站台邊緣頂面高出站台下地面0.9~1.4m,根據需要可設高度調節板。
3 站台邊緣頂側面應塗有明顯的黃、黑相間防撞標示色帶。
4 站台上應設罩棚,靠站台邊緣一側如有結構柱時,柱的邊緣距站台邊緣凈距不得小於0.6m;罩棚頂板應挑出站台邊緣的部分不得小於0.75m,罩棚凈高應適應運輸車輛的高度,且應設有組織排水。
5 根據需要可設封閉站台,封閉站台宜與冷庫穿堂合並布置
6 封閉站台的寬度及其內的溫度可根據使用要求確定,其外圍護結構應滿足相適應的保溫要求。
7 封閉站台的門洞尺寸及數量應與貨物吞吐量相適應。
4.3.6 庫房的鐵路站台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站台寬度7~12m;
2 站台邊緣頂面應高出軌頂1.1m,邊緣距鐵路中心線的水平距離為1.75m;
3 站台長度一般為220m,當受地形等條件限制時,可適當縮短,但不應少於128m;
4 站台上應設罩棚,其柱邊與站台邊緣凈距不應小於2m,其檐高和挑出長度應符合鐵路專用線的限界規定。
4.3.7 庫房的電梯宜設置在常溫環境內。電梯轎廂的選擇應充分利用電梯的起重能力。
4.3.8 庫房設置電梯的數量應按下列規定計算:
1 3t型電梯運載能力,按每小時20t計;2t型電梯按每小時13t計;
2 以鐵路進出貨為主的冷庫及港口中轉冷庫應按進出貨噸位和裝卸允許時間確定設置電梯的數量;
3 在以鐵路、水運進出貨確定電梯設置的情況下,其位置應兼顧日常生產和汽車裝卸貨使用的需要,不宜再為其另設電梯。
4.3.9 多層庫房的樓梯應設置在靠穿堂處,用非燃燒材料建造。如只設一個樓梯時,不得採用螺旋扇步形式。首層樓梯出口應靠近通向室外門。
4.3.10 帶水作業的加工間和溫度高、濕度大的房間不應與凍結物冷藏間毗連,生產流程必須毗連時,應考慮有良好的通風條件。
4.3.11 面積在1000m2以上的冷藏間應至少設兩個門。面積在1000m2以下的冷藏間可只設一個門。
4.3.12 庫房的過磅設備應根據進出貨操作流程短捷的原則和需要進行布置。
4.3.13 庫房工作人員需要的辦公室、烘衣室、更衣室、休息室及衛生間等輔助房間宜布置於穿堂附近,多層庫宜設置在首層、衛生間內應設自動沖洗的大小便器和洗手盆。
4.4 庫房的隔熱

4.4.1 隔熱材料的選擇應符合下列要求:

1 熱導率小;
2 不散發有毒或異味等對食品有污染的物質;
3 難燃或不燃燒,且不易變質;
4 塊狀材料應溫度變形系數小,易於在施工現場分割加工,且便於與基層粘結;
5 地面、樓面採用的隔熱材料,其抗壓強度不應小於0.25MPa;
4.4.2 圍護結構隔熱材料的厚度應按下式計算:

4.4.3 冷庫隔熱材料設計採用的熱導率值應按下式計算確定:

4.4.4 隔熱材料熱導率的修正系數b值可按表4.4.4規定採用。

4.4.5 圍護結構總熱阻R0可按本規范附錄B的規定確定。

4.4.6 庫房圍護結構外表面和內表面傳熱系數(αw、αn)和熱阻(Rw、Rn)可按表4.4.6規定採用。

4.4.7 圍護結構的總熱阻必須大於下式計算出的最小總熱阻。

4.4.8 圍護結構熱惰性指標D可按下式計算。

4.4.9 相鄰同溫凍結物冷藏間的隔牆可不設隔熱層。上下相鄰兩層均為同溫凍結物冷藏間時,其兩層間的樓板也可不設隔熱層。
4.4.10 冷庫底層冷間設計溫度低於0℃時,地面應採取防止凍脹的措施。
註:地面下為岩層或砂礫層,旦地下水位較低時可不作處理。
4.4.11 冷庫底層冷間設計溫度等於或高於0℃時,地面雖可不採取防凍脹措施,但應設置隔熱層。此時在空氣冷卻器基座下部及周圍1m范圍內的地面總熱阻(R0)應採用3.18m2·℃/W。
4.4.12 冷間圍護結構熱惰性指標不大於4時,其隔熱層外側宜設通風層。
4.4.13 庫房屋面及外牆外側宜塗白色或淺色。
4.5 庫房的隔汽和防潮

4.5.1 圍護結構兩側設計溫差等於或大於5℃時,應在溫度較高的一側設置隔汽層。

4.5.2 圍護結構蒸汽滲透阻可按下式驗算:

4.5.3 庫房隔汽層和防潮層的構造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磚外牆外側應抹面;
2 外牆的隔汽層應與地面隔熱層上下的隔汽層或防潮層搭接;
3 冷卻間或凍結間隔牆的隔熱層兩側均宜設置防潮層;
4 隔牆隔熱層底部應設防潮層;
5 樓面、地面的隔熱層上、下、四周應作防潮層或隔汽層。
4.6 構造要求
4.6.1 庫房屋面上應設置通風間層及隔熱層。
4.6.2 庫房頂層隔熱層採用塊狀隔熱材料時,不宜再做閣樓層。
4.6.3 僅用作鋪設鬆散隔熱材料的閣樓,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
1 閣樓樓面不應留有縫隙,若採用預制構件時,其構件之間的縫隙必須填實;
2 鬆散隔熱材料的設計採用厚度應比計算厚度增加50%;
3 閣樓柱應自閣樓樓面起包1.2m高度的塊狀隔熱材料,其厚度應使其熱阻不小於1.38m2·℃/W,其外側應設置隔汽層,隔汽層外面不應再抹灰。
4.6.4 庫房下列部位易形成冷橋:
1 由於承重結構需要連續,使隔熱層斷開的部位,如牆體、樓面與梁、板、柱的連接處;
2 門洞和設備管道穿牆、樓板四周部位;
3 門洞外面局部地面和樓面。
凡存在冷橋的部位,均應採取適當增鋪隔熱層的構造措施,以減少其部位的熱交換,避免結露或結霜。
4.6.5 嚴禁採用含水粘結材料粘結塊狀隔熱材料。
4.6.6 帶水作業的冷間應有保護牆面、樓面和地面的防水措施。
4.6.7 冰庫的圍護牆和柱應有防止冰塊沖撞的保護設施。
4.6.8 庫房屋面排水宜設置外天溝和牆外明裝雨水管。
4.6.9 冷間建築的地下室或地面架空層應防止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浸入,並應設排水設施。
4.6.10 外牆與閣樓樓面均採用鬆散可燃隔熱材料時,其相交處應設防火帶。
4.6.11 多層冷庫庫房外牆與檐口及穿堂與庫房連接部分的變形縫部位應做好防漏水的構造處理。
4.7 氨壓縮機房、變配電室和控制室
4.7.1 氨壓縮機房的防火要求應符合現行國家標准《建築設計防火規范》GBJ I6中火災危險性乙類建築的有關規定。
4.7.2 氨壓縮機房凈高應根據設備高度和採暖通風的要求確定,不宜高於6m。
4.7.3 氨壓縮機房的屋面應設通風間層及隔熱層。
4.7.4 氨壓縮機房的自動控制室或操作人員值班室應與機器間隔開,並應設固定密封觀察窗。
4.7.5 機器間內的牆裙、地面和設備基座應採用易於清洗的面層。
4.7.6 變配電室與氨壓縮機房毗連時,共用的隔牆必須採用防火牆,該牆上只允許穿過與配電室有關的管道、溝道,其孔洞周圍應採用非燃燒材料嚴密堵塞。
4.7.7 氨壓縮機房和變配電室的門應向外開啟,並採用手開門。
4.7.8 配電室如通過走廊或套間與氨壓縮機房相通時,走廊或套間門的材料應為難燃燒體,並應有自動關閉裝置;配電室與氨壓縮機房共用的隔牆上不宜開窗,如必須開窗時,應用難燃燒的密封固定窗。

其他專業略。

❺ 廚房冷庫及餐飲廚房冷庫怎麼建設

‍‍

採用氨為製冷劑的製冷系統的冷庫應建設在周邊人口密度較小的地方。在製冷機房門口外側便於操作的位置,應設置切斷製冷壓縮機電源的總開關,此開關應能停止所有製冷壓縮機的運轉,且應設置相關標識。若機器控制屏設於總控制間內,每台製冷壓縮機旁應增設按鈕開關。對於氨製冷系統的機房應裝有事故排風裝置;事故排風機應採用防爆型電機,當製冷系統發生意外事故而被切斷供電電源時,應能保證事故排風機的可靠供電。事故排風機的過載保護宜作用於信號報警系統而不直接停排風機。事故排風機的控制按鈕箱應在氨壓縮機房門外側的牆內暗裝。設在室外的冷凝器、油分離器等設備,應設有圍欄,禁止非操作人員進入,並設置標識。高壓貯液器設在室外時,應有遮陽棚。

冷庫須設變配電室,並應盡量靠近壓縮機房。氨壓縮機房、高低壓配電室須布置應急照明,照明持續時間不應小於30分鍾。機房照明燈具選用防爆燈具,照度宜為50-70Lx。氨壓縮機房應安裝氨氣濃度自動測量裝置,當氨氣濃度接近爆炸下限的10%時,應能發出報警信號。氨壓縮機房應設控制室於機房一側,起動及正常運行中會產生火花的動力設備的啟動控制設備、庫房溫度遙測、記錄儀表等應布置在控制室內。每台製冷壓縮機、泵、冷卻塔等設備電機應裝設電流表;同一台空氣冷卻器、蒸發式冷凝器等安裝有數台電機時可共用一塊電流表,共用一組控制電器及短路保護電器,但每台電機應單獨設置過載保護。

‍‍

❻ 冷庫液氨製冷設施與周邊的安全距離應該是多少

防護距離不宜小於150M。

充滿液氨的鋼瓶,放在日光照射的場地上30min就能爆炸,爆炸率是100%。為了保證生產和人身安全,製冷劑鋼瓶的充裝、使用、運輸和儲存都必須遵守相關安全技術要求。

操作人員啟閉鋼瓶閥門時,應站在閥的側面緩慢啟閉,鋼瓶的瓶閥凍結時,應把鋼瓶移到較暖的地方,或者用用潔凈的溫水解凍,嚴禁用火烘烤。立瓶應防止跌倒,禁止敲擊和碰撞。不得靠近熱源,與明火的距離不得小於10m,夏季要防止日光暴曬。瓶中氣體不能用盡,必須留有剩餘壓力。

(6)氨壓縮機房的布置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在使用冷庫時,應當及時的檢查一下冷庫壓縮機的運轉速度,看看其有沒有低壓壓力,溫度異常現象的發生。

2、正常情況下,壓縮機的油位應該在上下限之間,油麵沒有混濁物,如若發現油麵渾濁或者是油麵下降問題,一定要及時的進行處理,避免潤滑效果不良。

3、冷庫系統的電路應當及時檢查,看看其有沒有老化絕緣,線路過熱,線頭破損以及線頭松動等異常現象。

4、冷凝器翅片上面的灰塵和污物,應當及時的進行清理,避免出現堵塞現象。

5、如若在使用的過程當中發現了異常情況,應當立即切斷漏電保護器,讓機器停止運轉。

❼ 請問氨壓縮機房和氨管道的設計有什麼安全要求

我不是這行的,找來的東西是網上的。你參考以下:

.2.1 氨壓縮機房宜安裝氨氣濃度自動測量裝置,當氨氣濃度接近爆炸下限的10%時,應能發出報警信號。
7.2.2 氨壓縮機房宜設控制室,控制室應位於機房一側。在正常運行中會產生火花的氨壓縮機啟動控制設備、氨泵及空氣冷卻器(冷風機)等動力的啟動控制設備不應布置在氨壓縮機房中,庫房溫度遙測、記錄儀表等不宜布置在氨壓縮機房中。
7.2.3 每台氨壓縮機或氨泵的電動機均應裝設電流表。同一台空氣冷卻器(冷風機)的數台電動機可共用一塊電流表,共用一組控制電器及短路保護電器,但每台電動機應單獨設置過載保護。
7.2.4 每台氨壓縮機應在機組控制台上裝設緊急停車按鈕。
7.2.5 氨壓縮機房的事故排風機應採用防爆型電動機,當製冷系統發生意外事故而被切斷供電電源時,應能保證事故排風機的可靠供電。事故排風機的過載保護宜作用於信號報警系統而不直接停排風機。事故排風機的控制按鈕箱應在氨壓縮機房門外側的牆內暗裝。
7.2.6 氨壓縮機房的動力設備宜由低壓配電室按放射式配電。動力配線宜採用銅芯絕緣電線穿鋼管埋地暗敷或採用無銷裝銅芯電纜在電纜溝內敷設。
7.2.7 氨壓縮機房的照明方式宜為一般照明,照度設計宜為50~75l×,應選用防爆類型的熒光燈具,在設備間操作平台部分也可選用防爆類型的白熾燈具。照明線路宜採用截面不小於1.5mm3 的銅芯絕緣電線穿鋼管明敷。
7.2.8 氨壓縮機房宜設置應急照明,可選用自帶蓄電池組的防爆類型的應急照明燈具,應急照明持續時間不應小於30min。

❽ 誰能幫忙找下氨機房操作規范和鍋爐房操作規范!!!

只能找到這么多了

鍋爐房安全操作規程
1、鍋爐投入運行前,應對鍋爐本體、安全附件、給水設備、鼓風機等設備進行全面檢查,確認正常後,才能啟 動開機。
2、鍋爐升火、升壓時,應先開引風機通風5分鍾,排出爐 膛和煙道內殘存可燃氣體。
3、鍋爐升火速度應緩慢,從冷爐升火至運行狀態時間不得少於1--2小時,從熱爐壓火至運行狀態不得小於0.5小 時。
4、每班應定期排污1--2次,確保水位清晰、准確、可靠。 水位變動范圍不得超過正常水位±40毫米。
5、應定期排污宜在高水位低負荷時進行, 每次排污量約使水位下降30~50毫米。
6、每周應手動安全閥排氣試驗一次,防止閥芯和閥座粘住, 確保安全閥靈敏、可靠。
7、每月應沖洗壓力表存水彎管一次,檢查壓力表是否工常、准確。
8、每周應對備用給水設備(如蒸汽楚、注水器)試運轉一次,保訂其運轉良好。
9、每班必須做好鍋爐水質,處理工作。①、採用鈉離子交換器時,應按操作規程作業保證給水符合國家有關標准。②、採用爐內加純鹼處理時,應定期投放增加葯量。
10、每班應檢查引風機、爐排等軸承潤滑油脂情況,及時給予補充。
11、每班應清除鍋爐內積灰,沖洗地板,擦凈鍋爐、水泵、風機等設備上的積灰、油脂,保持鍋爐房整潔,做到文明生產。
12、鍋爐運行期間,必須密切監視水位、壓力和燃燒情況, 正確調整各種參數,每小時進行一次運行記錄。
13、鍋爐運行期間,應隨時檢查鍋爐人孔、手孔及受壓部件是否有泄漏變形等異常現象。
14、鍋爐運行期間,應定期檢查鼓風機、引風機、水泵爐排等運轉情況。
15、夜間壓火期間,應有專人值班。檢查壓力水位是否正常,檢查爐膛內煤層有否熄滅或復燃等情況。
16、鍋爐對外供汽時,應先打開分汽缸、蒸汽管下的疏水閥排盡冷凝水,而後稍開供汽閥進行暖管,最後再開大供汽閥 對外供汽。
17、鍋爐工必須持證上崗,沒有司爐操作證的人員不準上崗獨立操作鍋爐。

氨機冷庫機房設計規范:

第1條 氨機冷庫機房的防火要求應符合現行《建築設計防火規范》中火災危險性乙類建築的有關規定。

第2條 氨機冷庫機房凈高應根據設備高度和採暖通風的要求確定,一般不宜高於六米。

第3條 氨機冷庫機房的自動控制室或操作值班室應與機器間隔開,並應設固定觀察窗。

第4條 氨機冷庫機房屋面應採取隔熱或保溫措施。

第5條 氨機冷庫機房機器間的牆裙、地面和設備的基座應採用易於清洗的面層。

第6條 氨機冷庫的變配電室與氨壓縮機房毗連時,共用的隔牆應採用耐火極限不低於4小時的非燃燒體實體牆,並應抹灰。該牆上只允許穿過與配電室有關的管道、溝道,其孔洞周圍應採用非燃燒性材料嚴密堵塞。

第7條 氨機冷庫機房和變配電室的門應向外開啟,不得用側拉門。配電室可通過走廊或套間與氨壓縮機房相通,走廊或套間門的材料應為難燃燒體,並應有自動關閉裝置。配電室與氨壓縮機房共用的隔牆上不宜開窗;如必須開窗時,應用難燃燒的密封固定窗。

❾ 液氨壓縮機房要配什麼常用葯品

1、氨壓縮機房宜安裝氨氣濃度自動測量裝置,當氨氣濃度接近爆炸下限的10%時,應能發出報警信號。 2、氨壓縮機房宜設控制室,控制室應位於機房一側。在正常運行中會產生火花的氨壓縮機啟動控制設備

閱讀全文

與氨壓縮機房的布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深圳周立功單片機 瀏覽:56
圓上點與點之間角度演算法 瀏覽:862
怎麼知道微信關聯了哪些app 瀏覽:696
android事件驅動 瀏覽:881
簽約大屏系統源碼 瀏覽:783
安卓系統怎麼轉入平板 瀏覽:421
安卓手機相機怎麼提取文字 瀏覽:217
如何查看伺服器映射的外網地址 瀏覽:983
圖片刺綉演算法 瀏覽:673
阿里雲伺服器沒有實例 瀏覽:605
綿陽有沒有什麼app 瀏覽:848
怎麼用游俠映射伺服器 瀏覽:919
為什麼無意下載的app無法刪除 瀏覽:306
word2007打開pdf 瀏覽:117
php正則class 瀏覽:737
怎麼在文件夾查找一堆文件 瀏覽:544
核酸報告用什麼app 瀏覽:793
u8怎麼ping通伺服器地址 瀏覽:994
安卓什麼手機支持背部輕敲調出健康碼 瀏覽:871
程序員抽獎排行 瀏覽: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