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果把46億年的地殼運動史縮短到一天(24小時計)。這樣,你看到的地殼運動是什麼樣子的
如果在24小時完成46億年的地殼運動人類看不到的,縮短到24小時沒人能生存
❷ 地球生命進化史 地球45億年的歷史壓縮成一天24小時是怎樣的
如果把地球45億年的歷史壓縮成普通的一天,那麼,生命起始很早,出現第一批最簡單的單細胞生物大約是在早上4點鍾,但在此後的16個小時里沒有取得多大進展。直到晚上差不多8點30分,這一天已經過去六分之五的時候,地球才向宇宙拿出點成績,但也不過十一層靜不下來的微生物。然後,終於出現了第一批海生植物。20分鍾以後,又出現了第一批水母以及澳大利亞艾迪亞卡拉動物群。晚上9點4分,三葉蟲登場了,幾乎緊接著出場的是布爾吉斯頁岩形狀美觀的動物。快到十點的時候,植物開始出現在大地上。過不多久,在這一天還剩下不足兩個小時的時候,第一批陸生動物接著出現了。由於十分鍾左右的好天氣,到了10點24分,地球上已經覆蓋著石炭紀的大森林,他們的殘留物變成了我們的煤。第一批有翼的昆蟲亮了相。晚上11點剛過,恐龍邁著緩慢的腳步登上了舞台,支配世界達三刻鍾左右。午夜前20分鍾,它們消失了,哺乳動物的時代開始了。人類在午夜前1分鍾17秒出現。按照這個比例,我們全部有記錄的歷史不過幾秒鍾長,一個人的一生僅僅是剎那功夫。
在這大大壓縮的一天中,大陸到處移動,以似乎不顧一切的速度砰地撞在一起。大山隆起又撫平,海洋出現又消失,冰原前進又後退。在這段時間里,每分鍾大約三次,在這個星球的每個地方亮起一道閃光,顯示隕石撞擊了地球。在隕石轟擊,很不穩定的環境里,竟然還有東西能存活下來,這是令人驚嘆的,實際上,沒有很多東西能挺過很長時間。
地球上的生命有著一個極其相似的特點:生命會滅絕,而且相當經常。盡管物種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聚集起來保存自己,但它們經常崩潰和死亡。他們變得越復雜,好像滅絕的越快。為什麼那麼多生命沒有雄心壯志,這也許是一個原因。
生命如此短暫,而個體那麼渺小,我們多麼幸運,所以要慢慢享受生活,不必費盡心機。
❸ 把46億年縮成24小時,地球誕生是不是只需要一分鍾了
我們的星球的前身——原始地球(the proto-Earth),從無到有,整個形成過程只花了500萬年的時間。這是丹麥哥本哈根大學地球研究所恆星與行星形成中心(Star Plan)的一項新研究提出的新理論。
❹ 人與自然中哪一集是介紹如果地球誕生到現在只有24小時,趙忠祥解說的
如果從地球誕生至今只有24小時【核心提示】如果從地球誕生至今只有24小時,那麼在24小時的地球歷史中,人類在最後3分鍾才登場,最後的1分10秒,現代人類才出現。地球誕生已有46億年,先後經歷了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以及我們現在正處於的新生代。地質時間通常以百萬年計,對普通人來說,這是個很抽象的概念。為了向大家簡明易懂地介紹地球自誕生以來的演變情況,我們把地球46億年的歷史濃縮為一天,即24小時,以大家比較熟悉的時間尺度來看地球的演化長卷。
地球的誕生(00:00-03:39)
地球於46億年前誕生,這是起點,放在一天24小時中即是零點零分。46億年前至39億年前這段時間是地球的誕生期,換算過來便是零點零分到3點39分。地球誕生,最初的海洋開始形成,海洋中簡單的有機物生成,這是原始生命誕生的前提條件。24小時的歷史中,地球誕生佔用了3小時39分鍾。
太古代(05:43-16:09)
地球39億年前形成之後,一直到35億年前,進入第二個地質年代——太古代。35億年前至15億年前,即5點43分到16點09分,地球處於太古代。按照現在的一天算,從早上5點43分,天剛蒙蒙亮,一直到下午4點09分,太陽開始西落,幾乎整個白天地球都處於太古代。這一時期,地球屬高溫氣候,火山活動強烈,太陽輻射強,原核生物出現,地球上出現了原始生命。
元古代(16:09-21:00)
15億年前,即16點09分,地球進入元古代,元古代結束於5億7000萬年前,即21點。地球從下午、傍晚,到天黑點燈,都處於元古代。元古代時期,真核生物、多細胞藻類和低等無脊椎動物出現,地球氣溫開始下降,火山活動減少,海洋面積增加。
古生代(21:00-22:40)
5億7000萬年前,即2l點,地球進入古生代,結束於2億4800萬年前,即22點40分。古生代下面又細分為寒武紀、奧陶紀、志留紀、泥盆紀、石炭紀和二疊紀。
寒武紀(5億7000萬年前至5億500萬年前),即21點到21點20分,大型藻類開始出現,氣候比較溫和。
奧陶紀(5億500萬年前至4億3800萬年前),即2l點20分到21點41分,這21分鍾是無脊椎動物的全盛期,氣候溫暖,海洋面積繼續擴大。21點41分,地球上發生了第一次生物大滅絕,即奧陶紀大滅絕。這次滅絕原因為奧陶紀末期發生了一次規模較大的冰期,范圍包括今天的非洲、南美洲及歐洲,由於氣候變冷和海平面下降,生活在水體中的85%的無脊椎動物滅絕。
志留紀(4億3800萬年前至4億800萬年前),即21點41分到21點50分,裸蕨和陸生節肢動物出現。
泥盆紀(4億800萬年前至3億6000萬年前),即21點50分到22點05分,這15分鍾是魚類全盛期,並出現了很多新物種,石松、木賊,真蕨出現,兩棲類、無翅昆蟲開始出現。志留紀和泥盆紀均氣候乾熱,海洋開始退卻。22點05分,第二次生物大滅絕發生,海洋生物遭受滅頂之災,同樣也是因為氣候變冷和海洋面積減小。
石炭紀(3億6000萬年前至2億8600萬年前),即22點05分到22點28分,這23分鍾是兩棲類動物的全盛期,巨型有翅昆蟲開始出現,氣候溫和潮濕,造山運動頻繁。
二疊紀(2億8600萬年前至2億4800萬年前),即22點28分到22點40分,氣候乾熱,地殼褶曲,造山運動頻繁。22點40分,第三次生物大滅絕發生,超過95%的生物滅絕。這次大滅絕使得佔領海洋近3億年的主要生物從此衰敗並消失,讓位於新生物種類,生態系統也獲得了一次最徹底的更新,為恐龍等爬行類動物的進化鋪平了道路:科學界普遍認為,這一大滅絕是地球歷史從古生代向中生代轉折的里程碑。
從21點到22點40分持續了1個小時40分鍾的古生代,是無脊椎動物繁盛期,魚類、兩棲類、爬蟲類開始出現,綠色植物開始出現。
中生代(22:40-23:37)
2億4800萬年前至6500萬年前,即22點40分到23點37分,地球處於中生代,夜已經很深,但此時的地球卻異常熱鬧,因為恐龍的全盛時期來了,中生代下面細分為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
二疊紀(2億4800萬年前至2億1300萬年前),即22點40分到22點51分,這11分鍾對地球來說很重要,在這11分鍾里恐龍和哺乳動物出現了。22點51分,第四次生物大滅絕發生,大約有76%的生物——其中主要是海洋生物在這次滅絕中消失。
侏羅紀(2億1300萬年前至1億4400萬年前),22點51分到23點12分,氣候溫和潮濕,這21分鍾是恐龍的全盤期,始祖鳥開始出現。
白堊紀(1億4400萬年前至6500萬年前),23點12分到23點37分,地球溫度下降,地殼運動增加,內陸海及沼澤增多,開花植物和真鳥出現。
6500萬年前,即23點37分,地球經歷第五次物種大滅絕,75%~80%的物種滅絕,這次大滅絕事件最為著名,因為統治地球達1400萬年之久的恐龍時代就此終結,為哺乳動物和人類的登場提供了契機。
新生代
第五次生物大滅絕後,地球進入新生代,氣候由熱變冷,海洋縮小,單子葉植物、靈長類動物出現。165萬年前,即23點57分,這是個重要的時刻,因為人類登上了歷史舞台。在24小時的地球歷史中,人類在最後3分鍾才登場,最後的1分10秒,現代人類出現。
第二天會重新開始,但重新開始的第二天會是什麼樣子呢?
(摘編自《地球》2012年第3期劉奎峰文章)
【清風朗月的話】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這部紀錄影片告訴我們,經過四十多億年的漫長演變,地球變成一個物種繁多、資源豐富、奇特美麗的藍色星球。然而,自人類出現以來,我們只用了二十多萬年的時間,便將地球的寶貴資源消耗殆盡,珍稀物種滅絕,原始資源奇缺,污染日益嚴重,人類強加於地球的種種痕跡,使地球正發出痛苦的呻吟與抗拒。中國古代的先哲先賢們主張「天人合一」,要求人們敬畏自然、善待自然。日益頻乃的自然災害使人類遭受了無數巨大損失,這是否是一種「天遣」呢?人類以及地球的明天將何去何從?這應是這部影片帶給我們的思考。在此,博主推薦博友一看。如果從地球誕生至今只有24小時
誕生期 46億年前-39億年前 0:00-3:39
形成期 39億年前-35億年前 3:39-5:43
太古代 35億年前15億年前 5:43-16:09
元古代 15億年前5億7000萬年前 16:09-21:00
古生代 5億7000萬年前-2億4000萬年前 21:00-22:40
**寒武紀
5億7000萬年前-5億500萬年前 21:00-21:20
**奧陶紀 5億500萬年前-4億3800萬年前 21:20-21:41
第一次生物大滅絕
**志留紀 4億3800萬年前-4億800萬年前 21:41-21:50
**泥盤紀 4億800萬年前-3億6000萬年前
21:50-22:05 第二次生物大滅絕
**石炭紀 3億6000萬年前-2億8600萬年前 22:05-22:28
**二疊紀
2億8600萬年前-2億4800萬年前 22:28-22:40 第三次生物大滅絕
中生代 2億4800萬年前-6500萬年前 22:40-23:37
**三疊紀
2億4800萬年前-2億1300萬年前 22:40-22:51 第四次生物大滅絕
**侏羅紀 2億1300萬年前-1億4400萬年前
22:51-23:12
**百堊紀 1億4400萬年前-6500萬年前 23:12-23:37 第五次生物大滅絕
新生代 6500萬年前-
23:37-0:00
165萬年前,即23:57,人類登上歷史舞台。在24小時的地球歷史中,人類在最後3分鍾才登場,最後的1分10妙,現代人類出現。
❺ 用一天走完地球歷史的四十多億年,會發生什麼
如果把地球46億年歷史,里球年,如果把地球46億年歷史,壓縮成24小時,會發生什麼
0:00分,太陽系剛剛形成,剩下的星雲殘骸開始逐漸融合到一起,並造就了原始的地球
0:11分,一顆名為忒伊亞的行星與地球相撞,巨大的沖擊力產生了無數的碎片,在引力的影響下,這些碎片開始不斷聚集到一起,並形成了早期的月球
0:47分,太陽系後轟炸時期結束,地球表面開始慢慢冷卻,固體地殼也逐漸形成
凌晨1:50分,大氣層溫度漸漸趨於穩定,地球開始下起一場,持續了上百萬年之久的滂沱暴雨,所有的水源匯聚在一起,並形成了早期的原始海洋
凌晨3:00整,在海底最深處火山口的邊緣,一群有機分子悄然聚集在一起,並神奇地進化出了,地球上最古老的生命體
凌晨5:00整,所有細胞的祖先,亦或者是地球上所有物種,在分化之前的最後一個共同祖先,“露卡”誕生了
晚上11:39分,一個直徑達10公里的隕石撞上了地球,巨大的沖擊力引發了毀滅性的災難,在眾多生物的一片哀嚎之下,第五次生物大滅絕正式開始
晚上11:40分,一隻渾身覆蓋著毛發,外形像老鼠的小動物在一片廢墟之中,幸運地存活了下來,它便是如今所有靈長類動物的共同祖先,始祖獸
晚上11:59:22秒,人屬的第一個動物,才終於在地球上出現,但這時的人類還極為原始,並不具備任何有別於其他動物的能力
晚上11:59:45秒,直立人終於學會了火焰的使用,他們開始憑借這一巨大優勢,在眾多動物中脫穎而出,並逐漸走向了世界各地
晚上11:59:58秒,科學界普遍承認的現代人類,擁有思維能力的早期智人,在非洲大陸,在最後的0.1秒,人類史上的第一個文明,蘇美爾文明,才在兩河流域誕生
在最後的0.01秒,人類才正式步入了現代社會,並提出了進化論,相對論,量子力學,發明了抗生素,手機,火箭,沒錯,我們是從地球誕生的46億年以來,第一個用了不到10萬年的時間,就打破生物圈限制的物種,但我們,卻也是對地球造成傷害最大的物種
根據科學家研究表明,目前我們正處於第六次生物大滅絕期間,受人類活動的影響,現今物種滅絕的速度,是地球演化年代,平均滅絕速度的100倍以上
如果按照目前的形勢發展下去,可能用不了幾千年,人類文明就會被地球徹底淘汰掉,我們其實並沒有多特殊,也並沒有多偉大,我們只不過是地球歷史上那一閃而過,那根本不值得一提的,短暫文明
❻ 假如人類突然滅絕,後來的智慧生物,如何知道我們的存在
6500萬年前,一顆巨大的小行星撞擊地球,結束了恐龍對地球長達數億年的「統治」,眾多哺乳動物才得以登上 歷史 的舞台,進而角逐「地球霸主」的寶座。
作為哺乳動物的一員,古猿依靠先天的肢體優勢,以及後天進化速度極快的大腦脫穎而出,走在了爭奪霸主之路的最前端。
而後,經過數百萬年的進化古猿變成了人類,進一步進化的肢體以及聰慧的大腦,讓人類能夠製造出更加先進的工具,擺脫了茹毛飲血的生活方式。最主要的是,依靠著先進的工具人類終於問鼎「地球霸主」的寶座,開啟了輝煌的文明之路。
18世紀60年代,得益於機器的發明和普及,人類的生產力有了飛躍的發展,標志著人類文明走上了發展的快車道。以至於僅僅數百年後,人類就完成了進入宇宙乃至踏足月球的壯舉,實現了千百萬年的夢想。
有了先進 科技 的加持,人類的目光開始不僅僅停留在「現在」,部分科學家開始「回頭看」,研究起人類的進化歷程。
隨著對人類的進化史、生物的進化史、地球 歷史 的深入研究,一個令人震驚的實事開始擺在人類的面前:如果將地球46億年的 歷史 壓縮成24小時,那麼人類從誕生到現在,所耗費的時間差不多隻有1分鍾左右。
在震驚於地球的古老和人類的短暫時,一個不可忽視問題開始出現在人們的心中:人類是地球上第一批智慧生物嗎?或者說人類文明是地球上第一個文明嗎?史前文明是否存在呢?
經常關注科學方面消息的朋友應該知道,目前科學界主流說法認為「史前文明」是不存在的,「史前文明理論」是不科學的。
而科學界之所以會這樣認為,憑借的不是胡亂的猜測,而是切實的證據。目前在地球上沒有發現任何一處確鑿的史前文明遺跡。最主要的是,在世界各地發現的礦床或者石油井中,也沒有發現任何被開采或者使用過的痕跡。
當然了,雖然說科學界對於「史前文明理論」予以否認,但是仍然有許多人堅信史前文明的存在,他們認為目前找不到史前文明的遺跡,或者礦床沒有開采過的痕跡很有可能是因為史前文明距今極為久遠,遠到時間抹去了一切痕跡。
但是這個說法遭到了許多科學家的駁斥,因為如果史前文明真的存在過,即便是時間將他們遺留的建築抹去了,但是還會有許多痕跡能保持幾億年甚至是十幾億年前不會消失。
以人類為例,如果說人類此時此刻突然從地球上消失,那麼能保存十幾億年的痕跡至少有三種,也就說如果人類消失之後,又出現了新的智慧生物,那麼憑借著三種痕跡,新的智慧生物一定會發現人類曾經在地球上存在過,下面就來看看是哪三種痕跡能證明人類存在過吧。
一、化石
我們都知道化石是研究古生物最好的途徑,那麼化石究竟怎麼形成的呢?其實很簡單,當生物死亡的時候,他們的軀體如果能在巧合之下被砂石泥土掩埋,那麼經過一萬年以上的歲月變遷,被泥沙掩埋的軀體中有機物會被逐漸分解,剩下的部分比如說骨骼、外殼等,會跟周圍的沉積物一起石化,就變成了我們熟悉的化石。
而化石之所以能夠成為研究古生物最好的幫助,不僅僅是因為化石能夠相對完整的呈現出生物的身體結構,主要原因在於它的保存期限極長。
根據科學家的計算,如果地下埋了一個化石,只要不改變這塊區域的環境,並且沒有地震等大型的地質活動,那麼這塊化石少說能保存幾十億年。
可能你會覺得非常不可思議,但是事實就是如此,要知道目前人類發現的最古老的化石距今大約37.7至42.9億年。
所以說假如地球人類突然滅絕,只要滅絕方式不是憑空消失,那麼一定會在地球上留下非常非常多的化石,畢竟目前世界總人口有70多億。
所以說如果人類滅絕之後地球又誕生了智慧生命,那麼只要他們的文明程度發展到跟人類現在差不多,那麼他們知道人類的存在幾乎是一種必然。
同理,如果人類誕生之前地球上有過史前文明,那麼即便是他們距離我們幾十億年,我們依然應該發現他們的化石,但是迄今為止一無所獲,這種情況唯一合理的解釋就是史前文明並不存在。
二、地層擾動
人類建造的各種大型建築、地下工程、鑽井活動等等,都會對地下數米甚至數千米的地層造成不可逆轉的「破壞」,這種破壞不僅包括地下遺留的金屬和各種非金屬物體,還包括對原有沉積地層序列的打亂,從而在地層中留下「擾動」的痕跡。
即便是經過漫長的歲月,那些遺留的金屬和非金屬物體以及被地質活動所降解,抹去了大部分物質遺存,但是對地層原始疊加序列的破壞卻是永遠都不會被消除的。也就是說地層中永遠都會遺留被「擾動」的痕跡。
時至今日,科學家們仍然能夠在地層中找到幾十億年前,古代水底生物對於沉積物的擾動痕跡。所以如果人類突然滅絕,那麼後來的智慧生物一定能夠在底層中發現擾動的痕跡。
他們根據這些痕跡,完全能夠判斷出人類當時的文明發達程度、滅絕時間、滅絕原因等關鍵信息。
同理,如果史前文明存在的話,人類早就應該在地層中發現他們擾動的痕跡。可現實是,人類在地層中發現了大量幾十億年前蟲子的擾動痕跡,從來沒有發現過智慧生物的擾動痕跡。由此,「時間」幾乎沒有辦法成為借口。
三、放射性物質「鈾」
提到放射性物質,估計大部分的人都會首先想到「鈾」。因為「鈾」元素是目前在自然界中能夠發現的最重的元素,並且它還擁有極長且穩定的半衰期,大約數十萬年~45億年。
也正是因為「鈾」的這種特性,科學家們才將它放在「旅行者一號」身上,企圖讓宇宙中可能存在的外星文明發現它時,能夠通過測量「鈾」的衰變程度,來判斷「旅行者一號」的製造時間,從而大體推斷出地球的位置。
其實「鈾」在剛被人類發現的時候,因為它穩定不褪色,所以一般用來給瓷器上色。直到人類發現了核裂變進入核能時代,才將「鈾」作為一種核能燃料。
不過「鈾」並不是從鈾礦中開采出來之後立馬就能使用的,因為鈾礦中的「鈾235」豐度不同,所以還需要對它進行提純處理才能使用。
所以說,因為「鈾」的半衰期極長,所以如果人了突然滅絕,那麼只要後來的智慧生物發展到核能時代,就一定能通過世界各地發現的提純過的「鈾」,或者鈾礦中的「鈾」,知道人類曾經存在過,甚至還能從中知道人類大約什麼時候滅絕的。
同理,如果史前文明存在,並且發展到了核能時代,現在一定能在某地發現核廢料,或者衰變程度很厲害的「鈾」,但是目前為止並沒有發現,只能說明史前文明不存在。
總而言之,如果人類突然滅絕,那麼後來的智慧生物肯定能從以上三個方面發現人類的存在,而如果存在史前文明的話,人類也能從以上三個方面知道他們的存在。
看完了以上三個方面的分析,您覺得信服嗎?歡迎在下方說說您的想法!
❼ 地球生物演化如果濃縮成一天24小時,是 如何換算怎麼計算的
直接將46億,平均分成24分,每一份約是1.917億年
39億為例,46-39=7億
7/1.917=3.651h,所以小時部分是3
分鍾部分呢?0.651X60=39.06
所以3.651h=3h39min
這就是最開始的3:39的由來
剩下的時間點可以依照這個演算法依次求出
也即將46減去您的時間點(全部化為以億為單位的數)
除以1.917
整數部分即是小時部分
小數部分乘以60,結果的四捨五入後的整數部分即是分鍾部分。
❽ 有46億年歷史的地球,壓縮成1天,到底會發生什麼
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如果把地球46億年 歷史 ,壓縮成24小時會發生什麼?
首先,從0點00分開始,太陽系剛剛形成,剩下地星雲殘骸開始逐漸融合到一起,並造就了原始的地球。0點11分,一顆名為忒伊亞的行星與地球相撞,巨大的沖擊力產生了無數的碎片。在引力的影響下,這些碎片開始不斷聚集到一起,並形成了早期的月球。0點47分,太陽系後轟炸時期結束,地球表面開始慢慢冷卻,固體地殼也逐漸形成。
凌晨1點50分,大氣層溫度漸漸趨於穩定,地球開始下起一場持續了上百萬年之久的滂沱暴雨。所有的水源匯聚在一起,並形成了早期的原始海洋。凌晨3點整在海底最深處火山口的邊緣,一群有機分子悄然聚集在一起,並神奇地進化出了地球上最古老的生命體。凌晨5點整,所有細胞的祖先,亦或者是地球上所有物種在分化之前的最後一個共同祖先,「露卡」誕生了。上午10點20分,細胞擁有了類似於光合作用的能力,大氣中的氧氣含量開始迅速增加,部分氧氣轉化為了臭氧,並漸漸形成了如今的臭氧層。
下午5點15分,細胞終於進化出了專門生產能量的線粒體,各細胞之間的分工協作。變得越來越成熟復雜的多細胞生物開始出現。晚上8點20分,地球上的生命不再局限於海洋,一些海生植物開始向陸地遷移,並迅速遍布到了世界的各個角落。
晚上9點10分,寒武紀迎來了生命大爆發,多種復雜的生命形式接連出現。地球上開始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晚上9點27分,鋼瓦納大陸進入南極地區,大片的冰川使洋流方向發生了空前的改變,整個地球溫度開始急劇下降,最終導致了85%以上的物種消失,史稱第一次生物大滅絕。晚上9點42分,由於植物在陸地上發展繁榮,並提供了大量的食物來源,因此海洋生物也開始逐漸轉移到陸地生活。
從晚上10點開始,一直到11點為止,這短短的一小時內,地球上又發生了三次生物大滅絕。面對當時的生命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但恐龍卻幸運地存活了下來。晚上。11點39分,一個直徑達10公里的隕石撞上了地球,巨大的沖擊力,引發了毀滅性的災難。在眾多生物的一片哀嚎之下,第五次生物大滅絕正式開始。晚上11點40分,一隻渾身覆蓋著毛發,外形像老鼠的小動物在一片廢墟之中幸運地存活了下來。
他便是如今所有靈長類動物的共同祖先時「始祖獸」。晚上11點59分22秒人屬的第一個動物才終於在地球上出現。但這時的人類還極為原始,並不具備任何有別於其他動物的能力。晚上11點59分45秒,直立人終於學會了火焰的使用,他們開始憑借這一巨大優勢在眾多動物中脫穎而出,並逐漸走向了世界各地。
晚上11點59分58秒,科學界普遍承認的現代人類擁有思維能力的早期智人,在非洲大陸出現了,在最後的0.1秒人類史上的第一個文明,蘇美爾文明才在兩河流域誕生,在最後的0.01秒,人類才正式步入了現代 社會 ,並提出了進化論、相對論,量子力學,發明了抗生素,手機,火箭。沒錯,我們是從地球誕生了46億年以來,第一個用了不到十萬年的時間,就打破生物圈限制的物種。
但我們確實對地球造成傷害最大的物種。根據科學家研究表明,目前我們正處於第六次生物大滅絕期間,並且受人類活動的影響,現今物種滅絕的速度是地球演化年代平均滅絕速度的100倍以上。
如果按照目前的形勢發展下去,可能用不了幾千年人類文明就會被地球徹底淘汰掉。我們其實並沒有多特殊,也並沒有多偉大,我們只不過是地球 歷史 上那一閃而過,那根本不值得一提的,短暫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