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硬粘土的壓縮模量Es數值是多少
壓縮模量(Es):是指在側限條件下受壓時壓應力δz與相應應變qz之比值;即
Es= δz/ qz 單位:Mpa
壓縮模量與壓縮系數之關系:Es越大,表明在同一壓力范圍內土的壓縮變形越小,土的壓縮性越低。
Es=1+e1/a
式中:e1 :相應於壓力p1時土的孔隙比。
a :相應於壓力從p1 增至p2時的壓縮系數。
變形范圍:
粗砂:33-46MPa,中砂:33-46,細砂:24-37,粉砂:10-14;粉土:11-23,黏土范圍較大,詳細取值可參考工程地質手冊
Ⅱ 土體變形規律
土力學至今還是把土體變形視為線性法則,即
地質工程學原理
或
地質工程學原理
式中:ε為孔隙比;P為壓力;α為壓縮指數。
實際上,土體變形遵循如下的曲線規律(圖4-5,4-6)。土體變形規律實際為曲線變形法則,而工程實際中常常作為線性法則處理。結果是在割點以下的應力水平狀態下對土體變形計算結果小於實際變形,而在割點以上應力水平狀態下對土體變形計算結果則大於實際變形,結果都是失真的。
圖4-5 土體變形特徵曲線
圖4-6 黃土壓縮曲線
土體變形實際上是土體在附加應力作用下土體中孔隙壓縮、孔隙中氣體和水排出的結果。在一般工程荷載作用下,土粒壓縮變形遠遠小於土體中氣體和水從孔隙中擠出,孔隙壓縮產生的變形。故在實際工程中把土體孔隙壓縮變形近似地作為土體壓縮變形,通常用孔隙比ε變化Δε來表示。土體中含水量愈高,土體變形愈以孔隙變形為主;當含水量很低,處於干固狀態時,在作用力較小時則其變形以顆粒間聯結變形為主,其變形曲線曲率不同於潮濕狀態(圖4-6)。在高作用力下,土體顆粒間聯結被破壞,其變形曲線與潮濕狀態相同。根據實驗結果統計得知,潮濕狀態土體變形基本法則符合於半對數曲線法則,即:
地質工程學原理
式中Cm為潮濕土體壓縮指數,其倒數1/Cm為壓縮模量E0,這是一維壓縮模型。上式又可寫為
地質工程學原理
在應力由σ0改變至σ時土體體積V改變為
地質工程學原理
當初始土層厚度為H0時,在一維壓縮條件下土層壓縮量為
地質工程學原理
此公式可作為潮濕土體地基一類工程土體壓縮變形估算公式。
干固類土體變形規律遵循指數法則,即
地質工程學原理
式中:ε0,σ0為初始狀態土體的孔隙比和土體中的應力;ε,σ為土體工作狀態的最終孔隙比和土體中的應力;Cd為干固狀態土體壓縮指數,其倒數1/Cd為壓縮模量E0。
在土體中應力由σ0改變到σ時,其體積改變為
地質工程學原理
當初始土層厚度為H0,土體中應力由σ0改變到σ時,土層單向壓縮量為
地質工程學原理
這個公式可適用於干固狀態土體在結構聯結未被破壞狀態下的地基一類地質工程變形估算。
土體變形不是受荷載作用後立即就完成的,而是經過排氣排水過程完成的。排氣過程是短暫的,排水過程隨著土體滲透系數不同經歷的過程是不同的。簡單地說,土體滲透系數愈大壓縮完成愈快,滲透系數愈小的土體,如粘性土,需經歷幾年的時間才能完成土體的固結過程。這個問題太沙基研究得比較透徹,一般的書籍都引用他的研究結果。在這里就不重復了。
Ⅲ 土力學壓縮試驗變形值怎麼算
壓縮試驗是測定材料在軸向靜壓力作用下的力學性能的試驗,是材料機械性能試驗的基本方法之一。主要用於測定金屬材料在室溫下單向壓縮的屈服點和脆性材料的抗壓強度。
壓縮模量壓縮模量是指土在完全側限條件下的豎向附加應力與相應的應變增量之比,也就是指土體在側向完全不能變形的情況下受到的豎向壓應力與豎向總應變的比值。壓縮模量可以通過室內試驗得到,是判斷土的壓縮性和計算地基壓縮變形量的重要指標之一。土的壓縮模量越小,土的壓縮性越高。
壓縮系數:
壓縮曲線反映了土受壓後的壓縮特性,它的形狀與土試樣的成分、結構、狀態以及受力歷史有關。壓縮性不同的土,其中,e-p曲線的形狀是不一樣的。假定試樣在某一壓力P,作用下已經壓縮穩定,現增加一壓力增量至壓力Pz。
對於該壓力增量,曲線越陡,土的孑L隙比減少越顯著,表示體積壓縮越大,該土的壓縮性越高。壓縮曲線的坡度可以形象地說明土的壓縮性的高低。土體壓縮系數是描述土體壓縮性大小的物理量,被定義為壓縮試驗所得e-p曲線上某一壓力段的割線的斜率。
壓縮指數壓縮試驗所得土孔隙比與有效壓力對數值關系曲線上直線段的斜率。
Ⅳ 工程中採用的土的壓縮性指標有哪幾個
兩個,壓縮系數 a 值與土所受的荷載大小有關。工程中一般採用 100 ~ 200 kPa 壓力區間內對應的壓縮系數 a 1-2 來評價土的壓縮性。即:
a 1-2 <0.1/ MPa 屬低壓縮性土;
0.1 /MPa ≤ a 1-2 <0.5/ MPa 屬中壓縮性土;
a 1-2 ≥ 0.5/ MPa 屬高壓縮性土。
壓縮模量是另一種表示土的壓縮模量的指標,Es越小,土的壓縮性越高。
Es<4MPa 高壓縮性土。
流體在密閉狀態下,隨著壓強的增加體積減少而密度增加的性質。液體的壓縮性很小,可忽略不計,即隨壓強變化,體積幾乎是不變的。而氣體則相反,因此氣體視為可壓縮的。在建築工程中,壓縮性是指岩土體受荷載作用時體積縮小的性狀。
(4)孔隙比壓縮模量擴展閱讀:
對於飽和的無粘性土,由於透水性大,故在壓力作用下土中水很快被排出,其壓縮過程能很快完成;而飽和粘性土,則由於透水性較小,土中水的排出只能緩慢進行,故要達到壓縮穩定需要相當長的時間。
土顆粒發生相對移動的情況也是有的,但較排水固結來講,相對量較小。土的壓縮性高低以及壓縮變形隨時間的變化規律,可通過壓縮試驗或現場荷載試驗確定。在工程上, 用壓縮系數評定土的壓縮性。
黃土狀土因為有比較多的孔隙,為壓縮提供了空間。壓縮性與孔隙比有很好的相關性,即孔隙比大,壓縮性高;土的顆粒成分對壓縮性有一定的影響。
譬如顆粒的組合結構狀態、各粒組的含量等,其中的黏粒含量成分佔的比例雖較小,但由其與水作用的特殊性,使其對黃土狀土的壓縮性的影響非常大。
Ⅳ 請問土力學中E50代表什麼意思
土的孔隙比e
土中孔隙體積與土粒體積之比稱為孔隙比。
e=Vv/Vs
w代表含水量
r代表重度
e代表孔隙比
Ip代表塑性指數
IL代表液性指數
a1-2代表100-200Kpa的壓縮系數
Es1-2代表100-200Kpa的壓縮模量
將載入起始的切線模量定義為E0,
屈服強度一半應力水平所對應的割線模量(實際指土體的平均載入模量)定義為E50,
Ⅵ 軟弱地基處理
一、軟弱地基的種類和特點
深圳依山面海,特區范圍內軟弱地基主要有濱海灘塗地區的淤泥和淤泥質土,也包括沖洪積的鬆散砂層;另一類常遇到的是因場地平整形成的高填土地基。本節主要針對上述二類軟弱地基的處理進行分析。
1.軟土地基的特點
深圳軟土主要分布在深圳灣、後海、前海以及寶安西鄉至沙井沿海灘塗地區,至於湖、塘、河溝等處薄層淤泥和第三紀淤泥質土處理相對較簡單,不作詳細分析。深圳濱海軟土厚度一般在幾米至二十餘米,深圳軟土具有一般軟土所共有的特性,如高含水量(最大可達90%以上),大孔隙比(最大可超過2.5),高壓縮性(壓縮模量一般小於2.0MPa)和低強度(不排水強度可低於4.0kPa)等。
隨著填海規模的擴大,填海區域已從灘塗向淺海延伸,如深港西部通道、大鏟島集裝箱碼頭和機場二期等填海工程,淤泥厚度可達二十餘米,含水量可達120%,沉降比(沉降量與厚度之比)可達30%以上,地基處理的費用也在增加,圍海造地成本從300元/m2至1000元/m2不等。由於地基處理措施不當或不進行處理所引起的地面沉降,造成地坪開裂,管道斷裂或影響設備正常使用等損失也逐漸增加。因此,認識到軟土地基沉降大可能帶來的影響,採取積極有效的處理措施是很重要的。
2.填土地基的特點
填土地基在深圳廣泛存在,尤其是港口填海區地基處理、採石坑回填等問題。常見的填料有坡殘積土和開山石,厚度一般從幾米到一二米,局部可達30m以上,也有個別填海區有吹填淤泥或砂(如寶安新中心區和大鏟島集裝箱碼頭等),當然也有個別地方填有建築垃圾、基坑開挖棄土和生活垃圾等,一般都是新近堆填的,未完成自重固結,未經處理不能作為建築物地基,並將影響地坪道路和管線的正常使用。
填土地基由於填料差異很大,堆填時間不等,所以填土的物理力學指標很難確定。如果單純由開山石堆填而成(如鹽田港區),或單純由坡殘積土就近開挖回填平整而成(如一些建築小區),則處理較簡單也較容易把握其工程性質。如果是由各類棄土無序回填形成的場地,其物理力學性質很難把握,處理也很困難。目前對填土地基勘察時一般都未做原位測試和室內試驗,有的報告僅對填料成分和性狀進行定性描述。填土的主要特性是強度低、壓縮性高和均勻性差,一般還具有浸水濕陷性,對有機質含量較多的生活垃圾和對基礎有侵蝕性的工業廢料等雜填土,處理時尤應注意。
二、軟弱地基處理方法分類
(一)軟弱地基處理的目的和意義
建(構)築物地基問題主要包括以下4個方面。
1)強度及穩定性問題。當地基的抗剪強度不足以支承上部結構的自重及外荷載,即會產生局部或整體剪切破壞。
2)壓縮及不均勻沉降問題。當地基在上部結構的重量及外荷載作用下產生過大的變形會影響結構物的正常使用,特別是超過結構物所能容許的不均勻沉降時,結構物可能開裂破壞。
3)地基的滲漏量或水力比降超過結構物及地基的容許值時,會發生水量的流失以及潛蝕和管涌,有可能導致失敗。
4)地震、機器以及車輛的振動和爆破等動力荷載可能引起地基土,特別時砂土的液化和軟土的震陷等危害。
據調查統計,世界上各種土木、水利、交通等類工程的事故中地基問題通常是主要原因。
(二)軟弱地基處理方法分類
軟弱地基處理的方法種類很多,每種方法各有獨自的特色,其處理效果和適用條件也不盡相同,一種地基處理方法有可能會同時具有幾種不同的作用,如碎石樁具有置換、擠密、排水和加筋的多重作用。各種方法大多數單獨使用,但有時也將幾種方法組合應用。按地基處理的加固原理,軟弱地基處理方法分類見表2-3-27。
表2-3-27 常用的地基處理方法分類表
(三)深圳地區常用的地基處理方法
1.排水固結法
排水固結法主要用於解決飽和軟土地基的沉降和穩定問題,通過在軟土中打設豎向排水井(砂井或塑料排水板等),在附加外荷載作用下,使土中的孔隙水被慢慢排出,孔隙比減小,地基發生固結變形,地基土的強度逐漸增長。
由於附加外荷載不同,排水固結法又分為堆載預壓或超載預壓、真空聯合堆載預壓以及堆載加強夯的動力排水固結法。
2.強夯法
由於深圳建設過程的場地平整時出現大量填土地基,強夯法是深圳最常見的地基處理方法。該法是用起重設備(常用履帶式起重機)將100~400kN重錘從高處落下,反復多次夯擊地面,將地基進行夯實。對非飽和砂性土,主要是動力壓密過程,對飽和性黏土,還有排水固結作用。深圳地區也有將強夯法和預壓法結合對軟土進行動力排水固結法加固的工程實例,還有的道路和場坪工程將塊石置換軟土採用強夯置換法加固的項目。
3.水泥攪拌樁復合地基法
該法主要用於加固軟土,將水泥和軟土用機械強制拌合形成水泥土樁,利用水泥土樁與樁間土共同作用形成復合地基。該法可用於道路路基和輕型建築物地基,該法在深圳地區得到較多的應用。
針對低強夯的粉質黏土、較鬆散的砂性土,也有採用旋噴樁和砂石樁復合地基的,近幾年在岩溶地區也有採用低強度砼樁復合地基的工程實例。在道路路基加固工程中,還有採用預應力管樁復合地基的項目。
4.換土墊層法和托換技術
換土墊層法和托換技術在深圳地區也常適用。事實上許多地基處理技術在深圳都有應用的工程實例,不再一一列舉。
三、軟弱地基處理的主要方法和經驗
(一)濱海淤泥的處理
針對深圳濱海淤泥地基,常用的處理方法是排水固結法,除個別場地(如大鏟島集裝箱碼頭)採用真空預壓外,一般大面積軟土地基均採用堆載預壓進行加固,例如福田保稅區,皇崗口岸區,深圳灣填海區,前海與後海填海區等,針對上述填海區的城市道路網,除堆載預壓處理外,也採用拋填擠淤結合強夯、攪拌樁復合地基、強夯塊石墩等方法進行加固。以下介紹幾個典型工程實例。
1.深圳機場場道軟基排水固結試驗
1988年3月,深圳機場籌建處召集專家研討,確定場道區採用超載預壓法加固,隨後,鐵道部科學研究院和浙江大學提交了詳細的試驗方案,經國家計委民航工程咨詢公司認可和民航機場設計院同意後,深圳機場籌建處與鐵道部科學研究院於1988年6月7日簽訂了試驗承包合同。參與本次試驗的包括鐵道部科學研究院周鏡院士、歐陽葆元、吳肖茗、張道寬等人,浙江大學曾國熙、潘秋元,鐵道部四院朱梅生、鄭爾康,鐵道部二局張澤民、汪乃康等參加試驗研究工作,周鏡院士為項目總負責人。現場試驗充分證明,堆載預壓法對機場場道工程的軟基處理是適宜的,試驗成果雖然未被機場工程實際採用,但對深圳地區軟基加固工程具有實用價值。
實驗區加固前淤泥層主要物理性質指標的平均值為:含水量(w)為91%,孔隙比(e)為2.46,密度(p)為1.5g/cm3,Cc為0.628~0.757,Cv為(4.1~8.5)×10-4cm2/s,Ch為(5.3~9.9)×10-4cm2/s,採用袋裝砂井作為豎向排水體,A區間距1.2m,B區為0.9m,砂墊層厚0.8m,要求固結度達到90%,填築期3個月,淤泥厚4.6~9.5m,填土高度及預壓土填高是按地面荷載加滿12 t/m2施加,砂井長度分別為7.0m、9.5m和11.1m,滿載預壓時間A區三個半月,B區為一個月。經預壓加固後,含水量降低21%~32%,孔隙比減少20%~31%,密度(p)增大4.1%~7.9%。B區含水量加固後降至62%,孔隙比降至1.7,十字板強度由預壓前的2.13kPa提高到12.43kPa,三軸不固結不排水強度由4.5kPa提高到26.0kPa,靜力觸探比貫入阻力由7.0kPa提高到53.0kPa。軟土地基在12t/m2荷載作用下,滿載預壓2個月,完成的沉降量約130cm,平均固結度大於90%,加固效果較好。
2.福田保稅區軟基處理工程
福田保稅區佔地超過1.0km2,原是濱海灘塗地帶,後開辟成魚塘,淤泥層厚度2.0~18.0m,由南往北逐漸變厚,含水量平均值為61.1%,孔隙比為1.674,密度為1.63g/cm3,壓縮模量(Es)為156M Pa。採用插塑料板堆載預壓法加固,平均填土厚度約4.0m,超載填土厚度1.5~2.0m,以第3標段為例,淤泥厚度為10~17m,預壓荷載85.1~92.5kPa,實測沉降量1.015~2.295m,滿載預壓180天後,固結度大於90%,剩餘沉降量小於75 m m,淤泥的物理力學性質有了很大的改善,其強度提高一倍,處理效果顯著。
3.深港西部通道軟基處理
場地位於深圳後海片區淺海區域,面積約1.5km2,海水深為2.67~5.61m,海底高程為-1.02m至-6.28m,淤泥厚度5~24m,平均厚10m,淤泥下面為沖積砂礫土,黏性土或花崗岩殘積土。採用插塑料板堆載預壓法處理,填土交工面高程為4.0m,對於淤泥厚度平均為15m的場區,總填土高度約12m,計算平均附加壓力220kPa,排水板間距0.9~1.0m,滿載時間約一年,實測沉降大於3.0m。淤泥含水量從加固前的91%(平均值)降至55%,孔隙比從2.46降至1.49左右,壓縮模量從1.77M Pa增至1.93M Pa,加固效果明顯。
4.後海填海及軟基處理工程
場地位於沙河西路以西,後海濱路以東,濱海大道以南,望海路以北,深港西部通道西北側約43km2的區域。整個場地水深一般2~3m,最深約3.8m,淤泥厚度大部分區域為8~10m,局部可達12m。場地採用堆載預壓法處理,填土高程與西部通道相同,插板間距為1.0~1.1m,填築(包括排水系統設置等)施工期約6個月,超載預壓6個月,實測場地沉降為2.0m,淤泥含水量平均值從86%降為65%,孔隙比從2.4降為1.65,壓縮模量從1.7M Pa增至2.0M Pa,加固效果明顯。
5.寶安新中心區裕安路路基動力排水固結法加固
場地原始地貌為濱海灘塗,道路寬70m,此次處理長度1400m,淤泥厚度4.0~8.0m,經表層清理後鋪設1.0m厚砂墊層,按1.2m×1.2m間距打設塑料排水板,按50m間距設置盲溝和集水井,第一層填土厚約2.0m,然後採用1500~2000kN·m夯擊能按4.0m×8.0m點距強夯6遍,每點夯3~5擊,每遍間隔時間大於10d。再填第二層土厚約1.8m,採用2500~3000kN·m夯擊能再夯6遍,每點夯5~8擊。地基加固後檢測結果表明,淤泥含水量從75%降至59%,孔隙比從2.08降至1.64,液性指數由1.68降至1.18,即淤泥由流塑狀變為接近軟塑狀。根據加固前後靜力觸探和十字板剪切實驗結果表明,比貫入阻力(Ps)由加固前的130kPa提高到330kPa,提高3.25倍;十字板不排水強度(Cu)由加固前的8.58kPa提高至21.0kPa,提高了2.4倍。道路建成後經4年零7個月實際觀測,工後沉降為3.4~7.7cm,平均4.78cm,遠小於設計要求的工後沉降15cm,加固效果非常理想。
該法又稱動、靜荷載聯合排水固結法,通過插排水板提高淤泥排水固結效果,通過回填土堆載預壓和反復多遍強夯使淤泥在循環外荷載作用下加速排水固結進程,實踐證明該法在淤泥厚度不大(4.0~7.0m)且上覆一定厚度填土(3.0~4.0m)時,加固效果明顯,適用於深圳濱海灘塗地區道路和場坪工程,若將該法應用於建築地基時,需研究工後沉降對建築物的影響。該法在皇崗口岸住宅小區(現叫皇御苑小區)、西部通道填海工程第二標段實驗區和珠海、海南等項目中應用,效果良好,並列入廣東省地基處理技術規范中。
6.深圳機場停機坪強夯置換項目
該項目原始地貌為濱海灘塗,淤泥厚度3.0~8.0m,局部最厚處約10m,佔地面積約29×104m2,設計採用強夯置換方案。首先在淤泥層表面鋪2.0~3.0m厚塊石,以3000kN·m夯擊能每點夯20擊,分成若干陣擊,每陣擊間用挖掘機對夯坑喂料,要求累計夯沉量大於淤泥厚度的1.5倍,置換錘直徑(Φ)1.5m,高2.5m,重180~220kN。夯後實際效果表明,當淤泥厚度較小時加固效果較好,但淤泥層厚度較大時工後沉降量大於設計要求,停機坪局部下沉、開裂和積水。該法在深圳灣填海區白石洲路等工程得到推廣應用,並以「強夯置換法」列入深圳市標准《深圳地區地基處理技術規范》。
7.深圳灣濱海休閑帶C段岸線整理及軟基處理工程
該項目大部分原始地貌為濱海平原淤泥區,小部分為已填區。處理面積39.43×104m2。
對於水深較淺,深1~2.5m,淤泥厚度6~13m,根據淤泥厚度不同,採用不同能量(6000 kN·m和8000kN·m)拋石強夯形成岸堤及隔堤,場地內採用堆載預壓形成陸域並進行軟基處理。岸堤採用8000kN·m夯擊能,隔堤採用6000kN·m夯擊能。強夯點夯夯錘必須採用錘徑1.2~1.6m異形錘;起夯面高程+2.0m;岸堤、隔堤先夯中間,後夯兩邊。檢測結果表明:8000kN·m堤底標高達到-9m至-11m;6000kN·m堤底標高達到-6m至-8m,均達到設計要求。
西部通道跨海大橋橋墩附近水深2.5~4.5m,淤泥厚度10~16m,不能採用拋石強夯工藝,採用鋪填砂被出水面,在形成的工作面上施工水泥攪拌樁進行軟基處理。砂被充填袋採用高強度編織型土工織物製作,砂被充填砂料可採用中細砂或細砂,含泥量不大於10%。砂被鋪填層數為8~10層。兩層袋體的充填時間間隔應大於7d或根據監測結果確定。施工期間不得在已做好的砂被上隨意堆載砂石料。砂被的袋體之間不得夾有淤泥。砂被施工完成後,形成了安全穩定的出水工作面,為水泥攪拌樁的施工創造了良好的條件。為濱海公園休閑帶親水岸線的形成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二)高填土地基處理
針對深圳地區大面積填土地基,常用的處理方法就是強夯加固,強夯法地基處理在深圳得到廣泛應用也積累了豐富的工程經驗。實踐證明,強夯法不僅工期快、費用低,而且加固效果好,缺點是振動和噪音對鄰近建築物和居民有影響。如果場地空曠,對填土地基應優先選用強夯法加固。以下介紹幾個典型工程實例:
1.深圳鹽田港二期碼頭場坪
鹽田港二期碼頭是圍海造地形成的,回填料以微風化花崗岩開山石為主,填石厚度從幾米到二十幾米,平均厚度約15m,面積約30餘萬平方米,採用強夯加固,單擊夯擊能8000kN·m,每點夯12~15擊,夯點間距4.0m×4.0m,夯後做3.0m×3.0m大壓板載荷試驗,地基承載力大於200kPa,變形模量(Eo)大於等於20M Pa,加固效果顯著,能滿足港區集裝箱堆場和碼頭使用要求。
在媽灣港、赤灣港和蛇口港的港區大面積深厚填土地基一般都採用了強夯法進行加固,其中蛇口港有的區域填土厚小於4.0m,下卧淤泥厚度大於5.0m時,採用了振動插板堆載預壓法加固。
2.恆豐工業城廠房地基強夯加固
恆豐工業城有數十棟6層標准輕工業廠房,有一部分分層挖方區,大部分為填土區,原始地貌為剝蝕殘丘地帶,回填料為就近開挖的坡殘積土,填土厚從幾米到十幾米。該項目是20世紀90年代初期施工的,屬深圳早期強夯工程,受設備和技術水平的影響,當時採用的強夯夯擊能較小,單擊夯擊能為1500~3000kN·m,考慮到同一棟廠房一端處於挖方區而另一端處於填方區,地基不均勻沉降問題較突出,強夯設計時對填土較厚區域採用了換填塊石加柱下條形基礎重點強夯的方法,加固效果明顯,該片工業區建成十幾年未發現因地基問題而開裂現象。強夯法在深圳許多工業廠房小區、多層住宅小區和道路、場坪等項目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3.華為龍崗坂田基地
整個項目佔地面積達1.3km2,原始地貌為剝蝕殘丘地帶,經挖填平整後,約60×104m2為填土地基,填料以花崗殘積礫質黏土為主,最大填土厚度為18 m。按場地功能分為生產中心,機加中心、行政中心、科研中心、培訓中心和單身公寓等地塊進行強夯加固,夯擊能按填土厚度從1500~6000 kN·m不等。夯後經標貫和壓板試驗,標貫擊數平均值小於10擊,地基承載力大於200kPa,變形模量大於12M Pa。以華為培訓中心為例,回填土為就近開挖的坡殘積土,填土厚度小於5.0m時採用2000kN·m夯擊能,填土厚度在5.0~8.0m時採用4000kN·m夯擊能,填土厚度在8.0~12.0m時採用6000kN·m夯擊能。夯後進行標貫試驗137次,范圍值8.1~18.4擊,算術平均值為11.0擊,壓實系數為0.86~0.99,平均值0.91。壓板試驗共做10個點,採用1.0m×1.0m方形板,最大沉降量12.29~45.28mm,設計荷載時對應沉降量4.46~12.96mm,承載力大於200kPa,變形模量在12.7~38.6M Pa,加固效果良好。
4.疾病控制中心遷建項目
場地為廢棄的深雲採石場,回填區佔地面積3萬多平方米,擬建5~6層醫學用建築,要求地基承載力(fk)為200kPa,變形模量(Eo)大於等於40M Pa。填料主要是塊石、碎石和石渣等,平均填石厚度約15m,最厚處達20m。設計採用分層強夯,單擊夯擊能採用5000kN·m,每點夯8~12擊,再回填7.0m至設計地平面高程,採用3000kN·m夯擊能進行強夯,每點夯6~8擊,夯後經3.0m×3.0m大壓板載荷試驗10個點,試驗結果見表2-3-28,強夯加固效果良好,完全滿足設計要求。
表2-3-28 疾病控制中心遷建項目大壓板載荷試驗結果匯總表
續表
Ⅶ 土的壓縮模量計算。求解壓縮模量公式Es等於1加e1除以a公式表達的意思,
Es的物理意義: 在無側向膨脹條件下,壓縮時垂直壓力增量與垂直應變增量的比值。
e 是土的天然孔隙比 a是壓縮系數,(1/Mpa)
Ⅷ 土的壓縮模量越大,土的工程性能越差對嗎
不對。壓縮模量是越大,土質越堅硬,越難被壓縮。
壓縮系數a是壓縮曲線e-p的斜率,壓縮曲線的陡降程度(即斜率大小)可以表示壓縮性的大小;而壓縮模量Es是豎向附加應力與應變模量的比;他們之間的關系Es與a成反比,Es越大,a就越小,說明土的壓縮性就越小。
(8)孔隙比壓縮模量擴展閱讀
土的壓縮模量是判斷土的壓縮性和計算地基壓縮變形量的重要指標之一。
計算公式為:
E_S=(1+e_o)/a
公式中:E_S——土的壓縮模量(MPa);
e_o——土的天然(自重壓力下)孔隙比;
a——從土的自然應力至土的自重加附加應力段的壓縮系數(MPa^(-1))。
Ⅸ 土的壓縮系數和壓縮模量之間有什麼關系如何利用這兩個指標來平價土的壓縮性高低
簡單說,壓縮系數a是壓縮曲線e-p的斜率,壓縮曲線的陡降程度(即斜率大小)可以表示壓縮性的大小;而壓縮模量Es是豎向附加應力與應變模量的比;他們之間的關系Es與a成反比,Es越大,a就越小,說明土的壓縮性就越小。
土壓縮系數是土在有側限條件下受壓時,在壓力變化不大范圍,孔隙比的變化值(減量)與壓力的變化值(增量容)的比值。可用壓縮曲線求得。
(9)孔隙比壓縮模量擴展閱讀:
土在固結試驗時,試樣受壓產生的孔隙比負增量與相應壓力增量的比值。用a表示。利用土試樣在側向限制和軸向排水的條件下測得的變形和壓力 (或孔隙比和壓力) 的關系曲線,在某一壓力區間內近似地以直線段代替曲線段時,該直線的斜率即為相應於該壓力區間的壓縮系數值。當壓力區間的上、下界分別為100kPa和200kPa時,壓縮系數的值可作為評價地基壓縮性的指標。
Ⅹ 土力學中 孔隙率和孔隙比哪個更能反應土體受壓前後的變化 為什麼
壓縮曲線e-p,e隨著p的增大逐漸減小,引入壓縮系數和壓縮模量,由此可評價土的壓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