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高中數學壓軸題
Ⅱ 如何解高中數學壓軸題
數學試卷中最後一道或者兩道題,通常綜合性強,與生活聯系緊密,難度較大,我們稱之為壓軸題,用來考察尖子生的拓展能力。這類題往往有3問左右,難度逐漸遞增,前者為後面做鋪墊,後者問前者引申拓展而來。所以要緊扣題目的條件,運用綜合分析法、逆向思維發等,平時注重多練習,你一定能提高的,基礎扎實是必須的,腦子是可以鍛煉的,看看這些已經踏入名校的學長的經驗,對你有指導意義的,相信自己!
Ⅲ 高中數學壓軸題怎麼做 解題技巧是什麼
高中數學壓軸題一般最難的一道題,只有極少數人能完全做對,對於數學成績比較好的同學來說,做高考 數學 壓軸題雖然是一個挑戰,但也很值得花時間和精力研究。
如何做高考數學壓軸題
如果能考慮做數學壓軸題,並且想做對,那麼數學成績至少也應該在100分以上,甚至是高於120分。對於分數在120以上這部分學生來說,數學壓軸題三小問是要爭取都做對的,那麼平時除了訓練基礎題外,還要拿出一些時間專攻壓軸題題型,多分析、多歸類、多總結,研究做題思路和步驟。
高中數學壓軸題第一問和第二問不是太難,數學100分左右的學生也可以嘗試著去做,都是能做對的,即使剛開始不會做,經過大量習題訓練也能學會,最重要的是大家不要有畏難心理。
數學壓軸題解題技巧分析
高中數學壓軸題首先要學會審題,把題干中的重點詞語都畫下來,然後抽絲剝繭,有已知條件推出未知條件,可以先不用管推出的結論有什麼用處,推導的過程中自然就會水落石出。當然,如果題目做多了,就能一眼看到出題者的意圖了,也就知道為什麼要給這個條件而非其他了。
高中數學壓軸題一般是函數題型,需要我們分類討論,所以一定不要落下哪種情況忘記討論,那樣就容易出現失分點。試想,好不容易才會做了一道題目,卻因為疏忽大意又沒做對,豈不可惜。
除了分類討論外,還要善於用多種方法解決計算問題,因為數學壓軸題計算量是比較大的,即使有思路了,如果計算失誤也會做錯壓軸題,白白浪費了寶貴的分數,所以要求計算又快又准。
Ⅳ 高中數學向量壓軸題
模型1:元素與集合模型模型2:函數性質模型模型3:分式函數模型模型4:抽象函數模型模型5:函數應用模型模型6:等面積變換模型模型7:等體積變換模型模型8:線面平行轉化模型模型9:垂直轉化模型模型10:法向量與對稱模型模型11:阿圓與米勒問題模型模型12:條件結構模型模型13:循環結構模型模型14:古典概型與幾何概型模型15:角模型模型16:三角函數模型模型17:向量模型模型18:邊角互化解三角形模型模型19:化歸為等差等比數列解決遞推數列的問題模型模型20:構造函數模型解決不等式問題模型21:解析幾何中的最值模型
Ⅳ 高中數學最難的部分 高考數學最難的壓軸題
高中數學的難度一直都是所有科目中最大的,尤其是對於女生來說,學數學真的是很難啊。其中高中數學最難的部分包括函數、解析幾何等。
高中數學必修2,選修2-2應該是最難,現在導數難度下降了,倒是綜合函數、導數綜合題有一定難度,數列不用說,傳統難度之王,新課標難度有下降,必修二難的地方就是它既有立體幾何,還有解析幾何,綜合度很高,時間很短(半學期學完那本書),所以它最難。
解析幾何,剛開始第一輪學的時候可能不會覺得有函數和數列難,可是到了最後高三總復習的時候你就會知道了,這一塊所代表的大題往往在高考里被大家公認的稱為死亡之題,就是因為要解它是一個相當煩瑣的過程,需要用到超強超熟練的解方程運算技巧,所謂解析幾何,就是用代數方程的方法去解決幾何問題,學好這個是需要相當程度的運算積累的。
高考最後的一道壓軸題的考試難度是最大的,因為其綜合性比較強,即使是數學比較好的考生,最後的一道題也很少能得滿分,並且最後一道壓軸題的分數一般還比較高,想要高考數學能夠得高分,那麼最後一道大題必須不能丟太多的分數,一般最後一道壓軸題的考試出題點基本上固定的,一般都是解析幾何、數列、導數等,或者綜合性大一些的還可能涉及多一些的知識點。
在平時備考的時候應該注意有針對性的練習,適當地去做專項練習,在平時備考的時候做一些考試的大題,然後加強對知識點的理解,熟悉考試題型和考試內容,對於有問題不理解的地方找老師或者數學比較好的同學幫助講解,幫助自己了解相應的思路邏輯,下次出現類似的題型能夠更加輕松的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