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郭老師制霸娛樂圈,為何郭老師能成為網紅
雖然我們知道,想要成為一個網紅門檻是非常的低,但是起碼要有一副好看的容貌吧,或者是什麼特殊的才藝,然而網紅郭老師卻一樣都不佔,還能夠坐擁上百萬的粉絲。很多人都不明白郭老師身上到底有什麼吸引人的地方,小編也跑過去看了幾個郭老師的視頻,沒想到居然也成為了郭老師的粉絲。就連娛樂圈當中的很多明星都知道郭言郭語,這是因為郭老師的視頻真的是太魔性了,讓人感覺一點都不做作,一個簡單的吃飯視頻都能看得人捧腹大笑。
而現在這段視頻裡面的語音也成為了眾多搞笑視頻里的配音,真的沒有想到居然是出自郭老師之口。不僅如此郭老師每一次視頻當中說的話都讓人感覺到特別的難以理解,每一個發音都落在了大家想不到的點上面。因此也有不少網友說是聽郭老師說話必須要先學習郭語,才能夠理解她的話是什麼意思。郭老師絲毫不掩飾自己,每一次就算是吃一頓火鍋她也要配上十來個視頻,長此以往大家都猜到她的套路了。無論網友們在下面怎麼樣去調侃郭老師她從來都不會生氣,大家認為看郭老師的視頻能夠緩解壓力,讓人非常的放鬆。
Ⅱ 有哪些可以真正緩解壓力的視頻
有一些視頻是揉捏克萊姆的,這種視頻非常解壓,可以看視頻作者把可萊姆揉捏成各種形狀,如果願意的話,還可以狠狠地砸他們,非常發泄情緒。
Ⅲ 有哪些可以緩解壓力的小技巧
如今的生活,節奏快,壓力大,每個人肩上或多或少都會扛著對自己,對父母,對愛人,對孩子的壓力,而當壓力過大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學會及時的釋放壓力,每個人對於壓力的承受能力都是有限的,超過了自己可承受的范圍,就有可能會出現問題,比如抑鬱症。
那麼如何緩解壓力呢?根據不同的人,不同的性格,有著不同的方法,今天我們介紹幾種方法,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第一,壓力大了,唱歌釋放一下
唱歌可以釋放壓力,這個方法是很多年輕人都會用的,壓力太大的時候,去KTV裡面怒吼一頓,管他好不好聽,吼出來就可以釋放壓力。這個方法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講,都是有效的,推薦指數3星;
Ⅳ 如何評價PDD的鬼畜視頻
我覺得PDD的鬼畜水平不怎麼樣的。講道理,我也是網上鬼畜區的愛好者,這個鬼畜水平確實跟四大欠王級比不了。但起小點,他不是網上鬼畜區的up主或專門做鬼畜的啊。一個鬼畜作品能不能火,一個是本身素材,一個是製作水平。這個水平是一般,但素材好啊,當年的世界第一皇子加中國最凶的上單,加上性格實在開朗,滿屏氣氛啊,粉絲人氣都不少。我喜歡pdd一個原因就在這,什麼話什麼時候說他最明白,但是就是做這個視頻,我真心覺得一般。
Ⅳ 求一個視頻,班會課用,積極向上的,緩解壓力的,發人深省的都可以,30分鍾左右。 拜託了,急用!!
給多大的孩子看呢???不行你就放一下現在央視播的比較火的紀錄片,一邊緩解壓力,一邊陶冶情操,一邊引人思考,一邊寓教於樂。
Ⅵ 奧利給是什麼梗
奧利給出自快手上的主播在直播或者錄視頻時說的話術,該詞就是人們常說的「給力」的意思,作為感嘆詞,可能包含了贊美、加油打氣等多種感情色彩。屬於網路流行詞。
這一詞最早出自快手用戶 「雙葉湖雷哥」,雷哥是一個建築工人,每次錄制視頻的開頭都會說句「奧利給」,給自己打氣。「奧利給」就是 「給力」的意思,包含贊美、加油、給人打氣的情感,充滿正能量。
但雷哥的視頻,還沒有真正讓「奧利給」火起來,真正讓它火爆全網的,是快手一位叫「朝陽冬泳怪鴿」的視頻。2019 年 5 月,「朝陽冬泳怪鴿」在快手上發布了一段正能量語錄視頻「我們遇到什麼困難也不要怕,微笑著面對它。消除恐懼的最好辦法就是面對恐懼,堅持才是勝利。加油,奧利給!」
(6)緩解壓力的鬼畜視頻擴展閱讀:
一下子,這位自稱是來自遼寧朝陽的快板演員吸引來了大家的關注,魔性的視頻風格,鼓舞人心的口號加上其獨特的播音腔,引得不少網友捧腹大笑,也迅速帶火了「奧利給」這個詞。該視頻在B站有高於1754.5萬的播放量,彈幕數高達7.6萬,且每天還在持續不斷增長。
如今打開B站,輸入關鍵字「奧利給」,出現的除了最初爆火的奧利給語錄視頻外,其他up主加工創作的衍生視頻尤為顯眼,播放量在200萬以上的視頻達21個,其中一個標題為《萬惡之源:奧利給的出處》的視頻播放量高達613萬,彈幕3.4萬。
Ⅶ 你覺得鬼畜視頻吸引人的本質原因是什麼
因為鬼畜視頻與其他普通的視頻不太一樣,會給人很多的新鮮感,讓人眼前一亮,不會讓人感到視覺疲勞,就會特別吸引人的眼球。
Ⅷ 論痛苦本質與愛情
1
痛苦的本質在於人是孤獨的,即使被眾星捧月,人依然是孤獨的,能和自己完美契合的人,在這個世界上是找不到的,除非把自己分成兩半。
痛苦的本質在於內心充滿了抽象的概念,全部窩在心中,無人可訴,無法讓實際的真,善,美佔據一定的空間,關注點異常古怪,與身邊人格格不入。
痛苦的本質在於渴望思想上的碰撞,卻發現他人是那麼幼稚,想找到一個人具體的人來進行深入交流,卻發現別人的意見完全不適合自己,他們看起來那麼普通,普通的讓人心疼。他們看起來那麼正經,真的很正經。
痛苦的本質在於他人所困於現狀的負能量看起來是多麼的無聊。他人所認為的正能量事件,看起來也像負能量一樣浪費我的時間,沾污我的眼球。我所認為的負能量在他人看來也是不足掛齒的,是不用去糾結的問題。
痛苦的本質在於過早的成熟,對一些事看的太過明白,就會過早的經受精神上的折磨。痛苦的本質在於過晚的成熟,會發現以前活過的幾十年裡都是浪費生命,那些經歷和經驗是多麼無知。
痛苦的本質在於按部就班和確定性。什麼都得列出個規章制度,條條穩穩地進行,讓生活充滿不確定性,給隨機應變一個機會吧。總是擔心著很多事,在想法剛出現時就被否決了,最大的後果也就是一條生命而已,有什麼不敢的??
關於愛情,我想不到什麼比愛情更可笑的了。赤裸裸的慾望,佔有欲,性 欲,被美好地包裝成愛情。虛而不實的兩個字,愛情。謝謝發明「愛情」這個概念的人,就像謝謝發明「傻逼」這個概念的人一樣。讓愛情佔去所有思維,自己的肉體會難過的。
通常愛情被認為是必須要有的,結婚是必須要有的。很少有人能逃過愛情的魔爪,看著他們忙於網戀,每晚打幾個小時的電話,我佩服這樣的耐心。隨意地相愛,然後隨意分手,再次相愛。忙於愛情間的奔波,真的是為了愛情嗎?虛榮心,慾望應該謝謝愛情這兩個字眼。
哈哈!也許相比愛情我更加支持yuepao,既然都是為了慾望,何不更加直接一點,只要雙方都是自願的,比愛情可省事多了,不是嗎? 家人經常給我傳輸再過幾年就結婚的說辭,呵呵!在這一點上,誰也定義不了我。與另一個人捆綁會失去我一半的自由,我不想承擔太多附加的責任。
我很好奇人們不願意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要去操勞愛情,愛情中的兩個人充滿了強求和勉為其難。充滿了波折,浪費了珍貴的時間,為自己找不痛快。因為沒有兩個人是能夠真正意義上互相理解的,如果有,那我也會支持愛情。
2
道德能夠規范人的行為,限制一些法律沒有涉及到的。如果犯了違法道德的事,就會受到道德的批判。在社會的演化過程中,道德逐漸形成,使得人與人之間能夠建立起各種社會關系。能以想像,在現在的社會,沒有道德的存在,就沒有社會秩序可言。
心裡的想法通常與道德是相悖的,只是受到道德的影響,而掩藏了起來。在生活中,我們說的和做的都是光鮮亮麗的,外人難以透過外表看到你內心破爛不堪的想法。表面上和朋友相處非常融洽,內心裡卻充滿了嫉妒、競爭、辱罵。把心事對你的朋友訴說,他會給你想解決辦法,而他畢竟是一個旁觀者,在背後或許會拿你的痛處尋開心。正是道德,使世界在形式上很美好,得以體會到溫存。
對道德強有力的沖擊會被認為不同尋常,就像你天生就必須去做件事,而你沒有去做,在世俗的眼裡就顯得不可思議。就像把父母送去敬老院而不贍養,就像在課堂上和老師大喊大叫。在時代的背景下,追求個人的快樂往往會釀成悲劇。道德是一隻無形的手,把你固定在一條軌道上,你會得到禮貌性的認可,眾人的喜愛。也會散失掉被道德批判的一些可能性。
在組建家庭後,道德的束縛感會顯著的加強。你得和你的愛人和諧相處,對愛人的背叛是道德不能容忍的。你心裡已經厭倦了當下,想跳出這個毫無生氣的生活,想重新點燃已經逝去的愛情,這是你內心渴望的。可是道德不允許你這樣做,去追求心中的慾望會受到道德的批判。這樣心中的渴望通常就被壓制住了,這就是道德的力量。但是那些背叛愛人的人究竟有什麼錯呢,錯在跟隨自己的內心嗎?
如果你想背離道德,或者簡單來說,做一些有利於自己而不利於他人的事。可以這樣去體會,你願意別人也對你做同樣的事嗎。你今天心情不好,想發泄,想打別人一拳,那你希望之後別人心情不好時也打你一拳嗎。道德的作用在這里就顯現了,我們都在一張道德織的網上,我們的命運是共同的,只有所有人都依附這樣的准則,道德才會起作用。只有所有人都依附這樣的准則,才能獲得共同的利益。
我們活在道德之下。
但是,道德不管怎樣也是被定義的,那就不可能是永恆的真理。
3
有人的圖和沒人的圖是兩種不同的味道,人的主觀能動和多變性充滿了未知數,這是最重要的優勢,可以多層次的去解讀。而在沒人的圖中,例如大自然,就顯得干凈、純潔。那種空曠的意境很美,如果有人在其中,反而顯得突兀。
中午時分,沒有早高峰和晚高峰時的忙碌,即使在深圳,路上的行人也顯得沒有那麼快節奏。圖是靜止的,卻能傳達這運動著的信息,似乎很少有人猜疑過這非常平凡的事。可能是結合生活中的經驗,和圖中的構造進行比對,路人行走的動作,車輛行駛在路中,就已經在腦海中描摹了下一步的動作,這樣連環的圖就像電影式。這樣碎片化的信息,組合起來,大致能完整的湊成一個聯系的整體。如果剛好捕捉到的是行走中腿沒有抬起來的動作,不能明顯歸屬於行走,那會造成誤解嗎?也可以說是在路上練劈腿。量子畢竟和連續是兩個概念,用單一去代表總體總會漏掉一些細節。而這種變數卻是我想要的,給了想像更多的空間。
絕對對稱和統一,我會覺得單調和乏味,人的臉也不是絕對對稱的。所以我很喜歡圖中往相反方向開的車,在腦中設想圖中所有的車都開往左,會讓我十分痛苦。
拍攝於手扶電梯上,暫且不去管它,我不愛用常規的視角。四周是牆壁,就像局限在洞穴里,圖的上方牆壁的厚度甚至占據了三分之一,與洞穴外的顏色形成了暗與明的差異。這大量的篇幅營造了壓在身上厚重的禁錮感。洞穴外卻是寬闊的,太陽照耀著,人來車往,好像都有自己的方向和目標,知道該去哪,該去做什麼。站在洞穴里看外面,還好是白天,充滿了嚮往和希望,陽光總是美好的,使主題也變得樂觀明朗起來。如果是夜晚呢,我的腦海里浮現同樣的一幅畫,只是背景變成了黑色,洞穴里洞穴外沒有區別,那輛特立獨行的車會凸顯出來,人融入背景色,洞穴里是冰冷的,而洞穴外即使寬闊,也是冰冷的。開往反方向的車就成了點睛之筆,帶來了孤獨感。這樣試著去給物分配一個想法、感受。
相比於電影,圖具有簡單的魅力。在電影中是連貫的,每幅圖都顯得平凡,注重於整體的效果,每幅圖都貢獻著自己的力量。如果把電影想像成一幅圖一幅圖的累加,再把某一幅圖單獨取出來,那它就已不屬於原先整體的畫面,成為了獨立的自己。只去看那一幅圖,下一刻會發生什麼沒有人知道。圖中的某個人突然掉頭是有可能的,晴天突然變成陰天是可能的,車輛突然停下也是可能的。單單一幅圖,信息量比連貫的畫面簡單了很多,丟失掉的信息需要想像去填充。
越是簡單,可能性就會更多,簡單的魅力就在於此。
4
這個時代最普遍的特徵就是快,節奏緊湊,五花八門的信息呈現在你面前。會逐漸喪失對有內涵的東西的興趣。因為有內涵的東西,想要得到它得花更多的時間,面對各種選擇,很難去花長時間用在內涵上。體現在年輕的一代上,垮掉的一代,是指對於父母社會地位不高,不能給孩子足夠的教育。這樣就容易受到快餐文化的影響。
短視頻風靡全球,非常迎合年輕一代的價值觀念,選擇很多,不想在同一條信息上花太多的時間。每條短視頻呈現給你一條信息,在短時間內能收獲到相當大的信息含量。但是短短的時間內,信息的價值可想而知。也有一些短視頻是有內容的,傳授著歷史、文學、政治等知識,在這娛樂至上的環境中艱難的生存著。而更多的則是沒有營養的,電影兩個小時才能說清楚的事,兩個小時才能表達的思想內涵,通過解說幾分鍾能說清楚嗎?就等於把重要故事情節瀏覽了一遍,我想好的電影重要的不是故事情節,重要的是思想內涵。就算情節再吸引你,也只是在興奮上刺激了你一下,留不下半點價值。也有一些鬼畜、惡搞視頻,存在的意義就是為了娛樂大眾,
這些軟體是智能的,會根據你的喜好給你推薦,逐漸的墮落下去。即使刻意的去瀏覽一些有意義的,平台還是會給你偶爾推薦一些沒意義的內容。人性就是這樣,在不斷的誘惑下,終有一次會低下頭,然後就陷入了很難自拔。在無形中侵蝕了你的思想,控制著你的價值觀。
對於成年人,在一定程度上能控制自己,也會日久天長的慢慢受到影響。可能他們理解的是,經過一整天工作的勞累後,就想躺著刷刷短視頻,給頭腦放鬆一下,緩解壓力,讓自己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一些娛樂上的慰藉,這樣確實沒有錯。只是在無形中,由於人工智慧對人性的了解,本來想短暫的放鬆一下就夠了,卻會深深陷進去。給思想帶來的傷害是很大的,看慣了視頻呈現的「美好」,再聯想到自身每天的繁忙工作,在社會和家庭中承擔的責任。會感嘆自己的不公,散失對工作和生活的鬥志,易暴易怒。負能量充斥著全身,只有在孤獨的網路世界裡,在沒有內涵、娛樂至上的短視頻里,繼續麻痹著自己。
對未成年人的傷害是更大的,思維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尚未形成。在這個年齡階段,聽風即是雨,容易受到誘惑,容易被騙。直接影響了未來的人生軌跡。對娛樂幾乎沒有抵抗力,成為了普遍現象。只有在外部力量,家長或老師的鞭撻下,才會去充實自己。
在快餐文化下,我們知道的更多,知道的更快。同時,副產物也是這樣。無用的信息也會不斷的出現在周圍,誘惑你改變正確的航線。
很顯然,我也是垮掉的一代。
5 人性最深處
每個人表露出來的性格與自身最真正的性格多少有點不同。年少的小孩子,有什麼想法就會直接說出來,表現出來的行動直接按照想法的意願。隨著社會不斷的雕磨,每個人都學會了偽裝自己。失去了小孩子的那份純真。所做的事甚至會刻意去違背自己的想法,這樣細細研究起來很是有趣。越來越復雜的活著,究竟有這么大的必要去偽裝自己嗎?每個人活著的方式都不同,都是經過自己選擇後刻意為之,呈現出了每個人不同的個性,但是去問源人性最深處,我想每個人都是大同小異的,至少對於普通人是這樣,像莊子這樣的聖人,可能會有不同。
探索靈魂最深處,在拋開一切的人為偽裝後,人會是怎樣呈現的呢?沒錯,動物。
在人最絕望或最無防備的時候,往往會來不及顧慮那些偽裝。酒後吐真言就是這樣,大腦的意識來不及去思索對和錯,只是把你內心最想做的事運用在了實際中,喝醉後會和平常判若兩人,一些清醒時不敢說的話或想說卻刻意不起說的話會毫無顧忌的吐露出來。所以很多時候想真正了解一個人,不是看他平常的相處,而是看他喝醉後的表現。這也是我喜歡做的事。我喜歡和朋友交流想法,但是沒有酒的交流,像是有一道屏障擋在面前,無法深入進行下去。
有句古話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最近看了一些死刑犯的臨終遺言。在迎接死亡的過程中,其它的一切應該都不會重要了,這時說出的話都是內心深處的話。大部分人的臉上,都能看到一種智慧,是的,就是智慧。說出的話是赤裸裸的人性。悔改,痛苦,絕望。這些共性很難去刻意偽裝。最凶惡的罪犯,在死亡將至時,也會回到小孩子的純真。回到出生那天,心無旁騖的哭出來。看不到犯罪時的邪惡,那些後天形成的性格,通通消失不見。像從未經歷過這個世界一般,整個人似一張空白的白紙,只是展現了最本來的面貌。行動服從於思想,所做的所說的都是內心深處最渴望的。沒有經歷過最絕望,很難讓一個受到過外界影響的有自己個性的人回到這最初的樣子。偽裝一旦成為習慣,會伴隨著一生。
動物的行為可以經過研究後預測出來,人類的行為有著不同程度的不確定性。動物的基因在出生前就安排好了一切,而人類通過偽裝潛行默化的改變著這些固定好的東西。這種區別於動物的偽裝,在人類成為人類初始,就形成了。在認知革命最開始改變人類思想時,就開始「規范」人類的行為。經過長時間的烙印,像刻在骨子裡的基因一樣深刻,無法洗刷。而這不是基因,而是社會帶給你的副產物。
每個人都戴著面具,即使最親近的人。
6 追求安穩與跳出舒適圈
在殘酷的社會現實下,跳動著的激情會被逐步抹平。
小時候,對未來的目標定的很大。我想做科學家,我想考清華北大。隨著日子的流逝,時光的打磨會讓你放下之前的理想,而是更專注於實際的問題。比如讀博。
都說讀博就像圍城,裡面的人想出來,外面的人想進去。但是對於還沒經歷過的人,不管怎樣聽取事中人的建議,都會保留那顆好奇的心。不知道為什麼,在研究生開學前,我就想著我將來一定要讀博,卻完全沒弄明白我為了什麼而想要讀博。是隨著潮流的趨使呢,還是滿足自己的好奇心呢。
經過研究生的一年生活,日常的繁瑣實驗和高強度作息讓我有沖勁的心逐漸淡了下來。特別是看著身邊的人都在找工作,幾乎沒有人想著讀博的事,我就像一個另類一樣。每天耳邊都充斥著負能量,抱怨老師,抱怨學校,擔心畢業問題。我只想離他們遠一點。好在我的心態經過一些事後有了一絲堅硬,這些負能量如過眼雲煙飄過也就消逝了。但在我心裡卻逐漸產生了不讀博的想法。不如去追求自己的愛好吧,早日能做自己想做的事,盡早的獲得「自由」。
直到最近導師問了我關於讀博的想法,想勸我留下來。我又重新思考了一下這個問題。是的,人生很長。短短四年時間算不了什麼,在這幾年裡你也不是徒勞,起碼能學點東西,不僅是科研上,更是通過科研去提升思維能力和處理問題的方法論。這才是我看重的,也是我讀博最大的目的。假如放棄了這個選擇,接下來的大半輩子你能保證不去想這個事,不為你的這次放棄後悔。那我可以說不讀就不讀吧,也沒有什麼大不了。如果你有一絲絲悔恨,這微不足道卻很強烈的痛感會伴隨著你接下來的一生,並且很大可能上是無法逆轉的。那麼,你應該怎樣去選擇?
我選擇堅持下去。我想最大的困難就是禁不住科研孤寂和疲憊的折磨,而時間的花費是不值得惋惜的,萬里高台始於足下,地基穩固,才能建起萬丈高樓。而讀博就是鍛煉基礎的過程。有更深的底線,才有更高的上限。人生就是不斷的選擇,不停的路口接踵而來,你選擇哪一條?
是安穩的繼續在之前的學校繼續讀博,還是努力一把,去追求更高的平台。這是多方面因素的問題。選擇安穩,接下來的生活會變得簡單,一切按部就班的進行,可以節省更多的時間。選擇跳出舒適圈,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去挑戰困難,迎接陌生的環境並融入。很可能一切都是重新來過,從零開始。但隨之而來的,可以得到更多的機會,學習到更多東西。
那麼你是想簡單的拿到學歷,還是真心想學到東西。這就從根本上決定了你的選擇。分析怎樣選擇前,得調研清楚為什麼這樣選,找到內心深處最根本的目標,與你的哪條道路是重合的?在這個過程中,很容易陷入自我迷惑,人心就是這樣,往往會偏向於安穩,會無意識的去找有利於安穩的因素。安於現狀是逃避最好的方式,與宇宙的熱力學規律不同,這是一個墒減的過程。安於現狀的同時也要居安思危,不管社會的石頭怎麼打磨,也要頑強的守住稜角。這是現在的人身上難以看到的。
跳出舒適圈,從溫暖的被窩里爬出來去對抗寒冷,在孤寂的沙漠里找尋綠洲。這個過程會很難,但是不去嘗試,就會溫水煮青蛙一樣慢性死亡。
不只是讀博,人生中有很多跳出舒適圈的機會,大多數都在不經意間錯失了。你卻不能發現,反而覺得當下的生活再正常不過。不能說每次的嘗試都能得到好的結果,但敢於嘗試就夠了。
我想大多數人在這兩個選擇中都會選擇前者,這不能怪他們,因為很多時候我自己也是這樣。直到羽毛被扒光,才知道一切都晚了。那麼在知道這樣的結果的前提下,我們是有作出改變的權利的。不管其它人怎樣左右你的思想,在關鍵的問題上,得自己深思熟慮才行。最後的一步路得靠自己去走完。
7 唯己者
我想了很久,在我身邊竟然找不到一個能真正交流的人。也就是常說的知己。
大多數人活在這個世上,忙於追求榮譽,金錢和功名。就像是慾望操縱下的傀儡,所做的每一件事說的每一句話都是為了這些死後帶不走的東西。不知道有沒有靜下心來想過,我活著究竟是為了什麼?
「我為了以後的日子更輕松,我為了生活的更舒適。」這些追求依然是浮於物質表面,沒有深層次的內涵。就這么平庸的度過一生,活在這個世上就為了讓自己滿足的肉體,那思想就不顧了嗎?
首先得找到活著的內在意義,有些人可悲的為了父母而活著,有些人迂腐的奴隸般活著。金錢可以解放身體,但解放不了心靈。
心靈的解放得自己去尋找,每個人對人生意義的見解不同,人生得靠自己去定義,在永恆的社會體制下,隨大波逐流去揮霍完一生,那不就拋棄了作為人獨立於動物的思想嗎?
可以像《月亮與六便士》里一樣去脫離世俗,追求自己的理想。也可以像《局外人》一樣,以自己的視角來對待世界,而不是沉淪在這吃人的社會里。
我試著去交流過幾個朋友。「你信神嗎?」
「我信,不管什麼東西,越是往深處想,越覺得只能神能創造這一切。」
「你活著是為了什麼?」
「我活著是為了我的父母,我一切都聽他們的,只要他們過的好,我去死也沒事,我不怕死亡。」
我想人活著還是要做一個唯己者。
也有一個我經常交流的朋友,平常我們經常在一起交流自己的想法。直到有一天。
我讀的是理科,但是我的愛好是文學,我告訴了他我想跨專業讀博的想法,以及以後的工作慢慢的轉變到寫作上。他特別吃驚的對我說:「愛好怎麼能當作職業呢?」
為什麼愛好就不能當作職業?因為不能賺很多的錢嗎?那如果對我來說做自己喜歡的事比賺錢更能讓我快樂呢。
因為愛好作為職業後就會逐漸厭煩嗎?那你喜歡的只是三分鍾熱度的隨機思想罷了。而不是真正的興趣。
「反正我覺得愛好就是不能當作職業。」
之後就結束了聊天,不用去試圖叫醒一個睡著的人,這是醒著的人的普遍痛苦,知道的越多,痛苦就越多。和沒有思想的人交流只是浪費自己的時間。在很多時候,要做一個唯己者。
我身邊也有一個培養中的唯己者。
由於有思想的人是很少的,那你在普通人面前得偽裝自己,不至於表現的那樣特立獨行。在懂你的人面前,可以展現另一面。
我最初只是以一般的交流模式去和他溝通。他對我說:「我最近壓力很大,我不想學習了,我覺得我的人生看不到希望。」
「為什麼會有壓力,壓力是誰施加的,是怎麼施加的。」我這樣問他。只要真正想清楚人生的意義了,壓力自然就不復存在了,壓力只是外部世界迷惑住你的慾望,卻傷害不了你的思想。
「我的興趣不在這里,我不想學下去了,我想去做我喜歡的事。」他這樣回答我。
這應該是大部分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的問題。我問他:「那你為什麼不去做你喜歡的事呢?」
「因為各種因素,感覺有一個無形的手在掌控我,對我說,只有做你現在的你才會更好,包括我的父母也這樣說。」
「你才會更好,你的更好為什麼要別人去定義,你活的好不好難道不是自己去評判的嗎?」人只活一次,你應該去活出你的內心,你不是為別人而活,那是在浪費你的生命。可能你去做你喜歡的,你的肉體上沒有之前舒適,但是你收獲了精神上的財富。精神的升華應該比物質重要的多。從另一個角度說,如果你沒有遵循內心的想法,那不管你做到了多好,你還是會後悔,而你越晚改變,你就越難改變。陷入無盡的悔恨中,這時讓你重新選擇一次,你會怎樣選擇呢?那你為什麼不最開始就選擇這條路呢?
人生是沒有後悔葯的,不要在你覺悟時,卻沒有選擇的餘地了。
做一個唯己者,有時候自私一點。我知道活在這個世界上,在這個社會中,在家庭里。我們不可能完全脫離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帶來的責任,那是最理想的情況。難免會被這些責任束縛住,但至少,盡可能的去做一個唯己者。這樣對你找到自己的人生意義更有幫助。你所生活的一切外部環境都是在定義下。道德,家庭,責任等等。這些人為的定義就是為了束縛住你自由的靈魂才出現。所以,不僅要排斥動物的天性,尋找思想的解放。也要運用動物的天性,脫離體制的綁架。
Ⅸ 文旅部點名B站和斗魚,你覺得B站,斗魚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文旅部點名B站和斗魚這兩個視頻網站存在的目的或者說意義有所差異,但是兩者側重點不一樣,也是人們娛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B站主要就是fun和鬼畜視頻,而斗魚,這些視頻平台就是直播。
這些娛樂化的平台其實都是一個。好壞參半的東西你能夠控制好自己,真正發揮它娛樂的功能,不會影響自己正常的生活,那它就是非常有用的東西,但如果說你控制不了自己,影響了自己,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那這個東西對你來說就是個壞的東西,不是平台好不好,而是你自己能不能控制自己的問題,現在手機裡面80%呢至90%以上的娛樂軟體基本都是這么回事,好壞完全看你自己。
Ⅹ 你們如何看待現在網上流行的各種鬼畜視頻
鬼畜這一帶著明顯二次元色彩的專有名詞,以「萌娘網路」的解釋,原本是指帶有「非人道性的、殘忍的虐待類內容的作品」,後來又指「高度同步、快速重復的素材配合BGM的節奏,達到洗腦或喜感效果,或通用頻率極高的重復畫面或(聲音)組合而成的一段節奏配合音畫同步率極高的一類視頻」。不過在實際觀察當中,鬼畜又會指向「腦洞大開,效果驚悚」一類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