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件處理 > 磁碟分區文件夾

磁碟分區文件夾

發布時間:2022-09-21 13:41:22

❶ 電腦如何分區

磁碟分區方法:

步驟1. 在「此電腦」上右鍵點擊,選擇「管理」,然後在「計算機管理」窗口的左側列表中選擇「磁碟管理」。在Windows 10中也可以右鍵點擊開始菜單,直接選擇「磁碟管理」功能。

❷ 簡述硬碟分區、盤符、文件夾、和子文件夾的概念

1、對於任何硬碟來說,「一個區受損,比如說壞道或者遭病毒攻擊的時候,不會導致整個移動硬碟都出問題」,這句話對了一半。一個分區裡面的壞扇區,如果恰好在分區中間,確實不太可能擴散到別的分區里。但病毒可是會跨分區溜達的。2、一般來說,沒人會經常搞格式化,除非是拿電腦玩的人。3、多一個分區就多損失一些容量是正確的。最後,個人建議全部容量創建一個分區即可(品牌移動硬碟都是創建好了分區的,買回來直接用即可)。不過,無論幾個分區,分區根目錄下的項目越少越好,的項目要用目錄樹的概念分類向下擴展。因為打開任何分區的時候,系統對分區根目錄下的項目都要「遍歷」一遍,就是要全部讀入內存。根目錄下項目過多會導致響應緩慢甚至停滯。這一點對於內置硬碟也是如此。

❸ 怎樣給電腦硬碟分區

1、點擊我的電腦,點擊滑鼠右鍵,選擇管理項。

2、打開後選擇磁碟管理項。

如何給電腦硬碟分區
3、接下來,選擇你需要分割的盤。點擊滑鼠右鍵,選擇壓縮卷。(這一步是為了騰出可分割空間用的)

4、輸入需要騰出的空間大小,可進行換算。(1G=1024M)例:如果你要增添一個10G的盤,在壓縮這一步輸入10240即可。點擊壓縮。

5、壓縮完畢後,你會發現多了一塊綠盤,這一部分空間就是新盤區域了。右擊新建簡單卷。

6、按照向導程序,一步步安裝。選擇大小-硬碟名稱-確認是否格式化-
完成

❹ 電腦硬碟如何分區

磁碟分區方法:

步驟1. 在「此電腦」上右鍵點擊,選擇「管理」,然後在「計算機管理」窗口的左側列表中選擇「磁碟管理」。在Windows 10中也可以右鍵點擊開始菜單,直接選擇「磁碟管理」功能。

❺ win10磁碟分區怎麼顯示隱藏的文件夾和文件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些小秘密,有時候在電腦中存放一些個人隱私照片或者文件,想要隱藏起來,防止被他人看到怎麼辦?今天電腦技術吧小編娜娜簡單教大家Win10隱藏文件或文件夾方法,簡單的一個電腦小技巧,希望對小白同學有所幫助。
Win10怎麼隱藏文件夾?分三步
第一步:在我的電腦某個硬碟分區中,新建一個需要隱藏的文件夾,比如小編需要將一些隱秘的文件放在文件夾中,就可以先建立這個命名的文件夾,然後將需要隱藏的東西,都放入這個文件夾。
第二步:在這個需要隱藏的文件夾上,點擊滑鼠右鍵,然後點擊打開「屬性」,如圖。
第三步:最後在文件夾屬性中,勾選上「隱藏」,然後點擊底部的「應用」就可以了,如下圖。
通過此番設置,下次進入電腦硬碟這個分區,就看不到這個被隱藏的文件夾了,如果要查看,需要設置一下,文件夾選項,具體教程可以參考下:Win10顯示隱藏文件或文件夾方法。
以上介紹的是如何Win10如何隱藏文件夾,如果只是隱藏單個文件,也是按照上面的操作。

❻ 磁碟分區詳解

全新硬碟裝系統之前,必須對其進行分區,硬碟分區初始化的格式主要有兩種:傳統的 MBR( Master Boot Record ,即主引導記錄) 和新的 GPT( GUID Partition Table )。後者功能更強大,解決了 MBR 的許多限制。

MBR 早在 1983 年 IBM PC DOS 2.0 中就已經提出。之所以叫「主引導記錄」,是因為它位於驅動器開始部分的主引導扇區,是硬碟的第一扇區。它由三個部分組成: Boot loader、硬碟分區表 DPT 和結束標志字

上面所說的分區為 主分區(primary partition) 一個磁碟或者 RAID 卷上只能有 4 個可啟動的主分區 。如果 MBR 分區方案需要使用 4 個以上的分區,那就需 將至少一個主分區作為擴展分區(extend partition),然後在該擴展分區上面建立若干個邏輯分區(logic partition) 。擴展分區可以被看作是容納邏輯分區的容器。 硬碟上最多隻能有 1 個擴展分區(操作系統的限制)且其本身不能格式化,必須劃分邏輯分區後才能使用,但擴展分區中的邏輯分區沒有數量限制 。擴展分區也被看作是一個主分區,因此,在存在擴展分區的情況下最多隻能再建 3 個主分區(3 個主分區加 1 個可包含多個邏輯分區的擴展分區)。

擴展分區中邏輯驅動器的引導記錄是鏈式的。每一個邏輯分區都有一個和 MBR 結構類似的擴展引導記錄(EBR),其分區表的第一項指向該邏輯分區本身的引導扇區,第二項指向下一個邏輯驅動器的 EBR,分區表第三、第四項沒有用到。

BIOS (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即 基本輸入輸出系統 ,它是個人電腦啟動時載入的第一個軟體。其實,它是一個存儲在計算機內主板 BOIS 晶元上的程序,它保存著計算機最重要的基本輸入輸出的程序、加電自檢程序(Power On Self Test,簡稱 POST 自檢)和系統啟動程序等。

一般在計算機啟動時按 F2 或者 Delete 即可進入 BIOS 程序進行設置(一些特殊機型按 F1、Esc、F12 等進行設置)。 其主要功能是為計算機提供最底層的、最直接的硬體設置和控制。

UEFI 的全稱是 Unified Extensible Firmware Interface ,意即 統一可擴展固件介面 ,它是基於 EFI 1.10 標准為基礎發展而來,值得注意的是在 UEFI 正式確立之前,Intel 就開始積極推進傳統 BIOS 的升級方案,並最終確立了過渡方案 EFI 標准,直到 2007 年 Intel 將 EFI 標準的改進與完善工作交給 Unified EFI Form 進行全權負責,EFI 標准則正式更名為 UEFI。UEFI 其實和 BIOS 是同一類程序,是隨著硬體發展而出現的 BIOS 升級版,被看做是有近20多年歷史的傳統的(Legacy)BIOS 的繼任者。UEFI 一般就是指 UEFI BIOS 環境,而和 UEFI 比較時的所說的 BOIS 則是指傳統的 BIOS 環境。

相比 BIOS,UEFI 的一些優點在於:

相比傳統的 BIOS,UEFI 還提供了文件系統的支持,它 能夠直接讀取 FAT、FAT32 分區中的文件 ,例如華碩、華擎等主板在 UEFI 環境下更新 BIOS 就 可以直接讀取 U 盤中的 BIOS 及其他文件 ,另外 新的 UEFI 主板基本都提供了截屏功能,這些截屏圖片都可以存儲在U盤當中

UEFI 還有一個重要特性就是在 UEFI 下運行應用程序,這類程序文件通常以 efi 結尾。利用 UEFI 可以直接識別 FAT 分區中的文件,又可直接在其中運行應用程序 。我們就可以將 Windows 安裝程序做成 efi 類型應用程序,然後把它放到任意FAT 分區中直接運行即可。

當然由於 UEFI 主要由高級語言編寫(C語言),相比於傳統 BIOS 的匯編語言,UEFI BIOS 在安全防護性方面相比傳統 BIOS 要弱,比較容易遭到病毒的攻擊,安全性有待進一步提升。不過在圖形化界面、應用程序擴展面前,UEFI BIOS 還是非常成功的。

現在,多數主板為了兼容 MBR 分區表,一般會提供 Legacy BIOS 和 UEFI BIOS 啟動模式選項,如果要使用 UEFI 模式安裝操作系統,就必須開啟 UEFI 模式。UEFI 模式可切換回 BIOS 模式,而僅有 BIOS 模式時無法切換為 UEFI 模式。

目前 64bit Windows Vista、7、8、8.1、10 都已經支持 GPT 分區表,而 Windows 8、8.1、10 都已經原生支持 UEFI,安裝這些系統的時候:只要硬碟設置為 GPT 分區表 主板設置為 UEFI 啟動後,就可以直接開始安裝操作系統了。自 Win8 發布以來,新出廠的預裝 Win8/Win8.1 的電腦都默認在 UEFI 式下啟動操作系統。

而對於 Windows Vista、7 系統,就需要手動添加 UEFI 支持,我們可以找一份 Windows 8 或者 10 安裝鏡像,從安裝文件中提取 Bootmgfw.efi 文件,重命名為 BOOTX64.EFI,拷貝到 Win7 安裝文件的 EFIBoot 下,如果沒有 BOOT 文件夾就新建一個。

GPT 的全稱是 Globally Unique Identifier Partition Table,意即 GUID 分區表 。UEFI BOIS 將逐漸取代 Legacy BOIS ,而 GPT 也將逐漸取代 MBR。UEFI 和 GPT 是相輔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要想使用 GPT 分區表則必須是 UEFI BIOS 環境。

與支持最大 2T 磁碟和 RAID 卷且至多有 4 個主分區的 MBR 分區表相比, GPT 分區表 能支持最大 18 EB(Exabytes)磁碟和 RAID 卷。並且磁碟和 RAID 卷的分區數沒有上限,只受到操作系統限制(由於分區表本身需要佔用一定空間,最初規劃硬碟分區時,留給分區表的空間決定了最多可以有多少個分區)。比如,在 Windows 系統上,由於系統的限制 GPT 最多隻能支持 128個 磁碟分區,基本可以滿足所有用戶的存儲需求。在每一個分區上,這個標識符是一個隨機生成的字元串,可以保證為地球上的每一個 GPT 分區都分配完全唯一的標識符。

在安全性方面,GPT 分區表也進行了全方位改進。在早期的 MBR 磁碟上,分區和啟動信息是保存在一起的。如果這部分數據被覆蓋或破壞,事情就麻煩了。相對的,GPT 在整個磁碟上保存多個這部分信息的副本,因此它更為健壯,並可以恢復被破壞的這部分信息。GPT 還為這些信息保存了循環冗餘校驗碼(CRC)以保證其完整性和正確性——如果數據被破壞,GPT 會發覺這些破壞,並從磁碟上的其他地方進行恢復。

GPT 相對於誕生於 MS-DOS 時代的 MBR 而言,有許多優點。在做出選擇前,需要考慮如下內容:

以下為主流操作系統對 GPT 的支持情況列表。

更詳細的支持列表可參考 維基網路 。

對於新平台用戶(Intel 6 系以後 /AMD 900 系列以後和 A 系列)來說,都強烈推薦使用 GPT 分區表格式。目前包括 Win Vista、Win7、Win8、Win8.1、Win10 已經都支持讀取和使用 GPT 分區表。而對於使用 Win8、Win8.1、Win10 的用戶,換用 GPT 後開機啟動速度也可以進一步得到顯著提升。

由於現在剛出的新電腦基本都是 UEFI + GPT 的,如果要更換系統就必須按照 GPT 分區格式 + UEFI 引導的方式去安裝。但如果想使用以前的 MBR 方式去安裝(比如安裝 Ghost 系統)那就只能將轉換硬碟的分區格式轉換為 MBR 、修改系統引導方式為 Legacy、重新分區再安裝。

如果在分區格式為 MBR 的硬碟上安裝較新的 Windows 系統時忘了把之前 MBR 分區格式改為 GPT,然後在選擇 Windows 安裝位置時不能繼續 ,如下圖所示。

這個時候就需要將硬碟分區格式修改為 GPT,修改系統引導方式為 UEFI、重新分區再安裝。

方法一

如果你知曉 GPT 與 UEFI 啟動之間的關系,那麼你可能知道,Windows 想要從 GPT 硬碟引導,就必須以 UEFI 方式啟動(反之則不成立)。在 磁碟管理 (桌面右鍵計算機快捷方式——>管理——>磁碟管理)中選擇一塊磁碟,在其上面右鍵,點擊「屬性」菜單項,然後選擇「卷」標簽頁,即可看一下分區類型,如果是 GPT,那麼電腦肯定就是 UEFI 啟動了。

方法二

該方法適用於 Win 8 及更高版本的 Windows 系統。按 Win+R 打開運行,輸入 msinfo32,回車查看系統信息。在 BIOS 模式中如果顯示「傳統」,表示系統啟動方式為 Legacy BIOS;如果為 UEFI,則顯示 UEFI。

方法一

可以通過查看是否存在 /sys/firmware/efi 目錄就可以判斷出是否為 UEFI 引導方式。

方法二

也可以通過安裝 efibootmgr 程序,然後執行 sudo efibootmgr 命令即可查看 Linux 系統是否支持 UEFI 引導方式。

下面介紹一種適用於任何操作系統的查看即修改方法。

在系統開始載入前按下熱鍵(一般為 Del、F2 等)進入 BIOS。一般該功能一般位於 Boot 相關的菜單下,不同主板的電腦操作方式大同小異。如下圖所示,可以查看當前的引導方法,也可以修改引導方式。

分區的容量和數量根據硬碟數量、容量、類型和使用習慣而定。分區容量小了、數量多了會導致各分區之間轉移文件很麻煩,分區容量大了、數量少了會增加文件丟失的風險(比如經常直接斷電而非正常關機或其他原因導致的硬碟故障),單個分區損壞則該分區中所有文件丟失。

如果你的硬碟夠大、夠多,比如容量為 1 TB,甚至有多個 1TB 硬碟,那麼可以將 Windows 系統所在分區設置為 100 GB,剩下的空間可以按軟體安裝、媒體存儲、文檔辦公、文件備份等用途來分出合適容量、數量的分區。如果使用 128 GB 或 256 GB 的 SSD + HDD 組合的模式,那麼可以將整個 SSD 分為一個分區,將 Windows 和應用軟體都安裝在整個 SSD 的分區上以便加快開機和應用軟體的啟動速度。

如果 Windows 系統使用 MBR 分區格式,一般都是只劃分一個主分區給系統,剩餘的部分全部劃入擴展分區。

這種的方法不需要任何第三方工具,屬於最基本方法。好處就在於操作簡便直觀,缺點在於命令不好記,整個硬碟需要全部格式,數據無法保留 。所以,在操作之前,務必對於硬碟上的重要數據提前備份到其他存儲設備上。

實際上只有遵循 UEFI 規范的主板才能按照 efi/boot/bootx64.efi 路徑啟動 Windows 安裝程序,大多數主板都是遵循這一規范的。如果不遵循這一規范,那麼你需要手動選擇從該文件啟動,或者需要在 UEFI Shell 中以命令的方式啟動 bootx64.efi。

這款工具很多資深用戶並不陌生,常見於某些國產改版 PE 系統中,當然這些系統中還有其他強大的硬碟操作工具。關於該軟體的全部功能用法可以參考 其官網幫助信息 。

如果是為 SSD 新建分區,要勾選 「對齊到下列扇區數的整數倍」,並在 「扇區數」 下拉菜單中選擇 「4096」(如上圖),以便滿足所謂的 「4K 對齊」 條件,這有利於充分發揮 SSD 的性能優勢( 原版系統盤安裝程序分區時會自動設置 「4K 對齊」 ,無需手動設置)。可以通過 DiskGenius 的「工具」菜單中的「分區4K扇區對齊監測」菜單項查看 SSD 是否已經 4K 對齊(最後一列顯示為「Y」表示已對齊)。

這種分區表和 GPT 比起來在分區方式上有一定差異,下面具體說明一下:

安裝 Windows 和 Linux 雙系統時,後安裝的引導載入程序可能會覆蓋之前系統的引導載入程序,這就會導致之前安裝的系統的無法被載入。CentOS 7(最近的 Ubuntu) 使用 GRUB2 作為引導載入程序。該引導載入程序是計算機啟動後首先運行的程序,負責操作系統的載入及傳輸控制。GRUB2 可以兼容所有操作系統,同時還可以在不支持的操作系統中使用鏈式載入將控制權轉給其他操作系統。如果先安裝 Windows 再安裝使用 GRUB2 引導的 Linux,將會使用 GRUB2 引導雙系統。而如果先安裝 Linux 再安裝 Windows,除了 Win10 可以識別出 Linux 系統的引導程序外,其他版本的 Windows 系統都會覆蓋已安裝 Linux 系統的引導程序,這種情況下可以在 Windows 下使用 EasyBCD 軟體在修改引導載入程序。

一開始,你必須在存儲設備上創建分區來容納文件系統。分區可以是整個硬碟,也可以是部分硬碟,以容納虛擬目錄的一部分。在 Linux 系統中,硬碟分區常見的名稱格式如下:

中括弧中的字母表示驅動器的檢測順序,第一個驅動器是a,第二個驅動器是b,以此類推。n 表示分區號,在 MBR 分區的硬碟中,1-4 是主分區(或者擴展分區),邏輯分區號只能從分區號 5 開始,習慣上創建主分區 sda1 到 sda3(最多也只能創建三個主分區),然後建立一個擴展分區 sda4(創建三個主分區之後默認只能創建擴展分區),後續創建的分區 sda5,sda6 等只能為邏輯分區,默認會被包含在 sda4 擴展分區中。

在安裝 CentOS 7 時,選擇「Install CentOS 7」,然後按下「Tab」,在屏幕下方的「quiet」後面輸入一個空格加「inst.gpt」來使用 GPT 分區。否則,默認選擇的 MBR 分區。

fdisk 工具用來在存儲設備上的創建 MBR 分區。它是個互動式程序,允許輸入命令來逐步完成硬碟分區操作。 該命令的用法如下:

可用的選項如下:

可以使用 -l 選項而不指定設備名來查看當前所有磁碟分區及映射的邏輯卷。也可以指定設備名稱來查看指定磁碟的分區列表。

可以在 VMware 中虛擬機關機之後「編輯虛擬機設置」,點擊「硬碟」,然後選擇「擴展」可以將原有硬碟擴容,還可以選擇「添加」來添加新的硬碟。下面我們演示了將虛擬機原有硬碟擴容了 20 GB 左右,同時又添加了一塊容量為 20 GB 左右的新硬碟。

從上面的執行結果可以看出,在擴容原有硬碟和新增硬碟之後,原有的 /dev/sda 容量增加了,同時新增了一個 /dev/sdb 的未分區的新磁碟。

使用 fdisk 命令後直接指定要分區的存儲設備的設備名(需要使用超級用戶)就可以進入 fdisk 工具的互動式操作模式了。下面展示了該命令在 CentOS 發行版中的使用情景。如果這是你第一次給該存儲設備分區, fdisk 會提示你設備上沒有可識別的分區表。

根據提示,輸入 m 命令可以查看可用的互動式命令

各命令解釋如下:

實際上在日常工作中用到的只有幾個基本命令。 可以用 p 命令將一個存儲設備的詳細信息顯示出來。

輸出顯示這個存儲設備有約 21.5 GB 的空間。存儲設備明細的列表列出這個設備所有分區。這個例子中的輸出中沒有顯示任何分區,所以設備還未分區。 下一步,可以使用 n 命令在該存儲設備上根據提示創建新的分區。使用 n 命令需要先指定創建的分區類型(p 表示主分區,e 表示擴展分區),然後指定分區號,最後分別指定分區的起始柱面和結束柱面(也可以根據提示指定增加的柱面數或增加的容量大小來代替)。

❼ 硬碟內已經有許多文件,該如何分區

1、首先需要進入系統的磁碟管理界面進行分區,在電腦桌面右擊【我的電腦】,選擇【管理】,

(7)磁碟分區文件夾擴展閱讀:

硬碟分區,將硬碟的整體存儲空間劃分成多個獨立的區域,分別用於操作系統、應用程序以及數據文件等。但在分區之前,應該做一些准備及計劃工作,包括一塊硬碟要劃分為幾個分區,每個分區應該有多大的容量,以及每個分區准備使用什麼文件系統等。對於某些操作系統而言,硬碟必須分區後才能使用,否則不能被識別。

硬碟分區的作用:

1、C盤是系統盤,最好不要都按在C盤里,否則會導致系統運行速度變慢,容易出錯。

2、硬碟分區可以更方便的管理使用的文件,如果都放在一個硬碟里會導致文件很亂,在查找文件的時候很麻煩。

3、硬碟分區之後,簇的大小也會變小。操作系統規定一個簇中只能放置一個文件的內容,因此文件所佔用的空間,只能是簇的整數倍;而如果文件實際大小小於一簇,它也要佔一簇的空間。所以,簇越小,保存信息的效率就越高。

❽ 簡述硬碟分區、盤符、文件夾、和子文件夾的概念

1、對於任何硬碟來說,「一個區受損,比如說壞道或者遭病毒攻擊的時候,不會導致整個移動硬碟都出問題」,這句話對了一半。一個分區裡面的壞扇區,如果恰好在分區中間,確實不太可能擴散到別的分區里。但病毒可是會跨分區溜達的。2、一般來說,沒人會經常搞格式化,除非是拿電腦玩的人。3、多一個分區就多損失一些容量是正確的。最後,個人建議全部容量創建一個分區即可(品牌移動硬碟都是創建好了分區的,買回來直接用即可)。不過,無論幾個分區,分區根目錄下的項目越少越好,的項目要用目錄樹的概念分類向下擴展。因為打開任何分區的時候,系統對分區根目錄下的項目都要「遍歷」一遍,就是要全部讀入內存。根目錄下項目過多會導致響應緩慢甚至停滯。這一點對於內置硬碟也是如此。

❾ 新買的筆記本電腦如何給磁碟分區

可以參考以下步驟:

步驟1. 在「此電腦」上右鍵點擊,選擇「管理」,然後在「計算機管理」窗口的左側列表中選擇「磁碟管理」。在Windows 10中也可以右鍵點擊開始菜單,直接選擇「磁碟管理」功能。

❿ 磁碟,文件夾和文件三者之間有何關系

磁碟、文件夾和文件三者之間存在包含與被包含的關系。一個磁碟中可以有多個文件夾或文件。一個文件夾中可以包含多個文件。文件夾中不但可以有文件,還可以有許多子文件夾,子文件夾中還可再包含多個文件夾和文件。

需要注意的是,磁碟中雖然可以直接保存文件,但當這些文件過多時會不利於用戶查找,因此最好用文件夾將其歸類存放。

(10)磁碟分區文件夾擴展閱讀

磁碟,文件夾和文件整理技巧:

一、硬碟分區

合理利用磁碟分區可以很好的整理歸類文件和文件夾。

二、文件分類

把有關的文件存放在一起,而不去管他們的格式(對於工作文件尤其應當重視,這樣查找起來不容易漏掉)。對於正在編輯的文件,將待做的和已完成的區分開來(處理中的、待處理的文件,建議快捷方式到桌面,這樣可以隨時警告自己,要盡快的處理,留給自己一個清潔的桌面)。

當一個子目錄中的文件過多時,你就應該繼續往下建立子目錄(一個文件夾中有上百文件的話,查找會比較費勁,所以得往下分類)分類的細化就意味著層級增多。層級越多,瀏覽的效率就會越低,所以整個結構最好控制在三級以內。越常用的類別,級別就應該越高

三、文件命名

文件的命名必須重視,建議用容易記住的詞給文件命名,方便以後檢索。這能讓你不需要打開文件就知道大概的文件內容,這樣的命名才是好命名。

四、定期清理

對於資料來說,最重要的是了解你存儲的資料對你是否有用。如若不能吸收轉化為知識能力,資料再多也不能體現其價值,而且會讓你的文件過於繁雜,因此定期清理無用文件尤為重要。

五、桌面整理

從實用性和美觀程度考慮,桌面盡可能不要放太多快捷方式,同時建議你將最常瀏覽的一些文件夾的快捷方式發送到桌面。

閱讀全文

與磁碟分區文件夾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部隊抗洪搶險命令範文 瀏覽:884
歐姆龍plc編程軟體使用教程 瀏覽:590
ai文件pdf 瀏覽:911
騰訊雲伺服器掛載混合雲 瀏覽:758
智能小車用什麼單片機 瀏覽:463
java怎麼給窗口關閉 瀏覽:940
列舉51單片機的定址方式 瀏覽:706
剪輯app怎麼寫長篇文字 瀏覽:400
app專屬流量過月租怎麼不更新 瀏覽:654
王者程序員都有誰 瀏覽:76
給牛換腳掌解壓 瀏覽:387
圍棋有多少種演算法 瀏覽:602
unity資源包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704
阿里雲伺服器遠程鏈接不成功 瀏覽:482
文件系統pdf 瀏覽:766
原神安卓區服什麼意思 瀏覽:37
貝殼app怎麼線上發布 瀏覽:159
如何挑選安卓系統機頂盒 瀏覽:54
安卓快充使用有什麼注意事項 瀏覽:910
黑馬程序員的雲計算網課 瀏覽: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