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件處理 > 生物壓縮燃料

生物壓縮燃料

發布時間:2022-09-22 00:16:57

A. 生物質壓縮顆粒燃料對於城市能源產業鏈的幫助到底有多大

生物質顆粒燃料,農業林業廢棄物利用起來,循環經濟。城市都在禁止燒煤,生物質顆粒燃料沒有污染

B. 什麼是生物質燃料

生物質能是由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於地球上的太陽能,最有可能成為21世紀主要的新能源之一。據估計,植物每年貯存的能量約相當於世界主要燃料消耗的10倍;而作為能源的利用量還不到其總量的l%。這些未加以利用的生物質,為完成自然界的碳循環,其絕大部分由自然腐解將能量和碳素釋放,回到自然界中。事實上,生物質能源是人類利用最早、最多、最直接的能源,至今,世界上仍有15億以上的人口以生物質作為生活能源。生物質燃燒是傳統的利用方式,不僅熱效率低下,而且勞動強度大,污染嚴重。通過生物質能轉換技術可以高效地利用生物質能源,生產各種清潔燃料,替代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等燃料,生產電力。而減少對礦物能源的依賴,保護國家能源資源,減輕能源消費給環境造成的污染。專家認為,生物質能源將成為未來持續能源重要部分,到2015年,全球總能耗將有40%來自生物質能源。

1.2能源與環境

人類正面臨著發展與環境的雙重壓力。經濟社會的發展以能源為重要動力,經濟越發展,能源消耗多,尤其是化石燃料消費的增加,就有兩個突出問題擺在我們面前:一是造成環境污染日益嚴重,二是地球上現存的化石燃料總有一天要掘空。按消費量推算,世界石油資源在今後50年到80年間將最終消耗殆盡。到2059年,也就是世界上第一口油井開鑽二百周年之際,世界石油資源大概所剩無幾。另一方面,由於過度消費化石燃料,過快、過早地消耗了這些有限的資源,釋放大量的多餘能量和碳素,打破了自然界的能量和碳平衡,是造成臭氧層破壞,全球氣候變暖,酸雨等災難性後果的直接因素。這就是說,如果不發展出新的能源來取代化石常規能源在能源結構中的主導地位,在21世紀必將發生嚴重的、災難性的能源和環境危機,是人類在下一世紀所面臨的三大最可能發生的災難之一。

1.3國家安全

固然,發展生物質能源不是獲得新的能源的唯一途徑,人類可以採用高技術手段獲得核能源,甚至從外太空獲得能源,但其中的危害也是有目共睹的。首先,核能源的發展極可能給已經不安的世界帶來新的不穩定因素,甚至直接威脅到人類的生存環境;其次,各國或各集團在人類下世紀技術水平下所能到達的有限外太空區域內進行的能源開發,將不可避免地引發新的爭奪或爭端,其禍福不言自明。而生物質能源則不僅是最安全、最穩定的能源,而且通過一系列轉換技術,可以生產出不同品種的能源,如固化和炭化可以生產因體燃料,氣化可以生產氣體燃料,液化和植物油可以獲得液體燃料,如果需要還可以生產電力等等。目前,世界各國,尤其是發達國家,都在致力於開發高效、無污染的生物質能利用技術,保護本國的礦物能源資源,為實現國家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根本保障。

2.國外生物質能技術的發展狀況

生物質能源的開發利用早已引起世界各國政府和科學家的關注。有許多國家都制定了相應的開發研究計劃,在日本的陽光計劃、印度的綠色能源工程、美國的能源農場和巴西的酒精能源計劃等發展計劃。其它諸如丹麥、荷蘭、德國、法國、加拿大、芬蘭等國,多年來一直在進行各自的研究與開發,並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生物質能源研究與開發體系,擁有各自的技術優勢。

2.1沼氣技術

主要為厭氧法處理禽畜糞便和高濃度有機廢水,是發展較早的生物質能利用技術。80年代以前,發展中國家主要發展沼氣池技術,以農作物秸稈和禽畜糞便為原料生產沼氣作為生活炊事燃料。如印度和中國的家用沼氣池;而發達國家則主要發展厭氧技術,處理禽畜糞便和高濃度有機廢水。目前,日本、丹麥、荷蘭、德國、法國、美國等發達國家均普遍採取厭氧法處理禽畜糞便,而象印度、菲律賓、泰國等發展中國家也建設了大中型沼氣工程處理禽畜糞便的應用示範工程。採用新的自循環厭氧技術。荷蘭IC公司已使啤酒廢水厭氧處理的產氣率達到10m3/m3.d的水平,從而大大節省了投資、運行成本和佔地面積。美國、英國、義大利等發達國家將沼氣技術主要用於處理垃圾,美國紐約斯塔藤垃圾處理站投資2000萬美元,採用濕法處理垃圾,日產26萬m3沼氣,用於發電、回收肥料,效益可觀,預計10年可收回全部投資。英國以垃圾為原料實現沼氣發電18MW,今後10年內還將投資1.5億英鎊,建造更多的垃圾沼氣發電廠。

2.2生物質熱裂解氣化

早在70年代,一些發達國家,如美國、日本、加拿大、歐共體諸國,就開始了以生物質熱裂解氣化技術研究與開發,到80年代,美國就有19家公司和研究機構從事生物質熱裂解氣化技術的研究與開發;加拿大12個大學的實驗室在開展生物質熱裂解氣化技術的研究;此外,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印尼等發展明家也先生開展了這方面的研究。芬蘭坦佩雷電力公司開始在瑞典建立一座廢木材氣化發電廠,裝機容量為60MW,產熱65MW,1996年運行:瑞典能源中心取得世界銀行貸款,計劃在巴西建一座裝機容量為20-3OMW的發電廠,利用生物質氣化、聯合循環發電等先進技術處理當地豐富的蔗渣資源。

2.3生物質液體燃料

另一項令人關注的技術,因為生物質液體燃料,包括乙醇、植物油等,可以作為清潔燃料直接代替汽油等石油燃料。巴西是乙醇燃料開發應用最有特色的國家,70年代中期,為了擺脫對進口石油的過度依賴,實施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乙醇開發計劃,到1991年,乙醇產量達到130億升,在980萬輛汽車中,近400萬輛為純乙醇汽車,其餘大部分燃用20%的乙醇-汽油混合燃料,也就是說乙醇燃料已佔汽車燃料消費量的50%以上。1996年,美國可再生資源實驗室已研究開發出利用纖維素廢料生產酒精的技術,由美國哈斯科爾工業集團公司建立了一個1MW稻殼發電示範工程:年處理稻殼12,000噸,年發電量800萬度,年產酒精2,500噸,具有明顯的經濟效益。

2.4其它技術

此外,生物質壓縮技術可書固體農林廢棄物壓縮成型,製成可代替煤炭的壓塊燃料。如美國曾開發了生物質顆粒成型燃料:泰國、菲律賓和馬來西亞等第三世界國家發展了棒狀成型燃料。

3.我國的生物質能源

我國基本上是一個農業國家農村人口占總人口的70%以上,生物質一直是農村的主要能源之一,在國家能源構成中也佔有益要地位。

3.1生物質能資源

我國現有森林、草原和耕地面積41.4億公頃,理論上生物質資源理可達650億噸/年以上(在但第平方公里土地面積上,植物經過光合作用而產生的有機碳量,每年約為158噸)。以平均熱值為15,000千焦/公斤計算,摺合理論資源最為33億標准煤,相當於我國目前年總能耗的3倍以上.

實際上,目前可以作為能源利用的生物質主要包括秸稈、薪柴、禽畜糞便、生活垃圾和有機廢渣廢水等。據調查,目前我國秸稈資源量已超過7.2億噸,約3.6億噸標准煤,除約1.2億噸作為飼料、造紙、紡織和建材等用途外其餘6億噸可作為能源用途:薪柴的來源主要為林業採伐、育林修剪和薪炭林,一項調查表明:我國年均薪柴產量約為1.27億噸,摺合標准煤0.74億噸:禽畜糞便資源量約1.3億噸標准煤;城市垃圾量生產量約1.2億噸左右,並以每年8%-10%的速度增,據估算,我國可開發的生物質能資源總量約7億噸標准煤。

3.2生物質能源和利用

我國生物質的能源利用絕大部分用於農村生活能源,極少部分用於鄉鎮企業的工業生產:而利用方式長期來一直以直接燃燒為主,只是近年來才開始採用新技術利用生物質能源,但規模較小。普及程度較低,在國家,甚至農村的能源結構中佔有極小的比例。

生物質直接燃燒方式不僅熱效率低下,而且大量的煙塵和余灰的排放使人們的居住和生活環境日益惡化,嚴重損害了婦女、兒童的身心健康。此外,還對生態、社會和經濟造成極其不利的影響:

1.在必須使用生物質能源而利用方式不合理的情況下,必然對森林等自然資源進行不合理採伐,破壞了自然植被和生態平衡;

2.對於有機垃圾、有機廢水、有機廢渣、禽畜糞便以及部分農業廢棄物等資源沒有充分加以利用,不僅造成資源浪費,而且使其成為主要的有機污染源,除造成嚴重的大氣和水污染之外,還排放大量的溫室氣體,加劇了全球溫室效應;

3.同時,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短缺問題必將成為21世紀阻礙國家經濟的持續發展的重大問題,必須予以足夠的重視,並採取有效措施著力加以解決。

事實上,大力開發和利用生物質能源,對於緩解21世紀的能源、環境和生態問題具有重要意義,產生諸多利益;

4.減少污染,改善人民生活條件。不管是有機污水處理、城鎮垃圾能源的利用還是秸稈熱解利用中一個重要的共同點解決環境污染問題,這也是大部分生物質利用的首要目標。

5.解決農村能源供應問題,提高農民生活水平。

我國農村能源供應緊張,而生物質源豐富,所以可利開展利用生物質能,可以改善農村的能量供應。提高他們的生活水平。

6.改善能源結構,減輕對對環境的壓力。我國可開發的生物資源達7億噸,如果能充分開發,可以在我國的能源消費中占重要的地方,這對改善我國能源結構,減少我國對石化燃料的依賴,進而減少我國CO2和SO2等污染物的排放,最終緩解能源消耗給環境造成的壓力有重要的意義。

3.3市場需求

可以預計,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物質能利用技術和裝置的市場前景將會越來越廣闊。主要依據:

1.目前,絕大部分農作物秸稈因得不到有效利用而就地焚燒於農田,不僅浪費了大量的能源,而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給社會生活和經濟發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如發生在成都雙流機場和首都機場的煙塵事件。逐漸富裕起來的農民,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迫切改變原來直接燃用秸稈薪柴煙薰火燎的炊事取暖局面,以生物質可燃氣作為他們的生活能源,就會改善其衛生環境,提高生活質量,減輕勞動強度。

2.眾多糧食、木材、茶葉、果類等加工廠,每天都有大量的谷殼、鋸末、木屑、果殼等廢棄物產出堆放,利用生物質氣化技術將其轉換成可燃氣,生產出優質能源,變廢為寶,可謂一舉兩得。

3.禽畜糞便既是極為有害大環境污染源泉又是重要的生物質能資源,隨著大型畜牧場的不斷建成和發展,所產生的環境污染也日趨嚴重。應用厭氧技術處理禽畜糞便更具有能源與環境雙重意義。

4.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城市人口的增多和居民生活的改善,城市的垃圾處理問題便顯得日益突出。我國的以北京為例,1995年,年垃圾產量均已突破400萬噸,1996年北京的垃圾量則達485萬噸。採用厭氧技術處理有機垃圾,不僅可獲得能源,而且達到低費用治理污染的目的。

5.我國的邊遠地區,生物質資源豐富,多屬於缺電、少電地區,可將生物質氣化發電,或供熱可自產自用。

6.事買上,生物質能源技術之所以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其優勢在於開發利用生物質能源不僅可以獲得取之不盡的能源,而且具有保護環境,節省資源的功能。

3.4我國生物質能技術發展現狀與問題

我國政府及有關部門對生物質能源利用極為重視,國家幾位主要領導人曾多次批示和指示加強農作物秸稈的能源利用。國家科委已連續在三個國家五年計劃中將生物質能技術的研究與應用列為重點研究項目,涌現出一大批優秀的科研成果和成功的應用範例,如產用沼氣池、禽畜糞便沼氣技術、生物質氣化發電和集中供氣、生物壓塊燃料等,取得了可觀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同時,我國已形成一支高水平的科研隊伍,包括國內有名的科研院所和大專院校:擁有一批熱心從事生物質熱裂解氣化技術研究與開發的著名專家學者。

a.沼氣技術是我國發展最早、曾晉遍推廠的生物質能源利用技術。70年代,我國為解決農村能源短缺的問題,曾大力開發和推廣戶用沼氣地技術,全國已建成525萬戶用沼氣池。在最近的連續三個五年計劃中,國家都將發展新的沼氣技術列為重點科技攻關項目,計劃實施了一大批沼氣及其利用的研究項目和示範工程。至今,我國已建設了大中型沼氣池3萬多個,總容積超過137萬m3,年產沼氣5,500萬m3,僅100m3以上規模的沼氣工程就達630多處,其中集中供氣站583處,用戶8.3萬戶,年均用氣量431m3,主要用於處理禽畜糞便和有機廢水。這些工程都取得了一定程度的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對發展當地經濟和我國厭氧技術起到了積極作用。在「九五」計劃中,應用於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和城市垃圾的高效厭氧技術被列為科技攻關重點項目,分別由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和杭州能源環境研究所承擔實施,現已取得預期的進展。

我國厭氧技術及工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相關技術研究少、輔助設備配套性差、自動化程度低、非標設備加工粗糙、工程造價高、開放式前後處理的二次污染嚴重等。

b.我國的生物質氣化技術近年有了長足的發展,氣化爐的形式從傳統上吸式、下吸式到最先進的流化床、快速流化床和雙床系統等,在應用上除了傳統的供熱之外,最主要突破是農村家庭供氣和氣化發電上。「八五」期間,國家科委安排了「生物質熱解氣化及熱利用技術」的科技攻關專題,取得了相當成果:採用氧氣氣化工藝,研製成功生物質中熱值氣化裝置;以下吸式流化床工藝,研製成功l00戶生物質氣化集中供氣系統與裝置:以下吸式固定床工藝,研製成功食品與經濟作物生物質氣化烘乾係統與裝置;以流化床干餾工藝,研製成功1000戶生物質氣化 集中供氣系統與裝置。「九五」期間,國家科委安排了「生物質熱解氣化及相關技術」的科技攻關專題,重點研究開發1MW大型生物質氣化發電技術和農村秸稈氣化集中供氣技術。目前全國已建成農村氣化站近200多個,谷殼氣化發電100多台套,氣化利用技術的影響正在逐漸擴大。

c.「八五」期間,我國開始了利用纖維素廢棄物製取乙醇燃料技術的探索與研究,主要研究纖維素廢棄物的稀酸水解及其發酵技術,並在「九五」期間進入中間試驗階段。我國已對植物油和生物質裂解油等代用燃料進行了初步研究:如植物油理化特性、酯化改性工藝和柴油機燃燒性能等方面進行了初步試驗研究。「九五」期間,開展了野生油料植物分類調查及育種基地的建設。我國的生物質液化也有一定研究,但技術比較落後,主要開展高壓液化和熱解液化方面的研究。

d.此外,在「八五」期間,我國還重點對生物質壓縮成型技術進行了科技攻關,引進國外先進機型,經消化、吸收,研製出各種類型的適合我國國情的生物質壓縮成型機,用以生產棒狀、塊狀或顆粒生物質成型燃料。我國的生物質螺旋成型機螺桿使用壽命達500小時以上,屬國際先進水平。

雖然我國在生物質能源開發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績,技術水平卻與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如:

a.新技術開發不力,利用技術單一。我國早期的生物質利用主要集中在沼氣利用上,近年逐漸重視熱解氣化技術的開發應用,也取得了一定突破,但其他技術開展卻非常緩慢,包括生產酒精、熱解液化、直接燃燒的工業技術和速生林的培育等,都沒有突破性的進展。

b.由於資源分散,收集手段落後,我國的生物質能利用工程的規模很小;為降低投資,大多數工程採用簡單工藝和簡陋設備,設備利用率低,轉換效率低下。所以,生物質能項目的投資回報率低,運行成本高,難以形成規模效益,不能發揮其應有的、重大的能源作用。

c.相對科研內容來說,投入過少,使得研究的技術含量低,多為低水平重復研究,最終未能解決一些關鍵技術,如:厭氧消化產氣率低,設備與管理自動化程度較差;氣化利用中焦油問題沒有徹底解決,給長期應用帶來嚴重問題;沼氣發電與氣化發電效率較低,相應的二次污染問題沒徹底解決。導致許多工程系統常處於維修或故障的狀態,從而降低了系統運行強度和效率。

此外,在我國現實的社會經濟環境中,還存在一些消極因素制約或阻礙著生物質能利用技術的發展、推廣和應用,主要表現為:

a.在現行能源價格條件下,生物質能源產品缺乏市場竟爭能力,投資回報率低挫傷了投資者的投資積極性,而銷售價格高又挫傷了消費者的積極性。

b.技術標准未規范,市場管理混亂。在秸桿氣化供氣與沼氣工程開發上,由於未有合適的技術標准和嚴格的技術監督,很多未具備技術力量的單位和個人參與了沼氣工程承包和秸桿氣化供氣設備的生產,引起項目技術不過關,達不到預期目標,甚至帶來安全問題,這給今後開展生物質利用工作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

c.目前,有關扶持生物質能源發展的政策尚缺乏可操作性,各級政府應盡快制定出相關政策,如價格補貼和發電上網等特殊優惠政策。

d.民眾對於生物質能源缺乏足夠認識,應加強有關常識的宣傳和普及工作。

e.政府應對生物質能源的戰略地位予以足夠重視,開發生物質能源是一項系統工程,應視作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建設工程。

4.發展方向與對策

4.1發展方向

我國的生物質能資源豐富,價格便宜,而經濟環境和發展水平對生物質技術的發展處於比較有利的階段。根據這些特點,我國生物質的發展既要學習國外先進經驗,又要強調自己的特色,所以,今後的發展方向應朝著以下幾方面:

a.進一步充分發揮生物質能作為農村補充能源的作用,為農村提供清潔的能源,改善農村生活環境及提高人民生活條件。這包括沼氣利用、秸桿供氣和小型氣化發電等實用技術。

b.加強生物質工業化應用,提高生物質能利用的比重,提高生物質能在能源領域的地位。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擴大生物質能的影響,為生物質能今後的大規模應用創造條件,也是今後生物質能能否成為重要的替代能源的關鍵。

c.研究生物質向高品位能源產品轉化的技術,提高生物質能的利用價值。這是重要的技術儲備,是未來多途徑利用生物質的基礎,也是今後提高生物質能作用和地位的關鍵。

d.同時,利用山地、荒地和沙漠,發展新的生物質能資源,研究、培育、開發速生、高產的植物品種,在目前條件允許的地區發展能源農場、林場,建立生物質能源基地,提供規模化的木質或植物油等能源資源。

4.2對策

根據上面的主要發展方向,今後我國生物質利用技術能否得到迅速發展,主要取決於以下幾個方面:

a.在產業化方面:加強生物質利用技術的商品化工作,制定嚴格的技術標准,加強技術監督和市場管理,規范市場活動,為生物質技術的推廣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

b.在工業化生產與規模化應用方面:加強生物質技術與工業生產的聯系,在示範應用中解決關鍵的技術在技術研究方面:既重點解決推廣應用中出現的技術難題,在生產實踐中提高並考驗生物質能技術的可靠性和經濟性,為大規模使用生物質創造條件。

c.在技術研究方面:既重點解決推廣應用中出現的技術難題,如焦油處理,寒冷地區的沼氣技術等,又要同時開展生物質利用新技術的探索,如生物質制油,生物質制氧等先進技術的研究。

d.制定一項生物質能源國家發展計劃,引進新技術、新工藝,進行示範、開發和推廣,充分而合理地利用生物質能資源。在21世紀,逐步以優質生物質能源產品(固體燃料、液體燃料、可燃氣、由、執等形式)取代部分礦物燃料,解決我國能源短缺和環境污染等問題。

4.3優先領域

.秸稈能源利用

.有機垃圾處理及能源化

.工業有機廢渣與廢水處理及能源化

.生物質液體燃料

4.4重大關鍵技術

.高效生物質氣化發電技術

.有機垃圾IGCC發電技術

.高效厭氧處理及沼氣回收技術

.纖維素製取酒精技術

.生物質裂解液化技術

.能源植物培育及利用技術

5.結語

生物質能源在未來世紀將成為可持續能源重要部分。我國幅員遼闊,但化石能源資源有限,生物質資源豐富,發展生物質能源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和現實意義。採用高新技術將秸稈、禽畜糞便和有機廢水等生物質轉化為高品位能源,開發生物質能源將涉及農村發展、能源開發、環境保護、資源保護、國家安全和生態平衡等諸多利益。希望得到社會各界、各級政府、專家學者的廣泛關注與支持,為我國的生物質能源事業創造有益的發展環境。
參考資料:我弄得好辛苦噠.分給我啦

C. 生物燃料是什麼生物質顆粒燃料和生物質壓塊燃料有什麼區別

要准確回答生物燃料的定義,我覺得應從廣義和狹義兩方面來回答:從廣義來回答,所謂生物燃料是指可以環境友好、可再生及循環利用、生產過程綠色化的一類燃料。如地溝油制備的生物柴油;第二、三代燃料乙醇等(當然目前生產技術還不成熟);垃圾發電等。從狹義上來說,所謂生物燃料即指從生物界可以直接獲取並具有燃燒性能的可燃物質。如在馬可波羅幫中國發現煤之前,中國實用的都是生物燃料。生物質顆粒燃料和生物質壓塊燃料生產過程基本一樣,都可提高其燃燒性能。

D. 請問生物質顆粒燃料有什麼特點

成型後的生物質顆粒燃料密度大於1100kg/m3 ,運輸、保存十分方便,同時,它的燃燒性能大為改善,基本能達到0排放,也就是說燃燒時無煙,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排放很少,對環境和生態保護意義重大,是消滅農村秸稈堆、改善農村環境的理想燃料。

生物質顆粒燃料的優勢:清潔環保,生物質顆粒燃料是一種天然生物質顆粒燃料,可替代城市燃氣,含水率較低,助燃空氣容易調節,燃燒熱效率高。使用安全,生物質顆粒燃料由於取自自然狀態的生物肥料或木康,不含有易裂變,爆炸等化學物質,故不會發生中毒,爆炸,泄露等事故。可持續利用。生物質顆粒燃料燃燒後的爐灰可以作為肥料,促進新的植物生長,進入新的循環,使生物資源的供應源源不斷,持續利用。採用生物質鍋爐,運行費用低操作方便,佔地小。

採用生物質顆粒燃料特點:生物質顆粒燃料為環保可再生能源,是全世界大了推廣之綠色能源;生物質顆粒燃料在燃燒過程中可達零排放,即不排渣、無煙、亦無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不污染環境,二氧化硫接近零排放,是改變氣候不良變化的有效途徑。每1萬噸生物質顆粒燃料可替代標准煤0.8-1.0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160噸,減少煙塵排放80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1.44萬噸;它是利用秸稈、水稻殼、木屑、花生殼等廢棄物的農作物;經製成壓塊做燃料,原料來源豐富。燃燒時間長,強化燃燒時爐膛溫度高;生物質顆粒燃料熱值可達3700-5000大卡/KG、火力強旺,熱效率可達90%以上,遠遠高於燃煤的60%,節約大了能源;使用生物質顆粒燃料運行成本低,燃燒成本降到與普通煤等同,是電鍋爐及燃油,燃氣鍋爐的1/6和1/3,省去了單純燃煤增加的環保治理費用;為農民增收,利國利民;燃料密度達0.9-1.2噸/方,易於運輸及儲存。

E. 生物質成型燃料是什麼它們以什麼為主原料呢

將生物質加工成成型燃料是利用CFB鍋爐燃燒生物質的重要方式。成型燃料代替原生物質燃料進行燃燒,可以減少大量的化學不完全燃燒熱損失與排煙熱損失。而且燃燒速度均勻適中,燃燒相對穩定。 在生物質壓縮成型的過程中,一般都會加入一些添加劑(石灰石等)和其他輔助燃料(煤、污泥等)。這種方式充分發揮了生物質燃料易著火和其他輔助燃料燃燒穩定的優點,是當前生物質燃料進行燃燒利用的重點,各國學者的研究也大都集中於此。西方發達國家、泰國、印尼等國已投入使用,中國和土耳其等國也正在推廣。

將秸稈、稻殼、木屑等農林廢棄物經過粉碎後,其長度50mm以下,含水率控制在10~25%范圍內,經上料輸送機將物料送入進料口,通過主軸轉動,帶動壓輥轉動,並經過壓輥的自轉,物料被強制從模型孔中成塊狀擠出,壓縮成截面尺寸為30-40毫米、長度10-100毫米一種可以直接燃燒的固體顆粒燃料,並從出料口落下,回涼後(含水率不能超過14%),裝袋包裝。

F. 如何稱為生物質固體成型燃料

生物質固體成型燃料是指通過專門設備將生物質壓縮成型的燃料,儲存、運輸、使用方便,清潔環保,燃燒效率高,既可作為農村居民的炊事和取暖燃料,也可作為城市分散供熱的燃料。生物質固體成型燃料的發展目標和建設重點為:

到2020年,使生物質固體成型燃料成為普遍使用的一種優質燃料。生物質固體成型燃料的生產包括兩種方式:①分散方式,在廣大農村地區採用分散的小型化加工方式,就近利用農作物秸稈,主要用於解決農民自身用能需要,剩餘量作為商品燃料出售;②集中方式,在有條件的地區,建設大型生物質固體成型燃料加工廠,實行規模化生產,為大工業用戶或城鄉居民提供生物質商品燃料。全國生物質固體成型燃料年利用量達到5000萬噸。

生物質燃氣

生物質燃氣充分利用沼氣和農林廢棄物氣化技術提高農村地區生活用能的燃氣比例,並把生物質氣化技術作為解決農村廢棄物和工業有機廢棄物環境治理的重要措施。

在農村地區主要推廣戶用沼氣,特別是與農業生產結合的沼氣技術;在中小城鎮發展以大型畜禽養殖場沼氣工程和工業廢水沼氣工程為氣源的集中供氣。到2020年,約8000萬戶(約3億人)農村居民生活燃氣主要使用沼氣,年沼氣利用量約300億立方米。

G. 生物質顆粒燃料配方

摘要 生物質粒燃料是以木屑、竹屑、樹枝等為原料,經過專業機械、特殊工藝,無任何化學添加劑,高壓低溫壓縮成型的顆粒狀燃料。生物質顆粒燃料發熱量高,清潔無污染,是替代化石能源的高科技環保產品。

H. 生物質成型燃料在壓縮成型過程中主要考慮哪些條件因素

原料雜質多少 粒度,水分大小,模具壓縮比是否合適,機器品質

I. 生物油燃料有什麼用

可應用於金屬材料熱處理、裝飾建材等工業生產范疇,能夠合理取代液化石油氣、煤炭、大自然氣等傳統式能源。
生物油燃料不容易因漏氣而產生一氧化碳中毒,環保生物燃料就算起火,自來水一澆即滅,無風險性,出示了的確保,生物油燃料根據鍋爐燃料的要求進一步改善,在發熱量,粘度,火焰溫度等層面都有了挺大的改進和發展。
拓展資料:
生物燃料是一種復合型燃料,生物燃料在常溫下儲存、運輸、運用,無壓氣罐存儲,只用一般的金屬復合材料或塑膠製品就能存儲。生物燃料含氧量高,集中焚燒處理充裕,無排氣管冒黑煙、不會產生積碳、不黑底鍋、無殘余液殘渣,集中焚燒處理後的有機廢氣污水處理比壓縮天然氣低80%以上,是真正的清潔燃料。生物燃料的技術發展正好符合社會經濟發展對生態環境保護的需求,成為節能降耗政策的一大助推。
生物燃料它是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的重要方向,具有良好的可貯藏性和可運輸性,可提供可替代石油的液體燃料。狹義的生物燃料僅指液體生物燃料,主要包括燃料乙醇、生物柴油和航空生物燃料等。
生物油燃料的發展前景:
用戶報告說,以大豆作原料的生物柴油,燃燒以後排出的廢氣有點像炸薯條的味道。專家們說,即使糧食的價格回升,如果美國為了遏制全球變暖而優先發展生物燃料,可能具有光明的前景,事實上,生物燃料的生產過程比任何一種行業的成本都更為巨大,因為大面積的種植同一種類的植物,會引發蟲害,而這又導致人類使用殺蟲劑,殺蟲劑進入水源,人類的水源被污染,等於慢性自殺,只是為了能有便宜的汽油開車,這種舒適自由的現代生活不可能持續十年不變而不給人類生活帶來巨變。

J. 什麼是生物質顆粒燃料

生物質顆粒燃料是從生物質壓縮製成的供暖燃料,生物質顆粒燃料可以通過濟南唐誠嘉信的機器製造。

閱讀全文

與生物壓縮燃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皓強工具解壓步驟 瀏覽:688
部隊抗洪搶險命令範文 瀏覽:886
歐姆龍plc編程軟體使用教程 瀏覽:592
ai文件pdf 瀏覽:911
騰訊雲伺服器掛載混合雲 瀏覽:758
智能小車用什麼單片機 瀏覽:463
java怎麼給窗口關閉 瀏覽:940
列舉51單片機的定址方式 瀏覽:706
剪輯app怎麼寫長篇文字 瀏覽:400
app專屬流量過月租怎麼不更新 瀏覽:654
王者程序員都有誰 瀏覽:76
給牛換腳掌解壓 瀏覽:387
圍棋有多少種演算法 瀏覽:602
unity資源包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704
阿里雲伺服器遠程鏈接不成功 瀏覽:482
文件系統pdf 瀏覽:767
原神安卓區服什麼意思 瀏覽:37
貝殼app怎麼線上發布 瀏覽:161
如何挑選安卓系統機頂盒 瀏覽:55
安卓快充使用有什麼注意事項 瀏覽: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