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雙級壓縮系統的製冷循環是怎樣的
由於單級壓縮式製冷循環的蒸發溫度只能達到-25℃左右,當生產上需要更低的蒸發溫度時就必須使用雙級壓縮系統。其壓縮過程分兩個階段進行,它是在低壓級製冷壓縮機與高壓級製冷壓縮機之間增設了中間冷卻塔。中間冷卻塔的作用是冷卻低壓級製冷壓縮機排出的過熱蒸汽,使排管中的高壓液體冷卻。其製冷循環形式根據節流數和中間冷卻的程度不同而異。可分為完全中間冷卻的雙級壓縮製冷循環和不完全中間冷卻雙級壓縮製冷循環兩種。其中,完全中間冷卻的雙級壓縮製冷循環又分為二級節流和一級節流兩種製冷壓縮機循環。
雙級壓縮系統的製冷循環過程是:從高壓儲液桶出來的高壓液體分為三路:一路去總調節站,供給溫度較高的系統;另一路經節流膨脹後送到中間冷卻塔,以冷卻低壓級排出的過熱氨蒸汽和排管中的高壓液體;另一路進入中間冷卻塔的蛇形排管,在中間冷卻塔中被冷卻後節流,供給蒸發溫度較低的系統使用。氨油分離器是為了減少潤滑油在中間冷卻塔對蛇形排管的污染,以保持蛇形排管的傳熱系數處於正常狀態。
B. 什麼叫兩級壓縮製冷循環
兩級壓縮製冷循環是指來自蒸發器的製冷劑蒸氣要經過低壓與高壓壓縮機兩次壓縮後,才進入冷凝器。並在兩次壓縮中間設置中間冷卻器。
製冷循環示意圖
從高壓儲液桶出來的高壓液體分為三路:
一路去總調節站,供給溫度較高的系統。
另一路經節流膨脹後送到中間冷卻塔,以冷卻低壓級排出的過熱氨蒸汽和排管中的高壓液體。
最後一路進入中間冷卻塔的蛇形排管,在中間冷卻塔中被冷卻後節流,供給蒸發溫度較低的系統使用。氨油分離器是為了減少潤滑油在中間冷卻塔對蛇形排管的污染,以保持蛇形排管的傳熱系數處於正常狀態。
C. 雙級壓縮機是怎樣的工作原理
機內有低壓級和高壓級組成的雙級壓縮。按壓縮機的排氣量分配,低壓級約佔70%,高壓級約佔30%,形成3:1或2:1的排氣比。
先由低壓級從蒸發器吸氣壓縮成中間壓力排入中間冷卻器(中冷器)由節流的液氟冷卻,再由高壓級從中冷器吸入壓縮至冷凝壓力(高壓壓力)排入冷凝器冷卻。這就是它的壓縮原理(過程),央視的廣告的動畫圖就可清楚地看出,壓縮機的兩邊都有一隻小筒,左邊大的是低壓級吸氣分離筒;右邊小的是高壓級的中冷器(筒),運轉中兩邊都往壓縮機里進氣。
最大的特點(優點)就是克服了傳統的一級壓縮的壓縮比過大,在炎熱的氣溫下和寒冷的氣溫下運轉不正常,甚至無法運轉的弊病。雙級壓縮既能克服和改變這種缺陷。
(3)雙級壓縮氨製冷擴展閱讀:
單機雙級壓縮機編輯
1.扳動飛輪或聯軸器2-3圈,檢查壓縮機是否正常,然後開啟高、低壓氣缸的排出閥,再啟動電機。
2.慢慢打開高壓缸的吸入閥,如發出有液擊聲時,應迅速關閉吸入閥,檢查中間冷卻器的液面情況,待正常後再慢慢打開吸入閥。高壓缸運轉時,應注意高壓缸排氣壓力不得超過1.5MPa。
3.當中間壓力降至0.1MPa時,將能量調節閥逐級調至正常工作位置,同時根據電機的正常電流負荷,慢慢打開低壓缸的吸入閥。如發現有液擊聲時,應迅速關閉吸入閥,檢查循環貯液桶或氨液分離器的液面,待調整正常後,再慢慢打開低壓缸的吸入閥,注意中間壓力不得超過0.4MPa,電流負荷不得超過電機的額定電流。
4.當高壓缸排氣溫度達到60℃時,應向中間冷卻器供液。
5.根據庫房負荷情況,適當開啟有關供液閥,如用氨泵供液,按照氨泵操作步驟啟動氨泵。
D. 請教雙級氨製冷壓縮機中間冷卻器什麼作用,冷卻什麼,介質由哪到哪
1,壓縮機內部磨損嚴重,導致無法正常工作。要知道壓縮機在空調系統中可起這至關重要的作用,他主要的工作就是壓縮和輸送冷氣,這就造成了壓縮機會長期處於高速旋轉的狀態,所以這也是導致壓縮機不能正常工作的原因之一。
2,檢查一下看是不是製冷劑有泄漏的地方,沒有冷氣壓縮或輸送那麼當然不會工作了。
3,電路系統故障導致汽車空調壓縮機不能正常工作的原因也非常常見,可以檢查一下電路是否通順,檢查溫度感測器電磁閥。
4,由於空調壓縮機控制線路的插頭產生松動,造成接觸不良,使供給電磁線圈的電壓下降、電流不穩,導致空調壓縮機的電磁離合器有時接合有時分離,如此長時間工作,必將燒壞離合器和電磁線圈。
望採納
E. 請教雙級氨製冷壓縮機中間冷卻器什麼作用,冷卻什麼,介質由哪到哪
你好!
中間冷卻器要是起冷卻高壓氣體和高壓液體的作用的!
中冷器重的筒內部走的是一級高壓蒸汽,經冷卻後到高壓級壓縮機進氣口!盤管內走的是高壓液體一部分節流加壓冷卻另一部分沒有節流的液體使之過冷,輸送到氣液分離器中的!!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F. 氨機的製冷原理及結構、操作方法
氨機的製冷過程,是在氨壓縮機、冷卻器、調節閥、蒸發器等組成的循環密閉系統中進行,氨液通過調節閥降低壓力進人蒸發器後,吸收被冷卻介質的熱量而蒸發,使介質溫度降低,達到製冷的目的;蒸發的氨氣被壓縮機吸 回,經壓縮排人冷卻器,使氨氣降溫凝為氨液,然後,通過調節閥再進人蒸 發器蒸發,如此反復循環達到製冷的目的。
一個完整的製冷系統,一般由壓縮機、冷凝器、儲氨器、油分離器、節流閥、 氨液分離器、蒸發器、中間冷卻器、緊急泄氨器、集油器、各種閥門、壓力表和高低壓管道組成 。 其中,製冷系統中的壓縮機、冷凝器、節流閥和蒸發器(冷庫排管)是四個最基本部件。它們之間用 管道依次連接,形成一個封閉的系統,製冷劑氨在系統中不斷循環流動,發生狀態變化,與外界進行 熱量交換,其工作過程是:液態氨在蒸發器中吸收被冷卻物的熱量之後,汽化成低壓低溫的氨氣,被 壓縮機吸入,壓縮成高壓高溫的氨氣後排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被冷卻水降溫放熱冷凝為高壓氨液, 經節流閥節流為低溫低壓的氨液,再次進入蒸發器吸熱氣化,達到循環製冷的目的。這樣,氨在系統 中經過蒸發、壓縮、冷凝、節流四個基本過程完成一個製冷循環。
在實際的製冷系統中,完成一次製冷循環,製冷劑需要通過上述四大件外,還通過許多輔助設 備,這些設備是為了提高運行的經濟性、可靠性和安全性而設置的。以雙級壓縮機製冷系統為例,完 成一次製冷循環,氨必須依次通過低級氨壓機、一級油分離器、中間冷卻器、高級氨壓機、二級油分 離器、冷凝器、儲氨器、節流閥、氨液分離器、調節站、蒸發器、再回到低級氨壓縮機,這樣才完成 一次循環,實際製冷工藝流程是較為復雜的。
製冷學原理是一個能量轉化過程。即電能轉化機械能,機械能轉化為熱能,熱能又通過氨的作 用進行冷熱交換,完成製冷的過程。
G. 製冷系統中,為什麼要採用雙級壓縮製冷系統
很高興智雲製冷為你解答:
製冷系統中,單級製冷系統用於低蒸發溫度時,壓縮比增大;
雙級壓縮製冷循環是將壓縮過程分為兩個階段進行。來自蒸發器的低壓氣體(壓力為 P0)先經過低壓級壓縮機壓縮至中間壓力(Pm),經過中間冷卻器冷卻後再進入高壓級壓縮機,壓縮到冷凝壓力(Pk)排入到冷凝器中。兩個階段的壓縮比各自都保持在10以內;
H. 根據氨雙級壓縮製冷循環原理圖,寫明製冷系統需要安裝安全閥的部位,以及每處安全閥的起跳壓力,安全閥排
製冷系統安裝安全閥的部位分別為中間冷卻器、油氨分離器、冷凝器、高壓貯液器、蒸發器、低壓循環器的容器頂部。中間冷卻器安全閥的起跳壓力為0.6MPa、油氨分離器安全閥的起跳壓力為1.6MPa、冷凝器安全閥的起跳壓力為1.85MPa、高壓貯液器安全閥的起跳壓力為1.85MPa、蒸發器安全閥的起跳壓力為1.25MPa、低壓循環器安全閥的起跳壓力為1.25MPa。
安全閥排氣管道的安裝原則:(1)排氣管應盡可能設計成垂直方向,其口徑應不小於安全閥出口口徑,若多個安全閥用排氣總管時,總管的截面積應不小於各泄放裝置泄放口截面積總和。(2)當排氣管中有易爆介質排放時,應根據相應的規范要求採取裝設阻火器等措施,以防止回火的危險。(3)在排氣管的適當部位開設排泄孔,用於防止雨及冷凝液等積聚在排氣管內。
I. 什麼叫兩級壓縮製冷循環
兩級壓縮(或雙級壓縮)製冷循環是在單級製冷循環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的壓縮過程分兩個階段進行:從蒸發器出來的低壓製冷劑蒸汽(壓力為Po)先進入低壓級壓縮機(或低壓缸),在其中壓縮到中間壓力Pm,經過中間冷卻後再進入高壓級壓縮機(或高壓缸),將其壓縮到冷凝壓力Px排入冷凝器中。這樣,可使各級壓力比適中,由於經過中間冷卻,又可使壓縮機的耗功減少,可靠性、經濟性均有所提高。
兩級壓縮製冷循環按中間冷卻方式可分為中間完全冷卻循環與中間不完全冷卻循環;按節流方式又可分為一級節流循環和兩級節流循環,所謂中間完全冷卻是指將低壓級的排氣冷卻到中間壓力下的飽和蒸汽。如果低壓級排氣雖經冷卻,但並未冷到飽和蒸汽狀態時,稱為中間不完全冷卻。如果將高壓液體先從冷凝壓力Pk節流到中間壓力Pm,然後再由Pm節流降壓至蒸發壓力Po,則稱為兩級節流循環。如果製冷劑液體由冷凝壓力Pk直接節流至蒸發壓力Po,則稱為一級節流循環。
兩級壓縮製冷循環的中間冷卻方式與製冷劑的種類有關,如在氨兩級製冷壓縮機中,一般都採用中間完全冷卻循環;而在氟利昂兩級製冷壓縮機中,大多採用中間不完全冷卻循環。這是因為氟利昂製冷劑的絕熱指數比氨小,對排氣溫度影響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