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開山集團的公司簡介
公司簡介:
開山集團核心公司開山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創建於1956年,歷經新啟鐵工廠、衢縣通用機械廠、衢縣農機修造廠、衢縣鑿岩機廠等。1978年因成功開發獲國家星火二等獎的小型氣動鑿岩機組,始更名為衢縣鑿岩機廠。1994年6月,以衢縣鑿岩機廠為主體,完成股份制改造,浙江開山股份有限公司成立。1998年9月完成股份置換,二次改制為民營資本控股的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12月,成立開山集團。
開山集團是國家認定的大型工業企業,列2010年度中國機械工業百強企業第80位,為浙江省人民政府重點培植的164家重點企業之一。旗下的浙江開山壓縮機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8月在深交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300257)。
開山集團擁有浙江開山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開山工程機械有限公司、浙江開山壓縮機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開山投資有限公司等近三十家全資或控股公司。其中浙江開山凱文螺桿機械有限公司、上海維爾泰克螺桿機械有限公司為高新技術企業。開山集團擁有完整的機械製造體系,精密機械加工、熱處理、高端鑄造、精密鑄造、鍛造、壓力容器製造、切削、磨削、表面塗層處理、擠壓以及檢測設備均為國際一流,擁有世界最頂級的工作母機50餘台。
(1)西安交大壓縮機研究所擴展閱讀:
開山集團企業文化
(一)、構建「公開、公正、公平」的用人機制,營造「開放、學習、專業」的主流學習文化,致力於不斷提高員工的專業化水平。
(二)、推行「制度文化、風險文化、誠信文化、執行文化和績效文化」等企業理念和文化建設。
(三)、秉承「穩健進取、規范運作、誠信經營、審慎高效」的經營理念,致力於為客戶創造穩定和高水平的價值增長。公司深刻理解誠信是現代金融企業的基石,信譽是公司最寶貴的無形資產。公司從經營理念、管理制度和企業文化等各個方面構築誠信經營的體系,在業內樹立良好形象。
(四)、注重在公司各項活動中提升企業精神,使以人為本、親和誠信的優秀企業文化深入人心,實現員工自我價值與公司價值的共同提升。
『貳』 壓縮機研究所在西安交大的哪個地方
工程館吧 就是圖書館西面那棟
『叄』 哪些院校、研究所開設的壓縮機專業很有實力
壓縮機 屬於 機械流體類的一個項目。所以你可以找 機械流體專業的,裡面自然會有壓縮機的課程,或者專業。專門的壓縮機學院暫時沒看到過。有的指示一些維修學院,但是維修學院不止是維修壓縮機,是很多配件都有的。
蘭州理工大學,國內流體機械專業比較出名的。 裡面有 博士點,你可以聯系咨詢看看。 -----億配網 服務中心
『肆』 西安交大王牌專業
西安交大王牌專業如下:
1、管理科學與工程
該管理學院現有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兩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兩個一級學科博士點和博士後流動站。2017年,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兩個一級學科雙雙進入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據同學反映,學校師資力量雄厚,專業排名靠前,全國前三,適合讀博,能夠學到很多理論知識,老師水平還是比較高的,可以指導學生發高水平文章。所以該專業的學生實力強,永遠不愁就業,工資還客觀。
2、電氣工程
電氣工程學院目前主體學科為電氣工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並涵蓋控制科學與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兩個一級學科。最新的專業排名中,西交電氣和清華大學都是A+,綜合實力很強。大部分畢業生都選擇電網、華為等相關企業。就業也不錯,讀博的話也是一個好選擇。近幾年該專業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為98%以上。
3、機械工程
機械工程學院是西安交大歷史最悠久、實力最雄厚的學院之一,聚集了眾多機械工程領域的知名專家及教授,在國內外具有很高的聲譽。機械工程學科在2017年的學科評估中位列A學科,並於2017年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擁有好幾名院士,擁有機械製造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
4、能源與動力工程
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是西安交通大學創建最早、學科設置最齊全、師資力量最雄厚的學院之一,創建了我國第一個鍋爐專業、第一個汽輪機專業、第一個汽車製造專業、第一個製冷與低溫專業、第一個壓縮機專業等,創立了中國熱能動力學科和內燃機學科等。
『伍』 我是西安交大本科的,我想問一下交大壓縮機研究生研一都有什麼課程啊
西安交大壓縮機專業很NB啊,哥們兒加油干,沈鼓陝鼓等你喲,歡迎來到錫壓!
『陸』 西交大壓縮機專業就業前景如何
現在用的壓縮機的方美人很多主要是你能夠在此專業基礎上能夠擴展不同的知識我相信也是非常不錯的。
『柒』 什麼學校是學空壓機專業招一位維修和保養空壓機專業人員!
壓縮機國家級實驗室在西安交通大學,這些學生都是搞研究的,但是維修壓縮機很簡單,基本上看一個月啥都就會了。
『捌』 請問西安交大製冷與工程系壓縮機、製冷、低溫這三個方向中,讀研哪個方向最有前景,在業界最具有名聲
壓縮機西安交大是首創,國內一直是No.1,在整個行業內是絕對的權威,國內沒有任何一個學校可以撼動。製冷也是最強的,美的,格力,海爾和丹弗斯、特靈這些公司最看重西交的畢業生,如果想去這些公司沒有任何難度。低溫主要是空分領域以及航空航天相關,在這些方面西安交大也是最好的。總之這三個方面在各自的領域內西交的聲譽都是最好的。主要看興趣愛好了
『玖』 國內外壓縮機存在哪些差距
目前壓縮機領域的高端產品,基本上還是由國外品牌壟斷,包括石化系統的關鍵部分以及螺桿壓縮機主機等等。經常在壓縮機雜志上看到,某廠研製成功了某種壓縮機,填補了國內空白,可以替代進口產品。可是,僅僅是可以替代,什麼時候能完全替代呢? 在西氣東輸工程中,天然氣長距離輸送必須鋪設輸送管道並建立天然氣增壓站,通過天然氣壓縮機的多級增壓實現天然氣的長距離輸送。而目前我國僅有幾家企業能夠涉足長輸管線增壓站用壓縮機的製造,其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與世界先進水平存在較大差距。結果,國產天然氣壓縮機在西氣東輸這樣的重要工程中幾乎沒有業績可談。 記得隋永斌說過這樣一段話,原話我記不清了,大體意思是這樣的:在西氣東輸中的壓縮機招標時,用戶說國產機沒有業績,你們都不用我們的機器,哪來的業績。對此,我不敢苟同。就目前我國壓縮機的水平,在這樣重要的項目中,用戶敢用嗎?並不是我們的用戶不支持國貨,要知道,這樣的項目中,很多壓縮機都是沒有備機的,這樣對壓縮機本身的可靠性要求極高,一旦壓縮機出現問題,可想而知,會給用戶造成多大損失。所以用戶寧肯多花幾倍、十幾倍的價格,也不願冒險。 我國的壓縮機與進口產品相比,差距是多方面的,就我個人觀點而言,最大的差距就是可靠性。 眾所周知,可靠性對於工藝壓縮機的重要性,特別是石化行業的易燃易爆氣體和腐蝕性氣體。不同的行業,對壓縮機的可靠性要求是不一樣的。就象是汽車,有幾萬元的國產車,也有上百萬元的進口車,不同的車有不同的用戶群。壓縮機也一樣,不同的可靠性有不同的用戶群。近幾年來,隨著競爭的加劇,國內壓縮機行業的價格競爭愈演愈烈,而利潤的降低導致生產廠家想盡一切辦法來降低成本,從材料、零部件采購、閥門、儀表等各個方面,其中就有以降低機組可靠性為代價的。由於壓縮機質量原因導致的事故屢有發生。這樣的可靠性導致了大部分國產壓縮機只能應用在對可靠性要求相對不太高的場合,而對於可靠性要求極高的一些石化關鍵設備,卻很難見到國產機的身影,而這些壓縮機,正代表了一個國家壓縮機的設計製造水平。 目前國外工藝活塞壓縮機的可靠性已經達到了非常高的水平,機組連續運轉時間已經達到了國產機器的數倍,有的機型甚至達到了數十倍。當國內生產廠還在為自己的易損件壽命超過半年而沾沾自喜,在投標會上大說特說的時候,國外壓縮機的易損件壽命早已普遍達到了兩年,甚至有的機型達到了五年以上。這就意味著用國產機的用戶雖然省下了幾百萬的購機費用,但在兩年內由於更換備件而丟失的利潤已遠遠超過了此數。 除了整機的可靠性以外,細節的處理也是國產機所欠缺的。大毛病沒有,小毛病不斷是很多國產壓縮機的真實寫照。這種差距不僅僅是壓縮機水平的差距,而是整個中國製造業的差距,包括各種閥門、儀表、電氣元件等等。 設計水平的落後還體現在機組的震動上。國外壓縮機的轉速和平衡性明顯比國產機高了一個檔次。國外的中型石化壓縮機大多採用撬裝結構,並且出廠前都已經過了嚴格的測試,這樣大大減少了用戶按裝調試的工作量,降低了對基礎的要求,減小了由於安裝不當造成壓縮機故障的可能性。 外觀的差距也是比較明顯的。進口機器對外觀的要求是精益求精,每一台機器都力爭做的象一件工藝品,而國產機明顯對此不加重視。 差距是多方面的,並不僅僅是上面講的幾點。那麼,造成這種差距的原因在哪裡呢? 1、基礎研究落後 目前國內壓縮機關鍵技術的研究,已經遠遠落後於國外先進水平,並且差距在進一步拉大。這一點,我認為西安交大壓縮機教研室和風機教研室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雖然我也是從這里畢業的,而且在教研室由我許多尊敬的老師和朋友。不可否認,交大為我國的壓縮機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為我國壓縮機行業培養了大批的專業人才。可以說,沒有交大,中國的壓縮機行業就不會有今天的輝煌。作為壓縮機行業的最高學府,交大應該緊追世界先進水平,力爭站在世界前沿,不斷為我國壓縮機行業提供技術支持。但是,近十年來,交大壓縮機專業的研究方向發生了重大變化,幾乎所有的人都去研究冰箱、空調壓縮機了,而費時、費力又不容易出成果的活塞壓縮機基本不再研究了。那我要問一句:我們的活塞壓縮機沒有需要研究的地方了嗎?我們的氣閥設計水平距賀爾碧格還有多大差距?活塞環距法國利亞還有多大差距?熱力計算時,不同的介質成分應該如何選系數?這些問題我們都解決了嗎?如果這些問題不解決,我們的壓縮機水平又如何能提高。這不僅僅是壓縮機行業面臨的問題,也是整個中國機械行業普遍面臨的問題。中國高校和科研機構的體制改革,導致了大多數研究人員都去做見效快,效益高,容易出成果的項目,而沒人願意做那些枯燥、效益差而又不易出成果的項目。這正是我國重大裝備技術落後的主要原因。 2、企業科技投入嚴重不足,設計手段落後 目前國外的壓縮機設計早已進入了機理設計階段,CAE分析、CFD分析、優化設計、壽命分析、可靠性分析、虛擬樣機等等先進的設計手段和設計軟體得到了充分地運用,熱力計算時的系數選取也可以根據不同的工況和不同的介質進行合理選取,每個生產商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開發出自己的設計軟體包,使整個壓縮機的設計過程越來越符合實際。與此相比,國內的許多企業,目前還在用著十幾年前的DOS程序,系數的選取幾乎一成不變,設計過程中人為因素影響較大,這樣的設計水平,如何與國外競爭? 科技投入的差距更是越拉越大,大多數國外公司都明確規定,每銷售一台機器,不管利潤高低,都按一定比例提取開發經費,投入到產品開發中,使自己的產品不斷完善,並不斷推出新產品。國內廠家則遠遠不足。 3、理論研究與實際應用嚴重脫節 這是中國各個行業普遍存在的問題,也是中國目前科研教育體制存在的問題。目前,中國的高校以及科研機構的理論研究水平並不比國外差多少,但是他們的科研成果真正運用到生產中的有多少?我們上過大學的都知道,大學學的課程有多少是對以後的工作有用的?還美其名曰教的是方法。 這些年來,國內外在新材料、新工藝上的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而國內壓縮機行業都用了哪些?幾乎沒有。 4、綜合實力差 壓縮機的設計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不同專業的人才通力合作,從各個方面,包括材料、工藝、熱處理各個環節共同提高,才能提高壓縮機的整體水平,而這也是我們所欠缺的。記得前幾年某廠的一台壓縮機,設計時擔心曲軸強度不夠,特意加大了曲軸直徑,可正是加大直徑的機器連續出現了斷曲軸的現象,後來分析才明白僅僅加大了直徑,而熱處理工藝沒有變化,使得曲軸的組織發生了變化,性能反而降低了。 5、觀念落後 當國外廠家在為了提高產品精度不斷採用新設備、新工藝的時候,國內很多廠家還在為了滿足自己的設備情況降低設計要求;當國外廠家逐漸拋售低利潤的低檔產品,專心發展高利潤的高端產品時,國內廠家還在不斷降低價格,在低端市場拚死搏殺。這些,都體現了目前國內壓縮機廠商的觀念還無法與國外相比。想想看,當國外的壓縮機零件都用加工中心加工的時候,我們還在用幾十年前的設備,這樣怎麼能生產出優質的產品。 壓縮機與汽車行業一樣,不同檔次的產品都有一定的客戶群。不怕你做不到,可怕的是沒有人想去做。目前,國內廠商立志於高端市場的有幾個? 現在中國的許多壓縮機廠家,已經陷入了一定的惡性循環中,沒有科技投入和設備升級,就無法生產出高檔產品,只能參與低端市場的競爭,而競爭加劇又導致了利潤降低,利潤減少則更沒有投入。 現在對中國的壓縮機行業來說,僅僅做到可以替代進口產品是遠遠不夠的,我們盼望的是完全替代。關鍵是要在品質上接近、達到甚至超過進口產品。冰箱壓縮機的發展過程值得我們借鑒。
『拾』 請問西安交大製冷與低溫工程系的三個方向壓縮機、低溫、製冷哪個方向在行業內最有知名度,就業最好呢拜
壓縮機最好,因為別的學校一般沒有這個系,即使有也是交大畢業出去的。
製冷比不上上交,低溫也一般。